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8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总题数:1,分数:14.00)某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日光油漆。其生产车间和库房中的主要原料有甲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生产车间与库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二者间距为 10m,原料和产品用机动车辆运输。另有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一台,锅炉房邻近库房一侧,与库房间距为 14m,其耐火等级为三级。企业原有从业人员 11 人,今年初又招聘从业人员甲,现有从业人员 12 人。企业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
2、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到题干上的括号内):(分数:14.00)(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该企业应当对其生产、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分数:2.00)A.半B.一C.两D.三E.四(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该企业燃煤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类。(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E.戊(3).该企业新招聘从业人员甲应接受的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分数:2.00)A.16B.24C.32D.48E.72(4).该企业库房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分数:2.00)A.甲苯火灾B.甲苯爆炸C
3、.甲苯中毒D.甲苯窒息E.二甲苯中毒(5).根据该企业安全生产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该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小于 300 人,所以可不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C.该企业已满足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D.该企业的生产车间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E.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6).如果该企业的甲苯储罐发生火灾,可用于灭火的灭火器包括( )灭火器。(分数:2.00)A.水B.泡沫C.干粉D.二氧化碳E.卤代烷(7).该企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现象有( )。(分数:2.00)A.生产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B.库房耐火
4、等级为二级C.锅炉房与库房间距为 14mD.锅炉房耐火等级为三级E.仅设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二)(总题数:1,分数:10.00)某商厦 2002 年 10 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 6 层,其中地下 2 层、地上 4 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 7900m2,高 20.4m。商厦地下 2 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 1 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 1 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 层主要经营服装;3 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 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
5、KTV 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 400 余人。2009 年 12 月 25 日 20 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 1 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 2 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 1 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 时 35 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 31 辆消防车、200 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
6、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 106 人。22 时 50 分将火控制,26 日 0时 37 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 309 人死亡、7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275.3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 题为单选题,35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到题干上的括号内)(分数:10.00)(1).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m。(分数:2.00)
7、A.1.00B.1.50C.2.00D.2.50E.3.00(2).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min。(分数:2.00)A.15B.20C.25D.30E.35(3).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4).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
8、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5).下列对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天
9、花板不应小于0.50m;位于门边时,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0m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 2.00mD.如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也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 之间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0m三、(三)(总题数:1,分数:16.00)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 5 万辆,现有职工 1100 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
10、品库和办公楼。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 6 台 5t 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 4 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
11、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又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 8 辆,货车 16 辆,又车 15 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 8m、转弯半径大于 9m,次干道宽度 5m、转弯半径大于 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
12、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 35kV,内设 5 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 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 3 台 4t/h 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 4 台供气量为20m3/min 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
13、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6.00)(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施设备或场所。(分数:8.00)_(2).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分数:8.00)_四、(四)(总题数:1,分数:30.00)某实业公司建筑分公司,在某家属楼施工过程中,该公司施工队队长张某、提升机操作员张某、瓦工张某准备上门层去,他们不从楼梯上,而是违章乘提升料盘。这时,提升机操作员王某正准备由四层往门层上运木料,驾驶员张某走过去,提升架由四层落下,让王某送他们上六层。王某不同
14、意,说“提升架不能乘人”。张某见王某不给开,就强行让旁边的于某给开(于某非操作员)。于某开机前,看见提升料盘上已站着张某等 3 人。于某将提升机升到二层停了一下,架上的人向上摆手,又将提升架升到三层停了一下,架上的人又向上摆手,当升到门层时,提升架被一根施工架杠挡住,停机的同时,钢丝绳被拉断,提升架突然坠落,造成 3 人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0)(1).对此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数:10.00)_(2).对事故责任人应如何处理?(分数:10.00)_(3).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是什么?(分数:10.00)_五、(五)(总题数:1,分数:30.00)某县一工厂
15、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9 年 5 月 3 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 3 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
16、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 2008 年 7 月 8 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0)(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分数:10.00)_(2).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分数:10.00)_(3).结合
17、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分数:10.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8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一)(总题数:1,分数:14.00)某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日光油漆。其生产车间和库房中的主要原料有甲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生产车间与库房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二者间距为 10m,原料和产品用机动车辆运输。另有冬季取暖的燃煤锅炉一台,锅炉房邻近库房一侧,与库房间距为 14m,其耐火等级为三级。企业原有从业人员 11 人,今年初又招聘从业人员甲,现有从业人员 12 人。企业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8、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技术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到题干上的括号内):(分数:14.00)(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该企业应当对其生产、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分数:2.00)A.半B.一C.两 D.三E.四解析:(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该企业燃煤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为( )类。(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 E.戊解析:(3).该企业新招聘从业人员甲应接受的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分数:2.00)A.16B.24C
19、.32D.48E.72 解析:(4).该企业库房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分数:2.00)A.甲苯火灾 B.甲苯爆炸 C.甲苯中毒 D.甲苯窒息E.二甲苯中毒 解析:(5).根据该企业安全生产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该企业从业人员人数小于 300 人,所以可不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C.该企业已满足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D.该企业的生产车间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E.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解析:(6).如果该企业的甲苯储罐发生火灾,可用于灭火的灭火器包括( )灭火器。(分数:2.00)A.
