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8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200万 t/a煤矿项目素材 某地拟建设生产能力为 1200万 t/a原煤煤矿。井田面积约 66km 2 ,煤层埋深 220320m。配套建设选煤厂和全长 3.2km的铁路专用线。井田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井田范围有大、小村庄 53个,居民人口约17600人。井田内总体地势平缓,切割微弱,沟谷不发育,仅有西南部的甲河和东部的乙沟两条季节性河流。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淌,井田内流程约 5km,沟谷宽缓,水流呈散流状;切割深度一般小于 2m,宽50250m;平时无水流,丰雨季节汇集洪流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乙沟由井田东
2、部自北向南流过井田,途中有几条小支沟汇入其中。沟谷宽而浅,一般为 20200m,平时无水流,雨季时汇集洪流,终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以该湖泊为中心的有一面积约 100km 2 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鸟。保护区的外边界与井田有小部分区域重合。 井田浅层地下水埋深为 511m,井田范围内有二级公路由东部通过,长约 5km,区内土地大部分为草原牧场,并有少量农田。井田区西边界内 200m有一占地 0.5hm 2 的古庙,为当地百姓自建,祭祀拜佛用。项目工业场占用一定面积草地,首采区内有村庄 2个,居民 1200人,村内有居民饮用水井 5处。 工程主要内容有采煤、
3、选煤和储运等。煤矿预计开采 70年,投产后的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8216m 3 /d,水中主要污染物是 SS(煤粉和岩粉)。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剩余部分排入乙沟。煤矸石产生量约 129.57万t/a,含硫率为 14%,属类一般固体废物。 开采期煤矸石堆放场设在距工业场地东北侧约 800m的空地上,堆场西方约 0.4km有 A村,东方约 0.6km有 B村,东南方有 C、D、E、F、G、H 六个较大的村庄,距离分别为0.4km,0.5km,0.8km,1.0km,0.7km,1.5km,西南方约 0.7km有 1村。 本区域年主导风向为 NW风。 问题(分数:22.00)(1).根据相关规定,分析
4、矸石场选址的合理性,并指出对矸石场有制约作用的村庄。(分数:2.00)_(2).该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控制因子应有_。(分数:2.00)A.颗粒物B.NOxC.SO2D.FE.CO(3).本项目主要环保目标有哪些?(分数:2.00)_(4).生态评价中主要应做的工作包括_。(分数:2.00)A.地表沉陷区范围和沉降浓度预测B.生态恢复方案编制C.地下水位影响预测D.移民新村选址环境合理性论证(5).在编制环保措施时,优先考虑的措施应该是_。(分数:2.00)A.沉陷地带复垦B.控制水土流失C.建设防风林带D.异地开垦土地(6).对两个自然村搬迁的环评中应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00)
5、A.新村环境保护措施B.迁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影响C.搬迁地生态适宜性分析D.新村对古庙的影响分析(7).矿井排出的疏干水可否直接作为选煤厂生产用水?说明理由。(分数:2.00)_(8).试说明对古庙的保护措施。(分数:2.00)_(9).从哪几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该保护区的影响?(分数:2.00)_(10).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哪些?(分数:2.00)_(11).试分析该煤矿运行期的环境风险。(分数:2.00)_道路改扩建项目素材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 16km,新建路段长 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 1座,改造段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 80km/h,路基
6、宽 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 2 。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 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 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 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类,桥梁设计中有 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 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 A村庄、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敏感点 距红线距离 敏感点概况 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 路段 A村庄 4m 8户 超标 8aB(A) 拓宽 城镇规划
7、住宅区 12m 约 200户 超标 5dB(A) 新建 B小学 围城高 30m 教学楼高120m 学生 100人、教师100 人。夜间无人住宿 教学楼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2dB(A) 拓宽 问题(分数:20.00)(1).给出 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和评价量。(分数:4.00)_(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分数:4.00)_(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 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分数:4.00)_(4).列出 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分数:4.00)_(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说
8、明理由。(分数:4.00)_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素材 某省拟建设一条从 A市到 B市、双向 8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 70亿元,公路全长 230km,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路基宽 28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 2座(其中 1座跨 C河大桥)和大桥 1座,设置 3个收费站和 5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 511dB(A)。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 65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大桥下游 7km处有 D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A 市和 B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
