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6376       资源大小:13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7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7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对固体废物二次污染的监测,污染因子的选择依据不包括( )。(分数:1.00)A.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式B.固体废物产生的主要来源C.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试验D.固体废物的性质成分2.有关溢油动力学过程的扩展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扩展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各向异性B.扩展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各向同性C.在主风向上,油膜被拉长D.在油膜的迎风面上形成油膜堆积3.下面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

    2、A.对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应该对照行业要求,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对无组织排放的点源,应该对照行业要求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值C.应严格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的要求及行业标准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检查其排放高度D.位于两控区的锅炉,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内容一般不包括( )。(分数:1.00)A.区域环境问题的评价B.生态系统分布评价C.生态系统整体结构评价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评价5.下列关于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生化过程

    3、B.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使有害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浓度分布仅仅在时间上发生变化C.有害废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生物摄取、吸入、吸收,造成一定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损害,中间要经过一系列过程D.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把污染源与远离污染源的生物或环境介质联系起来,使它们之间构成一定的因果关系6.使用多河段模型时,在河流上设置分段断面,则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在一段笔直且流速稳定的河段内B.废水输入处C.在河流断面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D.取水处7.有关水质模型预测中使用的时间尺度,以下状态不属于准稳态的有( )。(分数:1.00)A.定常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B.变化的污染负荷定量河流

    4、流量C.定常污染负荷定常河流流量变化的其他环境参数D.变化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8.有关 S-P 模型错误的是( )。(分数:1.00)A.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B.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COD 关系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C.河流为一维恒定流,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完全混合D.氧化和复氧是一级反应9.传统曝气法属于哪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分数:1.00)A.化学处理法B.生物处理法C.物理处理法D.物理化学处理法10.在对弃渣场、取土场和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时,应该首先考虑将其恢复为( )。(分数:1.00)A.森林B.草原C.农田D.池塘11.在涉及核设施的项

    5、目中,在哪个阶段不需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分数:1.00)A.核设施选址B.核设施建造C.核设施装料D.核设施运行12.某厂锅炉年耗煤量 1000t,煤的含硫量为 2%,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 )(计算时假设燃料中有 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分数:1.00)A.20000kgB.34000kgC.40000kgD.38000kg13.关于光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光解反应分为直接光解反应和间接光解反应B.直接光解反应是指化合物的分子直接吸收太阳的光能,发生原来分子结构的一系列反应C.间接光解反应(又名光敏化反应)是由光敏剂如天然水中的腐殖质或微生物吸

    6、收太阳光能传递给化学物质引起分子结构的分解反应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4.下面关于厂界噪声监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厂界噪声监测点位一般设在工业企业单位法定厂界外 1m,高度 1.2m 以上对应被测声源的地方B.监测点位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 1m 的位置,厂界如有围墙,测点不必高于围墙C.同时应该设点测背景噪声,必要时设点测源强噪声D.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确定的厂界周围噪声敏感区域内的医院、疗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建筑物应分别设点监测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在物种评价中,危险序数 TN 为多少时,属脆弱类。( )(分数:1.00)A.8B.15C.13D.1416.对于

    7、处在 GB 309693 规定的 1 类标准的地区的某中型扩建项目,该项目应按( )评价进行工作。(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7.某工厂全年燃煤 4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 10%,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 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 40%,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为( )。(分数:1.00)A.40 tB.80 tC.8 tD.12 t18.不属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生物过程的是( )。(分数:1.00)A.生物吸收B.化学吸附C.生物呼吸D.生物降解19.有关厂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测量时段要选择在生产正常阶段和无雨无雪的天气

    8、B.读数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C.大风天气应继续测量D.一般采用同心圆布点法20.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 )。(分数:1.00)A.易评估和暂时性B.分散性与持续性C.无形性和多发性D.危害大和复杂性21.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按性质分不包括( )。(分数:1.00)A.物理指标B.化学指标C.生物指标D.营养指标22.危险废物的特性不包括( )。(分数:1.00)A.有毒性B.煅烧性C.反应性D.腐蚀性23.不可以用焚烧法进行处置的废物有( )。(分数:1.00)A.建筑垃圾B.液体废物C.气体废物D.危险废物24.从机制上面不属于水体自净的是( )。(分数:1.00)A.物理自净B.生物自净C.

