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某水库平均水深 10m,水面面积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分数:1.00)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2.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50m3/s,其水域规模为( )。(分数:1.00)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3.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分数:1.00)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C.给出效果分析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4.在风险识别时,环境资料的收
2、集过程中,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 )资料。(分数:1.00)A.厂址周边环境B.有毒有害物质分布C.人口分布D.易燃易爆物质分布5.“噪声预测要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是针对( )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D.三级6.下列情况不适合完全混合模式的是( )。(分数:1.00)A.河流充分混合段B.非持久性污染物C.河流恒定流动D.废水稳定连续排放7.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的依据不包括的因素是( )。(分数:1.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C.项目的投资额D.国家或地
3、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8.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 )。(分数:1.00)A.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B.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C.距地面 5m 高处最大风速 U51.5m/sD.距地面 5m 高处平均风速 U51.5m/s9.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10.水环境影
4、响预测时,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服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分数:1.00)A.应该完全相同B.彼此不一定相同C.建设期和生产过程应该相同D.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应该相同11.对于建筑施工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等效 A 声级B.A 声级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级12.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级法,大气稳定度可以分为( )。(分数:1.00)A.五级B.六级C.四级D.三级1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的编制要求。(分数:1.00)A.实施方案和调查报
5、告B.总体要求、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C.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D.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时段划分和验收标准确定的原则1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 )。(分数:1.00)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15.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 )。(分数:1.00)A.10mg/L 和 4mg/LB.10mg/L 和 6mg/LC.15mg/L 和 6mg/LD.15mg/L 和 10mg/L16.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
6、的( )(分数:1.00)A.类和类B.类和类C.类和类D.和类17.SO2的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分数:1.00)A.192 16B.240 20C.144 12D.144 1618.某地下水的挥发酚类类、类标准值均为 0.001 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 0.001mg/L,应定为( )。(分数:1.00)A.类B.类C.类或类D.以上都不对19.风景名胜区和一般的工业区分别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分数:1.00)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20.夜间突发的
7、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dB。(分数:1.00)A.5B.10C.15D.2021.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取样断面。(分数:1.00)A.控制断面B.消解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22.按照 GB/T 1543295,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分数:1.00)A.非分散红外法B.重量法C.紫外荧光法D.化学发光法23.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分数:1.00)A.6B.8C.10D.12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02 的二级标准的 lh 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分数:
8、1.00)A.0.50mg/m3和 0.06mg/m3B.0.50mg/m3和 0.15mg/m3C.0.15mg/m3和 0.05mg/m3D.0.50mg/m3和 0.15mg/m325.污染气象调查期间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 )年;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 )年。(分数:1.00)A.5 3B.3 1C.3 2D.5 22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之一是对拟议的开发区( )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分数:1.00)A.各个规划方案B.替代方案C.推荐方案D.零方案27.某项目拟建于平原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
9、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SO2排放量为 11103t/a,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 2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mg/m3)。(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8.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 )加以保护。(分数:1.00)A.可靠的保护措施B.补偿措施C.恢复措施D.生态监理措施29.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尽量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分数:1.00)A.整体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D.可操作性
10、原则3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 )的技术依据。(分数:1.00)A.编制B.审核C.编制与审核D.编制或审核31.从( )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说明区域生态是否完整与稳定,其生态环境功能是否满足需求或规划要求。(分数:1.00)A.协调发展B.生态完整性C.可持续发展D.生态系统32.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 ),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分数:1.00)A.水污染防治法B.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C.环境保护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33.某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1、是二级,工程建设造成该区域绿地减少 60%,绿地的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得极差,下列数值为其工程的影响范围的是( )。(分数:1.00)A.60km2B.40km2C.15km2D.70km234.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只调查( )。(分数:1.00)A.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B.评价区的民用污染源C.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D.拟建项目民用污染源35.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 )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分数:1.00)A.风频和稳定度B.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C.污染系数和混合高度D.污染系数和稳定度36.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为
12、 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分数:1.00)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37.根据评价因子的需要编制正规的生态基础图件,不包括( )。(分数:1.00)A.动物资源分布图B.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C.土地利用图D.植物资源分布图3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工作分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Pi。(分数:1.00)A.1B.13C.3D.2439.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40.在开发区区域环
13、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一般情况下,公众参与应该在 ( )之后开始。(分数:1.00)A.规划方案分析B.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C.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tD.编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41.开发区对典型工业行业,可根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理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与( )。(分数:1.00)A.治理方案B.预防措施C.减缓措施D.改进方案4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要进行替代方案比较。(分数:1.00)A.1 级以上B.2 级C.3 级D.3 级以下43.某扩建的大型项目,其所在功能区是工业区,项目扩建前后噪声级增加 4dB(A),其声环境评价工作应
