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186 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0,分数:60.00)1.我国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蓄、黄金储备的金融机构是( )。(分数:1.00)A.中国人民银行B.中国银行C.开发银行D.商业银行2.货币政策的优势不包括( )。(分数:1.00)A.保持社会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B.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C.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见效快,时滞短D.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3.把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作为根本任务,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新的农业革命,实现( )和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增长向保障粮食安全和更加注重
2、质量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分数:1.00)A.技术改造B.技术跨越C.技术革新D.技术开发4.中部地区充分发挥( )城市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生产基地。(分数:1.00)A.大B.中心C.大中D.特大5.我国在新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政策导向表述有误的是( )。(分数:1.00)A.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继续推进红色旅游B.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C.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D.继续发展观光旅游、专题旅游,鼓励开发出境旅游6.西电东送的( )大通道主要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和山东省,形成
3、连接西北、华北和山东的北部电网。(分数:1.00)A.北部B.中部C.南部D.西北7.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增长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叫( )。(分数:1.00)A.经济发展体现形式B.经济增长水平C.经济增长速度D.经济增长方式8.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从 1996 年起,国务院明确指出:对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继续改造项目均实行( )。(分数:1.00)A.招标投标制度B.建设监理制度C.资本金制度D.投资方向调节税制度9.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所产生的作用,集中在( )的平衡关系上。(分数:1.00)A.进口与出口B.总供给和总需求C.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D.投资和消费
4、需求10.下列属于勘察、设计合同内容的是( )。(分数:1.00)A.提交有关基础资料B.工程范围和建设工期C.工程质量、技术资料交付时间等D.建设单位与建立单位的权利和义务11.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 )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分数:1.00)A.人类文明进步B.环境保护C.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D.地球生态发展12.一定时期的总供给能力,主要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投资B.消费C.国民收入D.投资机构13.对设在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按( )的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分数:1.00)A.25%B.20%C
5、.15%D.10%14.坚持( )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分数:1.00)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以邻为本,为邻解围C.独立自主,高度自治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15.保障能源安全要坚持立足( )的方针,加强煤炭作为能源主体的基础地位,继续适当加大对煤炭工业的投入。(分数:1.00)A.国内供应和国外供应B.国内供应C.国外供应D.国内外结合16.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 ),目的是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这一生态完整、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行政独立的典型区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快出效益,进而逐步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分数:
6、1.00)A.农业B.生态经济C.林牧业D.种植业17.在整个经济结构中,( )居于核心地位,对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数:1.00)A.产业结构B.劳动力C.自然资源D.资本18.下列措施属于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手段的是( )。(分数:1.00)A.加强领导,抓好管B.强化监督,狠抓落实C.统一协调,综合决策D.做好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和标准制度工作19.中央银行通过调节(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分数:1.00)A.存款规模B.贷款规模C.法定存款准备金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平衡与发展是一对( )的范畴。(分数:1.00)A.对立B.统一C.既对立又统一D.
7、以上都不正确21.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是( )。(分数:1.00)A.政府干预政策B.规范竞争的政策C.反垄断政策D.促进竞争的政策22.油气勘探开发要立足中亚俄罗斯、中东北非及南美三大战略区,重点扩大和巩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苏丹、委内瑞拉、印尼等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建立几个稳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实现原油进口多元化。(分数:1.00)A.扩大供给范围B.扩大产量和储量占有份额C.减少供应风险D.减轻供应风险23.社会保障是( )的产物和重要标志。(分数:1.00)A.社会经济发展B.人类文明C.现代计划经济D.现代市场经济24.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8、的是( )。(分数:1.00)A.存货价值的增加B.新厂房的增加C.新住宅的增加D.新设备的增加25.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取决于它的( )。(分数:1.00)A.外资数量B.国民储蓄率C.投资额度D.消费水平26.投资者通过及时披露的各种信息,选择成长性好、盈利潜力大的股票进行投资,抛售业绩滑坡、收益差的股票,这是股票市场的( )功能。(分数:1.00)A.筹集资金B.转化企业机制C.优化资源配置D.分散风险27.( )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充分发挥时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分数:1.00)A.潜在的总供给B.消费性总供
