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4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6247       资源大小:14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45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45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0,分数:90.00)1.划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是生态因子之间( )的关系。A相互依存 B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C互相影响 D互相影响或相互依存(分数:1.00)A.B.C.D.2.排气筒高度如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要求的高度,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 )执行。A50% B70%C60% D40%(分数:1.00)A.B.C.D.3.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环评大纲中列出,并报( )审批。A主管部门 B林业行政管理部

    2、门C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 D国土和城建行政管理部门(分数:1.00)A.B.C.D.4.生态系统是( )的系统。A相对同质 B相对异质 C不确定 D其他(分数:1.00)A.B.C.D.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CB 185982001)中规定,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_,且其厚度不应_。下面选项正确的为( )。A1.010 -5 cm/s,2 m B1.010 -5 cm/s,1 mC1.010 -7 cm/s,2 m D1.010 -7 cm/s,1 m(分数:1.00)A.B.C.D.6.在机场周围有一商住混合区,按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规定,该区域

    3、的标准值应为( )。A65 dB(A) B70 dB(A) C75 dB(A) D80 dB(A)(分数:1.00)A.B.C.D.7.噪声影响二级评价噪声预测不包括( )。A预测点可以不用全部敏感目标,但必须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B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D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分数:1.00)A.B.C.D.8.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相同。A一定 B只有部分 C不一定 D一定不(分数:1.00)A.B.C.D.9.保定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

    4、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 34dB(A),则评价范围是(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 D二级或_三级评价(分数:1.00)A.B.C.D.10.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分为( )。A一、二级 B一、三级 C三级 D二、三级(分数:1.00)A.B.C.D.11.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 )之间的夹角。A15到 30 B22.5到 45 C10到 20 D45到 90(分数:1.00)A.B.C.D.12.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 )的距地面( )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2 次 1500

    5、m B2 次 800m C1 次 1500m D1 次 800m(分数:1.00)A.B.C.D.13.某中型新建项目,其附近有一名胜游览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一级或二级评价(分数:1.00)A.B.C.D.1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一时段是指( )前在用的工业炉窑。A1996 年 1 月 1 日 B1997 年 1 月 1 日 C1998 年 1 月 1 日 D1999 年 1 月 1 日(分数:1.00)A.B.C.D.1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

    6、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 )。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B方式及其强度C源及其影响方式 D源及其强度(分数:1.00)A.B.C.D.16.以下关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厂界标准值分级说法错误的是( )。A恶臭物质厂界标准值分三级B排入某风景名胜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且区内不得再建新的排污单位C排入一般工业区的执行三级标准D排入农村地区的执行二级标准(分数:1.00)A.B.C.D.17.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多源叠加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该建设项目每

    7、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收点上进行叠加B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主污染源上进行叠加C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D对于一级评价,还应考虑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高大点源,尽可能叠加其地面浓度(分数:1.00)A.B.C.D.18.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二年(分数:1.00)A.B.C.D.19.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中规定,多氯联苯废物焚烧炉温度应 ( )。A850 B1100 C1200 D1300(分

    8、数:1.00)A.B.C.D.20.某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 200m3/s 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仅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或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很高的循环冷却水、持久性污染物以及酸性物质,需监测的水质项目有 9 个,污水排放量为 4900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均不对(分数:1.00)A.B.C.D.21.在大气影响评价中,可以调整评价等级,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分数:1.00)A.B.C.D.22.环境风险二级评

    9、价可选择风险识别、( )及源项、风险管理及减缓风险措施等项进行评价。A应急措施 B后果计算 C风险值 D最大可信事故(分数:1.00)A.B.C.D.23.对二级评价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 50000m3/d 时,每( )应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1.53.5km 2 B24km 2C12.5km 2 D47km 2(分数:1.00)A.B.C.D.24.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 )的影响。A内环境 B外环境 C外经济 D内经济(分数:1.00)A.B.C.D.25.海湾取样位置的选择,当污水排放量为 21000m3/d,对

    10、于三级水环境影响评价,每( ) km 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12.5 B1.53.5 C24.5 D35.5(分数:1.00)A.B.C.D.26.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 )。A三级 B二级C一级 D四级(分数:1.00)A.B.C.D.27.进行海湾水质影响预测时,一般只考虑( )。A波浪作用 B潮汐作用C风海流作用 D封闭作用(分数:1.00)A.B.C.D.28.下属单位不会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有( )。A石油化工 B焦化厂 C自来水厂 D缎丝厂(分数

