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真题 4 及答案解析(总分:95.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一座曰处理能力为 1000t 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2500t/d 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 333d,每天运行 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 C、H、O、N、S、Cl 等元素及微量元素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 0.06%,燃烧过程中 S 元素转化为 SO2的份额为 80%。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
2、放量为 1.024105m5/h,设计脱硫效率为 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 100m 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 A 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拟建厂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 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 B 村庄,厂址与 B 村庄相距 1.5km,距厂址东侧 800m 有 A 河由北向南流过。A 河城市市区河
3、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 SO2排放限值为 260mg/m3。(分数:20.00)(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分数:2.00)_(2).评价该厂 SO2排放达标状况。(分数:2.00)_(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分数:2.00)_(4).判定该厂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分数:2.00)_(5).简述垃圾贮坑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分数:2.00)_(6).分析对 B 村的影响,需调查清楚哪些
4、内容?(分数:2.00)_(7).指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分数:2.00)_(8).指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分数:2.00)_(9).指出烟气处理各单元的主要功能。(分数:2.00)_(10).除题干外,指出本项目工程分析还需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二、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 83 万 m3。填埋体呈棱台形,填埋区占地 10hm2,挖深 2m,堆体高度 13m。按日填埋生活垃圾 300t 计算,填埋场服务年限为 10 年。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
5、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 13 个月。工程设计的渗滤液处理方案为: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782002)一级标准的 A 标准后排放。工程设计的填埋气导排方案为:垃圾填埋气由导气管收集,经高出垃圾填埋面 1m 的 50 座导气石笼排放。垃圾填埋气成分主要为 CH4、CO 2、O 2、N 2、H 2、NH 3、H 2S,预计封场后第 1 年产气气量最大。拟选场址位于城市西南侧 5km 处,厂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田;厂址所在区
6、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2.2m/s,场址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 2.6m,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下伏白垩系岩层为隔水层。填埋区天然基础层厚度为 6m,饱和渗透系数为 1.4510-6cm/s。工程配套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分布有 3 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量为 13 万 m3。由新建取土场提供,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分数:20.00)(1).指出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分数:2.00)_(2).指出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数:2.00)_(4).
7、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时应输入的参数。(分数:2.00)_(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分数:2.00)_(6).说明营运期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布设要求。(分数:2.00)_(7).指出取土场的主要生态影响及合理的取土方式。(分数:2.00)_(8).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取土场的环境合理性?(分数:2.00)_(9).给出填埋气体可行的处理途径。(分数:2.00)_(10).为评价填埋场的环境影响,现状调查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分数:2.00)_三、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城市拟建设一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拟接纳固体危险废物、
8、工业废液、电镀污泥、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飞灰和炉渣。填埋场处置能力约 4 万m3/a,服务年限 20 年。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危险废物收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 (2)危险废物预处理站。 (3)总容积 86 万 m3的填埋场,包括边坡工程、拦渣坝、防渗系统、防排洪系统、雨水集排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收排系统等。 (4)污水处理间,包括渗滤液处理装置,一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为低山丘陵,地下水以第四系含水层为主,下伏花岗岩,包气带厚度为 1.56.5m。区域年降水量 12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表覆盖率高。 经踏勘、调查,提出两个拟选安全填埋场备
