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一)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5852       资源大小:15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一)及答案解析.doc

    1、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 15升高到 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 0.5% (B) 4% (C) 9% (D) 21%(分数:1.00)A.B.C.D.2.在温度 T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与气体分子的压强户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D.3.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单位体积的氦气的内能之比,以及单位质量的氢气与单位质量的氦气的内能之比分别为( )。(A) 0.60,0.30 (B) 0.40,0.20(C) 1.6

    2、7,3.33 (D) 0.80,0.40(分数:1.00)A.B.C.D.4.在温度 T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压强户的关系为( )。(A) 平均碰撞次数与 P成反比 (B) 平均碰撞次数与 成正比(C) 平均碰撞次数与 (分数:1.00)A.B.C.D.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容升温,则理想气体分子的( )。(A) 平均自由程增加,平均碰撞次数增加(B) 平均自由程不变,平均碰撞次数增加(C) 平均自由程不变,平均碰撞次数不变(D) 平均自由程增加,平均碰撞次数不变(分数:1.00)A.B.C.D.6.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

    3、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分数:1.00)A.B.C.D.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增大(B)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减小(C)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增大(D)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而平均自由程减小(分数:1.00)A.B.C.D.8.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

    4、,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 0.1kg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 )。(A) 1/16kg (B) 0.8kg(C) 1.6kg (D) 3.2kg(分数:1.00)A.B.C.D.9.有容积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V) A和(E/V) B的关系( )。(A) 为(E/V) A(E/V) B (B) 为(E/V) A(E/V) B(C) 为(E/V) A=(E/V)B (D) 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10.

    5、想气体的密度在某一过程中与绝对温度成反比关系,则该过程为( )。(A) 等容过程 (B) 等压过程(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分数:1.00)A.B.C.D.11.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氦气,一个盛氧气(视为刚性分子),开始时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现将9J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温度。若使氧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是( )。(A) 9J (B) 15J (C) 18J (D) 6J(分数:1.00)A.B.C.D.12.对压强为 P,温度为 T,体积为 V的理想气体,若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其中:K 为波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

    6、)(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分数:1.00)A.B.C.D.13.在标准状态下,若氢气(可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为 V 1/V2=1/2,则其内能之比 E1/E2为( )。(A) 1/2 (B) 5/3(C) 5/6 (D) 3/10(分数:1.00)A.B.C.D.14.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 1mol氦气(视作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A) 压强 P (B) 体积 V(C) 温度 T (D) 平均碰撞频率 Z(分数:1.00)A.B.C.D.1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

    7、条件下,当容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不变(B)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增大(C)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而平均自由程减小(D) 平均碰撞次数不变而平均自由程增大(分数:1.00)A.B.C.D.16.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 )。(A)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但热不能完全变为功(B)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热可以完全变为功,但功不能完全变为热(D) 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分数:1.00)A.B.C.D.17.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 27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 )

    8、。(A) 25% (B) 50% (C) 75% (D) 91.47%(分数:1.00)A.B.C.D.18.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其内能增加了( )。(不计振动自由度)(A) 66.7% (B) 50% (C) 25% (D) 0(分数:1.00)A.B.C.D.19.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氢气(可视作理想气体),当压强增大一倍而温度不变时,该氢气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增大一倍(B)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减为原来的一半(C)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一倍而平均自由程减为原来的一半(D) 平均碰撞次数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平均自由

    9、程增大一倍(分数:1.00)A.B.C.D.20.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分数:1.00)A.B.C.D.21.用下列两种方法( )。(1)使温度 T1的高温热源的温度升高T(2)使温度 T2的低温热源的温度降低相同的T 值分别可以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 1和 2,两者相比( )。(A) 1 2 (B) 2 1(C) 1= 2 (D) 无法确定哪个大(分数:1.00)A.B.C.D.22.若 f(v)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速率区间间隔为 dv,则

    10、(分数:1.00)A.B.C.D.23.对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f(v),若速率区间间隔为 dv,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分子数为 n,则表达式nf(v)dv的物理意义是( )。(A) 单位体积内速率为 v的分子数目(B) 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C) 分子速率为 v的分子总数(D) 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区间中的分子数目(分数:1.00)A.B.C.D.24.在下列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对外作的功和内能的增量三者均为负值的是(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分数:1.0

    11、0)A.B.C.D.25.波传播所经过的媒质中各质点的运动具有( )。(A) 相同的位相 (B) 相同的振幅(C) 相同的机械能 (D) 相同的频率(分数:1.00)A.B.C.D.26.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分数:1.00)A.B.C.D.27.一平面简谐波的方程为 y=Acos(Bt-Cx),式中 A、B、C 为正值恒量,则( )。(分数:1.00)A.B.C.D.28.一平

