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3及答案解析(总分:4.96,做题时间:130 分钟)案例:某汽车生产厂焊装车间主要承担白车身总成的焊装、铆接、铰接、螺柱焊接以及磨光检验等工作。主要焊接总成有:白车身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发动机框架总成、车身下体梁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车门、后门总成、尾门总成及发动机盖分总成以及其他移动件分总成等。焊装车间主要工艺流程为:地板焊接左右侧围焊接车身主焊接调整四门二盖焊接。 (说明:本题前 2道题为单选题,后 2道题为多选题。) (分数:1.00)(1).电焊烟尘可引起职业病目录中的( )职业病。(分数:0.25)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B.电焊工尘肺C.职业性哮喘D
2、.黑变病(2).为了预防职业病,焊装车间最主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 )。(分数:0.25)A.通风设施B.降温设施C.喷淋设施D.眼冲洗设施(3).该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分数:0.25)A.电焊烟尘B.高温C.电磁辐射D.苯(4).该车间应采取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有( )。(分数:0.25)A.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如通风设施等B.个体防护措施,如电焊面罩C.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如职业健康体检等D.定期旅游度假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死亡 29人。 该煤矿上年产量 3万吨,税利 60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 105人,工作日数是 300天,这次事
3、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 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 130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 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0万元。 (说明:本题前 5道题为单选题,后 3道题为多选题。) (分数:0.96)(1).这起事故的工作损失价值是( )万元。(分数:0.12)A.11.4B.55.2C.331.4D.1100E.1740(2).这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0.12)A.1050B.1100C.1740D.2000E.2640(3).这次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0.12)A.30B.50C.55.2D.331.4E.381.4(4
4、).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经济损失是 25.6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千人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0.12)A.0.24B.13.6C.24.4D.243.8E.381.4(5).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总产值是 900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百万元产值的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0.12)A.2.84B.13.6C.984D.331.4E.1050(6).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有( )。(分数:0.12)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撤离作业场所D.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
5、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E.有权拒绝矿方的强令冒险作业(7).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尽的义务是( )。(分数:0.12)A.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应当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E.当工友遇到危险时,有无条件施救的义务(8).该煤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做的工作是( )。(分数:0.12)A.立即上报有关部门B.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C.和伤者及死者家属订立赔偿协议,减轻其承担的责任D.为防止死亡矿工家属的追讨,可以躲避起来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案例: 事故经
6、过: 1995 年 5月 18日下午 3点左右,江阴市云亭镇村办企业江阴市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两人,重伤 5人,至 19日上午又有两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该厂 320平方米生产车间厂房屋顶和 280平方米的玻璃钢棚以及部分设备、原料等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为 10.6万元。 江阴市某化工厂前身为江阴市某拉绒厂。1992 年 10月 10日经江阴市经委批准改为现名,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并于同年 11月 21日在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注册。1994年 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 5月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 1994年 11月至 1
7、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 年 2月 21 日,该厂与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 1995年 3月 1日起至 2000 年 2月 28日由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某化工厂。1995 年 3月,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某全面负责某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分修改,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 年 4月下旬开始投产,5 月 15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 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 1995年 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5 月 18日下午 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 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
8、内工作压力 0.75兆帕,温度 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钟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里,于是钟某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星某在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刘某、星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王某同意,刘某将手中的两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 45秒钟,刚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除当班工人陈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 7人全部陷入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被当场烧死,陈某、
9、星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3 人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取证、技术分析和专家论证,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生产副厂长王某指挥工人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更加严重,釜内物料(其成分主要是醋酸)从泄漏处大量喷出,在釜体上部空间迅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金属撞击产生的火花即发生爆燃,并形成大火。因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氧化釜发生物料泄漏,泄漏后的处理方法不当,生产副厂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无知作业。 (2)间接原因 1)管理混乱,生产无章可循。 该化工厂自生产对硝基苯甲酸以来,没有制订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的任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操作规程、设备使
10、用管理制度,特别是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 1995年 3月 1日租赁该厂后,对工艺设备作了改造,操作工人全部更换,没有依法建立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和工艺操作规程,整个企业生产无章可循,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没有明确如何处理,也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2)工人未经培训,仓促上岗。 该化工厂自租赁以后,生产操作工人全部重新招用外来劳动力,进厂最早的在 1995年 4月中旬,最迟的一批人 5月 15日下午刚刚从青海赶到工厂,仅当晚开会说说注意事项,第二天就上岗操作。工人没有起码的工业生产常识,没有任何安全知识,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根本不了解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尤