9、选。备选场址概况见下表。 条件 A 场址 B 场址地形 丘陵山谷 丘陵山谷植被 山坡地分布马尾松 山坡地分布灌木林土地类型 林地 荒地工程地质 符合建场条件 符合建场条件水文地质 不详 不详地表水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场区汇水面积 200万 m2,暴雨径流经沟谷流入沟口外1.5km的河流,最终汇入河流下游一中型水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场区汇水面积 160 万 m2,暴雨径流经沟谷流入沟外的河流运输场外运输公路路况较好,沿途有 3个居民村庄,经过一座桥梁,需修进场公路1200m场外运输公路路况较好,沿途有两个居民村庄,需修进场公路 1600m社会环境场区周边 3.0km 内有 3 个村庄,其中
10、 1 个村庄在沟口附近,与场区边界相距约1.2km。在 4.0km 内没有军事基地、飞机场场区周边 3.0km 内有两个村庄,其中1 个村庄在沟口附近,与场区边界相距约 1.0km。在 4.0km 内没有军事基地、飞机场自然景观 场区外 4.0km 范围无“需特别保护的区域”场区外 4.0km 范围无“需特别保护的区域”供电、供水 条件具备 条件具备(分数:19.98)(1).为判断 A、B 厂址优劣,简要说明上表哪些项目还要做进一步调查。(分数:2.22)_(2).简要说明项目运行期是否将对沟口附近村庄居民生活用水产生不利影响。(分数:2.22)_(3).说明本项目是否需要配套其他环保设施。
11、(分数:2.22)_(4).进一步优化本项目拟接纳的危险废物种类。(分数:2.22)_(5).指出需要明确的场外工程。(分数:2.22)_(6).若 A、B 两场址水文地质条件相当,为判断其可行性,还需说明哪些内容?(分数:2.22)_(7).A、B 两场址周边 3km 内均涉及村庄,环评时应重点分析评价哪些方面的环境影响?(分数:2.22)_(8).为预防渗滤液造成污染,除设置收排和处理系统外,还应考虑什么措施?(分数:2.22)_(9).指出本工程营运期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分数:2.22)_四、B/B(总题数:1,分数:36.00)某市有一座处理能力 600t/d 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12、位于距市区 10km 处的一条自然冲沟内,场址及防渗措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组成包括填埋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等。渗滤液产生量约85m3/d,直接由密闭罐送距填埋场 3km、处理能力为 4 万 m3/d 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涉及处理能力为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座焚烧炉,222t/h 余热锅炉和 26MW 发电机组。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储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暂存等单元,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和事故收集池。垃圾焚烧产生
13、的炉渣、焚烧飞灰固化均送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厂址及其附近无村庄和其他工矿企业。(分数:36.00)(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数:3.60)_(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恶臭因子。(分数:3.60)_(3).除了垃圾储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分数:3.60)_(4).给出垃圾储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分数:3.60)_(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处置方式的可行性。(分数:3.60)_(6).指出扩建工程回顾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数:3.60)_(7).应从哪几个方
14、面分析现在填埋场渗滤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分数:3.60)_(8).从哪些方面分析现有填埋场甲烷气体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分数:3.60)_(9).指出该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的特征污染因子。(分数:3.60)_(10).根据题意,指出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工程分析还应说明的内容。(分数:3.6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分类真题 4 答案解析(总分:95.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20.00)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一座曰处理能力为 1000t 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2500t/d 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
15、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 333d,每天运行 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 C、H、O、N、S、Cl 等元素及微量元素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 0.06%,燃烧过程中 S 元素转化为 SO2的份额为 80%。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 1.024105m5/h,设计脱硫效率为 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 100m 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
16、排入 A 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拟建厂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 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 B 村庄,厂址与 B 村庄相距 1.5km,距厂址东侧 800m 有 A 河由北向南流过。A 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 SO2排放限值为 260mg/m3。(分数:20.00)(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分数:2.00)_正确答案:(1)垃
17、圾贮存时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为 NH3、H 2S、甲硫醇、臭气浓度、恶臭气体。(2)垃圾焚烧时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为:二*英、烟尘、NO x(NO2)、SO 2、CO、酸性气体(HCl)、重金属。)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答此题时如果不区分贮存和焚烧过程,统一给出污染物的,将不得分。实际上“臭气浓度”并非“污染物”而是一个反映指标;而所谓的“恶臭气体”也包括 NH3、H 2S、甲硫醇等。因此,答“临时贮存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有:NH 3、H 2S、甲硫醇等臭气”是正确的。垃圾焚烧关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二*英。(2).评价该厂 SO2排放达标状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SO 2排放浓度:1000
