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6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其中不包括( )。 A级(特别重大) B级(重大) C级(较大) D级(微小)(分数:1.00)A.B.C.D.2.下列选项中,( )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A事故预防与控制 B事故预防 C事故控制 D事故致因理论(分数:1.00)A.B.C.D.3.安全检查工作的步骤一般不包括( )。 A安全检查准备 B实施安全检查 C通过分析作出
2、判断 D确定安全检查对象(分数:1.00)A.B.C.D.4.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中,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不包括( )。 A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品德操守 B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工作操守 C事故调查组成员要守纪、保密 D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应当由事故调查组统一安排,未经事故调查组副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分数:1.00)A.B.C.D.5.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是( )。 A信号缺陷 B有毒物质 C标志缺陷 D致害植物(分数:1.00)A.B.C.D.6.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安全评价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两大类,并根据实际
3、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其中不属于一类安全评价业务的是( )。 A金属制品业 B石油加工业 C天然气开采业 D煤炭开采(分数:1.00)A.B.C.D.7.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 )。 A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 B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D善后处理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分数:1.00)A.B.C.D.8.所谓( )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A系统 B预防 C强制 D人本(分数:1.00)A.B.C.D.9.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主要是
4、( )。 A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B查生产设备、查事故处理、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C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事故处理、查作业环境 D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事故处理(分数:1.00)A.B.C.D.10.下列选项中,( )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A人群疏散 B现场急救 C人群安置 D事态监测(分数:1.00)A.B.C.D.11.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必须做到“( )、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在企业之间互相调剂。 A混合存储、单独核算 B专户存储、混合核算 C专户存储、统一核算 D专户存储、单独核算(分数:1.00)A.B
5、.C.D.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受理中,申请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一般应将全部要素运行一遍,并至少有( )个月的运行记录。 A1 B3 C2 D4(分数:1.00)A.B.C.D.13.下列选项中,不能划分为危险单元的是( )。 A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 B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 C配管桥区 D散设地上的管道(分数:1.00)A.B.C.D.14.下列预案中,( )适用于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 A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B
6、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C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D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分数:1.00)A.B.C.D.15.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 )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A反馈 B整合 C封闭 D整理(分数:1.00)A.B.C.D.16.对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48 B1 6 C32 D12(分数:1.00)A.B.C.D.17.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 )原理。 A系统 B人本 C强制 D预防(
7、分数:1.00)A.B.C.D.18.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 )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A每季度后的 10 日 B次年 2 月底前 C每季度后的 20 日 D每年 3 月底(分数:1.00)A.B.C.D.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包的内容的是( )。 A经费预算及来源 B负责设计的单位或负责人 C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分数:1.00)A.B.C.D.2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焊接护目镜、焊接面罩、防冲击护眼具的标识规格为( )。 A18mm(包括编号)12mm B27
8、mm(包括编号)18mm C39mm(包括编号)26mm D69mm(包括编号)46mm(分数:1.00)A.B.C.D.21.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对电气设备可从( )、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A操作条件 B触电、断电 C检修作业 D检修时间(分数:1.00)A.B.C.D.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由(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参加调查。 A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市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县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国家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B.C.D.2
9、3.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 )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A农业生产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工业生产情况 D工业发展情况(分数:1.00)A.B.C.D.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生产经营单位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的目的不包括( )。 A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 B实施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C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包括管理评审 D将绩效测量和监测的结果予以分析(分数:1.00)A.B.C.D.25.下列选项中,关于信息辨伪方法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定性分析,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则必定信息来源有误 B分析信息传输过程,以弄清信息所反映的时间点,并分析传输中可能出
