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39 及答案解析(总分:96.0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20.00)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 500cm,上面浮有 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 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丙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20.02)(1).焊接人员必须具备( )。(分数:
2、2.86)A.懂得防火知识B.懂得防爆知识C.焊工作业证D.经过培训(2).该起事故性质( )。(分数:2.86)A.自然灾害B.刑事事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3).该起事故爆炸直接原因( )。(分数:2.86)A.没有办理动火证B.污油池存在油气C.没有监护D.违章动火(4).该事故直接与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分数:2.86)A.空气B.污油挥发的气体C.环境温度D.电焊焊接中产生的火花E.污油(5).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 )。(分数:2.86)A.电磁辐射B.触电C.油气着火D.油气爆炸E.机械伤害(6).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3、 )。(分数:2.86)A.其他爆炸B.火灾C.淹溺D.灼烫E.机械伤害(7).该起事故爆炸的间接原因是( )。(分数:2.86)A.作业组织不严密B.教育培训不够C.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D.没有动火票制度E.安全意识不强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6.00)8月 6日 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高速公路 B56段。 20 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
4、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 30人中毒死亡,285 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 日 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6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分数
5、:2.00)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D.作业环境不良(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是( )。(分数:2.00)A.驾驶员甲B.驾驶员乙C.村长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5).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是( )。(分数:2.00)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C.调查事故经过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6).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分数:2.00)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B.成立应急
6、救援指挥部C.慰问抢险人员D.寻访驾驶员甲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7).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分数:2.00)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B.受伤住院村民补助、救济费用C.受伤住院村民费用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8).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是( )。(分数:2.00)A.经资质认定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E.配备押运人员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1.化工厂的原料、中间产品有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性,生产的最终产品有 Cl2和化学名 CP的其他产品
7、。生产工艺单元有:原料库房、氯气库房、产品 CP库房、生产一车间和生产二车间,厂区周围有居民住宅和其他工厂。为此,工厂需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厂长甲将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交给了厂调度室主任丙。主任丙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自己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并交给厂长甲。厂长甲认真审查了厂事故应急预案,认为: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旦事故发生,全厂员工应优先保护重要生产设备,救助他人”的应急原则,体现了保护企业财产,爱厂如家的奉献精神;“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主管生产安全的副厂长乙”,体现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当发生重大氯气泄漏时由场外消防部门向周围居民发出警报”
8、,体现了生产不扰民的原则;“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后,厂长甲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报警的报警程序”待分析;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评估合理。因此,厂长甲当场就让主任丙立即将事故应急预案打印发布。厂长甲决定进行应急演习,并再次将任务交给主任丙。主任丙将演习地点设在氯气库房,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下风侧的平地上。演习过程为:第一步,指示人员 A打开氯气库房中一个装有 Cl2的钢瓶,使 Cl2缓慢泄漏;第二步,工人 B、C 在氯气库房外头假装因 Cl2中毒而晕倒;第三步,工人 D、E 发现有人晕倒立即离开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报警;第四步,事故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所有应急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和
9、岗位;第五步,向 110、119、120 等外部应急救援部门报警;第六步,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实施人员救护和抢险。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做法。2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指出该厂应急演习中的不正确的做法。(分数:20.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0.00)2.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
10、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贮煤场,在贮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 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 30m处,有 6个 24m3额定工作压力为 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 20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 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 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 20m3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个汽油储
11、罐在同一围堰内。相关资料:氢气在 0,0.1MPa 环境中的密度为 0.09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 750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 830kg/m3。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给出,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1t,在贮存区临界量为 10t,汽油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2t,在贮存区的临界量为 20t。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2按 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
12、物质名称。3按照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给出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选做以下两题中任一个:(1)找出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2)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量。4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分数:20.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0.00)3.矿煤炭生产任务繁重,产量超过核准指标。构成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巷道尚未贯通。虽然矿上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瓦斯传感器存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 日 228工作面发生了冲击地压,工人在未断电情况下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2人死亡,22 人受伤,直接
13、经济损失 1968万元。经查,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生产值班负责人,死亡和受伤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致使事故损失严重。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2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 3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分数:20.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39 答案解析(总分:96.0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20.00)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 500cm,上面浮有 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 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
14、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丙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20.02)(1).焊接人员必须具备( )。(分数:2.86)A.懂得防火知识B.懂得防爆知识C.焊工作业证 D.经过培训解析:(2).该起事故性质( )。(分数:2.86)A.自然灾害B.刑事事件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解析:(3).该起事故爆炸直接原因( )。(分数:2.86)A.没有办理动火证B.污油池存在油气C.没有监护D.违章动火 解析:(
15、4).该事故直接与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分数:2.86)A.空气 B.污油挥发的气体 C.环境温度D.电焊焊接中产生的火花 E.污油解析:(5).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 )。(分数:2.86)A.电磁辐射B.触电 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 E.机械伤害解析:(6).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分数:2.86)A.其他爆炸 B.火灾 C.淹溺 D.灼烫 E.机械伤害解析:(7).该起事故爆炸的间接原因是( )。(分数:2.86)A.作业组织不严密 B.教育培训不够 C.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 D.没有动火票制度E.安全意识不强 解析:二、B(
16、二)/B(总题数:1,分数:16.00)8月 6日 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高速公路 B56段。 20 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 30人中毒死亡,285 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 日 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请根据以
