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59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铝业公司的电解铝项目工程,电解铝生产规模 10万 t/a,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电解厂房、铸造车间、拉丝车间、整流车间、修配车间、化验室、油库、仓库等。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仓库、煅烧车间、沥青熔化、生阳极车间、焙烧及炭块库、残极处理车间、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煤气站(含机器间、煤堆场)、热媒锅炉房(含热水锅炉)、煤气站循环水系统、煅烧循环水(含生阳极净循环水)系统、生阳极浊循环水系统、10kV 配电所、汽车衡磅房、车间办公楼、综合管网系统等建设内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
2、含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渣主要集中于工程北部的渣场。 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电解槽、混合炉、铝锭铸造机、中频感应炉、残极压脱机、磷铁环压脱机、整流变压器、高压开关柜、袋式除尘器、排烟风机、空压机、蒸汽锅炉等。厂外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厂内运输主要为各车间的物料运输,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为主。 问题 1工程运营期主要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是什么? 2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运营期废气治理有哪些措施? 4运营期噪声防治有哪些措施? 5施工期有哪些污染防治措施?(分数:15.00)_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地工业区拟建一大规模电镀厂,项目占地 65万 m2,共有 5个电镀车间,车间
3、一到五分别采用不同的电镀工艺。电镀生产工艺流程(见图)一般为:金属件进行冲压、加工、成型,经过抛光、磨砂处理后,对镀件进行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洗水等,然后镀件上镀槽,镀完后进行钝化、洗水漂定等处理。各车间所采用的电镀工艺和镀液如表所示。(分数:15.00)_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拟建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内容是地下段 8km,车站 7座。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小部分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施工。其中一座车站用地的一部分是原农药厂的厂区,经场地环境评价,确定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略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深层没有发现超标。 线路经过 1个居民区、1
4、所学校,其中学校位于线路正上方;居民区建筑物类型为类,与线路轨道中心线距离 45m。 问题 1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量是什么?线路经过居民区、学校的区间轨道应采取什么振动治理措施? 3施工期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是什么?施工期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4对原农药厂厂区车站用地的土壤应采取什么措施?是否必须修复? 5对地铁车站的评价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分数:15.00)_四、B/B(总题数:1,分数:15.00)4.拟建项目为医院实验室,实验内容主要为检测尿样和血样。检测尿样是将某些成分从尿液中分离出来,再用仪器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加入多种有机溶剂,样品放入烘
5、干橱晾干,温度约 60,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样品中的有机气体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有 6个排气筒,一字排开,高 10m,相距 5m;每个排口风量 4000m3/h,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 100mg/m3,风机放在屋顶。使用的化学试剂如表所示。 B实验室化学试剂/B名称 用量/(L/a) 危险性叔丁基甲醚 600乙酸乙酯 700乙醚 400极易燃异丙醇 40丙酮 120甲醇 100乙腈 250问题1对该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列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215m 高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为 10kg/h,排放浓度标准为 120mg/m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是否超标?请说明原因。3该项目的固体废弃物有
6、哪些?对该项日的固体废物处置应提出哪些要求?4说明本项目排放废水应执行的标准。(分数:15.00)_五、B/B(总题数:1,分数:15.00)5.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 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 3液氨罐和 50m3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 500m3/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 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 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 B空地新建 650m3/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
7、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达标废水通过 2km排污管道排入 C河。C 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 6km。排污口上游 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 D取水口为 6km。取水口至炼汕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 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 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 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 1000m以上。问题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2指出本项目大气
