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6432       资源大小:9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8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8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连续监测 7 天B.布设 5 个监测点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2.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的氮、磷增加对水生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不包括_。(分数:2.00)A.磷含量B.氮含量C.水体特征D.生物量3.某项目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按 720mg/m 3 设计,年二氧化硫

    2、排放量为 2000 吨。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 250mg/m 3 ,则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核算为_。(分数:2.00)A.2670 吨B.694 吨C.1256 吨D.1130 吨4.某 PX 化工项目实施填海造地,并对航道进行疏浚。施工期海域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因子是_。(分数:2.00)A.苯并芘B.悬浮物C.重金属D.溶解氧5.采用修正的 A-P 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_。(分数:2.00)A.规定开发区集中供热B.制定污水集中处理方案C.明确固废处置方案D.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6.已知某项目污染因子 COD 的河流特征指数如

    3、下表,则该污染因子 ISE 指数为_。 污染因子 河流水质目标/ (mg/L) 设计径流量/ (m 3 /s) 污水量/ (m 3 /s) 背景浓度/ (mg/L) 排放浓度/ (mg/L) COD 20 10 1 18 100 (分数:2.00)A.1B.2C.3D.57.生物多样性通常采用香农-威纳指数 H 来表征,当 H=1.5 时,表示_。(分数:2.00)A.物种单一、多样性基本消失B.物种丰富度低,个体分布不均匀C.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D.物种种类丰富,个体分布均匀8.下列调查结果中,可以判定调查区某灵长类野生动物可能仍然存在的情况不包括_。(分数:2.00)A.该种动

    4、物的毛发B.该种动物的骨骼化石C.该种动物的粪便D.该种动物的足迹9.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式中 K 为_。(分数:2.00)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B.降雨侵蚀力因子C.土壤可蚀性因子D.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10.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式中 R 为_。(分数:2.00)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B.降雨侵蚀力因子C.土壤可蚀性因子D.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11.等声级线图可以直观地表明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在绘制等声级线时,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_。(分数:2.00)A.1dBB.3dBC.5dBD.6dB12.某项目评价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布设 3 个草地样方,物

    5、种 S1、S2、S3 的株数见下表,则该评价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_。 编 号 S1 S2 S3 物种株数 4 24 12 (分数:2.00)A.3.2B.3.0C.1.0D.0.913.某项目占地面积 45km 2 ,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_。(分数:2.00)A.1:100000B.1:50000C.1:10000D.1:500014.在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中,当水库水面面积为 1500hm 2 时,水样采样点的数量至少应是_。(分数:2.00)A.8 个B.7 个C.4 个D.3 个15.采用定向钻方法进行穿越河流的输油管线施工,需关注

    6、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分数:2.00)A.施工对河流底栖生物的影响B.泥浆产生的环境影响C.施工爆破产生的振动影响D.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16.某测点一小时内测得的声级及持续时间见下表,该测点的小时等效声级为_。 A 声级 持续时间/min 73 10 70 10 67 10 64 10 61 20 (分数:2.00)A.67dB(A)B.76dB(A)C.68dB(A)D.73dB(A)17.某村庄距新建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中心线 100m,预测近期噪声超标 15dB(A),超标户数较多且分布较分散,对该村庄应优先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_。(分数:2.00)A.平房安装隔声窗B.在高速公路

    7、和村庄之间植树造林C.线路优化D.设置声屏障18.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 10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 15mg/L,实测溶解氧浓度为 8mg/L,则标准指数为_。(分数:2.00)A.0.8B.1.0mg/LC.2.5mg/LD.2.8mg/L19.某项目每年生产 6 个月,已批准的 COD 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 120 吨/年。则该项目 COD 排放负荷是_。(分数:2.00)A.10 吨/月B.15 吨/月C.20 吨/月D.30 吨/月20.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 15km、30km、5km,则对应的水期排序是_。(分数:2.00)A.平

