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全线推荐采用设计时速为 100km/h。路基宽度按六车道,路基宽 26.0m采用二级路标准。工程全长 94km,用地 89000亩,拆迁房屋 70000m2,路基计划土石方 1000万 m3,特大桥 1座、大桥 19座、中桥 27座、隧道 6座、涵洞 1处、服务区 3处、天桥 12座。工程总造价 79亿元。工程设计包括:标准横断面、路基边坡、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特殊路基处理等。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区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区
2、域性和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干寒漫长,夏季短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悬殊,河谷盆地与山坡上部、阴坡和阳坡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问题1固体废物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影响环境?2简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4运营期噪声防护有哪些原则?5生态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方面?(分数:15.00)_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拟建某冶金企业年产钢 200万 t,工作制度为年工作 365d,厂址地处丘陵地带,坡度在 2030,丘陵之间距离紧密。据调查,企业纳污水体全长约为 128km,流域面积为 1200km2,年平均流量为78m3/s,河宽为 3050m,
3、水深为 57m,枯水期为 12m3/s,河段比较平直,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拟建排污口下游 15km处为国家森林公园,约为 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该项目用水平衡如图所示。(分数:15.00)_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北方某地拟开发一新油田。物探初步确定油田面积约 1200km2,钻井探明的石油储区面积约 150km2并作为一期开发工程(称为 A开发工程油田)。A油田区地势平坦,中西部为农业区,有一条中型河流 B自北向南流过 A油田东边界,滨河地带为宽阔的河滩,属“洪泛区”,每年夏秋两季洪水暴涨时,
4、有 35km2以上的区域成为水面。“洪泛区”区内水生植物茂盛,呈条带状或岛状分布,有多种候鸟分布其间,其中有国家和省级保护鸟类 12种。拟建油井主要分布在东西长约 18km、南北宽约 8km的带状区域内,按 7个区块进行开采,分布如图所示。规划在位于 A油田西北部的 C镇建设油田生产和生活基地,拟建设道路网络将各油井区块连通。(分数:15.00)_四、B/B(总题数:1,分数:15.00)4.某段高速公路 2010年建成通车,建设单位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手续。在初步设计和实际建设中对线路走向和具体的建设工程内容有少量调整。该段高速公路全长 50km
5、,设计时速 80km/h,设 1104m特大桥一座,中小桥若干座,特大桥桥面设排水孔;双洞单向隧道 2座,单洞长 3200m,互通立交 1处,分离式立交 1处,服务区 1处,取土场 8处,弃渣场20处,共征用土地 206km2,公路所经地区为山岭重丘区,其中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取得线路长度 6km,通过重点治理区的线路长度 5km,特大桥从 A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跨越。由于线路偏移,声环境敏感点由原来的 12处变为 6处,其中 4处与环评审批时的情况一致,8 个取土场有 2个分布在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有 1个在重点治理区,弃渣场均分布在沿线的沟壑,服务区靠近一人口约 2000人的
6、村庄,设有 1.5t/h燃煤热水锅炉一座,烟囱高度 20m,服务区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到服务区外冲沟,经过 100m汇入流经该村庄的小河上游,公路沿线部分主要环境敏感点情况如表所示。 B公路沿线部分主要环境敏感点情况/B名称 与路肩距离(m) 与路肩高差(m) 临路户数 临路情况上湾村 168 8 10 侧向公路平房,有围墙青龙坪村 68 3 6 面向公路,主要为 2层小楼,位于隧道出口处英雄中学 90 2 / 面向公路,2 层楼房马兰村 180 -6 1 村庄大,周围绿化好,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牟家村 102 0 3 面向公路楼前村 68 4 5 平房,面向公路问题1简要给出本项目生态环境影
7、响调查的重点内容。2指出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调查需要关注的问题?3根据表中信息,指出不需要采取隔声措施的敏感点。4指出英雄中学噪声监测点布设应注意的问题。5说明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6从环保角度考虑,对服务区设施提出改进建议。(分数:15.00)_五、B/B(总题数:1,分数:15.00)5.为发展经济,A 市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拟投资 500万元在 A市西北方向的城郊建设一个养牛场,规划用地 50亩,养殖规模为存栏 2000头。养牛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将冲洗牛舍的废水就地处理后排入 B河(该河流无饮用功能),牛粪由附近农民拉走肥田。 已知该养牛场
8、东南距城市中心区 C镇居民集聚点约 1.5km。选址区主要为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植被为柳树、杨树及灌草丛,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降雨量充沛。 问题 1根据项目选址区附近的环境特征和项目特点,判断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列举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 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哪些? 4根据已知条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哪几个? 5简述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六、B/B(总题数:1,分数:15.00)6.某市拟建 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坑口电厂。电厂年耗煤量 270104t。