20、水B.泡沫 C.干粉 D.二氧化碳 E.卤代烷 解析:(7).该企业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现象有( )。(分数:2.00)A.生产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B.库房耐火等级为二级C.锅炉房与库房间距为 14m D.锅炉房耐火等级为三级 E.仅设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解析:二、(二)(总题数:1,分数:10.00)某商厦 2002 年 10 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 6 层,其中地下 2 层、地上 4 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 7900m2,高 20.4m。商厦地下 2 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 1 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
21、地上 1 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 层主要经营服装;3 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 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 KTV 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 400 余人。2009 年 12 月 25 日 20 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 1 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 2 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 1 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21 时 35 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 31 辆消防车、
22、200 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 106 人。22 时 50 分将火控制,26 日 0时 37 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 309 人死亡、7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275.3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 题为单选题,35 题为多选题。请
23、将正确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到题干上的括号内)(分数:10.00)(1).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m。(分数:2.00)A.1.00B.1.50 C.2.00D.2.50E.3.00解析:(2).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min。(分数:2.00)A.15B.20 C.25D.30E.35解析:(3).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
24、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解析:(4).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解析:(5).下列对疏散指示
25、标志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天花板不应小于0.50m;位于门边时,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0m 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 2.00mD.如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也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 之间 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0m
26、 解析:三、(三)(总题数:1,分数:16.00)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 5 万辆,现有职工 1100 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 6 台 5t 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 4 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
27、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又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 8 辆,货车
28、16 辆,又车 15 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 8m、转弯半径大于 9m,次干道宽度 5m、转弯半径大于 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 35kV,内设 5 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 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 3 台 4t/h 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 4 台供气量为20m3/min 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
29、示意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6.00)(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施设备或场所。(分数:8.00)_正确答案:(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
30、落、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振动、噪声。(1)物体打击存在于各个车间。(2)车辆伤害存在于各个车间、库房和厂区道路。(3)机械伤害存在于冲压车间各种设备、机械的传动部位。(4)起重伤害存在于各个车间起重设备上。(5)触电存在于变配电站和车间供电、用电设备线路上。(6)灼烫存在于锅炉房、电焊过的钢材上。(7)火灾存在于喷漆车间、调漆室。(8)高处坠落存在于车间高处检修设备或高处作业。(9)锅炉爆炸存在于锅炉房。(10)容器爆炸存在于有压力容器的地方,如空压站的储气罐等。(11)中毒和窒息存在于喷漆室和调漆室。)解析:(2).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分数:
31、8.00)_正确答案:(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的主要资料和证据:(1)事故有关的物证材料,包括起重机、吊装的板材、作业场所地面物品等。如起重机、吊具、板材及作业现场等。(2)事故事实材料,包括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和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3)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包括工人甲、起重机驾驶员及其他目击证人的证言。(4)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的绘制。)解析:四、(四)(总题数:1,分数:30.00)某实业公司建筑分公司,在某家属楼施工过程中,该公司施工队队长张某、提升机操作员张某、瓦工张某准备上门层去,他们不从楼梯上,而是违章乘提升料盘。这时,提升机操作员王某正准备由四层往门层上运木料,
32、驾驶员张某走过去,提升架由四层落下,让王某送他们上六层。王某不同意,说“提升架不能乘人”。张某见王某不给开,就强行让旁边的于某给开(于某非操作员)。于某开机前,看见提升料盘上已站着张某等 3 人。于某将提升机升到二层停了一下,架上的人向上摆手,又将提升架升到三层停了一下,架上的人又向上摆手,当升到门层时,提升架被一根施工架杠挡住,停机的同时,钢丝绳被拉断,提升架突然坠落,造成 3 人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0)(1).对此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数:10.00)_正确答案:(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制度不落实,缺乏应有的维修保养,为事故埋下了隐患。(2)
33、职工安全素质差,非操作员违反“非操作员不准开机”、“料盘上不准乘人”的规定,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解析:(2).对事故责任人应如何处理?(分数:10.00)_正确答案:(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1)于某是看场员,不会操作提升机,在张某强逼下,违章操作提升机,是事故直接责任者,交司法部门处理。(2)建筑分公司宋经理,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忽视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管理不善,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应给予经济处罚 300 元,并全区通报批评。)解析:(3).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事故整改措施:(1)强化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2)定期对各种设备
34、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严禁设备带病工作。)解析:五、(五)(总题数:1,分数:30.00)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9 年 5 月 3 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 3 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
35、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 2008 年 7 月 8 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0)(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
36、足。(分数:10.00)_正确答案:(应急准备包括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和互助协议的签署等。通过以上场景描述,该厂在应急准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2)防护面具陈旧、数量不够,说明该厂对应急资源准备不足。(3)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出现氨气泄漏时,不知如何处理、向什么方向疏散。(4)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员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解析:(2).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分数:10.00)_正确答案:(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事
37、故应急救援预案仅由安全科来编制是不合适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资源、卫生环境等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来编写,预案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2)预案经安全科长审查,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也是不合适的。预案应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修订和评审,就是要进行内部评审。如果涉及外单位,还应该进行外部评审。经过评审的预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厂长)批准、签发。(3)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是不正确的
38、,应该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4)员工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说明该厂对预案没有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不断完善等。)解析:(3).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分数:10.00)_正确答案:(当出现氨气泄漏事故时,应当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这时应确定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等细节,同时应该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确保疏散能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不会出现慌乱、盲目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因疏散导致次生事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