18、0.06%80%2(1-80%)109/(241.024105)=78.1(mg/m3)低于标准限值 260mg/m3,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解析:解析 本题计算过程比较简单,考生容易出错的可能是 S 转化为 SO2计算时需要乘以 2,这是中学时就学过的。另外,本题根据题意是按标准 GB 184852001 进行达标评价的,本项目烟气处理后经 100m烟囱排放,由于其处于郊区,高度能够满足超过半径 200m 范围最高建筑物 3m 以上要求,即使不满足,按排放标准严格 50%执行(260mg/m 350%=130mg/m3),SO 2仍达标。今后考试时需要注意的是 GB 184852001 已被
19、 GB 184852014 替代,排气筒高度不符合要求时已无严格 50%要求(只能加高烟囱)。(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1)清污分流:循环冷却水为清净下水,可直接排放(或循环冷却水直接排放,或循环冷却水单独处理,或循环冷却水单独排放,或循环冷却水回收利用或循环利用)。 (2)如水环境功能为类,需提高污水处理站出水设计指标,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一级标准;如水环境功能为类,则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达标或引至市区类水体段排放。)解析:解析 实际本题的答案(1)并未指出“缺陷”,与所问并不紧扣。本题的考点主要是两方
20、面:污水处理后首先考虑是回用,还是排放;排放的达标问题。因此,答本题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何有效处理各类废污水。设计污水处理站的出水,首先应考虑满足作为城市中水使用的回用要求;循环冷却水可不进入污水处理站,应回用。由于本项目位于城市东北郊区,而 A 河由北向南经过市区,项目位于河流城区上游段,市区河段上游水体类别为类,如污水处理后排入该河段,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是不可行的,应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如污水排入城区段,由于城区河段为规划的类水体,污水处理站设计出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可行。(4).判定该厂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1)焚烧炉
21、渣为一般固体废物,可用于制砖,处理方案合理。 (2)污泥为一般固体废物,可在厂内自行焚烧处理,处理方案合理。 (3)焚烧飞灰为危险废物,经固化处理满足要求后可迭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处理方案合理。)解析:(5).简述垃圾贮坑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1)防渗处理。 (2)贮坑上方建设封闭建筑物。 (3)设气体收集设施。)解析:(6).分析对 B 村的影响,需调查清楚哪些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1)噪声影响需调查 B 村与公路的距离及方位,最近一排居民住宅的房屋结构、楼层高度、层数与朝向等。 (2)大气影响,需调查当地常年主导风向、风速与风频,以及本项目焚
22、烧炉烟囱所排污染物强度等。 (3)饮用水水源影响,需调查村民饮用水水源类型(地下水或地表水),所在水文单元与水文地质结构等基本情况。)解析:(7).指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分数:2.00)_正确答案:(B 村、西北方向的城市及其规划区、A 河。)解析:(8).指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1)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2)环境空气影响,对 B 村及位于厂址西南的城市影响。 (3)水环境影响,特别是对河流 A 的影响。 (4)运输车辆的噪声对 B 村的影响。 (5)地下水影响。 (6)公众参与。(7)环境监测与管理。)解析:(9).指出烟气处理各单元的主要
23、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1)炉内低氮燃烧,降低氮氧化物产生量。 (2)急冷,控制二*英产生量。 (3)半干法烟气净化,降低烟气含水量为后续处理程序提供良好条件。 (4)活性炭吸附,吸附气体污染物。 (5)布袋除尘,降低烟尘排放量。)解析:(10).除题干外,指出本项目工程分析还需说明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1)相关规划,包括城乡规划、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区域环境功能等。 (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既有垃圾填埋场填埋量。 (3)垃圾填埋场情况。 (4)砖厂生产情况及可接受条件。 (5)通往砖厂、垃圾填埋厂的运输道路。)解析:二、B/B(总题数:1,分数:20.00
24、)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 83 万 m3。填埋体呈棱台形,填埋区占地 10hm2,挖深 2m,堆体高度 13m。按日填埋生活垃圾 300t 计算,填埋场服务年限为 10 年。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 13 个月。工程设计的渗滤液处理方案为: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782002)一级标准的 A 标准后排放。工程设计的填埋气导排
25、方案为:垃圾填埋气由导气管收集,经高出垃圾填埋面 1m 的 50 座导气石笼排放。垃圾填埋气成分主要为 CH4、CO 2、O 2、N 2、H 2、NH 3、H 2S,预计封场后第 1 年产气气量最大。拟选场址位于城市西南侧 5km 处,厂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田;厂址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2.2m/s,场址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 2.6m,地下水由南向北排泄,下伏白垩系岩层为隔水层。填埋区天然基础层厚度为 6m,饱和渗透系数为 1.4510-6cm/s。工程配套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分布有 3 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
26、量为 13 万 m3。由新建取土场提供,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分数:20.00)(1).指出拟建工程运行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1)渗滤液在正常工况下对地表水的影响及渗滤液在非正常工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 (2)填埋气体、覆土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恶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取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占用土地、破坏植被造成的生态影响。 (4)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5)作业及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6)运输车辆对沿线 3 个村庄的噪声影响及场内覆土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7)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及
