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6011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及答案解析.doc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0.00)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

    2、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来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

    3、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根据以上情形问答下列问题(12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35 题为多项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分数:10.00)(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 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3 个以上(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事

    4、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3).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D.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E.当我厂经济利益与安全投入冲突

    5、时,应优先满足安全投入(4).根据厂安全主管甲对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关系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当系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增加 1 倍,系统的事故风险度就增加 1 倍B.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增大C.一般而言,事故风险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衡量D.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减小E.事故的预防要有重点,对于小事故,可以不加防范(5).“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

    6、的,其原因是( )。(分数:2.00)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B.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C.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D.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E.储罐事故发生风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4.00)20年月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邻矿互通,火灾共涉及 5 个铁矿,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

    7、数仍达 70 邻。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撑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67 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

    8、答案。)(分数:14.00)(1).这起事故构成(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2).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审批,( )下达结案通知。(分数:2.00)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B.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D.国家煤矿

    9、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安全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分数:2.00)A.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4).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指定( )的

    10、,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分数:2.00)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分数:2.00)A.事故调查组B.当地政府C.人民法院D.当地公安部门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6).

    11、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分数:2.00)A.责令限期改正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以赔偿,不用追究刑事责任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7).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分数:2.00)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12、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4.00)1.某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钧时,约 3t 重的斜梁倾翻,使 4 名作业工人从 10m 高处坠落。其中 1 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没把安全带挂在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他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带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侥幸落在松软的泥土上,前者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伤亡事故有哪些? (2)试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3)这起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

    13、容?(分数:24.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6.00)2.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 84 人,伤 45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 余万元(时价)。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 2m 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 4个门,2 个被封死,1 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

    14、1 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 0.8m 宽的打卡通道;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二、三楼约 300 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

    15、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建议。 (3)此事故的教训有哪些?(分数:26.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0.00)3.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接到群众举

    16、报,位于该县西南方的 D 煤矿没有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就从事煤炭开采。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以安监人员少、D 煤矿离县城较远为由,没有进行查处。至年月,D 煤矿取得了由 B 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的采矿许可证,后经检查,D 煤矿不具备采矿条件,但 B 市国土资源局并没有撤销其采矿许可证。年月,B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让 D 煤矿购买该局下属单位的瓦斯监控设备,并多次在煤矿检查验收过程中收取费用。 年月,D 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 19 人,2 人下落不明。矿难发生后,该矿矿主隐瞒真相,没有向安全检查监督部门报告,而 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在得到群众举报后,害怕承担责任,也没有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7、部门报告,造成该透水事故发生后七天才成立事故抢险小组,延误了抢险时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试指出煤矿井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哪些? (2)煤矿排水能力应达到什么要求? (3)找出以上有关部门的违法之处。(分数:20.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0.00)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

    18、,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

    19、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来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根据以上情形问答下列问题(12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35 题为多项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分数:10.00)(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 12

    20、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分数:2.00)A.1 个B.2 个 C.3 个D.3 个以上解析:(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解析:(3).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

    21、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D.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 E.当我厂经济利益与安全投入冲突时,应优先满足安全投入解析:(4).根据厂安全主管甲对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关系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当系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增加 1 倍,系统的事故风险度就增加 1 倍B.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增大 C.一般而言,事故风险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衡量

    22、D.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减小E.事故的预防要有重点,对于小事故,可以不加防范解析:(5).“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 )。(分数:2.00)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B.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C.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 D.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E.储罐事故发生风

    23、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 解析: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4.00)20年月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邻矿互通,火灾共涉及 5 个铁矿,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 邻。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

    24、笆及木支撑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5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67 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分数:14.00)(1).这起事故构成(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解析:(2).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

    25、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审批,( )下达结案通知。(分数:2.00)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B.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解析:(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安全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

    26、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分数:2.00)A.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 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解析:(4).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指定( )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分数:2.00)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E.

