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真题 6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8.00)某高速公路工程于 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 年 3月开工建设,2012 年 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 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路基宽度 26m,设互通交 6处,特大桥 1痤,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 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两处。试营运期日平均车流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 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 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
2、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 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 13处(居民点 12处和 S学校),S 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 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 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 4.5km,全路段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 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两处居民点;S 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 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 180m的直立形声
3、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分数:18.00)(1).对于 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3).为确定声屏障对 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分数:2.00)_(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5).指出工程调查的重点。(分数:2.00)_(6).对鸟类调查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分数:2.00)_(7).如果监测表明,S 学校噪声有超标,还需考虑采
4、取哪些措施?(分数:2.00)_(8).应采取哪些方法调查施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数:2.00)_(9).对污水处理系统,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分数:2.00)_二、B/B(总题数:1,分数:22.00)某井工煤矿于 2011年 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 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规模为 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 40
5、.0hm2,矿井井田面积 1800hm2,矿井开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 10年。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 台 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 95%,脱硫效率 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1.0万 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 45.0万 m3,配套建设拦矸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煤柱。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评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
6、。试生产期间矿井与选煤厂产能达到 2.2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分别达到480m3/d、8000m 3/d,3 台 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矸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 2010年 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环评批复后,与本工程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分数:22.00)(1).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分数:2.00)_(2).确定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分数:2
7、.00)_(3).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分数:2.00)_(4).指出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还需补充哪些工作?(分数:2.00)_(5).判断试生产运行工况是否满足验收工况要求,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6).本项目是否具备验收条件?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7).针对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的情况,应调查清楚哪些问题?(分数:2.00)_(8).针对选煤厂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分数:2.00)_(9).针对本项目的锅炉房应调查清楚哪些问题?(分数:2.00)_(10).若锅炉房未安装在线监测仪,在对烟气进行监测时,应如何布设采样点位?(分数:2.
8、00)_(11).若锅炉房安装有在线监测仪,可否将在线监测仪测得的数据作为验收依据?(分数:2.00)_三、B/B(总题数:1,分数:16.00)某原油管道工程于 2009年 4月完成,准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原油管道工程全长 359km,管线穿越区域为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园地、耕地、林地和其他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为 30%。管道设计压力 10.0MPa,管径 457mm;采用加热密闭输送工艺,设计最大输油量 500万 t/a。工程沿线共设站场 6座,分别为首站、末站及 4个加热泵站。 管道以沟埋放置方式为主,管顶最小埋深 1.0m,施工作业带宽度 16m。批准的临时占地 588.4h
9、m2(其中耕地 84.7hm2,林地 21.2hm2),永久占地 49.2hm2(其中耕地 7.1hm2)。 环评批复中要求:穿越林区的 4km线段占用林地控制在 6.2hm2,应加强生态恢复措施;穿越耕地线段的耕作层表土应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工程建设实施工程环境监理。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当年 8月进行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环境监理;临时占用耕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其余耕地恢复为灌木林地;对批准永久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占补平衡;有关耕地的调查情况见下表。管道穿越林区 4km线段,占用林地 7.1hm2,采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 20%。有
10、 5km管道线路段发生了变更,主要占地类型由原来的林地变为园地和其他土地。 B项目占地情况/B 单位:hm2永久占用耕地 临时占用耕地批准占用量 7.1 87.7验收调查占用量 7.8 84.7实际补偿量 7.1 实际复垦量 82恢复为灌木林地量 2.7(分数:16.00)(1).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分数:2.00)_(2).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分数:2.00)_(3).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分数:2.00)_(4).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分数:2.00)_(5).除题干提供的调
11、查内容外,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分数:2.00)_(6).针对本工程穿越的林区段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分数:2.00)_(7).简述本项目工程调查的内容。(分数:2.00)_(8).简述对临时征占的耕地的重点调查内容。(分数:2.00)_四、B/B(总题数:1,分数:16.00)某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06年 3月获得批复。目前,该工程已试运行 3个月,现对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工程处于半干旱地区,区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零星分布有湿地,有少量天然草本植物,无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工程开发面积 32km2,设计产能 20万 t/a。敷设地下集油管线
