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8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6294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88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8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事故影响进行_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分数:2.00)A.定量B.定性C.定量或定性D.半定量2.如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2.00)A.三级B.二级C.一级D.一级或二级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_。(分数:2.00)A.源项分析B.后果计算C.风险识别D.风险评价4.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_工作。

    2、(分数:2.00)A.应急措施B.后果计算C.风险识别D.风险评价5.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提出_。(分数:2.00)A.应急措施B.风险管理指标C.风险管理方案D.风险后管理方案6.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_。(分数:2.00)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7.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_资料。(分数:2.00)A.厂址周边环境B.人口分布C.区域环境资料D.厂址内环境8.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_类型。(分数:2.00)A.一种B.

    3、二种C.三种D.四种9.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_,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分数:2.00)A.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规律B.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后果C.有毒有害物质性质D.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10.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环境风险类型分为_三种类型。(分数:2.00)A.一级、二级、三级B.重大危险源、中等危险源、一般危险源C.有毒、易燃、爆炸D.火灾、爆炸和泄漏11.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_。(分数:2.00)A.计算浓度分布B.计算浓度最大值和最小值C.计算损害范围D.计算损害值12.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_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

    4、分布。(分数:2.00)A.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C.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D.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3.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_。(分数:2.00)A.空间防护距离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D.防火间距14.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_。(分数:2.00)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72.00)15.下列项目中,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有_

    5、。(分数:3.00)A.新建铜火法冶炼项目B.城市煤气管网改造项目C.核电站建设项目D.甲醇扩能改造项目E.火电厂氨法脱硫环保治理工程16.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识别包括对_的识别。(分数:3.00)A.贮运系统B.环境功能区C.环境敏感性D.生产设施17.环境风险评价中,物质风险识别包括对_的识别。(分数:3.00)A.主要原辅材料B.中间产品C.燃料D.产品E.设备18.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可用于源项分析的资料有_。(分数:3.00)A.同类项目的事故统计B.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C.防止毒物向环境转移的措施D.装置、贮罐危险和毒性物质的在线量调查19.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6、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有_。(分数:3.00)A.安全评价资料B.可行性研究报告C.供气供电专项报告D.周围环境人口调查资料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属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_。(分数:3.00)A.油罐区周边设置围堰B.调整总图平面布置C.设置污水处理调节池D.氨贮罐区设置水喷淋装置E.减少、限制危险物质贮存量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有_。(分数:3.00)A.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防护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预测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防护D.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预测22.已知甲醇、乙醚

    7、属易燃化学品,苯、甲苯属有毒化学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化学品仓库中,属于重大风险源的有_。(分数:3.00)A.贮存物品为甲醇,设计贮存量为 600t(临界量为 500t)B.贮存物品为甲苯,设计贮存量为 450t(临界量为 500t)C.贮存物品为苯、甲苯,苯设计贮存量为 25t(临界量为 50t),甲苯贮存量为 200t(临界量为 500t)D.贮存物品为甲醇、乙醚,甲醇设计贮存量为 300t(临界量为 500t),乙醚设计贮存量为 300t(临界量为500t)2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_的环境风险评价。(分

    8、数:3.00)A.新建项目B.扩建项目C.改建项目D.技术改造项目E.核建设项目24.下列_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分数:3.00)A.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B.有色金属冶炼加工C.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E.采掘业25.环境风险评价中指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_。(分数:3.00)A.技术设计引发爆炸B.自然灾害C.人为破坏D.机器故障引发大面积溢油26.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是_。(分数:3.00)A.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D.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生

    9、产、生活设施的破坏27.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是依据评价项目的_等因素来划分的。(分数:3.00)A.工程特点B.物质危险性C.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D.环境敏感程度28.风险识别范围包括_。(分数:3.00)A.生产设施风险识别B.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识别C.项目所处气象条件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29.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_。(分数:3.00)A.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B.中间产品C.最终产品D.贮运系统E.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30.物质危险性识别主要对项目涉及的_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分数:3.00)A.易碎、易裂物质B.有毒有害

    10、物质C.易燃物质D.易爆物质31.物质风险识别的类型包括_。(分数:3.00)A.火灾B.爆炸C.泄漏D.洪灾32.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_。(分数:3.00)A.事故的发生时间B.事故的危害程度C.事故的发生概率D.事故的危害概率33.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_。(分数:3.00)A.损害范围B.浓度分布C.损害值D.损害阈34.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_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入。(分数:3.00)A.急性死亡B.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C.非急性死亡的致畸、致癌D.呼吸道疾病35.风险防范措施包括_、消防及火灾

    11、报警、系统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等。(分数:3.00)A.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B.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C.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D.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E.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36.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_。(分数:3.00)A.应急救援设施B.应急救援通道C.防火、防爆、防中毒处理系统D.防腐方案E.应急疏散及避难所37.应急计划区中的危险目标包括_。(分数:3.00)A.装置区B.贮罐区C.运输区D.环境保护目标38.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_。(分数:3.00)A.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B.规定应急

    12、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C.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E.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8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事故影响进行_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分数:2.00)A.定量 B.定性C.定量或定性D.半定量解析:2.如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_。(分数:2.00)A.三级B.二级 C.一级D.一级或二级解析: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

