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6512       资源大小:114.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70,分数:70.00)1.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 )。(分数:1.00)A.厂房狭小B.车间位置不合理C.生产设备布局不合D.振动2.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分数:1.00)A.区县一级B.市级C.省级D.国家3.职业病致癌物中,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分数:1.00)A.铅B.铜C.石棉D.铁4.( )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分数:1.00)A.德国B.法国C.荷兰D.英国5.现代安全生产管

    2、理理论、方法、模式是 20 世纪( )年代进入我国的。(分数:1.00)A.30B.50C.60D.706.( )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分数:1.00)A.班组长B.工作人员C.部门负责人D.单位负责人7.关于系统的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处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后果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形象表达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

    3、化和科学化8.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 )万元以上 (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分数:1.00)A.1,2,3B.1,3,5C.1,2,5D.2,3,59.关于应急演练的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救助人质或被困人员B.保护财产或公众形象C.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D.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后果10.( ),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

    4、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初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分数:1.00)A.20 世纪 90 年代B.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50 年代D.20 世纪 30 年代11.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 )原则。(分数:1.00)A.封闭B.反馈C.整分合原则D.动态相关原则12.( )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分数:1.00)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技术措施计划C.安全卫生措施D.安全财务计划1

    5、3.(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 12 人,或者重伤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 3 万元以上不足 6 万元的事故。(分数:1.00)A.轻微事故B.一般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14.现场审核中需用到的审核工作文件不包括( )。(分数:1.00)A.审核计划B.审核检查表C.审核文件D.审核报告15.下列所叙述的中毒症状中,不属于四乙基铅中毒症状的是( )。(分数:1.00)A.神经系统症状B.全身皮疹C.消化系统症状D.呼吸道刺激症状16.直接经济损失中,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不包括( )。(分数:1.00)A.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B.丧葬及抚恤费用C.补助及救济费用D.清理现场

    6、费用17.( )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分数:1.00)A.应急预防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恢复18.(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获得事故发生、发展的数据,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分数:1.00)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技术措施C.安全监控系统D.安全卫生措施19.接到事故信息后,按照以下( )

    7、规定报告。(分数:1.00)A.一次死亡(遇险)10 人以上(含 10 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12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B.一次死亡(遇险)39 人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6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C.一次死亡 12 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12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D.煤矿一次死亡 12 人事故发生后要在 24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20.甲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 510mL 可致中毒,( )mL 可致失明,( )mL 可致死,

    8、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分数:1.00)A.15,15B.15,3050C.15,30D.30,302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 ),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分数:1.00)A.法人B.实体C.员工D.责任人22.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里的压力管道中,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 ( )km 且管道公称直径( )mm 的管道,必须申报。(分数:1.00)A.200,300B.200,300C.200,300D.200,30023.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 )kg,间断负重每次

    9、质量超过( )kg 的作业。(分数:1.00)A.20,20B.20,25C.25,25D.25,2024.( )是体系建立的保证。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数:1.00)A.个人培训B.全体员工培训C.内审员培训D.管理层培训25.本质安全是生产中“( )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分数:1.00)A.预防B.激励C.监督D.控制26.搞好(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分数:1.00)A.安全生

    10、产B.安全生产管理C.生产D.生产管理27.( )组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写出( )报告。(分数:1.00)A.善后管理B.管理调查C.技术分析D.综合28.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用人单位的财政情况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C.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D.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方案29.(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分数:1.00)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单

    11、项预案D.现场预案30.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其中“三证”中不包括( )。(分数:1.00)A.上岗证B.生产许可证C.产品合格证D.安全鉴定证31.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 ),努力把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的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分数:1.00)A.控制危险源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管理32.( )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分数:1.00)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

    12、D.专项安全评价33.( )就是将大量的事故资料进行总结分类,将汇总整理的资料及有关数值,形成书面分析材料或填入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使大量的零星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分数:1.00)A.描述统计法B.综合分析法C.分组分析法D.算术平均法34.( )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分数:1.00)A.封闭原则B.反馈原则C.整分合原则D.动态相关性原则35.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不承担( )的职责,只实行对煤矿安全的监察职责。(分数:1.00)A.安全管理B.安全生产管理C.安全管理的政府D.安

