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4.00)某日 16 时 10 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 时 20 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cm,上面浮有 30cm 厚的污油,在连接 100cm 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 时 10 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 时 20 分,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
2、3min 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4.00)(1).在油气厂内焊接,必须由具有( )的人进行操作。(分数:2.00)A.防爆基础知识B.防爆基础经验C.焊工作业操作证D.经过焊工培训E.领导允许(2).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分数:2.00)A.个人行为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E.意外事故(3).该起事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通风不良B.照明强度太低C.环境温度过高D.违章操作E.对异常危险物品处理错
3、误(4).该事故中引起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分数:2.00)A.空气B.油与挥发的气体C.环境温度D.电焊焊接所产生的弧光E.污油(5).钳工甲所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分数:2.00)A.离子辐射B.触电C.有机着火D.有机爆炸E.机械伤害(6).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对维修班可能涉及事故的类型、类别包括( )。(分数:2.00)A.其他爆炸B.火灾C.淹溺D.灼烫E.机械伤害(7).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包括( )。(分数:2.00)A.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C.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D.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E.安全意识不强二、B(二)/
4、B(总题数:1,分数:16.00)某年某月某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死亡 29 人。该煤矿上年产量 3 万 t,税利 60 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 105 人,企业上年工作日数是 300d,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 640 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 130 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 280 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0 万元,资源损失价值 30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4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这起事故的工作损失价值是( )万元。(分数:2.00)A.11.4B.55.2C.330D.1100E
5、.1740(2).这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2.00)A.1050B.1100C.1740D.2000E.2640(3).这次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2.00)A.30B.50C.55.2D.330E.381.4(4).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经济损失是 25.6 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千人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2.00)A.0.24B.13.6C.24.4D.243.8E.381.4(5).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总产值是 900 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百万元产值的经济损失率是 ( )。(分数:2.00)A.2.84B.13.6C.284D.330E.10
6、50(6).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包括( )。(分数:2.00)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并撤离作业场所D.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E.有权拒绝矿方的强令冒险作业命令(7).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尽的义务是( )。(分数:2.00)A.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B.应当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E.当工友遇到危险时,有无条
7、件施救的义务(8).该煤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做的工作是( )。(分数:2.00)A.立即上报有关部门B.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C.和伤亡者订立赔偿协议,减轻其承担责任D.为防止死亡矿工家属的追讨,可以躲避起来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2.00)2009 年 4 月 6 日,在某建设集团下属公司承接的某高层 5 号房工地上。项目部安排瓦工薛某、唐某拆除西单元楼内电梯井隔离防护。由于木工在支设 12 层电梯井时少预留西北角一个销轴洞,因而在设置 12 层防护隔离时,西北角的搁置点采用一根 48mm 钢管从 11 层支撑至 12 层作为补救措施。由于薛
8、某、唐某在作业时,均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操作,而且颠倒拆除程序,先拆除 11 层隔离(薛某将用于补救措施的钢管亦一起拆掉),后拆除 12 层隔离。上午 10 时 30 分,薛某在进入电梯井西北角拆除防护隔离板时,三个搁置点的钢管框架发生倾翻,人随防护隔离一起从 12 层(32m 处)高空坠落至电梯井底。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立即派人将薛某急送至医院,但因薛某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 12 时 30 分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1)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设置时有缺陷,规定四根固定销轴只设三根,而补救钢管已先予拆除,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三点:1)施工现场监督、检
9、查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2)劳动组织不合理,安排瓦工拆除电梯井防护隔离设施。3)安全教育不力,造成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差。(3)项目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先上后下的拆除作业程序,自我保护意识差,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加之安全防护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小组的意见,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2.00)(1).建筑施工的特点有哪些?(分数:6.00)_(2).拆除工程的安全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18.0
10、0)某年夏未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该工段 414m2厂房全部被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 280 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 8 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 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63 万元(时值)。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
11、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铜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8.00)(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6.00)_(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分数:6.00)_(3).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分数:6