8、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 50t、100t、100t)。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 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 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分数:15.00)_六、B/B(总题数:1,分数:15.00)6.滇东南地区某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全长 62.05km,其中山岭区长 18.9km,设计行程速度60km/h,路基宽 22.5m;重丘区 43.15km,设计行程速度 80km/h,路基宽
9、24.5m。主要工程数量如下:土方 287.5103m3,石方 320.4103m3,特大桥 5座,大桥 20座,隧道 5座,长4740m,立体交叉 9处,永久占地 291.79hm2,拆迁建筑物 10300m2,拆迁户数 58户,210 人。沿途永久占用土地包括水田 19.9hm2,荒地 70.3hm2,经济林 0.56hm2,橙杂林 68.2hm2,河沟水体 10.89hm2,道路1.09hm2,临时占用旱地 1.04hm2,荒地 125.2hm2,该项目选线横跨南盘江,在项目起点 K3.0K4.5 处,经过作为当地水源地的丰收水库集水范围。问题1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评价重点是什么
10、?2如何进行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3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项目主要环境风险有哪些?如何评价?5主要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如何确定?6该公路竣工通车前具备哪些条件方可进行环保验收?应提交什么文件?(分数:15.00)_七、B/B(总题数:1,分数:15.00)7.某公司拟投资 40亿元在渤海湾北岸近海某浅滩建设 2个人工岛进行油气开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A、B 两个沙石实体人工岛,占用海域约 0.5km2,其中 A人工岛离岸距离远,B 人工岛相对较近,B 人工岛上布置污水处理厂和部分生活楼等设施。两岛之间建设连岛路,路堤上铺设输油管线,A 人工岛南侧布置有码头仅作为人工岛上物资供给船的
11、靠岛工具,A 人工岛与码头之间用引桥、引堤连接。同时,新设陆岸终端 1座,B 人工岛与陆岸终端之间铺设输油和输水管线,管线铺设方式为预挖沟方法。工程建设完成后在 2个人工岛共布设原油开采井 500口,其中原油开采井 400口、注水井 100口,井口深度约 2800m,设计采油规模 400万 t/a。可研设计该项目原油开采产生的泥浆、钻屑就地沿人工岛周边进行排放。原油开采后先集中输送至 B人工岛进行油水分离,含油污水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合格后作为注水水源进行回注不外排,脱水后的原油输送上陆岸终端进行集中处理。该项目永久占用海域 0.5km2,临时占用海域面积2.1km2。已知人工岛建设地点为沙坝
12、岛屿,属于浅滩潮间带和水下浅滩地貌类型,绝大多数区域水深 02m。人工岛北侧 3.5km处为浅海养殖区,距离海底输油管线南侧约 3km处为某海产品制造工厂,项目西南侧 5km处为一个深水槽,为工程附近区域工业用水的水源。项目较远处有西北侧 10km的某海洋水产资源保护区。问题1该项目海上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2简述该项目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的内容。3根据上述素材分析本项目可研设计中泥浆钻屑的排放是否存在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根据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应该如何进行纠正?4简要分析工程各阶段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分数:15.00)_八、B/B(总题数:1,分数:15.00)8.在某工业
13、园区新建某包装有限公司工程,工程占地面积 30000m2,总投资 2500万元,主要生产产品为纸箱,辅助材料为箱板纸、油墨、玉米淀粉和片碱,能源来源于煤炭。该工程北部有一个 200m2的小水塘,规划中将填为陆地,与西侧的马路相距仅 1km,与北侧的马路相距仅 700m,马路另外一侧有村落,该地区有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及为周边方圆 20km2以内居民提供水源的天然河流。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显著,年均降雨量 1500mm,降雨集中在 38 月,年均气温为 20.9,极端高温 38.3,极端低温为-1.3。项目西南侧约 2km为一般保护水域,现状功能为养殖、灌溉,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
14、标准的类标准。本项目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污水厂的尾水排入河流。项目使用土地为平整后的工业用地,无植被覆盖。问题1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2指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水污染源。3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哪里?4运营期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分数:15.00)_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59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铝业公司的电解铝项目工程,电解铝生产规模 10万 t/a,主要生产车间包括电解厂房、铸造车间、拉丝车间、整流车间、修配车间、化验室、油库、仓库等。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仓库、煅烧车间、沥青熔
15、化、生阳极车间、焙烧及炭块库、残极处理车间、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煤气站(含机器间、煤堆场)、热媒锅炉房(含热水锅炉)、煤气站循环水系统、煅烧循环水(含生阳极净循环水)系统、生阳极浊循环水系统、10kV 配电所、汽车衡磅房、车间办公楼、综合管网系统等建设内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含氟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渣主要集中于工程北部的渣场。 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电解槽、混合炉、铝锭铸造机、中频感应炉、残极压脱机、磷铁环压脱机、整流变压器、高压开关柜、袋式除尘器、排烟风机、空压机、蒸汽锅炉等。厂外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厂内运输主要为各车间的物料运输,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为主。 问题 1工程运营期主要产生的废气