    8、水期、枯水期、丰水期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21.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 5 次监测数据,其 COD 标准指数分别为 0.6、0.7、1.5、1.0、1.2,该河流断面的 COD 测次超标率是_。(分数:2.00)A.30%B.40%C.50%D.60%22.对河流的河口进行现状水质调查时,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_。(分数:2.00)A.1 次B.2 次C.4 次D.6 次23.河流的完全混合河段,连续排放的非持久性污染物,应该采用的水质预测模型为_。(分数:2.00)A.零维模式B.一维稳态模式C.一维动态模式D.二维稳态衰减模式24

    9、.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 (分数:2.00)A.滞留时间B.一级反应速率常数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25.某河流入湖断面 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 0.5 倍、0.8 倍、1.0 倍、1.5 倍。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_。(分数:2.00)A.0 项B.1 项C.2 项D.3 项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100.00)26.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4.00)A.解析法B.数值法C.水量均衡法D.高斯模式法27.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不包括_。(分数:4.00)A.地面防渗B.调整开采布局C

    10、.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D.建设地下水库28.对于炼油厂罐区,工程设计上应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_。(分数:4.00)A.设置紧急切断与停车系统B.拱顶罐改为浮顶罐C.设置储罐液位报警系统D.建立应急物资储存仓库29.降雨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_。(分数:4.00)A.地表土层的岩性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C.含水层的厚度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30.对已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其工作内容有_。(分数:4.00)A.了解生活垃圾的填埋量B.了解场地底部包气带渗透性能及防渗措施C.确定受影响的含水层并绘制场地附近地下水流场D.识别污染物可能的

    11、运移途径31.某化工项目总排水量大于新鲜水用量,增加的水量可能来源于_。(分数:4.00)A.物料带入水量B.重复用水量C.循环用水量D.反应生成水量32.下列除尘器属于湿式除尘器的有_。(分数:4.00)A.喷淋塔除尘器B.水膜除尘器C.旋风除尘器D.袋式除尘器33.恶臭气体污染治理中,常见的方法有_。(分数:4.00)A.氧化法B.燃烧法C.膜分离法D.生物法34.某拟建项目工程分析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4.00)A.现场实测B.物料衡算C.实验法D.同行专家咨询法35.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利用密度差异去除污染物的有_。(分数:4.00)A.膜分离法B.板框过滤C.重力沉淀D.离心

    12、分离36.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需要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_。(分数:4.00)A.硫化氢B.氯化氢C.氨气D.氮氧化物37.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测定因子包括_。(分数:4.00)A.叶绿素 a 的含量B.叶绿素 b 的含量C.叶绿素 c 的含量D.叶绿素 d 的含量38.计算海水营养指数时,下列条件可以判定海水富营养化的有_。(分数:4.00)A.营养指数1B.1营养指数4C.4营养指数8D.营养指数839.采用二维稳态衰减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 COD 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_。(分数:4.00)A.河流总流量B.平均流速C.河岸反射次数D.COD 降解系数40.

    13、下列水质预测模型中,适合湖泊的富营养化预测的是_。(分数:4.00)A.Dillon 负荷模型B.S-P 模式C.Taylor 模式D.Vollenweider 负荷模型41.下列关于河口混合类型与纵向离散系数 DL 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4.00)A.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越大,DL 越小B.河口垂向盐度梯度很小时为充分混合河口,DL 很大C.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较大时为部分混合河口,DL 较大D.河口垂向盐度梯度很大时为盐水楔河口,DL 较小42.下列属于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有_。(分数:4.00)A.生产工艺指标B.资源利用指标C.污染物指标D.产品质量指标43.关于景观敏感程度判断错误的

    14、是_。(分数:4.00)A.视角 30%45%为中等敏感B.视角 48%为极敏感C.距离大于 400m 是极敏感D.400800m 为很敏感44.下列方法中,不能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有_。(分数:4.00)A.专家咨询法B.A-P 值法C.解析法D.线性优化法45.某加油站汽油储罐的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排放方式有_。(分数:4.00)A.大呼吸B.小呼吸C.连续排放D.空气吹脱46.声传播过程中,影响衰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_。(分数:4.00)A.介质属性B.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C.声源频率D.声源音色47.环境影响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包括_阶段。(分数:4.00)A.准备与初步调查B.跟踪调查C.编制