9、煤质灰份额 50.5%,飞灰份额 60%,烟气量 670Nm3/s,掺烧石灰石有 25%进入飞灰,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 5500h。项目位于农村、浅丘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区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 35m,表层土壤以粉砂、粉质黏土为主。厂址东面 10km为县城,南面 0.2km有 A村。灰场位于厂址西南 3.5km的山谷中,工程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拟选灰场 1.0km范围内有村庄 B。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风速为 2.0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为 20%,贴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项目拟采取炉内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耗量 14104t/a,SO 2排放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四电
10、场静电除尘,除尘效率为 99.6%,烟尘粒度小于 15m;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电厂南面 1.0km处的 C河流(河流为类水体);灰场采用灰渣碾压防渗;根据经验判断,采用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可以达标。问题1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2分析本工程烟尘排放状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排放浓度标准 200mg/m3)。3按照已知条件,采用点源有风、倾斜烟羽、熏烟扩散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是否可行?选取扩散参数时如何进行提级?4至少还需要调查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分数:15.00)_七、B/B(总题数:1,分数:15.00)7.某地拟建一规模为年产冶
11、金焦炭 120万 t的焦化厂,工程总投资 8亿元。主要产品有冶金焦、焦炉煤气、硫铵、煤焦油、硫黄、粗苯等。该项目建设 2座 55孔 6m焦炉及与其相配套的备煤系统、筛贮焦系统、150t/h干熄焦系统,煤气处理量为 58200m3/h的煤气净化系统等。主要由备煤车间、炼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及生产和生活辅助设施等组成。各车间的建设内容如下:(1)各煤车间:翻车机、取料机、粉碎机、输送机、贮煤场和配煤室等。(2)炼焦车间:2 座 55孔焦炉、煤塔烟囱、贮焦场、输送机除尘站和 150t/h于熄焦系统(包括焦罐车、装焦装置、干熄炉、排焦装置、焦炭输送机、干熄余热锅炉、锅炉给水系统、水循环系统、蒸汽系统、
12、汽轮发电机组等)。(3)煤气净化车间: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煤气鼓风机、氨水分离槽、脱硫塔、蒸氨塔、洗苯塔、焦油贮槽、粗苯贮槽等。(4)辅助设施:包括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电信设施、仪表及过程自动化设施、供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酚氰废水处理站等。炼焦车间废水产生量为 9m3/h,干熄焦系统设备间接冷却污水排放量为 180m3/h,这部分污水经设备制冷站处理后回用 60%;煤气净化车间各工艺废水产生量为 124m3/h,其中 26m3废水回用。项目废水经处理后排到附近的小河,河流水体功能为景观用水。问题1项目污水总排放量是多少?水环境影响评价为几级?2各车间污水水
13、质及排放标准如表所示,请问项目污水处理站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为多少时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B各车间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B(单位:mg/L)废水种类 CODCr挥发酚 氰化物 石油类 氨氮炼焦车间废水 2000400 11 30 90煤气净化车间 4500600 18 50 195干熄焦系统冷却水 0.5 / / / /一级排放标准 100 0.5 0.5 10 15二级排放标准 150 0.5 0.5 10 25三级排放标准 500 2.0 1.0 30 /3应在哪个时期进行项目水环境现状调查?现状调查的范围多大?4本项目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完全混合段有机物浓度的预测应采用何种模式?预测河流溶
14、解氧与BOD的沿程变化时采用何种模式预测?5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因子是什么?(分数:15.00)_八、B/B(总题数:1,分数:15.00)8.某化学原料药项目选址在某市化工工业区建设,该化工区地处平原地区,主要规划为化工和医药工业区,属于环境功能二类区。区内污水进入一城镇集中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出水排往 R河道,该河道执行地表水类水体功能,属于淮河流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环己酮、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过酯化、溴化、还原、缩合、精制等工序合成生产降血糖和防治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 44t/a,年工作 300d,7200h。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生产车间一座,占地 900m2,冷
15、冻站、循环水站、处理能力 100m3/d污水处理站以及废水污染物治理设施等。项目供热由工业区集中供应。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环己酮、草酸二乙酯、甲苯、氯仿、盐酸、液氨、冰醋酸、锌粉等。项目排放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有:氨、甲苯以及 HCl等,其等标排放量如表所示。废水排放量90t/d,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氨氮、甲苯等。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工艺中的釜残和废中间产物等。工业区内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区内分配给该项目的 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 20t/a和1.6t/a。 B工业废气因子等标排放量计算结果/B序号 名称 排放速率/(kg/h) 标准/(mg/m3)等标排放量/(m3/h) 排序