9、给C.投资性总供给D.实现的总供给28.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叫做( )。(分数:1.00)A.固定资产效益系数B.资本使用效率C.投资效益系数D.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29.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叫做( )。(分数:1.00)A.国家总供给能力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额D.国民经济总值30.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关键是( )。(分数:1.00)A.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并选择好实施战略的突破口C.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给予扶持D.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31.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
10、务是形成以( )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分数:1.00)A.计算机行业B.高新技术产业C.能源工业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32.对优化开发区域综合评价的内容应该是( )。(分数:1.00)A.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B.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等C.生态环境保护等D.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33.关于区域产业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环渤海经济区应大力推动能源基地的建设B.长江三角地区、环渤海区应把电子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C.有色金属工业成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经济区、西北经济区和中部五省经济区基础工业发展的重点D.国家产业政策是区域产业政策制定的唯一依据34.关于经济区,下
11、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经济区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B.各地的综合经济区划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C.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由科学决策者详细指定,基本是一致的D.经济区划是指导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方向发展的有利工具35.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分数:1.00)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地方税D.其他税36.国民经济效益又叫( )。(分数:1.00)A.宏观经济效益B.微观经济效益C.财务效益D.社会效益3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
12、展观。(分数:1.00)A.1987B.1989C.1992D.199538.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要,称为( )财政政策。(分数:1.00)A.紧缩性B.中性C.扩张性D.自动性39.交通运输业,以发展( )为目标,围绕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安全,进行技术开发并推进产业化。(分数:1.00)A.综合交通运输体系B.飞机制造C.高速机车D.汽车40.人口的文化构成一般与经济发展成( )关系;(分数:1.00)A.无关系B.指数C.正比例D.反比例41.某国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为 8000 万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64000 万亿元人民币,年度投资完成额为 24000
13、万亿元人民币,则投资效益系数为( )。(分数:1.00)A.50%B.37.5%C.33.3%D.12.5%42.我国未来的产业重点中,要坚持把( )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分数:1.00)A.工业B.国防建设C.农业D.高科技产业43.总承包方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单位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 )交由第三方完成。(分数:1.00)A.全部工程B.部分工程C.主体工程D.部分主体工程44.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目前主要靠( )来解决。(分数:1.00)A.从金融市场筹资B.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C.向企业发行金融债券D.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45.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 )跨
14、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分数:1.00)A.生产要素B.输出劳务C.境外投资D.私营企业46.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任务的两大主要调控手段是(, )。(分数:1.00)A.财政政策与发展规划B.投资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C.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微观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选择47.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 )。(分数:1.00)A.35%B.40%C.45%D.50%48.( )是人口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数:1.00)A.经济发展B.计生政策C.粮食等基本物资生产D.教育业49.实施城镇化战略,会扩大( ),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需求,从战略
15、上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源泉。(分数:1.00)A.消费需要B.投资需要C.进口需要D.投资消费需要50.新的财政年度的收支计划指标以上年度指标执行数为基础,并考虑本年度的实际情况之后调整正确,称为( )。(分数:1.00)A.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C.单式预算D.零基预算51.关于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两者统计口径不同B.两者没有关系C.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D.两者的决定因素不同52.生活节水器具主要有马桶、水龙头、喷头、浴缸等,我国传统的 9L 以上的便器水箱、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手动淋浴器等都属浪费水的器具,
16、应该( )。(分数:1.00)A.淘汰B.逐步淘汰C.强制淘汰D.限期淘汰53.( )是正常经费按人员定额核定,专项经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核定。(分数:1.00)A.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C.单式预算D.零基预算54.我国政策鼓励外商向西部地区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凡外资比例达到( )以上的再投资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分数:1.00)A.25%B.45%C.30%D.50%55.基本完成长江中下游干流、武汉等重点防洪城市以及洞庭湖、鄱阳湖、重要支流的、级堤防的加高加固、堤身和基础防渗、填塘固基、隐患处理,并实施干流河势控制等工程建设,使长江重点( )达到流域规划标准。(
17、分数:1.00)A.流域B.堤防C.城市D.乡村56.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或者依据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是( )。(分数:1.00)A.国有股B.国家股C.法人股D.国有法人股57.加强和改进投资监督管理的手段是( )。(分数:1.00)A.协调投资宏观调控手段B.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统计工作C.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D.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58.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和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手段是( )。(分数:1.00)A.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B.健全备案制C.鼓励社会投资D.规范政府标准制59.在现实中,宏观经济并不总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下运
