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沥青及压力表混合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及答案解析(总分:1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7,分数:57.00)1.按含硫量的大小可将原油划分为含硫原油和低硫原油,这个含硫量的临界值是_。A0.5% B1.0% C1.5% D2.0%(分数:1.00)A.B.C.D.2.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的选择,最好是选用_原油。A中间基 B石蜡基 C环烷基 D以上均不对(分数:1.00)A.B.C.D.3.与氧化沥青相比,通常直馏沥青具有较_的低温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_。A好,大 B好,小 C差,大 D差,小(分数:1.00)A.B.C.D.4.
2、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采用_。A沉淀法 B溶解吸附法 C蒸馏法 D氧化法(分数:1.00)A.B.C.D.5.在相同稠度等级的沥青中,氧化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增加,使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得到_,但低温抗裂性也相应_。A提高,提高 B降低,降低 C提高,降低 D降低,提高(分数:1.00)A.B.C.D.6.饱和分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稠度_;树脂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的延性_。A降低,降低 B增加,增加 C增加,降低 D降低,增加(分数:1.00)A.B.C.D.7.在沥青的三种胶体结构中,_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较差。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
3、.00)A.B.C.D.8.修筑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用的沥青,都应属于_。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00)A.B.C.D.9._的沥青当施加荷载很小时,或在荷载作用时间很短时,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00)A.B.C.D.10.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_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A针入度指数法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C环与球法 D溶解吸附法(分数:1.00)A.B.C.D.11._是现代沥青等级(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A黏度 B软化点 C沥青质含量 D含硫量(分数:1.00)A.B.C.D.12.用
4、标准黏度计测沥青黏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黏度_。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B.C.D.13.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_。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B.C.D.14.沥青是一种典型的_材料。A黏性 B弹性 C塑性 D黏弹性(分数:1.00)A.B.C.D.15.水煮法是将沥青裹覆后的集料在蒸馏水中浸煮 3min,按沥青膜剥落的情况分为_个等级。A3 B4 C5 D6(分数:1.00)A.B.C.D.16.可用_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固化点(分数:1.00
5、)A.B.C.D.17.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增加,可_其黏度和温度稳定性,但低温脆性会_。A提高,减小 B提高,增加 C降低,减小 D降低,增加(分数:1.00)A.B.C.D.18.乳化沥青具有许多优越性,其最主要的优点是_。A冷态施工,节约能源 B利于施工C节约沥青 D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分数:1.00)A.B.C.D.19.乳化沥青形成的机理是_。A乳化剂提高界面张力的作用 B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C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D水的作用(分数:1.00)A.B.C.D.20.可以用作沥青微填料的物质是_。A炭黑 B高钙粉煤灰 C火山灰 D页岩粉(分数:1.00)A.B.C.D.21.我国沥青路面
6、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夏炎热区普通沥青混合料 60时动稳定度不小于_mm。A600 B700 C800 D1000(分数:1.00)A.B.C.D.22.改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方法是_。A掺加高效抗剥落剂 B掺加粉煤灰,活化集料表面C掺加有机酸类,提高沥青活性 D掺加重金属皂类,降低界面张力(分数:1.00)A.B.C.D.23.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是随着沥青黏度的提高而_。A增加 B减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B.C.D.24.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通过_方法应用莫尔库仑包络线方程求得。A磨耗试验 B三轴试验 C标准黏度计法 D直剪试验(分数:1.00
7、)A.B.C.D.25.按胶浆理论,沥青混合料中微分散系的分散介质是_。A水 B沥青胶结物 C填料 D沥青(分数:1.00)A.B.C.D.26.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原始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能上对_有所改善。A提高高温时的稳定性 B提高低温时的变形能力C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成本 DA 和 B均正确(分数:1.00)A.B.C.D.27.影响沥青针入度最关键的因素是_。A试件养护时间 B试验温度 C环境湿度 D试件大小(分数:1.00)A.B.C.D.28.标号高于 70号的 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 15的延度应不小于_cm。A150 B120 C100 D80(分数:1.00)A.B.C.D.29.
