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三)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5864       资源大小:20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三)及答案解析.doc

    1、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三)及答案解析(总分: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5,分数:55.00)1.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U /U。 A.来流流速分布均匀 B.有逆压梯度和物面黏性阻滞作用 C.物面开关不规则 D.物面粗糙(分数:1.00)A.B.C.D.2.孔口出流试验中测得孔口出流的局部阻力系数 (分数:1.00)A.B.C.D.3.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Pabs=68.6kPa,则其相对压强 P 和真空度 hv分别为U /U。 A.P=-29.4kPa,h v=3m(水柱) B.P=29.4kPa,h v=3m(水柱) C.P=-68

    2、.6kPa,h v=7m(水柱) D.P=68.6kPa,h v=6m(水柱)(分数:1.00)A.B.C.D.4.水从高位水池流向低位水池,如图 6-4-6 所示。已知水面高差 H=12m,管长 l=150m,水管直径 100mm,沿程损失系数 =0.03,进、出口和 90折管的局部损失系数分别为 (分数:1.00)A.B.C.D.5.渗流达西定律 v=kJ,是基于以下假定中的U /U。 A.测压管水头线坡度与总能头线坡度平行 B.测压管水头线坡度等于总能头线坡度 C.测压管水头线坡度不等于总能头线坡度 D.渗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渗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分数:1.00)A.B.C.D.6.描述

    3、液体运动的迹线和流线的概念,正确的是U /U。 A.流线上质点不沿迹线运动 B.质点运动的轨迹称为流线 C.流线上质点的流速矢量与流线相切 D.质点的迹线和流线都重合(分数:1.00)A.B.C.D.7.主干管在 A、B 间由两条支管组成的一个并联管路,两支管的长度和管径分别为l1=1800m,d 1=150mm,l 2=3000m,d 2=200mm,两支管的沿程摩阻系数 均等于 0.03,若测得主干管流量Q=39L/s,则两支管流量分别为U /U。 A.Q1=12L/s;Q 2=27L/s B.Q1=15L/s;Q 2=24L/s C.Q1=24L/s;Q2=15Ls D.Q1=27L/s

    4、;Q 2=12L/s(分数:1.00)A.B.C.D.8. 定理的主要作用是U /U。 A.检验物理方程的正确性 B.观察物理现象 C.发现经验公式 D.由确定的基本量纲找出物理方程(分数:1.00)A.B.C.D.9.流体做矩形水流模型实验,设满足弗劳德准则,原型水深 6m,速度为 4.0m/s;模型取水深 0.5m,则模型速度为U /Um/s。 A0.333 B0.667 C1.155 A2.310(分数:1.00)A.B.C.D.10.如图 6-3-1 所示一矩形断面通风管道,断面尺寸为 1.2m0.6m,空气密度 =1.20kg/m 3,流速v=16.2m/s,沿程阻力系数 =0.01

    5、45,流程长度 L=12m 的沿程压强损失为U /UN/m 2。(分数:1.00)A.B.C.D.11.作用水头相同时,孔口的过流量要比相同直径的管嘴过流量U /U。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12.如图 6-1-13 所示,利用封闭水箱测另一种液体的容重 。已知 h1=50cm,h 2=60cm,则容重 为U/UkN/m3。(分数:1.00)A.B.C.D.13.如图 6-2-7 所示一流线夹角很小、曲率很小的渐变流管道,A-A 为过流断面,B-B 为水平面,1、2 为过流断面上的点,3、4 为水平面上的点,则各点的运动物理量的关系为U /U。

    6、(分数:1.00)A.B.C.D.14.如图 6-4-9 所示,串联管路水箱出流,流量模数 K1=4.467m3/s,k 2=2.462m3/s,L 1=500m,L 2=400m,水位差 H=5m。按长管计算,则自由出流流量为U /Um 3/s。(分数:1.00)A.B.C.D.15.一梯形断面明渠,水力半径 R=0.8m,底坡 i=0.0006,粗糙系数 n=0.025,则输水流速为U /Um/s。 A.0.84 B.0.96 C.1.20 D.1.50(分数:1.00)A.B.C.D.16.如图 6-1-7 所示的平面闸门,门高 h=2m,宽 b=1.5m,门顶距水面 a=1m,作用在闸

