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6537       资源大小:10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5及答案解析(总分:85.00,做题时间:13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通过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审核组要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能否通过( )作出结论。(分数:1.00)A.初始审核B.文件审核C.现场审核D.监督审核2.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 )监察体制。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以及经济发达县的质检部门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专项安全B.综合安全C.日常安全D.强制安全3.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1.00)A.迅速控制事态B.消除危害后果C.抢救受害人员D.查清事故原因4.( )规定: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分数:1.00)A.安全生产条例B.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C.安全生产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 )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分数:1.00)A.事故指挥官B.行动部C.策划部D.后勤部6.由于工业活动的( ),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分数:1.00)A.多变性B.排他性C.多样性D.复杂性7.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是( )。(分数:1.00)A.红外线B.紫外线C.激光D.射频辐射8.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

    3、全的技术措施称为( )。(分数:1.00)A.隔离B.限制危险物质C.故障-安全设计D.个体防护9.危险的程度一般用( )来表示。(分数:1.00)A.危险度B.危险的发生频率C.危险发生的可能性D.人们承受的能力10.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不论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 )统一汇总上报。(分数:1.00)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人民政府C.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D.所在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11.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 )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分数:1.00)A.计划B.实施C.决策D.过程12.( )

    4、,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分数:1.00)A.1999年 1月 1日B.1999年 12月 30日C.1999年 12月 31日D.2000年 1月 1日13.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 )的过程。(分数:1.00)A.实施B.改进C.创新D.策划14.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分数:1.00)A.8B.12C.16D.2415.( )是指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是保护人

    5、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分数:1.00)A.避难B.个体防护C.救援D.隔离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分数:1.00)A.主要负责人B.总工程师C.专职安全员D.安全管理机构17.准确了解事故的( )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分数:1.00)A.发生时间B.发生地点C.发生原因D.性质和规模18.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 )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分数:1.00)A.国民经济B.工业生产C.劳动人员D.国际关系19.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分数:1.00)A.提供依据B.建立规范C.建立绩效基准D.创造条件20.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员工建立( )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分数:1.00)A.生产保安全B.以人为本C.以安全促发展D.以科技保安全21.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数:1.00)A.200B.300C.2000D.30002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

    7、救援体系。(分数:1.00)A.特大B.重大C.一般D.所有2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 )。(分数:1.00)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B.实现安全生产的“三同时”C.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D.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24.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 )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一、二级D.三级25.( )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分数:1.00)A.本质安全B.生产安全C.安全功能D.安全预防26.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小时之内向患者单位所

    8、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分数:1.00)A.8B.12C.16D.2427.( )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分数:1.00)A.物质监察B.行为监察C.意识监察D.技术监察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指的是( )方法。(分数:1.00)A.安全检查表B.危险指数C.预先危险分析D.事故假设分析29.( )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分数:1.00)A.统一指挥B.分级响应C.属地为主D.公众动员3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是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标准及程序,对受审核方的职业

    9、安全健康管理( )实施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而授予其证书的活动。(分数:1.00)A.规划B.方案C.目标D.体系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B.安全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C.安全和危险都是相对的D.安全和危险都是绝对的32.( )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该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及其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分数:1.00)A.应急功能B.特殊风险C.基本预案D.单

    10、项预案33.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的综合监督管理和监察管理,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这是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 )。(分数:1.00)A.权威性B.强制性C.组织性D.普遍约束性34.( )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分数:1.00)A.现场演练B.桌面演练C.功能演练D.全面演练35.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 )。(分数:1.00)A.越低B.越高C.先高后低D.先低后高36.连锁是指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

    11、通过( )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分数:1.00)A.合理设计B.合理预防C.连锁装置D.阻止危险发生37.(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等。(分数:1.00)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38.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不是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数:1.00)A.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B.工艺设备故障C.风险防范意识差D.人的误操作39.重大事故由事故(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数:1.00)A.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2、C.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生产经营单位40.( )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分数:1.00)A.事故指挥官B.行动部C.策划部D.后勤部41.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 )。(分数:1.00)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42.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 )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分数:1.00)A.现场指挥部B.场外指挥部C.紧急事务管理部D.公安指挥部

    13、43.( )的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分数:1.00)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44.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 )来进行的。(分数:1.00)A.性质B.发生区域C.严重级别D.发生时间45.为了对危险源进行( )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分数:1.00)A.责任B.分级C.预防D.分类46.( )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分数:1.00)A.安全评价B.安全预评价C.专项安全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47.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

    14、)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次年 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的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报该所。上述报表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劳动厅(局)和总工会。(分数:1.00)A.10B.20C.30D.4548.采用( )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分数:1.00)A.隔离B.故障-安全设计C.设置薄弱环节D.救援49.国外重大事故预防的经验证明:为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 )。(分数:1.00)A.重大危险源控制系

    15、统B.重大事故预防系统C.重大危险源辨识系统D.重大危险源评价系统50.履行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职责,不允许存在超越于法律之上的或逃避、抗拒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监督管理,这体现了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具有( )。(分数:1.00)A.权威性B.强制性C.特殊性D.普遍约束性51.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和安全投入。(分数:1.00)A.安全教育B.安全法制C.安全培训D.安全技术52.安全管理中的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本质上实现生产系统的安全化,这就意味着从( )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安全生产保障的目的。(分数:1.00)A.思想

