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理论力学(五)及答案解析(总分:5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3,分数:53.00)1.如图 4-2-6所示,刚性三角板 ABD与机构的 B、D 点铰接,O 1O2=BD=a,O 1B=O2D=l,取a=30cm,l=20cm,AB=15cm,已欠 O1B杆的运动规律 =2(1+t)rad,则 A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U /U。(分数:1.00)A.B.C.D.2.如图 4-3-10所示,质量为 m的三角形物块,其倾斜角为 ,可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为 m的矩形物块又沿斜面运动,两块间也是光滑的。该系统的动力学特征量(动
2、量、动量矩、机械能)有守恒情形的数量为U /U。(分数:1.00)A.B.C.D.3.已知质点沿半径为 40cm的圆做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 以 cm计,t 以 s计),若 t=1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U /U。(分数:1.00)A.B.C.D.4. (分数:1.00)A.B.C.D.5.单摆由长 l的摆杆与摆锤 A组成,其运动规律 ,锤 A在 t= 秒的速度、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分别为U /U。 (分数:1.00)A.B.C.D.6.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载荷均已知(见图 4-1-7)。其中,杆 1的内力大小 Fst为U /U。(分数:1.00)A.B.C.D.7.图 4
3、-3-35所示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分别为 P和 Q,用绳子连接,绳子跨过一滑轮,滑轮半径为 r,其重力不计。开始时两物体的高度差为 C,且 QP,则由静止释放后,两物体达到相同高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t为U /U。 (分数:1.00)A.B.C.D.8.如图 4-3-12所示,弹簧一物块直线振动系统位于铅垂面内。弹簧刚度系数为 k,物块质量为 m。若已知物块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则描述运动的坐标 Ox的坐标原点应为U /U。(分数:1.00)A.B.C.D.9.5根弹簧系数均为 k的弹簧,串联与并联时的等效弹簧刚度系数分别为U /U。 (分数:1.00)A.B.C.D.10.卷扬机如图 4-3-39所示。
4、轮 B、C 半径分别为 R、r;对其水平转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 J1、J 2;物块 A重 P。设在轮 C上作用一常力矩 M,则物块 A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a为U /U。(分数:1.00)A.B.C.D.11.点做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5cos5t2、y=5sin5t 2,如以起始位置为基点计算弧长,则点沿轨迹的运动方程为U /U。 A.S=25t2 B.S=25t C.S=50t2 D.S=50t(分数:1.00)A.B.C.D.12.如图 4-2-4所示,圆轮上绕一细绳,绳端悬挂物块。物块的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圆轮与绳的直线段相切之点为 P,该点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U /U。(分
5、数:1.00)A.B.C.D.13.如图 4-3-9所示,在固定的坐标系 oxyz中,长方体作平移(或称平动)。长方体的自由度数为U /U个。(分数:1.00)A.B.C.D.14.图 4-2-19所示曲柄滑道机构中,杆 BC水平,而杆 DE保持铅直。曲柄长 OA=10cm,并以等角速度=20rad/s 绕轴朝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当 =30时,杆 BC的速度 vBC为U /U。(分数:1.00)A.B.C.D.15.在图 4-2-10所示机构中,曲柄 OA以匀角速度 0转动,且 OA=r,又 AB=AC= 。当曲柄 OA与连杆AB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时, ,此时连杆 AB的角速度为U /U。(分数:
6、1.00)A.B.C.D.16.重为 W的货物由电梯载运下降,当电梯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及减速下降时,货物对地板的压力分别为R1、R 2、R 3,它们之间的关系为U /U。 A.R1=R2=R1 B.R1R 2R 3 C.R1R 2R 3 D.R1R 2R 3(分数:1.00)A.B.C.D.17.A块与 B块叠放如图 4-1-23所示,各接触面处均考虑摩擦。当 B块受力 F作用沿水平面运动时,A 块仍静止于 B块上,于是U /U。(分数:1.00)A.B.C.D.18.点沿轨迹已知的平面曲线运动时(见图 4-2-1),其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 a应为U /U。(分数:1.00)A.B.C.D.1
7、9.如图 4-3-29所示,锤重 G=300N,从高度 H=1.5m处自由落到锻件上,锻件发生变形,历时 t=0.O1s,则锤对锻件的平均压力为U /UkN。(分数:1.00)A.B.C.D.20.如图 4-3-2所示,匀质杆 AB长 l,质量 m,质心为 C,点 D距点 A为 ,杆对通过点 D且垂直于AB的轴 y的转动惯量为U /U。 (分数:1.00)A.B.C.D.21.如图 4-3-26所示,绳子跨过滑轮 O,A 端挂重 P的人,B 端挂着重为 P的物块,轮重不计。系统开始时静止,当此人相对绳子以速度 u沿绳向上爬时,物块 B和人 A相对地面的速度应为U /U。 (分数:1.00)A.
