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普通化学(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电子排布式中,电子处于激发态的是( )。(A) 1s22s22p6 (B) 1s22s22p23s1(C) 1s22s22p63s23p63d54s1 (D) 1s22s22p63s23p63d34s2(分数:1.00)A.B.C.D.2.某第四周期的元素,当基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 2的轨道内电子恰好半充满,此元素为( )。(A) Co (B) Fe (C) Ni (D) Mn(分数:1.00)A.B.C.D.3.已知某元素+3 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3,该元
2、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 p 区 (C) ds 区 (D) d 区(分数:1.00)A.B.C.D.4.下列四种电子构型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 1s22s22p3 (B) 1s22s22p4(C) 1s22s22p5 (D) 1s22s22p6(分数:1.00)A.B.C.D.5.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Mg (B) Al (C) Cl (D) K(分数:1.00)A.B.C.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其电离能增大(B) 元素的原子半径愈大,其电子亲合能愈大(C) 同一主族元
3、素从上至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其电离能减小(D)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分数:1.00)A.B.C.D.7.下列元素中电负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BeMg (B) BMgBe(C) BeBMg (D) BBeMg(分数:1.00)A.B.C.D.8.在下列无机含氧酸中,其酸性强弱次序正确的是( )。(A) H2SO4HClO 4H 3PO4H 2SiO3(B) H2SO4HClO 4H 2SiO3H 3PO4(C) HClO4H 2SO4H 3PO4H 2SiO3(D) HClO4H 3PO4H 2SiO3H 2SO4(分数:1.00)A.B.C.D.9.下列氢
4、氧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A) Sn(OH)4 (B) Sn(OH)2 (C) Pb(OH)4 (D) Pb(OH)2(分数:1.00)A.B.C.D.1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轨道(B) 主量子数 n=2时,只有 2s,2p 两个轨道(C) 第四周期基态原子中最多可有 6个成单电子(D) 3dxy能级对应的量子数 n=3,l=3,m=0(分数:1.00)A.B.C.D.11.下列有关电子排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价电子层有 ns电子的元素是碱金属元素(B) B 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n-1)d 6ns2(C) B 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均为(n-
5、1)d 4ns2(D) 29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 3d10ns1(分数:1.00)A.B.C.D.12.量子数 l=2对应的等价轨道数是( )。(A) 1 (B) 3 (C) 5 (D) 7(分数:1.00)A.B.C.D.13.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 波函数 (分数:1.00)A.B.C.D.14.2p亚层中某一电子可能的量子数是( )。(A) n=2,l=2,m=1,m s=1/2 (B) n=2,l=1,m=0,m s=-1/2(C) 2=3,l=2,m=-2,m s=1/2 (D) n=2,l=0,m=0,m s=1/2(分数:1.00)A.B.C.D.15.对于多
6、电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量子数 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 n和角量子数 l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C) 一般来说,n 越大,电子云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D) 角量子数 l的取值与主量子数 n无关(分数:1.00)A.B.C.D.16.下列几种固体物质晶格中,由独立分子占据晶格结点的是( )。(A) 石墨 (B) 干冰 (C) SiC (D) NaCl(分数:1.00)A.B.C.D.17.下列各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SiH4,CS 2,BCl 3非极性分子 (B) CHCl 3,HCl,H 2S极性分子(C) CH4,C0 2,BCl 3,H 2S非极性
7、分子 (D) CHCl 3,HCl 极性分子(分数:1.00)A.B.C.D.18.中心原子采用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能是( )。(A) 四面体 (B) V 形(C) 三角锥 (D)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19.下列硝基苯酚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间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A) (B) (C) (D) (分数:1.00)A.B.C.D.20.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大的是( )。(A) MgCl2 (B) BCl3(C) CaCl2 (D) PCl3(分数:1.00)A.B.C.D.21.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A)
