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96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1,分数:16.00)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张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舱,以保证上班时间正常运行。某年某月某日 7 点 20 分,张某来到车间打开混砂机舱门,没有在混砂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带至仅留有 150mm 缝隙。7 点50 分左右,本组配砂工人李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舱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当听到机内有人喊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滚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
2、机停稳后,李某与刚上班的其他职工将张某救出,但张某头部流血不止。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立即上报,7点 55 分,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张某进行了止血包扎,并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张某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于 8 点 40 分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5.99)(1).请对上述案例中的事故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数:5.33)_(2).针对上述案例中的事故,应如何划分责任。(分数:5.33)_(3).结合上述案例,简要说明事故预防措施有哪些。(分数:5.33)_二、试题二(总题数:1,分数:14.00)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3、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吊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 3 人死亡、1 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 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 60 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 28 万元,设备损失 200 万元,停产损失 150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4.00)(1).此次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为( )。(分数:2.00)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D.甲班队长E.
4、甲班队员(2).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分数:2.00)A.45 万元B.105 万元C.133 万元D.333 万元E.483 万元(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型应为( )。(分数:2.00)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D
5、.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5).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分数:2.00)A.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程监理单位C.事故发生地市级公安部门D.县级环保部门E.县级工会(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分数:2.00)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7).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
6、.00)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进行制造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 40 日内办理完成三、试题三(总题数:1,分数:22.00)2009 年 8 月 13 日早上 8 点左右,某加工厂工人在加工车间做起吊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在其他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运钢板。半个小时后,另一名工人进入了该加工车间,没有走行人安全通道,在吊物下行车,结果
7、被吊运中的钢板碰撞成重伤,起吊机上的工人慌忙中立即停止了作业。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1.99)(1).本起事故调查组成的成员有哪些?(分数:7.33)_(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请回答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分数:7.33)_(3).编写本起事故调查报告。(分数:7.33)_四、试题四(总题数:1,分数:22.00)1996 年 1 月 24 日 11 点 25 分,A 市矿务局某煤矿多种经营公司的下属煤矿之一的七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达到 99 人(其中女职工 37 人)、伤 3 人,直接经济损失 450 万元。该矿直属于B 集团公司。七井曾
8、在 1994 年和 1995 年连续两年被 B 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公司授予 A 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施工七井与六井相贯通的西主运巷,属于后来的技术改造工程,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煤矿多种经营公司把此项工程仅作为一般掘进巷道对待。局多种经营公司对该项工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口头同意,没有制定贯通后相应可靠的隔爆等安全措施。1 月 24 日早晨 6 点 30 分,七井井长刘某、生产副井长李某分别召开七井、六井班前会。会议宣布了煤矿多种经营公司 22 日的会议决定,25 日各井停产放假一天,并对该天的工作作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对所属各段队当班的工作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布置。8 点左右,七井煤矿 87 人,
9、六井煤矿 24 人分别入井工作。当天正值公司对各井进行月末验收工作,七井主任兼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科主测王某等4 名测工入井作业,并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分别进行检测和验收。七井 9 点停电,七井的左三工作面风电闭锁装置,由于发生了故障已于 1 月 22 日拆除,至 24 日仍未能及时更换安装。井下停电停风,引起瓦斯积聚。停电之后,工人仍在井下工作。到 11 点 25 分时,在左三工作面,放炮员正在进行放炮作业,其他人员处于躲炮位置。因放炮员违章使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 99 名遇难者中,七井遇难人员多被爆炸的冲击力冲击致死,而六井的遇难人员均
10、为一氧化碳中毒,冲击伤并不明显。当天,七井主任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主测王某等 4 名测工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地质变化和瓦斯量增加未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即验收了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并于 11 点左右升井。刚升井就听到井筒传出巨大的轰响声,爆炸发生了。事故发生之后,七井制定了工作面停风撤人和瓦斯排放制度,瓦斯巡视员对巡视路线、巡视点和检测时间记录不清,入井人员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没有隔爆设施和消尘洒水系统;特种作业人员(瓦斯检查工、放炮工等)未按规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对女职工入井作业问题,矿务局始终没有彻底查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1.99)(1).试根
