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水工程专业-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4,分数:108.00)1.以下关于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正确描述是U /U。 A.滤池内外的温度差能够决定空气在滤池内的流速、流向等 B.滤池内部的温度大致与气温相等 C.在夏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空气由上而下 D.在冬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空气由上而下(分数:2.00)A.B.C.D.2.关于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说法正确的有U /U。 A.圆形断面有较好的水力性能,是最常用的一种断面形式 B.半椭圆形断面可减小管壁厚度 C.马蹄形断面有利于减少管道埋深 D.蛋形断面,从理论上看,可减少淤
2、积(分数:2.00)A.B.C.D.3.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说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U /U。 A.厌氧消化的最优温度区段在 3335 B.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消化的投配率以 5%8%为宜 C.消化过程宜进行连续搅拌 D.pH 值应控制在 7.07.3 之间(分数:2.00)A.B.C.D.4.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有U /U。 A.总氮 B.凯氏氮 C.有机氮和氨氮 D.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数:2.00)A.B.C.D.5.莫诺德公式U /U。 A.反映酶促反应速率和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B.反映微生物增殖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C.推论之一:在高的底物浓度下,底物会以最大的速率被降解 D.
3、推论之二: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底物符合零级反应关系(分数:2.00)A.B.C.D.6.U /U属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A.地下渗滤 B.湿地处理 C.生物滤池 D.氧化沟(分数:2.00)A.B.C.D.7.当城镇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时,下面哪几种污水量应计入污水管道中设计管段的设计水量U /U。 A.工厂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尚未达到排放水体要求的废水量 B.冲洗街道的污水量 C.渗入的地下水量 D.由上游管段来的转输流量(分数:2.00)A.B.C.D.8.二次沉淀池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U /U。 A.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面 B.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 C.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
4、物膜 D.用于去除动物油脂(分数:2.00)A.B.C.D.9.含油废水在进行气浮之前,宜将乳化稳定系统脱稳、破乳,通常采用U /U方法脱稳与破乳。 A.投加聚合氯化铝 B.投加表面活性剂 C.投加动物胶、松香等浮选剂 D.投加三氯化铁(分数:2.00)A.B.C.D.10.二次沉淀池的功能是U /U。 A.使混合液澄清,分离活性污泥和处理水 B.进一步降解处理水中的 BOD5 C.浓缩活性污泥 D.去除进水中的有机悬浮颗粒物(分数:2.00)A.B.C.D.11.AN/O 工艺中U /U。 A.需要补充更多的碱性物质中和硝化反应产生的酸度 B.出水中含硝酸盐 C.缺氧反应器可降解进水中的一部
5、分 BOD5 D.好氧硝化反应器出水需要部分回流到缺氧反硝化反应器中(分数:2.00)A.B.C.D.12.稳定塘净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U /U。 A.光照 B.温度 C.有机负荷 D.pH 值和营养元素(分数:2.00)A.B.C.D.13.排水管道定线时,合理的做法有U /U。 A.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主干管及干管 B.在地形平坦地区,把平行于等高线的小流量的横支管其尽早接入干管 C.在地形平坦地区,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 D.对于地形中间隆起,布置成两个排水系统(分数:2.00)A.B.C.D.14.污泥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U /U。 A.目的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6、 B.可提高机械脱水效果和机械脱水设备的生产能力 C.也称为污泥的调理 D.能够去除污泥中大约 15%的水分(分数:2.00)A.B.C.D.15.格栅所能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的数量,因U /U不同而有很大区别。 A.所选用的栅条间空隙宽度 B.污水的性质 C.污水温度 D.污水的色度(分数:2.00)A.B.C.D.16.氧的转移速度取决于U /U等因素。 A.气相中氧分压梯度 B.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 C.充氧水泵的功率 D.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以及水流的紊流程度(分数:2.00)A.B.C.D.17.下列关于氧化沟工艺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氧化沟基本构造