    7、门上的静水总压力为U /UkN。(分数:1.00)A.B.C.D.17.对于圆管层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U /U。 A.水头损失与流速无关 B.水头损失只与雷诺数有关 C.水头损失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D.水头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分数:1.00)A.B.C.D.18.设某点压力表读数为 P=40kPa,取 P 为相对压强,P abs为绝对压强,则U /U。 A.P =40kPa,P abs=98kPa B.P =40kPa,P abs=138kPa C.P =138kPa,p abs=40kPa D.P =98kPa,P abs=40kPa(分数:1.00)A.B.C.D.19.应用总流能量方程

    8、时,上、下游两过流断面的压强应用的压强是U /U。 A.必须用绝对压强 B.必须用相对压强 C.必须用相对压压强水头 D.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均可用,但等号前后应统一使用同一种压强(分数:1.00)A.B.C.D.20.A、B 两根圆形输水管,管径相同,雷诺数相同,A 管为热水,B 管为冷水,则两管流量 qvA、q vB的关系为U /U。 A.qvAq vB B.qvAq vB C.qvA=qvB D.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21.盛水容器 a 和 b 的上方密封,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 6-1-3 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 pa和 pb。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 pa和 pb的关系为

    9、U /U。(分数:1.00)A.B.C.D.22.并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U /U。 A.各分管流量相等 B.各分管测压管水头差不等于各分管的总能头差 C.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但各分管的水头损失不等 D.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且各分管的水头损失相等(分数:1.00)A.B.C.D.23.流体侧压管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U /U。 A.沿程上升 B.沿程下降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24.一管径 d=50mm 的水管,在水温 t=10时,管内要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是U /Um/s。(10时水的运动黏滞系数 =1.3110 -6m2/s) A.0.21

    10、 B.0.115 C.0.105 D.0.0525(分数:1.00)A.B.C.D.25.量纲一致性原则是指U /U。 A.量纲相同的量才可相乘除 B.量纲不同的量才可相加减 C.基本量纲不能与导出量纲相运算 D.物理方程式中各项的量纲必须相同(分数:1.00)A.B.C.D.26.安装在风道内的毕托管的测速管和测压管内的压差为 10cm 水柱,若毕托管的流速修正系数为 0.99,风道内的空气密度为 1.15kg/m3,则风道内风速为U /Um/s。 A.40.9 B.43.8 C.45.7 D.47.6(分数:1.00)A.B.C.D.27.下列关于动量定理的论述正确的是U /U。 A.动量

    11、定理仅适用于层流运动 B.动量定理仅适用于紊流运动 C.动量定理仅适用于理想流体运动 D.动量定理适用于以上任何流动(分数:1.00)A.B.C.D.28.有一条养护良好的矩形断面长直渠道,底坡 i=0.0008,底宽 b=1.0m,均匀流动水深 h=0.5m,粗糙系数 n=0.025,则渠道通过的流量 Q=U /Um2/s。 A.0.10 B.0.15 C.0.23 D.0.35(分数:1.00)A.B.C.D.29.如图 6-4-3 所示,两水箱水位恒定,水面高差 H=10m,管道直径 d=10cm,总长度 L=20m,沿程阻力系数 =0.042,已知所有的转弯、阀门、进、出口局部水头损失

    12、合计为:h i=3.2m。则通过管道的平均流速为U /U。(分数:1.00)A.B.C.D.30.流体一维总流中,判别流动方向的正确表述是U /U。 A.流体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B.流体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万流动 C.流体从单位机械能大的地方向单位机械能小的地方流动 D.流体从流速快的地方向流速慢的地方流动(分数:1.00)A.B.C.D.31.圆柱形管嘴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管嘴作用水头为 H0,则其正常工作条件为U /U。 A.l=(34)d,H 09m B.l=(34)d,H 06m C.l=(78)d,H 09m D.l=(78)d,H 06m(分数:1.00)A.B.C.D.