9、40%,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8.00)(1).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分数:3.00)_(2).请说明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分数:3.00)_(3).请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分数:3.00)_(4).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分数:3.00)_(5).请阐述 6项保护耕地的措施。(分数:3.00)_(6).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分数:3.00)_新建铁路建设项目素材 某地拟新建总长 142km的铁路干线。全程有特大桥 6座,总长 6891m;大中桥
10、 66座,总长 16468m;三线大桥 7座,总长 2614m;涵洞 302座,总长 8274m;隧道 45座,总长 18450m,其中长度大于 1000m的隧道 6座,长度小于 1000m的隧道 37座,三线隧道 1座;近期车站 11座。 该工程起源于某铁路 M站,征用土地 890亩(1 亩=667m 2 ),其中耕地 300亩、林地 400亩、荒草地 100亩,其他 90亩。铁路经过地区水系发达,曾连续两次穿越某大江。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相对高差20300m。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包括自然林和人工林)、灌木林、荒草地和农田。降雨丰沛,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 5%25%,水土流失严重,属水土流失
11、重点防治区。项目穿越 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1处风景名胜区。沿线区域人口密度大,农业生产发达,经过村庄 8个。初步预测表明,沿线居民住宅噪声声级增加量为 510dB(A)。 问题(分数:20.00)(1).该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分数:5.00)_(2).简述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内容。(分数:5.00)_(3).简述该项目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沿线区域环境的主要生态限制因子。(分数:5.00)_(4).简述该工程可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分数:5.00)_新建成品油管道工程素材 某公司拟投资 14亿元,计划花 2年时间铺设从河南省到湖南省的成品油管
12、道工程,可研设计管道干线长800km,设计压力 8MPa,管径采用 508mm。设计最大输量为 700万 t/a。项目共有支线 6条,总长35km。沿线设分输站、泵站共 8座(包括 1座分输阀室)。项目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成品油管道主要工程量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线路总长 km 800 二 管道组焊 km 800 三 管道防腐 km 800 三层 PE防腐 四 穿越工程 1 顶管穿越公路 m/次 6220/147 混凝土套管 2 穿越铁路 m/次 1000/20 顶管 3 某大江穿越 m/次 2100/1 盾构隧道 4 其他大中型河流穿越 m/次 12900/26 隧道、定向
13、钻或大开挖 5 湖泊 B穿越 m/次 900/1 定向钻 五 线路附属工程 1 线路截断阀室 座 28 2 标志桩 个 4 500 六 道路工程 1 修施工便道 km 120 2 改扩建道路 km 50 七 站场 座 8 八 土石方 1 挖土方 10 4 m 3 318.67 2 挖石方 10 4 m 3 155-33 3 回填细土 10 4 m 3 44.85 九 支线工程 km/条 35/6 十 占地 1 永久占地(站场) hm 2 40 2 临时占地(施工便道等) hm 2 1800 其中基本农田 30hm 2 ,林地 500hm 2 初步现场踏勘表明,本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大的地
14、形地貌单元主要有豫西黄土丘陵、黄淮平原、桐柏山一大别山山地、江汉平原。本工程沿线经过湿地自然保护区 A(部分穿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湖泊 B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附近经过)。距站场距离 100300m 附近有村庄 8个。 问题(分数:20.00)(1).简述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分数:5.00)_(2).列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分数:5.00)_(3).管道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哪些?(分数:5.00)_(4).如何采取措施减缓工程临时占用基本农田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数:5.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8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200万 t/a
15、煤矿项目素材 某地拟建设生产能力为 1200万 t/a原煤煤矿。井田面积约 66km 2 ,煤层埋深 220320m。配套建设选煤厂和全长 3.2km的铁路专用线。井田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井田范围有大、小村庄 53个,居民人口约17600人。井田内总体地势平缓,切割微弱,沟谷不发育,仅有西南部的甲河和东部的乙沟两条季节性河流。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淌,井田内流程约 5km,沟谷宽缓,水流呈散流状;切割深度一般小于 2m,宽50250m;平时无水流,丰雨季节汇集洪流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乙沟由井田东部自北向南流过井田,途中有几条小支沟汇入其中。沟谷宽而浅,一般为 20200m,平时无水流,雨季时汇