18、行,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供给和需求存在空间上的分离B.价格制约着供给和需求的相互转化C.市场机制的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协调D.多种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及结构60.在某个时点上,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是( )。(分数:1.00)A.总需要B.货币供应C.信用总量D.货币发行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61.加强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统筹安排( )建设,完善防汛通信调度系统,确保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分数:2.00)A.堤防B.枢纽C.河湖疏浚D.水运E
19、.蓄滞洪区62.我国现行增值税征收对一般纳税人采用两档税率,即( )。(分数:2.00)A.17%的基本税率B.15%的低税率C.13%的低税率D.10%的低税率E.8%的低税率63.发展规划是( )的规划。(分数:2.00)A.战略性B.细节性C.宏观性D.政策性E.局部性64.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有( )。(分数:2.00)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人民收入D.物价稳定E.国际收支平衡65.国债是中央政府通过中央财政,按照信用原则,以债务人身份( )形成的债务。(分数:2.00)A.在国内外发行债券B.在国内发行债券C.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D.向各地政府和银行借款
20、E.向企业发行债券66.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要根据新形势,需要注入的新内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发挥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作用B.将引进外资的战略重点转移到更多地引进跨国公司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上来,推动工业结构和优化升级C.在搞好“引进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走出去”D.继续发挥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窗口和辐射作用E.增加经济外向发展中技术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6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值由( )四部分构成。(分数:2.00)A.消费B.投资C.政府开支D.净出E.净进口68.关于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
21、战略B.可持续发展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对立关系C.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要求D.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文明观上带有革命性的进步E.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69.城镇密集区要合理规划区域内农业、工业、市场、生态、旅游等各类功能区,按照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 )的产业,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分数:2.00)A.有优势B.有特色C.有效益D.有市场E.有基础70.轻纺工业,以提高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为目标,重点实施( )等重大项目。(分数:2.00)A.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B.高仿真多功
22、能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C.高档家电D.高效低污染造纸技术E.家用化工71.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是( )。(分数:2.00)A.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项目B.直接增强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C.外商直接投资的股票融资项目D.高新技术在经济领域应用的重大项目E.跨地区的重大政策项目72.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把握的指导原则包括( )。(分数:2.00)A.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B.坚持国家主导和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原则C.社会主义教育公平、公正性原则D.坚持教育产业化原则E.坚持教育公有化原则73.我国现有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 )。(分数:2.00)A.中国工商银行B.交通银行C.中国银行D.中国
23、农业银行E.中国建设银行74.山地丘陵地区、草原农牧交错地区、江河源头地区及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要以 ( )为中心加强土地整治,对过度开垦的地区,要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覆盖。(分数:2.00)A.生态环境建设B.自然保护C.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E.生态农业7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其主要手段有( )。(分数:2.00)A.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B.计划指导和信息引导C.经济法规D.必要的行政性手段E.价值规律自控76.反映一定时期投资总规模的两大指标是( )。(分数:2.00)A.计划投资总规模B.年度投资规模C.投资回报率D.投资增长率E
24、.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7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功能是( )。(分数:2.00)A.传递市场供求信息B.调节资源配置C.经济机构方面的原因D.提供供需条件E.经济核算78.经济只有适度快速增长,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发展规划中属于需要贯彻的原则有( )。(分数:2.00)A.必须是需要与可能的结合B.必须尽量提高就业率C.必须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D.能够兼顾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E.必须最大化投资效益79.按照供给形态划分,总供给可以划分为( )。(分数:2.00)A.产品供给B.服务供给C.消费品供给D.投资供给E.消耗品供给80.需求膨胀的具体表现有( )。(分数:
25、2.00)A.价格水平持续、普遍出现下降B.价格持续、普遍上涨C.生产能力闲置D.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E.企业生产萎缩81.下列内容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是( )。(分数:2.00)A.工程勘察合同B.原材料采购合同C.工程设计合同D.施工合同E.监理合同82.我国企业债券管理实行( )的原则。(分数:2.00)A.规模控制B.集中管C.优化组合D.分级审批E.分级管理83.( )等社会公益事业通常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企业投资者不愿意介入或介入不充分,政府有责任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分数:2.00)A.科研B.教育C.艺术D.卫生E.文化84.价格总水平变化的基本形态有( )。(分数:2.0