    16、上B.技术上C.管理上D.根本上53.评价形成的( )的内容应纳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整改和安全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分数:1.00)A.安全验收评价报告B.可行性研究报告C.现状综合评价报告D.安全检验报告54.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 )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分数:1.00)A.项目建设书B.可行性研究报告C.设计文件D.安全评价55.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 )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分数:1.00)A.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B.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C.政策、方

    17、针D.目标、措施56.( )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分数:1.00)A.预防B.强制C.3ED.偶然损失57.重大危险源评价以( )作为评价对象。(分数:1.00)A.生产经营单元B.危险源性质C.危险程度D.危险单元58.( )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分数:1.00)A.危险因素B.设备缺陷因素C.有害因素D.标志缺陷因素59.( )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分数:1.0

    18、0)A.应急功能B.特殊风险C.基本预案D.单项预案6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 )。(分数:1.00)A.制度B.要素C.方法D.措施61.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是( )紧急情况。(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62.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 ( )评价。(分数:1.00)A.合理B.准确C.技术D.安全63.不属于可疑致癌物的是( )。(分数:1.00)A.镉B.铁C.亚硝胺D.砷64.“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 )的应

    19、用。(分数:1.00)A.因果关系原则B.3E原则C.本质安全化原则D.偶然损失原则65.锅炉上的易熔塞是体现( )措施的。(分数:1.00)A.隔离B.个体防护C.避难D.设置薄弱环节66.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 )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分数:1.00)A.安全B.生产安全C.应急救援D.化学品安全67.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 ( )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分数:1.00)A.主管部门B.政府C.政府主管部门D.工会68.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该单位的性质而定。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

    20、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 )予以保证。(分数:1.00)A.董事会B.总经理C.厂长D.投资人69.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 )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分数:1.00)A.方针和原则B.应急策划C.预案管理D.评审改进70.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式,检验预期的响应效果,并改善其响应的有效性。这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组织中( )的目的。(分数:1.00)A.运行控制B.初始评审C.目标D.应急预案与响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71.本质安全是( )。(分数:1.00

    21、)A.事后补偿的B.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C.很难做到的D.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E.操作失误72.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 )。(分数:1.00)A.隔开B.封闭C.缓冲D.救援E.避难73.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应主要考虑( )。(分数:1.00)A.程序及作业场所的条件和作业规程B.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C.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D.管理者的评审方法E.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性质74.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1.00)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D.危险性预先分析E.事故分析与

    22、重大事故模拟75.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分为( )等危险、有害因素。(分数:1.00)A.物理性B.化学性C.生物性D.行为性E.地质性7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 5万元以下的罚款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

    23、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的形状,有“防护”之意;盾牌中间采用字母“S”表示“劳动安全”之意77.劳动防护用品可按照用途分类,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 )。(分数:1.00)A.防触电用品B.防酸碱用品C.防寒用品D.防机械外伤用品E.防噪声用品78.生产经营单位应首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重点提供和描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过程的( )。(分数:1.00)A.依据B.方法C.程度D.要求E.范围79.不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 )。(分数:1.00)A.设置薄弱环节B.避难与救援C.限制危险物质D.故障

    24、-安全设计E.隔离80.我国已将( )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分数:1.00)A.石棉B.铜C.苯D.砷E.氯乙烯81.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 )。(分数:1.00)A.充足项B.不足项C.整改项D.改进项E.错误项82.职业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取决于( )。(分数:1.00)A.有害因素的性质B.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C.生产过程D.生产环境E.人体健康状况83.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有( )。(分数:1.00)A.安全生产会议B.安全文化知识竞赛C.宣传娱乐D.实际操作演练法E.宣传标语及标志84.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

    25、因素包括( )。(分数:1.00)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85.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 )。(分数:1.00)A.中暑B.风湿病C.减压病D.高原病E.关节炎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5答案解析(总分:85.00,做题时间:13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通过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审核组要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能否通过( )作出结论。(分数:1.00)A.初始审核B.文件审核C.现场审核 D.监督审核解析:通过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审核组要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否通过现场审核做出结论。2.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

    26、 )监察体制。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以及经济发达县的质检部门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专项安全 B.综合安全C.日常安全D.强制安全解析: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专项安全监察体制。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以及经济发达县的质检部门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3.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1.00)A.迅速控制事态B.消除危害后果C.抢救受害人员 D.查清事故原因解析: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4.( )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

    27、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分数:1.00)A.安全生产条例B.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C.安全生产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析: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5.( )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分数:1.00)A.事故指挥官B.行动部C.策划部D.后勤部 解析:后勤部负责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6.由于工业活动的( ),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分数:1.00)A.多变性B.排他性C.多样性D.复杂性 解析:由

    28、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7.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是( )。(分数:1.00)A.红外线B.紫外线C.激光D.射频辐射 解析:微波作业对健康的影响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8.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 )。(分数:1.00)A.隔离B.限制危险物质C.故障-安全设计 D.个体防护解析: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通过设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