    13、32.半圆形明渠如图 6-5-1 所示,半径 rc=4m,其水力半径 R 为U /Um。(分数:1.00)A.B.C.D.33.当水力模型按重力准则设计时,其流量比尺 Q=U /U。(分数:1.00)A.B.C.D.34.下列渠道中,可能产生均匀流的是U /U。 A.平坡棱柱形渠道 B.逆坡棱柱形渠道 C.正坡棱柱形渠道 D.正坡非棱柱形渠道(分数:1.00)A.B.C.D.35.明渠均匀流的流量一定,渠道断面形状、尺寸和壁面粗糙一定时,正常水深随底坡增大而U /U。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分数:1.00)A.B.C.D.36.根据静水压强的特性,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

    14、强U /U。 A.数值相等 B.数值不等 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铅直方向数值最大(分数:1.00)A.B.C.D.37.如图 6-1-6 所示,水下有一个半径为尺=0.5m 的半球形侧盖,球心至水面距离 H=3m,作用于半球盖上水平方向静水压力是U /UkN。(分数:1.00)A.B.C.D.38.下述选项中,不属于明渠均匀流的特性的是U /U。 A.沿程不同,过水断面上深度相同 B.同一过水断面上速度分布均匀 C.水力坡度、水面坡度和底坡均等 D.沿程不同过水断面速度分布相同(分数:1.00)A.B.C.D.39.烟气在加热炉回热装置中流动,拟用空气介质进行实验。已知空气黏度 v 空气

    15、 =1510-6m2s,烟气黏度v 烟气 =7210-6m2/s,实际烟气流速 v 烟气 =2m/s。如若模型长度比尺 1=5,则模型空气的流速应为U /Um/s。 A.0.08 B.0.48 C.0.52 D.2.08(分数:1.00)A.B.C.D.40.谢才公式仅适用于U /U。 A.水力光滑区 B.水力粗糙区或阻力平方区 C.紊流过渡区 D.第一过渡区(分数:1.00)A.B.C.D.41.如图 6-3-2 所示某半开的阀门,阀门前后测压管水头差h=1m 水柱,管径不变,管中平均流速v=2m/s,则该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为U /U。(分数:1.00)A.B.C.D.42.圆柱形管嘴,直

    16、径 d=0.08m,作用水头 H=7.5m,其出口流量 Q 为U /Um 3/s。 A.0.05 B.0.06 C.0.20 D.0.60(分数:1.00)A.B.C.D.43.某河道中有一圆柱形桥墩,圆柱直径 d=1m,水深 h=2m,河中流速 v=3m/s,绕流阻力系数为 CD=0.85,则桥墩所受作用力为U /UN。 A.3004 B.7650 C.12017 D.24033(分数:1.00)A.B.C.D.44.图 6-4-1 所示直径为 20mm,长 5m 的管道白水池取水并泄入大气中,出口比水池水面低 2m,已知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0.02,进口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则泄流量 Q 为

    17、U /UL/s。(分数:1.00)A.B.C.D.45.密度 =1.2kg/m 3的空气,经直径 d=1000mm 的风管流入下游二支管中如图 6-2-4 所示,支管 1 的直径d1=500mm,支管 2 的直径 d2=300mm,支管的断面流速分别为 v1=6m/s,v 2=4m/s,则上游干管的质量流量为U /Ukg/s。(分数:1.00)A.B.C.D.46.当孔口(=0.62)、管嘴( n=0.82)出流的作用水头 H 和管(孔)径 d 分别相等时,则必有U /U。(分数:1.00)A.B.C.D.47.计算阻力系数的柯列布洛克(Colebrook)公式, (分数:1.00)A.B.C

    18、.D.48.矩形明渠底宽 b=2.0m,水深 h=1.0m,则其水力半径为U /U。 A.0.3333 B.0.5 C.0.8 D.0.9(分数:1.00)A.B.C.D.49.欧拉法描述液体运动时,表示同一时刻因位置变化而形成的加速度称为U /U。 A.当地加速度 B.迁移加速度 C.液体质点加速度 D.加速度(分数:1.00)A.B.C.D.50.液体的压强为 P、速度 v、密度 正确的无量纲数组合是U /U。 (分数:1.00)A.B.C.D.51.如图 6-1-1 所示,在上部为气体下部为水的封闭容器上装有 u 形水银测压计,其中 1、2、3 点位于同一平面上,其压强的关系为U /U。