16、集洪流,终排入井田南部的丙湖泊。以该湖泊为中心的有一面积约 100km 2 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鸟。保护区的外边界与井田有小部分区域重合。 井田浅层地下水埋深为 511m,井田范围内有二级公路由东部通过,长约 5km,区内土地大部分为草原牧场,并有少量农田。井田区西边界内 200m有一占地 0.5hm 2 的古庙,为当地百姓自建,祭祀拜佛用。项目工业场占用一定面积草地,首采区内有村庄 2个,居民 1200人,村内有居民饮用水井 5处。 工程主要内容有采煤、选煤和储运等。煤矿预计开采 70年,投产后的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8216m 3 /d,水中主要污染物是
17、 SS(煤粉和岩粉)。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剩余部分排入乙沟。煤矸石产生量约 129.57万t/a,含硫率为 14%,属类一般固体废物。 开采期煤矸石堆放场设在距工业场地东北侧约 800m的空地上,堆场西方约 0.4km有 A村,东方约 0.6km有 B村,东南方有 C、D、E、F、G、H 六个较大的村庄,距离分别为0.4km,0.5km,0.8km,1.0km,0.7km,1.5km,西南方约 0.7km有 1村。 本区域年主导风向为 NW风。 问题(分数:22.00)(1).根据相关规定,分析矸石场选址的合理性,并指出对矸石场有制约作用的村庄。(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一般
18、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规定,矸石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边界距居民集中区距离由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由此判断该矸石场选址错误,由于 A村、C 村与其距离小于 0.5km,C、D、E、F、G、H 六个村庄位于矸石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所以以上 7个村庄均对该矸石场选址有制约作用。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和“二、项目分析(5)分析废物处理处置合理性”。 举一反三: 类场选址要求: (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应选在工业
19、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距离由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4)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类场的其他要求: 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2).该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控制因子应有_。(分数:2.00)A.颗粒物 B.NOxC.SO2 D.FE.CO解析: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
20、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举一反三: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第 9条之相关规定进行判断。 9 污染物控制与监测 9.1 污染控制项目 9.1.1 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 应选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作为控制项目。 9.1.2 地下水 贮存、处置场投入使用前,以 GB/T 14848规定的项目为控制项目;使用过程中和关闭或 封场后的控制项目,可选择所贮存、处置的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 9.1.3 大气 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为控制项目,其中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以颗粒物和 二氧化硫为控制项目。 9.2 监测 9.2.1 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 a)采
21、样点 采样点设在排放口。 b)采样频率 每月一次。 c)测定方法 按 GB 8978选配方法进行。 9.2.2 地下水 a)采样点 采样点设在地下水质监控井。 b)采样频率 贮存、处置场投入使用前,至少应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运行过程中和封场后,每年按枯、 平、丰水期进行,每期一次。 c)测定方法。按 GB 5750进行。 9.2.3 大气 a)采样点。按 GB 16297附录 C进行。 b)采样频率。每月一次。 c)测定方法。 (3).本项目主要环保目标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名称 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村庄、居民点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甲沟、乙沟、丙湖泊、湿地自
22、然保护区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居民饮用水井、区域水文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草地、牧场、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土地利用、动植 物等 声环境保护目标 古庙、村庄、居民点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4).生态评价中主要应做的工作包括_。(分数:2.00)A.地表沉陷区范围和沉降浓度预测 B.生态恢复方案编制 C.地下水位影响预测D.移民新村选址环境合理性论证 解析: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举一反三: 煤炭开采后的典型特征是地表沉陷,
23、因此煤矿开采项目生态评价都需要做地表沉陷区范围利沉降浓度预测及生态综合整治方案,需要搬迁的要做移民新村选址环境合理性论证。由于煤炭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会在一定程度上导通其上覆含隔水层,地下水会漏失,导致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失衡;有些时候还会导通第四系潜水层,对地表植被、地表水体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煤炭开采项目地下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内容,一般需列专门篇章进行分析。但有些采掘类项目并不完全和煤矿相同,比如有些金属矿(铁矿、金矿、铜矿、钼矿等)由于开采工艺与煤矿不同,设计上即要求不产生地表沉陷,而煤矿开采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主要是煤层的分布和前述金属矿床分布有较大差别,开采工艺也有较大差别。(5)
