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81717       资源大小:26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4及答案解析.doc

    1、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流动是有旋还是无旋的,是根据下列哪项决定的?_(分数:2.00)A.流体微团本身是否绕自身轴旋转B.流体微团的运动轨迹C.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大小D.上述三项2.在舒适性空调中,送风通常为贴附射流,贴附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_。(分数:2.00)A.雷诺数B.欧拉数C.阿基米德数D.弗诺得数3.在环流中,以下哪项作无旋流动?_(分数:2.00)A.原点B.除原点外的所有质点C.边界点D.所有质点4.下面关于流函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平

    2、面流场可用流函数描述B.只有势流才存在流函数C.已知流函数或势函数之一,即可求另一函数D.等流函数值线即流线5.温度为 50%、直径为 0.2m 的水平圆柱与 20的空气之间进行自然对流传热,若空气的运动黏度取16.9610 -6 m 2 /s,则格拉晓夫数为_。(分数:2.00)A.26.6106B.26.6107C.23.6107D.23.61066.存在一无旋流动 ,u z =0,求其势函数。 A B C D (分数:2.00)A.B.C.D.7.已知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势为 =2xy,则流函数为_。(分数:2.00)A.=x2-y2+CB.=1/2(x2-y2)+CC.=y2-x2+CD

    3、.=1/2(y2-x2)+C8.已知流速场 u x =-ax,u y =ay,u z =0,则该流速场的流函数为_。 A=2axy B=-2axy C D (分数:2.00)A.B.C.D.9.流速场的势函数 =5x 2 y 2 -y 3 ,则其旋转角速度_。(分数:2.00)A.z=0B.z=-10xyC.z=10xyD.z=y10.在速度为 v=2m/s 的水平直线流中,在 x 轴下方 5 个单位处放一强度为 3 的汇流,则此流动的流函数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平面无旋流动既存在流函数也存在势函数B.环流是

    4、圆周运动,不属于无旋流动C.无论是源流还是汇流均不存在旋转角速度D.均匀直线流动中,流速为常数12.音速是弱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就是以下哪种微小变化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分数:2.00)A.压力B.速度C.密度D.上述三项13.关于气流与断面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的?_(分数:2.00)A.在超音流速中,流速随断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B.一股纯收缩的亚音速气流不可能达到超音速流动C.只有先收缩到临界流之后再逐渐扩大的气流才能达到超音流速D.所有亚音速气流通过拉伐尔(Laval)喷管都能达到超音速14.喷气式发动机尾喷管出口处,燃气流的温度为 873K,流速为 560m/s,蒸汽

    5、的等熵指数 K=1.33,气体常数 R=287.4J/(kgK),则出口燃气流的马赫数为_。(分数:2.00)A.0.97B.1.03C.0.94D.1.0615.对于喷管气体流动,在马赫数 M1 的情况下,气流速度随断面增大变化情况为_。(分数:2.00)A.加快B.减慢C.不变D.先加快后减慢16.在有摩阻绝热气流流动中,滞止压强 p 0 的沿程变化情况为_。(分数:2.00)A.增大B.降低C.不变D.不定17.空气从压气罐口通过一拉伐尔喷管输出,已知喷管出口压强 p=14kN/m 2 ,马赫数 M=2.8,压气罐中温度 t 0 =20,空气的比热容比 k=1.4,则压气罐的压强为_kN

    6、/m 2 。(分数:2.00)A.180B.280C.380D.48018.已知某一型号水泵叶轮外径 D 2 为 174mm,转速 n 为 2900rpm 时的扬程特性曲线 Q-H 与管网特性曲线Q-R 的交点 M(Q M =27.3L/s,H M =33.8m),如下图所示。现实际需要的流量仅为 24.6L/s,决定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办法来适应这种要求,试问叶轮外径应切割掉_mm。 (分数:2.00)A.9B.18C.27D.3519.以下哪些情况会造成泵的气蚀问题?_ 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差太大 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较低 泵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分数:2.00)A.B.C.D.20.前向

