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某新建站房工程,建筑面积 56500m2,地下 1 层,地上 3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 24m,总承包单位搭设了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度 25m),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面,结果发生了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了 1 人死亡,4 人重伤,1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00 多万元。事故调查中发现下列事件:事件 1:经检查,本工程项目经理持有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书和安全考核资格证书(B),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事
2、件 2: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文件中,仅包含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等内容,调查组要求补充完善。事件 3:双排脚手架连墙件被施工人员拆除了两处;双排脚手架同一区段,上下两层的脚手板上堆放的材料重量均超过 3kN/m2。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施工企业还有哪些人员需要取得安全考核资格证书及其证书类别,与建筑起重作业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有哪些?(分数:5.00)_(2).事件 2 中,重大危险源控制系
3、统还应有哪些组成部分?(分数:5.00)_(3).指出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脚手架还有哪些情况下也要进行阶段检查和验收。(分数:5.00)_(4).生产安全事故有哪几个等级?本事故属于哪个等级?(分数:5.00)_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 28000m2,地下 1 层,地上 6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思想、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事件 2:施工单位编制的项目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包括有:管理目标、规
4、章制度、应急准备与响应、教育培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认为安全措施计划主要内容不全,要求补充。事件 3:施工现场入口仅设置了企业标志牌、工程概况牌,检查组认为制度牌设置不完整,要求补充。工人宿舍室内净高 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 20名工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通知单。事件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按安全检查标准(JGJ 59)对本次安全进行检查,汇总表得分 68 分。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除所述检查内容外,施工安全检查还应检查哪些内容?(分数:5.00)_(2).事件 2 中,安全措施计划中还应补充哪些内容?(分数:5.00)_(
5、3).事件 3 中,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哪些制度牌?现场工人宿舍应如何整改?(分数:5.00)_(4).事件 4 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本次检查应评定为哪个等级?(分数:5.00)_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 98000m2,劲性钢骨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 3 层,地上46 层,建筑高度为 203m。基础深度 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 18m。首层大堂高度为 12m,跨度为 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起重机,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 12t。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
6、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事件 2: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事件 3: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浇筑首层大堂顶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 5 人死亡,7 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有关人员于 2h 后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h 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事件 4: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 11 点后安排了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
7、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 60dB(A)。B问题/B(分数:20.00)(1).依据背景资料指出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哪几项?(分数:5.00)_(2).事件 2 中,焊缝夹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其处理方法是什么?(分数:5.00)_(3).事件 3 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 493 号令),此次事故属于哪个等级?纠正事件 3 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哪些内容?(分数:5.00)_(4).事件 4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8、。(分数:5.00)_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35000m2,地下 2 层,筏板基础;地上 25 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提出了编制工作程序和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事件 2: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内容包括:“
9、项目安全管理目标”、“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项目安全管理主要措施”三方面内容,并规定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施工阶段。事件 3: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分包单位必须具有营业许可证、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等分包单位选择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事件 4: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墙体砌块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超差不大为由,书面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监理单位对此事
10、发出了整改通知,并报告了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事件 5: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违反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记录平台上进行了公布,公布期限为 6 个月。公布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整改情况,将公布期限调整为 4 个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进行公布,公布期限 4 个月。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项目经理的做法有何不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包括哪些内容?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分数:4.00)_(2).事件 2 中,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11、应贯穿哪些阶段?(分数:4.00)_(3).指出事件 3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分数:4.00)_(4).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 4,可以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给予怎样的处罚?(分数:4.00)_(5).事件 5 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诚信行为记录的做法是否妥当?全国、省级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各是多少?(分数:4.00)_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 125000m2,地下 3 层,地上 26 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 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履
12、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事件 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事件 3:施工总承包
13、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并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事件 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B问题/B(分数:20.00)(1).指出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分数:5.00)_(2).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分数:5.00)_(3).事件 3 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分数:5.00)_(