    13、的第一步骤是_。(分数:2.00)A.源项分析B.后果计算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解析:4.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_工作。(分数:2.00)A.应急措施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D.风险评价解析:5.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提出_。(分数:2.00)A.应急措施 B.风险管理指标C.风险管理方案D.风险后管理方案解析:解析 如果经风险评价得出“不可接受风险水平”,则应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然后再进行深入的“源项分析”。6.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_。(分数:2.00)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生

    14、产产品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解析:7.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_资料。(分数:2.00)A.厂址周边环境B.人口分布 C.区域环境资料D.厂址内环境解析:8.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_类型。(分数:2.00)A.一种B.二种C.三种 D.四种解析:9.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_,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分数:2.00)A.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规律B.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后果C.有毒有害物质性质D.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 解析:10.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环境风险类型分为_三种类型。(分数:2.00)A.一级、二级、三级B.重大危险源、

    15、中等危险源、一般危险源C.有毒、易燃、爆炸D.火灾、爆炸和泄漏 解析:11.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_。(分数:2.00)A.计算浓度分布 B.计算浓度最大值和最小值C.计算损害范围D.计算损害值解析:12.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_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分数:2.00)A.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B.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D.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解析:13.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_。(分数:2.00)A.空间防护距离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 D.防

    16、火间距解析:14.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应设置_。(分数:2.00)A.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B.安全防护距离C.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D.空间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解析: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72.00)15.下列项目中,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有_。(分数:3.00)A.新建铜火法冶炼项目 B.城市煤气管网改造项目 C.核电站建设项目D.甲醇扩能改造项目 E.火电厂氨法脱硫环保治理工程 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的适用范围不包括核电站。16.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识别包括对_的识别。(分数:3.00)A

    17、.贮运系统 B.环境功能区C.环境敏感性D.生产设施 解析:解析 重大危险源识别不包括环境。17.环境风险评价中,物质风险识别包括对_的识别。(分数:3.00)A.主要原辅材料 B.中间产品 C.燃料 D.产品 E.设备解析:18.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可用于源项分析的资料有_。(分数:3.00)A.同类项目的事故统计 B.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C.防止毒物向环境转移的措施D.装置、贮罐危险和毒性物质的在线量调查 解析:解析 源项分析类似于项目环评的工程分析中的源强分析。19.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有_。(分数:3.00)A.安全评价资料 B.可行性研

    18、究报告 C.供气供电专项报告D.周围环境人口调查资料 解析:解析 供气供电专项报告不属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属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_。(分数:3.00)A.油罐区周边设置围堰 B.调整总图平面布置 C.设置污水处理调节池D.氨贮罐区设置水喷淋装置 E.减少、限制危险物质贮存量 解析: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有_。(分数:3.00)A.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防护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预测 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防护 D.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预测解析: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

    19、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22.已知甲醇、乙醚属易燃化学品,苯、甲苯属有毒化学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化学品仓库中,属于重大风险源的有_。(分数:3.00)A.贮存物品为甲醇,设计贮存量为 600t(临界量为 500t) B.贮存物品为甲苯,设计贮存量为 450t(临界量为 500t)C.贮存物品为苯、甲苯,苯设计贮存量为 25t(临界量为 50t),甲苯贮存量为 200t(临界量为 500t)D.贮存物品为甲醇、乙醚,甲醇设计贮存量为 300t(临界量为 500t),乙醚设计贮存量为 300t(临界量为5

    20、00t)解析:解析 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2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_的环境风险评价。(分数:3.00)A.新建项目 B.扩建项目 C.改建项目 D.技术改造项目 E.核建设项目解析:24.下列_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分数:3.00)A.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 B.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C.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 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E.采掘业 解析:25.环境风险评价中指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_。(分数:3.00)A.技术设计引发爆炸B.自然灾害

    21、C.人为破坏 D.机器故障引发大面积溢油解析:26.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是_。(分数:3.00)A.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 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 D.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解析:27.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是依据评价项目的_等因素来划分的。(分数:3.00)A.工程特点B.物质危险性 C.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 D.环境敏感程度 解析:28.风险识别范围包括_。(分数:3.00)A.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B.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识别C.项目所处气象条件风险识别D.生产过程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解析:29.物质风险识

    22、别范围包括_。(分数:3.00)A.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 B.中间产品 C.最终产品 D.贮运系统E.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解析:30.物质危险性识别主要对项目涉及的_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分数:3.00)A.易碎、易裂物质B.有毒有害物质 C.易燃物质 D.易爆物质 解析:31.物质风险识别的类型包括_。(分数:3.00)A.火灾 B.爆炸 C.泄漏 D.洪灾解析:32.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_。(分数:3.00)A.事故的发生时间B.事故的危害程度 C.事故的发生概率 D.事故的危害概率解析:33.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

    23、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_。(分数:3.00)A.损害范围 B.浓度分布C.损害值 D.损害阈解析:34.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_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入。(分数:3.00)A.急性死亡 B.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 C.非急性死亡的致畸、致癌 D.呼吸道疾病解析:35.风险防范措施包括_、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等。(分数:3.00)A.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B.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C.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D.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E.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解析:36.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_。(分数:3.00)A.应急救援设施 B.应急救援通道 C.防火、防爆、防中毒处理系统D.防腐方案E.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解析:解析 选项 C 属“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37.应急计划区中的危险目标包括_。(分数:3.00)A.装置区 B.贮罐区 C.运输区D.环境保护目标 解析:38.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_。(分数:3.00)A.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B.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C.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E.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8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