    11、:1.00)A.B.C.D.29.对于建筑施工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等效 A 声级 BA 声级C声功率级 DA 计权声功率级(分数:1.00)A.B.C.D.30.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13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 12m,在取样断面上应设( )取样垂线。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分数:1.00)A.B.C.D.3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确定污染源强 B资源能源的储运C交通运输 D厂地开发利用(分数:1.00)A.B.C.D.32.危险废物填埋厂厂址必须位于( )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A三十年一遇 B五十年一

    12、遇C八十年一遇 D百年一遇(分数:1.00)A.B.C.D.33.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 )分析。A机会成本 B技术损益 C生态机 D经济损益(分数:1.00)A.B.C.D.34.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能源、水资源及其他主要物料消耗、弹性系数等变化情况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内容应放在下述( )部分。A总论 B开发区规划和开发现状C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D开发区污染源分析(分数:1.00)A.B.C.D.35.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分数:1.00)A.B.C.D.36

    13、.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属于( )土壤。A2 级 B二级 C级 D类(分数:1.00)A.B.C.D.3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专项评价的( ),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A工作重点和评价范围 B工作重点和调查范围C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D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分数:1.00)A.B.C.D.38.无组织排放可简化为( )排放。A连续恒定 B不连续恒定 C连续不恒定 D不连续不恒定(分数:1.00)A.B.C.D.3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按内容可以分为( )类。A4 B5 C6 D7(分数

    14、:1.00)A.B.C.D.4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 )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A高于 B低于 C一致于 D不低于(分数:1.00)A.B.C.D.4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B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C建设项目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D建设项目投资额(分数:1.00)A.B.C.D.42.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值相差( )时,噪声测量值不作修正。A大于 10dB B小于 10dBC大于 5dB D小于 5dB(分数:1.00)A.B.C.D.4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适用于( )。A矿水 B

    15、盐卤水C地下热水 D一般地下水(分数:1.00)A.B.C.D.44.在确定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时应遵循的要求不包括( )。A国家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B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C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工业的特征污染物D其他类似地区环境介质最为敏感的污染因子(分数:1.00)A.B.C.D.45.地下水位应该在危险废物填埋场的不透水层( )m 以下。A1 B2 C3 D4(分数:1.00)A.B.C.D.46.一般情况下,河流三级评价中,可调查(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C平水期 D枯水期(分数:1.00)A.B.C.D.47.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 )。

    16、A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C物质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分数:1.00)A.B.C.D.48.一、二级评价应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模式清单中的(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A定量预测模式 B定性预测模式C估算模式 D进一步预测模式(分数:1.00)A.B.C.D.49.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声功率级 BA 声级 C等效 A 声级 DA 计权声功率级(分数:1.00)A.B.C.D.5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夜问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dB(A)A5 B15 C10 D20(分数:1.00)A.

    17、B.C.D.51.在项目的大气影响评价中的一级评价项目在( )季进行。A春夏 B秋冬 C春秋 D夏冬(分数:1.00)A.B.C.D.52.1999 年新建的排放烟(粉)尘和有害污染物的工业炉窑,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 200 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除应执行相关规定外,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建筑物( )以上。A3 m B5 m C8 m D10 m(分数:1.00)A.B.C.D.53.( )中规定对规划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环评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D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分数:1.00)A.B.C.D.54.地面水

    18、环境现状调查工作中,非点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一般不包括下列( )。A非点污染源概况B非点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C非点污染源的排污数据D非点污染源的现场调查实测(分数:1.00)A.B.C.D.55.有一水库,某污染源向该水库中排放污水流量为 8000 m3/d,则对该水库进行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为( )。A11.5 km 2 B1.52.5 km 2 C23.5 km 2 D2.54 km 2(分数:1.00)A.B.C.D.56.下列有关声环境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 0 类区中规定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类区域按严于 0 类标准 10dB 执行B2 类区包括居住、商业