11、据上述材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7.33)_(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初步处理建议。(分数:7.33)_(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分数:7.33)_五、试题五(总题数:1,分数:26.00)2000 年 10 月 10 日,某煤矿采煤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 162 人死亡,37 人受伤(其中重伤 14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498.87 万元。该矿的井田走向长 8km,倾斜宽 0.91.9km,面积约 12.65km2。该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 90 万 t,矿井可采储量 9946 万 t,服务年限为 81 年。
12、井田采用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m,沿走向划分为 8 个采区。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备用 2 台 TZK58N928 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工作,一台备用。该矿的总排风量为 5078m3/min,负压 1930Pa。该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据矿务局有关文件规定,按瓦斯突出煤层管理。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29.93m3/min,相对涌出量 16.63m3/min(根据 1999 年瓦斯鉴定结果)。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 812 月。该矿采区走向长 3km,倾斜宽 1.4km。采区内沿 11 号煤层布置皮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
13、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该采区开采的11 号煤层厚 23.2m,平均倾角 9,有 41112 综采和 41114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 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 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 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运输下山 6 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事故发生当年 110 月实际产量 82.3 万 t。全矿有职工 2000 人,井下分为 3 个班生产。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 234 人作业。41116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 点开始排放瓦斯。20 点 38 分,该矿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 1740 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
14、度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通知救护队进行抢救。23 点 40 分,矿务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局长和该矿矿长任总指挥。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6.01)(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分数:8.67)_(2).如何处理该爆炸事件?(分数:8.67)_(3).在今后的生产中,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分数:8.67)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96 答案解析(总分
15、: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1,分数:16.00)某工厂铸造车间配砂组老工人张某,经常早上提前上班检修混砂机内舱,以保证上班时间正常运行。某年某月某日 7 点 20 分,张某来到车间打开混砂机舱门,没有在混砂机的电源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便进入机内检修。他怕舱门开大了影响他人行走,便将舱门带至仅留有 150mm 缝隙。7 点50 分左右,本组配砂工人李某上班后,没有预先检查一下机内是否有人工作,便随意将舱门推上,顺手开动混砂机试车,当听到机内有人喊叫时,大惊失色,立即停机,但滚轮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混砂机停稳后,李某与刚上班的其他职工将张某救出,
16、但张某头部流血不止。事故发生后车间领导立即上报,7点 55 分,工厂卫生所医务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张某进行了止血包扎,并立即将张某送往医院救治,但由于张某头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于 8 点 40 分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5.99)(1).请对上述案例中的事故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数:5.33)_正确答案:(事故原因主要包括:(1) 张某进入混砂机内检修,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是事故的主要原因。(2) 配砂工人李某试车前,没有预先检查机内是否有人就推上舱门,致使混砂机的舱门连锁开关安全装置失效,随后又启动混砂机,是发生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 车间领导对
17、配砂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够,执行“挂警告牌并有人监护,不准一人独自作业”的制度不严格,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秩序混乱,存在随意性。)解析:(2).针对上述案例中的事故,应如何划分责任。(分数:5.33)_正确答案:(事故责任划分:(1) 张某在检修混砂机内舱前,未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也没有找人监护,就独自进入机舱内检修,严重违反了检修混砂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 2 条“检修混砂机内舱时,必须关闭电源、打开舱门、在电源开关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并有专人监护,不准一人独自操作”的规定,属于严重违章操作,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鉴于张某已经死亡,对其免予处罚。(2) 配砂工人李某安全意
18、识淡薄,上班进入工作岗位后,看到混砂机舱门未关严,理应想到舱内有人,进行检查,他非但未进行预先检查,反而顺手将舱门推上,导致舱门连锁安全装置失效,随后又开启混砂机,造成事故发生,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根据当地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处罚条例、工人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规定,将李某开除厂籍留厂察看一年,罚款 300 元,停发工资,每月发给生活费 500 元以示处罚。(3) 此事故的发生表明车间安全管理不严,职工有章不循。虽然职工工作责任心较强,但对安全生产方面存在随意性,导致违章作业,车间主任刘某应负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罚款 300 元,扣发3 个月奖金。(4) 混砂组组长郭某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深