12、长度 140km,建设联合站 3座,全年生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联合站废水 COD的排放总量为11t/a。联合站污水处理装置稳定运行,月均排放废水 1.5万 m3。出水 COD实测浓度70mg/L,出水排入一天然湿地。湿地与一河流连通,河流为类水体。COD 排放浓度限值为 100mg/L。经测算,天然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约 36d,COD 的去除率为 20%。联合站设 22.8MW燃油锅炉,1 用 1备。锅炉房烟囱高 35m,实测 SO2排放量为 420mg/m3。联合站东边有一村庄。两者相距 90m。村庄最高建筑物高15m,距离锅炉房烟囱最近距离 130m。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 132712001)规定:燃油锅炉浓度限值为 900mg/m3;装机总容量为 2.87MW 的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35m。(分数:16.00)(1).锅炉房 SO2排放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应如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分数:2.00)_(3).评价联合站废水排放达标情况。(分数:2.00)_(4).指出评估集油管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应开展的现场调查工作。(分数:2.00)_(5).除常规的环境要素调查外,还应重点调查哪些方面?(分数:2.00)_(6).列出本项目验收重点调查的工程内容及环境保护目标。(
14、分数:2.00)_(7).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给出联合站验收监测的技术方案。(分数:2.00)_(8).对联合站污水处理站出水排入的天然湿地,应调查哪些内容?(分数:2.00)_五、B/B(总题数:1,分数:28.00)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与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 30km2,新开发区块与已有区块相邻,依托已有联合站,开发建设工程设计年产油 3105t,原油通过新建的 70km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经脱水除气处理后外输。脱水除气过程产生的天然气不含硫,用作燃气伴热加热炉燃料,加热炉用于原油输送伴热。联合站原有 3台 A型 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 用 1备;两台 4t/h燃煤供暖炉
15、,1用 1备。在联合站预留场地新建 1个 5104m3原油储罐和两台 B型 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联合站内部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联合站周围 200m范围内为平坦空地,新建的输送管线有 5km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该段管线 1km外有稀疏胡杨林分布。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环评批复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联合站 SO2排放总量不得增加。工程拟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经初步调查确定,该油田的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 2105t。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的来源有变化。在工程建设期间与
16、胡杨林分布区相距 1km的管线地段被划入了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分数:28.00)(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分数:2.80)_(2).确定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分数:2.80)_(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分数:2.80)_(4).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分数:2.80)_(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以上措施外,还应开展什么工作?(分数:2.80)_(6).为调查项目是否按环评批复要求“减少植被破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应采取哪些方法?(分数:2.80)
17、_(7).应从哪几个方面调查燃煤供暖锅炉房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分数:2.80)_(8).指出本项目环境风险调查的内容。(分数:2.80)_(9).为保护大气环境,指出联合站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数:2.80)_(10).该项目被环保部门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运行期间应公开哪些基本环境信息?(分数:2.8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真题 6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8.00)某高速公路工程于 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 年 3月开工建设,2012 年 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 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 1
18、00km/h,路基宽度 26m,设互通交 6处,特大桥 1痤,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 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两处。试营运期日平均车流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 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 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 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 13处(居民点 12处和 S学校),S 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 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
19、9781996)二级标准。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 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 4.5km,全路段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 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两处居民点;S 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 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 180m的直立形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分数:18.00)(1).对于 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
20、的功能区,并附线路实际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保护级别、种群、分布及其生态学(或生物学)特征,栖息地条件(或植被类型、水域条件等)及受保护现状。 (3)调查工程建设(包括各类临时占地的设置是否邻近或位于保护区内)及运行对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与活动造成的实际影响。 (4)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或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的要求)。)解析:解析 此题应考虑的还较多,包括在保护区段变更线路的原因,或通过对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调查,了解实际施工期间是否对鸟类栖息地造成破坏,或对鸟类活动造成干扰;取土场及弃土