16、污染物是什么? 2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运营期废气治理有哪些措施? 4运营期噪声防治有哪些措施? 5施工期有哪些污染防治措施?(分数:15.00)_正确答案:(1主要有电解废气,污染物有氟化物、粉尘、沥青烟及 SO2等,另外就是锅炉废气,其污染物主要以烟尘和 SO2为主。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为交通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和挖掘机、推土机外排废气。根据工程类比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是施工前期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为了控制施工期的粉尘污染,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科学管理,对建筑材料分类堆放,严格将施工现场粉尘控制在最小范围。(2)声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及
17、噪声源:固定、连续的钻孔和施工机械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开挖、场地平整、砂石料加工及混凝土拌和等施工活动,具有声级大、声源强、持续性影响等特点)和流动的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具有声源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对施工噪声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在施工中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污染,在夜间 22时至凌晨 6时需连续作业施工时,必须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3)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污水:雨水冲刷开挖土方,这部分污水 pH值较高、SS 量大;砂石料加工冲洗,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污水中 SS量大,主要污染物为悬浮质泥沙。建议工程在施工现场修建简易排水沟,污水经设
18、置沟道按水质进行收集,将各类冲洗水经过格栅、沉淀后回用,可防止建筑垃圾、泥沙等带入外排水中及污水漫溢。另将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外排。(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该工程施工中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渣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施工弃渣主要来自基础开挖及土建工程伴随产生的一些固体废物(碎砖、水泥砂浆等)。各施工期在石方开挖建设期间,开挖界面、物料的运输等将产生少量散落现象,遇到雨季或暴雨,将冲刷施工现场的浮土和弃渣,形成新增水土流失量。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主要是煤炭、食堂瓜果皮、菜渣、剩饭、金属、塑料、废纸等,这些生活垃圾如随意堆置,不仅影响施工区环境卫生,还将为传播疾病的鼠类、蚊、蝇提供滋生条件,进而
19、导致疾病流行,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应做好施工现场垃圾处置及固体废物的管理,尽量避免对人群健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3选用质量好的风机,提高集气效率,合理投放氟化铝,提高氟化物净化率;加强环保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杜绝非正常事故发生;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加强植树造林,减轻大气氟危害。4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减少高噪声设备对外界影响;采取减噪隔音、吸音没施;建立防护隔声带,提高厂区周围绿化面积。5(1)废气:加强物料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加强车辆管理,运输建筑材料和施工渣土的车辆应加盖防护罩,限制车速,出场车辆要冲洗,不得带渣出场;加强道路管理,主要道路应经常洒水、清扫
20、,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实行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周围按规定修筑防护墙、防护网;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2)施工废水:应设计简易沉淀池进行初步沉降处理后再向外排放;生活洗涤污水应集中与厕所粪便水一起经化粪池发酵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水体。(3)施工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施工运输车辆尽量减少鸣笛;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对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配备噪声防护用具,并按规定时限作业。(4)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由工程车辆集中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施工结束,对裸露地面及时覆土绿化或者发展种植业,以避免因工程施工开挖造成的
21、水土流失。)解析:二、B/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地工业区拟建一大规模电镀厂,项目占地 65万 m2,共有 5个电镀车间,车间一到五分别采用不同的电镀工艺。电镀生产工艺流程(见图)一般为:金属件进行冲压、加工、成型,经过抛光、磨砂处理后,对镀件进行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洗水等,然后镀件上镀槽,镀完后进行钝化、洗水漂定等处理。各车间所采用的电镀工艺和镀液如表所示。(分数:15.00)_正确答案:(1(1)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前处理废水、镀层漂洗废水、后处理废水以及废弃镀液、废退镀液等 4类。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各种重金属离子、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氟化物、络合物、表面活性剂、