    12、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B)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分数:1.00)A.B.C.D.29.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分数:1.00)A.B.C.D.30. (分数:1.00)A.B.C.D.31.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 0.5秒响一声

    13、,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有一个人在以 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警钟所在地接近的火车中,若声速为 u=340m/s,则这个人每分钟听到的响声为( )。(A) 100响 (B) 126 响 (C) 200 响 (D) 2 响(分数:1.00)A.B.C.D.32.一简谐横波沿 Ox轴传播若 Ox轴上 P1和 P2两点相距 /8(其中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 )。(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相反(C) 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大小总是不相等(分数:1.00)A.B.C.D.33.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质量为 m的重物,其自由振动的周期为了,今已知振子

    14、离开平衡位置为工时,其振动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则下列计算该振子劲度系数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B.C.D.34.轻质弹簧下挂一个小盘,小盘作简谐振动,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向下为正,并采用余弦表示。小盘处于最低位置时刻有一个小物体不变盘速地粘在盘上,设新的平衡位置相对原平衡位置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原振幅,且以小物体与盘相碰为计时零点,那么以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时,新的位移表示式的初相在( )。(A) 0/2 之间 (B) /2 之间(C) 3/2 之间 (D) 3/22 之间(分数:1.00)A.B.C.D.35.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在一起,下面

    15、挂着质量为 m的物体,构成一个竖挂的弹簧振子,则该系统的振动周期为( )。(分数:1.00)A.B.C.D.36.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 )。(分数:1.00)A.B.C.D.37.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接 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 (B) 将降低(C) 不变 (D) 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3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 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 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12 (B) T/8(C) T/6 (D) T/4(分数:1

    16、.00)A.B.C.D.39.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 E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E2变为( )。(A) E1/4 (B) E 1/2(C) 2E1 (D) 4E1(分数:1.00)A.B.C.D.40.频率为 100Hz,传播速度为 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分数:1.00)A.B.C.D.41.一机车汽笛频率为 750Hz,机车以时速 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 )(设空气中声速为 340m/s)。(A) 810Hz (B) 699Hz (C) 805Hz (D)

    17、695Hz(分数:1.00)A.B.C.D.42.一质点在 x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 A=4cm,周期 T=2s,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 t=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 x=-2cm处,且向 x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 x=-2cm处的时刻为( )。(A) 1s (B) (2/3)s (C) (4/3)s (D) 2s(分数:1.00)A.B.C.D.4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 f,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 )。(A) 4f (B) 2f (C) f (D) f/2(分数:1.00)A.B.C.D.44.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y=Acos2(vt-x/),在 t=1/v时刻,x

    18、 1=3/4 与 x 2=/4 二点处质元速度之比是( )。(A) -1 (B) (分数:1.00)A.B.C.D.45. (分数:1.00)A.B.C.D.46.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波的表达式为 y=0.05cos(4x-10t)(SI),则( )。(A) 其波长为 0.5m (B) 波速为 5m/s(C) 波速为 25m/s (D) 频率为 2Hz(分数:1.00)A.B.C.D.47.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y=0.03cos6(t+0.01x)(SI),则( )。(A) 其振幅为 3m (B) 其周期为 (分数:1.00)A.B.C.D.48.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维持拉

    19、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 )。(A) 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 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 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 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分数:1.00)A.B.C.D.49.将 X射线投射到间距为 d的平行点阵平面的晶体中,发生布拉格晶体衍射的最大波长是( )。(分数:1.00)A.B.C.D.50.借助玻璃表面上涂一层折射率 n=1.38的 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 n=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 =5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则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5nm (B) 30nm (C) 90

    20、.6nm (D) 250nm(分数:1.00)A.B.C.D.51.入射光强为 I0的单色自然光,通过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块偏振片几和 P2。若将第三块偏振片插入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之间,且它的偏振化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角,则 P2后面的透射光的强度(忽略偏振片的吸收)为( )。(A) I0cos (B) (分数:1.00)A.B.C.D.52.光强为 I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 P1和 P2,若 P1和 P2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 ,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 I是( )。(分数:1.00)A.B.C.D.53.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

    21、A) 宽度变小(B) 宽度变大(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分数:1.00)A.B.C.D.54.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60,假设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 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0/8 (B) 3I0/8 (C) I0/4 (D) 3I0/4(分数:1.00)A.B.C.D.55.波长 =550 (分数:1.00)A.B.C.D.56.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b)为( )时(A 代表每条缝的宽度),k=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A) (a+b)=2a (B