    15、实施方案D.详细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48.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的有_。(分数:4.00)A.拦渣坝B.防洪坝C.植物护坡D.恢复农田49.制定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时,应考虑的内容有_。(分数:4.00)A.设置应急计划区B.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C.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D.紧急救援站设计50.分析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环境因素有_。(分数:4.00)A.项目所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B.企业发展规划C.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D.项目周围交通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8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

    16、.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连续监测 7 天B.布设 5 个监测点 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解析: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是以检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 0、45、90、135、180、215、270、315八个方向上各设置一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加密布点。2.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的氮、磷增加对水生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不包括_。(分数:2.00)A.磷含量B.氮含量C.水体特征D.生物量 解析:解

    17、析 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体氮含量、磷含量、水温、水体特征等有关,与水体生物量无关。3.某项目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按 720mg/m 3 设计,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000 吨。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 250mg/m 3 ,则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核算为_。(分数:2.00)A.2670 吨B.694 吨 C.1256 吨D.1130 吨解析:解析 总量控制指标应该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排放限值进行核算,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00+720250=694(吨)。4.某 PX 化工项目实施填海造地,并对航道进行疏浚。施工期海域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因子是_。(分数

    18、:2.00)A.苯并芘B.悬浮物 C.重金属D.溶解氧解析:解析 施工期海域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因子是悬浮物。5.采用修正的 A-P 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_。(分数:2.00)A.规定开发区集中供热B.制定污水集中处理方案C.明确固废处置方案D.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 解析:解析 A-P 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6.已知某项目污染因子 COD 的河流特征指数如下表,则该污染因子 ISE 指数为_。 污染因子 河流水质目标/ (mg/L) 设计径流量/ (m 3 /s) 污水量/ (m 3 /s) 背景浓度/ (mg/L) 排

    19、放浓度/ (mg/L) COD 20 10 1 18 100 (分数:2.00)A.1B.2C.3D.5 解析:解析 根据公式:污染因子脚=c pi Q pi /(c si -c hi )Q hi 式中:c pi 为水污染物 i 的排放浓度,mg/L;Q pi 为含水污染物 i 的废水排放量,m 3 /s;C si 为水污染物 i 的地表水质标准,mg/L;c hi 为评价河段水污染物 i 的浓度,mg/L;Q hi 为评价河段的流量,m 3 /s。将题中数据代入计算,ISE COD =5。7.生物多样性通常采用香农-威纳指数 H 来表征,当 H=1.5 时,表示_。(分数:2.00)A.物种

    20、单一、多样性基本消失B.物种丰富度低,个体分布不均匀C.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D.物种种类丰富,个体分布均匀解析: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采用香农-威纳指数 H 来表征。当 H=0 时,表示物种单一、多样性基本消失;当 0H1 时,表示物种丰富度低,个体分布不均匀;当 1H2 时,表示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8.下列调查结果中,可以判定调查区某灵长类野生动物可能仍然存在的情况不包括_。(分数:2.00)A.该种动物的毛发B.该种动物的骨骼化石 C.该种动物的粪便D.该种动物的足迹解析:解析 骨骼化石只能表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不等于现实存在。9.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

    21、式中 K 为_。(分数:2.00)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B.降雨侵蚀力因子C.土壤可蚀性因子 D.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解析:解析 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DCP,式中 R 为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K 为降雨侵蚀力因子,L 为土壤可蚀性因子,S 为坡度因子,C 为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 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10.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SCP,式中 R 为_。(分数:2.00)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 B.降雨侵蚀力因子C.土壤可蚀性因子D.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解析:解析 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LDCP,式中 R 为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K 为降雨侵蚀力因子,L 为土

    22、壤可蚀性因子,S 为坡度因子,C 为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 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11.等声级线图可以直观地表明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在绘制等声级线时,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_。(分数:2.00)A.1dBB.3dBC.5dB D.6dB解析:解析 在绘制等声级线时,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 5dB(一般选 5dB)。12.某项目评价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布设 3 个草地样方,物种 S1、S2、S3 的株数见下表,则该评价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_。 编 号 S1 S2 S3 物种株数 4 24 12 (分数:2.00)A.3.2B.3.0C.1.0 D.0.9解析:解析 根据公式:生物多样性通常用香农-