    19、、工业混杂区C3 类区主要指工业区D4 类区包括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及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等(分数:1.00)A.B.C.D.57.当河流的断面宽深比( )时,可视为矩形河流。A10 B20 C30 D20(分数:1.00)A.B.C.D.58.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是对拟议的开发区( )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A主要 B某个 C重点 D每个(分数:1.00)A.B.C.D.59.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是指( )。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指定项目B建设项目所排放的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C将筛选出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D根据地方有

    20、关标准进行确定(分数:1.00)A.B.C.D.6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 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 )。A3m B4m C5m D6m(分数:1.00)A.B.C.D.61.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C质量指标法 D生产力评价法(分数:1.00)A.B.C.D.62.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的规定,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要经过( )即可供生活饮用。A过滤加消毒 B过滤C消毒 D絮

    21、凝、混凝、沉淀、过滤(分数:1.00)A.B.C.D.6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标准分为( )级。A一 B二 C三 D五(分数:1.00)A.B.C.D.64.在进行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一级评价范围边界是向外( )。A100m B150m C200m D250m(分数:1.00)A.B.C.D.65.大气稳定度等级划分中地面风速系指( )。A距离地面 10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B距离地面 1.5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C距离地面 1.5m 高处,30min 平均风速D距离地面 l0m 高处,10min 平均风速(分数:1.00)A.B.C.D.66.

    22、各种打桩机在城市建筑施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A75dB、禁止施工 B85dB、禁止施工C75dB、65dB D85dB、75dB(分数:1.00)A.B.C.D.67.河流在一级评价时,至少应调查( )。A丰水期 B丰水期和平水期C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D平水期和枯水期(分数:1.00)A.B.C.D.68.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叙述,说法有误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编制的中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

    23、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计划、规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D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分数:1.00)A.B.C.D.69.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不包括( )。A严重污染地区B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C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迹等)D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分数:1.00)A.B.C.D.70.下列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标准引用时无须强制执行C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

    24、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D地方环境标准只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数:1.00)A.B.C.D.71.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进行大气现状检测,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A15 B10C12 D8(分数:1.00)A.B.C.D.72.河流的断面宽深比( )时,可视为矩形河流。A15 B20C25 D10(分数:1.00)A.B.C.D.7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不适用于下列( )废物。A医疗废物 B尾矿C含铬废渣 D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分数:1.00)A.B.C.D.74.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分为( )。A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B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C建设期、运行

    25、前期、运行中后期D工程前期、建设期、服务期满(分数:1.00)A.B.C.D.7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气污染源面源统计参数的是( )。A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B烟气排放温度C面源有效排放高度、网格面源或单个面源的平均海拔高度D网格面源分类,若源分布较密、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其分为23 类(分数:1.00)A.B.C.D.76.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 )医疗废物。A化学性废物 B药物性废物 C病理性废物 D感染性废物(分数:1.00)A.B.C.D.77.“噪声预测要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是针对( )评价工

    26、作的基本要求。A一级 B二级C三线 D一级和二级(分数:1.00)A.B.C.D.7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分为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络点以及区域( )。A最大小时浓度 B年平均浓度C典型日平均浓度 D最大地面浓度点(分数:1.00)A.B.C.D.79.对开发区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要分类确定开发区可能发生的固体废物总量。可采用( )的方式预计固体废物的发生量。A估算 B类比 C排放系数 D调查核实(分数:1.00)A.B.C.D.80.对于某中型建设项目,其建设前后周围敏感点噪声级增加 8dB,则该项目应按( )级评价进行工作。A一线 B二级 C三级 D四级(分数:1.00)

    27、A.B.C.D.8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中的评价等级划定为( )。A一、二级 B一、二、三级 C一、二、三、四级 D都不对(分数:1.00)A.B.C.D.8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 )不得超过的限值。A日平均值 B任何 1h 平均值C月平均值 D年平均值(分数:1.00)A.B.C.D.83.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建设项目概况所要求内容的是( )。A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B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以及处理、处置方案C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D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分数:1.00)A.B.C.D.84.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调查范围的

    28、确定,不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A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表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B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表水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然后决定C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D湖泊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染物排放种类、湖泊规模来确定调查面积(分数:1.00)A.B.C.D.85.对于二级、三级项目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全期至少监测( )天,每天至少( )次。