19、入,班组安全管理不到位,应负管理责任,扣发其半个月奖金。(5) 车间安全技术员叶某,负责车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这次事故反映出其安全监督管理有所失职,也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扣发其当月奖金。)解析:(3).结合上述案例,简要说明事故预防措施有哪些。(分数:5.33)_正确答案:(事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 组织措施召开全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事故现场会,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开展全厂性“杜绝三违”活动,纠正侥幸心理,杜绝违章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加班、值班人员安全教育”程序。以人为本,控制和管理好加班、值班人员在非常规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在进入混砂机内工作时,除了切断电源并挂上“
20、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外,必须请电工取下保险丝由进入机内的检修人员随身保管,并派人在机外监护,防止事故发生。(2) 技术措施车间技术组织对所有混砂机的舱门连锁安全控制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灵敏可靠。对混砂机舱门进行改造,加装限制关门机构,由进入机舱维修者控制,否则不能将舱门关闭。必须保证连锁开关的有效性。)解析:二、试题二(总题数:1,分数:14.00)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吊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
21、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 3 人死亡、1 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 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 60 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 28 万元,设备损失 200 万元,停产损失 150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4.00)(1).此次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为( )。(分数:2.00)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 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解析:解析 事故的主要责任人是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例如有下列情况的:(1)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22、。(3) 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在该事故当中,甲班有关员工是主要负责人。(2).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分数:2.00)A.45 万元B.105 万元C.133 万元D.333 万元 E.483 万元解析:解析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引起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财产损失费用。在本题中,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是 45 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 60 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 28 万元,设备损失 200 万元,所以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是 45+60+28+200=333(万元)。(3).根据
2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型应为( )。(分数:2.00)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 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解析:解析 这起事故是发生在塔吊组装过程中,吊臂折断脱落造成的事故,起因物是塔吊的吊臂,塔吊是建筑施工的重要起重机械,所以事故类型应该是起重伤害。(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 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 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
24、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解析:解析 A 项正确的应该是“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B 项正确。建筑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才可以进行施工。C 项正确。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有警告、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D 项不正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38 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E 项正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 25 条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
25、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5).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分数:2.00)A.事故发生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程监理单位C.事故发生地市级公安部门 D.县级环保部门E.县级工会解析:解析 该起事故已构成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事故的调查是由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由市级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相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
26、B 644119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分数:2.00)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 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解析:解析 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规定,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通俗的说,能够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就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该题 A 选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D 选项是“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塔吊司机作为特种作业人员,有按规定检查、按规范组装设备的义务。(7).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