22、氰化物、矿物油、有机溶剂、树脂等,成分相当复杂。 (2)大气污染物工艺废气主要来源:酸/碱雾、氰化物镀槽挥发气、各种有机废气等。另外,磨光和抛光工序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 (3)固体废物来源:表面处理废物(含电镀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重金属废物、废酸碱、有机溶剂等。此外,还有污水处理产生的重金属污泥以及化工原材料的废弃包装材料等,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4)噪声的主要来源:主要是金属件冲压、加工、抛光、磨砂时的噪声。 2项目采用的设备及工艺是否先进,主要是定性分析,可参考相关的政策法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主要是定量指标,包括各镀种金属的利用率、新鲜水用量和水的重复利用率等:产品指
23、标,主要是定性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是否有考核等;污染物产生指标,主要是定量指标,包括各车间废水中镀种金属的浓度;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主要是定性指标,如废水中重金属、酸类物质是否回收利用等;环境管理要求,主要是定性指标,包括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废水是否处理,有害气体是否有良好的净化装置,是否有定期监测制度等。 3本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主要是水环境,在项目的总排口布点监测常规的水质指标,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进行布点监测总镉、总铬、总镍、总银等项目。 4若项目所在地有地方污水排放标准或者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应执行地方污染排放标准或者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若没有地方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该项目污
24、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5(1)该项目的污水不能排入其附近的河流。 (2)项目污水若排入附近的海域,设置排污口时要经论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解析:三、B/B(总题数:1,分数:15.00)3.拟建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内容是地下段 8km,车站 7座。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小部分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施工。其中一座车站用地的一部分是原农药厂的厂区,经场地环境评价,确定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略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25、标准,深层没有发现超标。 线路经过 1个居民区、1 所学校,其中学校位于线路正上方;居民区建筑物类型为类,与线路轨道中心线距离 45m。 问题 1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量是什么?线路经过居民区、学校的区间轨道应采取什么振动治理措施? 3施工期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是什么?施工期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4对原农药厂厂区车站用地的土壤应采取什么措施?是否必须修复? 5对地铁车站的评价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分数:15.00)_正确答案:(1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施工期影响和运营期振动对地面环境敏感建筑的影响。另外,原农药厂环境遗留问题也是环评重点关注的问题。2(1)振
26、动环境影响评价量是 VLz10。(2)居民区与线路距离 45m,不必采取措施。学校位于线路正上方,地铁振动影响大,需采用弹簧浮置板道床。3(1)盾构法暗挖隧道环境影响最小。(2)施工期除了须采取噪声、扬尘治理措施外,还要注意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4场地土壤受到轻微污染,不等于需要修复。根据风险评价结论,场地土壤中“六六六”修复标准值远高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表层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略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深层没有发现超标,因此不必治理。5主要考虑风亭噪声的影响,包括风机噪声和冷却塔噪声。另外,距离风亭 15m范围内不能有其他建筑,因此,风亭 15m范围内的建筑必须拆除。)解析:四、B/B(
27、总题数:1,分数:15.00)4.拟建项目为医院实验室,实验内容主要为检测尿样和血样。检测尿样是将某些成分从尿液中分离出来,再用仪器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加入多种有机溶剂,样品放入烘干橱晾干,温度约 60,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样品中的有机气体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有 6个排气筒,一字排开,高 10m,相距 5m;每个排口风量 4000m3/h,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 100mg/m3,风机放在屋顶。使用的化学试剂如表所示。 B实验室化学试剂/B名称 用量/(L/a) 危险性叔丁基甲醚 600乙酸乙酯 700乙醚 400异丙醇 40丙酮 120甲醇 100乙腈 250极易燃问题1对该项目环境影响
28、因素进行识别,列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215m 高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为 10kg/h,排放浓度标准为 120mg/m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是否超标?请说明原因。3该项目的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对该项日的固体废物处置应提出哪些要求?4说明本项目排放废水应执行的标准。(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大气:该项目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在实验过程中,有机废气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水:排水主要来自实验室废水(试验器皿冲洗废水等);危险废物:该项目固体废物为医疗垃圾,主要是废弃的实验器皿、废弃化学试剂等;噪声: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有机气体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风机放在屋顶,风机噪声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