8、B.C.D.22.某平面任意力系向 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 4-1-4所示的一个力 R和一个力偶矩为 M0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U /U。(分数:1.00)A.B.C.D.23.如图 4-1-30所示平面结构,受集中力 均布力 和力偶矩 M作用,几何尺寸和各处约束如图示。则固定端 C处的水平约束反力应为U /U。 (分数:1.00)A.B.C.D.24.如图 4-3-15所示,一半圆柱重 P,重心 C到圆心 O的距离 。其中,R 为圆柱体半径。如果半圆柱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f,则半圆柱体被拉动时所偏过的角度 为U /U。 (分数:1.00)A.B.C.D.25.用一组绳悬挂一重物
9、,其重为 P,绳 1与绳 3位于水平位置,绳 2与绳 4倾斜如图 4-1-16所示,绳 4受的拉力为U /U。 (分数:1.00)A.B.C.D.26.炮弹由点 O射出,弹道的最高点为 M,如图 4-3-34所示。已知炮弹质量 m、v 0、v 1,则炮弹由最初位置 O到最高位置 M的一段时间内,作用于其上外力的总冲量在 x、y 轴上的投影 Sx、s y分别为U /U。(分数:1.00)A.B.C.D.27.如图 4-3-27所示,均质圆轮质量为 m,轮上绕以细绳,绳的一端固定不动。轮心从初始位置 A。无初速度下落。则当轮心降落高度为 k时绳子一端的拉力 T为U /U。 (分数:1.00)A.B
10、.C.D.28.重量分别为 GA、G B的两物块相叠放在水平而上,并受图 4-1-24所示力 (分数:1.00)A.B.C.D.29.在鼓轮上作用一力 ,F=300N,倾角为 60,如图 4-1-29所示。鼓轮两半径 r1=20cm,r 2=50cm,则力 F对鼓轮与水平面接触点 A之矩 MA(F)为U /U。(分数:1.00)A.B.C.D.30.如图 4-3-22所示,均质杆 OA长为 l,质量为 m,以角速度 及角加速度 绕 O轴转动,则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为U /U。 (分数:1.00)A.B.C.D.31.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 4-1-6所示,支座 A、B 的约束为U /U。 (分
11、数:1.00)A.B.C.D.32.如图 4-3-7所示,忽略质量的细杆 OC=l,其端部固结匀质圆盘。杆上点 C为圆盘圆心,盘质量为 m,半径为 r,系统以角速度 绕轴 O转动。系统的动能是U /U。 (分数:1.00)A.B.C.D.33.如图 4-3-8所示,两重物的质量均为 m,分别系在两软绳上,此两绳又分别绕在半径各为 r与 2r并固结一起的两圆轮上。两圆轮构成鼓轮的质量亦为 m,对轴 O的回转半径为 po。两重物中一铅垂悬挂,一置于光滑平面上。当系统在左重物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鼓轮的角加速度 为U /U。(分数:1.00)A.B.C.D.34.如图 4-3-33所示,均质圆轮重 W,
12、半径为 r,对转轴的回转半径为 ,以角速度 0绕水平轴 O转动。今用闸杆制动,动摩擦系数 是常数,轴承摩擦略去不计。要求在 t秒钟内停止,则所加铅垂力 P为U/U。(分数:1.00)A.B.C.D.35.如图 4-3-32所示,重为 P的小球系于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穿过光滑水平面上的小孔 O,令小球在此水平面上沿半径为 r的圆周作匀速运动,其速度为 v0。如果将绳下拉,使圆周的半径减小为 ,则此时绳的拉力为U /U。(分数:1.00)A.B.C.D.36.桁架结构形式与载荷均已知(图 4-1-9)。结构中零杆数为( )根。(分数:1.00)A.B.C.D.37.长 L的直杆 OA,以角速度
13、绕 O轴转动,杆的 A端饺接一个半径为 r的圆盘,圆盘相对于直杆以角速度 r,绕 A轴转动,如图 4-2-12所示。今以圆盘边缘上的一点 M为动点,OA 为动坐标,当 AM垂直 OA时,M 点的牵连速度为U /U。(分数:1.00)A.B.C.D.38.如图 4-3-5所示,质量为 m,半径为 r的定滑轮 O上绕有细绳。依靠摩擦使绳在轮上不打滑,并带动滑轮转动。绳之两端均系质量 m的物块 A与 B。块 B放置的光滑斜面倾角为 ,假设定滑轮 O的轴承光滑,当系统在两物块的重力作用下运动时,B 与 O间,A 与 O间的绳力 F11和 F12的大小有U /U关系。(分数:1.00)A.B.C.D.3
