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3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0.00)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的判定依据是_(分数:3.00)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2.某设区的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以下可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_(分数:3.00)A.确定该
2、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B.该市 A 产业结构与布局环境影响分析论证C.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的可行性论证D.识别该开发区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3.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中,源项分析包括_(分数:3.00)A.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B.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C.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D.分析建设项目所需的源资料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_的建设、运行。(分数:3.00)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
3、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5.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当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_(分数:3.00)A.不大于 20%B.不大于 15%C.不大于 10%D.不大于 5%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的是_(分数:3.00)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C.活动沙丘区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7.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
4、:3.00)A.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B.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C.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D.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8.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_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分数:3.00)A.近两年B.近 5 年C.常年D.近 3 年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不适用于危险废物的_(分数:3.00)A.产生者B.经营者C.使用者D.管
5、理者1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 1d,于 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_(分数:3.00)A.3dB.5dC.7dD.10d11.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_(分数:3.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_(分数:3.00)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D.蓄洪区1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
6、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当类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_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 A.110-7cm/s B.110-9cm/s C.110-11cm/s D.110-12cm/s(分数:3.00)A.B.C.D.14.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3.00)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C.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D.类场应优
7、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15.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_(分数:3.00)A.4.5mB.3.5mC.2.5mD.1.5m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属于风险识别范围的是_(分数:3.00)A.公用工程系统B.环境风险水平C.工程环保设施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于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3.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8、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_(分数:3.00)A.空间防护距离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D.防火间距1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不包括_(分数:3.00)A.风力发电行业B.火电行业C.高压输变电线路行业D.渔业行业20.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下列废物不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_(分数:3.00)A.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
9、的固态残余物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21.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不小于_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分数:3.00)A.30 年一遇B.50 年一遇C.80 年一遇D.100 年一遇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_填埋场。(分数:3.00)A.纺织工业垃圾B.禽畜养殖废物C.生活垃圾D.水泥工业垃圾2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水域同时具有鱼类养殖区、越冬场、洄游通道功能,该水域应执行的标准类别是_类。(分数:3.0
10、0)A.B.C.D.24.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3.00)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2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的_(分数:3.00)A.类和类B.类和类C.类和类D.类和类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以柱面波形式辐射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_(分数:3.00)A.成正比B.成反比C.无规
11、律D.成平方2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_(分数:3.00)A.源项分析、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C.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污染物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是_(分数:3.00)A.指数法B.综合指数法C.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法D.专业判断法29.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_的区域内
12、。(分数:3.00)A.6B.7C.8D.930.某城镇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以下不能入场填埋的废弃物是_(分数:3.00)A.居民厨房垃圾B.居民的破旧衣物C.废弃的花木D.禽畜养殖废物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0.00)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6.00)A.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按照“源头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B.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在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增加
13、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C.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D.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明确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6.00)A.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预测值作为评价值B.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C.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D.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
14、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值作为评价量33.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分数:6.00)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C.法律D.行政权限3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关于场界噪声的测量,说法错误的有_(分数:6.00)A.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 5m/s 以下时进行B.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适中的位置C.施工期间,测量连续 10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D.背景噪声测量,稳态噪声测量 1min 的
15、等效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 20min 的等效声级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环境合理性分析内容的是_(分数:6.00)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B.分析建设项目选线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C.分析建设项目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D.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6.00)A.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或间接影响区域B.评价工作范围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途径确定C.可综
16、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D.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37.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_的土壤限制值。(分数:6.00)A.保障农业生产B.维护人体健康C.维持自然背景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38.开发区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_(分数:6.00)A.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B.区域总体规划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C.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给排水设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专项
17、规划的关系D.开发区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9.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包括_(分数:6.00)A.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B.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措施C.风险识别D.风险管理4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_(分数:6.00)A.总体要求B.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C.监测内容的要求D.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3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
18、0.00)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的判定依据是_(分数:3.00)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 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是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2.某设区的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以下可不列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_(分数:3.00)A
19、.确定该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B.该市 A 产业结构与布局环境影响分析论证C.该开发区集中供热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D.识别该开发区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解析:解析 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包括:(1)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2)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4)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20、、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3.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中,源项分析包括_(分数:3.00)A.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B.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C.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D.分析建设项目所需的源资料解析:解析 源项分析包括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_的建设、运行。(分数:3.00)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
21、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5.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当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_(分数:3.00)A.不大于 20%B.不大于 15%C.不大于 10%D.不大于 5% 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取甲烷减排措施;当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分数应不大于 5%。6.根据
2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的是_(分数:3.00)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C.活动沙丘区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 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7.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3.00)A.适用于生
23、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B.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C.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D.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
24、建设、运行。8.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_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分数:3.00)A.近两年B.近 5 年C.常年 D.近 3 年解析:解析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不适用于危险废物的_(分数:3.00)A.产生者B.经营者C.使用者 D.管理者解析:解析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适用于所有的危险废物(尾矿除外)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不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使用者。10.根据危险废物