    7、叶型风机的特点为_。(分数:2.00)A.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大,效率较低B.总的扬程比较小,损失较大,效率较低C.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小,效率较高D.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大,效率较高21.某单吸离心泵,Q=0.0735m 3 /s,n=1420r/min;后因改为电机直接联动,n 增大为 1450r/min,试求这时泵的流量 Q 为_m 3 /s。(分数:2.00)A.0.07405B.0.0792C.0.0735D.0.075122.如下图水泵允许吸入真空高度为 H s =6m,流量 Q=150m 3 /h,吸水管管径为 150mm,当量总长度 l x 为 80m,比摩阻 R m =

    8、0.05mH 2 O/m,求最大安装高度等于_m。 (分数:2.00)A.2.2B.1.7C.1.4D.1.223.在系统阻力经常发生波动的系统中应选用具有什么 Q-H 型性能曲线的风机?_(分数:2.00)A.平坦型B.驼峰型C.陡降型D.上述均可24.常用的泵与风机实际能头曲线有三种类型:陡降型、缓降型与驼峰型。陡降型的泵与风机宜用于下列哪种情况?_(分数:2.00)A.流量变化小,能头变化大B.流量变化大,能头变化小C.流量变化小,能头变化小D.流量变化大,能头变化大25.当采用两台相同型号的水泵并联运行时,下列哪条结论是错误的?_(分数:2.00)A.并联运行时总流量等于每台水泵单独运

    9、行时的流量之和B.并联运行时总扬程大于每台水泵单独运行时的扬程C.并联运行时总流量等干每台水泵联合运行时的流量之和D.并联运行比较适合管路阻力特性曲线平坦的系统2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产生“气蚀”的原因?_(分数:2.00)A.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程太大B.所输送的液体具有腐蚀性C.泵的安装地点大气压较低D.泵所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27.某水泵,在转速 n=1500r/min 时,其流量 Q=0.08m 3 /s,扬程 H=20m,功率 N=25kW。采用变速调节,调整后的转速 n=2000r/min,设水的密度不变,则其调整后的流量 Q“、扬程 H“、功率 N“分别为_。(分数:2.00)

    10、A.0.107m3/s、35.6m、59.3kWB.0.107m3/s、26.7m、44.4kWC.0.142m3/s、26.7m、59.3kwD.0.142m3/s、20m、44.4kw28.已知有一离心水泵,流量 Q=0.88m 3 /s,吸入管径 D=0.6m,泵的允许吸入真空度H s =3.5m,吸入段的阻力为 0.6m 水柱,水面为大气压,则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为_m。(分数:2.00)A.2.01B.2.41C.2.81D.3.2129.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家用电冰箱工作时,房间的室温为_。(分数:2.00)A.给定量(或参考输入量)B.输出量(或被控制量)C.反馈量D.干扰量3

    11、0.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发电机组运行时频率控制系统的“标准 50Hz”应为_。(分数:2.00)A.给定量(或参考输入量)B.输出量(或被控制量)C.反馈量D.干扰量31.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下列哪一种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_(分数:2.00)A.家用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B.家用电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C.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D.国内现有的无人操作交通红绿灯自动控制系统32.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家用空调机的温度传感器应为_。(分数:2.00)A.输入元件B.反馈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33.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下列哪一种系统为闭环控制系统?_(分数:2.00)A.普通热水加热式暖

    12、气设备的温度调节B.遥控电视机的定时开机(或关机)控制系统C.抽水马桶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D.商店、宾馆的自动门的开、闭门启闭系统34.试判断下列元件的动态方程中的哪个是线性方程?_ A B C D (分数:2.00)A.B.C.D.35.下列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中,r(t)为输入变量,c(t)为输出变量,方程中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36.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保证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分数:2.00)A.反馈性B.调节性C.稳定性D.快速性37.前馈控制系统是对干扰信号进行补偿的系统,是_。(分数:2.00

    13、)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复合C.能消除不可测量的扰动系统D.能抑制不可测量的扰动系统38.描述实际控制系统中某物理环节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时,采用的是_。(分数:2.00)A.输入与输出信号B.输入与输出信息C.输入与输出函数D.传递函数39.下列关于负反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负反馈系统利用偏差进行输出状态的调节B.负反馈能有利于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的稳定运行C.闭环控制系统是含负反馈组成的控制系统D.开环控制系统不存在负反馈,但存在正反馈40.求下图所示方框图的总的传递函数,G(s)=C(s)/R(s)应为_。 A B C D (分数:2.00)