8、NH3 (B) PH3 (C) AsH3 (D) SbH3(分数:1.00)A.B.C.D.22.乙酸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为( )。(A) 色散力、诱导力 (B) 诱导力、取向力(C)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D)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分数:1.00)A.B.C.D.23.下列化合物的沸点高低排列正确的是( )。(A) CF4CCl 4CBr 4CI 4 (B) HClHBrHI(C) HeNeArKe (D) HFHClHBrHI(分数:1.00)A.B.C.D.24.较易互溶的体系是( )。(A) C5H12C6H12 (B) C5H12C2H5OH(C) C6H14H2O
9、 (D) C2H5OC2H5H2O(分数:1.00)A.B.C.D.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B) 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取向力(C)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有时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分数:1.00)A.B.C.D.26.下列晶体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 BaCl2MgP 2MgCl 2 (B) MgF2MgCl 2BaCl 2(C) MgCl2BaCl 2MgF 2 (D) BaCl2MgCl 2MgF 2(分数:1.00)A.B.C.D.27.影响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强弱的参数主要是( )。(A
10、) 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电负性 (B) 分子键角(C) 分子的偶极矩 (D) 化学键的键长(分数:1.00)A.B.C.D.28.分子间力的大小对下列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A) 物质的热稳定性 (B) 物质的凝聚状态(C) 物质的极性 (D) 物质的酸碱性(分数:1.00)A.B.C.D.29.下列离子属于 9-17电子构型的是( )。(A) Ag+ (B) Fe2+ (C) Ba2+ (D) Al3+(分数:1.00)A.B.C.D.30.下列物质晶体中,其结点间结合力以分子间力为主的是( )。(A) HBr (B) SiC (C) BaO (D) CuCl2(分数:1.00)A.B.C.
11、D.31.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离子晶体的熔点是所有晶体最高的(B) 离子晶体通常都能溶于极性溶剂中(C) 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有关(D) 离子晶体中含有独立的分子(分数:1.00)A.B.C.D.32.某种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且又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又不导电,这种物质是( )。(A) 极性分子型物质 (B) 非极性分子型物质(C) 离子型物质 (D) 金属型物质(分数:1.00)A.B.C.D.33.用 0.20moldm-3HAc和 0.20moldm-3NaAc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 1.0dm3pH=5.00的缓冲溶液,需取 0
12、.20m0ldm-3HAc溶液(pK a(HAc)=4.75)( )。(A) 6.4102cm3 (B) 6.5102cm3(C) 3.5102cm3 (D) 3.6102cm3(分数:1.00)A.B.C.D.34.对同一弱酸溶液( )。(A) 浓度越小,则 pH值越大,酸的解离度越大(B) 浓度越大,则 pH值越大,酸的解离度越大(C) 浓度越小,则 pH值越小,酸的解离度越小(D) 浓度越大,则 pH值越大,酸的解离度越小(分数:1.00)A.B.C.D.35.现有 H2CO3、KBr、HI 和 KCN四种水溶液,其浓度均为 0.10moldm-3,则四种水溶液 pH值大小排列次序正确的
13、是( )。(A) H2CO3HIKBrKCN (B) HIH 2CO3KBrKCN(C) H2CO3HIKBrKCN (D) HIH 2CO3KBrKCN(分数:1.00)A.B.C.D.36.0.40moldm-3丙酸溶液的 pH是( )。(K a=1.310-5)(A) 0.40 (B) 2.64 (C) 5.2 (D) 4.88(分数:1.00)A.B.C.D.37.为测定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将待测弱酸溶于水得 50cm3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 NaOH中和,然后与另一份未被中和的弱酸混合,测得此溶液 pH为 4.00,则此弱酸的 Ka为( )。(A) 5.010-5 (B)
14、 2.010-4(C) 1.010-4 (D) A,B,C 均不对(分数:1.00)A.B.C.D.38.下列各组混合液中,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A) 10cm30.2moldm-3HAc(B) 10cm30.2moldm-3HAc和 10cm30.1moldm-3NaOH(C) 10cm30.2moldm-3HAc和 10cm30.2moldm-3NaOH(D) 10cm30.2moldm-3HAc和 10cm30.3moldm-3NaOH(分数:1.00)A.B.C.D.39.对于下列溶液:0.1moldm -3NaOH,0.1moldm -3NH3,0.01moldm -3 NH3