14、按( )开展工作。(分数:1.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44.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是指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的协调性。(分数:1.00)A.土地利用规划B.交通规划C.其他专项规划D.城市总体规划45.开发区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 )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分数:1.00)A.地方政府B.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和地方政府D.国家环境主管部门46.进行工程分析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为( )。(分数:1.00)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B.设计阶段、建设过程、生产运
15、行C.设计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D.建设过程、运行初期、运行中后期47.某建设项目位于平原地区,经计算大气污染物最大 Pi为 5.4108m3/h,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小于( )km。(分数:1.00)A.4B.6C.10D.1448.环境风险评价一级评价应按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分数:1.00)A.3kmB.5kmC.8kmD.10km4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条件有( )个。(分数:1.00)A.4B.3C.5D.250.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 m3/
16、s,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 45m,水深 6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个水样分析。(分数:1.00)A.6B.4C.5D.2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环境风险评价中源项分析包括( )。(分数:2.00)A.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B.估算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C.估算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影响D.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对周围人体健康的影响52.属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类标准的水是( )。(分数:2.00)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C.鱼虾类产卵场D.鱼虾类越冬场5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
17、质及控制方式分为( )。(分数:2.00)A.第一类污染物B.第二类污染物C.常规污染物D.特征污染物54.大气二级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 )。(分数:2.00)A.一次 30min 和 24h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B.必要时预测施工期的大气环境质量C.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D.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出现的频率55.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该项目边界往外 100 m 内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B.对于建设项目呈线状声源性质的情况
18、,线状声源两侧各 200m 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C.对于建设项目是机场的情况,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 15km、侧向 2km 内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D.对于建设项目呈线状声源性质的情况,线状声源两侧各 100m 的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5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新建( )锅炉房烟囱高度。(分数:2.00)A.燃气B.重油C.燃轻柴油D.煤油5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评价项目的( )等因素。(分数:2.00)A.工程特点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当地自然环境特点D.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58.海水水质第三类适用于( )。(分数
19、:2.00)A.一般工业用水区B.与人类使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C.滨海风景旅游区D.海洋开发作业区59.环境风险评价中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件)一般不包括( )。(分数:2.00)A.机械设备老化陈旧B.生产状态超负荷C.人为破坏D.自然灾害60.在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 )。(分数:2.00)A.应急救援设施B.应急救援通道C.应急疏散D.应急避难所61.下列为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分数:2.00)A.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B.排放工况C.主要污染物及毒性较大物质排放量D.污染物排放速率62.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
20、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可以分为( )。(分数:2.00)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D.地方基础标准6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就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 )。(分数:2.00)A.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B.清洁生产工艺C.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D.总量控制方案E.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选址、选线的替代B.项目组成和规模的替代C.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法的替代D.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65.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
21、是( )。(分数:2.00)A.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更B.是否使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C.是否使某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D.是否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异质性发生变化66.判别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的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只有一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 7B.含有两类污染物,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 10C.只有一类污染物,或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 7D.含有两类污染物,或者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 106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需要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分
22、数:2.00)A.识别地下水的径流、补给B.识别地下水的排泄条件C.识别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通D.评价含水层的防护特性68.数据统计的有效规定日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 45min 的采样时间的常规大气污染物为( )。(分数:2.00)A.SO2B.COC.TSPD.NO26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分数:2.00)A.直接冷却水B.循环水C.热水D.pH5 的水70.下列属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的是( )。(分数:2.00)A.描述项目建设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绘制等声级图并说明预测噪声级的误差
23、范围C.评价建设期、运营近期、中期、远期噪声级情况D.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E.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71.下列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一类区的是( )。(分数:2.00)A.自然保护区B.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C.风景名胜区D.农村地区72.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的内容是( )。(分数:2.00)A.点源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B.排放口断面上的位置C.排放形式D.排水总量7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工作应在( )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分数:2.00)A.噪声源调查B.受影响人口调查C.明确
24、噪声管理法规和标准D.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7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包括( )。(分数:2.00)A.颗粒物、氨、硫化氢B.颗粒物、硫化氢、甲硫醇C.硫化氢、二氧化硫、臭气浓度D.氨、臭气浓度、甲烷75.水质调查的参数一般选择( )。(分数:2.00)A.常规水质参数B.水生生物群落结构C.与拟建工程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D.特征水质76.下列属于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的是( )。(分数:2.00)A.类比分析法B.收集资料法C.专业判断法D.现场调查法77.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指标体系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通过排