    13、全生产36.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中,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 )宣布应急结束。(分数:1.00)A.现场指挥部B.事故总指挥C.行动部D.安全指挥部37.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 )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 )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 )级以上。(分数:1.00)A.A,A,AB.A,B,BC.A,B,CD.B,B,C38.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思想,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具体应遵循( )。(分数:1.00)A.充分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B.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原则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D.领导

    14、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39.某储罐区有两个储油罐,分别储装着煤油 88t 和汽油 12t,则该库区( )。(分数:1.00)A.低于临界量B.刚好到临界量C.超过临界量D.不到临界量40.下列关于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每起事故进行统计调查,弄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原因B.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C.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手段,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趋势以及事故参数的分布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断D.对事故统计的任务与事故调查是不一致的4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

    15、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分数:1.00)A.48,16B.48,48C.16,16D.16,484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丁作全面负责。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对其职责规定正确的是( )。(分数:1.00)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保证本单位生产投入的顺利进行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工作43.( )是审核策划与准备中的重要工作,也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质量的关键。(分数:1.00)A.确定审核范围B.组建审核组C.制订审核计划D.编制审核工作文件44

    16、.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景的大小顺序排序,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 )。(分数:1.00)A.激励原则B.能级原则C.动力原则D.反馈原则45.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分数:1.00)A.高温物质B.低温物质C.自燃性物质D.明火4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

    17、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分数:1.00)A.10B.20C.30D.404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在( )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 )日。(分数:1.00)A.90,90B.180,90C.180,180D.90,18048.( )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分数:1.00)A.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D.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49.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人民

    18、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分数:1.00)A.县级B.区级C.市级D.省级50.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 )。(分数:1.00)A.特大责任B.重大责任C.直接责任D.间接责任51.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分数:1.00)A.24,20,72B.20,72,24C.24,72,20D.72,20,2452.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及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

    19、 )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伤害。在( )天内转为重伤的(因医疗事故而转为重伤的除外,但必须得到医疗事故鉴定部门的确认),均按重伤事故报告统计。(分数:1.00)A.105,105B.30,30C.105,30D.30,10553.( )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大部分事故都是突然爆发,爆发前基本没有明显征兆,而且一旦发生,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分数:1.00)A.不确定性和突发性B.应急活动的复杂性C.处置措施的复杂性D.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54.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的是( )。(分数:1.00)A.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B.蒙德火灾爆炸

    20、毒性指数评价法C.火球爆炸伤害评价法D.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55.( )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分数:1.00)A.安全责任心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管理D.安全法制56.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 )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分数:1.00)A.5B.10C.15D.2057.( )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分数:1.00)A.安全投入B.安全法制C.安全责任心D.安全文化58.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不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分数:1.0

    21、0)A.可见光B.振动C.紫外线D.烟尘59.( )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对大量零星的原始材料进行技术分析分组。它是整个事故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分数:1.00)A.资料搜集B.资料整理C.综合分析D.统计表60.( )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分数:1.00)A.事故指挥官B.策划部C.行动部D.后勤部61.我国从 20 世纪( )年代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和评价,并初步在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分数:1.00)A.60B.70C.80D.9062.( )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分数:1.00)A.安全投入B.安全法

    22、制C.安全责任心D.安全文化6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过程应作为一项( )的措施执行。(分数:1.00)A.主动而不是被动B.被动而不是主动C.主观而不是客观D.客观而不是主观6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分数:1.00)A.易燃易爆性物质B.腐蚀性物质C.有毒物质D.电磁辐射65.有下列( )情形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分数:1.00)A.可能产生放射性危害因素的B.可能产生 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硫的粉尘的C.可能产生石棉颗粒的D.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66.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以视企业的管理方式采取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文件的内容不包括( )。(分数:1.00)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一般岗位与职责C.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6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 )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分数:1.00)A.政府B.公安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68.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199