    23、威纳指数表征,即 13.某项目占地面积 45km 2 ,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_。(分数:2.00)A.1:100000B.1:50000 C.1:10000D.1:5000解析:解析 因为该项目占地面积 45km 2 ,且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所以该区的生态影响评价属于二级评价。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可知项目面积为 20km 2 100km 2 时,二级评价的成图比例尺要求为1:5 万。14.在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中,当水库水面面积为 1500hm 2 时,水样采样点的数量至少应是_。(分数:2.00

    24、)A.8 个B.7 个C.4 个 D.3 个解析:解析 根据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96),当水样面积为 1000hm 2 5000hm 2 时,水样采样点的数量为 46 个。则当水库水样面积为 1000hm 2 5000hm 2 时,水样采样点的水量至少为 4个。15.采用定向钻方法进行穿越河流的输油管线施工,需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分数:2.00)A.施工对河流底栖生物的影响B.泥浆产生的环境影响 C.施工爆破产生的振动影响D.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解析:解析 定向钻穿越河流,从水底以下通过,距离水底一定距离,不会扰动水底,但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定向钻施工不进行爆破作业,排除 C 项

    25、。16.某测点一小时内测得的声级及持续时间见下表,该测点的小时等效声级为_。 A 声级 持续时间/min 73 10 70 10 67 10 64 10 61 20 (分数:2.00)A.67dB(A)B.76dB(A)C.68dB(A) D.73dB(A)解析:解析 根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连续 A 声级贡献值的公式:L Aeqg =10lg(1010 0.173 +1010 0.170 +1010 0.167 +1010 0.164 +2010 0.161 )6068dB(A)。17.某村庄距新建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中心线 100m,预测近期噪声超标 15dB(A),超标户数较多且分布

    26、较分散,对该村庄应优先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_。(分数:2.00)A.平房安装隔声窗B.在高速公路和村庄之间植树造林C.线路优化 D.设置声屏障解析:解析 交通噪声影响主要对象是线路两侧的以人群生活为主的环境敏感目标,其防治对策和措施主要有:线路优化比选,进行线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距离的调整;线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改变;道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临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变更、声屏障和敏感建筑物本身的防护或拆迁装置等。根据本题目所说情况,村庄分散、距离远,且超标严重,设置声屏障和安装隔声窗等效果不明显,所以,应该重新选线。18.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 10mg/L,若实测水温条件

    27、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 15mg/L,实测溶解氧浓度为 8mg/L,则标准指数为_。(分数:2.00)A.0.8B.1.0mg/LC.2.5mg/LD.2.8mg/L 解析:解析 根据溶解氧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当 DO j DO s ,S DO,j =10-9(DO j /DO s )=10-9(810)=2.8。(式中:DO 为溶解氧;S DO,j 为 DO 的标准指数;DO f 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 j 为在 j 点的溶解氧实测系统代表值,mg/L;DO s 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19.某项目每年生产 6 个月,已批准的 COD 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

    28、120 吨/年。则该项目 COD 排放负荷是_。(分数:2.00)A.10 吨/月B.15 吨/月C.20 吨/月 D.30 吨/月解析:解析 由题中所给数据可知,该项目贡献的 COD 排放负荷=年排放量/生产月数=120/6=20(吨/月)。20.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 15km、30km、5km,则对应的水期排序是_。(分数:2.00)A.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解析:解析 一般情况下,河流水量越少,河口受海水入侵长度越大。根据题意,对应水期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21.某河流监控断面年

    29、内共有 5 次监测数据,其 COD 标准指数分别为 0.6、0.7、1.5、1.0、1.2,该河流断面的 COD 测次超标率是_。(分数:2.00)A.30%B.40% C.50%D.60%解析:解析 当标准指数大于 1 时,则为超标,等于和小于 1 时为达标。根据题意,该河流监测数据出现两次超标,因此,该河流断面的 COD 测次超标率=25100%=40%。22.对河流的河口进行现状水质调查时,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_。(分数:2.00)A.1 次B.2 次C.4 次 D.6 次解析:解析 在所规定的不同规模河口、不同等级的调查时期中,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两天,一次在大潮期,一次在小潮