    22、) (a+b)=3a(C) (a+b)=4a (D) (a+b)=6a(分数:1.00)A.B.C.D.57.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 a=4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分数:1.00)A.B.C.D.58.设光栅平面、透镜均与屏幕平行,则当入射的平行单色光从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变为斜入射时,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数( )。(A) 变小 (B) 变大(C) 不变 (D) 的改变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59.利用玻璃表面上的 MgF2

    23、(n=1.38)透射薄膜层可以减少玻璃(n=1.60)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 5000的光垂直入射时,为了产生最小的反射,此透明层需要的最小厚度为( )。(分数:1.00)A.B.C.D.60.用波长为入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 n的劈尖薄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得相邻两明条纹的间距为 l,则劈尖角 v为( )。(分数:1.00)A.B.C.D.61.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 n,厚度为 d的透明薄片,插入这块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为( )。(A) (n-1)d (B) 2(n-1)d(C) 2nd (D) nd(分数:1.00)A.B.C.D.62.若迈克耳逊干涉

    24、仪的反射镜 M2平移距离为 0.3220mm时,测得某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移过 1024条,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A) 6.28910-7m (B) 510-7m(C) 410-7m (D) 710-7m(分数:1.00)A.B.C.D.63.HeNe激光器发出 =6328 (分数:1.00)A.B.C.D.64.波长 =5000 (分数:1.00)A.B.C.D.65.天空中两颗星相对于一望远镜的角距离为 4.8410-6弧度,由它们发出的光波波长 =5.5010 -5cm,若能分辨出这两颗星,望远镜物镜的口径至少为( )。(A) 10cm (B) 13.8cm (C) 50cm (D)

    25、100cm(分数:1.00)A.B.C.D.66.我们比较两条单色的 x射线的谱线时注意到,谱线 A在一个晶体的光滑面成 3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一级反射极大。已知谱线 B的波长为 0.97 。这谱线 B在与同一晶体的同一光滑面成 60的掠射角处,给出第三级的反射极大,则谱线 A的波长为( )。(分数:1.00)A.B.C.D.67.一束波长为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 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 /4 (B) /(4n)(C) /2 (D) /(2n)(分数:1.00)A.B.C.D.68.一束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组成混合光,

    26、垂直通过一偏振片,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5倍,则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强度之比最接近( )。(分数:1.00)A.B.C.D.69.用检偏器观察某束光,如果环绕光的传播方向转动检偏器,透射光强也随之变化,则该某束光为( )。(A) 非偏振光 (B) 圆偏振光(C) 面偏振光 (D) 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70.今测得釉质的起偏振角 i0=58.0,它的折射率为( )。(A) 1.60 (B) 1.50 (C) 1.40 (D) 1.70(分数:1.00)A.B.C.D.71.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

    27、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 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是( )。(A) 光强单调增加(B) 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C) 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 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分数:1.00)A.B.C.D.72.水的折射率为 1.33,玻璃的折射率为 1.50,(1)当光从水中射向玻璃而反射时,(2)当光由玻璃射向水中而反射时,两种情况下起偏振角各为( )。(A) 5826,5134 (B) 3826,3134(C) 4826,4134 (D) 2626,1334(分数:1.00)A.B.C.D.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一)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

    28、钟)1.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 15升高到 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 0.5% (B) 4% (C) 9% (D) 21%(分数:1.00)A.B. C.D.解析:2.在温度 T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与气体分子的压强户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 D.解析:3.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单位体积的氦气的内能之比,以及单位质量的氢气与单位质量的氦气的内能之比分别为( )。(A) 0.60,0.30 (B) 0.40,0.20(C) 1.67,3.33 (D) 0.80,0.40(分数:1.00

    29、)A.B.C. D.解析:4.在温度 T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压强户的关系为( )。(A) 平均碰撞次数与 P成反比 (B) 平均碰撞次数与 成正比(C) 平均碰撞次数与 (分数:1.00)A.B.C.D. 解析: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容升温,则理想气体分子的( )。(A) 平均自由程增加,平均碰撞次数增加(B) 平均自由程不变,平均碰撞次数增加(C) 平均自由程不变,平均碰撞次数不变(D) 平均自由程增加,平均碰撞次数不变(分数:1.00)A.B. C.D.解析:6.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

    30、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分数:1.00)A.B.C.D. 解析: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增大(B)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减小(C)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增大(D)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而平均自由程减小(分数:1.00)A.B.C. D.解析:8.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

    31、装有 0.1kg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 )。(A) 1/16kg (B) 0.8kg(C) 1.6kg (D) 3.2kg(分数:1.00)A.B.C. D.解析:9.有容积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V) A和(E/V) B的关系( )。(A) 为(E/V) A(E/V) B (B) 为(E/V) A(E/V) B(C) 为(E/V) A=(E/V)B (D) 不能确定(分数:1.00)A. B.C.D.解析:10.