8、表征沥青温度敏感性的指标是_。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脆点(分数:1.00)A.B.C.D.30.延度试验过程中,若沥青密度较水的密度小,为保证实验精度,应在试槽中加入_。A煤油 B食盐 C酒精 D三氯乙烯(分数:1.00)A.B.C.D.31.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指标是_。A稳定度 B动稳定度 C劈裂强度 D残留稳定度(分数:1.00)A.B.C.D.32.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是_。A集料耐磨光性 B沥青用量 C沥青含蜡量 DA、B 均是(分数:1.00)A.B.C.D.33.矿料配合比例不变,增加沥青用量,混合料的饱和度将_。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加后减小(分数:1
9、.00)A.B.C.D.34.对水中称重法、表干法、封蜡法、体积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A水中称重法适用于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B表干法适合测沥青混凝土的密度C封蜡法适合测定吸水率大于 2%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度D体积法与封蜡法适用条件相同(分数:1.00)A.B.C.D.35.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_。A保持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分数:1.00)A.B.C.D.36.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_。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分数:1.00)A.B.C.D.37.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 0.
10、05g和 0.10g时,含蜡量依次为 1.5%和 2.5%,该沥青含蜡量为_。A1.5% B2.0% C2.5% D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38.沥青针入度试验属于条件黏度试验,其条件为_。A温度 B时间 C针的质量 DA+B+C(分数:1.00)A.B.C.D.39.目前,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我国标准规定的是_。A蒸馏法 B硫酸法 C组分分析法 D化学分析法(分数:1.00)A.B.C.D.40.沥青混合料试件质量为 1200g,高度为 65.5mm,成型标准高度(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为_g。A1152 B1163 C1171 D1182(分数:1
11、.00)A.B.C.D.41.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_mm。A0.1 B0.01 C1.0 D10(分数:1.00)A.B.C.D.42.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 5.0%,则沥青含量为_。A4.76% B4.56% C5.00% D5.26%(分数:1.00)A.B.C.D.43.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骨料的黏附性,在选用石料时,应优先选用_石料。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要求(分数:1.00)A.B.C.D.44.油石比是指_比值。A沥青与矿料的质量 B沥青与矿料的体积C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 D沥青与混合料总体积(分数:1.00)A.B.C.D.45.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_。A减小
12、 B增加C不变 D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分数:1.00)A.B.C.D.46.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均属_。A连续级配 B间断级配 C开级配 D半开级配(分数:1.00)A.B.C.D.47.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_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A5mm B2.36mm C4.75mm D2.5mm(分数:1.00)A.B.C.D.48.在沥青混合料中,既有较多数量的粗集料可形成空间骨架,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可填充骨架的孔隙,这种结构形式称之为_结构。A骨架空隙 B密实骨架C悬浮密实 D骨架密实(分数:1.00)A.B.C
13、.D.49.通常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则其_较好(含蜡量高的沥青除外)。A气候稳定性 B热稳定性 C黏结性 D塑性(分数:1.00)A.B.C.D.50.延度较大的沥青,则其_较好。A气候稳定性 B温度稳定性 C黏结性 D塑性(分数:1.00)A.B.C.D.51.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_。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分数:1.00)A.B.C.D.52.测定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为_。A水中重法 B表干法 C蜡封法 D体积法(分数:1.00)A.B.C.D.53.采用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的正确步骤是_。A在天平上称取试件干燥状态时的质量。B擦
14、干试件表面的水分,在天平上称取试件的表干重。C将试件放入浸水天平中,称取试件水中重。D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E量取水温,对毛体积密度进行修正。AABCDE BACBDECABCED DBCADE(分数:1.00)A.B.C.D.54.采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的正确步骤是_。A在天平上称取试件干燥状态时的质量。B将试件放入浸水天平的吊篮中,称取试件的水中重。C将试件放入 70左右的液体蜡中,迅速取出,待冷却后称取试件重。D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E量取水温,对毛体积密度进行修正。F预先测定蜡的密度。AABCDEF BFACBDECABCEFD DBCADFE(分数:1.00)
15、A.B.C.D.55.在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程中,正确地步骤是_。A测定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B测定试件的体积指标。C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各指标所对应的油石比范围。D确定所有指标满足要求的油石比公共范围。E根据气候条件及交通量确定最佳油石比。ABACDE BACBDE CABCED DBCADE(分数:1.00)A.B.C.D.56.下列土中,_最适用于石灰稳定。AI P=1520 的黏性土 B含有一定黏性土的中粗粒土CI p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 D塑性指数在 15以上的黏性土(分数:1.00)A.B.C.D.57._土最适用于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A塑性指数在 15以上