24、.在编制环保措施时,优先考虑的措施应该是_。(分数:2.00)A.沉陷地带复垦 B.控制水土流失 C.建设防风林带D.异地开垦土地解析: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6).对两个自然村搬迁的环评中应论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00)A.新村环境保护措施 B.迁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影响 C.搬迁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D.新村对古庙的影响分析解析: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举一反三: 搬迁需对迁入地进行环境适宜性分析,如土地承载力分析,水资源
25、承载力分析,与当地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新农村建设等。总之有个原则就是不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并保证搬迁居民生活质量不降低。(7).矿井排出的疏干水可否直接作为选煤厂生产用水?说明理由。(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不可。矿井排出的疏干水含有大量的煤粉和岩粉,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关选煤厂生产补充水标准后方可用做选煤厂生产用水,一般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即可。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8).试说明对古庙的保护措施。(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由于该庙为村民自建,为祭祀用,不属于人文景观。为合理
26、确定保护等级,应到当地文物部门查明该庙的保护级别,是否列入了文物保护目录;若列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搬迁移建;井田开采范围绕开古庙;预留煤柱支撑。若不属于文物,按照一般建筑物进行保护,根据地表沉陷预测范围和对其影响程度,可以以维修加固、拆迁赔偿,异地重建的方式进行保护。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9).从哪几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该保护区的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项目施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项目地面生产系统污染物排放对保护区的影响,包括环
27、境空气、噪声影响;矿井水排放影响。 (3)煤炭开采地表沉陷对保护区的影响。 (4)煤炭开采对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域的影响,包括煤炭开采对保护区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煤炭开采所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对保护区地下水的影响、对煤炭开采矿井排水影响半径与保护区关系的分析、地表沉陷对保护区地下水的影响、对区域隔含水层分布状况与保护区地下水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对煤炭开采对保护区地表水的影响的分析(流域分析、保护区汇水能力分析、煤炭开采对保护区汇水能力的影响分析) (5)项目工业场地建设景观格局变化对 A鸟迁飞的影响。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28、”。(10).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采取施工期环保措施,在表土剥离、施工营地和弃土弃渣场布设等方面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2)将开采区南边界保护煤柱加宽,并将重合部分划为不采区。 (3)对甲沟、乙沟留设保护煤柱。 (4)以多余矿井水作为保护区补充用水。 (5)做好保护区地表水水文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11).试分析该煤矿运行期的环境风险。(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煤矸石堆场遇洪水溃坝问题; (2)采煤后引发
29、的岩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3)露天矿大型排土场的滑坡; (4)岩溶区的煤层底板水突水对附近地表或地下水源地水资源的袭夺引发的社会问题; (5)瓦斯综合利用设施的爆炸风险。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6)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作为一个煤炭资源采掘和加工的大型建设项目,其开发强度大,影响延续时间长,且生产系统涉及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特别是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各种风险事故多发于井下,严重时也会波及地面。煤炭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危害主要有瓦斯、煤尘爆炸,火灾,采掘工作面冒顶,矿井透水事故,爆破事故以及地面排矸场溃坝事故等。 关
30、于矿井井下瓦斯、煤尘爆炸,火灾危害,冒顶和透水事故等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主要是煤矿安全生产所要解决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和安全专篇设计中将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设计,环评不涉及此类问题。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分析主要针对地面环境风险事故的环境影响进行。 一般情况,煤矿环评报告中可针对煤矸石堆场溃坝、污废水处理站事故、露天矿大型油罐进行分析。事实上,污废水处理站要求建事故水池,而且目前的水处理工艺很成熟,且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一般是一备一用,出现事故的可能极小,即使出现事故,也能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造成的危害不是很大。因此,可只针对煤矸石堆场溃坝和油罐风险进行分析。道路改扩建项目素
31、材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 16km,新建路段长 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 1座,改造段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 80km/h,路基宽 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 2 。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 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 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 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类,桥梁设计中有 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 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 A村庄、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