    14、A.B.C.D.41.下图为一物理系统,上部弹簧刚度为 k,f 为运动的黏性阻力系数,阻力 F=fv, ,则此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拉氏变换表达式应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2.计算如下图所示方框图总的传递函数 G(s)=C(s)/R(s),结果应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3.根据如下图所示方框图,其总的传递函数 G(s)=C(s)/R(s)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4.以温度为对象的恒温系统数学模型 (分数:2.00)A.T 为放大系数,K 为调节系数B.T 为时间系数,K 为调节系数C.T 为时

    15、间系数,K 为放大系数D.T 为调节系数,K 为放大系数45.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反映对象在阶跃信号激励下被控变量变化的快慢速度,即惯性的大小,时间常数大,则_。(分数:2.00)A.惯性大,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平稳B.惯性大,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困难C.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平稳D.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困难46.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正确的描述是_。(分数:2.00)A.输入量的形式和系统结构均是复变量 s 的函数B.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与系统自身结构无关C.系统固有的参数,反映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动态特征D.取决于系统的固有参数和系统结构,是单位冲激下的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

    16、47.一阶控制系统 在阶跃 A 作用下,L 的变化规律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8.关于串联和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B.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C.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相除D.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相加49.某闭环系统总传递函数 (分数:2

    17、.00)A.3.5B.4.5C.5.5D.6.550.下图为某环节的对数幅值随频率变化渐近线(图中 dec 表示 10 倍频程),在下列频率特性中哪个和下图相符合?_ A B C D (分数:2.00)A.B.C.D.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流动是有旋还是无旋的,是根据下列哪项决定的?_(分数:2.00)A.流体微团本身是否绕自身轴旋转 B.流体微团的运动轨迹C.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大小D.上述三项解析:解析 对于 C,判断流动有旋无旋应是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是否为零而不是大小。2.在

    18、舒适性空调中,送风通常为贴附射流,贴附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_。(分数:2.00)A.雷诺数B.欧拉数C.阿基米德数 D.弗诺得数解析:解析 阿基米德数表征浮力与惯性力的比值,用以判别因密度差造成的流体运动。3.在环流中,以下哪项作无旋流动?_(分数:2.00)A.原点B.除原点外的所有质点 C.边界点D.所有质点解析:解析 环流流场:u r =0, 4.下面关于流函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平面流场可用流函数描述B.只有势流才存在流函数 C.已知流函数或势函数之一,即可求另一函数D.等流函数值线即流线解析:解析 流函数存在的条件是平面不可压缩流体流动。5.温度为 50%

    19、、直径为 0.2m 的水平圆柱与 20的空气之间进行自然对流传热,若空气的运动黏度取16.9610 -6 m 2 /s,则格拉晓夫数为_。(分数:2.00)A.26.6106 B.26.6107C.23.6107D.23.6106解析:解析 由格拉晓夫数 G r 定义, 6.存在一无旋流动 ,u z =0,求其势函数。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势函数与速度的关系, ,代入已知量有 整理的 积分得 ,差一个常数不影响流场性质,故 7.已知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势为 =2xy,则流函数为_。(分数:2.00)A.=x2-y2+CB.=1/2(x2-y2)+CC

    20、.=y2-x2+C D.=1/2(y2-x2)+C解析:解析 由势函数、流函数与速度的关系有 ,代入流函数全微分定义式 8.已知流速场 u x =-ax,u y =ay,u z =0,则该流速场的流函数为_。 A=2axy B=-2axy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 d=u x dy-u y dx 代入 u x 、u y ,有 d=-axdy-aydx=-a(xdy+ydx)=-ad(xy),故=-axy。9.流速场的势函数 =5x 2 y 2 -y 3 ,则其旋转角速度_。(分数:2.00)A.z=0 B.z=-10xyC.z=10xyD.z=y解析:解析 由

    21、 和 ,有 10.在速度为 v=2m/s 的水平直线流中,在 x 轴下方 5 个单位处放一强度为 3 的汇流,则此流动的流函数为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这是势流叠加,水平直线流沿 x 轴方向,其流函数 1 =2y;汇点在(0,-5)的点汇,其流函数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平面无旋流动既存在流函数也存在势函数B.环流是圆周运动,不属于无旋流动 C.无论是源流还是汇流均不存在旋转角速度D.均匀直线流动中,流速为常数解析:解析 此题欠严谨。按题意 B 选项有明显错误,环流是无旋流,是否无旋流不在乎质点运动的轨迹,而是看质点是否