11、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整个生产过程全由租赁方总经理颜某和生产副厂长王某具体指挥每个工人如何做,工人自己并不知道怎样做。 3)生产没有依法办理任何报批手续,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该化工厂自 1994年 5月起生产对硝基苯甲酸,却未按规定向有关职能部门申报办理手续,生产车间的搬迁改造也未经过消防等部门批准,更没有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三同时”审查验收。尤其是作为工艺过程中最危险的要害设备氧化釜是 1994年 5月非法订购的无证制造厂家生产的压力容器,而且连设备资料都没有就违法使用。生产车间现场混乱,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因此,整个企业不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2、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生产副厂长王某在氧化釜泄漏时,处理不当,违章指挥工人带压紧固螺栓,因此,王某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直接责任。 作为事故直接责任者王某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 (2)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颜某,自从租赁某化工厂以来,没有制订出各项 安全管理制度及工艺操作规程就组织化工生产;在压力容器等设备资料不齐全的条件下就盲目开工,在刚进厂的工人未经安全、业务培训后就让其仓促上岗,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违反国家关于化学危险晶管理的规定。 作为全面负责某化工厂生产经营的颜某,因企业管理混乱,对事故的发生负有全面责任,而且这起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建议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3、(3)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某化工厂法定代表人王某,在化工厂租赁之前,在更换新品、生产车间的改造时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没有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也没有制订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混乱,尤其 1995年 1月初在向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 1994年度年检时,仍然隐瞒本企业正在从事的对硝基苯甲酸的经营范围。在租赁后,未按租赁合同协议向租赁方提供其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一切齐全的合法手续及移交设备管理资料等。特别是在 3月 4日江阴磺塘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后,江阴市政府再次布置对全市乡镇小化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要求,作为松桥村领导兼某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对政府布置的要求没有贯彻执行,使化工厂未能吸取教训。在
14、改造时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和办理合法手续,使上级有关部门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该厂情况,延误了检查和整治的时机,导致了严重后果。因此,王某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建议江阴市和云亭镇有关部门对这起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者王某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 事故整改措施: (1)该化工厂如需恢复生产或从事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一切必要的手续,认真做好“三同时”审查验收,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抓好全体职工的技术业务和安全培训,并对现有设备严格进行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尤其是氧化釜不得再作受压容器使用 (2)应该牢记“5-18”事故血的教训,强化企
15、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各级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和管理。(3)云亭镇政府应在这起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对全镇所有企业进行逐一检查,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必须先停产后整顿,同时要抓好全镇各类性质所有企业特别是采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教育各级领导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措施的落实到位,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盲区。 (4)无锡市政府和江阴市政府应该认真总结自 1995年以来化工企业所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的教训,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杜绝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治理的
16、力度。 (分数:1.00)(1).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0.50)_(2).发生火灾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分数:0.50)_案例: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 3万吨,实际年产量 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某年某月某日早 8时 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
17、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 时班共下井 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 时 30分左右开水泵,南翼停电,当时主扇和局扇风机都没有开启。17 时 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两米处挂在背板上的 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此次事故共死亡 26人,伤 10人,直接经济损失 38万元。 (分数:1.00)(1).分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数:0.25)_(2).分析此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数:0.25)_(3).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
18、处理建议。(分数:0.25)_(4).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分数:0.25)_案例: 2003 年 11月 3日凌晨 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角”,致使“八角”起火而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第 3、第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经全力抢救,仍造成 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以及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更是不可估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现场勘察情况: 坍塌的商住楼位于该市珠晖区,建筑名称衡州大厦,建筑面积 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 8层,局部 9层,建
19、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 6米,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 3.1米,空中间距小于 2米,西面的消防通道,南头宽 3.7米,北头宽仅 3米,整栋楼仅配套 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 事故发生经过: 2003 年 11月 3日晚,一姓赵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凌晨 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衡阳市消防支队于 11月 3日 5时 30 分接警后迅速调集 4个公安消防支队,4 个专职消防队,16台消防车,200 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 94户 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
20、,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入到中部去灭火。8 时 40分左右在没有发生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的第 3、第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经过消防、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 72小时的昼夜抢救,仍然造成 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 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 (分数:1.00)(1).试根据上述事故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0.25)_(
21、2).试用事故致因理论的事故模式分析这起事故。(分数:0.25)_(3).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分数:0.25)_(4).谈谈你对这起重大事故的看法和感受。(分数:0.25)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3答案解析(总分:4.96,做题时间:130 分钟)案例:某汽车生产厂焊装车间主要承担白车身总成的焊装、铆接、铰接、螺柱焊接以及磨光检验等工作。主要焊接总成有:白车身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发动机框架总成、车身下体梁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车门、后门总成、尾门总成及发动机盖分总成以及其他移动件分总成等。焊装车间主要工艺流程为:地板焊接左右侧围焊接车身主焊接调整四门二盖焊接。 (说明