16、1 甲苯 18.79 0.60 3.1107 22 氯化氢 0.99 0.05 2.0107 33 NH3 6.91 0.20 3.5107 14 四氢呋喃 0.52 0.20 2.6107 55 NOx 1.66 0.24 6.9107 4问题1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和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因子?调查的方法如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给出监测方案的布点原则、监测期和监测频率。3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规定,项目污水第二类污染物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其中 COD标
17、准值为多少(假设不考虑集中污水处理的收水标准)?项目废水所排往的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应执行什么标准?4项目污水处理站对项目污水处理后 COD和氨氮分别应达到多少浓度才能满足工业区对其的总量控制指标?5降低项目有机废气排放的途径有哪些?简述有机废气的主要治理措施。(分数:15.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62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全线推荐采用设计时速为 100km/h。路基宽度按六车道,路基宽 26.0m采用二级路标准。工程全长 94km,用地 89000亩,拆迁房屋 70000m2,路基计划土石方
18、1000万 m3,特大桥 1座、大桥 19座、中桥 27座、隧道 6座、涵洞 1处、服务区 3处、天桥 12座。工程总造价 79亿元。工程设计包括:标准横断面、路基边坡、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特殊路基处理等。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区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干寒漫长,夏季短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悬殊,河谷盆地与山坡上部、阴坡和阳坡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问题1固体废物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影响环境?2简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4运营期噪声防护有哪些原则?5生态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方面?(分数:15.00)_
19、正确答案:(1主要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料以及少量危险废物。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公路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产生的,产生生活垃圾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的施工营地附近,这些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必然会给沿线水环境及景观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重点发生在服务区和收费站,主要是来往车辆司乘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大。 (2)生产固体废物。公路建设一般需要外借土石方,其中部分土石不可避免以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它们主要产生于公路沿线路段和所用料场、拌合站、运输便道等附近。此外,固体废物还包括路面建筑材料,如沥青等,如果随意弃置,不加管理,将对公路沿
20、线景观和公路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本公路属于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后,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化学危险品的运输不可避免。预计本区段内运输的危险品主要是农药、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等。过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难以估计,但数量较少。公路营运后,行驶车辆相对增多,公路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随之上升。如果危险品车辆在江河大桥出现翻车,致使事故车辆掉入河中,将造成重大生态破坏。 3(1)建筑施工时必须详细考虑建筑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视实际情况而定。声环境敏感点应设置施工防护距离,昼间 130m,夜间 500m。施工场地应在防护距离外设置,若在防护距离内有声环境敏感点,则必须采取隔声措施,使噪声降低至建设
21、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方可允许施工。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同时,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禁止夜间施工。 (3)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4)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应按照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以个人防噪声用具为主,对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采取配备、使用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5)减少施工交通噪声:由于施工期间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进入居民区时在限速,对运
22、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6)使用较新及较宁静的技术: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可从根本降低源强,同时要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 (7)如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还会导致周边噪声超标,则可以给予受影响人群一定的经济补偿。 (8)对学校、医院敏感点,应与该单位协商作业时间,以不能影响学校上课、病员休息为主,学校考试期间不要作业等。 4(1)一般防治道路交通噪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这包括做好路线的规划设计,尽可将线路远离噪声敏感点,这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要给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降低交通噪声,例如加设声屏障、种植