15、,回答正确的是( )。(A) 电离度最小的为 0.1moldm-3NH3,pH 最小的为 0.1moldm-3NH3(B) 电离度最小的为 0.01moldm-3NH3,pH 最小的为 0.1moldm-3NH3(C) 电离度最小的为 0.1moldm-3NH3,pH 最大的为 0.1moldm-3NH3(D) 0.1moldm-3NaOH与 0.1moldm-3NH3的 pH相等(分数:1.00)A.B.C.D.40.向 1.0dm-30.10moldm-3HAc溶液中加入 1.0cm30.010moldm-3HCl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Ac解离度减小 (B) 溶液的 pH
16、=3.02(C) 电离常数 Ka减小 (D) 溶液的 pH=2.30(分数:1.00)A.B.C.D.41.已知 HAc的 Ka=1.7610-5,NH 3的 Kb=1.7710-5,H 3PO4的 Ka1=7.610-3,Ka 2=6.310-8,Ka 3=4.410-13,为了配制 pH=7.5的缓冲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KH2PO4与 K2HPO4 (B) HAc与 NaAc(C) NH4Cl与 NH3 (D) NaAc与 HCl(分数:1.00)A.B.C.D.42.下列溶液中不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NH3和 NH4Cl (B) (分数:1.00)A.B
17、.C.D.43.pH为 1.0和 3.0的两种强酸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为( )。(A) 1.0 (B) 1.5 (C) 2.0 (D) 1.3(分数:1.00)A.B.C.D.44.在氨水中加入一些氯化铵晶体,会使( )。(A) 氨水的解离常数 Kb增大 (B) 氨水的解离度 增大(C) 溶液的 pH增大 (D) 溶液的 pH减小(分数:1.00)A.B.C.D.45.下列水溶液(浓度均为 0.1moldm-3)的凝固点次序正确的是( )。(A) C6H12O6CH 3COOHNaClCaC l2(B) CaCl2C 6H12O6CH 3COOHNaCl(C) CH3COOHC6
18、H 12O6NaClCaCl 2(D) CaCl2NaClCH 3COOHC 6H12O6(分数:1.00)A.B.C.D.46.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 100.400,则其凝固点为( )。(水的 Kb=0.512Kkgmol-1,K f=1.86Kkgmol-1)(A) -0.110 (B) -0.400(C) -0.746 (D) -1.45(分数:1.00)A.B.C.D.47.2.9%的 NaCl(摩尔质量 58.5gmol-1)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A) 5.8%的蔗糖溶液 (B) 2.9%的蔗糖溶液(C) 0.5molkg-1的蔗糖溶液 (D) 1molkg -1
19、的蔗糖溶液(分数:1.00)A.B.C.D.48.Fe(H2O)5(OH)2+的共轭碱是( )。(A) Fe(H2O)2(OH)22+ (B) Fe(H2O)4(OH)2+(C) Fe(H2O)63+ (D) Fe(H2O)2(OH)3(分数:1.00)A.B.C.D.49.用质子论判断下列既是酸又是碱的物质是( )。(A) NaH2PO4 (B) NH3(C) Na2S (D) H3PO4(分数:1.00)A.B.C.D.50.已知在室温下 AgCl的 Ksp=1.810-10,Ag 2CrO4的 Ksp=1.110-12,Mg(OH) 2的 Ksp=7.0410-11,Al(OH) 3的
20、Ksp=210-32,那么溶解度最大的是 ( )。(不考虑水解)(A) AgCl (B) Ag2CrO4 (C) Mg(OH)2 (D) Al(OH)3(分数:1.00)A.B.C.D.51.已知 CaF2和 MnCO3的溶度积常数近似相等,由各自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 2+和 Mn2+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a2+=Mn2+ (B) Ca2+Mn 2+(C) Ca2+Mn 2+ (D) Ca2+=1/2Mn2+(分数:1.00)A.B.C.D.52.已知 KspMg(OH)2=1.210-11,K bNH3=1.7610-5,要使 0.40moldm-3 MgCl2与 0.20
21、moldm-3氨水等体积混合后不产生沉淀,其混合液中需 NH4C1最小的浓度(moldm -3)为( )。(A) 6.4 (B) 0.64 (C) 2.3 (D) 0.23(分数:1.00)A.B.C.D.53.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溶液,最先生成沉淀的是( )。Ksp,AgCl=1.5610-5;K sp,AgBr=7.710-13Ksp,Agl=1.510-16;K sp,Ag2CrO4=910-12(A) KCl溶液 (B) KBr 溶液(C) KI溶液 (D) K 2CrO4溶液(分数:1.00)A.B.C.D.54.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2、溶度积小者一定先沉淀(B) 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浓度小的先沉淀(C)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分数:1.00)A.B.C.D.55.预使 CaCO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 加入 1.0moldm-3Na2CO3 (B) 加入 2.0moldm-3NaOH(C) 加入 0.10moldm-3CaCl2 (D) 降低溶液的 pH值(分数:1.00)A.B.C.D.5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B) 溶度积大者,其溶解度大(C) 溶液中组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大于它的溶度积时会产生沉淀(