29、风险:使用的化学试剂有些属于危险化学品,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2用外推法计算得出 10m高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标准为 4.4kg/h,由于排气筒低于15m,故应再严格 50%,为 2.2kg/h。6 个排气筒一字排开,高 10m,相距 6m,其中 4个相邻的排气筒为等效排气简,4 个相邻的排气筒排放速率共 2.4kg/h,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达标。 3(1)该项目固体废物为医疗垃圾,主要是废弃的实验器皿、废弃化学试剂等。 (2)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医疗卫生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并责任到人;严禁使用没有医疗废物标识的包装容器,严禁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
30、混放,没有密封包装的医疗废物不得运送到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处;严禁在贮存设施以外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必须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并须签订处置协议。 4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定义医疗机构污水为“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本项目为医院实验室,属于上述各类检验室的范畴,因此本项目排放废水应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解析:五、B/B(总题数:1,分数:15.00)5.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
31、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 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 3液氨罐和 50m3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 500m3/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 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 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 B空地新建 650m3/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达标废水通过 2km排污管道排入 C河。C 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 6km。排污口上游 10k
32、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 D取水口为 6km。取水口至炼汕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 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 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 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 1000m以上。问题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 50t、100t、100t)。4确定排污
33、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 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 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分数:15.00)_正确答案:(1A 空地新建的危险废物中转站布局不合理,与厂界西面的村庄间隔不到 800m。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选址要求,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以外。2(1)大气特征污染因子:苯、苯乙烯、氨、硫化氢、恶臭。(2)水环境特征污染因子:苯系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3(1)重大危险源:1000m 3苯罐、500m 3苯乙烯罐、300m 3氨罐。(2)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700m 处村庄,其他方位村
34、庄,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4排水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应布设 5个,具体位置: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 D取水口(排污口上游 10km);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处(排污口上游 6km);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处(排污口上游 4km);排污口上游 500m。5(1)本项目可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上是可行的。(2)理由:尽管新增供水能力 500m3/h,由于新建 650m3/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从而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污水排放量将减少 150m3/h,COD 排放浓度不变,因此 COD的排放总量将减少:6015010 -324=216(kg/d)。)解析:六、B/B(总题数:1,分数:1
35、5.00)6.滇东南地区某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全长 62.05km,其中山岭区长 18.9km,设计行程速度60km/h,路基宽 22.5m;重丘区 43.15km,设计行程速度 80km/h,路基宽 24.5m。主要工程数量如下:土方 287.5103m3,石方 320.4103m3,特大桥 5座,大桥 20座,隧道 5座,长4740m,立体交叉 9处,永久占地 291.79hm2,拆迁建筑物 10300m2,拆迁户数 58户,210 人。沿途永久占用土地包括水田 19.9hm2,荒地 70.3hm2,经济林 0.56hm2,橙杂林 68.2hm2,河沟水体 10.89hm2,道路1.0
36、9hm2,临时占用旱地 1.04hm2,荒地 125.2hm2,该项目选线横跨南盘江,在项目起点 K3.0K4.5 处,经过作为当地水源地的丰收水库集水范围。问题1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评价重点是什么?2如何进行该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3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项目主要环境风险有哪些?如何评价?5主要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如何确定?6该公路竣工通车前具备哪些条件方可进行环保验收?应提交什么文件?(分数:15.00)_正确答案:(1(1)环境影响:运营期的噪声影响;运营期的汽车尾气影响;施工期的扬尘、水土流失影响;水环境影响(项目部分路段经过水源地,施工过程以及运营期风险情况下会对饮用