    24、0)标准规定的分级只适用于规定了( )的有毒物质作业的分级。(分数:1.00)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B.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D.最高容许浓度69.( )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数:1.00)A.对照、经验法B.类比方法C.事件树方法D.事故树方法70.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 )会审前完成。(分数:1.00)A.竣工验收B.初步设计C.投产使用D.试生产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71.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它具有( )的特点,主要包括

    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体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分数:2.00)A.公开性B.系统性C.强制性D.体系性E.责任追求性72.在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中,属于善后处理费用的内容有( )。(分数:2.00)A.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B.现场抢救费用C.清理现场费用D.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E.财产损失赔偿73.关于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B.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C.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

    26、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D.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不利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E.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74.下列关于安全验收评价中易燃易爆场所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常规性检查B.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可靠性检查C.防爆电气设备使用认可D.消防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E.评价结果75.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劳动防护用品可分为( )。(分数:2.00)A.防冲击用品B.耐油用品C.防毒用品D.防水用品E.防高低温用品76.应急演练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确定采取哪种类型的演练方法时,应考虑以下( )因素。(分数:2.00)A.应急预案和响

    27、应程序制定工作的计划情况B.本辖区面临风险的性质和大小C.本辖区现有应急准备能力D.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E.有关政府部门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态度77.事故调查组由( )等组成。(分数:2.00)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公安部门C.行政监察部门D.其他相关部门E.工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和有关领导7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分数:2.00)A.上岗前的健康检查B.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C.应急检查D.离岗时的健康检查E.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9.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分数:2.00)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B.行政管理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E.设备设施管理80.为了确保职业健康

    28、安全方针的实施与实现,并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生产经营单位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有( )。(分数:2.00)A.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B.企业自身整体的经营方针和任务C.企业规模、开展的活动及其带来风险的特点D.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规划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81.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煤矿、矿井,为重大危险源。(分数:2.00)A.中高瓦斯矿井B.煤与瓦斯突出矿井C.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D.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E.煤层自然发火期3 个月的矿井82.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分数:

    29、2.00)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B.行政管理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D.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E.设备设施管理83.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分数:2.00)A.消除危险源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C.隔离D.故障安全管理E.减少故障和失误8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有( )。(分数:2.00)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B.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C.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D.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新标准E.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规定85.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应根据( )来定。(分数:2.00)

    30、A.股份制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B.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C.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经理予以保证D.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E.合伙经营法人予以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70,分数:70.00)1.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 )。(分数:1.00)A.厂房狭小B.车间位置不合理C.生产设备布局不合 D.振动解析: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主要有: (1)生产下艺过程。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不同而变化。如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

    31、下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传染性因素等因素有关。 (2)劳动过程。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布局、生产制度与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程度有关。 (3)作业环境。主要是作业场所的环境,如室外不良气象条件、室内由于厂房狭小、车间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影响。2.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分数:1.00)A.区县一级 B.市级C.省级D.国家解析: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网络建成之后,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一、二级

    32、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一级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3.职业病致癌物中,属于潜在致癌物的是( )。(分数:1.00)A.铅 B.铜C.石棉D.铁解析: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以下 3 类: (1)确认致癌物。如炼焦油、芳香胺、石棉、铬、芥子气、氯甲甲醚、氯乙烯和放射性物质等。 (2)可疑致癌物。如镉、铜、铁和亚硝胺等,但尚未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3)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有致癌性,如钴、锌、铅。4.( )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分数:1.00)A.德国B.法国C.荷兰D.英国 解析:英国是

    33、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5.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 20 世纪( )年代进入我国的。(分数:1.00)A.30B.50 C.60D.70解析: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 20 世纪 50 年代进入我国的。6.( )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分数:1.00)A.班组长 B.工作人员C.部门负责人D.单位负责人解析: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7.关于系统的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处

    34、理B.重大危险源危险后果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形象表达D.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解析:系统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 (1)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达; (4)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8.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

    35、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 )万元以上 (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分数:1.00)A.1,2,3B.1,3,5C.1,2,5 D.2,3,5解析: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 2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9.关于应急演练的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