23、D) 用水稀释 AgCl固体时,AgCl 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增大(分数:1.00)A.B.C.D.57.某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是 (分数:1.00)A.B.C.D.5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B) 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其化学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分数:1.00)A.B.C.D.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种催化剂能加快所有反应的速率(B) 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平衡产率(C)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
24、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D) 催化反应的热效应升高(分数:1.00)A.B.C.D.60.已知:反应 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方程 V=kNO2Cl2(B) 反应的级数=3(C) 增加反应物浓度以提高反应速率(D) 增高温度能否提高反应速度,还与体系的吸放热有关(分数:1.00)A.B.C.D.61.对于 rG0 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使( )。(A) v 正 增大 (B) v 正 减小(C) 无影响 (D) v 正 增大,v 逆 增大(分数:1.00)A.B.C.D.62.25时,反应 N2(g)+3H2(g)=2NH3(g)的
25、(分数:1.00)A.B.C.D.63.催化剂能加速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大碰撞频率 (B) 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活化能(C) 减小速率常数 (D) 增大平衡常数(分数:1.00)A.B.C.D.64.反应速率常数 k是一个( )。(A) 无量纲的参数 (B) 量纲不定的参数(C) 量纲为 moldm-3s-3 (D) 都不对(分数:1.00)A.B.C.D.65.反应 A2(g)+B2(g)=2AB的速率方程 V=kC(A2)C(B2)时,可以得出此反应为( )。(A) 基元反应 (B) 非基元反应(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是一个快反应(分数:1.00)A.B
26、.C.D.66.对一般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 反应物浓度增加 (B) 反应物压力增加(C)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 反应活化能降低(分数:1.00)A.B.C.D.67.改变下列哪个条件可以使反应速率常数(大多数反应)增加( )。(A) 增加压力 (B) 改变体积(C) 升高温度 (D) 增加反应物浓度(分数:1.00)A.B.C.D.68.零级反应的速率为( )。(A) 零 (B) 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D) 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分数:1.00)A.B.C.D.69.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
27、:1.00)A.B.C.D.70.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有可能改变下列物理量( )。(A) 反应的速率 (B) 反应的平衡常数(C) 反应速率常数 (D) 反应的活化能(分数:1.00)A.B.C.D.71.反应 NO2(g)=NO(g)+1/2O2(g)的平衡常数是 0.4,反应 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是( )。(A) 6.25 (B) 0.25 (C) 0.4 (D) -2.5(分数:1.00)A.B.C.D.72.在 200下体积 V的容器里,下列吸热反应达成平衡态:(分数:1.00)A.B.C.D.73.可使任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产率的措施是( )。(A) 升温
28、 (B) 加压(C) 增加反应物浓度 (D) 加催化剂(分数:1.00)A.B.C.D.74.在一容器中,反应 (分数:1.00)A.B.C.D.7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随起始浓度而变(B) 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另一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不同而异(C) 平衡常数随起始浓度不同而变(D) 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分数:1.00)A.B.C.D.76.反应 2SO3(g)=2SO2(g)+O2(g)平衡时的总压力是 P(Pa),SO 3的离解率是 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是( )。(A) 1/2P (B) P (C) P/4 (D) P/5(分数:1.00)A.B.