10、现的失误 C进行事理分析,如果信息与事理明显相悖,信息来源有伪 D反证性分析,即建立信息与目前事件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由目前事件反证原有信息,若反证结果与原有信息偏误较大,则证明信息来源有误或过时(分数:1.00)A.B.C.D.2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ILOOSH 2001 的运行模式中,( )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据自身的危害与风险情况,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划。 A计划与实施 B改进措施 C评价 D组织(分数:1.00)A.B.C.D.27.1991 年 12 月 2 日,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公通字1991113 号)将道路交通事故分类不包
11、括(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分数:1.00)A.B.C.D.28.应急演练的参演人员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演员。其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主要不包括( )。 A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B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 C解答参演人员的疑问,解决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分数:1.00)A.B.C.D.29.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 )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生产工艺过程 B系统
12、安全工程 C系统操作过程 D系统运行过程(分数:1.00)A.B.C.D.3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一般性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情形中,( )不能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A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C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 D可能产生 9%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分数:1.00)A.B.C.D.31.本质安全的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 )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A事前组织 B规划设计 C组织
13、设计 D规划完成(分数:1.00)A.B.C.D.32.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 ),就叫小概率事件。 A4% B3% C6% D5%(分数:1.00)A.B.C.D.33.安全验收评价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具有( )。 A针对性、明确性和经济合理性 B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C明确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D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数:1.00)A.B.C.D.34.下列选项中,( )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有职业危害作业的用人单位,除尘肺病、农林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或生活中误用各类农药而发生中毒以外的一切职业病的报告。 A尘肺病报告卡 B农药中毒报告卡
14、 C职业病报告卡 D尘肺病年报表(分数:1.00)A.B.C.D.35.设备管理预警对象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的( )等活动。 A维修、操作、保养 B维修、设计、保养 C设计、操作、保养 D维修、操作、保护(分数:1.00)A.B.C.D.36.评价某一具体作业场所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时,在一定接触水平下,( )是最主要的依据。 A接触水平 B最高容许浓度 C接触时间 D最低容许浓度(分数:1.00)A.B.C.D.37.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等。 A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 B火球爆炸伤害模型 C设备(设施或工艺
15、)故障率评价法 D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分数:1.00)A.B.C.D.38.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不宜从( )方面进行。 A厂址、总平面布置 B道路运输、建(构)筑物 C生产工艺、物流 D安全装置(分数:1.00)A.B.C.D.39.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 )、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A指挥和控制、警报 B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应急方针 C通信、人群疏散与安置 D医疗、现场管制(分数:1.00)A.B.C.D.40.安全生产管
16、理的基本对象是( )。 A设备设施 B物料 C企业的员工 D财务(分数:1.00)A.B.C.D.41.伤亡事故常用的统计图有( )。 A直方图、柱状图、饼图 B趋势图、直方图、饼图 C趋势图、柱状图、饼图 D趋势图、柱状图、直方图(分数:1.00)A.B.C.D.42.统计资料的描述中,关于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B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大 C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相加求和 D总率与平均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分数:1.00)A.B.C.D.43.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
17、员超过 300 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 )。 A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临时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分数:1.00)A.B.C.D.44.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三同时”作为“( )”的途径,将不断深化并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事前预防 D综合治理(分数:1.00)A.B.C.D.45.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并选择调查方法,主要不包括(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直接观察(分数:1.00)A.B.C.D.46.下列选项中,“( )”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安全生产客观规律
18、的具体要求。 A安全第一,清洁发展,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发展 C安全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数:1.00)A.B.C.D.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的是( )。 A物体打击 B车辆伤害 C机械伤害 D辨识功能缺陷(分数:1.00)A.B.C.D.4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表内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不包括( )。 A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分布情况 B生产工艺流程图 C由法定资质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D存在毒物作业项目的提交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数:1.00)A.