    29、A6 5 B7 6 C5 4 D3 2(分数:1.00)A.B.C.D.8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其中第 3 类厂界噪声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A55dB 和 45dB B60dB 和 50dBC65dB 和 55dB D70dB 和 55dB(分数:1.00)A.B.C.D.8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标准分为( )级。A一 B二 C三 D五(分数:1.00)A.B.C.D.88.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A30 B45 C30

    30、D45(分数:1.00)A.B.C.D.89.对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A 计权声功率级 BA 声级CA 声功率级 D等效连续 A 声级(分数:1.00)A.B.C.D.90.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 )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A风频和稳定度 B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C污染系数和混合高度 D污染系数和稳定度(分数:1.00)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91.下列关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四级指标

    31、体系,选择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影响最大的一组因素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B.根据不同指标对同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大小,进行指标加权C.进行单项指标分级评分,单项指标评分可分为 3 级:很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D.在各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综合评价92.下列属于环境风险二级评价的基本内容的是( )。(分数:2.00)A.风险识别B.源项分析C.后果计算D.风险管理E.风险计算和评价9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 )。(分数:2.00)A.类比分析法B.矩阵法C.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D.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E.网络法94.以下工厂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有(

    32、 )。(分数:2.00)A.水泥厂B.油脂厂C.养猪厂D.石油及天然气的精炼工厂E.缎丝厂95.在生态影响评价的工程调查与分析工作中,应收集的工程资料有( )。(分数:2.00)A.工程设计资料如规划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设计规范B.工程平面图、公路铁路的工程布线图等工程相关规划图等C.区域与城市规划及其图件D.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图件96.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 )。(分数:2.00)A.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B.建筑布局C.室外声波传播条件D.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97.下列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是( )。(分数:2.00)A.GB 3838-2002类水域B.GB 3838-200

    33、2类水域C.GB 3097-1997 中一类海域D.GB 3097-1997 中二类海域98.下列噪声源中属于典型线状声源的是( )。(分数:2.00)A.机器轰鸣的一块建筑工地B.繁忙道路上的车辆流C.铁路上呼啸而过的列车D.嘈杂的转运码头99.在进行大气污染源面源统计时,面源应包括( )。(分数:2.00)A.无组织排放源B.数量多、源强源高较大的点源C.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D.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其附近的面源,按面源排放统计100.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原则上可以采用( )。(分数:2.00)A.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法B.两项水质参数耦合评价法C.三项水质参数联合评

    34、价法D.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101.验收报告的结论与建议中需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主要包括( )。(分数:2.00)A.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B.建议不能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C.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建议整改部分工程内容102.下列不属于专项规划、项目导向型规划的有( )。(分数:2.00)A.城市建设B.自然资源开发C.海域的建设利用规划D.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103.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分数:2.00)A.直接冷却水B.循环水C.热水D.pH5 的水1

    35、04.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分数:2.00)A.建设项目规模B.噪声源的种类C.噪声源数量D.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E.敏感目标的情况105.下列内容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设置专题的有( )。(分数:2.00)A.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B.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C.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D.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106.目前常用的噪声源评价量有( )。(分数:2.00)A.声压级或倍频带声压级B.A 声级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级107.下列有关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对于河

    36、流的一级评价,一般应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B.对于河口的二级评价,一般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C.对于湖库的二级评价,一般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D.对于海湾的三级评价,一般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108.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下列( )情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适当缩小评价区范围。(分数:2.00)A.自然保护区B.荒山C.人口密集区D.沙漠109.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 )。(分数:2.00)A.水质类别

    37、B.水生生物C.底质D.水域规模110.下列关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B.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C.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D.在拟建排污口上游 1000m 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111.数据统计的有效规定日平均值,每小时至少有 45min 的采样时间的常规大气污染物为( )。(分数:2.00)A.SO2B.COC.TSPD.NO2112.开发区环评时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的要求是( )。(分数:2.00)A.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B.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重点控制

    38、污染物C.开发区规划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D.当地环境介质最为敏感的污染因子1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 I 类建设项目场地污染防治对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分数:2.00)A.分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提出实施清洁生产及各类废物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B.源头控制措施。提出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C.地下水污染监控。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D.风险事