    19、(分数:1.00)A.B.C.D.52.如图 6-2-5 所示有压恒定流水管直径 d=50mm,末端阀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 21kPa,阀门打开后读值降至 5.5kPa,如不计水头损失,则该管的通过流量 Q 为U /UL/s。(分数:1.00)A.B.C.D.53.如图 6-1-10 所示圆柱的左半部在水作用下受到浮力,则圆柱在该浮力作用下将U /U。(分数:1.00)A.B.C.D.54.如图 6-4-2 所示,当阀门的开度变小时,流量将U /U。(分数:1.00)A.B.C.D.55.紊流附加切应力 等于U /U。 (分数:1.00)A.B.C.D.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三)答案解析(总分:

    20、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5,分数:55.00)1.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U /U。 A.来流流速分布均匀 B.有逆压梯度和物面黏性阻滞作用 C.物面开关不规则 D.物面粗糙(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逆压梯度和物面黏性的阻滞作用结果。仅有黏性的阻滞作用而无逆压梯度,不会发生边界层的分离。2.孔口出流试验中测得孔口出流的局部阻力系数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孔口出流流速系数:*3.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Pabs=68.6kPa,则其相对压强 P 和真空度 hv分别为U

    21、 /U。 A.P=-29.4kPa,h v=3m(水柱) B.P=29.4kPa,h v=3m(水柱) C.P=-68.6kPa,h v=7m(水柱) D.P=68.6kPa,h v=6m(水柱)(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相对压强 p=pabs-Pa=68.6-98=-29.4kPa,真空度*4.水从高位水池流向低位水池,如图 6-4-6 所示。已知水面高差 H=12m,管长 l=150m,水管直径 100mm,沿程损失系数 =0.03,进、出口和 90折管的局部损失系数分别为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由题意可知,*则:*5.渗流达西定律 v=kJ

    22、,是基于以下假定中的U /U。 A.测压管水头线坡度与总能头线坡度平行 B.测压管水头线坡度等于总能头线坡度 C.测压管水头线坡度不等于总能头线坡度 D.渗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渗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由伯努利方程,得到线性的渗流达西定律。渗流平均流速:v=KJ。6.描述液体运动的迹线和流线的概念,正确的是U /U。 A.流线上质点不沿迹线运动 B.质点运动的轨迹称为流线 C.流线上质点的流速矢量与流线相切 D.质点的迹线和流线都重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迹线是一个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内在空间运动的轨迹线;流线则描绘同一时刻不同

    23、位置上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其上任一点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重合。对流速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流动,流线形状不随时间改变,与迹线重合。7.主干管在 A、B 间由两条支管组成的一个并联管路,两支管的长度和管径分别为l1=1800m,d 1=150mm,l 2=3000m,d 2=200mm,两支管的沿程摩阻系数 均等于 0.03,若测得主干管流量Q=39L/s,则两支管流量分别为U /U。 A.Q1=12L/s;Q 2=27L/s B.Q1=15L/s;Q 2=24L/s C.Q1=24L/s;Q2=15Ls D.Q1=27L/s;Q 2=12L/s(分数:1.00)A.B. C.D.解析:

    24、解析 对于并联管路,沿程水头损失相等,*,再由连续性可得 Q=Q1+Q2。两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支管流量:Q 1=15L/s、Q 2=24L/s。8. 定理的主要作用是U /U。 A.检验物理方程的正确性 B.观察物理现象 C.发现经验公式 D.由确定的基本量纲找出物理方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布金汉 定理指出:对于某个物理现象,如果存在 n 个变量互为函数关系,即F(q1,q 2,q n)=0,其中含有 m 个基本量,则可将 n 个变量组合成(n-m)个无量纲数的函数关系,即:( 1, 2, n-m)=0。式中, 1, 2, n-m等称为 数,即无量纲数。9.流体做矩

    25、形水流模型实验,设满足弗劳德准则,原型水深 6m,速度为 4.0m/s;模型取水深 0.5m,则模型速度为U /Um/s。 A0.333 B0.667 C1.155 A2.31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弗劳德准则,可得*,因此,模型速度为: *10.如图 6-3-1 所示一矩形断面通风管道,断面尺寸为 1.2m0.6m,空气密度 =1.20kg/m 3,流速v=16.2m/s,沿程阻力系数 =0.0145,流程长度 L=12m 的沿程压强损失为U /UN/m 2。(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水力半径为*11.作用水头相同时,孔口的过流量要比相同直