    22、绕自身轴旋转,角速度是否为零。这里 A 也有问题,无旋流存在势函数,平面不可压缩流才存在流函数。对于 D 选项,速度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均匀直线流表明流速不随空间变化,但可以随时间变化,比如活塞中的流体流速。12.音速是弱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就是以下哪种微小变化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分数:2.00)A.压力 B.速度C.密度D.上述三项解析:解析 介质中某处受外力作用,压力发生变化,即为压力扰动,压力扰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音速就是微小的压力扰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3.关于气流与断面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的?_(分数:2.00)A.在超音流速中,流速随断面面积的增加而增

    23、加B.一股纯收缩的亚音速气流不可能达到超音速流动C.只有先收缩到临界流之后再逐渐扩大的气流才能达到超音流速D.所有亚音速气流通过拉伐尔(Laval)喷管都能达到超音速 解析:解析 亚音速气流通过拉伐尔(Laval)喷管在其最小断面处达到音速进入扩展段才可能达到超音速,因此,亚音速气流通过拉伐尔管达到超音速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14.喷气式发动机尾喷管出口处,燃气流的温度为 873K,流速为 560m/s,蒸汽的等熵指数 K=1.33,气体常数 R=287.4J/(kgK),则出口燃气流的马赫数为_。(分数:2.00)A.0.97 B.1.03C.0.94D.1.06解析:解析 出口音速 ,

    24、出口的马赫数15.对于喷管气体流动,在马赫数 M1 的情况下,气流速度随断面增大变化情况为_。(分数:2.00)A.加快 B.减慢C.不变D.先加快后减慢解析:解析 由气流速度与断面的关系式:16.在有摩阻绝热气流流动中,滞止压强 p 0 的沿程变化情况为_。(分数:2.00)A.增大B.降低 C.不变D.不定解析:解析 在有摩阻的绝热气流中,各断面上滞止温度不变,即总能量一定,但因摩阻消耗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故滞止压强 p 0 沿程降低。17.空气从压气罐口通过一拉伐尔喷管输出,已知喷管出口压强 p=14kN/m 2 ,马赫数 M=2.8,压气罐中温度 t 0 =20,空气的比热容比 k

    25、=1.4,则压气罐的压强为_kN/m 2 。(分数:2.00)A.180B.280C.380 D.480解析:解析 压气罐的压强可看做滞止压强 p 0 ,由滞止压强与断面压强的绝热过程关系式 18.已知某一型号水泵叶轮外径 D 2 为 174mm,转速 n 为 2900rpm 时的扬程特性曲线 Q-H 与管网特性曲线Q-R 的交点 M(Q M =27.3L/s,H M =33.8m),如下图所示。现实际需要的流量仅为 24.6L/s,决定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办法来适应这种要求,试问叶轮外径应切割掉_mm。 (分数:2.00)A.9B.18 C.27D.35解析:解析 一般切削量不大时,近似认为出

    26、口过流面积、安装角、效率等不变,则有 ,代入数据有 19.以下哪些情况会造成泵的气蚀问题?_ 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差太大 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较低 泵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造成泵发生汽蚀的主要因素。20.前向叶型风机的特点为_。(分数:2.00)A.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大,效率较低 B.总的扬程比较小,损失较大,效率较低C.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小,效率较高D.总的扬程比较大,损失较大,效率较高解析:解析 前向叶型风机尽管总的扬程较大,但是,其中动压成分大,动静压转换损失较大。21.某单吸离心泵,Q=0.0735m 3 /s,n

    27、=1420r/min;后因改为电机直接联动,n 增大为 1450r/min,试求这时泵的流量 Q 为_m 3 /s。(分数:2.00)A.0.07405B.0.0792C.0.0735D.0.0751 解析:解析 这是相似律的应用问题,改变转速有 22.如下图水泵允许吸入真空高度为 H s =6m,流量 Q=150m 3 /h,吸水管管径为 150mm,当量总长度 l x 为 80m,比摩阻 R m =0.05mH 2 O/m,求最大安装高度等于_m。 (分数:2.00)A.2.2B.1.7 C.1.4D.1.2解析:解析 由安装高度计算公式: ,这里比摩阻为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23.在系统