    32、想气体的密度在某一过程中与绝对温度成反比关系,则该过程为( )。(A) 等容过程 (B) 等压过程(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分数:1.00)A.B. C.D.解析:11.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氦气,一个盛氧气(视为刚性分子),开始时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现将9J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温度。若使氧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是( )。(A) 9J (B) 15J (C) 18J (D) 6J(分数:1.00)A.B. C.D.解析:12.对压强为 P,温度为 T,体积为 V的理想气体,若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其中:K 为波尔兹曼常数,R

    33、 为摩尔气体常量)(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分数:1.00)A.B. C.D.解析:13.在标准状态下,若氢气(可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为 V 1/V2=1/2,则其内能之比 E1/E2为( )。(A) 1/2 (B) 5/3(C) 5/6 (D) 3/10(分数:1.00)A.B.C. D.解析:14.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 1mol氦气(视作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A) 压强 P (B) 体积 V(C) 温度 T (D) 平均碰撞频率 Z(分数:1.00)A.B. C.D.解

    34、析:1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容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不变(B) 平均碰撞次数减小而平均自由程增大(C)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而平均自由程减小(D) 平均碰撞次数不变而平均自由程增大(分数:1.00)A.B. C.D.解析:16.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 )。(A)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但热不能完全变为功(B)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热可以完全变为功,但功不能完全变为热(D) 热量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分数:1.00)A.B.C.D. 解析:17.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 27的高

    35、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 )。(A) 25% (B) 50% (C) 75% (D) 91.47%(分数:1.00)A.B. C.D.解析:18.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其内能增加了( )。(不计振动自由度)(A) 66.7% (B) 50% (C) 25% (D) 0(分数:1.00)A.B.C. D.解析:19.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氢气(可视作理想气体),当压强增大一倍而温度不变时,该氢气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增大一倍(B)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都减为原来的一半(C) 平均碰撞次数增大一

    36、倍而平均自由程减为原来的一半(D) 平均碰撞次数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平均自由程增大一倍(分数:1.00)A.B.C. D.解析:20.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分数:1.00)A. B.C.D.解析:21.用下列两种方法( )。(1)使温度 T1的高温热源的温度升高T(2)使温度 T2的低温热源的温度降低相同的T 值分别可以使卡诺循环的效率升高 1和 2,两者相比( )。(A) 1 2 (B) 2 1(C) 1= 2 (D) 无法确定哪个大(分数:1.

    37、00)A.B. C.D.解析:22.若 f(v)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速率区间间隔为 dv,则 (分数:1.00)A.B.C. D.解析:23.对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f(v),若速率区间间隔为 dv,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分子数为 n,则表达式nf(v)dv的物理意义是( )。(A) 单位体积内速率为 v的分子数目(B) 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C) 分子速率为 v的分子总数(D) 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区间中的分子数目(分数:1.00)A.B.C.D. 解析:24.在下列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对外作的功和内能的增量三者均为负

    38、值的是(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分数:1.00)A.B.C.D. 解析:25.波传播所经过的媒质中各质点的运动具有( )。(A) 相同的位相 (B) 相同的振幅(C) 相同的机械能 (D) 相同的频率(分数:1.00)A.B.C.D. 解析:26.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分数:1.00)A.B.C.D. 解析:27

    39、.一平面简谐波的方程为 y=Acos(Bt-Cx),式中 A、B、C 为正值恒量,则( )。(分数:1.00)A.B.C. D.解析:28.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B)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分数:1.00)A.B.C. D.解析:29.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

    40、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分数:1.00)A.B.C. D.解析:30. (分数:1.00)A.B.C.D. 解析:31.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 0.5秒响一声,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有一个人在以 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警钟所在地接近的火车中,若声速为 u=340m/s,则这个人每分钟听到的响声为( )。(A) 100响 (B) 126 响 (C) 200 响 (D) 2 响(分数:1.00)A.B. C.D.解析:32.一简谐横波沿 Ox轴传播若 Ox轴上 P1和 P2两点相距 /8(其中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 )。(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