14、9.已知动点的运动方程为 x=2t,y=t 2-t,则其轨迹方程为U /U。 A.y=t2-t B.x=2t C.x2-2x-4y=0 D.x2+2x+4y=0(分数:1.00)A.B.C.D.40.如图 4-1-3所示,等边三角板 ABC,边长 a,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 F的力,方向如图所示,则此力系简化为U /U。 (分数:1.00)A.B.C.D.41.点做直线运动,运动议程 x=12t-t3(x以 cm,t 以 s计),当 t=3s时,x=9cm,可以计算出点在 3秒钟内经过的路程为U /Ucm。 A.9 B.16 C.23 D.25(分数:1.00)A.B.C.D.42.在重量为 P
15、的均质圆柱体的中心 O处铰接一重量也为 P的直杆 OA,此直杆的另一端 A靠在斜面上,如图 4-3-18所示,今使圆柱体做纯滚动,若某瞬时 O点速度为 ,则此瞬时系统的动能为U /U。(分数:1.00)A.B.C.D.43.直角刚杆 OAB在图 4-2-2所示瞬时角速度 =2rad/s,角加速度 =5rad/s 2,若 OA=40cm,AB=30cm,则 B点的速度大小、法向加速的大小和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U /U。(分数:1.00)A.B.C.D.44.如图 4-3-24所示,为某弹簧系统,弹性系数为 k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 m的物体,若物体从静平衡位置(设静伸长为 )下降距离,则弹性力所做的功
16、为U /U。 (分数:1.00)A.B.C.D.45.如图 4-2-7所示,半径为尺的半圆形凸轮以匀速 u沿水平向右运动,带动从动杆 AB沿铅直方向运动,则当 =30时相对于凸轮的速度为U /U。 (分数:1.00)A.B.C.D.46.点沿螺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 4-2-5所示。已知运动方程 S=4+3t,点的加速度( )。(分数:1.00)A.B.C.D.47.如图 4-2-17所示,曲柄 OA长 40cm,以等角速度 =0.5rad/s 绕 O轴逆时针转动。由于曲柄的 A端推动水平板 B,而使滑杆 C沿铅直方向上升。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30时,滑杆 C的加速度为U /U。(分数:1
17、.00)A.B.C.D.48.F1、F 2共线,方向相反,如图 4-1-14所示。且 F1=-2F,则其合力 R表示为U /U。(分数:1.00)A.B.C.D.49.均质细杆 AB长 L,重力的大小为 P,与铅垂轴固结成角 =30,并以匀角速度 转动,如图 4-3-36所示。则惯性力系的合力的大小等于U /U。 (分数:1.00)A.B.C.D.50.半径为 R,圆心角为 2 的均质圆弧线 AB如图 4-3-13所示,则 AB的重心为U /U。 (分数:1.00)A.B.C.D.51.一质量糸统锚垂悬挂如图 4-3-25所示,若取系统静平衡位置为零势能位置,物体各自离开静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x
18、1和 x2,则系统总势能为U /U。(分数:1.00)A.B.C.D.52.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 a,沿对角线 BH作用一个力 F,如图 4-1-27所示,则该力对 OG轴的矩大小为( )。(分数:1.00)A.B.C.D.53.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 M,如图 4-1-5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 A的约束力大小为U /U。 (分数:1.00)A.B.C.D.基础知识-理论力学(五)答案解析(总分:5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3,分数:53.00)1.如图 4-2-6所示,刚性三角板 ABD与机构的
19、B、D 点铰接,O 1O2=BD=a,O 1B=O2D=l,取a=30cm,l=20cm,AB=15cm,已欠 O1B杆的运动规律 =2(1+t)rad,则 A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 B点的角速度*,则 B点的速度为 vB= Bl=40cm/s。由于三角形 ABC为平动刚体,点 A的速度与点 B的速度相同,因此,点 A的速度为 vA=40cm/s,方向垂直 O1B,指向斜上。2.如图 4-3-10所示,质量为 m的三角形物块,其倾斜角为 ,可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为 m的矩形物块又沿斜面运动,两块间也是光滑的。该系统的