    28、阻力经常发生波动的系统中应选用具有什么 Q-H 型性能曲线的风机?_(分数:2.00)A.平坦型B.驼峰型C.陡降型 D.上述均可解析:解析 对于陡降型曲线的风机,在系统阻力发生变化时,流量变化比较小。24.常用的泵与风机实际能头曲线有三种类型:陡降型、缓降型与驼峰型。陡降型的泵与风机宜用于下列哪种情况?_(分数:2.00)A.流量变化小,能头变化大 B.流量变化大,能头变化小C.流量变化小,能头变化小D.流量变化大,能头变化大解析:解析 陡降型的泵或风机,当能头变化很大时流量保持基本恒定;缓降型则是相反,当流量变化很大时能头保持基本恒定。25.当采用两台相同型号的水泵并联运行时,下列哪条结论

    29、是错误的?_(分数:2.00)A.并联运行时总流量等于每台水泵单独运行时的流量之和 B.并联运行时总扬程大于每台水泵单独运行时的扬程C.并联运行时总流量等干每台水泵联合运行时的流量之和D.并联运行比较适合管路阻力特性曲线平坦的系统解析:解析 联合运行时泵的工作点相比独立运行时发生变化,流量增大,所需能头也增大。能头增大造成泵的流量相比单独运行时的流量减小,并联运行时总流量大于每台水泵单独运行时的流量,但小于泵独立运行的流量之和。如下图说明,曲线 FA 1 为一台泵的性能曲线,曲线 FA 为并联两台相同型号泵运行的性能曲线,CF 为管路特性曲线。A 1 为泵独立运行时的工作点,A 为并联运行的工

    30、作点,D 1 为并联运动时各泵的工作点。Q A q 1 ,Q A 2q 1 。 2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产生“气蚀”的原因?_(分数:2.00)A.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程太大B.所输送的液体具有腐蚀性 C.泵的安装地点大气压较低D.泵所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解析:解析 其他三个都是产生气蚀的主要原因。27.某水泵,在转速 n=1500r/min 时,其流量 Q=0.08m 3 /s,扬程 H=20m,功率 N=25kW。采用变速调节,调整后的转速 n=2000r/min,设水的密度不变,则其调整后的流量 Q“、扬程 H“、功率 N“分别为_。(分数:2.00)A.0.107m3/s、35.6m

    31、、59.3kW B.0.107m3/s、26.7m、44.4kWC.0.142m3/s、26.7m、59.3kwD.0.142m3/s、20m、44.4kw解析:解析 由相似律有:28.已知有一离心水泵,流量 Q=0.88m 3 /s,吸入管径 D=0.6m,泵的允许吸入真空度H s =3.5m,吸入段的阻力为 0.6m 水柱,水面为大气压,则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为_m。(分数:2.00)A.2.01B.2.41 C.2.81D.3.21解析:解析 吸入口流速 ,则最大安装高度 29.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家用电冰箱工作时,房间的室温为_。(分数:2.00)A.给定量(或参考输入量)B.输出量

    32、(或被控制量)C.反馈量D.干扰量 解析:解析 家用电冰箱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家用电冰箱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受环境温度或电冰箱门开启等影响,当电冰箱箱体内的温度 T c 大于给定值 T r 时,则 T=T c -T r 0。温度控制盒测量到偏差信号 T 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u,u 通过接触器和继电器启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压缩机将蒸发器中的高温低压气态制冷剂送入冷却管散热,降温后的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急速降压扩散为气态,该过程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即吸收箱体的热量,从而使箱体内的温度降低。压缩机又将蒸发器中的高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送入冷却管散热,循环往复,直至 T=T c -T=

    33、0,箱体内的温度 T c 等于给定值 T r ,则 u=0,电动机和压缩机停止工作。 30.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发电机组运行时频率控制系统的“标准 50Hz”应为_。(分数:2.00)A.给定量(或参考输入量) B.输出量(或被控制量)C.反馈量D.干扰量解析:解析 频率控制系统的被控制量为系统的实际频率,标准 50Hz 的频率为实际频率的期望值,即给定量。31.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下列哪一种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_(分数:2.00)A.家用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B.家用电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C.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D.国内现有的无人操作交通红绿灯自动控制系统 解析:解析 闭环控制系统:控制