    41、相反(C) 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大小总是不相等(分数:1.00)A.B.C. D.解析:33.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有质量为 m的重物,其自由振动的周期为了,今已知振子离开平衡位置为工时,其振动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则下列计算该振子劲度系数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B. C.D.解析:34.轻质弹簧下挂一个小盘,小盘作简谐振动,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向下为正,并采用余弦表示。小盘处于最低位置时刻有一个小物体不变盘速地粘在盘上,设新的平衡位置相对原平衡位置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原振幅,且以小物体与盘相碰为计时零点,那么以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时,新的位移表示式的初

    42、相在( )。(A) 0/2 之间 (B) /2 之间(C) 3/2 之间 (D) 3/22 之间(分数:1.00)A.B.C.D. 解析:35.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在一起,下面挂着质量为 m的物体,构成一个竖挂的弹簧振子,则该系统的振动周期为( )。(分数:1.00)A.B.C. D.解析:36.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作的功为( )。(分数:1.00)A.B.C.D. 解析:37.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接 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 (B) 将降低(C) 不变 (D) 不能确定(分数:1.00)A.B

    43、. C.D.解析:3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 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 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12 (B) T/8(C) T/6 (D) T/4(分数:1.00)A.B.C. D.解析:39.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 E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E2变为( )。(A) E1/4 (B) E 1/2(C) 2E1 (D) 4E1(分数:1.00)A.B.C.D. 解析:40.频率为 100Hz,传播速度为 300m/s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

    44、(分数:1.00)A.B.C. D.解析:41.一机车汽笛频率为 750Hz,机车以时速 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 )(设空气中声速为 340m/s)。(A) 810Hz (B) 699Hz (C) 805Hz (D) 695Hz(分数:1.00)A.B. C.D.解析:42.一质点在 x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 A=4cm,周期 T=2s,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 t=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 x=-2cm处,且向 x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 x=-2cm处的时刻为( )。(A) 1s (B) (2/3)s (C) (4/3)s (D) 2s(分数:1.00)A.

    45、B. C.D.解析:4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 f,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 )。(A) 4f (B) 2f (C) f (D) f/2(分数:1.00)A.B. C.D.解析:44.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y=Acos2(vt-x/),在 t=1/v时刻,x 1=3/4 与 x 2=/4 二点处质元速度之比是( )。(A) -1 (B) (分数:1.00)A. B.C.D.解析:45. (分数:1.00)A.B. C.D.解析:46.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波的表达式为 y=0.05cos(4x-10t)(SI),则( )。(A) 其波长为 0.5m (B) 波速为 5m/s(C)

    46、波速为 25m/s (D) 频率为 2Hz(分数:1.00)A. B.C.D.解析:47.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y=0.03cos6(t+0.01x)(SI),则( )。(A) 其振幅为 3m (B) 其周期为 (分数:1.00)A.B. C.D.解析:48.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 )。(A) 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 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 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 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分数:1.00)A.B. C.D.解析:49.将 X射线投射到间距为 d的平行点阵平面的晶体中,发生布拉格晶体衍射

    47、的最大波长是( )。(分数:1.00)A.B.C.D. 解析:50.借助玻璃表面上涂一层折射率 n=1.38的 MgF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 n=1.60的玻璃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 =5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则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5nm (B) 30nm (C) 90.6nm (D) 250nm(分数:1.00)A.B.C. D.解析:51.入射光强为 I0的单色自然光,通过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两块偏振片几和 P2。若将第三块偏振片插入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之间,且它的偏振化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角,则 P2后面的透射光的强度(忽略偏

    48、振片的吸收)为( )。(A) I0cos (B) (分数:1.00)A.B. C.D.解析:52.光强为 I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 P1和 P2,若 P1和 P2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 ,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 I是( )。(分数:1.00)A.B.C. D.解析:53.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减小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 宽度变小(B) 宽度变大(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分数:1.00)A.B. C.D.解析:54.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60,假设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 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

    49、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0/8 (B) 3I0/8 (C) I0/4 (D) 3I0/4(分数:1.00)A. B.C.D.解析:55.波长 =550 (分数:1.00)A.B. C.D.解析:56.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当光栅常数(a+b)为( )时(A 代表每条缝的宽度),k=3,6,9 等级次的主极大均不出现。(A) (a+b)=2a (B) (a+b)=3a(C) (a+b)=4a (D) (a+b)=6a(分数:1.00)A.B. C.D.解析:57.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 a=4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分数:1.00)A.B. C.D.解析:58.设光栅平面、透镜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一)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