25、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必须同时达标,否则其中任何一个超过均认为超标C.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或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有一项必须达标,两者均超过为超标D.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于 1 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为 820kmB.对于 1 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为 83
26、0kmC.对于 2 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为 28kmD.对于 2 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为 210km79.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开发以及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 )。(分数:2.00)A.原则B.内容C.程序D.方法80.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等决定。(分数:2
27、.00)A.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B.污水排放量C.受纳水域特点D.工程特点81.下列属于验收调查工作的是( )。(分数:2.00)A.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B.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C.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重点调查D.编制实施方案、编制调查大纲、编制调查报告8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分数:2.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B.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C.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特点D.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83.下列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方法的是( )。(分数:2.00)A.收集资料法B.类比分析法C.遥感影像法D.现场
28、调查和测量法84.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空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分析开发区能源结构及其环境空气影响分析B.预测与分析集中供热(汽)厂的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C.工艺尾气排放方式、位置、浓度、控制措施及其环境影响分析D.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外地区的环境影响分析85.地下水水质类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 )。(分数:2.00)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B.工业用水C.生活饮用水D.农业用水86.下列为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的是( )。(分数:2.00)A.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B.浓度与地面风向、风
29、速的相关特点C.浓度季节变化规律D.日均值超标率87.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选择的指标主要是( )。(分数:2.00)A.COB.烟尘C.粉尘D.SO28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评价工作分级时主要的生态影响选取的要素包括( )。(分数:2.00)A.生物群落B.区域环境C.水和土地D.是否为敏感地区8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资料的收集包括收集工程平面图,对在该图上应标明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地表状况以及周边村镇、厂矿及大型建筑物的分布B.交通规划及主要水体C.评价区范
30、围D.主、辅工程区位90.下列关于噪声测量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噪声测量应在声源正常运转的条件下测量B.噪声测量应在声源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测量C.只需选取部分测点,分别进行昼、夜间的测量D.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测量其最大声级9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2.00)A.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B.生态敏感区(点)分析,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C.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改善,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D
31、.分析确定规划区主要相关环境要素的环境容量和规划区生态承载力,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92.下列条件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的是( )。(分数:2.00)A.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B.建设项目性质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93.对于民用污染源的调查,主要污染因子包括( )。(分数:2.00)A.二氧化氮B.粉尘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94.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运行期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包括( )。(分数:2.00)A.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B.工程运行改变了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C.工程运行改变了该地区植被、地形
32、地貌D.由于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等,由此而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95.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 )确定调查( )。(分数:2.00)A.污水排放量的大小 半径B.污水排放浓度 面积C.污水排放浓度 半径D.污水排放量的大小 面积96.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的预测点,通过预测这些点所受的环境影响,由点及面反映该范围所受的环境影响。预测点的数量与布置,因( )而不同。(分数:2.00)A.评价工作的等级B.生态敏感程度C.环境质量现状D.工程和环境的特点E.当地的环保要求97.下列关于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台站气象调查的调查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于一级
33、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五年B.对于二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三年C.对于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一年D.对于二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一年98.下列情况需要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一级工作的是( )。(分数:2.00)A.新、改、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其所在地功能区属于适用于 GB 3096-93 规定的 1 类、2 类区B.新、改、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量高达 510dBC.新、改、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加D.新、改、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量高达 35dB99.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
34、污染物分为( )。(分数:2.00)A.热污染B.酸和碱C.持久性污染物D.非持久性污染物100.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距气象台(站)地面 1 500m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的是( )。(分数:2.00)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时间(小时)的变化B.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频率C.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D.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某水库平均水深 10m,水面面积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
35、(分数:1.00)A.一般水库B.大水库 C.中水库D.小水库解析:2.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50m3/s,其水域规模为( )。(分数:1.00)A.特大河B.大河 C.中河D.小河解析:解析150m 3/s 为大河,注意“”为大河。3.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分数:1.00)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C.给出效果分析 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解析:解析建筑施工噪声属于不稳态噪声。4.在风险识别时,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 )资料。(分数:1.00)A.厂址
36、周边环境B.有毒有害物质分布C.人口分布 D.易燃易爆物质分布解析:5.“噪声预测要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是针对( )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一级和二级 D.三级解析:6.下列情况不适合完全混合模式的是( )。(分数:1.00)A.河流充分混合段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恒定流动D.废水稳定连续排放解析:7.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的依据不包括的因素是( )。(分数:1.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C.项目的投资额 D.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解析:8.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 )。(分数:1
37、.00)A.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 B.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C.距地面 5m 高处最大风速 U51.5m/sD.距地面 5m 高处平均风速 U51.5m/s解析:9.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解析:10.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服