27、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对环境卫生造成的影响。 (8)填埋场内塑料袋、纸张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9)运营期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撒漏垃圾的污染。)解析:解析 此题目的考点在于“掌握填埋方式处置固体废物产生的主要影响”,相关参考资料中也均有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 9 个方面。在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 9 个方面中,前 5 个方面在服务期满后将继续存在。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全时段的影响,在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都存在,故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也一定是全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2).指出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正
28、确答案:(1)垃圾含水量(或垃圾特性)。 (2)填埋场区降雨情况(或当地降雨量,或其他外部来水的渗入,或气象、气候条件)。 (3)填埋作业区(面积)大小。 (4)场区蒸发量。 (5)风力的影响和场地地面情况(或地形地貌)。 (6)种植情况(或表面覆盖、植被情况)。)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的理论计算公式:Q=(W p-R-E)Aa+QL,其中 Q 为渗滤液年产生量、W p为年降水量、R 为年地表径流量(R=CW p,C 为地表径流系数,受地形地貌和植被情况影响)、E 为年蒸发量、A a为填埋场地表面积、Q L为垃圾产水量。据此即可写出本题的答案。(3).指出本工程渗滤液处理方案存
29、在的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用罐车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方式不合理。 (1)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达标排放。 (2)使用罐车运送渗滤液,可能由于交通事故造成沿途泄漏,污染沿线土壤及地下水。)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1)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生活垃圾渗滤液(含调节池废水)等污水经处理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后,可直接排放。(2)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
30、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执行 GB 168892008 中表 2 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4).筛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两项主要特征因子,给出采用估算模式时应输入的参数。(分数:2.00)_正确答案:(1)特征因子:H 2S、NH 3。(2)应输入的参数:面源排放速率、排放高度、长度、宽度。)解析:解析 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主要涉及 6 项因子:颗粒物、甲烷、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其中适用于大气导则估算模式的包括颗粒物、氨、硫化氢和甲硫醇,在其中选择两项即可。题干中给出的填埋气体成分 CH4、CO 2、O 2、N 2、H 2、NH 3、H 2S 中,列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
31、B 168892008)的为 CH4、NH 3和 H2S 三项,对比环境质量标准,针对此题要回答 H2S 和 NH3。另外,大气导则对面源估算模型要求的参数,有明确要求,应按照大气导则作答。(5).指出填埋区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几种情形。(分数:2.00)_正确答案:(1)填埋场防渗(系统)衬层破裂而致渗滤液入渗地下水。 (2)渗滤液处理系统防渗层破损或故障导致的渗漏。 (3)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漏或事故。)解析:解析 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存在于事故情况下;影响途径在于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影响和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情形可参考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因为选址的目的就是避
32、免这种影响的发生。补充资料: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 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 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填埋区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年最高水位距离不足 1m 时,应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导气竖管应高出最终覆土层上表面 1m 以上。设计填埋量大于 250 万 t 且垃圾填埋厚度超过 20m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小于上述
33、规模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能够有效减少甲烷产生和排放的填埋工艺或采用火炬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6).说明营运期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布设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1)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 3050m 处。 (2)排水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 (3)污染扩散井两眼,分别设在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两侧各 3060m 处。 (4)污染监视井两眼,分别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 30m 处、60m 处。)解析:解析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要注意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与被替代的 GB 168891997 有很大不同,还有地下水监测指标、频次等,以及甲烷气体和恶臭气体的监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