27、00)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进行制造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 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 40 日内办理完成解析:解析 E 选项正确的是“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 30 天内办理完成”。三、试题三(总题数:1,分数:22.00)2009 年 8 月 13 日早上 8 点左右,某加工厂工人在加工车间做起吊前的准备
28、工作,准备在其他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运钢板。半个小时后,另一名工人进入了该加工车间,没有走行人安全通道,在吊物下行车,结果被吊运中的钢板碰撞成重伤,起吊机上的工人慌忙中立即停止了作业。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1.99)(1).本起事故调查组成的成员有哪些?(分数:7.33)_正确答案:(事故调查组由该厂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有关人员以及本单位工会代表参加,组长为厂领导。该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或直接组成成立事故调查组。)解析:(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请回答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分数:7.33)_正确答
29、案:(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人员要求:(1) 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2) 具备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使用前:(1) 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2) 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如吊运时必须有人进行现场监督,作业活动区域不得有人,吊运开始前按警铃,以及“十不吊”等。设备管理:(1) 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定期校验、检修。(2)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由
30、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3)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解析:(3).编写本起事故调查报告。(分数:7.33)_正确答案:(该事故调查报告可以按以下结构进行编制。(1) 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厂名和车间名。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涉及到的人员。事故发生时正在进行的作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证人。抢救情况。(2) 事故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和顺序。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事故的性质和类型。(3)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A物的不安全状态。B人的不安全行为。C作业环境的缺陷。间
31、接原因(管理原因):A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B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C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D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解析:四、试题四(总题数:1,分数:22.00)1996 年 1 月 24 日 11 点 25 分,A 市矿务局某煤矿多种经营公司的下属煤矿之一的七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达到 99 人(其中女职工 37 人)、伤 3 人,直接经济损失 450 万元。该矿直属于B 集团公司。七井曾在 1994 年和 1995 年连续两年被 B 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公司授予 A 级质量标准化矿井。施工七井与六井相贯通的西主运巷,属于后来的技术改造工程,没有科学的设计和规划,
32、煤矿多种经营公司把此项工程仅作为一般掘进巷道对待。局多种经营公司对该项工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口头同意,没有制定贯通后相应可靠的隔爆等安全措施。1 月 24 日早晨 6 点 30 分,七井井长刘某、生产副井长李某分别召开七井、六井班前会。会议宣布了煤矿多种经营公司 22 日的会议决定,25 日各井停产放假一天,并对该天的工作作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对所属各段队当班的工作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布置。8 点左右,七井煤矿 87 人,六井煤矿 24 人分别入井工作。当天正值公司对各井进行月末验收工作,七井主任兼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科主测王某等4 名测工入井作业,并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
33、分别进行检测和验收。七井 9 点停电,七井的左三工作面风电闭锁装置,由于发生了故障已于 1 月 22 日拆除,至 24 日仍未能及时更换安装。井下停电停风,引起瓦斯积聚。停电之后,工人仍在井下工作。到 11 点 25 分时,在左三工作面,放炮员正在进行放炮作业,其他人员处于躲炮位置。因放炮员违章使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在 99 名遇难者中,七井遇难人员多被爆炸的冲击力冲击致死,而六井的遇难人员均为一氧化碳中毒,冲击伤并不明显。当天,七井主任工程师黄某和七井各段段长与公司地测主测王某等 4 名测工对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工作面地质变化和瓦斯量增加未予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即
34、验收了左三、右四、右二工程,并于 11 点左右升井。刚升井就听到井筒传出巨大的轰响声,爆炸发生了。事故发生之后,七井制定了工作面停风撤人和瓦斯排放制度,瓦斯巡视员对巡视路线、巡视点和检测时间记录不清,入井人员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没有隔爆设施和消尘洒水系统;特种作业人员(瓦斯检查工、放炮工等)未按规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对女职工入井作业问题,矿务局始终没有彻底查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1.99)(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7.33)_正确答案:(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在施工左三工作面时,由于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放炮员违章用煤电钻电源
35、插销,明火放炮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2) 间接原因:井下通风瓦斯管理混乱。没有执行工作面停风撤人和瓦斯排放制度;拆下的风电闭锁装置没有及时更换,为违章在停风区域内用煤电钻电源插销、明火放炮提供了条件。现场作业组织管理混乱。矿井为了在放假前验收而抢进度,增加入井人员,多工种交叉作业,没有统一调度指挥,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技术改造工程无设计,上级部门把关不严。技术改造工程,没有设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贯通后可靠的隔爆等安全设施,导致事故波及邻井,造成灾害扩大。煤矿多种经营公司和七井缺乏矿井灾害预防意识。入井人员没有配备自救器;井下没有隔爆设施和消尘洒水系统;矿井没有编制灾害预防计划。职工队伍培训