    9、化学自净D.混凝处理25.下面施工方案中,不正确的作法是( )。(分数:1.00)A.在公路、铁路、管线施工中控制作业带的宽度,可大大减少对周围地带的破坏和干扰B.在草原地带,控制机动车的行道范围,防止机动车在草原上任意选路行驶C.项目施工时遵循“边勘探、边设计、边施 2E”的原则D.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在生物产卵、孵化、育幼阶段,减少对其干扰,从而可以达到对其有效保护的目的26.不能用来估算水质模型参数方法的是( )。(分数:1.00)A.经验公式法B.野外观测法C.数学计算D.实验室方法27.在填埋场的选址时,评价一个用于长期处置固体废物的填埋场场址的适宜性时,不必加以考虑的因素有 ( )。

    10、(分数:1.00)A.植被情况B.地形和土壤条件C.水文地质条件D.地表水文条件28.不属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化学过程的是( )。(分数:1.00)A.分解作用B.吸附解析C.化学沉淀D.氧化还原29.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在物种评价中,危险序数 TN 为多少时,属濒危类。( )(分数:1.00)A.8B.9C.7D.14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分数:1.00)A.非正常排污包括开、停车,检修和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两部分B.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属正常排放C.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D.对于最终排人环境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必须以

    11、项目的平均负荷核算31.不属于年轻的填埋场(填埋时间在 5 年以下)的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的是( )。(分数:1.00)A.pH 值较低B.BOD5及 COD 浓度较高,色度大,且 BOD5/COD 的比值较高C.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D.N 的浓度较高32.水体的营养级不包括( )。(分数:1.00)A.贫营养级B.中营养级C.高营养级D.富营养级33.生态完整性评价指标不包括( )。(分数:1.00)A.生态连续性B.生物多样性C.生产力水平D.生物量高低34.不属于固体废物特点的是( )。(分数:1.00)A.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B.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C.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

    12、时间和空间特征D.固体废物的危险具有潜在性、短期性和灾难性35.关于资料复用法在工程分析中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它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B.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与物料流失量之和C.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D.方法较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36.型煤固硫技术属于( )技术。(分数:1.00)A.先进的燃煤技术B.燃煤脱硫、脱氮技术C.煤炭加工成洁净能源技术D.提高煤炭及粉煤灰的有效利用和节能技术37.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不需要关注下

    13、面哪类物种?( )(分数:1.00)A.处于迅速衰退中的物种B.列为法定保护的物种C.优势物种D.地方特有物种38.关于污水排放口的考核,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B.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总排放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外排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D.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39.关于水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水解反应是指在环境介质中有机化合物分子与水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B.水解反应中,原来分子中

    14、的碳X 键被打断并形成了新的碳氧键,通常是原来分子中的基团 x 被基团 OH 所取代C.许多研究表明,一些有机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反应多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D.许多研究表明,有机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反应遵循多级动力学规律40.在燃烧的过程中,要使燃料完全燃烧,供给的空气量要大于通过氧化反应计算出的理论空气,一般手烧式水平炉排的供给量要比理论量多( )。(分数:1.00)A.20%B.50%100%C.200%D.300%41.在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时,关于零维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分数:1.00)A.将所研究的环境介质看作是一个完全混合的反应器B.认为污染物是均匀分布的C.各种湖

    15、泊和箱式大气模型是零维模型D.进入的污染物能在瞬间分布到空间各个部位42.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则噪声衰减值为( )。(分数:1.00)A.衰减一倍B.衰减 3dBC.不变D.衰减 6dB43.关于废水监测,下面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2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 2 次B.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 次C.对间断排水量小于 20m3/d,可采用有水时监测,监测频次不少于 2 次D.对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

    16、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 24h 为周期,采样不少于 3 个周期44.有关混合层高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分数:1.00)A.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的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B.表征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C.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D.与大气稳定度有关45.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类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分数:1.00)A.厂址选择B.污染源调查C.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D.提出最终处置措施方案46.线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 1 倍,则噪

    17、声衰减值( )。(分数:1.00)A.衰减 1 倍B.衰减 3 dBC.不变D.衰减 6dB47.下面关于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要求中作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 13 天,每天 12 次B.环境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不少于 5 天C.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 2 天D.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一般监测 2 天,每天昼夜各 1 次48.关于危险废物,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和传染性,因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B.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和农场产生的动物粪便都属于危险废物C.危险废物是