26、0)A.同价值平衡B.基本稳定C.总体稳定D.通货膨胀E.通货紧缩85.实施产业政策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包括( )。(分数:2.00)A.部门协调B.直接干预C.经济手段D.立法措施E.指引和协调86.从一些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因素看,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仍然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属于此类基本因素的有( )。(分数:2.00)A.良好的政治、社会前提B.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C.高水平的储蓄率D.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空间E.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87.根据各国对购进固定资产价款的处理方法不同,增值税可分为( )。(分数:2.00)A.生产型增值税B.销售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
27、E.支出型增值税88.调控价格总水平主要靠运用( )来调控。(分数:2.00)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行政调控手段D.结构牵动E.市场自我调控89.保险监管的内容是保险机构的( )。(分数:2.00)A.准入、经营与退出的监管B.财务状况与偿付能力监管C.资金来源监管D.资金运用业务监管E.资金效益管理90.我国可持续发展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分数:2.00)A.人口素质不高,人口低龄化加快B.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C.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E.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充分,但实
28、施严重不足91.我国未来的产业重点是( )。(分数:2.00)A.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B.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C.加大调整改造第三产业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E.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92.衡量外债风险的主要指标有( )。(分数:2.00)A.外债总额B.偿债率C.负债率D.债务率E.利率93.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放在( )。(分数:2.00)A.县城B.部分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C.集镇D.建制镇E.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94.关于重点产业的确定标准,正确的是( )。(分数:2.00)A
29、.选择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符合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B.人均收入越高,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越低C.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D.生产率上升基准中的生产率指的是全要素生产率E.在产业发展的中期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重点95.根据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关系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同特点,短期应以需求调节为主,中长期应以供给调节为主。其原因正确的有( )。(分数:2.00)A.市场需求具有短期易变的特点B.供给能力和结构在长期内基本上是既定的C.供给能力和结构在短期内基本上是既定的D.短期内,决定总供求规模和结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需求E.从中长
30、期看,决定总供求规模和结构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186 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0,分数:60.00)1.我国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蓄、黄金储备的金融机构是( )。(分数:1.00)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C.开发银行D.商业银行解析:2.货币政策的优势不包括( )。(分数:1.00)A.保持社会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B.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C.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见效快,时滞短 D.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解析:3.把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作为根本任务,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新的农业革
31、命,实现( )和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增长向保障粮食安全和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分数:1.00)A.技术改造B.技术跨越 C.技术革新D.技术开发解析:4.中部地区充分发挥( )城市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生产基地。(分数:1.00)A.大B.中心 C.大中D.特大解析:5.我国在新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政策导向表述有误的是( )。(分数:1.00)A.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继续推进红色旅游B.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C.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D.继续发展观光旅游、专题旅游,鼓励开发出境旅游 解析:6.西电东送的(
32、 )大通道主要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和山东省,形成连接西北、华北和山东的北部电网。(分数:1.00)A.北部 B.中部C.南部D.西北解析:7.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增长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叫( )。(分数:1.00)A.经济发展体现形式B.经济增长水平C.经济增长速度D.经济增长方式 解析:8.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从 1996 年起,国务院明确指出:对各种经营性投资项目,包括国有单位的基本建设,继续改造项目均实行( )。(分数:1.00)A.招标投标制度B.建设监理制度C.资本金制度 D.投资方向调节税制度解析:9.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所产生的作用,集
33、中在( )的平衡关系上。(分数:1.00)A.进口与出口B.总供给和总需求 C.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D.投资和消费需求解析:10.下列属于勘察、设计合同内容的是( )。(分数:1.00)A.提交有关基础资料 B.工程范围和建设工期C.工程质量、技术资料交付时间等D.建设单位与建立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解析:11.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 )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分数:1.00)A.人类文明进步B.环境保护C.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D.地球生态发展解析:12.一定时期的总供给能力,主要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投资 B.消费C.国