12、.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40.00)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 7 台(套),额定起重量 2.5t 的升降机 1 台,额定起重量 1.5t、提升高度 2m 的起重机 1 台,叉车 2 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 2 台出口水压 0.4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9、额定功率 28MW 的锅炉。厂内油库有 3t 的汽油储罐 1 个及其配套的加油设备。2009 年 12 月 3 日7 点 30 分(8 点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
13、了吊装作业。7 点 45 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装。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0)(1).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并说明爆炸的性质。(分数:10.00)_(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分数:10.00)_(3).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分数:10.00)_(4).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分数:10.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4.00
14、)某日 16 时 10 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 时 20 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cm,上面浮有 30cm 厚的污油,在连接 100cm 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 时 10 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 时 20 分,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 3min 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
15、47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4.00)(1).在油气厂内焊接,必须由具有( )的人进行操作。(分数:2.00)A.防爆基础知识B.防爆基础经验C.焊工作业操作证 D.经过焊工培训E.领导允许解析:(2).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分数:2.00)A.个人行为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E.意外事故解析:(3).该起事故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通风不良B.照明强度太低C.环境温度过高D.违章操作 E.对异常危险物品处理错误解析:(4).该事故中引起油气爆炸有关的因素有( )。(分数:2.00)A.空气 B.油与挥发的气体 C.环
16、境温度 D.电焊焊接所产生的弧光 E.污油解析:(5).钳工甲所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分数:2.00)A.离子辐射B.触电 C.有机着火 D.有机爆炸 E.机械伤害解析:(6).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对维修班可能涉及事故的类型、类别包括( )。(分数:2.00)A.其他爆炸 B.火灾 C.淹溺D.灼烫 E.机械伤害 解析:(7).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包括( )。(分数:2.00)A.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 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C.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 D.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E.安全意识不强 解析: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6.00)某年某月某日,某
17、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死亡 29 人。该煤矿上年产量 3 万 t,税利 60 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 105 人,企业上年工作日数是 300d,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 640 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 130 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 280 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0 万元,资源损失价值 30 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4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选项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这起事故的工作损失价值是( )万元。(分数:2.00)A.11.4B.55.2C.330 D.1100E.1740解析:(2).这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
18、失是( )万元。(分数:2.00)A.1050B.1100 C.1740D.2000E.2640解析:(3).这次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 )万元。(分数:2.00)A.30B.50C.55.2D.330E.381.4 解析:(4).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经济损失是 25.6 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千人经济损失率是( )。(分数:2.00)A.0.24B.13.6C.24.4D.243.8 E.381.4解析:(5).如果该煤矿上年全年的总产值是 900 万元,则该煤矿上年的百万元产值的经济损失率是 ( )。(分数:2.00)A.2.84 B.13.6C.284D.330E.1050解析:(6)
19、.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包括( )。(分数:2.00)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并撤离作业场所 D.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E.有权拒绝矿方的强令冒险作业命令 解析:(7).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尽的义务是( )。(分数:2.00)A.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应当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 E.当工友遇到
20、危险时,有无条件施救的义务解析:(8).该煤矿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做的工作是( )。(分数:2.00)A.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B.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 C.和伤亡者订立赔偿协议,减轻其承担责任D.为防止死亡矿工家属的追讨,可以躲避起来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解析: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2.00)2009 年 4 月 6 日,在某建设集团下属公司承接的某高层 5 号房工地上。项目部安排瓦工薛某、唐某拆除西单元楼内电梯井隔离防护。由于木工在支设 12 层电梯井时少预留西北角一个销轴洞,因而在设置 12 层防护隔离时,西北角的搁置点采用一根 48mm 钢管从 11 层支撑至
21、 12 层作为补救措施。由于薛某、唐某在作业时,均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操作,而且颠倒拆除程序,先拆除 11 层隔离(薛某将用于补救措施的钢管亦一起拆掉),后拆除 12 层隔离。上午 10 时 30 分,薛某在进入电梯井西北角拆除防护隔离板时,三个搁置点的钢管框架发生倾翻,人随防护隔离一起从 12 层(32m 处)高空坠落至电梯井底。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立即派人将薛某急送至医院,但因薛某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 12 时 30 分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1)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设置时有缺陷,规定四根固定销轴只设三根,而补救钢管已先予拆除,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22、以下三点:1)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2)劳动组织不合理,安排瓦工拆除电梯井防护隔离设施。3)安全教育不力,造成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差。(3)项目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先上后下的拆除作业程序,自我保护意识差,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加之安全防护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小组的意见,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2.00)(1).建筑施工的特点有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建筑施工有如下特点: (1)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2)露天高处作业多,