    18、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D.国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49.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不属于生物处理法的是( )。(分数:1.00)A.混凝B.活性污泥法C.生物膜法D.稳定塘5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要求烟(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分数:1.00)A.10mg/m3B.20mg/m3C.50mg/m3D.100mg/m351.关于清洁生产的评价等级,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一级

    19、相当于国际生产先进水平B.只要当一个建设项目有一部分指标达到一级标准,就说明该企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C.当一个新建设项目评价的全部指标达到三级标准时,则需要在设计等方面作较大的调整和改进,使之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D.当一个建设项目全部指标未达到三级标准,从清洁生产角度讲,这个项目不可以接受52.有关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正确的有( )。(分数:1.00)A.重点调查 70dB 以上的噪声源B.测量仪器可以采用精密仪器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C.声级计的测量误差可以大于 2dBD.对各噪声源均需详细调查53.下列目标中,不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敏感保护目标的有( )。(分数:1.00)A.自然保护区B.原始

    20、荒野C.工厂D.基本农田保护区54.关于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下列作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矿物开采中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高炉渣、钢渣等进行适当的调配,经加工后生产出水泥等多种建筑材料B.利用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堆肥,产生的肥料直接用于农田C.将固体废物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氧存在时进行分解发酵,将温度控制在 5565下进行堆肥D.生活垃圾经分拣后,将分拣出的玻璃废物、塑料废物、金屑物质送去回收再利用,剩余的含有机质的垃圾用于堆肥造肥55.水体富营养化的预测模型不包括( )。(分数:1.00)A.多元相关模型B.输入输出模型C.富营养化预测模型D.降解模型56.在

    2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最后的附录中不应该包括( )。(分数:1.00)A.项目委托书B.工艺流程图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D.公众参与调查分析表57.在一级废水处理系统中,最主要的处理工艺是( )。(分数:1.00)A.沉淀B.离心C.絮凝D.中和58.若声压级相同的 n 个声音叠加,即 L1=L2=Li=Ln,则总声压级比工,增加了( )dB。(分数:1.00)A.10logL1B.10gL1C.10lognD.n1og1059.下列目标中不属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有( )。(分数:1.00)A.江河源头B.农业特产地C.江河洪水调蓄区D.防风固沙区60.生物多样性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

    22、)(分数:1.00)A.遗传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61.焚烧处置技术对环境的最大影响是( )。(分数:1.00)A.噪声B.飞灰C.尾气造成的污染D.炉渣62.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的最大值不能超过标准值 ( )dB。(分数:1.00)A.5B.10C.15D.2063.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所谓生物降解是指有机化合物在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B.生物降解能使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仅转化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与生物本身的种

    23、类无关D.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与化合物结构、毒性、环境(温度、pH 值、浓度)等无关64.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仅使用清洁生产( )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污染物产生65.下列制度中不属于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的是( )。(分数:1.00)A.废物交换制度B.废物审核制度C.废物申报登记制度D.三同时制度66.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不包括( )。(分数:1.00)A.渗滤液B.固废C.恶臭D.噪声67.有两股废水进入均化池,其中一股废水含 H2SO4,其 pH 值为 2.0,水量为 10m3/h;另外一股含NaOH,pH 值为 10.0,水量为

    24、 25m3/h。则两股水在均化池中混合后废水的 pH 值为( )。(分数:1.00)A.6.0B.6.57C.3.54D.2.5668.水生生态环境调查中,不属于初级生产量测定方法的是( )。(分数:1.00)A.二氧化碳的测定法B.氧气测定法C.叶绿素测定法D.有机物测定法69.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定义,下列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区的是( )。(分数:1.00)A.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B.医院C.工厂D.文教区70.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能定性反映的有( )。(分数:1.00)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调查法D.专业判断法71.在石油炼制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中

    25、的综合能耗二级指标是( )。(分数:1.00)A.75kg 标油/t 原油B.80kg 标油/t 原油C.85kg 标油/t 原油D.95kg 标油/t 原油72.溢油动力学过程的扩展过程不包括( )。(分数:1.00)A.惯性重力阶段B.黏性表面张力阶段C.重力黏性阶段D.惯性黏性阶段73.描述湍流扩散的理论不包括( )。(分数:1.00)A.统计理论B.梯度输送理论C.质量守恒理论D.相似理论74.关于无组织排放,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二氧化硫、氮氧化、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 250m 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

