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 2011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第一题 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 16km,新建路段长 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 1 座,改造后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 80km/h,路基宽 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 6200。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 X 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 4km 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 Y 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类,桥梁设计中有
2、3 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 0.5km 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 A 村庄、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分数:15.00)(1).给出 A 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分数:3.00)_(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分数:3.00)_(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 X 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分数:3.00)_(4).列出 Y 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分数:3.00)_(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3、。(分数:3.00)_第二题   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 3.0107m/a 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 300 天,每天 24 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 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 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 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下表。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一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
4、图 1。方案二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分数:15.00)(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方案一的 COD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分数:3.00)_(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分数:3.00)_(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35%以上的要求。(分数:3.00)_(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分数:3.00)_(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
5、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分数:3.00)_第三题   金属矿山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 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 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 A 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 A 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 3.0106t/a,采
6、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 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 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 A 河。采矿排水进入 A 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 3500m 处进入 A 河。  在 A 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 1000m,2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 100
7、0m,3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 5000m,1 #、3 #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 #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 2 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 A 河 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 A 河 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问题 (分数:15.00)(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分数:3.75)_(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分数:3.75)_(
8、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分数:3.75)_(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分数:3.75)_第四题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  某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拟建设硫酸铜生产项目,年利用印刷线路板企业含铜蚀刻废液 3.0103t。项目以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为原料,生产硫酸铜。副产品为氯化铵。生产工艺见下图,年生产 300d。(分数:15.00)(1).给出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贮存还应采取的措施。(分数:3.75)_(2).绘制“浓缩蒸发,离子交换”工序的氯化铵平衡图(单位 kg/t)。(分数:3.75)_
9、(3).给出“反应”工序废气净化可采取的措施。(分数:3.75)_(4).分析外排废水氨氮的达标排放情况。(分数:3.75)_第五题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 1000300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34105(含 50 幢 18 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 15m 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做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  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
10、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 60m,南边界 100m 外是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 13 层住户降噪 1.0dB(A)。查阅已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 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 230m。问题 (分数:15.00)(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分数:3.00)_(2).分析小区最东侧
11、,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 2 类区标准。(分数:3.00)_(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分数:3.00)_(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分数:3.00)_(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分数:3.00)_第六题   调水工程  某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 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 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 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
12、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 9.12107m3,坝前回水约 3.2km,输水工程全长 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 19.51km,洞项埋深 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 DN1300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 1.82.5m,管线总长为 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 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 17 万 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置两个集中式弃渣场,消纳引
13、水枢纽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的弃渣。1 #弃渣场容量 8.9 万m3,位于引水枢纽坝址下游的河滩上;2 #弃渣场容量 120 万 m3,位于引水隧洞出口附近的一荒沟内,弃渣场均设计有挡渣设施。工程施工道路主要依靠乡村道路。  某城市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410mm,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严重,工程区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引水工程沿线以沙生植被为主。大清河坝址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标准要求,拟建引水坝址下游 5km 为大清河灌区,该灌区是该城市粮食主产区,以大清河为主要灌溉水源。经水资源论证,调水工程不影响该灌区用水。问题 (分数:
14、15.00)(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分数:3.00)_(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数:3.00)_(3).分析说明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数:3.00)_(4).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分数:3.00)_(5).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分数:3.00)_第七题   工业园区屠宰厂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内新建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牲畜 50 万头。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检疫检验中心,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冷库,配送交易中心,供水及废水收集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办公设施等,总建筑面积 1.3104m2,以及
15、在园区外城市垃圾处理中心规划用地内配套建设堆肥处置场。工程生产用汽、用水由园区已建集中供热系统及供水系统供给,年生产 300 天,每天 16 小时。  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等地面需经常进行冲洗,屠宰车间,加工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量约为 900t/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 1600mg/L,氨氮浓度为 7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 810mg/L。工程拟采取的防污措施有:生产废水收集到调节池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牲畜粪尿收集后运至园区外堆肥处置场处置,病死疫牲畜交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在屠宰车间设置异味气体的收集排放系统。  工业园区位于
16、A 市建成区的西南约 3km(主导风向为 NE),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回用化学品等。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 1.0105t/d,处理后达标排至工业园区外河流,屠宰加工厂位于园区西南角,园区外西侧 2km 处有一个 12 户居民的村庄。问题 (分数:15.00)(1).指出该工程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分数:3.00)_(2).应从哪些方面分析该项目废水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分数:3.00)_(3).指出哪些生产场所应采取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分数:3.00)_(4).针对该工程堆肥处置场,应关注主要的环保问题有哪些?(分数:3.00)_(5).
