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9155       资源大小:125.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1及答案解析.doc

    1、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褶皱构造是_。 A.岩层受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B.岩层受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C.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D.岩层受垂直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分数:2.00)A.B.C.D.2.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填土的是_。 A.堆填时间较长的砂土 B.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C.经压实后的生活垃圾 D.经处理后的一般工业废料(分数:2.00)A.B.C

    2、.D.3.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地震烈度是按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来划分 B.建筑场地烈度是指建筑场地内的最大地震烈度 C.设计烈度需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适当调低 D.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分数:2.00)A.B.C.D.4.关于地震震级和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国际通用震级划分标准 B.震级高、震源浅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C.一次地震一般会形成多个烈度区 D.建筑抗震措施应根据震级大小确定(分数:2.00)A.B.C.D.5.岩体和岩石的概念不同,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特征可以用_来表征。 A.石块 B.金属块 C.化石 D.岩块(分数:

    3、2.00)A.B.C.D.6.矿物硬度分成的 10 个标准等级中,等级最低的是_。 A.石膏 B.萤石 C.滑石 D.长石(分数:2.00)A.B.C.D.7.侵入岩是侵入到周围岩层中形成的岩浆岩,根据形成深度划分,深成岩是指其形成深度大于_km。 A.3 B.5 C.10 D.15(分数:2.00)A.B.C.D.8.直接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形成的岩石是_。 A.石灰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分数:2.00)A.B.C.D.9.建设工程通常将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综合体称为_。 A.工程岩石 B.物理岩石 C.工程岩体 D.物理岩体(分数:2.00)A.B.C.D.10.将土划分为残

    4、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是根据_分类。 A.地质成因 B.颗粒级配 C.有机含量 D.颗粒大小(分数:2.00)A.B.C.D.11.在层状岩层中最明显,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的地质构造是_。 A.褶皱 B.倾斜 C.断层 D.破裂(分数:2.00)A.B.C.D.12.平推断层是由于岩体受水平_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扭应力 D.切应力(分数:2.00)A.B.C.D.13.由于岩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所以岩体变形的_特征较岩石更为显著。 A.强度 B.弹塑性 C.应力 D.松弛(分数:2.00)A.B.C

    5、.D.14.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的是_。 A.化石 B.岩石 C.矿物 D.岩体(分数:2.00)A.B.C.D.15.常见岩石的比重一般介于_之间。 A.1.42.3 B.2.43.3 C.3.44.3 D.4.45.3(分数:2.00)A.B.C.D.16.岩石的_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A.孔隙性 B.软化性 C.吸水性 D.抗冻性(分数:2.00)A.B.C.D.17.岩石的抗冻性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岩石在抗冻试验前后_的降低率表示。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折强度 D.抗扭强度(分数:2.00)A.B.C.D.18.岩

    6、石强度指标中,_强度最小。 A.抗压 B.抗剪 C.抗扭 D.抗拉(分数:2.00)A.B.C.D.19.由于成分和结构的不同,_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日照时间 D.风化程度(分数:2.00)A.B.C.D.20.一般孔隙比小于_的土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 A.0.4 B.0.5 C.0.6 D.0.7(分数:2.00)A.B.C.D.21.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是_。 A.颜色 B.光泽 C.硬度 D.痕纹(分数:2.00)A.B.C.D.22.矿物的_是抵抗外力刻画、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A.颜色 B.光泽 C.硬度 D.痕纹(分数:2.00)

    7、A.B.C.D.23.砂土是粒径大于_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 A.0.5 B.1 C.1.5 D.2(分数:2.00)A.B.C.D.24.决定岩石的块体大小及岩体结构类型的是_。 A.岩体分化的多少 B.岩石风化的多少 C.节理组数的多少 D.岩石变迁的深浅(分数:2.00)A.B.C.D.25.以下列出的土类型中,粒径最小的是_。 A.粉土 B.砾石 C.砂土 D.漂石(分数:2.00)A.B.C.D.26.裂隙发育程度为裂隙不发育的情况是指:裂隙 12 组,规则,构造型,间距在_m 以上,多为密闭裂隙。 A.1 B

    8、.2 C.3 D.5(分数:2.00)A.B.C.D.27.非构造裂隙是由_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 A.岩石作用、外动力、压力 B.岩体作用、外动力、压力 C.岩体作用、外动力、重力 D.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分数:2.00)A.B.C.D.28.下列不是岩体结构类型的是_。 A.层状结构 B.散体结构 C.碎裂结构 D.钜状结构(分数:2.00)A.B.C.D.29.岩石的_是评价岩石(岩体)稳定性的指标,是对岩石(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A.抗压强度和抗冻强度 B.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C.抗冻强度和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和风化强度(分数:2.00)A.B.C.D.30.塑性