    26、径的管嘴过流量U /U。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相同直径 d、相同作用水头 H 条件下,因管嘴在收缩断面处存在真空,这就使管嘴比孔口的作用总水头增加,从而加大了出流量。12.如图 6-1-13 所示,利用封闭水箱测另一种液体的容重 。已知 h1=50cm,h 2=60cm,则容重 为U/UkN/m3。(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左右两边与大气压连通,属于等压面,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水箱内的气体压强由左侧计算可表示为*,由右侧计算可表示为*,由此可得出 h 2=h 1,故*13.如图 6-2-7 所示一流线夹角很

    27、小、曲率很小的渐变流管道,A-A 为过流断面,B-B 为水平面,1、2 为过流断面上的点,3、4 为水平面上的点,则各点的运动物理量的关系为U /U。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渐变流性质为同一过流断面各点测压管水头相等。14.如图 6-4-9 所示,串联管路水箱出流,流量模数 K1=4.467m3/s,k 2=2.462m3/s,L 1=500m,L 2=400m,水位差 H=5m。按长管计算,则自由出流流量为U /Um 3/s。(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串联管路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如下:*因此,可求得 Q=Q1=Q2=0.2343m3/s。15.

    28、一梯形断面明渠,水力半径 R=0.8m,底坡 i=0.0006,粗糙系数 n=0.025,则输水流速为U /Um/s。 A.0.84 B.0.96 C.1.20 D.1.5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谢才公式*,其中 C 为谢才系数,由曼宁公式求得*38.54,因此,输水流速*16.如图 6-1-7 所示的平面闸门,门高 h=2m,宽 b=1.5m,门顶距水面 a=1m,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为U /UkN。(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单位宽度门顶处的静水压力为 P1=ga1=9.8kN,单位宽度闸门底部的静水压力为P2=pg(h+a)1=29.

    29、4kN,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为:*17.对于圆管层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U /U。 A.水头损失与流速无关 B.水头损失只与雷诺数有关 C.水头损失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D.水头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由圆管层流沿程损失公式*,可以看出圆管层流的沿程损失与管流平均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与雷诺数有关,与管壁粗糙度无关。18.设某点压力表读数为 P=40kPa,取 P 为相对压强,P abs为绝对压强,则U /U。 A.P =40kPa,P abs=98kPa B.P =40kPa,P abs=138kPa C.P =138kPa,p abs=40kPa

    30、D.P =98kPa,P abs=40kPa(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压力表的读数是相对压强,因此,相对压强 P =P=40kPa。根据公式 Pabs=P +Pa,可求出绝对压强 Pabs=p +Pa=40+98=138kPa。19.应用总流能量方程时,上、下游两过流断面的压强应用的压强是U /U。 A.必须用绝对压强 B.必须用相对压强 C.必须用相对压压强水头 D.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均可用,但等号前后应统一使用同一种压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同一个方程,必须采用相同的压强标准。20.A、B 两根圆形输水管,管径相同,雷诺数相同,A 管为

    31、热水,B 管为冷水,则两管流量 qvA、q vB的关系为U /U。 A.qvAq vB B.qvAq vB C.qvA=qvB D.不能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液体的运动黏性系数 v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 vAv B,雷诺数*相同,得 vAv B。由流量公式:*,且管径相同知 QAQ B。21.盛水容器 a 和 b 的上方密封,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 6-1-3 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 pa和 pb。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 pa和 pb的关系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静水压强基本方程,p=p 0+h,其中 p0为表面压强,对于容器底部

    32、所受压强 pa和 pb来说,已知两容器水深。已知两容器水深相等,只需比较二者表面压强。根据测压管原理,p 0=p 大气压 -h,容器 b 中测压管水面低,h 更大,从而表面压强更小,故 pap b。22.并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U /U。 A.各分管流量相等 B.各分管测压管水头差不等于各分管的总能头差 C.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但各分管的水头损失不等 D.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且各分管的水头损失相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并联管道分流点与汇流点之间各管段水头损失皆相等,即:h f1=hf2=ff3=hf。23.流体侧压管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U /U。 A.沿程上升