16、的黏性土 B塑性指数在 10以下的亚砂土C有机质含量超过 10%的土 D碎石(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84.00)58.表征沥青黏结力的指标包括_。(分数:2.00)A.针入度B.标准黏度C.布氏黏度D.溶解度59.表征沥青变形能力大小的指标包括_。(分数:2.00)A.延度B.测力延度C.回弹模量D.弹性恢复60.表征沥青温度敏感性的指标包括_。(分数:2.00)A.针入度指数B.软化点C.黏温曲线D.闪点61.针入度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_。(分数:2.00)A.试验温度B.环境湿度C.试针材料D.下沉时间E.试针锥度及光洁度6
17、2.软化点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_。(分数:2.00)A.试验起始温度B.升温速度C.球的质量D.球的材料63.对沥青进行人工模拟老化,可以采用_试验。(分数:2.00)A.TFOTB.RTFOTC.PAVD.燃烧试验64.沥青的三组分是指_。(分数:2.00)A.油分B.树脂C.沥青质D.官能团65.沥青中蜡含量将对沥青路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包括_。(分数:2.00)A.降低高温稳定性B.降低低温抗裂性C.降低水稳定性D.降低抗滑性66.沥青的老化进程包括_。(分数:2.00)A.油分的蒸发B.发生缩聚反应C.组分的分解D.沥青变软67.同一牌号的沥青,根据其质量可分为
18、_。(分数:2.00)A.1个等级B.2个等级C.3个等级D.4个等级68.沥青的劲度模量主要取决于_。(分数:2.00)A.沥青的化学成分B.沥青的特性C.荷载作用时间D.路面工作温度69.可用_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分数:2.00)A.闪点B.软化点C.脆点D.燃点70.乳化沥青具有许多优越性,其主要优点为_。(分数:2.00)A.冷态施工,节约能源B.利于施工C.节约沥青D.保护环境,保障健康71.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有_。(分数:2.00)A.马歇尔试验B.浸水马歇尔实验C.冻融劈裂试验D.浸水车辙试验72.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有_。(分数:2.00)A.沥
19、青种类及沥青用量B.矿料级配C.压实度D.温度73.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不相关的是_。(分数:2.00)A.集料最大粒径B.细砂用量C.石粉用量D.沥青针入度7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包括_。(分数:2.00)A.空隙率B.沥青体积百分率C.混合料间隙率D.骨料空隙率75.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油时,要通过试洒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_。(分数:2.00)A.渗透深度B.稠度(黏度)C.破乳速度D.单位面积洒布量76.25时,测得比重瓶充满水时的质量为 55.0622g,瓶加沥青再充满水时的质量为 55.1892g,其中沥青质量为 15g,沥青的相对密度为_,密度为_(保
20、留三位小数,25水的密度修正系数为 0.99098)。(分数:2.00)A.1.009B.0.999C.0.012D.1.01577.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式中的 r1、r 2rn的物理含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粗集料对水的毛体积相对密度B.各矿料的表观密度C.各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D.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7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表观体积混合料的质量,表观体积包括_。(分数:2.00)A.实体体积B.不吸水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C.开口孔隙体积D.部分开口孔隙体积79.A、B、C、D 四种同标号沥青,老化试验结果按序(质量变化,针入度比,25延度)如下,请从中
21、选出两种抗老化性能好的沥青_。A-0.7%,42%,60cm B0.8%,50%,68cmC-0.8%,52%,70cm D0.7%,38%,50cm(分数:2.00)A.-0.7%,42%,60cmB.0.8%,50%,68cmC.-0.8%,52%,70cmD.D四种同标号沥青,老化试验结果按序(质量变化,针入度比,25延度)如下,请从中选出两种抗老化性能好的沥青_。E.0.7%,38%,50cm80.A、B、C、D 四个检测单位对同一沥青试样按规定方法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了试验,结果按序如下,你认为那家结果较可信_(单位略)。A80,100,42 B100,100,45C70,10
22、0,40 D90,100,41(分数:2.00)A.80,100,42B.100,100,45C.70,100,40D.D四个检测单位对同一沥青试样按规定方法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了试验,结果按序如下,你认为那家结果较可信_(单位略)。E.90,100,4181.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的单位分别是_。(分数:2.00)A.MPaB.kNC.%D.mm82.若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采用表干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中粗、细骨料分别采用_。(分数:2.00)A.表观密度B.毛体积相对密度C.表干相对密度D.表观相对密度83.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 OAC1时,取三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它们分
23、别是_。(分数:2.00)A.最大密度对应的沥青用量B.最大稳定度对应的沥青用量C.空隙率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D.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84.软化点试验时,软化点在 80以下和 80以上其加热起始温度不同,分别是_。(分数:2.00)A.室温B.5C.22D.3285.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_阶段。(分数:2.00)A.初步配比B.目标配比C.生产配比D.生产配比验证86.通过配合比设计,可以决定沥青混合料的_。(分数:2.00)A.材料品种B.矿料级配C.沥青用量D.碾压温度87.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指标是_。(分数:2.00)A.稳定度和流值B.沥青饱和度C.密度D.空隙率88.针入度试