    30、期;每个潮期的调查,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潮、低潮水样。因此,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 4 次。23.河流的完全混合河段,连续排放的非持久性污染物,应该采用的水质预测模型为_。(分数:2.00)A.零维模式B.一维稳态模式 C.一维动态模式D.二维稳态衰减模式解析:解析 河流的完全混合河段,连续排放的非持久性污染物,应该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式进行预测。24.常用湖泊稳态水质模型 (分数:2.00)A.滞留时间B.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D.年反推入湖径流量/湖泊容积解析:解析 常用湖泊静态水质模型25.某河流入湖断面 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 0.5

    31、 倍、0.8 倍、1.0 倍、1.5 倍。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_。(分数:2.00)A.0 项B.1 项 C.2 项D.3 项解析:解析 标准指数大于 1 则为超标。由题中数据可知,四项监测因子中只有一项总磷的浓度均超标。超标项目为 1 项。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100.00)26.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4.00)A.解析法 B.数值法 C.水量均衡法D.高斯模式法解析:解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的方法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水量均衡法是类项目对应的方法。高斯模式法跟地下水影响预测无关。27.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不包括_。(分

    32、数:4.00)A.地面防渗 B.调整开采布局C.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D.建设地下水库解析:解析 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包括:人工补给、建设地下水库、调整开采布局、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等。地面防渗是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28.对于炼油厂罐区,工程设计上应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_。(分数:4.00)A.设置紧急切断与停车系统 B.拱顶罐改为浮顶罐 C.设置储罐液位报警系统 D.建立应急物资储存仓库解析:解析 紧急切断系统可以避免风险扩大,浮顶罐可以减少液体蒸发损失,报警系统可以提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建立应急物质储存仓库属于应急预案范畴,不属于防范与减缓措施。29.降雨入渗补给是

    33、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_。(分数:4.00)A.地表土层的岩性 B.地表植被覆盖程度 C.含水层的厚度D.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解析:解析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指降水渗入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地表土层的岩性和土层结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以及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形式等,一般情况下,地表土层的岩性对入渗补给系数的影响最显著。30.对已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其工作内容有_。(分数:4.00)A.了解生活垃圾的填埋量 B.了解场地底部包气带渗透性能及防渗措施 C.确定受影响的含水层并绘制场地附近地下水流场 D.识别污染物可能的运移途径 解析:解析

    34、 对于已经建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时,需要调查:生活垃圾填埋数量、场地底部包气带渗透性能及防渗措施、场地附近地下水流场;污染物运移途径等内容。四个选项涉及内容均需调查。31.某化工项目总排水量大于新鲜水用量,增加的水量可能来源于_。(分数:4.00)A.物料带入水量 B.重复用水量C.循环用水量D.反应生成水量 解析:解析 根据水平衡图,增加的水量源于物料带入和反应生成。重复用水量和循环用水量并不计入排水量。32.下列除尘器属于湿式除尘器的有_。(分数:4.00)A.喷淋塔除尘器 B.水膜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D.袋式除尘器解析:解析 现有除尘技术可以归纳为五类:机械除尘器、袋式

    35、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根据题意,喷淋塔和水膜除尘器属于湿法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属于机械除尘器。33.恶臭气体污染治理中,常见的方法有_。(分数:4.00)A.氧化法 B.燃烧法 C.膜分离法D.生物法 解析:解析 恶臭气体处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法。膜分离法适用于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34.某拟建项目工程分析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4.00)A.现场实测B.物料衡算 C.实验法 D.同行专家咨询法 解析:解析 拟建项目无法现场实测。35.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利用密度差异去除污染

    36、物的有_。(分数:4.00)A.膜分离法 B.板框过滤 C.重力沉淀D.离心分离解析:解析 重力沉淀和离心分离均与密度有关;膜分离和板框过滤跟污染物颗粒大小有关,与密度无关。36.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需要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_。(分数:4.00)A.硫化氢B.氯化氢 C.氨气D.氮氧化物 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气体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恶臭气体硫化氢、氨等。37.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测定因子包括_。(分数:4.00)A.叶绿素 a 的含量 B.叶绿素 b 的含量 C.叶绿素 c 的含量 D.叶绿素 d 的含量解析:解析 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