    34、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联系,而且还有反向联系,即有被控量(输出量)对控制过程的影响。闭环控制系统不论造成偏差的扰动来在外部还是内部,控制作用总是使偏差趋于减小。家用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家用电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均为恒温控制,即期望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很小,因此这三种系统均为闭环控制系统。而国内现有的无人操作交通红绿灯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根据时间进行,而不是根据交通流量进行控制,因此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联系,为开环控制系统。32.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家用空调机的温度传感器应为_。(分数:2.00)A.输入元件B.反馈元件 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解析:

    35、解析 温度传感器为测量元件,将实际温度测出与参考温度进行比较,构成反馈通道,因此为反馈元件。33.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下列哪一种系统为闭环控制系统?_(分数:2.00)A.普通热水加热式暖气设备的温度调节B.遥控电视机的定时开机(或关机)控制系统C.抽水马桶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 D.商店、宾馆的自动门的开、闭门启闭系统解析:解析 在水位控制系统中,被控量是水池的水位高度 h,出水量 Q 2 为干扰量,下图为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水位高度由浮子测出,通过杠杆控制进水阀位置,水位越高,进水量 Q 1 越小,使水位下降回到希望高度。 34.试判断下列元件的动态方程中的哪个是线性方程?_ A B C

    36、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当系统存在几个输入信号时,系统的输出信号等于各个输入信号分别作用于系统时系统输出信号之和。线性控制系统可用如下线性方程描述: 式中 r(t)系统的输入量; c(t)系统的输出量; a i (t)系数,i=0,1,n; b i (t)系数,j=0,1,m。 式中,输出量 c(t)及其各阶导数都是一次的,且各系数与输入量(自变量)无关。 非线性控制系统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如方程中含有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 35.下列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中,r(t)为输入变量,c(t)为输出变量,方程中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是

    37、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若线性微分方程的系数是时间的函数,则这种系统称为时变系统,这种系统的响应曲线不仅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形状和系统的特性,而且和输入信号施加的时刻有关。当题解析中公式中的各项系数有随时间变化的项时为时变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如方程中含有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本题中 A 选项中方程是线性常微分方程,系统是线性定常系统。B 选项方程中,只有输出一阶导数的系数是时间函数 t,系统是线性时变系统。C 选项方程中,有输出变量 c(t)的开平方项,有系数是时间函数 b(t),系统是非线性时变系统。D 选项方程为线性定常方

    38、程,系统是线性定常系统。36.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保证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分数:2.00)A.反馈性B.调节性C.稳定性 D.快速性解析:解析 稳定性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37.前馈控制系统是对干扰信号进行补偿的系统,是_。(分数:2.00)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复合C.能消除不可测量的扰动系统D.能抑制不可测量的扰动系统解析:解析 有扰动补偿开环控制称为按扰动补偿的控制方式前馈控制系统。如果扰动(干扰)能测量出来,则可以采用按干扰补偿的控制方式。由于扰动信号经测量元件、控制器至被控对象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属于开环控

    39、制。对于不可测扰动及各元件内部参数变化给被控制量造成的影响,系统无抑制作用。38.描述实际控制系统中某物理环节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时,采用的是_。(分数:2.00)A.输入与输出信号B.输入与输出信息C.输入与输出函数D.传递函数 解析:解析 自动控制关心的是环节的输出和输入的关系传递函数。一个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对输出的关系。39.下列关于负反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负反馈系统利用偏差进行输出状态的调节B.负反馈能有利于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的稳定运行C.闭环控制系统是含负反馈组成的控制系统D.开环控制系统不存在负反馈,但存在正反馈 解析:解析 A 项正确,反馈控制是采用

    40、负反馈并利用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 B 项正确,“闭环”这个术语的涵义,就是应用负反馈作用来减小系统的误差,从而使得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稳定的运行。 C 项正确,由于引入了被反馈量的反馈信息,整个控制过程成为闭合的,因此负反馈控制也称为闭环控制。凡是系统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称为闭环系统。 D 项错误,闭环控制系统将检测出来的输出量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的过程称为反馈。这个送回到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减,使产生的偏差越来越小,则称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为正反馈。40.求下图所示方框图的总的传递函数,G(s)=C(s)/R(s)应为_