25、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 1d,于 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_(分数:3.00)A.3dB.5dC.7d D.10d解析:解析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 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 7d。11.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_(分数:3.00)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解析:解析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三级。1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26、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_(分数:3.00)A.洪泛区 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D.蓄洪区解析:解析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1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当类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_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 A.110-7cm/s B.110-9cm/s C.110-11cm/s D.110-12cm/s(分数:3.00)A. B.C.D.解析:解析 对于类场,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 1.010 -7 cm/s 时,应采用天
27、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 1.010 -7 cm/s 和厚度 1.5m 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14.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3.00)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B.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C.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D.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解析:解析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类场和类场选址要求如下:(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2
28、)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4)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对于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区、塌陷区。15.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
29、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_(分数:3.00)A.4.5mB.3.5mC.2.5mD.1.5m 解析:解析 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1.5m。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不属于风险识别范围的是_(分数:3.00)A.公用工程系统B.环境风险水平 C.工程环保设施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解析:解析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选项 A、C 属于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的范围,选项 D 属于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范围。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于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
30、3.00)A.一级 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解析:解析 项目位于敏感区,不管是什么样的危险源其评价等级都是一级。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_(分数:3.00)A.空间防护距离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 D.防火间距解析:解析 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1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不包括_(分数:3.00)A.风力发电行业B.火电行业 C.高压输变电线路行业D.渔业行业解
31、析: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适用于交通运输(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港口和航运、管道运输等)、水利水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山采选、电力生产(风力发电)、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等行业和海洋、海岸带开发、高压输变电线路等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区域、流域开发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20.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下列废物不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_(分数:3.00)A.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C.生活垃圾堆
32、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解析:解析 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有:(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1.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不小于_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分数:3.00)A.30 年一遇B.50 年一遇 C.80 年一
33、遇D.100 年一遇解析: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_填埋场。(分数:3.00)A.纺织工业垃圾B.禽畜养殖废物C.生活垃圾 D.水泥工业垃圾解析:解析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设施和生活垃圾填埋场。2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水域同时具有鱼类养殖区、越冬场、洄游通道功能,该水域应执行的标准类别是_类。(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34、 某水域同时具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对应的标准。24.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3.00)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 解析:解析 根据规定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可交叉执行。2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的_(分数:3.00)A.类和类B.类和类C.类和类 D.类和类解析:解析 类功能区主要适用于
3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类功能区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以柱面波形式辐射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_(分数:3.00)A.成正比B.成反比 C.无规律D.成平方解析:解析 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 成反比。2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_(分数:3.00)A.源项分析、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C
36、.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如下: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以及风险管理。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污染物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是_(分数:3.00)A.指数法B.综合指数法C.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法 D.专业判断法解析:解析 污染源整理与分析:按评价中所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对污染源进行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将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大于 70%的污染源(或污染物)定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比分析,列表给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
37、因子,并附污染源分布图。29.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_的区域内。(分数:3.00)A.6B.7 C.8D.9解析:解析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 7的区域内。30.某城镇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以下不能入场填埋的废弃物是_(分数:3.00)A.居民厨房垃圾B.居民的破旧衣物C.废弃的花木D.禽畜养殖废物 解析:解析 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1)除符合相关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2)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3)未经处理的粪便;(4)禽畜养殖废物;(5
38、)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6)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0.00)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6.00)A.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按照“源头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B.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在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C.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
39、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 D.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明确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解析:解析 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A 项错误。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6.00)A.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预测值作为评价值B.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C.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 D.对
40、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值作为评价量解析:解析 边界噪声评价量: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改扩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敏感目标噪声评价量:以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33.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_(分数:6.00)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 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41、 C.法律D.行政权限解析:解析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2)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3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关于场界噪声的测量,说法错误的有_(分数:6.00)A.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 5m/s 以下时进行B.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适中的位置 C.施工期间,测量连续 10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D.背景噪声测量,稳态噪声测量 1min 的等效声级,非稳态噪声测量 20min 的等效声级解析:解析 B 项错误,
42、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位置和声源位置的布局,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位置;C 项错误,施工期间,测量连续 20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环境合理性分析内容的是_(分数:6.00)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B.分析建设项目选线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C.分析建设项目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D.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解析:解析 环境合理性分析应调查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相关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分析
4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6.00)A.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或间接影响区域B.评价工作范围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途径确定C.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 D.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解析:解析 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
44、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37.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_的土壤限制值。(分数:6.00)A.保障农业生产 B.维护人体健康 C.维持自然背景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解析:解析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38.开发区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应包括的内
45、容有_(分数:6.00)A.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 B.区域总体规划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 C.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给排水设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D.开发区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解析:解析 开发区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对该开发区的定位、发展规模、布局要求,对开发区产业结构及主导行业的规定,开发区的能源类型、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给排水设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
46、各专项规划的关系,开发区规划中制定的环境功能区划是否符合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39.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包括_(分数:6.00)A.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B.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措施 C.风险识别D.风险管理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时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4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_(分数:6.00)A.总体要求 B.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 C.监测内容的要求D.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 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详细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总体要求、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