23、绿化林带等。 (2)解决原则:对于近期、中期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将采取防噪技术措施,对于远期超标的敏感点,由于距离时间较长,不可预期的因素较多,依据有关规定,本报告不予采取防护措施;对本工程高架桥路段,高架桥路肩已经对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声屏蔽的作用,且工程实施容易,花费较少;由于声波衍射的原因,声屏障对其 60m以外的敏感点防噪效果较差,因此,当敏感点距离公路边界超过 60m时,一般不采取声屏障措施,而视情况采取隔声窗等其他措施;由于声波衍射的原因,其长度要长出敏感点两侧各 40m左右,敏感点所有房屋方可得到保护;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村镇
24、路段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加强拟建公路和连接线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公路的良好路况。 5农田保护措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水生生物保护措施;水土流失的减缓措施;取、弃土场生态影响的消减措施;避免对生态用水的阻隔;落实公路两侧的绿化带的营建工作。)解析: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拟建某冶金企业年产钢 200万 t,工作制度为年工作 365d,厂址地处丘陵地带,坡度在 2030,丘陵之间距离紧密。据调查,企业纳污水体全长约为 128km,流域面积为 1200km2,年平均流量为78m3/s,河宽为 3050m
25、,水深为 57m,枯水期为 12m3/s,河段比较平直,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拟建排污口下游 15km处为国家森林公园,约为 26km处该水体汇入另一条较大河流。该项目用水平衡如图所示。(分数:15.00)_正确答案:(1(1)串级用水量=20+250=270(m 3/h)。(2)水循环率=(8000 十 14500+26780)/(8000+14500+26780+20+250+1530)100%=49280/51080100%=96.48%。(3)生产水复用率=(8000+14500+26780+20+250)/(8000+14
26、500+26780+20+250+1530)100%=49550/51080100%=97.00%。(4)吨钢新水消耗=(153024365)/2000000=6.70(m 3)。(5)吨钢外排废水量=(27024365)/2000000=1.18(m 3)。(6)吨钢外排烟粉尘量=(6100365)/2000000=1.11(kg)。(7)吨钢外排 SO2量=(12000365)/2000000=2.19(kg)。(8)吨钢外排 CODCr量=(135270100024365)/(100010002000000)=0.16(kg)。(9)吨钢外排石油量=(20270100024365)/(1
27、00010002000000)=0.02(kg)。2(1)污水排放量 Q为 27024=6480(m3/d),10000m 3/dQ5000m 3/d,为第三类。排放水污染物中有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两类: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 10,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纳污水体年平均流量 78m3/s,大于 15m3/s,小于 150m3/s,属于中河;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根据以上条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进行判断,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2)现状评价因子为 CODCr、SS、NH 3-N、
28、石油类、锌离子。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的规定,水环境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下游 510km,因下游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敏感目标)和汇水口(水文特征变化处),调查范围应当将二者包含在内,因此调查范围取排污口至下游 26km的汇水口河段。(2)在排污口上游 500m、排污口处、下游 15km的森林公园、下游 26km的汇水口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因子为 CODCr、SS、NH 3-N、石油类、锌离子,各断面上在各距岸边 1/3水面宽度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 2条取样垂线,在垂线上水面下 0.5m及距河底 0.5m处各取样一个。需要预测混合段的水质断面,每
29、条垂线上所有水样合为一个水样,其他断面各处水样合为一个水样。4对持久性污染物锌离子,充分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 CODCr,充分混合段采用 S-P模式,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解析: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北方某地拟开发一新油田。物探初步确定油田面积约 1200km2,钻井探明的石油储区面积约 150km2并作为一期开发工程(称为 A开发工程油田)。A油田区地势平坦,中西部为农业区,有一条中型河流 B自北向南流过 A油田东边界,滨河地带为宽阔的河滩,属“洪泛区”,每年夏秋两季洪水暴涨时,
30、有 35km2以上的区域成为水面。“洪泛区”区内水生植物茂盛,呈条带状或岛状分布,有多种候鸟分布其间,其中有国家和省级保护鸟类 12种。拟建油井主要分布在东西长约 18km、南北宽约 8km的带状区域内,按 7个区块进行开采,分布如图所示。规划在位于 A油田西北部的 C镇建设油田生产和生活基地,拟建设道路网络将各油井区块连通。(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河流及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天然林(森林)生态系统。 2勘探试采期、施工期、生产运营期、闭井期。 3(1)河流及湿地生态系统:调查、评价对湿地水力条件、连通性、湿地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 12种鸟类的影响。 (2)草地生态系统:设置