    9、指数的含义是_。 A.表示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B.表示半固态黏性土随含水量增加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 C.表示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塑、流动状态的界限 D.表示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分数:2.00)A.B.C.D.31.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它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 e 大于或等于_。 A.0.5 B.0.8 C.1.0 D.1.2(分数:2.00)A.B.C.D.32.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中,_是标志土的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A.饱和度 B.孔隙比 C.含水量 D.孔隙率(分数:2.00)A.B.C.D.33.下列_是世界上地震活动频繁的地震带

    10、。 A.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西洋地震带 B.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C.西亚高原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D.西亚高原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分数:2.00)A.B.C.D.34.延伸长度为_m 的平直结构面,对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对边坡的稳定影响一般不大。 A.510 B.1015 C.1520 D.2025(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32.00)35.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的等级包括_。 A.金属光泽 B.金刚光泽 C.半金属光泽 D.玻璃光泽 E.蜡状光泽(分数:4.50)A.B.C.D.E.36.岩体可能由

    11、一种或多种岩石组合,且在形成现实岩体的过程中,经受了_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 A.构造变动 B.风化作用 C.卸荷作用 D.日照作用 E.沉淀作用(分数:4.50)A.B.C.D.E.37.碎石土是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_、圆砾和角砾。 A.漂石 B.卵石 C.块石 D.萤石 E.碎石(分数:4.50)A.B.C.D.E.38.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_。 A.金属光泽 B.半金属光泽 C.金刚光泽 D.玻璃光泽 E.风化光泽(分数:4.50)A.B.C.D.E.39.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重度大就说明岩石

    12、的_。 A.结构致密 B.孔隙性小 C.可塑性强 D.强度高 E.稳定性高(分数:4.50)A.B.C.D.E.40.岩石等级划分为_。 A.软石 B.普坚石 C.松石 D.次坚石 E.特坚石(分数:4.50)A.B.C.D.E.41.以下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的是堆填时间超过_。 A.10 年的黏性土 B.5 年的黏性土 C.5 年的粉土 D.2 年的黏性土 E.2 年的砂土(分数:5.00)A.B.C.D.E.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褶皱构造是_。 A.岩层受

    13、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B.岩层受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C.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D.岩层受垂直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褶皱构造的定义。褶皱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它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2.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填土的是_。 A.堆填时间较长的砂土 B.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C.经压实后的生活垃圾 D.经处理后的一般工业废料(分数:2.00)A.B.C. D.解析

    14、: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填土的类型。试验证明,以生活垃圾和腐蚀性及易变性工业废料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3.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地震烈度是按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来划分 B.建筑场地烈度是指建筑场地内的最大地震烈度 C.设计烈度需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适当调低 D.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基本烈度的含义。地震烈度可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4.关于地震震级和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建筑抗震设计的依据是国际通用震级划分标准 B.震级

    15、高、震源浅的地震其烈度不一定高 C.一次地震一般会形成多个烈度区 D.建筑抗震措施应根据震级大小确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地震的震级和强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地区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但因地质条件的差异,也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烈度异常区。5.岩体和岩石的概念不同,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特征可以用_来表征。 A.石块 B.金属块 C.化石 D.岩块(分数:2.00)A.B.C.D. 解析:6.矿物硬度分成的 10

    16、 个标准等级中,等级最低的是_。 A.石膏 B.萤石 C.滑石 D.长石(分数:2.00)A.B.C. D.解析:7.侵入岩是侵入到周围岩层中形成的岩浆岩,根据形成深度划分,深成岩是指其形成深度大于_km。 A.3 B.5 C.10 D.15(分数:2.00)A.B. C.D.解析:8.直接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形成的岩石是_。 A.石灰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分数:2.00)A.B.C.D. 解析:9.建设工程通常将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石综合体称为_。 A.工程岩石 B.物理岩石 C.工程岩体 D.物理岩体(分数:2.00)A.B.C. D.解析:10.将土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

    17、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类型,是根据_分类。 A.地质成因 B.颗粒级配 C.有机含量 D.颗粒大小(分数:2.00)A. B.C.D.解析:11.在层状岩层中最明显,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的地质构造是_。 A.褶皱 B.倾斜 C.断层 D.破裂(分数:2.00)A. B.C.D.解析:12.平推断层是由于岩体受水平_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扭应力 D.切应力(分数:2.00)A.B.C. D.解析:13.由于岩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所以岩体变形的_特征较岩石更为显著。 A.强度 B.弹塑性 C.应力 D.松弛(分数:2.00)A.