36、差、素质低,瓦斯检查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没有按规定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有的瓦斯检测员无证上岗,没有达到应知应会标志。矿井安全管理标志低,抗灾能力差。存在诸多安全问题的七井,在 1994 年、1995 年被 B 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公司连续 2 年授予 A 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对于女职工入井问题,矿务局没有彻底解决。)解析:(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初步处理建议。(分数:7.33)_正确答案:(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的分析,经过事故联合调查小组研究,对事故有关责任者提出如下处理意见:(1) 七井井长刘某,是该井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通风和生产技术管理混乱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7、生产副井长李某,负责全井生产技术工作,对井下生产组织和机电设备管理混乱负有直接管理责任。(2) 矿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煤矿多种经营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测不力,负有领导责任;煤矿多种经营公司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七井安全管理负有领导责任。(3) A 市矿务局局长,是 A 市矿务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安全管理不力,负有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4) B 集团公司总经理是该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安全工作指导、管理不力,负有领导责任。)解析:(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分数:7.33)_正确答案:(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这起事
38、故的主要教训是:煤矿企业及其主要部门法制观念不强,执法意识薄弱,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规章;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B 集团公司、矿务局、矿放松了对多种经营公司系统小井的安全管理,降低了安全管理的标志;矿井管理混乱、职工培训教育跟不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记录现象严重。建议强化防范措施如下:(1)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规程,强化依法治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2) 要理顺多种经营公司系统生产和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3) 切实加强对矿务局所属各类小井的管理,严格执行矿山安
39、全法规,不得擅自降低安全指标。(4) A 市矿务局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的规定,尽快研究解决女职工从事井下劳动问题。)解析:五、试题五(总题数:1,分数:26.00)2000 年 10 月 10 日,某煤矿采煤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 162 人死亡,37 人受伤(其中重伤 14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1498.87 万元。该矿的井田走向长 8km,倾斜宽 0.91.9km,面积约 12.65km2。该矿的设计年生产能力 90 万 t,矿井可采储量 9946 万 t,服务年限为 81 年。井田采用平调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800m,沿走向划分为 8 个采
40、区。该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备用 2 台 TZK58N928 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工作,一台备用。该矿的总排风量为 5078m3/min,负压 1930Pa。该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据矿务局有关文件规定,按瓦斯突出煤层管理。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29.93m3/min,相对涌出量 16.63m3/min(根据 1999 年瓦斯鉴定结果)。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期 812 月。该矿采区走向长 3km,倾斜宽 1.4km。采区内沿 11 号煤层布置皮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该采区开采的11 号煤层厚 23.2m,平均倾角 9,有
41、41112 综采和 41114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 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 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 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运输下山 6 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事故发生当年 110 月实际产量 82.3 万 t。全矿有职工 2000 人,井下分为 3 个班生产。事故发生时,当班井下有 234 人作业。41116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因更换局部通风机停电造成瓦斯超限,20 点开始排放瓦斯。20 点 38 分,该矿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 1740 水平车场有股浓烟出来。矿调度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通知救护队进行抢救。2
42、3 点 40 分,矿务局有关领导到达该矿,成立了抢险指挥中心,矿务局局长和该矿矿长任总指挥。事故调查领导小组认为这是一起因矿井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瓦斯、机电等管理混乱,违章排放瓦斯,现场人员违章拆开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的重大责任事故。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6.01)(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分数:8.67)_正确答案:(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经现场勘查、取证和综合调查分析认定,这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16 回风巷探巷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在排放瓦斯过程中,由于安设在 41114 运输巷的 4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运转,且
43、 41116 回风巷因积水回风不畅,41114 运输巷局部通风机以里部分巷道内风流不稳定发生循环风,致使 41114 运输巷第四联络巷附近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进而导致煤尘参与爆炸。(2) 间接原因:采区生产布局不合理。发生事故的采区一翼 11 号煤层中就布置了 2 个采煤工作面、1 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 6 个掘进工作面,采掘作业过于集中。将 41114 工作面分成两段回采,即在 41114 综采工作面前又布置一个 41114 高档普采工作面,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企业轻视安全工作。该矿较长时间以来没有按规定召开“一通三防”安全例会,研究解决矿井“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