    41、。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梅逊公式 求取 =1-L a +L b L c -L d L e L f +,题图中有 1 个回路,回路传递函数为 L 1 =-G 1 G 2 =1-L 1 =1+G 1 G 2 。 图中有 2 条前向通路,n=2。第 1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 P1=G 1 G 2 G 3 ,第 2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 P 2 =G 1 ,前向通路与回路均相互接触,故 1 =1, 2 =1。 因此图中的传递函数为 41.下图为一物理系统,上部弹簧刚度为 k,f 为运动的黏性阻力系数,阻力 F=fv, ,则此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拉氏变换表

    42、达式应为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已知该题中 弹簧的位移与作用力的关系为 F=k(x 1 -x 0 ) 则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式(1)两端同时进行拉氏变换得: fsX 0 (s)=kX 1 (s)-X 0 (s) (fs+k)X 0 (s)=kX 1 (s) 传递函数为 42.计算如下图所示方框图总的传递函数 G(s)=C(s)/R(s),结果应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梅逊公式求取。 题图中有 3 个回路,回路传递函数为,L 1 =-G 1 G 2 ,L 2 =-G 1 G 2 G

    43、 3 ,L 3 =-G 1 。则 =1-(L 1 +L 2 +L 3 )=1+G 1 G 2 +G 1 G 2 G 3 +G 1 。 题图中有 2 条前向通路,n=2。第 1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 P 1 =G 1 G 2 G 3 ,第 2 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 P 2 =G 1 ,前向通路与回路均相互接触,故 1 =1, 2 =1。 因此题图的传递函数为 43.根据如下图所示方框图,其总的传递函数 G(s)=C(s)/R(s)为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梅逊公式求取。 题图中有 2 个回路,回路传递函数为 L 1 =+G 1 G 2 ,L

    44、2 =-G 2 G 3 。则 =1-(L 1 +L 2 )=1-G 1 G 2 +G 2 G 3 。 题图中有 1 条前向通路,n=1。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 P 1 =G 1 G 2 G 3 ,前向通路与 2 个回路均相互接触,故 1 =1。 因此题图的传递函数为 44.以温度为对象的恒温系统数学模型 (分数:2.00)A.T 为放大系数,K 为调节系数B.T 为时间系数,K 为调节系数C.T 为时间系数,K 为放大系数 D.T 为调节系数,K 为放大系数解析:解析 45.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反映对象在阶跃信号激励下被控变量变化的快慢速度,即惯性的大小,时间常数大,则_。(分数:2.00)A.惯

    45、性大,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平稳 B.惯性大,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困难C.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快,控制较平稳D.惯性小,被控变量速度慢,控制较困难解析:解析 时间常数 T 是指被控对象在阶跃作用下,被控变量以最大的速度变化到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反映了对象在阶跃作用下被控变量变化的快慢速度,为对象惯性大小的常数。时间常数大,惯性大,被控变量变化速度慢,控制较平稳;时间常数小,惯性小,被控变量变化速度快,不易控制。46.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正确的描述是_。(分数:2.00)A.输入量的形式和系统结构均是复变量 s 的函数B.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与系统自身结构无关C.系统固有的参数,反映非零初

    46、始条件下的动态特征D.取决于系统的固有参数和系统结构,是单位冲激下的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 解析:解析 关于传递函数的几点说明。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量的大小和形式无关。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即在零时刻之前,系统对所给定的平衡工作点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因此,传递函数原则上不能反映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全部运动规律。传递函数是系统单位脉冲(冲击)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式。47.一阶控制系统 在阶跃 A 作用下,L 的变化规律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输入 q i 为阶跃作用,他 t0 时 q i =0;t0 时 q i =A。对

    47、上述微分方程求解,得 L(t)=KA(1-e -t/T )48.关于串联和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B.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C.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相除D.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相加解析:解析 环节串联后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个串联环节传递函数的乘积,并联后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个并联环节传递函数的代数和。49.某闭环系统总传递函数 (分数:2.00)A.3.5B.4.5C.5.5D.6.5 解析:解析 系统的特性取决于系统的特征方程,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