7、形式为环状沟渠型,可设计为单槽或多槽式 B.氧化沟内应设置水下推进器,水流状态为推流式 C.氧化沟一般按延时曝气设计,出水水质好 D.氧化沟可按 A2/O 法设计,能够脱氮除磷(分数:2.00)A.B.C.D.18.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是U /U。 A.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去除 B.污水得以净化 C.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 D.体积较大的枯枝、树叶等漂浮物被去除(分数:2.00)A.B.C.D.19.污水管道中水靠重力流动,其流速与许多因素有关,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与管道的粗糙系数成反比 B.流速与水力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C.管道在满流时达到最大流速 D.流速的平方与坡度成
8、正比(分数:2.00)A.B.C.D.20.下列工业废水不能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是U /U。 A.具有腐蚀性的污水 B.带有垃圾、粪便、工业废渣等易于堵塞下水道的物质的废水 C.含有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D.经过稀释,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污水(分数:2.00)A.B.C.D.21.投加化学药剂对气浮效果的促进作用是U /U。 A.投加表面活性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 B.投加混凝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 C.利用混凝剂脱稳和投加浮选剂改变颗粒表面性质 D.利用混凝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和投加浮选剂脱稳(分数:2.00)A.B.C.D.22.平流式沉淀池U /U。 A.适用于地
9、下水位较低和地质较好的地区 B.施工简单 C.流入装置设有侧向或槽底潜孔的配水槽、挡流板 D.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池宽和池深方向存在水流不均匀及紊流流态,会增强沉淀效果(分数:2.00)A.B.C.D.23.对于分流制和合流制共存的城镇,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设施的能力有限时,对分流制和合流制系统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U /U。 A.合流管渠中混合污水先溢流后再与分流制系统的污水管渠系统连接,汇流的全部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排放 B.合流管渠和分流制污水管渠先汇流,在进入污水处理厂前将超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的部分混合污水溢流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C.合流管渠
10、和分流制污水管渠汇流接入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溢出部分污水,其余进入二级处理系统 D.合流管渠中的混合污水先溢流后再与分流制污水管渠连接,汇流后的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排放,合流管渠溢流的混合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水体(分数:2.00)A.B.C.D.2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U /U。 A.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是投加还原剂或电解的方法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经还原反应转变为无害或少害的新物质 B.处理含铬废水是利用还原剂将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 C.处理含铬废水时还原反应 pH 值宜控制在 79 D.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六价铬在阳极还原(分数:2.00)A.B.C.D.25.污水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U /U。
11、 A.霍乱菌 B.细菌总数 C.总大肠菌群 D.病毒(分数:2.00)A.B.C.D.26.以下关于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组成与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生物转盘设备由盘片、转轴和驱动装置以及水槽等部分组成 B.转盘的转动速度越高越好 C.盘体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体直径 D.盘片可采用竹片(分数:2.00)A.B.C.D.27.人工湿地处理系统U /U。 A.由基质一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净化 B.主要利用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使污水净化 C.能达到污水深度处理的目的 D.可种植莲藕(分数:2.00)A.B.C.D.28.以下关于反渗透的描述正确的是U
12、/U。 A.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多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 B.反渗透处理技术只能去除无机盐类 C.反渗透前处理技术因原水水质而异 D.反渗透处理工艺的核心部件是半渗透膜(分数:2.00)A.B.C.D.29.以下关于排水泵站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U /U。 A.排水泵站宜分期建设,即泵房按近期规模设计,并按近期规模配置水泵机组 B.泵站室外地坪标高应按城市防洪标准确定 C.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 2 台,不宜多于 8 台 D.当 2 台及 2 台以上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时,每台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分数:2.00)A.B.C.D.30.在延时曝气活
