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 )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A行业 B企业 C国家 D政府(分数:1.00)A.B.C.D.2.重大危险源的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 )负责。 A企业 B公安机关 C政府主管部门 D评价单位(分数:1.00)A.B.C.D.3.评价内容中包括危险性预先分析和事故分析的是( )。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2、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系统评价(分数:1.00)A.B.C.D.4.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事故隐患的煤矿企业( ),责令限期整改。 A下达整改通知书 B下达停产通知书 C报有关部门处理 D予以行政处罚(分数:1.00)A.B.C.D.5.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 ( )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A意外事故;作业现场 B意外事故;周围设施 C伤亡事故;作业现场 D伤亡事故;周围设施(分数:1.00)A.B.C.D.6.按逻辑推理过程考虑,事故树评价法属于( )的评价方法。 A递归推理 B演绎推理 C演变推理 D归纳推理(分数:1
3、.00)A.B.C.D.7.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 )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 )。 A实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目标;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知识 C方针;安全管理体系 D实质;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分数:1.00)A.B.C.D.8.采用( )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A隔离 B设置薄弱环节 C故障安全设计 D应急救援(分数:1.00)A.B.C.D.9.有害因素是指能( )或对物造成( )的因素。 A对人造成伤亡;突发性损害 B对人造成伤亡;慢性损害 C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突发性损害 D
4、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慢性损害(分数:1.00)A.B.C.D.10.从长远来看,(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A低成本高效益 B低成本高收益 C高成本高效益 D高风险高收益(分数:1.00)A.B.C.D.11.GB 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对( )级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A B C D(分数:1.00)A.B.C.D.12.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 )停工损失。 A不考虑 B考虑 C有人员伤亡时考虑 D有设备损失时考虑(分数:
5、1.00)A.B.C.D.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范围,( )到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到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横向;纵向 B纵向;横向 C直接;间接 D间接;直接(分数:1.00)A.B.C.D.14.危险度由( )决定。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 B事故发生的广度和深度 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D发生事故的广度和深度(分数:1.00)A.B.C.D.1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以国家机关为主体实施的,它是以( )名义并运用 ( )权利,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机关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监察、纠正和惩诫的工作。
6、A国家;国家 B政府;行政 C国家;行政 D政府;国家(分数:1.00)A.B.C.D.1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为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 ( )及后果的严重程度,追究其( )、民事或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 A作用的方式;纪律 B作用的方式;行政 C行为的性质;纪律 D行为的性质;行政(分数:1.00)A.B.C.D.17.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向( )指定的专门机构申请办理准用手续。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B.C.D.18.( )的防护重点是
7、对眼睛的保护,生产操作中应佩戴绿色防护镜。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分数:1.00)A.B.C.D.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的文件审核的目的包括( )。 A确定是否进行现场审核 B对现场审核的补充 C收集充分的信息 D提出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数:1.00)A.B.C.D.20.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的安全评价是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 )。其内容主要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 )等。 A综合评价;可靠性分析 B现状评价;安全投资分析 C专项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D预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分数:1.00)A.B.C.D.2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
8、考核合格者获国家统一印制的( )。 A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B特殊作用人员操作证 C特种工种资格证 D特殊工种资格证(分数:1.00)A.B.C.D.22.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 )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 )、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A统计、损失 B推算、损失 C统计、可能损失 D推算、可能损失(分数:1.00)A.B.C.D.23.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和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两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其中,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监督检
9、查主要包括( )监察和技术监察。 A管理 B行为 C活动 D文件(分数:1.00)A.B.C.D.24.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学习和培训,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管理层培训主要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特点 B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 C全体员工培训可使他们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给予必要的支持 D学习和培训有助于员工建立“防微杜渐”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分数:1.00)A.B.C.D.25.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 A统一体 B完全体 C有机整体 D统一整体(分数:1.00)