19、B.C.D.49.职业病危害的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不包括( )。 A劳动负荷过重 B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 C管理水平 D动作和体位的不合理(分数:1.00)A.B.C.D.50.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 )。 A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 B确认防护用品对危险有害因素防护效能的程度 C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 D启动是否灵活(分数:1.00)A.B.C.D.5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中,事中监督管理重点在( )的监督检查。 A作业场所 B生产车间 C管理过程 D建设项目施工场地(分数:1.00)A.B.C.D.52.生产经营单位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在纵向方面至少不应包
20、括( )。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离职工人 C生产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班组长(分数:1.00)A.B.C.D.53.事故调查报告正文的内容不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分数:1.00)A.B.C.D.54.1961 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 ),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A能量释放 B能量意外释放 C能量转移 D能量交换(分数:1.00)A.B.C.D.55.关于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的表述有误的是( )。 A一级危险源在 A
21、级以上 B二级危险源在 B 级以上 C三级危险源在 C 级以上 D四级危险源在 D 级以上(分数:1.00)A.B.C.D.56.应急演练的评价中,在( )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 A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一个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 B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两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 C某个应急组织在功能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D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改进项问题的(分数:1.00)A.B.C.D.57.为了充分发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作用保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严格、规范
22、地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法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管理作了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举报制度 B组织事故现场调查 C严格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并加强监督检查 D配合有关政府进行安全检查(分数:1.00)A.B.C.D.58.安全评价方法中,不属于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的是( )。 A熟悉系统 B分析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 C确定顶上事件 D确定目标值(分数:1.00)A.B.C.D.59.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中,不属于职业病报告的职责的是( )。 A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确诊为职
23、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 C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上报(分数:1.00)A.B.C.D.60.对在用的特种设备通过实施定期检验,注册登记,施行( )。 A准入制度 B行政许可制度 C准用制度 D审批制度(分数:1.00)A.B.C.D.61.下列培训方法中,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是( )。 A实操演练法 B案例研讨法 C课堂讲授法 D定性分析法(分数:1.00)A.B.C.D.62.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的参数不包括( )。
24、 A毒性等级 B重度 C气味 D物质的形态(分数:1.00)A.B.C.D.63.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给出。 A根源 B可能性 C严重性 D可能性与严重性(分数:1.00)A.B.C.D.64.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通过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 A投产使用 B竣工验收 C试生产 D施工(分数:1.00)A.B.C.D.65.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汇报 B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各异,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且术语不同 C缺乏可靠的
25、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 D指挥系统不畅(分数:1.00)A.B.C.D.66.我国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列为法定职业病。 A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B炭疽、自血病、布氏杆菌病 C炭疽、森林脑炎、白血病 D白血病、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分数:1.00)A.B.C.D.67.下列选项中,( )的接触非常广泛,在其生产、运输、保存、使用中均有大量的职业接触者。 A高分子化合物 B农药 C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D刺激性气体(分数:1.00)A.B.C.D.68.我国在 2000 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作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A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B重大危
26、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C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D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数:1.00)A.B.C.D.69.下列职业危害,( )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 A全身中毒性 B尘肺 C致癌性 D变态反应性(分数:1.00)A.B.C.D.70.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中,不属于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是( )。 A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B安全操作规范 C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D三同时制度(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71.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 ),最大
27、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分数:2.00)A.信息交换B.快速搜索C.超前反馈D.及时布置E.防风险于未然72.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被广泛用于( )、有机合成、染料制造以及化工、农药等工业。(分数:2.00)A.炼铁、炼钢B.炼焦C.橡胶、炸药D.油漆、印刷E.制药、印染7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 )。(分数:2.00)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B.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D.可能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资源分析E.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
28、因素74.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 )阶段。(分数:2.00)A.重建B.恢复C.响应D.准备E.预防75.根据特种设备监察工作的特点,主要有( )几种方式。(分数:2.00)A.行政许可制度B.监督检查制度C.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D.举报制度E.准入制度76.生产经营单位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内容主要包括( )等。(分数:2.00)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B.事故应急措施C.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D.安全生产法律法规E.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77.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
29、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分数:2.00)A.承租方B.承包方C.建设单位D.施工单位E.设计单位78.下列事项中,关于危险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操作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操作标准,可能使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因此没有操作标准是危险源B.一个携带了 SARS 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 SARS,因此携带 SARS 的人是危险源C.一个携带了 SARS 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