    39、故应急响应。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预防、减缓等措施,提出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E.地下水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孔位置、孔深、监测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等114.下列条件是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是( )。(分数:2.00)A.建设项目工程规模B.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C.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115.根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内容有( )。(分数:2.00)A.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B.声环境功能区划C.敏感目标D.现状声源116.在选择或制订生态标准时,选用的标准或类似标准的获

    40、得途径有( )。(分数:2.00)A.经验值B.背景值或本底值C.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D.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标准11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包括( )。(分数:2.00)A.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B.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C.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D.覆盖和封场系统E.填埋气体导排系统1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规定,对于类场,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贮存、处置场周边至少应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B.一口沿地下水流向

    41、设在贮存、处置场上游,作为对照井C.一口沿地下水流向设在贮存、处置场下游,作为污染监视监测井D.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贮存、处置场周边至少应设置两口地下水质监控井E.一口设在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贮存、处置场周边,作为污染扩散监测井119.规划环评工作中,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 )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分数:2.00)A.全面性B.针对性C.可行性D.效用性120.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根据下列条件进行,即( )。(分数:2.00)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C.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D.建设项目规模的大小以及资金投入的多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2、与标准-45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0,分数:90.00)1.划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是生态因子之间( )的关系。A相互依存 B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C互相影响 D互相影响或相互依存(分数:1.00)A.B. C.D.解析:2.排气筒高度如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要求的高度,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 )执行。A50% B70%C60% D40%(分数:1.00)A. B.C.D.解析:3.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状况调查和编绘的图件目录要在环评大纲中列出,并报( )审批。A主管部门 B林业行政管理部门C环

    43、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 D国土和城建行政管理部门(分数:1.00)A. B.C.D.解析:4.生态系统是( )的系统。A相对同质 B相对异质 C不确定 D其他(分数:1.00)A. B.C.D.解析:5.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CB 185982001)中规定,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_,且其厚度不应_。下面选项正确的为( )。A1.010 -5 cm/s,2 m B1.010 -5 cm/s,1 mC1.010 -7 cm/s,2 m D1.010 -7 cm/s,1 m(分数:1.00)A. B.C.D.解析:6.在机场周围有一商住混合区,按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

    44、88)规定,该区域的标准值应为( )。A65 dB(A) B70 dB(A) C75 dB(A) D80 dB(A)(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规定,该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和适用区域如下:适用区域 标准值/dB特殊住宅区;居住、文教区 70除一类区域以外的生活区 757.噪声影响二级评价噪声预测不包括( )。A预测点可以不用全部敏感目标,但必须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B给出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D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分数:1.00)A. B.

    45、C.D.解析:8.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相同。A一定 B只有部分 C不一定 D一定不(分数:1.00)A.B.C. D.解析:9.保定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 34dB(A),则评价范围是(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 D二级或_三级评价(分数:1.00)A.B. C.D.解析:10.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分为( )。A一、二级 B一、三级 C三级 D二、三级(分数:1.00)A.B.C. D.解析:11.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 )之间的夹角。A15到

    46、 30 B22.5到 45 C10到 20 D45到 90(分数:1.00)A.B. C.D.解析:12.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 )的距地面( )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2 次 1500m B2 次 800m C1 次 1500m D1 次 800m(分数:1.00)A.B.C. D.解析:13.某中型新建项目,其附近有一名胜游览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一级或二级评价(分数:1.00)A. B.C.D.解析:1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

    47、排放标准。第一时段是指( )前在用的工业炉窑。A1996 年 1 月 1 日 B1997 年 1 月 1 日 C1998 年 1 月 1 日 D1999 年 1 月 1 日(分数:1.00)A.B. C.D.解析:第一时间段为 1997 年 1 月 1 日前在用的工业炉窑,还包括该标准实施日前已经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尚未建成或尚未投产的各种工业炉窑。第二时间段为 1997 年 1 月 1 日起新建的工业炉窑,包括 1997 年 1 月 1 日起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炉窑。1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 )。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B方式及其强度C源及其影响方式 D源及其强度(分数:1.00)A.B.C.D. 解析:16.以下关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厂界标准值分级说法错误的是( )。A恶臭物质厂界标准值分三级B排入某风景名胜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且区内不得再建新的排污单位C排入一般工业区的执行三级标准D排入农村地区的执行二级标准(分数:1.00)A.B.C. D.解析:17.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4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