10、A.B.C.D.26.2002 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了包括矽肺、煤工尘肺在内的( )种法定尘肺。 A10 B13 C18 D21(分数:1.00)A.B.C.D.27.应急救援的“现场恢复”的主要内容中不包括( )。 A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B抢救受害人员 C事故调查和后果评价 D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分数:1.00)A.B.C.D.28.( )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 )。 A班组长;直接责任 B班组长;间接责任 C安全管理人员;直接责任 D企业法人;间接责任(分数:1.00)A.B.C.D.29.1991 年
11、12 月 2 日,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公通字1991 113 号)将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四类。其中,一次造成重伤 12 人,或者轻伤 3 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 3 万元的事故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分数:1.00)A.B.C.D.30.安全生产法对事故报告的规定为,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本单位负责人 B本行业安全管理部门 C本地安全管理部门 D当地公安局(分数:1.00)A.B.C.D.31.职业卫生调查设计又称为横断面研究、横断面调查或现况研究,用于了解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上特定(
12、)中职业危害因素或人群职业病的分布情况。 A作业场所 B作业空间 C操作场所 D操作空间(分数:1.00)A.B.C.D.32.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 )的部门会同( )确定。 A安全生产监察;国务院有关部门 B安全生产监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分数:1.00)A.B.C.D.3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依法实施( )。 A纪律处罚 B行政处罚 C民事处罚 D刑事处罚(分数:1.00)A.B.C.D.34.安全责任的主要涵义有两层,包括: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
13、人。 A现场操作人员 B企业安全部门的负责人 C企业法定代表 D政府有关部门(分数:1.00)A.B.C.D.35.我国现行的伤亡事故批复依据为( )。 A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特大事故批复结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D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分数:1.00)A.B.C.D.36.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 )。 A生产管理;安全是天 B经济责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劳动保护;预防为主 D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分数:1.00)A.B.C.D.37.( )应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
14、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A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管单位(分数:1.00)A.B.C.D.38.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验收阶段,负责单位应向( )填报交工验收单。 A企业法人 B企业负责人 C安全技术部门 D计划部门(分数:1.00)A.B.C.D.3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 )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 )。 A劳动;急性中毒事故 B劳动;职业病 C生产;急性中毒事故 D生产;职业病(分数:1.00)A.B.C.D.4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中,不包括( )。 A证实受审核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相应审核标准的要求,并能实现其方针和目标 B在文件
15、审核的基础上确认体系实施和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确定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重点 C确定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可行性和条件 D现场对用人单位的管理权限加以明确(分数:1.00)A.B.C.D.41.PDCA 中的 D 是指( )。 A策划 B评价 C改进 D实施(分数:1.00)A.B.C.D.42.以下不属于“三同时”制度的法律依据的是( )。 A劳动法 B安全生产法 C职业病防治法 D消防法(分数:1.00)A.B.C.D.43.( )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 A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B企业主要负责人 C行业安全主管部门 D政府主管部门(
16、分数:1.00)A.B.C.D.44.哈登在吉布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他认为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 )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A速度 B频率 C能级 D力的作用方式(分数:1.00)A.B.C.D.45.综合性(全面)应急演练可分为( )、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A演练准备 B演练计划 C演练通报 D演练预测(分数:1.00)A.B.C.D.46.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分为( )个级别。 A2 B3 C4 D5(分数:1.00)A.B.C.D.47.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对劳动者的人身起保护作用,使劳动者
17、免遭或减轻各种( )或( )的各种用品。 A轻伤;重伤 B伤亡;职业病 C人身伤害;职业危害 D人身伤亡;职业危害(分数:1.00)A.B.C.D.4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 )和必要的救援( )、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A应急救援人员、物资 B应急救援人员、器材 C安全管理人员、物资 D安全管理人员、器材(分数:1.00)A.B.C.D.49.(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
18、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 A2005 年 1 月 8 日 B2005 年 11 月 8 日 C2006 年 1 月 8 日 D2006 年 11 月 8 日(分数:1.00)A.B.C.D.5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过程中(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可导致事故发生 B导致事故发生 C存在 D不可忽略(分数:1.00)A.B.C.D.51.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这是( )。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