37、水源水质造成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等);景观影响。(2)评价重点:运营期机动车辆对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大气环境、声环境以及对饮用水源水库的环境风险。2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施工期,结合公路设计、实地调查以及当地水文资料,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确定不同施工阶段土壤侵蚀模数和受侵蚀面积,计算得到水土流失量。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水土流失观测资料对不同坡度和路段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3对农业(耕地、果园)的影响;对沿线植被、动物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搬迁、占地等是否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调查确定沿线是否有风景区或者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以及是否造成影响。4(1
38、)项目主要环境风险: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没有落实导致施工场地周围生态环境、水环境严重恶化;危险品运输风险,如公路投入运营后,存在由于交通事故、储罐老化破裂、桥梁坍塌等导致车运危险品泄漏入河流或水库从而影响水质的风险;隧道施工期爆破作业的环境风险。(2)环境风险评价是依据技术导则规定的风险评价原则,进行风险值计算,风险可接受分析采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 R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 RL比较:RR L则认为本项目的建设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RR L则对该项目需要采取降低事故风险的措施,以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项目的建设是不可接受的。5(1)主要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根据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分
39、级依据确定。(2)大气、地表水、噪声的评价等级均分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进行划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进行划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根据按投资额划分的建设项目规模、噪声源种类及数量、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进行划分。6(1)该公路竣工通车前环保验收的主要内容: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水土保持措施、敏感区的道路两侧噪声防护措施及
40、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要求建成或者落实,安装符合标准,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建成水库段的地表径流截排措施、水库段危险车辆禁行标识;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如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
41、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2)应提交的验收材料: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
42、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解析:七、B/B(总题数:1,分数:15.00)7.某公司拟投资 40亿元在渤海湾北岸近海某浅滩建设 2个人工岛进行油气开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A、B 两个沙石实体人工岛,占用海域约 0.5km2,其中 A人工岛离岸距离远,B 人工岛相对较近,B 人工岛上布置污水处理厂和部分生活楼等设施。两岛之间建设连岛路,路堤上铺设输油管线,A 人工岛南侧布置有码头仅作为人工岛上物资供给船的靠岛工具,A 人工岛与码头之间用引桥、引堤连接。同时,新设陆岸终端 1座,B 人工岛与陆岸终端之间铺设输油和输水管线,管线铺设方式为预挖沟方法。工程建设完成后在 2个人工岛共布设原油开采井 5
43、00口,其中原油开采井 400口、注水井 100口,井口深度约 2800m,设计采油规模 400万 t/a。可研设计该项目原油开采产生的泥浆、钻屑就地沿人工岛周边进行排放。原油开采后先集中输送至 B人工岛进行油水分离,含油污水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合格后作为注水水源进行回注不外排,脱水后的原油输送上陆岸终端进行集中处理。该项目永久占用海域 0.5km2,临时占用海域面积2.1km2。已知人工岛建设地点为沙坝岛屿,属于浅滩潮间带和水下浅滩地貌类型,绝大多数区域水深 02m。人工岛北侧 3.5km处为浅海养殖区,距离海底输油管线南侧约 3km处为某海产品制造工厂,项目西南侧 5km处为一个深水槽,为
44、工程附近区域工业用水的水源。项目较远处有西北侧 10km的某海洋水产资源保护区。问题1该项目海上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2简述该项目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的内容。3根据上述素材分析本项目可研设计中泥浆钻屑的排放是否存在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根据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应该如何进行纠正?4简要分析工程各阶段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分数:15.00)_正确答案:(1该项目的海上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可从建设阶段、生产阶段和事故风险阶段进行分析。(1)建设阶段:人工岛建设与海底管道铺设等搅起的海底泥沙对项目附近海水水质、底质、底栖生物、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钻井泥浆与钻屑排放对开发工程设施周围海水水质、底质、底栖生物、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的影响;建设阶段环保措施与生态保护措施分析。(2)生产阶段:钻井、油气输送等过程的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分析;人工岛、陆上终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