    37、,测定因子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 c 的含量。38.计算海水营养指数时,下列条件可以判定海水富营养化的有_。(分数:4.00)A.营养指数1B.1营养指数4C.4营养指数8 D.营养指数8 解析:解析 采用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叶绿素 a 计算海水营养指数时,当营养指数大于 4 时,认为海水达到富营养化。大于 8 更加可以判定海水的富营养化。39.采用二维稳态衰减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 COD 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_。(分数:4.00)A.河流总流量 B.平均流速 C.河岸反射次数 D.COD 降解系数 解析:解析 二维稳态衰减模式适用于连续排放的非持久性污染物在横向混合过程

    38、段的预测。需要的参数包括总流量、平均流速、河岸反射次数、污染物降解系数、摩阻流速等。40.下列水质预测模型中,适合湖泊的富营养化预测的是_。(分数:4.00)A.Dillon 负荷模型 B.S-P 模式C.Taylor 模式D.Vollenweider 负荷模型 解析:解析 经典的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预测模型有 Vollenweider 负荷模型和 Dillon 负荷模型。S-P模式是研究溶解氧与 BOD 关系的耦合模型,Taylor 模式是研究复氧系数的。41.下列关于河口混合类型与纵向离散系数 DL 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4.00)A.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越大,DL 越小B.河口垂

    39、向盐度梯度很小时为充分混合河口,DL 很大C.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较大时为部分混合河口,DL 较大 D.河口垂向盐度梯度很大时为盐水楔河口,DL 较小解析:解析 梯度大,形成盐水楔与海水之间混合少,断面流速差异不大显著,DL 小;梯度小,混合,海水裹挟进入河水,减小下层流速,断面之间流速差异增大,DL 增大;盐度梯度减小,流速梯度增大,DL 增大。42.下列属于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有_。(分数:4.00)A.生产工艺指标 B.资源利用指标 C.污染物指标 D.产品质量指标解析:解析 清洁生产控制指标包括六个指标,其中产品指标首先考虑的是产业政策符合性,以及产品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环境影响,而不是产品质量

    40、。43.关于景观敏感程度判断错误的是_。(分数:4.00)A.视角 30%45%为中等敏感 B.视角 48%为极敏感C.距离大于 400m 是极敏感 D.400800m 为很敏感解析:解析 教材原文:视角或相对坡度 30%45%为很敏感;视角或相对坡度45%为极敏感;一般将400m 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将 400800m 作为中景,为很敏感。44.下列方法中,不能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有_。(分数:4.00)A.专家咨询法 B.A-P 值法C.解析法 D.线性优化法解析:解析 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包括:A-P、模拟、线性优化 3 种。45.某加油站汽油储罐的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排放方式有_。

    41、(分数:4.00)A.大呼吸 B.小呼吸 C.连续排放D.空气吹脱解析:解析 大呼吸来自加料卸料造成的有机气体排出;小呼吸指没有卸料加料情况下,温度波动造成的泄漏。46.声传播过程中,影响衰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_。(分数:4.00)A.介质属性 B.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 C.声源频率 D.声源音色解析:解析 声传播过程中,衰减量的大小与音色无关。47.环境影响验收调查工作程序包括_阶段。(分数:4.00)A.准备与初步调查 B.跟踪调查C.编制实施方案 D.详细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 解析:48.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的有_。(分数:4.00)A.拦渣坝 B.防洪坝 C.植物护坡 D.恢复农

    42、田解析:解析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拦渣坝、防洪坝、植物护坡等属于工程措施,恢复农田属于生物措施。49.制定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时,应考虑的内容有_。(分数:4.00)A.设置应急计划区B.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C.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D.紧急救援站设计 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包括选址、总图和建筑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措施,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消防与火灾火警系统,紧急救援站设计等。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为装置区、贮罐区、环境保护目标,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的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等。其中设置应急计划区属于应急预案范畴。50.分析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环境因素有_。(分数:4.00)A.项目所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 B.企业发展规划C.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 D.项目周围交通情况 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应考虑工艺流程、物流措施、交通条件、敏感点分布情况等。企业发展规划不属于环境因素。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