34、民收入D.投资机构解析:13.对设在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按( )的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分数:1.00)A.25%B.20%C.15% D.10%解析:14.坚持( )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分数:1.00)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以邻为本,为邻解围C.独立自主,高度自治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解析:15.保障能源安全要坚持立足( )的方针,加强煤炭作为能源主体的基础地位,继续适当加大对煤炭工业的投入。(分数:1.00)A.国内供应和国外供应B.国内供应 C.国外供应D.国内外结合解析:16.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 ),目的是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
35、发的成功经验,在这一生态完整、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行政独立的典型区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快出效益,进而逐步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分数:1.00)A.农业B.生态经济 C.林牧业D.种植业解析:17.在整个经济结构中,( )居于核心地位,对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数:1.00)A.产业结构 B.劳动力C.自然资源D.资本解析:18.下列措施属于我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手段的是( )。(分数:1.00)A.加强领导,抓好管B.强化监督,狠抓落实C.统一协调,综合决策D.做好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和标准制度工作 解析:19.中央银行通过调节(
36、)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分数:1.00)A.存款规模B.贷款规模C.法定存款准备金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解析:20.平衡与发展是一对( )的范畴。(分数:1.00)A.对立B.统一C.既对立又统一 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21.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是( )。(分数:1.00)A.政府干预政策B.规范竞争的政策C.反垄断政策 D.促进竞争的政策解析:22.油气勘探开发要立足中亚俄罗斯、中东北非及南美三大战略区,重点扩大和巩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苏丹、委内瑞拉、印尼等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建立几个稳定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实现原油进口多元化。(分数:1.00)A.扩
37、大供给范围B.扩大产量和储量占有份额 C.减少供应风险D.减轻供应风险解析:23.社会保障是( )的产物和重要标志。(分数:1.00)A.社会经济发展B.人类文明C.现代计划经济D.现代市场经济 解析:24.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是( )。(分数:1.00)A.存货价值的增加 B.新厂房的增加C.新住宅的增加D.新设备的增加解析:25.从长期看,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取决于它的( )。(分数:1.00)A.外资数量B.国民储蓄率 C.投资额度D.消费水平解析:26.投资者通过及时披露的各种信息,选择成长性好、盈利潜力大的股票进行投资,抛售业绩滑坡、收益差的股票,这是股票市场的( )功能。(分数:
38、1.00)A.筹集资金B.转化企业机制C.优化资源配置 D.分散风险解析:27.( )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充分发挥时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分数:1.00)A.潜在的总供给 B.消费性总供给C.投资性总供给D.实现的总供给解析:28.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叫做( )。(分数:1.00)A.固定资产效益系数B.资本使用效率C.投资效益系数 D.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解析:29.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叫做( )。(分数:1.00)A.国家总供给能力B.国
39、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额D.国民经济总值解析:30.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关键是( )。(分数:1.00)A.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B.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并选择好实施战略的突破口 C.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给予扶持D.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31.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是形成以( )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分数:1.00)A.计算机行业B.高新技术产业C.能源工业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 解析:32.对优化开发区域综合评价的内容应该是( )。(分数:1.00)A.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 B.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等C.生态环境保护等D.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解析:33.关于区域产业
40、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环渤海经济区应大力推动能源基地的建设B.长江三角地区、环渤海区应把电子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C.有色金属工业成为西南及华南部分省经济区、西北经济区和中部五省经济区基础工业发展的重点D.国家产业政策是区域产业政策制定的唯一依据 解析:34.关于经济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经济区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B.各地的综合经济区划是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C.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由科学决策者详细指定,基本是一致的D.经济区划是指导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方向发展的有利工具 解析:35.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
41、原则,我国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 )。(分数:1.00)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地方税D.其他税解析:36.国民经济效益又叫( )。(分数:1.00)A.宏观经济效益B.微观经济效益C.财务效益D.社会效益 解析:3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分数:1.00)A.1987B.1989 C.1992D.1995解析:38.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要,称为( )财政政策。(分数:1.00)A.紧缩性B.中性C.扩张性 D.自动性解析:39.交通运输业,以发展( )为目标,围绕提高运输能力、
42、效率和安全,进行技术开发并推进产业化。(分数:1.00)A.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B.飞机制造C.高速机车D.汽车解析:40.人口的文化构成一般与经济发展成( )关系;(分数:1.00)A.无关系B.指数C.正比例 D.反比例解析:41.某国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为 8000 万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64000 万亿元人民币,年度投资完成额为 24000 万亿元人民币,则投资效益系数为( )。(分数:1.00)A.50%B.37.5%C.33.3%D.12.5% 解析:42.我国未来的产业重点中,要坚持把( )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分数:1.00)A.工业B.国防建设C.农业 D.高科