    26、 250m 范围内B.其余污染物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 10m 范围内浓度最高点C.监测频次一般不得少于 2 天,每天 3 次,每次连续 1h 采样或在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样 4 个D.对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监测,随机抽测设施比例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的 80%75.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方法不包括( )。(分数:1.00)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收集资料法D.经验估计法76.填埋场中渗滤液的产生量与下面( )因素无关?(分数:1.00)A.年降雨量B.地表径流系数C.年蒸发量D.填埋场产气量77.关于吸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

    27、吸附是溶解质向固体物质传输的过程,它仅包括在固体物表面吸附作用B.污染物在水和沉积物之间的分配过程一般是由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C.被吸收物称为吸着物,固体物称为吸着剂,从颗粒表面释放吸附的物质过程称为解吸作用D.在吸附过程中,固体沉积物表面作用于污染物的能量来自固体表面的化学力78.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技术要求,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排放总量核算项目为国家或地方规定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B.依据实际监测情况,确定某一监测点某一时段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排污单位年工作的实际天数计算污染物年排放总量C.某污染物监测结果小于规定监测方法检出下限时,不参与总量核算D

    28、.某污染物监测结果小于规定监测方法检出下限时,参与总量核算79.废物焚烧所排放的烟气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不包括( )。(分数:1.00)A.酸性气体B.重金属C.一氧化碳D.甲烷80.固体废物按照废物来源不包括( )。(分数:1.00)A.危险废物B.城市固体废物C.工业固体废物D.农业固体废物81.已知噪声源 1 的声压级为 90dB,噪声源 2 的声压级为 50dB,则两个噪声源叠加后的声压级为( )dB。(分数:1.00)A.140B.90C.91D.7082.属于环境中污染物分布的稳定状态的是( )。(分数:1.00)A.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处处相等B.污染物在空间某一位置的浓度具

    29、有一个稳定的梯度,这个梯度不随时间变化C.环境中污染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假定污染物不随介质迁移D.环境中某一空间位置的污染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83.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分数:1.00)A.清单法B.矩阵法C.专家法D.网络法8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改善( )。(分数:1.00)A.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B.生活环境和治安环境C.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D.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8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不包括( )。(分数:1.00)A.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B.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C.填埋场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D.流经填埋场区

    30、的地表径流不会受到的污染86.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过程不包括( )。(分数:1.00)A.物理过程B.化学过程C.生物呼吸D.生化过程87.下列关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B.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总量在推流迁移和分散稀释作用下不发生改变C.非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水平一般是恒定的,因为大气具有运动性,他们能够被很好地均匀稀释D.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88.不属于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物理过程的是( )。(分数:1.00)A.流体平流输送B.紊动扩散C.分子扩散D.分解作用89.我国现行的城市

    31、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了城市 5 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采用的标准是( )。(分数:1.00)A.0 类标准B.1 类标准C.2 类标准D.3 类标准90.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化学法的是( )。(分数:1.00)A.沉淀B.微电解C.中和D.筛滤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91.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进行污染源评价时( )。(分数:2.00)A.毒性大的污染物就是主要污染物B.等标污染负荷值大的污染物就是主要污染物C.在环境中易于积累的污染物就是主要污染物D.根据等标污染负荷确定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是必要的E.污染物总

    32、量控制规定的污染物92.下列关于工程分析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资料复用法一般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中使用B.在采用类比法的时候,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C.物料衡算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D.物料衡算法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特殊方法E.专业判断法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方法93.在污染源调查中,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的是( )。(分数:2.00)A.生活点源B.工业点源C.工业非点源D.生活非点源E.工业和生活点源94.下列关于空气质量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可以是均值性指数和计权性指数B.均值性指数认

    33、为各因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完全相同的C.对于计权性指数,权重的确定是关键D.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专家判断法和其他综合分析方法E.权重的确定只能采用专家判断法95.大气污染源调查的范围应包括( )。(分数:2.00)A.拟建项目污染源B.评价区周边的工业污染源C.评价区周边的农业污染源D.评价区内的工业污染源E.评价区周边的生活污染源96.工程分析法中的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包括( )。(分数:2.00)A.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B.环境特征的相似性C.产品结构的相似性D.工艺路线的相似性E.清洁生产的相似性97.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包括( )。(分数:2.00