38、务期满后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分数:1.00)A.应该完全相同B.彼此不一定相同 C.建设期和生产过程应该相同D.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应该相同解析:11.对于建筑施工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等效 A 声级B.A 声级 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级解析:12.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级法,大气稳定度可以分为( )。(分数:1.00)A.五级B.六级 C.四级D.三级解析:1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的编制要求。(分数:1.00)A.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B.总体要求、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
39、C.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D.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时段划分和验收标准确定的原则解析:1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 )。(分数:1.00)A.两类B.三类 C.四类D.五类解析:15.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 )。(分数:1.00)A.10mg/L 和 4mg/LB.10mg/L 和 6mg/L C.15mg/L 和 6mg/LD.15mg/L 和 10mg/L解析:16.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分
40、数:1.00)A.类和类B.类和类C.类和类 D.和类解析:17.SO2的年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分数:1.00)A.192 16B.240 20C.144 12 D.144 16解析:18.某地下水的挥发酚类类、类标准值均为 0.001 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 0.001mg/L,应定为( )。(分数:1.00)A.类 B.类C.类或类D.以上都不对解析:19.风景名胜区和一般的工业区分别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 )。(分数:1.00)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 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解
41、析:20.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dB。(分数:1.00)A.5B.10C.15 D.20解析:21.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 )取样断面。(分数:1.00)A.控制断面 B.消解断面C.参考断面D.混合断面解析:22.按照 GB/T 1543295,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分数:1.00)A.非分散红外法B.重量法 C.紫外荧光法D.化学发光法解析:23.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分数:1.00)A.6B.8C.10 D.12解析: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02 的二级标准
42、的 lh 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分数:1.00)A.0.50mg/m3和 0.06mg/m3B.0.50mg/m3和 0.15mg/m3 C.0.15mg/m3和 0.05mg/m3D.0.50mg/m3和 0.15mg/m3解析:25.污染气象调查期间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 )年;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 )年。(分数:1.00)A.5 3B.3 1 C.3 2D.5 2解析:2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之一是对拟议的开发区( )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分数:1.00)A.各个规划方案 B.替代方案C.推荐方案D.
43、零方案解析:27.某项目拟建于平原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SO2排放量为 11103t/a,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 2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mg/m3)。(分数:1.00)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解析:解析计算 Qi1110 3t/a1110 3t/(360d/24h/d)1.27(t/h); P iQ i/c0i28.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 )加以保护。(分数:1.00)A.可靠的保护措施B.补偿措施 C.恢复措施D.生态监理措施解析:29.一
44、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尽量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分数:1.00)A.整体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D.可操作性原则解析:3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 )的技术依据。(分数:1.00)A.编制B.审核C.编制与审核D.编制或审核 解析:31.从( )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说明区域生态是否完整与稳定,其生态环境功能是否满足需求或规划要求。(分数:1.00)A.协调发展B.生态完整性 C.可持续发展D.生态系统解析:32.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
45、价时,根据( ),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分数:1.00)A.水污染防治法B.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 C.环境保护法D.环境影响评价法解析:33.某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二级,工程建设造成该区域绿地减少 60%,绿地的分布不均,连通程度变得极差,下列数值为其工程的影响范围的是( )。(分数:1.00)A.60km2B.40km2 C.15km2D.70km2解析:34.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只调查( )。(分数:1.00)A.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B.评价区的民用污染源C.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 D.拟建项目民用污
46、染源解析:35.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 )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分数:1.00)A.风频和稳定度B.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 C.污染系数和混合高度D.污染系数和稳定度解析:36.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为 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分数:1.00)A.复杂B.中等 C.简单D.一般解析:37.根据评价因子的需要编制正规的生态基础图件,不包括( )。(分数:1.00)A.动物资源分布图B.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C.土地利用图 D.植物资源分布图解析:3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工作分级的划分,需经过
47、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Pi。(分数:1.00)A.1B.13 C.3D.24解析:39.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分数:1.00)A.一级 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解析:40.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一般情况下,公众参与应该在 ( )之后开始。(分数:1.00)A.规划方案分析B.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C.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t D.编制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解析:41.开发区对典型工业行业,可根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理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替
48、代方案与( )。(分数:1.00)A.治理方案B.预防措施C.减缓措施 D.改进方案解析:4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要进行替代方案比较。(分数:1.00)A.1 级以上 B.2 级C.3 级D.3 级以下解析:43.某扩建的大型项目,其所在功能区是工业区,项目扩建前后噪声级增加 4dB(A),其声环境评价工作应按( )开展工作。(分数:1.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解析:解析对于新、改、扩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 GB 309693 规定的 1类、2 类标准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 35dB(A)或受
49、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本题尽管项目位于 3 类区,但项目建设前后声级有较明显增高(4dB(A),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注意 1 类、2 类区和声级的增加程度是或的关系。44.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是指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的协调性。(分数:1.00)A.土地利用规划B.交通规划C.其他专项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解析:45.开发区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 )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分数:1.00)A.地方政府B.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家和地方政府 D.国家环境主管部门解析:46.进行工程分析时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为( )。(分数:1.00)A.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B.设计阶段、建设过程、生产运行C.设计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D.建设过程、运行初期、运行中后期解析:47.某建设项目位于平原地区,经计算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