24、验属条件性试验,其条件主要有 3项,即_。(分数:2.00)A.时间B.温度C.针质量D.沥青试样数量89.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材料的标号应根据_等因素选择。(分数:2.00)A.路面类型B.矿料级配C.气候条件D.施工方法90.确定道路建筑用天然石料等级的指标有_。(分数:2.00)A.岩石的类别B.单轴抗压强度C.饱水后的极限抗压强度D.磨耗率91.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的_。(分数:2.00)A.沥青用量B.矿料级配C.沥青的标号D.矿料与沥青的黏附性92.公路路面常用的基层与底基层材料可分为_。(分数:2.00)A.柔性基层B.半刚性基层C.刚性基层D.半柔性基层93.公
25、路路面常用的基层与底基层结合料有_。(分数:2.00)A.气硬性结合料B.水硬性结合料C.无机结合料D.粒料结合料E.有机结合料94.钙质生石灰和镁质生石灰的技术指标是根据_确定的。(分数:2.00)A.CaO+MgO的含量B.未消化残渣含量C.有效 MgO的含量D.有效 CaO+MgO的含量95.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有_。(分数:2.00)A.粉煤灰中 SiO2、Al 2O3和 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 70%B.烧失量不应超过 20%C.比面积宜大于 2500cm2/gD.含水率不大于 35%9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时,7d 抗压强度的确定应根据_综合确定。(分数:2.00)A.
26、交通量B.结合料类型与含量C.公路等级D.所处的结构层位97.下列_不能作为高速公路基层。(分数:2.00)A.级配碎石B.石灰稳定材料C.水泥稳定碎石D.水泥混凝土98.室内 CBR的大小与_有关。(分数:2.00)A.压实度B.含水率C.是否泡水D.试验过程中的加载速度99.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与_有关。(分数:2.00)A.水泥品种与用量B.碎石的级配C.养生期与条件D.石料强度三、判断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00.我国目前的原油分类是按照“关键馏分特性”和“含硫量”进行分类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1.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的选择,最好
27、是选用石蜡基原油。(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2.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沥青质和沥青酸。(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3.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4.针入度指数(PI)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强。(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5.随着沥青稠度和沥青酸含量的增加,沥青与石料的黏附性提高。(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6.用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的石油沥青标准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7.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温度稳定性和与矿质集料的黏附性均较差。(
28、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8.蜡组分对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集料的黏附性等几乎没有影响。(分数:1.00)A.正确B.错误109.黏度是沥青材料最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1.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很好。(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2.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3.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随着沥青黏度的提高而降低。(分数:1.00)A.正确B.错误
29、114.沥青混合料中如果矿粉颗粒之间接触处是自由沥青所连接,则具有较大的黏聚力。(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5.沥青用量只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不影响其内摩擦角。(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6.黏聚力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但内摩擦角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7.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8.即使在夏季,为防止水的渗入和阳光紫外线对沥青的老化作用,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少越好。(分数:1.00)A.正确B.错误119.煤沥青可用于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分数:1.0
30、0)A.正确B.错误120.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和工作性。(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2.高聚物材料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橡胶和纤维两大类。(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3.当前合成橡胶类改性沥青中,通常认为改性效果较好的是丁苯橡胶。(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4.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31、(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5.粒料类基层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锁结作用以及填充结合料的黏结作用。(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6.凡能被经济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稳定,其最大颗粒和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对于水泥稳定细粒土而言,要求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 5,液限不应超过 40,塑性指数不应大于 17。(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7.塑性指数在 1520 的黏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黏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8.用石灰稳定不含黏性土或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 15%左右的黏性土。(分数:1.