32、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敏感点 距红线距离 敏感点概况 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 路段 A村庄 4m 8户 超标8aB(A) 拓宽 城镇规划住宅区 12m 约200户 超标5dB(A) 新建 B小学 围城高30m 教学楼高120m 学生100人、教师100 人。夜间教学楼昼间达标,夜间超拓宽 无人住宿 标 2dB(A) 问题(分数:20.00)(1).给出 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和评价量。(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 (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 eq ,dB(A)L d 和 L n 。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
33、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对于水、气、声、土壤、生态的现状监测与调查方案的制订应该十分熟练,尤其今年颁布了新的地下水导则,其对现状采样点位数、采样时段、采样频率、采样深度均有详细要求,请考生注意。(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A 村应搬迁。因为该村超标较高,且处于 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宜搬迁。 (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 a调整线路方案; b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 c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
34、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因为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化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采取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3)B小学。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因为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此题的考点简单,而且在历年案例分析考试中反复考到,请引起注意。(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 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分数:4.00)_正确答案:
35、()解析: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针对跨 x河桥梁可采取如下环保措施: (1)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 (2)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并设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 (3)设置桥面径流引导设施,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带设事故池,将泄漏的危化品引排至事故池处置,防止排入水中; (4)桥面设置防撞装置。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此题在近几年的案例分析考试中重复出现多次,请考生引起注意。(4).列出 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 (2)
36、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要求等; (3)调查尖嘴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 (4)调查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类水体水质; (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此题的考点与 2013年案例分析考试第八题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中“3.为分析工程对 A河的环境影响,需调查哪些方面的相关资料”基本一致。但是 2013年的真题考点不仅包括
37、河流涉及的现状调查资料,还包括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时需要的相关内容和参数,考点扩大了,但出题角度大同小异,复习时注意总结。(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说明理由。(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可以。 (2)减少桥墩数量(甚至可以考虑不设水中墩),这样就减少了对河道的扰动,降低对水质的污染,由此可以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保护区的影响;施工工期安排时,避开鱼类繁殖或洄游季节施工,既可避免对水文情势的改变,也可以减缓对保护区鱼类的影响。 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
38、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环保措施不仅包括常说的废水治理措施、废气治理措施、隔声减震措施、固废填埋措施等常规措施,还包括施工期避开敏感时段、施工布置优化以避开敏感地区和施工方法采用先进工艺等方面。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素材 某省拟建设一条从 A市到 B市、双向 8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 70亿元,公路全长 230km,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路基宽 28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 2座(其中 1座跨 C河大桥)和大桥 1座,设置 3个收费站和 5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 511dB(A)。 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 65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C 河段大桥下游 7km处有 D县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