20、动力学特征量(动量、动量矩、机械能)有守恒情形的数量为U /U。(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该系统无外力作用,且接触面均光滑,即无摩擦力作用,则动量、动量矩、机械能守恒。3.已知质点沿半径为 40cm的圆做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20t(s 以 cm计,t 以 s计),若 t=1s,则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为U /U。(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由 s=20t可以知道质点是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每秒钟 20cm。加速度只有向心加速度*4.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消去参数 t,点的运动参数方程可化为:*,故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
21、5.单摆由长 l的摆杆与摆锤 A组成,其运动规律 ,锤 A在 t= 秒的速度、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分别为U /U。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6.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载荷均已知(见图 4-1-7)。其中,杆 1的内力大小 Fst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首先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对 B点取弯矩,由M B=0,可求得*沿如图 4-1-8所示虚线方向切开,对 C点取弯矩,由M c=0,*杆 1受压。*7.图 4-3-35所示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分别为 P和 Q,用绳子连接,绳子跨过一滑轮,滑轮半径为 r,其重力不计。开始时两物体的高度差为 C,且 Q
22、P,则由静止释放后,两物体达到相同高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t为U /U。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动量矩定理可得:*,从而得到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加速度为定值,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由运动方程*可*8.如图 4-3-12所示,弹簧一物块直线振动系统位于铅垂面内。弹簧刚度系数为 k,物块质量为 m。若已知物块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则描述运动的坐标 Ox的坐标原点应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方程*可知,当 x=0时,加速度为 0,在点 O3处符合。9.5根弹簧系数均为 k的弹簧,串联与并联时的等效弹簧刚度系数分别为U /U。 (分数:1.00
23、)A.B.C. D.解析:解析 串联时等效刚度系数变小;并联时等效刚度系数增大,等于各弹簧刚度系数之和。10.卷扬机如图 4-3-39所示。轮 B、C 半径分别为 R、r;对其水平转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 J1、J 2;物块 A重 P。设在轮 C上作用一常力矩 M,则物块 A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a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可得: *11.点做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5cos5t2、y=5sin5t 2,如以起始位置为基点计算弧长,则点沿轨迹的运动方程为U /U。 A.S=25t2 B.S=25t C.S=50t2 D.S=50t(分数:1.00