    18、B. C.D.解析:14.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的是_。 A.化石 B.岩石 C.矿物 D.岩体(分数:2.00)A.B.C. D.解析:15.常见岩石的比重一般介于_之间。 A.1.42.3 B.2.43.3 C.3.44.3 D.4.45.3(分数:2.00)A.B. C.D.解析:16.岩石的_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A.孔隙性 B.软化性 C.吸水性 D.抗冻性(分数:2.00)A. B.C.D.解析:17.岩石的抗冻性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岩石在抗冻试验前后_的降低率表示。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折强度 D.抗扭强度(分

    19、数:2.00)A.B. C.D.解析:18.岩石强度指标中,_强度最小。 A.抗压 B.抗剪 C.抗扭 D.抗拉(分数:2.00)A.B.C.D. 解析:19.由于成分和结构的不同,_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日照时间 D.风化程度(分数:2.00)A.B. C.D.解析:20.一般孔隙比小于_的土是密实的低压缩性土。 A.0.4 B.0.5 C.0.6 D.0.7(分数:2.00)A.B.C. D.解析:21.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是_。 A.颜色 B.光泽 C.硬度 D.痕纹(分数:2.00)A. B.C.D.解析:22.矿物的_是抵抗外力刻画、压入或研

    20、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A.颜色 B.光泽 C.硬度 D.痕纹(分数:2.00)A.B.C. D.解析:23.砂土是粒径大于_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 A.0.5 B.1 C.1.5 D.2(分数:2.00)A.B.C.D. 解析:24.决定岩石的块体大小及岩体结构类型的是_。 A.岩体分化的多少 B.岩石风化的多少 C.节理组数的多少 D.岩石变迁的深浅(分数:2.00)A.B.C. D.解析:25.以下列出的土类型中,粒径最小的是_。 A.粉土 B.砾石 C.砂土 D.漂石(分数:2.00)A. B.C.D.解析:26.

    21、裂隙发育程度为裂隙不发育的情况是指:裂隙 12 组,规则,构造型,间距在_m 以上,多为密闭裂隙。 A.1 B.2 C.3 D.5(分数:2.00)A. B.C.D.解析:27.非构造裂隙是由_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 A.岩石作用、外动力、压力 B.岩体作用、外动力、压力 C.岩体作用、外动力、重力 D.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分数:2.00)A.B.C.D. 解析:28.下列不是岩体结构类型的是_。 A.层状结构 B.散体结构 C.碎裂结构 D.钜状结构(分数:2.00)A.B.C.D. 解析:29.岩石的_是评价岩石(岩体)稳定性的指标,是对岩石(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A.

    22、抗压强度和抗冻强度 B.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C.抗冻强度和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和风化强度(分数:2.00)A.B. C.D.解析:30.塑性指数的含义是_。 A.表示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B.表示半固态黏性土随含水量增加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 C.表示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塑、流动状态的界限 D.表示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分数:2.00)A. B.C.D.解析:31.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它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 e 大于或等于_。 A.0.5 B.0.8 C.1.0 D.1.2(分数:2.00)A.B.C. D.解析:32.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中,

    23、_是标志土的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A.饱和度 B.孔隙比 C.含水量 D.孔隙率(分数:2.00)A.B.C. D.解析:33.下列_是世界上地震活动频繁的地震带。 A.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西洋地震带 B.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C.西亚高原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D.西亚高原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分数:2.00)A.B. C.D.解析:34.延伸长度为_m 的平直结构面,对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对边坡的稳定影响一般不大。 A.510 B.1015 C.1520 D.2025(分数:2.00)A. B.C.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32.00)35.

    24、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的等级包括_。 A.金属光泽 B.金刚光泽 C.半金属光泽 D.玻璃光泽 E.蜡状光泽(分数:4.50)A. B. C. D. E.解析:36.岩体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岩石组合,且在形成现实岩体的过程中,经受了_等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 A.构造变动 B.风化作用 C.卸荷作用 D.日照作用 E.沉淀作用(分数:4.50)A. B. C. D.E.解析:37.碎石土是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_、圆砾和角砾。 A.漂石 B.卵石 C.块石 D.萤石 E.碎石(分数:4.50)A. B. C. D.

    25、E. 解析:38.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_。 A.金属光泽 B.半金属光泽 C.金刚光泽 D.玻璃光泽 E.风化光泽(分数:4.50)A.B. C. D. E. 解析:39.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重度大就说明岩石的_。 A.结构致密 B.孔隙性小 C.可塑性强 D.强度高 E.稳定性高(分数:4.50)A. B. C.D. E. 解析:40.岩石等级划分为_。 A.软石 B.普坚石 C.松石 D.次坚石 E.特坚石(分数:4.50)A.B. C. D. E. 解析:41.以下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的是堆填时间超过_。 A.10 年的黏性土 B.5 年的黏性土 C.5 年的粉土 D.2 年的黏性土 E.2 年的砂土(分数:5.00)A. B.C. D.E.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工程部分)-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