13、性污泥系统中,U /U。 A.微生物经常处于内源呼吸期 B.由于在营养受限制情况下得不到充足营养物,微生物会利用自身物质维持生理活动 C.微生物处于较高的营养水平 D.剩余污泥量少(分数:2.00)A.B.C.D.31.管渠中的污水和某些生产污水析出的下列气体中, U /U能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A.硫化氢 B.甲烷 C.二氧化碳 D.苯(分数:2.00)A.B.C.D.32.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U /U。 A.向工业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其与水中溶解杂质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使废水中溶解杂质浓度下降,此为化学沉淀法 B.在一定温度下,含有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叫做
14、溶度积,它是一个变量 C.化学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有机物浓度高的工业废水 D.对于含磷废水的化学沉淀处理,主要采用投加含低价金属离子盐来实现(分数:2.00)A.B.C.D.33.污水深度处理的主要内容是U /U。 A.去除水中多余的溶解氧 B.去除处理水中残存的悬浮物、脱色、除臭 C.降低 BOD、TOC、COD 等指标 D.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分数:2.00)A.B.C.D.34.辐流式沉淀池具有U /U等优点。 A.池中水流速度稳定 B.机械排泥设备简单 C.管理简单 D.排泥设备有定型产品(分数:2.00)A.B.C.D.3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U /U。 A
15、.处理效率高、水质稳定,对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有较强适应性 B.可不设置初次沉淀池,剩余污泥量少 C.曝气时间长,池容大 D.基建、运行费用高,占地较大(分数:2.00)A.B.C.D.36.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U /U。 A.选定工艺流程 B.曝气池容积、需氧量、供气量、曝气系统的计算与工艺设计 C.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污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工艺设计 D.二次沉淀池池型的选定、容积的计算与工艺设计(分数:2.00)A.B.C.D.37.影响城镇污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包括U /U。 A.城镇采用的排水制度 B.水温、色度、臭味和污水所含的固体物质 C.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习惯
16、D.污水的 pH 值和有机物含量(分数:2.00)A.B.C.D.38.某地区地质条件较差,需敷设管径为 300800mm 的污水管网,且建设工期紧,在上述条件下选用U /U是适宜的。 A.混凝土管 B.HDPE 管 C.钢筋混凝土管 D.玻璃钢管(分数:2.00)A.B.C.D.39.高负荷生物滤池U /U。 A.主要特征是采用人工曝气方式供氧 B.为避免滤池堵塞,要求滤池进水 BOD5不超过 200mg/L C.比普通生物滤池有更高的 BOD 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D.污泥增长率低于普通生物滤池(分数:2.00)A.B.C.D.40.污水生物脱氮处理方法有U /U。 A.折点加氯法 B.吹脱
17、法 C.AN/O 工艺 D.AP/AN/O 工艺(分数:2.00)A.B.C.D.41.经二级处理后的城镇污水,在排放水体前或回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U /U。 A.消毒的主要方法是向污水中投加消毒剂 B.污水的消毒程度应根据污水性质、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要求确定 C.紫外线照射渠不宜少于 2 条 D.二氧化氯或氯消毒后应进行混凝沉淀(分数:2.00)A.B.C.D.42.采用螺旋泵的污泥回流系统的特点有U /U。 A.效率高,稳定性较差 B.能够直接安装在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之间,需另没污泥井及其他附属设备 C.不堵塞,维护方便,节省能源 D.转速较慢,不会打碎活性污泥絮凝体(分数:2.00)A.B
18、.C.D.43.在进行排水制度选择时,U /U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因素。 A.城镇的地形特点 B.城镇的污水再生利用率 C.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 D.城镇人口多少和生活水平(分数:2.00)A.B.C.D.44.关于格栅的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U /U。 A.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栅条间隙大小由水泵进水口口径决定 B.格栅设置数量不应小于 2 个(格),如果设计流量较小,计算只需一个(格)时,应采用一用一备 C.粗格栅栅渣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 D.格栅除污机、输送机和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用密封形式,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可设置除臭处理装置(分数:2.00)A.B.C.D.45.下列关于雨量分析的
19、几个要素叙述正确的是U /U。 A.长降雨历时对应的暴雨强度小于短历时对应的暴雨强度 B.暴雨强度的频率与其重现期成倒数关系 C.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D.重现期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小(分数:2.00)A.B.C.D.46.以下关于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生物膜上的固着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并将其传递到生物膜和污水中 B.转盘上附着的生物膜与污水及空气之间进行有机物、O 2、CO 2、NH 3等的传递 C.老化的生物膜脱落后形成污泥,密度较小,不易沉淀 D.只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分数:2.00)A.B.C.D.47.在生物膜处理工艺中,U /U。 A.