24、)A. B.C.D.解析:解析 根据运动方程可知陔点作半径为 5的变速率圆周运动。切向速度为 vT=*。若以起始位置为基点,点沿轨*12.如图 4-2-4所示,圆轮上绕一细绳,绳端悬挂物块。物块的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圆轮与绳的直线段相切之点为 P,该点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P 点和 A点在一条细绳上,速度相同,又 P点的加速度 ap=*13.如图 4-3-9所示,在固定的坐标系 oxyz中,长方体作平移(或称平动)。长方体的自由度数为U /U个。(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长方体作平动,只有 x、y、z 三个
25、方向的自由度。14.图 4-2-19所示曲柄滑道机构中,杆 BC水平,而杆 DE保持铅直。曲柄长 OA=10cm,并以等角速度=20rad/s 绕轴朝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当 =30时,杆 BC的速度 vBC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滑块 A的速度为 vA=OA=200cm/s,方向垂直于 OA指向右上。显然 BC杆只能沿水平方向运动,其速度大小等于滑块 A的速度沿水平方向的分量。所以杆 BC的速度 vBC=vAsin=100cm/s,方向水平向右。15.在图 4-2-10所示机构中,曲柄 OA以匀角速度 0转动,且 OA=r,又 AB=AC= 。当曲柄 OA与连
26、杆AB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时, ,此时连杆 AB的角速度为U /U。(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OA 以匀角速度 0转动,故 A点水平向速度为 r 0直向速度为零,又 AB杆 B端水平速度为零,因而连杆 AB的角速度为* ,由于 A相对于 B端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AB 的角速度方向是顺时针方向。16.重为 W的货物由电梯载运下降,当电梯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及减速下降时,货物对地板的压力分别为R1、R 2、R 3,它们之间的关系为U /U。 A.R1=R2=R1 B.R1R 2R 3 C.R1R 2R 3 D.R1R 2R 3(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
27、牛顿运动定律 F=ma,加速下降 a向下,匀速下降口等于 0,减速下降口向上;设货物对地板的压力为 Ri,i 为 1、2、3,而 W-Ri=ma,a 以向下为正,向上为负,故 R1R 2R 3。17.A块与 B块叠放如图 4-1-23所示,各接触面处均考虑摩擦。当 B块受力 F作用沿水平面运动时,A 块仍静止于 B块上,于是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B 块所受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力,大小为 fB=(m A+mB)g,方向水平向左,受到 A块对它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向左;A 所受 B块对它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显然,在荷载 F作刚下,系统位移
28、向右,因此,作用在 A块上的摩擦力做正功,作用在 B块上的摩擦力做负功。18.点沿轨迹已知的平面曲线运动时(见图 4-2-1),其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 a应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切向加速度描述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方向沿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法向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向与速度矢量垂直,指向曲率中心。由题意,速度大小不变则切向加速度 aT=0,而速度方向沿曲线变化,则 an=a0。19.如图 4-3-29所示,锤重 G=300N,从高度 H=1.5m处自由落到锻件上,锻件发生变形,历时 t=0.O1s,则锤对锻件的平均压力为U /UkN。