    34、)A.单因子评价指数B.上海大气污染指数C.格林大气污染指数D.联合频率评价指数E.多因子评价指数98.不属于高斯模式适用的范围及条件的有( )。(分数:2.00)A.无风B.污染源源强是连续均匀的C.平坦地形D.半反射E.不同稳定度99.清洁生产指标分析中,下列指标可作定量评价的是( )。(分数:2.00)A.原材料B.资源指标C.产品指标D.污染物产生指标E.工艺指标100.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主导风下风向布点多些,而上风向布点少些B.人口密集地区布点多些C.超标地区布点多些D.布点越多,得到的结果越准确E.按评价因子的多少进行布点101

    3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为( )。(分数:2.00)A.建设阶段B.项目审批阶段C.生产运营阶段D.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E.项目规划阶段102.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 )。(分数:2.00)A.总物料衡算B.有毒有害物料衡算C.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D.某一过程的物料衡算E.某一产品的物料衡算103.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主要有( )。(分数:2.00)A.同心圆布点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E.同距离布点法104.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的有( )。(分数:2.00)A.项目污染源评价B.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影响C.污染物排放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D.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E.选择

    36、预测模式105.下列属于区域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的是( )。(分数:2.00)A.人群敏感目标B.脆弱生态系统C.特别生境D.水源相关目标E.精密仪表厂106.联合频率是哪些气象要素的联合?( )(分数:2.00)A.风向B.风速C.混合层高度D.大气稳定度E.气温107.对于农业非点源污染,应调查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原料储存方式B.污染物排放方式C.排放浓度D.排放量E.区域环境容量108.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 )。(分数:2.00)A.列表清单法B.网络法C.指数法D.环境影响预测E.搜集资料法109.有关无组织排放源统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无组织

    37、排放源统计的方法主要有 3 种,即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B.物料衡算法是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C.类比法是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类工程进行类比,核算本厂的无组织排放量D.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点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E.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线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110.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时,应观测下列哪些内容?( )(分数:2.00)A.大气温度与湿度B.云量C.地面 10m 处的风向D.地面 10m 处的风速E.地面 1m 处的风向和风速111.环境影响

    38、评价中有关采样地点、时间、频率的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污染源的排放形式B.污染源的地理位置C.污染物的性质D.环境的物理性质E.污染物总量控制112.关于大气污染调查方法正确说法有( )。(分数:2.00)A.拟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确定B.拟建项目可通过设计资料确定C.改建项目的现有工业污染源可以现有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再对变化情况进行核实D.评价区内的其他污染源可参照建设项目的方法进行调整E.评价区内的其他污染源不能参照建设项目的方法进行调整113.工程污染和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 )。(分数:2.00)A.技术上可行B.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C.符合

    39、相关环保要求D.符合减污增效的要求E.清洁生产要求114.有关我国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区B.二类区为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住区、文化区C.三类区为一般工业区D.四类区为特定工业区E.三类区为农村地区115.水生生物主要调查( )。(分数:2.00)A.病毒B.细菌C.原生动物D.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E.水生生物群落结构116.工程分析之前,应调查的污染源为( )。(分数:2.00)A.工业污染源B.农业污染源C.生活污染源D.交通污染源E.生产污染源117.环境影响评价

    40、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有( )。(分数:2.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B.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C.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D.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E.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划118.工程分析的方法包括( )。(分数:2.00)A.类比法B.专业判断法C.物料衡算法D.资料复用法E.网络法119.国家对部分行业公布了清洁生产指标基础数据,包括( )。(分数:2.00)A.炼油B.印染C.电镀D.采矿E.房地产120.在计算新建项目污染源强时,需要知道( )。(分数:2.00)A.工程本身污染物设计排放量B.实施治理措施后污染物削减量C.改造前现有污染物排放量D.厂址周围工厂污染物

    41、排放量E.国家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7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对固体废物二次污染的监测,污染因子的选择依据不包括( )。(分数:1.00)A.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式 B.固体废物产生的主要来源C.固体废物的浸出毒性试验D.固体废物的性质成分解析:2.有关溢油动力学过程的扩展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扩展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各向异性B.扩展过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各向同性 C.在主风向上,油膜被拉长D.在油膜的迎风面上形成油膜堆积解析:3.下面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

    42、口的考核,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对有组织排放的点源,应该对照行业要求,分别考核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对无组织排放的点源,应该对照行业要求考核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或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值C.应严格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的要求及行业标准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检查其排放高度D.位于两控区的锅炉,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解析: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内容一般不包括( )。(分数:1.00)A.区域环境问题的评价B.生态系统分布评价 C.生态系统整体结构评价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评价解析:5.下列关于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说法不正确