31、样地,调查草地植被役盖率、主要植物种类、优势种及频率、有无国家或地方保护物种、植被长势、生物量等,给出草地覆盖率图。评价项目建设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造成的生物量损失与生态效益的损失。 (3)森林生态系统: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空间分布,主要树种及胸径、频率、密度,有无国家或地方保护树种,计算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郁闭度,覆盖率等,给出森林类型分布图,并调查森林中主要动物种群情况。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多样性的影响。 4(1)道路修建占用较多的土地、压占植被造成一定的生物量损失与生态效益的损失;施工时设置的各类
32、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也对植被及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油田道路往往呈网格状分布,路网密度较大,对生态环境的切割明显,使生态环境破碎化,进而影响生物物种的交流,造成生物阻隔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较为明显。 (2)优化道路布局,降低路网密度;尽量采取低路基方案,减少土石方用量;设置足够的桥涵等通道,保障水力和生物物种交流的畅通。 5(1)本项目最大的生态影响是对洪泛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不在“洪泛区”内建设任何工程;道路、管线建设尽可能不分割“洪泛区”,保障水力畅通;严格控制施工及生产营运期废水排入“洪泛区”;保护鸟类巢穴、停栖地、食源。)解析:四、B/B(总题数:1,分数:15.00)4
33、.某段高速公路 2010年建成通车,建设单位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手续。在初步设计和实际建设中对线路走向和具体的建设工程内容有少量调整。该段高速公路全长 50km,设计时速 80km/h,设 1104m特大桥一座,中小桥若干座,特大桥桥面设排水孔;双洞单向隧道 2座,单洞长 3200m,互通立交 1处,分离式立交 1处,服务区 1处,取土场 8处,弃渣场20处,共征用土地 206km2,公路所经地区为山岭重丘区,其中通过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取得线路长度 6km,通过重点治理区的线路长度 5km,特大桥从 A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跨越。由于线路
34、偏移,声环境敏感点由原来的 12处变为 6处,其中 4处与环评审批时的情况一致,8 个取土场有 2个分布在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有 1个在重点治理区,弃渣场均分布在沿线的沟壑,服务区靠近一人口约 2000人的村庄,设有 1.5t/h燃煤热水锅炉一座,烟囱高度 20m,服务区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到服务区外冲沟,经过 100m汇入流经该村庄的小河上游,公路沿线部分主要环境敏感点情况如表所示。 B公路沿线部分主要环境敏感点情况/B名称 与路肩距离(m) 与路肩高差(m) 临路户数 临路情况上湾村 168 8 10 侧向公路平房,有围墙青龙坪村 68 3 6 面向公路,主要为 2层小楼,位于隧道出口处
35、英雄中学 90 2 / 面向公路,2 层楼房马兰村 180 -6 1 村庄大,周围绿化好,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牟家村 102 0 3 面向公路楼前村 68 4 5 平房,面向公路问题1简要给出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重点内容。2指出本项目水环境影响调查需要关注的问题?3根据表中信息,指出不需要采取隔声措施的敏感点。4指出英雄中学噪声监测点布设应注意的问题。5说明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6从环保角度考虑,对服务区设施提出改进建议。(分数:15.00)_正确答案:(1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取弃土(渣)场、临时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生态恢复情况;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桥梁
36、、路基建设对泄洪航运的影响;公路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经济林地、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影响及景观影响;隧道建设对地下水自然流态的影响调查;隧道边坡防护效果调查等。 2水土流失的泥沙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隧道对地下水自然流态的影响;特大桥施工期和运行期对 A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影响;服务区废水对汇入流经该村庄的小河水质的影响。 3上湾村、马兰村。 4在公路垂直方向距路肩 20m、40m、60m、80m 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并在声屏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外 1m处布设观测点位。 5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 6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装机容量 12t/h 的燃煤锅炉烟囱最低高度为
37、 25m,因此本项目燃煤热水锅炉的烟囱高度应增高到 25m。)解析:五、B/B(总题数:1,分数:15.00)5.为发展经济,A 市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拟投资 500万元在 A市西北方向的城郊建设一个养牛场,规划用地 50亩,养殖规模为存栏 2000头。养牛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设置集中污水处理站将冲洗牛舍的废水就地处理后排入 B河(该河流无饮用功能),牛粪由附近农民拉走肥田。 已知该养牛场东南距城市中心区 C镇居民集聚点约 1.5km。选址区主要为农用地,非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植被为柳树、杨树及灌草丛,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降雨量充沛。 问题 1根据项目选址区附近的