22、:本题前 2道题为单选题,后 2道题为多选题。) (分数:1.00)(1).电焊烟尘可引起职业病目录中的( )职业病。(分数:0.25)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B.电焊工尘肺 C.职业性哮喘D.黑变病解析:(2).为了预防职业病,焊装车间最主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 )。(分数:0.25)A.通风设施 B.降温设施C.喷淋设施D.眼冲洗设施解析:(3).该车间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 )。(分数:0.25)A.电焊烟尘 B.高温 C.电磁辐射 D.苯解析:(4).该车间应采取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有( )。(分数:0.25)A.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如通风设施等 B.个体防护措施,如电焊面罩 C.职
23、业健康监护措施,如职业健康体检等 D.定期旅游度假解析: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死亡 29人。 该煤矿上年产量 3万吨,税利 60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 105人,工作日数是 300天,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 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 130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 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0万元。 (说明:本题前 5道题为单选题,后 3道题为多选题。) (分数:0.96)(1).这起事故的工作损失价值是( )万元。(分数:0.12)A.11.4B.55.2C.331.4 D.1100E.1740解析:(2).这次事故造
24、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0.12)A.1050 B.1100C.1740D.2000E.2640解析:(3).这次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0.12)A.30B.50C.55.2D.331.4E.381.4 解析:(4).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经济损失是 25.6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千人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0.12)A.0.24B.13.6C.24.4D.243.8 E.381.4解析:(5).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总产值是 900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百万元产值的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0.12)A.2.84 B.13.6C.984D.331.4E.10
25、50解析:(6).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有( )。(分数:0.12)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撤离作业场所 D.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E.有权拒绝矿方的强令冒险作业 解析:(7).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尽的义务是( )。(分数:0.12)A.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应当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 E.当
26、工友遇到危险时,有无条件施救的义务解析:(8).该煤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做的工作是( )。(分数:0.12)A.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B.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 C.和伤者及死者家属订立赔偿协议,减轻其承担的责任D.为防止死亡矿工家属的追讨,可以躲避起来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解析:案例: 事故经过: 1995 年 5月 18日下午 3点左右,江阴市云亭镇村办企业江阴市某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当场烧死两人,重伤 5人,至 19日上午又有两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该厂 320平方米生产车间厂房屋顶和 280平方米的玻璃钢棚以及部分设备、原料等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为
27、 10.6万元。 江阴市某化工厂前身为江阴市某拉绒厂。1992 年 10月 10日经江阴市经委批准改为现名,主营甲硫醇钠,兼营织布、拉绒,并于同年 11月 21日在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申请变更登记注册。1994年 2月,该厂甲硫醇钠停产,同年 5月开始改造,转产对硝基苯甲酸,并于 1994年 11月至 1995年1月期间生产对硝基苯甲酸。1995 年 2月 21 日,该厂与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合同,明确自 1995年 3月 1日起至 2000 年 2月 28日由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租赁经营江阴市某化工厂。1995 年 3月,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派出总经理颜某全面负责某化工厂的生产、经营
28、、管理,并对生产工艺作了部分修改,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 年 4月下旬开始投产,5 月 15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 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 1995年 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5 月 18日下午 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 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 0.75兆帕,温度 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钟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里,于是钟某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星某在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刘某、星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
29、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王某同意,刘某将手中的两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 45秒钟,刚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除当班工人陈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 7人全部陷入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被当场烧死,陈某、星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3 人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取证、技术分析和专家论证,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生产副厂长王某指挥工人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更加严重,釜内物料(其成分主要是醋酸)从泄漏处大量喷出,在釜体上部空间迅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
30、混合气体。遇到金属撞击产生的火花即发生爆燃,并形成大火。因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氧化釜发生物料泄漏,泄漏后的处理方法不当,生产副厂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无知作业。 (2)间接原因 1)管理混乱,生产无章可循。 该化工厂自生产对硝基苯甲酸以来,没有制订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的任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艺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特别是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 1995年 3月 1日租赁该厂后,对工艺设备作了改造,操作工人全部更换,没有依法建立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和工艺操作规程,整个企业生产无章可循,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没有明确如何处理,也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2)工人未经培训,仓促上岗。 该化工
31、厂自租赁以后,生产操作工人全部重新招用外来劳动力,进厂最早的在 1995年 4月中旬,最迟的一批人 5月 15日下午刚刚从青海赶到工厂,仅当晚开会说说注意事项,第二天就上岗操作。工人没有起码的工业生产常识,没有任何安全知识,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根本不了解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整个生产过程全由租赁方总经理颜某和生产副厂长王某具体指挥每个工人如何做,工人自己并不知道怎样做。 3)生产没有依法办理任何报批手续,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该化工厂自 1994年 5月起生产对硝基苯甲酸,却未按规定向有关职能部门申报办理手续,生产
32、车间的搬迁改造也未经过消防等部门批准,更没有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三同时”审查验收。尤其是作为工艺过程中最危险的要害设备氧化釜是 1994年 5月非法订购的无证制造厂家生产的压力容器,而且连设备资料都没有就违法使用。生产车间现场混乱,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因此,整个企业不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1)生产副厂长王某在氧化釜泄漏时,处理不当,违章指挥工人带压紧固螺栓,因此,王某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直接责任。 作为事故直接责任者王某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 (2)北京某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颜某,自从租赁某化工厂以来,没有制订出各项 安全管理制度及工艺操作规程就