14、4).事件 4 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分数:5.00)_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某新建站房工程,建筑面积 56500m2,地下 1 层,地上 3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 24m,总承包单位搭设了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度 25m),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面,结果发生了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了 1 人死亡,4 人重伤,1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00 多万元。事故调查中发现下列事件:事件 1:经检查,本工程项目经理持有一级注
15、册建造师证书和安全考核资格证书(B),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事件 2: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文件中,仅包含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等内容,调查组要求补充完善。事件 3:双排脚手架连墙件被施工人员拆除了两处;双排脚手架同一区段,上下两层的脚手板上堆放的材料重量均超过 3kN/m2。项目部对双排脚手架在基础完成后、架体搭设前,搭设到设计高度后,每次大风、大雨后等情况下均进行了阶段检查和验收,并形成书面检查记录。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施工企业还有哪些人员需要取得安全考核资格证书及其证书类别,与建筑起重
16、作业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1 中,施工企业还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考核资格证书。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证书类别为 A 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证书类别为 C 类。 与建筑起重作业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有: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机驾驶员、起重信号工、司索工等。)解析:(2).事件 2 中,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还应有哪些组成部分?(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2 中,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还有如下组成部分: (1)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2)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重大危险源的监察。)解析:(
17、3).指出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脚手架还有哪些情况下也要进行阶段检查和验收。(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如下。(1)不妥之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被施工人员拆除了两处。(2)不妥之处:双排脚手架同一区段,上、下两层的脚手板上堆放的材料重量均超过 3kN/m2。脚手架还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每搭设完 68m 高度后;(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3)冻结地区解冻后;(4)停用超过 1 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解析:(4).生产安全事故有哪几个等级?本事故属于哪个等级?(分数:5.00)_正确答案:(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其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18、,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本事故属于一般事故。)解析: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 28000m2,地下 1 层,地上 6 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思想、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事件 2:施工单位编制的项目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包括有: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应急准备与响应、教育培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认为安全措施计划主要内容不全,要求补充。事件 3:施工现场入口仅设置了企业标志牌、工程
19、概况牌,检查组认为制度牌设置不完整,要求补充。工人宿舍室内净高 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 20名工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通知单。事件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组按安全检查标准(JGJ 59)对本次安全进行检查,汇总表得分 68 分。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除所述检查内容外,施工安全检查还应检查哪些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还应检查: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伤亡事故处理等。)解析:(2).事件 2 中,安全措施计划中还应补充哪些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安全
20、措施计划中还应补充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 (2)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 (3)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4)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资源配置与费用投入计划; (6)检查评价、验证与持续改进。)解析:(3).事件 3 中,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哪些制度牌?现场工人宿舍应如何整改?(分数:5.00)_正确答案:(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的制度牌有:大门内应设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制度牌。 施工现场工人宿舍的整改: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 2 层,严禁使用通铺;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 16 人;宿舍内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21、0.9m,室内净高不得小于 2.4m。)解析:(4).事件 4 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本次检查应评定为哪个等级?(分数:5.00)_正确答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本次检查应评定为不合格。)解析: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 98000m2,劲性钢骨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 3 层,地上46 层,建筑高度为 203m。基础深度 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 18m。首层大堂高度为 12m,跨度为 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起重机,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 12t。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
22、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事件 2: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事件 3: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浇筑首层大堂顶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 5 人死亡,7 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有关人员于 2h 后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h 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事件 4: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 11 点后安排了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
23、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 60dB(A)。B问题/B(分数:20.00)(1).依据背景资料指出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哪几项?(分数:5.00)_正确答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深基坑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解析:(2).事件 2 中,焊缝夹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其处理方法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2 中,焊缝夹渣的原因可能有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
24、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其处理方法是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解析:(3).事件 3 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 493 号令),此次事故属于哪个等级?纠正事件 3 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哪些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3 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 493 号令),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纠正事件 3 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h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25、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时应报告的内容如下: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解析:(4).事件 4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4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