38、环境特征和项目特点,判断本项目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列举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 3该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哪些? 4根据已知条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对该养牛场选址有制约作用的因素有哪几个? 5简述该项目牛舍粪便处理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正确答案:(1(1)选址不合理。 (2)理由:项目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由于养牛场存在较为明显的水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并容易滋生病原生物等,选址时应远离城市及居民集中居住区,并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硫化氢、氨、粪臭素。 3对牛舍粪便、尿液和恶臭污染的治理及其综合利用;冲洗牛舍废水的集中处理;设置合理的大
39、气环境防护距离,西北风下风向一定距离内建议不设置对恶臭等敏感的建筑物;做好卫生防疫,预防瘟疫等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B 河流;C 镇居民集聚点。 5粪便能否及时拉走;粪便能否完全清运走而不致造成污染;粪便运送过程是否采用密闭运送方式,杜绝沿途撒落;粪便清运交通是否方便,经济是否可行。)解析:六、B/B(总题数:1,分数:15.00)6.某市拟建 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坑口电厂。电厂年耗煤量 270104t。煤质灰份额 50.5%,飞灰份额 60%,烟气量 670Nm3/s,掺烧石灰石有 25%进入飞灰,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为 5500h。项目位于农村、浅丘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区域浅层地下水
40、埋藏深度 35m,表层土壤以粉砂、粉质黏土为主。厂址东面 10km为县城,南面 0.2km有 A村。灰场位于厂址西南 3.5km的山谷中,工程地质条件符合要求,拟选灰场 1.0km范围内有村庄 B。项目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风速为 2.0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静风频率为 20%,贴地逆温出现的频率较高。项目拟采取炉内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耗量 14104t/a,SO 2排放满足有关环保要求;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除尘效率为 99.6%,烟尘粒度小于 15m;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电厂南面 1.0km处的 C河流(河流为类水体);灰场采用灰渣碾压防渗;根据经验判断,采
41、用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可以达标。问题1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2分析本工程烟尘排放状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排放浓度标准 200mg/m3)。3按照已知条件,采用点源有风、倾斜烟羽、熏烟扩散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是否可行?选取扩散参数时如何进行提级?4至少还需要调查哪些基础信息才能确认灰场的环境可行性?(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2(1)烟尘的产生量为:27010 450.5%60%+1410425%=85.31104(t/a)。(2)烟尘的排放浓度为:(85.3110 45500)(670360
42、0)(1-99.6%)109=257(mg/Nm3)。(3)烟尘超标排放。建议:减少掺烧石灰石量,加强管理或增加电场提高除尘效率到 99.8%。3(1)采用点源有风、熏烟扩散模式可行;采用倾斜烟羽扩散模式不可行,因为烟尘粒度小于 15m。(2)A、B、C 级稳定度可直接由表查算出;D、E、F 级稳定度,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再由表查出。4灰场是否位于 B村东南风下风侧,场界距 B村是否大于 500m;灰场是否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灰场是否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如果天然基础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 -7cm/s,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 1.
43、010-7cm/s和厚度 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灰场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1.5m。)解析:七、B/B(总题数:1,分数:15.00)7.某地拟建一规模为年产冶金焦炭 120万 t的焦化厂,工程总投资 8亿元。主要产品有冶金焦、焦炉煤气、硫铵、煤焦油、硫黄、粗苯等。该项目建设 2座 55孔 6m焦炉及与其相配套的备煤系统、筛贮焦系统、150t/h干熄焦系统,煤气处理量为 58200m3/h的煤气净化系统等。主要由备煤车间、炼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及生产和生活辅助设施等组成。各车间的建设内容如下:(1)各煤车间:翻车机、取料机、粉碎机、输送机、贮煤场和配煤室等。(2)炼焦车间:2
44、 座 55孔焦炉、煤塔烟囱、贮焦场、输送机除尘站和 150t/h于熄焦系统(包括焦罐车、装焦装置、干熄炉、排焦装置、焦炭输送机、干熄余热锅炉、锅炉给水系统、水循环系统、蒸汽系统、汽轮发电机组等)。(3)煤气净化车间: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煤气鼓风机、氨水分离槽、脱硫塔、蒸氨塔、洗苯塔、焦油贮槽、粗苯贮槽等。(4)辅助设施:包括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生产辅助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电信设施、仪表及过程自动化设施、供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酚氰废水处理站等。炼焦车间废水产生量为 9m3/h,干熄焦系统设备间接冷却污水排放量为 180m3/h,这部分污水经设备制冷站处理后回用 60%;煤气净化车间各工艺废水产生量为 124m3/h,其中 26m3废水回用。项目废水经处理后排到附近的小河,河流水体功能为景观用水。问题1项目污水总排放量是多少?水环境影响评价为几级?2各车间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如表所示,请问项目污水处理站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为多少时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B各车间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B(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