21、弃渣场、运输道路等是否设置在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等。但只需答上要点即可。验收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所谓“现状调查”,否则就难以判断实际影响情况。(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1)调查 10处居民点与公路的空间位置关系并附图,明确各居民点所处功能区。 (2)调查工程对沿线受交通噪声影响的居民点采取的降噪措施情况。 (3)选择有代表性的与公路不同距离的居民点进行昼夜监测。 (4)根据监测结果(或对不同距离内或处于不同功能区居民点的监测结果),并结合中期车流量预测情况的分析,对超标敏感点提出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要求。)解析:解析 本题问的是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22、调查,实际沿线影响范围内只有 11个居民点,其基本情况及与线路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调查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就是进行监测,不监测是不能判断出其实际影响的,考虑到现状车流量较低,还应根据“规范”的要求,考虑达到预测中期车流量情况下的超标应采取的措施。(3).为确定声屏障对 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答案一: (1)在 S学校教室前 1m处布点。 (2)在无声屏障的开阔地带,等距离布设对照点。(或答:选择无声屏障的开阔地带(或答:距离声屏障 100m外的开阔地带),在与 S学校与声屏障距离相等处布点(或答:布对照点)。 答案二: 在声屏障中部、屏后 10m、20m
23、、30m 和 S学校教室前 1m处,并在无声屏障(或距离声屏障 100m外)的开阔地带选择对应的监测点。)解析:解析 答案一为优先答案,关键问的是声屏障对学校的降噪量。但考虑到第二题也选择了学校教室前布点,所以也包括正确的答案。(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正确答案:(1)不能确定。 (2)应通过实际监测排水水质结果来确定(或答:因为实际水质监测结果不知,或因为未进行水质监测)。)解析:解析 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满足要求,应通过实际监测来判断,不能仅仅依靠设计来判断。一般而言,设计时按一级排放标准考虑,排放时也应能够达到一级,那当然就满足环评
24、要求的二级排放标准了,但很多情况下是设计的很高,如果技术或质量、管理等不完善,也不能保障出水就能满足要求。本题与车流量虽然有关系,但实际并不大,即并非本题的关键点。(5).指出工程调查的重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1)工程组成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2)工程变更及变更原因与变更后的环境影响情况,特别是所涉及的敏感保护目标数量、与项目的空间位置等的变化情况。 (3)工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是针对敏感保护目标 Q自然保护区、居民区及 S学校所采取的措施。 (4)工程投资及环境保护投资与比例。 (5)验收工况。 (根据有关验收规范,特别是公路的验收规范,工程调查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但一般而
25、言,这些内容显然是调查的重点)。)解析:(6).对鸟类调查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1)收集资料法。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自然保护区及保护鸟类的情况。 (2)现场调查法,包括样线(带)法、样点法。现场观察、记录鸟类及其活动情况。 (3)专家咨询法。咨询有关专家,了解鸟类的生物学特征。 (4)遥感的方法。利用遥感资料,调查鸟类生境情况。 (5)查阅参考资料法。)解析:解析 鸟类调查的方法很多,答上常用的或主要的即可。(7).如果监测表明,S 学校噪声有超标,还需考虑采取哪些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1)根据噪声超标量并分析超标的原因。 (2)采取对学
26、校加装隔声窗、加强绿化措施。 (3)改造声屏障,由直立形改为弯曲形或顶部弯折形。)解析:(8).应采取哪些方法调查施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1)现场踏勘。 (2)征求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意见。 (3)征求群众意见。 (4)查阅工程建设档案或环境监理档案。)解析:(9).对污水处理系统,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分数:2.00)_正确答案:(处理工艺、规模、运行状况、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及去向。)解析:二、B/B(总题数:1,分数:22.00)某井工煤矿于 2011年 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
27、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 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规模为 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 40.0hm2,矿井井田面积 1800hm2,矿井开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 10年。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 台 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 95%,脱硫效率 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1.0万 m3
28、/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 45.0万 m3,配套建设拦矸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煤柱。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评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选煤厂产能达到 2.2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分别达到480m3/d、8000m 3/d,3 台 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矸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 2010年 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环评批复后,与本工程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
29、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分数:22.00)(1).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1)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长度、埋深、地面设施及其环保要求等)及实际采取的保护措施。 (2)三个采区的划分与布置,以及井下留设保护煤柱布局情况。 (3)选煤厂规模、选煤工艺,特别是洗煤废水能做到循环利用不外排。 (4)输煤栈桥(或廊道)、煤炭转载点及其环保措施。 (5)原煤堆存方式(或原煤仓)、精煤储存方式(或精煤仓)及外运方式(或外运道路)。 (6)风井
30、场地及其噪声治理设施。 (7)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及处理后的利用途径。 (8)3 台锅炉的环保设施运行效果。 (9)矸石场的堆放方式及生态恢复方案。)解析:解析 从本题来看,验收调查的工程内容很多,但考试答题时估计答上五六个方面就可以了,不必答太多,否则浪费太多时间,影响解答其他试题。其中(1)为必答项。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具体、详细地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其实本题很不容易作答,不容易掌握回答的深浅程度和范围。因其设问很模糊,不明确,如果问环保工程就很明确实际上就应该回答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程内容。(2).确定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生态调查范围。(分数:2.00)_正确答案:(1)与环境影响评价时生
31、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一致。 (2)重点调查矿井首采区(一采区)、工业场地周边、运矸道路及运煤道路(或铁路专用线)两侧以及排矸场范围,特别是施工期各类临时工程造成的生态影响。)解析:解析 验收调查的范围大致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基本一致的工作范围,如果工程发生变更则根据实际变更情况重新确定。另一方面是根据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确定的“工程建设内容”范围。对于本工程而言,凡验收期间涉及生态影响的工程内容均应纳入调查范围之中。至于赋分答案中有“穿越第三采区的西气东输管线沿线”,笔者认为应为该管线验收时的调查范围,而且该管线穿越第三采区,已在原环评的评价范围内。(3).在本项目声环境验收
32、调查中,应如何执行验收标准?(分数:2.00)_正确答案:(1)以环评阶段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进行验收。 (2)以新颁布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进行校核或达标考核。 (3)符合旧标准,又符合新标准,则通过验收;符合旧标准,但不符合新标准,则建议通过验收,但应按新标准要求进行整改。)解析:解析 尽管不同行业验收规范中关于验收标准的要求不尽一致,除陆地石油天然气开采验收规范要求采用新标准验收外,大多数验收规范均要求应执行环评时确认的标准。如果有被替代的新标准颁布,则应以新标准进行校核或达标考核。此外,如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有要求时,则应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对于本题,笔者认为如果答成“声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