    27、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解析:(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分数:2.00)A.事故调查组B.当地政府C.人民法院 D.当地公安部门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解析:(6).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分数:2.00)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以赔偿,不用追究刑

    28、事责任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7).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分数:2.00)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解析: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4.00)1.某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钧时,约 3t 重的斜梁倾翻,使 4 名作业工人从 10m 高处坠落。其中 1 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没把安全带

    29、挂在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他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带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侥幸落在松软的泥土上,前者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伤亡事故有哪些? (2)试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3)这起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4.00)_正确答案:()解析:(1)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坍塌 5 个类别。 (2)施工过程中高度超过 2m 即为高处作业,该施工单位工人 2 人未按要求佩带安全带,另 1 人没有按要求悬挂安全带,均属

    30、于严重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该单位安全管理松散、安全检查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通常事故调查报告中应当包括的信息有如下几点。 背景信息。包括:a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c事故涉及的人员及其他情况;d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e操作人员及证人。 事故描述。包括:a事故发生的顺序;b破坏的程度;c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d事故的类型;e事故的性质;f承载物或能量(能量或有害物质)。 事故原因。包括:a直接原因(能量源);b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以及长期的行动规划。 对事故责任

    31、人的处理建议。 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6.00)2.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 84 人,伤 45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 余万元(时价)。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 2m 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 4个门,2 个被封死,1 个用铁栅栏与厂房

    32、隔开,只有 1 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 0.8m 宽的打卡通道;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二、三楼约 300 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

    33、、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建议。 (3)此事故的教训有哪些?(分数:26.00)_正确答案:()解析:(1)直接原因及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库房电线短路引

    34、燃易燃物而蔓延成灾。一楼裁床车间内设置库房,用可燃物(木板)隔开;加之厂房平时没有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工人自救能力差,是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的主要原因。该厂违反消防安全一系列规定(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使得发生火灾时,工人无法迅速撤离,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间接原因:该厂没有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平时缺乏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采用不正当方法取得消防整改合格证;发生火灾时厂长自行逃离;是根本原因。镇政府没有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在消防整治小组发出“火险整改通知书”后,不但没有督促该厂整改,还支持其向有关方面人员行贿。市消防部门派出的整治小组,在检查该厂火险中,

    35、虽然发了“火险整改通知书”,但督促整改不力。在尚存大量火灾隐患的情况下,整治小组个别成员收受该厂贿赂,发给整改合格证。 (2)处理意见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 80、81、82 条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根据国务院 302 号令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镇政府正职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 77、78 条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消防部门整治小组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事故教训 教育镇政府和企业负责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消防主管部

    36、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工厂的安全生产和防火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时,不予进行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工厂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在开工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 工厂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0.00)3.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位于该县西南方的 D 煤矿没有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就从事煤炭开采。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以安监人员少、D 煤矿离县城较远为由,没有进行查处。至年月,D 煤矿取得了由 B 市国土

    37、资源局批准的采矿许可证,后经检查,D 煤矿不具备采矿条件,但 B 市国土资源局并没有撤销其采矿许可证。年月,B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让 D 煤矿购买该局下属单位的瓦斯监控设备,并多次在煤矿检查验收过程中收取费用。 年月,D 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 19 人,2 人下落不明。矿难发生后,该矿矿主隐瞒真相,没有向安全检查监督部门报告,而 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在得到群众举报后,害怕承担责任,也没有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造成该透水事故发生后七天才成立事故抢险小组,延误了抢险时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试指出煤矿井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哪些? (2)煤矿排水能力应达到什么要求? (3)找出

    38、以上有关部门的违法之处。(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煤矿井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瓦斯爆炸、火灾、透水、冒顶片帮、煤尘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粉煤尘。(2)煤矿的排水能力应达到以下要求。煤矿必须有工作水泵、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70%;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25%;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在主泵房内预留一定数量的水系位置;必须有工作、备用的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 20

    39、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工作水管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在 20h 内排山矿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新建、改扩建或生产矿井的新水仓:正常涌水量在 1000m3/h 以下,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h 的正常涌水量。(3)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违法的地方是:经群众举报发现 D 煤矿没有采办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就擅自从事煤炭开采而没有予以取缔,也没有依法予以处理,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 77 条规定。煤矿发生透水事故,A 县矿山煤炭管理局隐瞒不报,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 92 条规定。月市国土资源局违法的地方是:D 煤矿不具备采矿条件,应依法撤销其采矿许可证而没有撤销。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违法的地方是: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在安全生产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 78 条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