19、专项评价(分数:1.00)A.B.C.D.52.职业卫生调查中的机械抽样、等距抽样是指(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分数:1.00)A.B.C.D.53.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不包括( )。 A职业史 B疾病史 C用人单位健康检查记录 D职业健康检查记录及处理情况(分数:1.00)A.B.C.D.54.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描述,正确项是( )。 A管理方案应明确体现实现目标的依据和方法 B职能部门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评审 C管理方案应借鉴以往风险控制措施和相关法律 D管理方案一旦确定,就必须切实坚持执行(分数:1.00)A.B.C.D.55.生产安全
20、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在( )日内提交,特殊情况下的延长不得超过( )日。 A60;120 B60;180 C90;120 D90;180(分数:1.00)A.B.C.D.56.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中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 主要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A交接班 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 C加班加点 D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时(分数:1.00)A.B.C.D.57.下列不必申报为重大危险源的矿井是( )。 A高瓦斯矿井 B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C煤层自然发火期大于 6 个月的矿井
21、D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分数:1.00)A.B.C.D.58.( )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实践。 A管理人员 B内审员 C外审员 D全体员工(分数:1.00)A.B.C.D.59.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步骤包括:划分单元、( )、分析偏差、分析偏差原因及后果、填写汇总表等。 A收集资料 B汇总信息 C定义关键词表 D成立评价小组(分数:1.00)A.B.C.D.60.有害作业分级评价是对( )接触水平与影响危害产生的主要( )条件进行的综合评价。 A环境;接触 B环境;环境 C有害物质;接触 D有害物
22、质;环境(分数:1.00)A.B.C.D.61.安全预评价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 )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 )评价。 A安全评价;综合性 B安全评价;预测性 C系统工程;综合性 D系统工程;预测性(分数:1.00)A.B.C.D.62.下列作业不会产生生产性粉尘的是( )。 A金属焊接加工 B矿石的钻孔 C金属研磨 D有机物的完全燃烧(分数:1.00)A.B.C.D.6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 )等因素来确定的。 A性质 B规模 C生产能力 D工人数量(分数:1.00)A.B.C.
23、D.64.在职业性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声属于( )。 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 C生物因素 D环境因素(分数:1.00)A.B.C.D.65.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 )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A尽量 B努力 C完全 D绝对(分数:1.00)A.B.C.D.66.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 )、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A群众监管 B群众监督 C地方监管 D行政监督(分数:1.00)A.B.C.D.67.煤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中不包括( )。 A直接经济损失 B百万吨死亡率 C生产性事故起数 D百万工时死亡
24、率(分数:1.00)A.B.C.D.6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第三级响应是指( )。 A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 B需要国家的力量解决的 C只涉及一个政府部门权限所能解决的 D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解决的(分数:1.00)A.B.C.D.69.职业病报告办法中规定,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 )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A12 B24 C36 D48(分数:1.00)A.B.C.D.70.关于井下防尘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 )。 A放炮后喷雾降尘 5min B湿式凿岩 C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 D如风巷道、回风巷道
25、设水幕(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71.以下属于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是( )。(分数:2.00)A.使用前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B.定期进行维护保养C.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D.不得超时限使用E.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72.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C.包括设备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D.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E.财产损失73.重大危险源辨识不适用于( )。(分数:2.00)A.核设施B.军事设施C.石油加工设施D
26、.采掘设施E.危险物品的运输74.应急预案的演练包括( )。(分数:2.00)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系统演练E.计算机模拟75.为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 )。(分数:2.00)A.迅速B.准确C.有效D.有针对性E.系统性76.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 )。(分数:2.00)A.电工作业B.木工作业C.金属焊接D.锅炉作业E.公交车司机77.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 )。(分数:2.00)A.概率风险评价法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C.危险指数评价法D.因素图分析法E.事故引发
27、和发展分析法7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 )。(分数:2.00)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组织人员建立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E.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9.安全生产检查的检查方法有( )。(分数:2.00)A.常规检查B.安全检查表法C.事故树法D.LEC 法E.仪器检查法80.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步骤包括:( )、填写汇总表等。(分数:2.00)A.划分单元B.收集资料C.定义关键词表D.分析偏差E.分析偏差原因及后果81.年度安全