17、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6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 B.槽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解析:(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分数:2.00)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 D.作业环境不良解析:(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解
18、析:(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是( )。(分数:2.00)A.驾驶员甲 B.驾驶员乙C.村长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解析:(5).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是( )。(分数:2.00)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C.调查事故经过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 解析:(6).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分数:2.00)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 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C.慰问抢险人员D.寻访驾驶员甲 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解析:(7).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分数:2.00)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 B.受伤住院村民补
19、助、救济费用C.受伤住院村民费用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 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解析:(8).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是( )。(分数:2.00)A.经资质认定 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 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 E.配备押运人员解析: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1.化工厂的原料、中间产品有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性,生产的最终产品有 Cl2和化学名 CP的其他产品。生产工艺单元有:原料库房、氯气库房、产品 CP库房、生产一车间和生产二车间,厂区周围有居民住宅和其他工厂。为此,工厂需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厂长甲将事故应
20、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交给了厂调度室主任丙。主任丙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自己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并交给厂长甲。厂长甲认真审查了厂事故应急预案,认为: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旦事故发生,全厂员工应优先保护重要生产设备,救助他人”的应急原则,体现了保护企业财产,爱厂如家的奉献精神;“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主管生产安全的副厂长乙”,体现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当发生重大氯气泄漏时由场外消防部门向周围居民发出警报”,体现了生产不扰民的原则;“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后,厂长甲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报警的报警程序”待分析;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评估合理。因
21、此,厂长甲当场就让主任丙立即将事故应急预案打印发布。厂长甲决定进行应急演习,并再次将任务交给主任丙。主任丙将演习地点设在氯气库房,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下风侧的平地上。演习过程为:第一步,指示人员 A打开氯气库房中一个装有 Cl2的钢瓶,使 Cl2缓慢泄漏;第二步,工人 B、C 在氯气库房外头假装因 Cl2中毒而晕倒;第三步,工人 D、E 发现有人晕倒立即离开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报警;第四步,事故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所有应急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和岗位;第五步,向 110、119、120 等外部应急救援部门报警;第六步,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实施人员救护和抢险。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
22、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做法。2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指出该厂应急演习中的不正确的做法。(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该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做法 (1)没有成立编制组织,应急预案不能由主任丙一个人编写。 (2)预案未经评审就发布。 2该厂事故应急预案存在如下问题及改进意见 (1)应急原则问题。 改进:优先救助人员。 (2)应急领导小组组成问题。 改进:应急指挥组组长是厂长,副组长是副厂长。 (3)报警程序问题(只报告了 2个部门“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 改进: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应该同时报告公安、质检部门。
23、 (4)警报原则(场外公安消防部门通知附近居民,发出警报)问题。 改进:工厂直接向周围居民,发出警报。 3该厂应急演习中不正确的做法 (1)不应使用真正的氯气; (2)演练指挥部不应设在氯气库房的下风向。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0.00)2.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贮煤场,在贮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
24、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 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 30m处,有 6个 24m3额定工作压力为 3.2MPa,额定工作温度为 20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 2000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 550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 20m3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 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相关资料:氢气在 0,0.1MPa 环境中的密度为 0.09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 7
25、50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 830kg/m3。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给出,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1t,在贮存区临界量为 10t,汽油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 2t,在贮存区的临界量为 20t。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2按 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3按照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给出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选做以下两题中任一个:(1)
26、找出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2)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量。4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1)锅炉爆炸。所在工艺单元:燃烧系统。 (2)容器爆炸。所在工艺单元:制氢系统、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 (3)火灾。所在工艺单元:贮煤场、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 (4)其他爆炸。所在工艺单元:制氢系统、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 (5)触电。所在工艺单元:配电与送电系统、循环水系统、化学水系统,汽水系统等。 (6)车辆伤害。所在工艺单元:储煤场。 (7)灼烫。所在工艺单元:除尘和脱硫
27、系统。 (8)淹溺。所在工艺单元:化学水系统,汽水系统。 (9)机械伤害。所在工艺单元: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 (10)中毒和窒息。所在工艺单元:燃烧系统、化学水系统。 2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 (1)易燃易爆物质:氢气、汽油、柴油。 (2)自燃物质:燃煤。 (3)腐蚀性物质:硫(硫化物)。 3选做 (1)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汽油储罐(汽油);氢气储罐(氢气)。 (2)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量: 汽油储罐:W=0.752200.85t=25.5t 氢气储罐: 4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及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 (1)锅炉:安全阀。 (2)氢
28、气储罐:安全阀。 (3)制氢装置:安全阀。 (4)汽油储罐:阻火器。 (5)磨煤机:惰性气体或密封保护。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0.00)3.矿煤炭生产任务繁重,产量超过核准指标。构成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巷道尚未贯通。虽然矿上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瓦斯传感器存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 日 228工作面发生了冲击地压,工人在未断电情况下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时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2人死亡,2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968万元。经查,事故发生时找不到生产值班负责人,死亡和受伤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致使事故损失严重。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
29、安全技术问题。 2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 3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1)掘进工作面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2)工人检修电气设备时违章带电作业。 (3)因冲击地压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又没有独立通风系统,造成瓦斯超限,达到爆炸极限。 (4)瓦斯监测系统传感器故障,信息传输不畅。 2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 (1)超能力生产,导致采掘工作繁重。 (2)生产值班负责人脱岗。 (3)机电设备管理混乱,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及时维修。 (4)没有教育培训职工正确佩戴自救器。 (5)下井人员未佩带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 3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的整改措施 (1)加强技术管理,保证采掘平衡,生产和通风系统完整畅通。(2)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等技术装备,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3)采取技术措施,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 (4)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自觉使用自救设备。 (5)坚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加强瓦斯测放,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