29、(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锤自由落下 H高度时所需的时间为:*根据动量定理有 mv2y-mv1y=Iy,其中 v1=0,经过 t1+t后,v 2=0,因此 Iy=0。在这个过程中,重力 G的作用时间为 t1+t,它的冲量大小等于 G(t1+t),方向铅直向下;反力 N*作用时间为 t,它的冲量大小为 N+t,方向铅直向上,则,I y=N*t-G(t1+t)=0。因此,可求得锤对锻件的平均压力为:*20.如图 4-3-2所示,匀质杆 AB长 l,质量 m,质心为 C,点 D距点 A为 ,杆对通过点 D且垂直于AB的轴 y的转动惯量为U /U。 (分数:1.00)
30、A. B.C.D.解析:解析 均匀细直杆的转动惯量为*,移轴后的转动惯量*。则由题意,*21.如图 4-3-26所示,绳子跨过滑轮 O,A 端挂重 P的人,B 端挂着重为 P的物块,轮重不计。系统开始时静止,当此人相对绳子以速度 u沿绳向上爬时,物块 B和人 A相对地面的速度应为U /U。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于绳的两端拉力均为 P,所以系统对 O轴的动量矩守恒为:H AO+HBO=At+HBt,即*,又A、B 位于绳的两头,速度相等且 vA+vB=u,所以 vA=vB22.某平面任意力系向 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 4-1-4所示的一个力 R和一个力偶矩为 M0的力
31、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原理判断。23.如图 4-1-30所示平面结构,受集中力 均布力 和力偶矩 M作用,几何尺寸和各处约束如图示。则固定端 C处的水平约束反力应为U /U。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以 AD为研究对象,由M A=0,可得*分析整体受力,山x i=0,可得24.如图 4-3-15所示,一半圆柱重 P,重心 C到圆心 O的距离 。其中,R 为圆柱体半径。如果半圆柱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f,则半圆柱体被拉动时所偏过的角度 为U /U。 (分数:1.00)A.B.C. D.解
32、析:解析 由半圆柱的受力平衡可得 N=P,Q=F=fN=fP。由于半圆柱在被拉动过程中没有发生转动,因此 N和 P组成的力偶与 Q和 F组成的力偶平衡,即 Pasin=*25.用一组绳悬挂一重物,其重为 P,绳 1与绳 3位于水平位置,绳 2与绳 4倾斜如图 4-1-16所示,绳 4受的拉力为U /U。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首先对绳 1左边的接触点求力偶矩平衡,即-Pl 1+F2l1sin45=0,求得*,再对绳3右边的接触点求力偶矩平衡,即 F2F3sin45-F4l3cos30=0,求得*。26.炮弹由点 O射出,弹道的最高点为 M,如图 4-3-34所示。已知
33、炮弹质量 m、v 0、v 1,则炮弹由最初位置 O到最高位置 M的一段时间内,作用于其上外力的总冲量在 x、y 轴上的投影 Sx、s y分别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因此外力的总冲量在 x、y 轴上的投影就等于炮弹在 x、y 方向上动量的变化量,即炮弹质最与 x、y 轴方向速度变化量的乘积,S x=m(v1-v0cos),S y=-mv0sin。27.如图 4-3-27所示,均质圆轮质量为 m,轮上绕以细绳,绳的一端固定不动。轮心从初始位置 A。无初速度下落。则当轮心降落高度为 k时绳子一端的拉力 T为U /
34、U。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利用达朗贝尔原理,由圆轮受力情况得: *28.重量分别为 GA、G B的两物块相叠放在水平而上,并受图 4-1-24所示力 (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A 物块处于平衡状态,则其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由于水平方向上可能的外力只有 B物块作用于 A物块的摩擦力,因此可以判断该摩擦力为零。29.在鼓轮上作用一力 ,F=300N,倾角为 60,如图 4-1-29所示。鼓轮两半径 r1=20cm,r 2=50cm,则力 F对鼓轮与水平面接触点 A之矩 MA(F)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将力*分