20、普通生物滤池比生物转盘工艺出现得早 B.高负荷生物滤池限制进水 BOD5浓度 C.塔式生物滤池内部存在明显的生物分层现象 D.生物接触氧化池只具有生物膜反应器的基本特征(分数:2.00)A.B.C.D.48.以下描述正确的是U /U。 A.硫化物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的黑色沉淀 B.当水体 pH 值较低时,硫化物以 S2-为主要存在形式 C.重金属很难被微生物降解 D.水体细菌总数能够直接说明水体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和病毒(分数:2.00)A.B.C.D.49.以下关于曝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曝气装置一般采用空气扩散曝气和机械表面曝气等方式 B.曝气装置为微生物提供营养
21、物质 C.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中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溶解氧 D.曝气装置有搅拌曝气池中混合液的作用(分数:2.00)A.B.C.D.50.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特点是U /U。 A.管渠的布置应使所有服务面积上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都能合理的安排进入管渠,并能以可能地最短距离排向水体 B.在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上游排水区域内,如果雨水可沿地面的街道边沟排泄,则该区域可只设置污水管道,只有当雨水不能沿地面排泄时,才考虑布置合流管渠 C.沿水体岸边布置与水体平行的截流干管,并在适当位置上设置溢流井,以便于超过截流干管设计输水能力的那部分混合污水能通过溢流就近排入水体 D.宜每隔 12 个井段设置
22、一座溢流井,以便尽可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减小截流干管的尺寸和缩短排入渠道的长度(分数:2.00)A.B.C.D.51.斜板(管)沉淀池的理论基础是U /U。 A.沉淀池的池长和水平流速不变时,池深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颗粒越细小 B.将池深为 H、池长为 L 的沉淀池用水平隔板平分为 3 层,每层深为 H/3,在颗粒沉速与水平流速不变的条件下,只需 L/3,就可将同样沉速的颗粒去除 C.当沉淀池长不变,池深减为原来的 1/3,则水平流速增加到原来的 3 倍,仍可保持同样的悬浮物去除率 D.把沉淀池分成 n 层,其处理能力可提高 n 倍(分数:2.00)A.B.C.D.52.表征污水中有机物浓
23、度的综合指标有U /U。 A.COD 和 BOD B.TOC 和 TOD C.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D.悬浮有机物、胶体有机物、溶解性有机物(分数:2.00)A.B.C.D.53.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设计,其原因是U /U。 A.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外溢 B.有利于管道通风,排出有害气体 C.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D.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堵塞(分数:2.00)A.B.C.D.54.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定额为其相应给水定额的百分数;在确定排水定额时,该百分数的取值应遵循的原则有U /U。 A.地下水位高时取高值 B.地下水位低时取高值 C.大城市的小区取高值 D.埋地管采
24、用排水塑料管时取高值(分数:2.00)A.B.C.D.排水工程专业-7 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4,分数:108.00)1.以下关于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正确描述是U /U。 A.滤池内外的温度差能够决定空气在滤池内的流速、流向等 B.滤池内部的温度大致与气温相等 C.在夏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空气由上而下 D.在冬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空气由上而下(分数:2.00)A. B.C. D.解析:影响高负荷生物滤池通风状况的因素很多,但滤池内外的温度差是最重要的,它能够决定空气在滤池内的流速、流向等;滤池内部的温度大致与水温相等;在夏季
25、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空气流向由上而下,冬季则相反。2.关于排水管渠的断面形式说法正确的有U /U。 A.圆形断面有较好的水力性能,是最常用的一种断面形式 B.半椭圆形断面可减小管壁厚度 C.马蹄形断面有利于减少管道埋深 D.蛋形断面,从理论上看,可减少淤积(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见考试教材第 2 册第 101 页。3.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的说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U /U。 A.厌氧消化的最优温度区段在 3335 B.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消化的投配率以 5%8%为宜 C.消化过程宜进行连续搅拌 D.pH 值应控制在 7.07.3 之间(分数:2.00)A.B. C.D.