32、00)A.正确B.错误129.水泥稳定材料和石灰稳定材料对集料的压碎值要求是不一样的。(分数:1.00)A.正确B.错误130.钙石灰比镁石灰稳定材料的初期强度高,特别是在剂量不大的情况下,但镁石灰稳定材料的后期效果并不比钙石灰差,尤其是在剂量较大时,还优于钙石灰。石灰的等级越高(即 CaO+MgO的含量越高)时,在同样石灰剂量下有较多的 CaO和 MgO起作用,因而稳定效果越好。(分数:1.00)A.正确B.错误131.塑性指数在 15以上的黏性土更适用于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分数:1.00)A.正确B.错误132.对于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的材料,当水泥用量超过结合料用量的 30%时,应按水泥
33、稳定类进行设计。(分数:1.00)A.正确B.错误133.可采用快硬水泥或早强水泥来提高水泥稳定基层的早期强度。(分数:1.00)A.正确B.错误材料-沥青及压力表混合料、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答案解析(总分:1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7,分数:57.00)1.按含硫量的大小可将原油划分为含硫原油和低硫原油,这个含硫量的临界值是_。A0.5% B1.0% C1.5% D2.0%(分数:1.00)A. B.C.D.解析:2.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的选择,最好是选用_原油。A中间基 B石蜡基 C环烷基 D以上均不对(分数:1.00)A.B.C.
34、 D.解析:3.与氧化沥青相比,通常直馏沥青具有较_的低温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_。A好,大 B好,小 C差,大 D差,小(分数:1.00)A. B.C.D.解析:4.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采用_。A沉淀法 B溶解吸附法 C蒸馏法 D氧化法(分数:1.00)A.B. C.D.解析:5.在相同稠度等级的沥青中,氧化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增加,使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得到_,但低温抗裂性也相应_。A提高,提高 B降低,降低 C提高,降低 D降低,提高(分数:1.00)A.B.C. D.解析:6.饱和分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稠度_;树脂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的延性_。A降低,降低 B增加,增加 C增加,降低 D降低,
35、增加(分数:1.00)A.B. C.D.解析:7.在沥青的三种胶体结构中,_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较差。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00)A.B.C. D.解析:8.修筑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用的沥青,都应属于_。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00)A.B. C.D.解析:9._的沥青当施加荷载很小时,或在荷载作用时间很短时,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分数:1.00)A. B.C.D.解析:10.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_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A针入
36、度指数法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C环与球法 D溶解吸附法(分数:1.00)A. B.C.D.解析:11._是现代沥青等级(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A黏度 B软化点 C沥青质含量 D含硫量(分数:1.00)A. B.C.D.解析:12.用标准黏度计测沥青黏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黏度_。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 B.C.D.解析:13.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_。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B. C.D.解析:14.沥青是一种典型的_材料。A黏性 B弹性 C塑性 D黏弹性(分数:1.00)A.B
37、.C.D. 解析:15.水煮法是将沥青裹覆后的集料在蒸馏水中浸煮 3min,按沥青膜剥落的情况分为_个等级。A3 B4 C5 D6(分数:1.00)A.B.C. D.解析:16.可用_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固化点(分数:1.00)A. B.C.D.解析:17.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增加,可_其黏度和温度稳定性,但低温脆性会_。A提高,减小 B提高,增加 C降低,减小 D降低,增加(分数:1.00)A.B. C.D.解析:18.乳化沥青具有许多优越性,其最主要的优点是_。A冷态施工,节约能源 B利于施工C节约沥青 D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分数:1.00)A. B.C
38、.D.解析:19.乳化沥青形成的机理是_。A乳化剂提高界面张力的作用 B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C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D水的作用(分数:1.00)A.B. C.D.解析:20.可以用作沥青微填料的物质是_。A炭黑 B高钙粉煤灰 C火山灰 D页岩粉(分数:1.00)A. B.C.D.解析:21.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夏炎热区普通沥青混合料 60时动稳定度不小于_mm。A600 B700 C800 D1000(分数:1.00)A.B.C.D. 解析:22.改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方法是_。A掺加高效抗剥落剂 B掺加粉煤灰,活化集料表面C掺加有机酸类,提高沥青活性 D掺