    33、B.沿程下降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黏性流体的阻力始终存在,克服阻力使机械能沿程减少。24.一管径 d=50mm 的水管,在水温 t=10时,管内要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是U /Um/s。(10时水的运动黏滞系数 =1.3110 -6m2/s) A.0.21 B.0.115 C.0.105 D.0.0525(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若要管内保持层流,则水的最大流速为下临界流速 vcr根据题意可得:*25.量纲一致性原则是指U /U。 A.量纲相同的量才可相乘除 B.量纲不同的量才可相加减 C.基本量纲不能与导出量纲

    34、相运算 D.物理方程式中各项的量纲必须相同(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物理方程式,必然是一个齐次量纲式,即物理方程式中各项的量纲必须相同。26.安装在风道内的毕托管的测速管和测压管内的压差为 10cm 水柱,若毕托管的流速修正系数为 0.99,风道内的空气密度为 1.15kg/m3,则风道内风速为U /Um/s。 A.40.9 B.43.8 C.45.7 D.47.6(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风道内风速为:*27.下列关于动量定理的论述正确的是U /U。 A.动量定理仅适用于层流运动 B.动量定理仅适用于紊流运动 C.动量定理仅适用于

    35、理想流体运动 D.动量定理适用于以上任何流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动量方程适用范围有:恒定流、不可压缩流体;选择的两个过水断面应是渐变流过水断面,而过程可以不是渐变流;质量力只有重力;沿程流量不发生变化;若流量变化,则方程为:*28.有一条养护良好的矩形断面长直渠道,底坡 i=0.0008,底宽 b=1.0m,均匀流动水深 h=0.5m,粗糙系数 n=0.025,则渠道通过的流量 Q=U /Um2/s。 A.0.10 B.0.15 C.0.23 D.0.35(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矩形断面面积为:A=bh=1.00.5=0.5m 2;湿周为:x

    36、=b+2h=1.0+20.5=2.0m;水力半径为*则渠道流量为:*29.如图 6-4-3 所示,两水箱水位恒定,水面高差 H=10m,管道直径 d=10cm,总长度 L=20m,沿程阻力系数 =0.042,已知所有的转弯、阀门、进、出口局部水头损失合计为:h i=3.2m。则通过管道的平均流速为U /U。(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雷诺数 Re=64/0.042=15232000,为层流。圆管层流时沿程水头损失*,列出能量方程:z1+*30.流体一维总流中,判别流动方向的正确表述是U /U。 A.流体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B.流体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万流动 C.流体从单

    37、位机械能大的地方向单位机械能小的地方流动 D.流体从流速快的地方向流速慢的地方流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能量方程*,因此,位置 1 的能量大于位置 2 的能量,流体从单位机械能大的地方向单位机械能小的地方流动。31.圆柱形管嘴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管嘴作用水头为 H0,则其正常工作条件为U /U。 A.l=(34)d,H 09m B.l=(34)d,H 06m C.l=(78)d,H 09m D.l=(78)d,H 06m(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对于圆柱形管嘴出流,当收缩断面真空度超过 7m 水头时,空气将会从管嘴出口断面吸入,使得收缩

    38、断面的真空被破坏,管嘴不能保持满管流出。因此为保证管嘴的正常出流,真空值必须控制在7m 以下,则作用水头 H0的极限值*此外,管嘴的长度也有一定限制。长度过短,流股收缩后来不及扩大到整个断面,而呈非满管流出,收缩断面不能形成真空,管嘴不能发挥作用;长度过长,沿程水头损失不能忽略,管嘴出流变成短管出流。因此,一般取管嘴长度 l=(34)d。32.半圆形明渠如图 6-5-1 所示,半径 rc=4m,其水力半径 R 为U /Um。(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半圆形明渠的面积为*,湿周 x=r 0=12.56m,则水力半径*33.当水力模型按重力准则设计时,其流量比尺 Q=U /U

    39、。(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弗劳德准则重力相似原理,*34.下列渠道中,可能产生均匀流的是U /U。 A.平坡棱柱形渠道 B.逆坡棱柱形渠道 C.正坡棱柱形渠道 D.正坡非棱柱形渠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形成明渠均匀流的条件为:长而直的棱柱形渠道;底坡 i0,且沿程保持不变;渠道的粗糙情况沿程没有变化;渠中水流为恒定流,且沿程流量保持不变。只有全部满足上述条件,才会形成明渠均匀流。35.明渠均匀流的流量一定,渠道断面形状、尺寸和壁面粗糙一定时,正常水深随底坡增大而U /U。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分数:1.00)A.B.