26、解析:厌氧消化有 2 个最优温度区段:在 3335的中温消化和 5055的高温消化;连续搅拌或过多搅拌对产甲烷菌生长不利,一般每 2h 搅拌一次,每次搅拌 25min。4.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有U /U。 A.总氮 B.凯氏氮 C.有机氮和氨氮 D.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数:2.00)A.B.C. D. 解析:选项 A 是表征污水中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四种化合物的总量;选项 B 是污水中有机氮和氨氮之和;而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形态,包括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5.莫诺德公式U /U。 A.反映酶促反应速率和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B.反映微生物增殖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
27、的关系 C.推论之一:在高的底物浓度下,底物会以最大的速率被降解 D.推论之二: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底物符合零级反应关系(分数:2.00)A.B. C. D.解析:莫诺德公式描述底物浓度和微生物比增殖速率之间的关系,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底物的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属零级反应;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底物降解速率与底物浓度呈现一级反应关系,受底物浓度限制。6.U /U属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A.地下渗滤 B.湿地处理 C.生物滤池 D.氧化沟(分数:2.00)A. B. C.D.解析:选项 C 属于生物膜法,选项 D 则属于活性污泥处理法。7.当城镇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时,下面哪几种污水量应计入
28、污水管道中设计管段的设计水量U /U。 A.工厂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尚未达到排放水体要求的废水量 B.冲洗街道的污水量 C.渗入的地下水量 D.由上游管段来的转输流量(分数:2.00)A. B.C. D. 解析:见考试教材第 2 册第 15、27 页。8.二次沉淀池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U /U。 A.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面 B.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 C.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物膜 D.用于去除动物油脂(分数:2.00)A.B. C. D.解析:二次沉淀池在生物处理构筑物末端,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物膜。9.含油废水在进行气浮之前,宜将乳化稳定系统脱稳、破乳,通常采用U
29、/U方法脱稳与破乳。 A.投加聚合氯化铝 B.投加表面活性剂 C.投加动物胶、松香等浮选剂 D.投加三氯化铁(分数:2.00)A. B.C.D. 解析:水中荷电污染粒子在气浮前可采用投加硫酸铝、聚氯化铝、二氯化亚铁、三氯化铁等进行脱稳、破坏措施,可见考试教材第 2 册第 534 页。10.二次沉淀池的功能是U /U。 A.使混合液澄清,分离活性污泥和处理水 B.进一步降解处理水中的 BOD5 C.浓缩活性污泥 D.去除进水中的有机悬浮颗粒物(分数:2.00)A. B.C. D.解析:二次沉淀池不具备降解 BOD5的功能,去除进水中有机悬浮颗粒物是初次沉淀池的功能。11.AN/O 工艺中U /U
30、。 A.需要补充更多的碱性物质中和硝化反应产生的酸度 B.出水中含硝酸盐 C.缺氧反应器可降解进水中的一部分 BOD5 D.好氧硝化反应器出水需要部分回流到缺氧反硝化反应器中(分数:2.00)A.B. C. D. 解析:A N/O 工艺中,原污水和来自于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回流液共同进入缺氧反硝化反应器,进水中的部分BOD5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被反硝化过程消耗,同时生成碱性物质,可用于中和后续硝化反应产生的酸度,由于该工艺从好氧硝化反应器直接出水,因此出水中含有硝酸盐。12.稳定塘净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U /U。 A.光照 B.温度 C.有机负荷 D.pH 值和营养元素(分数:2.00)A. B.