35、解为水平与竖直方向两个分力*4500Ncm(逆时针方向)。因此,力*对鼓轮与水平面接触点 A之矩 MA*30.如图 4-3-22所示,均质杆 OA长为 l,质量为 m,以角速度 及角加速度 绕 O轴转动,则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为U /U。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惯性力系向转轴简化得一惯性力和一惯性力偶。惯性力大小等于刚体质量与质心加速度的乘积,方向与质心加速度方向相反,作用线通过转轴,故*,作用于 O点;惯性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的乘积,转向与角加速度相反,即*。31.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 4-1-6所示,支座 A、B 的约
36、束为U /U。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对 A点列力矩平衡方程M A=0,即*,从而可得*,方向向下,再根据简支梁竖向力平衡F y=0,F B+FA=0,解得 FA=*,方向向上。32.如图 4-3-7所示,忽略质量的细杆 OC=l,其端部固结匀质圆盘。杆上点 C为圆盘圆心,盘质量为 m,半径为 r,系统以角速度 绕轴 O转动。系统的动能是U /U。 (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系统中研究对象是细杆和圆盘,又细杆质量忽略,故只需研究圆盘,圆盘绕 O点转动,动能为*33.如图 4-3-8所示,两重物的质量均为 m,分别系在两软绳上,此两绳又分别绕在半径
37、各为 r与 2r并固结一起的两圆轮上。两圆轮构成鼓轮的质量亦为 m,对轴 O的回转半径为 po。两重物中一铅垂悬挂,一置于光滑平面上。当系统在左重物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鼓轮的角加速度 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知,系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鼓轮角速度为 ,时间为 t,在任一时刻有: *34.如图 4-3-33所示,均质圆轮重 W,半径为 r,对转轴的回转半径为 ,以角速度 0绕水平轴 O转动。今用闸杆制动,动摩擦系数 是常数,轴承摩擦略去不计。要求在 t秒钟内停止,则所加铅垂力 P为U/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
38、题意可知,转轴的角加速度大小为*。假设闸杆对转轴的摩擦力为 F,、建立运动方程得 Fr=J,即*。由闸杆受力可知闸杆对转轴的压力 N*35.如图 4-3-32所示,重为 P的小球系于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穿过光滑水平面上的小孔 O,令小球在此水平面上沿半径为 r的圆周作匀速运动,其速度为 v0。如果将绳下拉,使圆周的半径减小为 ,则此时绳的拉力为U /U。(分数:1.00)A.B. C.D.解析:36.桁架结构形式与载荷均已知(图 4-1-9)。结构中零杆数为( )根。(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如图 4-1-10所示,由 T形链杆受力知,圈出的两杆为零杆,再由 L形链杆受
39、力知,共计 6根零杆。 *37.长 L的直杆 OA,以角速度 绕 O轴转动,杆的 A端饺接一个半径为 r的圆盘,圆盘相对于直杆以角速度 r,绕 A轴转动,如图 4-2-12所示。今以圆盘边缘上的一点 M为动点,OA 为动坐标,当 AM垂直 OA时,M 点的牵连速度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M 点与系统转动中心 O的距离为*,因此 M点的牵连速度为*,方向由角速度方向可知为垂直于 OM并指向右下方。38.如图 4-3-5所示,质量为 m,半径为 r的定滑轮 O上绕有细绳。依靠摩擦使绳在轮上不打滑,并带动滑轮转动。绳之两端均系质量 m的物块 A与 B。块 B放置的
40、光滑斜面倾角为 ,假设定滑轮 O的轴承光滑,当系统在两物块的重力作用下运动时,B 与 O间,A 与 O间的绳力 F11和 F12的大小有U /U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改变力的大小。39.已知动点的运动方程为 x=2t,y=t 2-t,则其轨迹方程为U /U。 A.y=t2-t B.x=2t C.x2-2x-4y=0 D.x2+2x+4y=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题中给出 x与 y的参数方程,故将 t用 x表示代入 y中可得:x 2-2x-4y=0。40.如图 4-1-3所示,等边三角板 ABC,边长 a,沿其边缘