23、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3)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变化而改变。(2).拆除工程的安全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拆除工程的安全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1)确定现场安全监护人员名单及职责。 (2)有工程作业区周边的安全围挡及警示标牌调协要求。 (3)切断原给水排水、电、暖、燃气等源头和拆除各种管道、线网的安全要求。拆除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水、电应另行设计专用的临时配电线路、供水管道。 (4)根据采用的拆除方法(人工拆除或机械拆除、爆破拆除)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作业措施。 (5)高处拆除作业应设计搭设专用的脚手架或作业
24、平台。若作业人员站在(包括电焊机、氧气瓶等设备)拟拆除的建筑物结构、部分上操作,必须确定其结构是稳固的。 (6)拆除建(构)筑物,应自上而下对称顺序进行,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后再拆除承重的部分。不得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一部分时,另与之相关连的其他部位应采取临时加固稳定措施,防止发生坍塌。承重结构件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拆除后再进行拆除。 (7)拆除作业要设置溜放槽,将拆下的散碎材料顺槽溜下,较大的承重材料,应用绳或起重机吊下或运走,严禁向下抛掷。 (8)拆除石棉瓦及轻型材料屋面工程时,严禁拆除作业人员直接踩踏在石棉瓦及其他轻型板材上作业。必须使用移动板梯,同时板梯上端必须挂牢,防止发生高处
25、坠落事故。 (9)遇有六级强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应暂停高处拆除工程作业。强风、雨后应检查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安全性,冬季应清除登高通道和作业的雪、霜、冰块后再进行登高作业。四、B(四)/B(总题数:1,分数:18.00)某年夏未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该工段 414m2厂房全部被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 280 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 8 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 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63 万元
26、(时值)。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铜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根据以上场景,
27、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8.00)(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
28、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提出的处理建议如下: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3).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有: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
29、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五、B(五)/B(总题数:1,分数:40.00)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 7 台(套),额定起重量 2.5t 的升降机 1 台,额定起重量 1.5t、提升高度 2m 的起重机 1 台,叉车 2 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 2 台出口水压 0.4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9、额定功率 28MW
30、 的锅炉。厂内油库有 3t 的汽油储罐 1 个及其配套的加油设备。2009 年 12 月 3 日7 点 30 分(8 点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了吊装作业。7 点 45 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装。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0)(1).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并说明爆炸的性质。(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或场所有: (1)喷漆车间、调漆室。化学性爆炸。 (2)锅炉房。锅炉爆炸(物理性爆炸)。 (3)厂内油库。化学性爆
31、炸。(2).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是: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32、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故障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
33、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1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 (1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3).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这起事故是一起重伤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重伤事故由生产经
34、营单位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由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等有关人员以及本单位工会代表参加,如果重伤事故发生的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或直接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4).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如下: 某厂机械加工车间吊装作业重伤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09 年 12 月 3 日,某厂机械加工车间发生一起吊装作业重伤事故。 某厂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 7 台(套),额定起重量 2.5t 的升降机 1 台,额定起重量 1.5t、提升高度 2m 的起重机 1 台,叉车 2 台,该厂还有
35、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 2009 年 12 月 3 日 7 点 30 分(8 点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了吊装作业。7 点 45 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装。 二、事故原因 1起重工小李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吊装作业,属于违章操作。吊装作业应该有起重工(起重机驾驶员)、司索工、指吊工协同完成,小李 1 人进行吊装作业,又是在非工作时间,为事故埋下隐患。虽然小李提前进行工作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但是其违章操作仍然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人行道进入吊装作业区,也属于违章,但其是在非工作时间,属于安全警惕性不高。 3安全管理松懈,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三、事故处理意见 这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起重工小李由于违章操作应受到相应处罚。 四、整改措施 1严格按照起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2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