43、技产业解析:43.总承包方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单位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 )交由第三方完成。(分数:1.00)A.全部工程B.部分工程 C.主体工程D.部分主体工程解析:44.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目前主要靠( )来解决。(分数:1.00)A.从金融市场筹资B.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C.向企业发行金融债券D.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解析:45.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 )跨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分数:1.00)A.生产要素 B.输出劳务C.境外投资D.私营企业解析:46.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任务的两大主要调控手段是(, )。(分数:1.00)A.财政政策与
44、发展规划B.投资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C.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D.微观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选择解析:47.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 )。(分数:1.00)A.35%B.40% C.45%D.50%解析:48.( )是人口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数:1.00)A.经济发展 B.计生政策C.粮食等基本物资生产D.教育业解析:49.实施城镇化战略,会扩大( ),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需求,从战略上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源泉。(分数:1.00)A.消费需要 B.投资需要C.进口需要D.投资消费需要解析:50.新的财政年度的收支计划指标以上年度指标
45、执行数为基础,并考虑本年度的实际情况之后调整正确,称为( )。(分数:1.00)A.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 C.单式预算D.零基预算解析:51.关于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总规模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两者统计口径不同B.两者没有关系 C.两者反映的投资供求关系不同D.两者的决定因素不同解析:52.生活节水器具主要有马桶、水龙头、喷头、浴缸等,我国传统的 9L 以上的便器水箱、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手动淋浴器等都属浪费水的器具,应该( )。(分数:1.00)A.淘汰B.逐步淘汰C.强制淘汰 D.限期淘汰解析:53.( )是正常经费按人员定额核定,专项经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逐项
46、核定。(分数:1.00)A.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C.单式预算D.零基预算 解析:54.我国政策鼓励外商向西部地区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凡外资比例达到( )以上的再投资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分数:1.00)A.25% B.45%C.30%D.50%解析:55.基本完成长江中下游干流、武汉等重点防洪城市以及洞庭湖、鄱阳湖、重要支流的、级堤防的加高加固、堤身和基础防渗、填塘固基、隐患处理,并实施干流河势控制等工程建设,使长江重点( )达到流域规划标准。(分数:1.00)A.流域B.堤防 C.城市D.乡村解析:56.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出
47、资形成或者依据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是( )。(分数:1.00)A.国有股B.国家股 C.法人股D.国有法人股解析:57.加强和改进投资监督管理的手段是( )。(分数:1.00)A.协调投资宏观调控手段B.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统计工作C.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 D.完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解析:58.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和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手段是( )。(分数:1.00)A.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B.健全备案制C.鼓励社会投资D.规范政府标准制解析:59.在现实中,宏观经济并不总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下运行,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供给和需求存在空间上的分离B.价格制约着
48、供给和需求的相互转化C.市场机制的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协调 D.多种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及结构解析:60.在某个时点上,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是( )。(分数:1.00)A.总需要B.货币供应 C.信用总量D.货币发行量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61.加强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统筹安排( )建设,完善防汛通信调度系统,确保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分数:2.00)A.堤防 B.枢纽 C.河湖疏浚 D.水运E.蓄滞洪区 解析:62.我国现行增值税征收对一般纳税人采用两档税率,
49、即( )。(分数:2.00)A.17%的基本税率 B.15%的低税率C.13%的低税率 D.10%的低税率E.8%的低税率解析:63.发展规划是( )的规划。(分数:2.00)A.战略性 B.细节性C.宏观性 D.政策性 E.局部性解析:64.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有( )。(分数:2.00)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人民收入D.物价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65.国债是中央政府通过中央财政,按照信用原则,以债务人身份( )形成的债务。(分数:2.00)A.在国内外发行债券 B.在国内发行债券C.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 D.向各地政府和银行借款E.向企业发行债券解析:66.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要根据新形势,需要注入的新内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发挥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先导作用B.将引进外资的战略重点转移到更多地引进跨国公司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上来,推动工业结构和优化升级 C.在搞好“引进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走出去” D.继续发挥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窗口和辐射作用 E.增加经济外向发展中技术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 解析:6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国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