    40、C.D.解析:解析 对于明渠恒定均匀流,渠中水深为正常水深,用 h0表示。坡度 i 越大,底坡越陡,重力作用越大,流速增大,从而水深减小。36.根据静水压强的特性,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U /U。 A.数值相等 B.数值不等 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铅直方向数值最大(分数:1.00)A. B.C.D.解析:37.如图 6-1-6 所示,水下有一个半径为尺=0.5m 的半球形侧盖,球心至水面距离 H=3m,作用于半球盖上水平方向静水压力是U /UkN。(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对于对称的半球形侧盖,静水压力的等效集中力作用在半球球心处,因此所受静水压力为:P=gh

    41、R 2=1.09.830.5 2=23.1kN。38.下述选项中,不属于明渠均匀流的特性的是U /U。 A.沿程不同,过水断面上深度相同 B.同一过水断面上速度分布均匀 C.水力坡度、水面坡度和底坡均等 D.沿程不同过水断面速度分布相同(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包括:沿程不同,过水断面上深度相同;过流断面平均流速、过流断面上流速分布沿程不变;底坡线、总能头线、水面线三线平行,即相应坡度相等,i=J=J p;水体的重力沿水流方向的分力等于阻碍水流运动的摩阻力。39.烟气在加热炉回热装置中流动,拟用空气介质进行实验。已知空气黏度 v 空气 =1510-6m

    42、2s,烟气黏度v 烟气 =7210-6m2/s,实际烟气流速 v 烟气 =2m/s。如若模型长度比尺 1=5,则模型空气的流速应为U /Um/s。 A.0.08 B.0.48 C.0.52 D.2.08(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由于模型比尺为 1=5,因此,l p=5lm。根据黏滞力相似准则*,可以求得模型空气流速vm=2.08m/s。40.谢才公式仅适用于U /U。 A.水力光滑区 B.水力粗糙区或阻力平方区 C.紊流过渡区 D.第一过渡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谢才公式*,式中 C 为谢才系数,*。从原则上讲,谢才公式对层流和紊流均适用。但是,

    43、由于粗糙系数 n 是从阻力平方区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只适用于均匀粗糙紊流。41.如图 6-3-2 所示某半开的阀门,阀门前后测压管水头差h=1m 水柱,管径不变,管中平均流速v=2m/s,则该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为U /U。(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等径管中,测管水头差即为总水头差,即 hm=h=1m,则局部阻力系数为:*42.圆柱形管嘴,直径 d=0.08m,作用水头 H=7.5m,其出口流量 Q 为U /Um 3/s。 A.0.05 B.0.06 C.0.20 D.0.60(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流速*,故管嘴出口流量为:*d2=0.05m3/

    44、s。43.某河道中有一圆柱形桥墩,圆柱直径 d=1m,水深 h=2m,河中流速 v=3m/s,绕流阻力系数为 CD=0.85,则桥墩所受作用力为U /UN。 A.3004 B.7650 C.12017 D.24033(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桥墩所受作用力为*44.图 6-4-1 所示直径为 20mm,长 5m 的管道白水池取水并泄入大气中,出口比水池水面低 2m,已知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0.02,进口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则泄流量 Q 为U /UL/s。(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选水箱水面为断面 1-1,管道出口断面为断面 2-2,对此二断面写能量方程:*因两断面均与大气相连,压强为当地大气压,故*s,Q=Av 2=0.00012.671000=0.88L/s。45.密度 =1.2kg/m 3的空气,经直径 d=1000mm 的风管流入下游二支管中如图 6-2-4 所示,支管 1 的直径d1=500mm,支管 2 的直径 d2=300mm,支管的断面流速分别为 v1=6m/s,v 2=4m/s,则上游干管的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