33、组织化工生产;在压力容器等设备资料不齐全的条件下就盲目开工,在刚进厂的工人未经安全、业务培训后就让其仓促上岗,生产原材料与成品混放,违反国家关于化学危险晶管理的规定。 作为全面负责某化工厂生产经营的颜某,因企业管理混乱,对事故的发生负有全面责任,而且这起事故后果特别严重,建议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某化工厂法定代表人王某,在化工厂租赁之前,在更换新品、生产车间的改造时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没有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也没有制订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混乱,尤其 1995年 1月初在向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 1994年度年检时,仍然隐瞒本企业正在从事的对硝基苯甲
34、酸的经营范围。在租赁后,未按租赁合同协议向租赁方提供其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一切齐全的合法手续及移交设备管理资料等。特别是在 3月 4日江阴磺塘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后,江阴市政府再次布置对全市乡镇小化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要求,作为松桥村领导兼某化工厂法定代表人,对政府布置的要求没有贯彻执行,使化工厂未能吸取教训。在改造时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和办理合法手续,使上级有关部门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该厂情况,延误了检查和整治的时机,导致了严重后果。因此,王某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建议江阴市和云亭镇有关部门对这起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者王某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 事故整改措施: (1)该化工
35、厂如需恢复生产或从事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一切必要的手续,认真做好“三同时”审查验收,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抓好全体职工的技术业务和安全培训,并对现有设备严格进行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尤其是氧化釜不得再作受压容器使用 (2)应该牢记“5-18”事故血的教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各级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和管理。(3)云亭镇政府应在这起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对全镇所有企业进行逐一检查,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必须先停产后整顿,同时要抓好全镇各类性质所有企业特别是采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教育各级领导增强法制观念
36、,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狠抓措施的落实到位,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盲区。 (4)无锡市政府和江阴市政府应该认真总结自 1995年以来化工企业所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的教训,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杜绝各类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治理的力度。 (分数:1.00)(1).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数:0.50)_正确答案:(火灾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 (1)确定分析对象的现场状况; (2)设定防火安全目的和目标; (2)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4)具体分析影响防火安全目标的因素; (5)火灾防治有效性与经济性的
37、评价; (6)给出分析报告。 )解析:(2).发生火灾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分数:0.50)_正确答案:(发生火灾逃生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报警。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都向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往上一层楼。 (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逃生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
38、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解析:案例: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 3万吨,实际年产量 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采取防尘
39、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某年某月某日早 8时 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 时班共下井 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 时 30分左右开水泵,南翼停电,当时主扇和局扇风机都没有开启。17 时 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两米处挂在背板上的 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此次事故共死亡 26人,伤 10人,直接经济损失 38万元。 (分数:1.00)(1).分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数:0.25)_正确答案
40、:(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1)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2)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3)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发生。 )解析:(2).分析此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数:0.25)_正确答案:(此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1)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2)该矿安全管理不足,主要表现在: 1)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
41、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2)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3)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4)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解析:(3).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分数:0.25)_正确答案:(初步处理意见: (1)根据安全生产法,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4)根据安全生产法对该矿进行处理。 )解析:(4).提
42、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分数:0.25)_正确答案:(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建议: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3)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解析:案例: 2003 年 11月 3日凌晨 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
43、角”,致使“八角”起火而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第 3、第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经全力抢救,仍造成 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以及留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更是不可估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现场勘察情况: 坍塌的商住楼位于该市珠晖区,建筑名称衡州大厦,建筑面积 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 8层,局部 9层,建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 6米,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 3.1米,空中间距小于 2米,西面的消防通道,南头宽 3.7米,北头宽仅 3米,
44、整栋楼仅配套 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 事故发生经过: 2003 年 11月 3日晚,一姓赵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凌晨 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衡阳市消防支队于 11月 3日 5时 30 分接警后迅速调集 4个公安消防支队,4 个专职消防队,16台消防车,200 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 94户 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入到中部去灭火。8 时 40分左右在没有发生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的第 3、第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经过消防、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 72小时的昼夜抢救,仍然造成 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 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 (分数:1.00)(1).试根据上述事故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0.25)_正确答案:(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由于赵姓经商户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