26、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如下。 (1)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施工期间应遵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的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控制在 55dB(A)内。 (3)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 10 时至次日早晨 6 时不允许安排施工。 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泻。)解析: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35000m2,地下 2 层,筏板基础;地上 25 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
27、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提出了编制工作程序和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事件 2: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安全管理目标”、“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项目安全管理主要措施”三方面内容,并规定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施工阶段。事件 3: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分包单位必须具有营业许可证
28、、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等分包单位选择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事件 4: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墙体砌块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超差不大为由,书面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了整改通知,并报告了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事件 5: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违反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行为,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记录平台上进行了
29、公布,公布期限为 6 个月。公布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整改情况,将公布期限调整为 4 个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进行公布,公布期限 4 个月。B问题/B(分数:20.00)(1).事件 1 中,项目经理的做法有何不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包括哪些内容?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分数:4.00)_正确答案:(事件 1 中,项目经理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不妥。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包括的内容:了解项目相关各方的要求;分析项目条件和环境;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组织编制;履行报批手续。 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还应包括的内容:文
30、明施工、整洁卫生、不扰民、环境保护。)解析:(2).事件 2 中,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贯穿哪些阶段?(分数:4.00)_正确答案:(事件 2 中,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还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对从事危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危险源及其风险规避的宣传与警示方式。 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贯穿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各阶段。)解析:(3).指出事件 3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分数:4.00)_正确答案:(事件 3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
31、法如下。 (1)不妥之处: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单位原则不全面。 正确做法:分包单位选择原则:主体和基础工程必须自己组织施工;分包商必须具有营业许可证,其资质必须符合工程类别的要求;必须经过业主同意许可;禁止出现层层分包的现象。 (2)不妥之处:将裙房结构工程进行了分包。 正确做法:主体工程必须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施工。 (3)不妥之处: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 正确做法: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整理收集好的工程技术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将整理、收集好的工程技术资料移交给城建档案部位,并办理相关手续。 (4)不妥之处:分包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正确做法:分包单位应
32、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解析:(4).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 4,可以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给予怎样的处罚?(分数:4.00)_正确答案:(依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就事件 4 可以对建设单位给予的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 2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对施工单位给予的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不应对监理单位给予处罚。)解析:(5).事件 5 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诚信行为记录的做法是否
33、妥当?全国、省级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各是多少?(分数:4.00)_正确答案:(事件 5 中,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诚信行为记录的做法不妥当。 全国省级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公布期限一般为 6 个月至 3 年,最短不得少于 3 个月。)解析: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 125000m2,地下 3 层,地上 26 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 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 1: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
34、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事件 2: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事件 3: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并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事件 4: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
35、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节点处理措施。B问题/B(分数:20.00)(1).指出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1 中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不妥之处:地下连续墙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行为属于违法分包行为。(2)不妥之处: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中约定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
36、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解析:(2).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选型依据还有哪些?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了哪些主要内容?(分数:5.00)_正确答案:(1)除地质勘察报告外,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依据还有施工图、开挖深度、建筑物周边环境、地下管线情况、道路交通情况。 (2)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补充的主要内容: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解析:(3).事件 3 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分数:5.00)_正确答案:(事件 3 中,施工现场还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位置:起
37、重机械设备处、临时用电设施处、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孔洞口、爆破物、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解析:(4).事件 4 中,板材组装应按什么顺序进行?板材安装节点应如何处理?(分数:5.00)_正确答案:(1)事件 4 中,板材组装顺序:当有洞口时,应以门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外一端安装。 (2)板材安装节点的处理如下。 1)接缝处理:所用接缝材料品种和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板缝处粘贴 5060mm 宽的纤维布带,阴阳角处粘贴 200mm 宽纤维布(每边各100mm 宽),并用石膏腻子抹平,总厚度应控制在 3mm 内。 2)防腐处理:接触砖、石,混凝土的龙骨、埋置的木楔应作防腐处理。 3)踢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