39、加重金属皂类,降低界面张力(分数:1.00)A. B.C.D.解析:23.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是随着沥青黏度的提高而_。A增加 B减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分数:1.00)A. B.C.D.解析:24.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通过_方法应用莫尔库仑包络线方程求得。A磨耗试验 B三轴试验 C标准黏度计法 D直剪试验(分数:1.00)A.B.C.D. 解析:25.按胶浆理论,沥青混合料中微分散系的分散介质是_。A水 B沥青胶结物 C填料 D沥青(分数:1.00)A.B.C.D. 解析:26.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原始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能上对_有所改善。A提高高温时的稳定性 B提高低温时的变形能力C降
40、低沥青混合料的成本 DA 和 B均正确(分数:1.00)A.B.C.D. 解析:27.影响沥青针入度最关键的因素是_。A试件养护时间 B试验温度 C环境湿度 D试件大小(分数:1.00)A.B. C.D.解析:28.标号高于 70号的 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 15的延度应不小于_cm。A150 B120 C100 D80(分数:1.00)A.B.C. D.解析:29.表征沥青温度敏感性的指标是_。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脆点(分数:1.00)A.B.C. D.解析:30.延度试验过程中,若沥青密度较水的密度小,为保证实验精度,应在试槽中加入_。A煤油 B食盐 C酒精 D三氯乙烯(分数:1.
41、00)A.B.C. D.解析:31.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指标是_。A稳定度 B动稳定度 C劈裂强度 D残留稳定度(分数:1.00)A.B.C.D. 解析:32.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是_。A集料耐磨光性 B沥青用量 C沥青含蜡量 DA、B 均是(分数:1.00)A.B.C.D. 解析:33.矿料配合比例不变,增加沥青用量,混合料的饱和度将_。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加后减小(分数:1.00)A. B.C.D.解析:34.对水中称重法、表干法、封蜡法、体积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A水中称重法适用于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B表干法适合测沥青混凝土的密度C封蜡法适合测定吸水率大于
42、 2%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度D体积法与封蜡法适用条件相同(分数:1.00)A.B.C. D.解析:35.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_。A保持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分数:1.00)A.B. C.D.解析:36.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_。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分数:1.00)A.B.C. D.解析:37.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 0.05g和 0.10g时,含蜡量依次为 1.5%和 2.5%,该沥青含蜡量为_。A1.5% B2.0% C2.5% D无法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3
43、8.沥青针入度试验属于条件黏度试验,其条件为_。A温度 B时间 C针的质量 DA+B+C(分数:1.00)A.B.C.D. 解析:39.目前,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我国标准规定的是_。A蒸馏法 B硫酸法 C组分分析法 D化学分析法(分数:1.00)A. B.C.D.解析:40.沥青混合料试件质量为 1200g,高度为 65.5mm,成型标准高度(63.5mm)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为_g。A1152 B1163 C1171 D1182(分数:1.00)A.B. C.D.解析:41.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_mm。A0.1 B0.01 C1.0 D10(分数:1.00)A. B.C.
44、D.解析:42.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 5.0%,则沥青含量为_。A4.76% B4.56% C5.00% D5.26%(分数:1.00)A. B.C.D.解析:43.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骨料的黏附性,在选用石料时,应优先选用_石料。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要求(分数:1.00)A.B. C.D.解析:44.油石比是指_比值。A沥青与矿料的质量 B沥青与矿料的体积C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 D沥青与混合料总体积(分数:1.00)A. B.C.D.解析:45.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_。A减小 B增加C不变 D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分数:1.00)A.B.C.D. 解析:46.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均属_。A连续级配 B间断级配 C开级配 D半开级配(分数:1.00)A. B.C.D.解析:47.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_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A5mm B2.36mm C4.75mm D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