41、作用大小均为 F的力,方向如图所示,则此力系简化为U /U。 (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此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在水平向和竖向的投影之代数和都等于 0,故汇交力系平衡,FR=0。因为过 A、C 点的力都经过 A点,故只有过 B点的力对 A点有弯矩作用,力臂为*a,故 MA=*Fa。41.点做直线运动,运动议程 x=12t-t3(x以 cm,t 以 s计),当 t=3s时,x=9cm,可以计算出点在 3秒钟内经过的路程为U /Ucm。 A.9 B.16 C.23 D.25(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 v=0得,t=2,即当点运动 2s之后改变运动方向
42、,运动的速率为 V=-(12-3t2),故3s内经过的路程为:42.在重量为 P的均质圆柱体的中心 O处铰接一重量也为 P的直杆 OA,此直杆的另一端 A靠在斜面上,如图 4-3-18所示,今使圆柱体做纯滚动,若某瞬时 O点速度为 ,则此瞬时系统的动能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杆的动能为*,圆柱的动能为*,因此,系统的动能为*。43.直角刚杆 OAB在图 4-2-2所示瞬时角速度 =2rad/s,角加速度 =5rad/s 2,若 OA=40cm,AB=30cm,则 B点的速度大小、法向加速的大小和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U /U。(分数:1.00)A. B.C.D.
43、解析:解析 OB 的长度是 50cm,刚杆 OAB的角速度 =2rad/s,故 vB=r=2rad/s50cm=100cm/s;B点法向加速度为*切向加速度 T=r=5rad/s 250cm=250cm/s2。44.如图 4-3-24所示,为某弹簧系统,弹性系数为 k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 m的物体,若物体从静平衡位置(设静伸长为 )下降距离,则弹性力所做的功为U /U。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物体处于静平衡位置时,弹性势能为*,下降距离后,弹性势能为*(+) 2。因此,物体从静平衡位置下降距离所作的功为*。45.如图 4-2-7所示,半径为尺的半圆形凸轮以匀速 u沿水平
44、向右运动,带动从动杆 AB沿铅直方向运动,则当 =30时相对于凸轮的速度为U /U。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取杆 AB的 A点为动点,凸轮为动参考系。由杆 AB做平动可以得知,动点 A的绝对运动是直线运动。动点 A的相对运动足以凸轮圆心 O为心,半径为 R的圆周运动,*的大小未知,方向为圆周A点的切线方向。在图示瞬时,AB 杆的速度为*,即 A点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量为*,由几何关系得AB杆相对于凸轮的相对速度为*,沿 A的切线方向指向左上。46.点沿螺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 4-2-5所示。已知运动方程 S=4+3t,点的加速度( )。(分数:1.00)A.B. C.D
45、.解析:解析 由 S=4+3t,可知点运动的速率不变,即切向加速度 aT=0;由于点运动轨迹曲率逐渐增大,因此,其径向加速度 an越来越大。47.如图 4-2-17所示,曲柄 OA长 40cm,以等角速度 =0.5rad/s 绕 O轴逆时针转动。由于曲柄的 A端推动水平板 B,而使滑杆 C沿铅直方向上升。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30时,滑杆 C的加速度为U /U。(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曲柄 OA自中端 A的法向加速度为 aAr=r 2=10cm/s2(AO),切向加速度为零。显然滑杆 C的加速度即等于 A点加速度的竖直向分量,故 aC=aArsin=5cm/s 2,方向向下。48.F1、F 2共线,方向相反,如图 4-1-14所示。且 F1=-2F,则其合力 R表示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合力为 F1、F 2两矢量的相加。49.均质细杆 AB长 L,重力的大小为 P,与铅垂轴固结成角 =30,并以匀角速度 转动,如图 4-3-36所示。则惯性力系的合力的大小等于U /U。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均质杆 AB的质心 C的加速度为*,因此惯性力的合力*50.半径为 R,圆心角为 2 的均质圆弧线 AB如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