29、C.D.77.反应 (分数:1.00)A.B.C.D.78.下列关于反应商 Q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Q与 K始终相等 (B) Q 即可大于 K,也可小于 K(C) Q的数值随反应的进行而改变 (D) Q=K 时,达到平衡(分数:1.00)A.B.C.D.79.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B) 各物质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C) (分数:1.00)A.B.C.D.80.反应 (分数:1.00)A.B.C.D.81.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0kPa 时都能生成 C6H6(g)2C(石墨)+3H 2(g)C 6H6(g)C 2H4(g
30、)+H2(g)C 6H6(g)则代表 C6H6(g)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A) 反应 (B) 反应的逆反应(C) 反应 (D) 反应的逆反应(分数:1.00)A.B.C.D.82. (分数:1.00)A.B.C.D.83. (分数:1.00)A.B.C.D.84. (分数:1.00)A.B.C.D.85. (分数:1.00)A.B.C.D.86.(分数:1.00)A.B.C.D.87. (分数:1.00)A.B.C.D.88. (分数:1.00)A.B.C.D.89. (分数:1.00)A.B.C.D.90. (分数:1.00)A.B.C.D.91. (分数:1.00)A.B.C.D
31、.92. (分数:1.00)A.B.C.D.93. (分数:1.00)A.B.C.D.94.(分数:1.00)A.B.C.D.95.在 Cu-Zn原电池中,在 CuSO4溶液中加少量 NaOH溶液,电池的电动势将( )。(A) 变大 (B) 变小(C) 不变 (D) 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96.由反应 Fe(s)+2Ag+(aq)=Fe2+(aq)+2Ag(s)组成的原电池,若将 Ag+浓度减少到原来浓度的 1/10,则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为( )。(A) 增加 0.059v (B) 降低 0.059v(C) 降低 0.118v (D) 增加 0.118v(分数:1.00)A.
32、B.C.D.97.K2S2O8中 S的氧化数为( )。(A) +7 (B) +6 (C) +4 (D) +2(分数:1.00)A.B.C.D.98. (分数:1.00)A.B.C.D.99. (分数:1.00)A.B.C.D.100.钢铁在大气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在吸氧腐蚀中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A) Fe-2e-=Fe2+ (B) Fe-3e-=Fe3+(C) 2H+2e-=H2 (D) O 2+2H2O+4e-=4OH-(分数:1.00)A.B.C.D.101.在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放入一枚铁钉得到的产物是( )。(A) Zn,Fe 2+ (B) Zn,
33、Fe 2+和 Cu(C) Zn,Fe 2+和 H2 (D) Fe2+和 Cu(分数:1.00)A.B.C.D.102.电解浓度相同的 FeCl2、CuCl 2、ZnCl 2和 NaCl的混合液,用石墨作电极,在阴极放电的次序是( )。(A) CU2+Fe 2+Zn 2+Na + (B) Na+Zn 2+Fe 2+Cu 2+(C) Cu2+Fe 2+H +Zn 2+ (D) Cu2+Fe 2+Zn 2+H +(分数:1.00)A.B.C.D.1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金属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腐蚀(B) 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反应(C) 牺牲阳极保护法中,被保护金属作为腐
34、蚀电池的阳极(D) 在外加电流保护法中,被保护金属接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分数:1.00)A.B.C.D.104.电解熔融的 MgCl2,以铂作电极,阴极产物是( )。(A) O2 (B) Cl2 (C) Mg (D) H2(分数:1.00)A.B.C.D.105.用金属铜作电极电解稀 CuSO4水溶液,开始一段时间阴阳极区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 阳极区变深、阴极区变浅 (B) 阳极区变浅、阴极区变深(C) 阴阳极区都变深 (D) 阴阳极区都变浅(分数:1.00)A.B.C.D.106.下列物质分别与溴水反应时,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A) 丁烯 (B) 乙醇 (C) 苯