31、C. D. 解析:在稳定塘中,光照影响藻类的生长及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有机负荷对塘内细菌的繁殖及 O2、CO 2碳含量产生影响;pH 值和营养元素可形成制约因素。13.排水管道定线时,合理的做法有U /U。 A.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主干管及干管 B.在地形平坦地区,把平行于等高线的小流量的横支管其尽早接入干管 C.在地形平坦地区,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 D.对于地形中间隆起,布置成两个排水系统(分数:2.00)A. B. C. D. 解析:地形一般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主干管及干管,这样便于支管的污水自流
32、接入。在地形平坦地区,应避免小流量的横支管长距离平行于等高线敷设,让其尽早接入干管;宜使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由于主干管管径较大,保持最小流速所需坡度小,其走向与等高线平行是合理的。当地形倾向河道的坡度很大时,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于管与等高线平行,这种布置虽然主干管的坡度较大,但可设置为数不多的跌水井,而使干管的水力条件得到改善。有时由于地形的原因还可以布置成几个独立的排水系统。例如由于地形中间隆起而布置成两个排水系统。14.污泥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U /U。 A.目的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B.可提高机械脱水效果和机械脱水设备的生产能力 C.也称为污泥的调理 D.能够去除污泥中
33、大约 15%的水分(分数:2.00)A. B. C. D.解析: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污泥中有机污泥与水分的结合程度,降低污泥比阻,提高机械脱水的效率和设备生产能力,并不直接脱除水分。15.格栅所能截留悬浮物和漂浮物的数量,因U /U不同而有很大区别。 A.所选用的栅条间空隙宽度 B.污水的性质 C.污水温度 D.污水的色度(分数:2.00)A. B. C.D.解析:格栅的去除对象是可能堵塞水泵叶轮、管道、阀门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其截留数量与所选用的栅条间空隙宽度和污水的性质有关,而与污水温度和污水的色度无关。16.氧的转移速度取决于U /U等因素。 A.气相中氧分压梯度 B.液相
34、中氧的浓度梯度 C.充氧水泵的功率 D.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以及水流的紊流程度(分数:2.00)A. B. C.D. 解析:充氧水泵的功率不影响氧的转移速度。17.下列关于氧化沟工艺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氧化沟基本构造形式为环状沟渠型,可设计为单槽或多槽式 B.氧化沟内应设置水下推进器,水流状态为推流式 C.氧化沟一般按延时曝气设计,出水水质好 D.氧化沟可按 A2/O 法设计,能够脱氮除磷(分数:2.00)A. B.C. D. 解析:查找考试教材第 2 册 218 页可知: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和推流式之间。18.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是U /U。
35、 A.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去除 B.污水得以净化 C.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 D.体积较大的枯枝、树叶等漂浮物被去除(分数:2.00)A. B. C. D.解析: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大部分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被降解成 CO2和 H2O,得以去除,其余有机物则被微生物利用合成自身菌体,实现微生物个体的增殖;体积较大的枯枝、树叶等漂浮物已在一级处理中被去除。19.污水管道中水靠重力流动,其流速与许多因素有关,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与管道的粗糙系数成反比 B.流速与水力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C.管道在满流时达到最大流速 D.流速的平方与坡度成正比(分数:2.00)A.
36、 B.C.D. 解析:由流速公式可知流速与管道的粗糙系数成反比,坡度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见考试教材第 2 册第 30 页。20.下列工业废水不能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是U /U。 A.具有腐蚀性的污水 B.带有垃圾、粪便、工业废渣等易于堵塞下水道的物质的废水 C.含有剧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D.经过稀释,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污水(分数:2.00)A. B. C. D. 解析: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2)规定:严禁排入腐蚀下水道设施的污水;严禁向城市下水道倾倒垃圾、积雪、粪便、工业废渣和排放易于凝集的堵塞下水道的物质;严禁向下水道排放剧毒物质(
37、氰化钠、氰化钾等)、易燃、易爆物质(汽油、煤油、重油、润滑油、煤焦油、苯系物、醚类及其他有机溶剂等)和有害物质;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科学研究、肉类加工等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水质超过本标准的污水,不得用稀释法降低其浓度排入城市下水道。21.投加化学药剂对气浮效果的促进作用是U /U。 A.投加表面活性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 B.投加混凝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 C.利用混凝剂脱稳和投加浮选剂改变颗粒表面性质 D.利用混凝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和投加浮选剂脱稳(分数:2.00)A. B.C. D.解析:投加表面活性剂维持泡沫的稳定性,有利于刮渣,提高去除效果;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破乳凝聚,有
38、利于气泡黏附而上浮;投加浮选剂,其极性基团能选择性地被亲水性物质颗粒黏附,非极性基团朝向水,所以亲水性物质颗粒的表面转化为疏水性物质而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至水面。22.平流式沉淀池U /U。 A.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和地质较好的地区 B.施工简单 C.流入装置设有侧向或槽底潜孔的配水槽、挡流板 D.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池宽和池深方向存在水流不均匀及紊流流态,会增强沉淀效果(分数:2.00)A.B. C. D.解析:平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地质较差的地区;施工简单是其主要优点之一;流入装置设有侧向或槽底潜孔的配水槽、挡流板,起均匀布水与消能作用;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