    43、的是( )。(分数:1.00)A.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生化过程B.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使有害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浓度分布仅仅在时间上发生变化 C.有害废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生物摄取、吸入、吸收,造成一定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损害,中间要经过一系列过程D.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把污染源与远离污染源的生物或环境介质联系起来,使它们之间构成一定的因果关系解析:有害物质的环境过程使有害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数量、浓度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中均发生变化,因此B 不正确。6.使用多河段模型时,在河流上设置分段断面,则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在一段笔直且流速稳定的河段内 B.废水输入处C.在河流断面

    44、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D.取水处解析:7.有关水质模型预测中使用的时间尺度,以下状态不属于准稳态的有( )。(分数:1.00)A.定常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B.变化的污染负荷定量河流流量C.定常污染负荷定常河流流量变化的其他环境参数D.变化污染负荷变化的河流流量 解析:8.有关 S-P 模型错误的是( )。(分数:1.00)A.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B.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COD 关系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 C.河流为一维恒定流,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完全混合D.氧化和复氧是一级反应解析:9.传统曝气法属于哪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分数:1.00)A.化学处理法B.

    45、生物处理法 C.物理处理法D.物理化学处理法解析:传统曝气法是生物好氧过程,故属于生物处理法。10.在对弃渣场、取土场和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时,应该首先考虑将其恢复为( )。(分数:1.00)A.森林B.草原C.农田 D.池塘解析:11.在涉及核设施的项目中,在哪个阶段不需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分数:1.00)A.核设施选址B.核设施建造C.核设施装料 D.核设施运行解析: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1

    46、2.某厂锅炉年耗煤量 1000t,煤的含硫量为 2%,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 )(计算时假设燃料中有 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分数:1.00)A.20000kgB.34000kg C.40000kgD.38000kg解析: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 10002%85%21000kg=34000(kg)13.关于光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光解反应分为直接光解反应和间接光解反应B.直接光解反应是指化合物的分子直接吸收太阳的光能,发生原来分子结构的一系列反应C.间接光解反应(又名光敏化反应)是由光敏剂如天然水中的腐殖质或微生物吸收太阳光能传递给化学物质引起分子结构

    47、的分解反应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14.下面关于厂界噪声监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厂界噪声监测点位一般设在工业企业单位法定厂界外 1m,高度 1.2m 以上对应被测声源的地方B.监测点位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 1m 的位置,厂界如有围墙,测点不必高于围墙 C.同时应该设点测背景噪声,必要时设点测源强噪声D.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确定的厂界周围噪声敏感区域内的医院、疗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建筑物应分别设点监测解析:监测点位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 1m 的位置,厂界如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1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在物种评价中,危险序数 TN 为多少时,属脆弱类。( )(分数

    48、:1.00)A.8 B.15C.13D.14解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在物种评价中,危险序数 TN 为 711 时,属脆弱类。16.对于处在 GB 309693 规定的 1 类标准的地区的某中型扩建项目,该项目应按( )评价进行工作。(分数:1.00)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解析:17.某工厂全年燃煤 4000t,所用煤的灰分为 10%,燃煤锅炉装有除尘器,其效率为 95%,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 40%,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为( )。(分数:1.00)A.40 tB.80 tC.8 t D.12 t解析:该锅炉全年排尘量为 400010%5%40%8(t)18.不属于有害物质在

    49、环境中的生物过程的是( )。(分数:1.00)A.生物吸收B.化学吸附 C.生物呼吸D.生物降解解析:化学吸附属化学过程。19.有关厂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测量时段要选择在生产正常阶段和无雨无雪的天气 B.读数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C.大风天气应继续测量D.一般采用同心圆布点法解析:对于厂界噪声测量,读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大风天气不应继续测量,一般在厂界四周布点。20.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 )。(分数:1.00)A.易评估和暂时性B.分散性与持续性C.无形性和多发性 D.危害大和复杂性解析:21.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按性质分不包括( )。(分数:1.00)A.物理指标B.化学指标C.生物指标D.营养指标 解析:22.危险废物的特性不包括( )。(分数:1.00)A.有毒性B.煅烧性 C.反应性D.腐蚀性解析:危险废物的特性包括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传染性。23.不可以用焚烧法进行处置的废物有( )。(分数:1.00)A.建筑垃圾 B.液体废物C.气体废物D.危险废物解析:24.从机制上面不属于水体自净的是( )。(分数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