28、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 )等计划同时编制。(分数:2.00)A.项目B.生产C.财务D.技术E.物流82.一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以下属于它的有( )。(分数:2.00)A.负压操作B.物料处理C.物料运输D.通道E.放热化学反应83.以下包含在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中的有( )。(分数:2.00)A.重大危险源的信息发布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D.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重大危险源的辨识8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所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指( )。(分数:2.00)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B.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C.国务院设立的特种设备安
29、全监察机构D.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E.市(地)及经济发达县设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8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 )。(分数:2.00)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C.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验收评价D.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系统评价E.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安全生产管理知识-9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
30、有( )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A行业 B企业 C国家 D政府(分数:1.00)A.B.C. D.解析:2.重大危险源的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 )负责。 A企业 B公安机关 C政府主管部门 D评价单位(分数:1.00)A. B.C.D.解析:3.评价内容中包括危险性预先分析和事故分析的是( )。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系统评价(分数:1.00)A.B. C.D.解析:4.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事故隐患的煤矿企业( ),责令限期整改。 A下达整改通知书 B下达停产通知书 C报有关部门处理 D予以行政处
31、罚(分数:1.00)A. B.C.D.解析:5.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 ( )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A意外事故;作业现场 B意外事故;周围设施 C伤亡事故;作业现场 D伤亡事故;周围设施(分数:1.00)A.B.C.D. 解析:6.按逻辑推理过程考虑,事故树评价法属于( )的评价方法。 A递归推理 B演绎推理 C演变推理 D归纳推理(分数:1.00)A.B. C.D.解析:7.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 )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 )。 A实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目标;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
32、知识 C方针;安全管理体系 D实质;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分数:1.00)A.B.C.D. 解析:8.采用( )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A隔离 B设置薄弱环节 C故障安全设计 D应急救援(分数:1.00)A. B.C.D.解析:9.有害因素是指能( )或对物造成( )的因素。 A对人造成伤亡;突发性损害 B对人造成伤亡;慢性损害 C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突发性损害 D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慢性损害(分数:1.00)A.B.C.D. 解析:10.从长远来看,( )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A低成本高效益 B低成本高收益 C高成本高效益
33、D高风险高收益(分数:1.00)A. B.C.D.解析:11.GB 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对( )级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A B C D(分数:1.00)A.B. C.D.解析:12.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 )停工损失。 A不考虑 B考虑 C有人员伤亡时考虑 D有设备损失时考虑(分数:1.00)A. B.C.D.解析: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范围,( )到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到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A横向;纵向
34、 B纵向;横向 C直接;间接 D间接;直接(分数:1.00)A.B. C.D.解析:14.危险度由( )决定。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 B事故发生的广度和深度 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D发生事故的广度和深度(分数:1.00)A.B.C. D.解析:1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以国家机关为主体实施的,它是以( )名义并运用 ( )权利,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机关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监察、纠正和惩诫的工作。 A国家;国家 B政府;行政 C国家;行政 D政府;国家(分数:1.00)A. B.C.D.解析:1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
35、者为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 ( )及后果的严重程度,追究其( )、民事或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 A作用的方式;纪律 B作用的方式;行政 C行为的性质;纪律 D行为的性质;行政(分数:1.00)A.B.C.D. 解析:17.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向( )指定的专门机构申请办理准用手续。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B.C.D. 解析:18.( )的防护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生产操作中应佩戴绿色防护镜。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分数:1.00)A. B.C.D.解析: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的文件审核的目的包括( )。 A确定是否进行现场审核 B对现场审核的补充 C收集充分的信息 D提出体系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