39、适应能力较强也是其优点,但在池宽和池深方向存在水流不均匀及紊流流态,影响沉淀效果。23.对于分流制和合流制共存的城镇,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设施的能力有限时,对分流制和合流制系统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U /U。 A.合流管渠中混合污水先溢流后再与分流制系统的污水管渠系统连接,汇流的全部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排放 B.合流管渠和分流制污水管渠先汇流,在进入污水处理厂前将超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的部分混合污水溢流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C.合流管渠和分流制污水管渠汇流接入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溢出部分污水,其余进入二级处理系统 D.合流管渠中的混合污水先溢流后再与分流制污水管渠连接
40、,汇流后的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排放,合流管渠溢流的混合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水体(分数:2.00)A. B.C.D. 解析:分流制和合流制系统并存时,对于合流管渠中溢流的混合污水和分流管渠中的污水都要经过污水厂的二级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对水体造成更大程度的污染。见考试教材第 2 册第 99 页。2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U /U。 A.还原法处理工业废水是投加还原剂或电解的方法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经还原反应转变为无害或少害的新物质 B.处理含铬废水是利用还原剂将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 C.处理含铬废水时还原反应 pH 值宜控制在 79 D.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六价铬在阳极还原(分数:2.00)A. B.C.D
41、. 解析:处理含铬废水是在酸性条件下(pH=23),利用还原剂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再用碱性药剂调 pH值在碱性条件下(pH=79),使三价铬形成 Cr(OH)3沉淀而除去。25.污水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U /U。 A.霍乱菌 B.细菌总数 C.总大肠菌群 D.病毒(分数:2.00)A.B. C. D. 解析:选项 A 为具体的致病微生物种类,而非污水生物性质的常用检测指标。26.以下关于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组成与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U /U。 A.生物转盘设备由盘片、转轴和驱动装置以及水槽等部分组成 B.转盘的转动速度越高越好 C.盘体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体直径 D.盘片可采用竹片(分数
42、:2.00)A. B.C.D. 解析:转盘的转动速度应适当,转速过高不仅耗电高,还由于盘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易使生物膜过早脱落;盘体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体直径的 35%。27.人工湿地处理系统U /U。 A.由基质一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净化 B.主要利用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使污水净化 C.能达到污水深度处理的目的 D.可种植莲藕(分数:2.00)A. B.C. D. 解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设计的工程化湿地系统,是在人为调控的前提下,由基质一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净化。28.以下关于反渗透的描述正确的
43、是U /U。 A.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多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 B.反渗透处理技术只能去除无机盐类 C.反渗透前处理技术因原水水质而异 D.反渗透处理工艺的核心部件是半渗透膜(分数:2.00)A.B.C. D. 解析:反渗透处理技术多用于水的除盐处理;反渗透处理技术除去除无机盐类外,还能去除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质。29.以下关于排水泵站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U /U。 A.排水泵站宜分期建设,即泵房按近期规模设计,并按近期规模配置水泵机组 B.泵站室外地坪标高应按城市防洪标准确定 C.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 2 台,不宜多于 8 台 D.当 2 台及 2 台以上水泵合用一
44、根出水管时,每台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分数:2.00)A.B. C. D. 解析: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 5.1.1 条规定:排水泵站应根据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所确定的远近期规模设计。考虑到排水泵站多为地下构筑物,土建部分如按近期设计,则远期扩建较为困难。因此,规定泵站主要构筑物的土建部分宜按远期规模一次设计建成,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根据需要,随时添装机组。第 5.1.6 条规定:规定泵站室外地坪标高应按城镇防洪标准确定,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第 541 条规定:规定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 2 台,不宜大于 8 台。第 5.5
45、.1 条规定:当 2 台或 2 台以上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时,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30.在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中,U /U。 A.微生物经常处于内源呼吸期 B.由于在营养受限制情况下得不到充足营养物,微生物会利用自身物质维持生理活动 C.微生物处于较高的营养水平 D.剩余污泥量少(分数:2.00)A. B. C.D. 解析:因为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 BOD5污泥负荷率较低,使得污泥生长速率缓慢,剩余污泥量少,特别适合在不便于污泥处理的情况下使用。31.管渠中的污水和某些生产污水析出的下列气体中, U /U能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A.硫化氢 B.甲烷 C.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