17、给出该工程项目异昧气体排放主要来源。(分数:3.00)_第八题   原油管道验收项目  某原油管道工程于 2009 年 4 月完成,准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原油管道工程全长 395km,管线穿越区域为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园地、耕地、林地和其他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为 30%。管道设计压力 10.0MPa,管径 457mm,采用加热密闭输送工艺,设计最大输油量 5.0106t/a,沿线共设站场6 座,分别为首末站及 4 个加热泵站。  管道以沟埋放置方式为主,管顶最小埋深 1.0m,施工作业带宽度 16m,批准的临时占地588.4hm2 (其中耕地 84.7hm2,
18、林地 21.2hm2),永久占地 49.2hm2 (其中耕地 7.1hm2),环评批复中要求:穿越林区的 4km 线段占用林地控制在 6.2hm2,应加强生态恢复措施;穿越耕地线段的耕作层表土应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工程建设实施工程环境监理。  竣工验收调查单位当年 8 月进行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环境监理,临时占用耕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其余耕地恢复为灌木林地。对批准永久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占补平衡,有关耕地的调查情况见下表。管道穿越林区 4km 线段,占用林地 7.1hm2,采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 20%,有 5km 管道线路段发生了
19、变更,主要占地类型由原来的林地变为园地和其他土地。(分数:15.00)(1).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分数:3.75)_(2).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 (分数:3.75)_(3).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分数:3.75)_(4).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分数:3.75)_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 2011 年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第一题 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 16km,新建路段长 8km,新建、改建中型桥
20、梁各 1 座,改造后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 80km/h,路基宽 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 6200。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 X 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 4km 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 Y 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类,桥梁设计中有 3 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 0.5km 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 A 村庄、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分数:15.00)(1).给出 A 村庄
21、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分数:3.00)_正确答案:( (1)A 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2)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 LeqdB(A)、L d和 Ln。)解析:(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分数:3.00)_正确答案:(、(1)A 对应搬迁。 理由:该村噪声超标较高,且位于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 4a 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另外该村住户较少,比较容易搬迁。 (2)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 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以及绿化。 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22、。 理由: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选线路方案,使线路远离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措施达到有效的降噪效果;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3)B 小学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理由: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注意:虽然一般认为超标就得采取措施,但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环境噪声超标,二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考试时应依法作答。)解析:(3).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跨 X 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分数:3.00)_正确答案:(根据项目特点,为
23、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应对 X 河桥梁采取的配套环保措施有: (1)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 (2)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并设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 (3)设置桥面径流导排系统,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带设事故池,将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引排至事故池处置,防止排入水中。 (4)桥面建设防撞装置(如防撞护栏)。 )解析:(4).列出 Y 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分数:3.00)_正确答案:(根据项目特点,Y 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有: (1)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否有饮用水水源地及收水口。 (2)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性、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
24、规划及保护要求等。 (3)调查河流的水文情势,包括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 (4)调查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类水体水质。 (5)沿河是否存在工业污染源,是否有排污口入河。)解析:(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分数:3.00)_正确答案:( (1)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经分析可知,可以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理由:减少桥墩数量(甚至可以考虑不设水中墩),这样就减少了对河道的扰动,降低对水质的污染,可以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保护区的影响;施工工期安排时,避开鱼
25、类繁殖或洄游季节施土,避免对水文情势的改变,也可以减缓对保护区鱼类的影响。)解析:第二题   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 3.0107m/a 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 300 天,每天 24 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 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 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 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下表。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一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
26、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方案二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分数:15.00)(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方案一的 COD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分数:3.00)_正确答案:( (1)根据题中所给项目信息,各工序废水混合后 COD 的浓度为: (420350+6503100+4013500+2001300+350250+601200)(420+650+40+200+350+60)=1814.8mg/L。 (2)出水水质要求: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27、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 (3)COD 去除率为:(1814.8-500)1814.8100%=72.45%。 由以上计算可知,方案一的 COD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 72.45%。)解析:(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分数:3.00)_正确答案:( (1)废水总量为:420+650+40+200+350+60=1720t/d,根据图 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一中的废水回用量:172040%60%=412.8t/d。 (2)该项目的重复用水量:165+240+412.8=817.8t/d。 (3)该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817.8(1600+817.8)
28、100%=33.8%。)解析:(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35%以上的要求。(分数:3.00)_正确答案:(1)通过废水特点分析,织造废水的 COD 浓度低(350mg/L)、可生化性好;水洗废水的 COD 浓度低(250mg/L)、可生化性好、色度低。因此,上述两种废水可经过处理后回用。分质处理方案如图 2 所示。 )解析:(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分数:3.00)_正确答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输入的源参数包括: (1)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的污染物排放速率面源速率(g/(s
29、)。 (2)面源有效高度(m)。 (3)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构成的面源的长度(m)和宽度(m)。)解析:(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分数:3.00)_正确答案:( (1)南侧厂界噪声达标。 (2)理由: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新建项目的边界噪声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该项目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无论昼间和夜间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 类区标准值(昼间 65dB,夜间 55dB)。)解析:第三题   金属矿山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
30、平均降水量 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 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 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 A 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 A 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 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为 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
31、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 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 A 河。采矿排水进入 A 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有排放口下游 3500m 处进入 A 河。  在 A 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 1000m,2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 1000m,3 #断面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下游 5000m,1 #、3 #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 #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
32、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 2 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 A 河 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 A 河 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问题 (分数:15.00)(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分数:3.75)_正确答案:(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包括: (1)续建工程拟利用的原铁矿排土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 (2)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
33、或消力池),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措施。 (3)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4)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厂采取改造利用或进行处理。 (5)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 (6)泥石流防护工程。 (7)尾矿库与选矿厂废水排放的监测设施。)解析:(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分数:3.75)_正确答案:( 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有: (1)产生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如采矿生产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生产中的破碎、磨矿、筛分。 (2)排放(特别是非正常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如选厂排水设施
34、;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涌水及处理站。)解析:(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分数:3.75)_正确答案:(1)该工程不会对甲村饮水产生影响。理由:甲村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 1000m(即 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河段的水质不超标;同时,甲村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1000+3500=4500m)较远。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影响到甲村。(2)该工程将对乙村饮水产生影响。理由:乙村位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5000-3500=1500m)附近(即 3#监测断面附近),虽然现状水质不超标,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因为该工程现在已接近闭矿,采选规模较小,但铁矿排水口下游 1000m 的 2#断面重金属仍然超标。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河段出现重金属超标。)解析:(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分数:3.75)_正确答案:( (1)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包括: 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 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