    29、意外释放。9.危险的程度一般用( )来表示。(分数:1.00)A.危险度 B.危险的发生频率C.危险发生的可能性D.人们承受的能力解析: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 式中:R 表示危险度;F 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 表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10.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不论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 )统一汇总上报。(分数:1.00)A.本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人民政府C.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 D.所在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解析:职业病

    30、报告办法规定: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不论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11.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 )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分数:1.00)A.计划B.实施C.决策 D.过程解析: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和应急恢复决策中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12.(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分数:1.00)A.1999年 1月 1日B.1999年 12月 30日 C.1999年 12月

    31、 31日D.2000年 1月 1日解析:1999 年 12月 3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13.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 )的过程。(分数:1.00)A.实施 B.改进C.创新D.策划解析: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体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实施的过程。14.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分数:1.00)A.8B.12C.16

    32、D.24 解析: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24 小时之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15.( )是指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分数:1.00)A.避难B.个体防护 C.救援D.隔离解析:个体防护是指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分数:1.00)A.主要负责人 B.总工程师C.专职安全员D.安全管理机构解

    33、析: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17.准确了解事故的( )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分数:1.00)A.发生时间B.发生地点C.发生原因 D.性质和规模解析: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18.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 )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分数:1.00)A.国民经济B.工业生产 C.劳动人员D.国际关系解析: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9.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

    34、提供基础,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分数:1.00)A.提供依据B.建立规范C.建立绩效基准 D.创造条件解析: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基准。20.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员工建立( )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分数:1.00)A.生产保安全B.以人为本 C.以安全促发展D.以科技保安全解析: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员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

    35、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21.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数:1.00)A.200B.300 C.2000D.3000解析:从业人员超过 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分数:1.00)A.特大 B.重大C.一般D.所有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2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

    36、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 )。(分数:1.00)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B.实现安全生产的“三同时”C.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D.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4.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 )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分数:1.00)A.一级

    37、 B.二级C.一、二级D.三级解析: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一级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25.( )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分数:1.00)A.本质安全 B.生产安全C.安全功能D.安全预防解析: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26.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小时之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分数:1.00)A.8B.12C.16D.24 解析:职业病报告办法规

    38、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24小时之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27.( )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分数:1.00)A.物质监察B.行为监察C.意识监察D.技术监察 解析:技术监察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指的是( )方法。(分数:1.00)A.安全检查表B.危险指数 C.预先危险分析D.事故假设分析解析: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

    39、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29.( )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分数:1.00)A.统一指挥B.分级响应C.属地为主 D.公众动员解析: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3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是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标准及程序,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实施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而授予其证书的活动。(分数:1.00)A.规划B.方案C.目标D.体系 解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标准及程序,对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审核,确认其符合标准要求而授

    40、予其证书的活动。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B.安全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C.安全和危险都是相对的 D.安全和危险都是绝对的解析: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认识论,无论是安全还是危险都是相对的。32.( )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该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及其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分数

    41、:1.00)A.应急功能B.特殊风险 C.基本预案D.单项预案解析: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该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及其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33.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的综合监督管理和监察管理,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这是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 )。(分数:1.00)A.权威性B.强制性 C.组织性D.普遍约束性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安全

    42、生产工作实施的监督管理和监察管理,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这是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强制性。34.( )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分数:1.00)A.现场演练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D.全面演练解析:桌面演练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35.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 )。(分数:1.00)A.越低B.越高 C.先高后低D.先低后高解析

    43、: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越高。36.连锁是指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 )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分数:1.00)A.合理设计B.合理预防C.连锁装置 D.阻止危险发生解析:连锁是指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37.(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等。(分数:1.00)A.汽油 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解析:汽油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时,轻

    44、者有头痛头晕、无力,呈“汽油醉态”。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等。38.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不是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数:1.00)A.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B.工艺设备故障C.风险防范意识差 D.人的误操作解析: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工艺设备故障、人的误操作和生产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39.重大事故由事故(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数:1.00)A.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生产经营单位解析: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

    45、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市级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40.( )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分数:1.00)A.事故指挥官B.行动部C.策划部 D.后勤部解析: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41.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 )。(分数:1.00)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

    46、象表述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解析:系统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 (1)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4)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42.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 )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分数:1.00)A.现场指挥部 B.场外指挥部C.紧急事务管理部D.公安指挥部解析:二级紧急情况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43.(

    47、 )的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分数:1.00)A.预防B.准备 C.响应D.恢复解析: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44.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 )来进行的。(分数:1.00)A.性质B.发生区域C.严重级别 D.发生时间解析: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的。45.为了对危险源进行( )管

    48、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分数:1.00)A.责任B.分级 C.预防D.分类解析: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46.( )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分数:1.00)A.安全评价B.安全预评价C.专项安全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 解析: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

    49、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47.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 )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次年 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的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报该所。上述报表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劳动厅(局)和总工会。(分数:1.00)A.10B.20 C.30D.45解析: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 20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次年 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的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报该所。上述报表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劳动厅(局)和总工会。48.采用( )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分数:1.00)A.隔离 B.故障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