    36、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救助人质或被困人员B.保护财产或公众形象C.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 D.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后果解析:参演人员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演员。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1)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2)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3)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 (4)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10.( ),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初

    37、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分数:1.00)A.20 世纪 90 年代B.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50 年代D.20 世纪 30 年代 解析: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初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11.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 )原则。(分数:1.00)A.封闭 B.反馈C.整分合原则D.动态相关原则解析: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

    38、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12.( )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分数:1.00)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C.安全卫生措施D.安全财务计划解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3.(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 12 人,或者重

    39、伤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 3 万元以上不足 6 万元的事故。(分数:1.00)A.轻微事故B.一般事故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解析: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 12 人,或者重伤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 3 万元以上不足6 万元的事故。14.现场审核中需用到的审核工作文件不包括( )。(分数:1.00)A.审核计划B.审核检查表C.审核文件 D.审核报告解析:现场审核中需用到的审核工作文件主要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检查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审核记录、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15.下列所叙述的中毒症状中,不属于四乙基铅中毒症状的是( )。(分数:1.00)A.神经系

    40、统症状B.全身皮疹C.消化系统症状 D.呼吸道刺激症状解析:四乙基铅中毒可产生严重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全身皮疹,可有呼吸道刺激症状。16.直接经济损失中,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不包括( )。(分数:1.00)A.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B.丧葬及抚恤费用C.补助及救济费用D.清理现场费用 解析: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丧葬及抚恤费用。 (3)补助及救济费用。 (4)歇工工资。17.( )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

    41、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分数:1.00)A.应急预防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 D.恢复解析: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18.(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获得事故发生、发展的数据,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分数:1.00)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技术措施C.安全监控系

    42、统 D.安全卫生措施解析: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早发现事故,获得事故发生、发展的数据,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19.接到事故信息后,按照以下( )规定报告。(分数:1.00)A.一次死亡(遇险)10 人以上(含 10 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12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B.一次死亡(遇险)39 人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6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C.一次死亡 12 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12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

    43、全生产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D.煤矿一次死亡 12 人事故发生后要在 24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解析:接到事故信息后,按照以下规定报告: (1)一次死亡(遇险)10 人以上(含 10 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6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2)一次死亡(遇险)39 人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12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一次死亡 12 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 24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 (4)煤矿一次死亡 12 人事故发生后要在 24 小时内逐级报告至

    4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20.甲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 510mL 可致中毒,( )mL 可致失明,( )mL 可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分数:1.00)A.15,15B.15,3050C.15,30 D.30,30解析:甲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 510mL 可致中毒,15mL 可致失明,30mL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2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 ),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分数:1.00)A.法人B.实体C.员工 D.责任人解析:

    4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22.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里的压力管道中,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 ( )km 且管道公称直径( )mm 的管道,必须申报。(分数:1.00)A.200,300 B.200,300C.200,300D.200,300解析: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 且管道公称直径 300km 的管道,必须申报。23.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 )kg,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 )kg 的作业。(分数:1.00)A.20,20B.20,25

    46、 C.25,25D.25,20解析: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 20kg,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 25kg 的作业。24.( )是体系建立的保证。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数:1.00)A.个人培训B.全体员工培训C.内审员培训D.管理层培训 解析:管理层培训是体系建立的保证。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建立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25.本质安全是生产中“( )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47、(分数:1.00)A.预防 B.激励C.监督D.控制解析: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26.搞好(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分数:1.00)A.安全生产B.安全生产管理 C.生产D.生产管理解析: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27.( )组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写出( )报告。(分数:1.00)A.善后管

    48、理B.管理调查 C.技术分析D.综合解析:管理调查组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写出管理组调查报告。28.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用人单位的财政情况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C.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D.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方案解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包括: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29

    49、.(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分数:1.00)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 C.单项预案D.现场预案解析: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30.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其中“三证”中不包括( )。(分数:1.00)A.上岗证 B.生产许可证C.产品合格证D.安全鉴定证解析: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31.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 ),努力把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的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分数:1.00)A.控制危险源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管理解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