30、上 SARS,因此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是危险源D.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是危险源E.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79.下列费用中,属于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的是( )。(分数:2.00)A.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B.丧葬及抚恤费用C.补助及救济费用D.歇工工资E.现场抢救费用8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包括( )。(分数:2.00)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B.经
31、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有满足需要的固定场所和了解相关防护用品知识的人员C.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不得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E.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81.职业病的发生常与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有关,但环境危害因素对人的危害程度,还受个体的特性差异的影响。职业病的发病过程,还取决于( )主要条件。(分数:2.00)A.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B.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C.劳动者个体易感性D.劳动者群体易感性E.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8
32、2.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 )因素。(分数:2.00)A.伤害B.事故C.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D.人的缺点E.遗传及自然环境83.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要求有( )。(分数:2.00)A.比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更详尽、更具体B.特别是对危险分析要全面、具体C.整个评价报告的编制,要由懂工艺和操作的专家参与完成D.比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更明确E.特别是对危险分析要详尽、具体84.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确保能有效地接收到所有员工的信息。可安排员工参与( )活动,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分数:2.00)A.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及评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决策B.职业健康安全管
33、理方案与实施程序的制定与评审C.事故、事件的调查及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检查D.对影响作业场所及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关变更而进行的协商E.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85.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 )等。(分数:2.00)A.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B.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D.经营许可证、矿长资格证E.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6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其中不包括
34、( )。 A级(特别重大) B级(重大) C级(较大) D级(微小)(分数:1.00)A.B.C.D. 解析:2.下列选项中,( )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A事故预防与控制 B事故预防 C事故控制 D事故致因理论(分数:1.00)A.B.C. D.解析:3.安全检查工作的步骤一般不包括( )。 A安全检查准备 B实施安全检查 C通过分析作出判断 D确定安全检查对象(分数:1.00)A.B.C.D. 解析:4.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中,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不包括( )。 A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品德操守 B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工作操守
35、C事故调查组成员要守纪、保密 D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应当由事故调查组统一安排,未经事故调查组副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分数:1.00)A.B.C.D. 解析:5.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是( )。 A信号缺陷 B有毒物质 C标志缺陷 D致害植物(分数:1.00)A.B. C.D.解析:6.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安全评价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两大类,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其中不属于一类安全评价业务的是( )。 A金属制品业 B石油加工业 C天然气开采业 D煤炭开采(分数:1.00)A. B.C.D.解析:7.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
36、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 )。 A直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 B人身伤亡所支出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 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D善后处理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分数:1.00)A.B.C. D.解析:8.所谓( )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A系统 B预防 C强制 D人本(分数:1.00)A.B.C. D.解析:9.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主要是( )。 A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B查生产设备、查事故处理、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C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事故处理、查作业环境 D
37、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事故处理(分数:1.00)A. B.C.D.解析:10.下列选项中,( )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A人群疏散 B现场急救 C人群安置 D事态监测(分数:1.00)A. B.C.D.解析:11.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必须做到“( )、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在企业之间互相调剂。 A混合存储、单独核算 B专户存储、混合核算 C专户存储、统一核算 D专户存储、单独核算(分数:1.00)A.B.C.D. 解析: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受理中,申请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一般应将全部要素运行一遍,并至少有( )个月的运行
38、记录。 A1 B3 C2 D4(分数:1.00)A.B. C.D.解析:13.下列选项中,不能划分为危险单元的是( )。 A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 B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 C配管桥区 D散设地上的管道(分数:1.00)A.B.C.D. 解析:14.下列预案中,( )适用于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 A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B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C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D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分数:1.00)A
39、. B.C.D.解析:15.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 )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A反馈 B整合 C封闭 D整理(分数:1.00)A. B.C.D.解析:16.对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48 B1 6 C32 D12(分数:1.00)A.B.C. D.解析:17.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 )原理。 A系统 B人本 C强制 D预防(分数:1.00)A.B.C.D. 解析:18.职业病报告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 )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A每季度后的 10 日 B次年 2 月底前 C每季度后的 20 日 D每年 3 月底(分数:1.00)A.B.C. D.解析: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包的内容的是( )。 A经费预算及来源 B负责设计的单位或负责人 C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