35、酚 (D) 乙烷(分数:1.00)A.B.C.D.107.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2,二甲基-1-丁烯 (B) 2-戊烯(C) 2-甲基-2-丁烯 (D) 丙烯(分数:1.00)A.B.C.D.108.下列物质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氯取代物的是( )。(A) CH4 (B) C3H8(C) CH3CH2CH2CH3 (D) CH3CH2CH(CH3)2(分数:1.00)A.B.C.D.109.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进行缩聚反应的是( )。(分数:1.00)A.B.C.D.110. (分数:1.00)A.B.C.D.111.尼龙在常温下可溶于( )。(A) CCl4 (B) 甲酸
36、(C) 二甲苯 (D) 苯(分数:1.00)A.B.C.D.112.天然橡胶的主要化学组成是( )。(A) 聚异戊二烯 (B) 1、4-聚丁二烯(C) 1、丁二烯 (D) 聚乙烯(分数:1.00)A.B.C.D.113.苯与 Cl2在光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苯的反应属于( )。(A) 加成 (B) 消去 (C) 氧化 (D) 取代(分数:1.00)A.B.C.D.114.PVC是下列( )。(A) 聚丙烯 (B) 聚乙烯(C) 聚氯乙烯 (D) 聚四氟乙烯(分数:1.00)A.B.C.D.115.特富龙主要指( )。(A) 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材料 (B) 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C) 陶瓷 (D) 特
37、种金属材料(分数:1.00)A.B.C.D.116. (分数:1.00)A.B.C.D.11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酮类的化合物为( )。(A) CH3CH2CH2OH (B) CH3CH2OCH3(C) CH3COOH (D) CH3CH2COCH3(分数:1.00)A.B.C.D.118.涤纶的化学组成为( )。(A)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B) 聚酰胺(C) 聚氯乙烯 (D) 聚丙烯(分数:1.00)A.B.C.D.119.胶粘剂是由( )和( )组成。(A) 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 (B) 增塑剂和填充剂(C) 主体材料和固化剂 (D) 填充剂和固化剂(分数:1.00)A.B.C.D.120.
38、在下列高分子材料改性方法中,属化学改性的是( )。(A) 丁苯橡胶和聚氯乙烯共混(B) 聚氯乙烯中加增塑剂(C) 塑料中加金属粉(D) 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磺化制备交换树脂(分数:1.00)A.B.C.D.基础知识-普通化学(一)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电子排布式中,电子处于激发态的是( )。(A) 1s22s22p6 (B) 1s22s22p23s1(C) 1s22s22p63s23p63d54s1 (D) 1s22s22p63s23p63d34s2(分数:1.00)A.B. C.D.解析:2.某第四周期的元素,当基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
39、2的轨道内电子恰好半充满,此元素为( )。(A) Co (B) Fe (C) Ni (D) Mn(分数:1.00)A.B.C.D. 解析:3.已知某元素+3 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3,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 p 区 (C) ds 区 (D) d 区(分数:1.00)A.B.C.D. 解析:4.下列四种电子构型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 1s22s22p3 (B) 1s22s22p4(C) 1s22s22p5 (D) 1s22s22p6(分数:1.00)A.B. C.D.解析:5.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40、。(A) Mg (B) Al (C) Cl (D) K(分数:1.00)A.B.C.D. 解析: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其电离能增大(B) 元素的原子半径愈大,其电子亲合能愈大(C)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其电离能减小(D)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分数:1.00)A.B.C. D.解析:7.下列元素中电负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BeMg (B) BMgBe(C) BeBMg (D) BBeMg(分数:1.00)A. B.C.D.解析:8.在下列无机含氧酸中,其酸性强弱次序正确的是( )。(A)
41、 H2SO4HClO 4H 3PO4H 2SiO3(B) H2SO4HClO 4H 2SiO3H 3PO4(C) HClO4H 2SO4H 3PO4H 2SiO3(D) HClO4H 3PO4H 2SiO3H 2SO4(分数:1.00)A.B.C. D.解析:9.下列氢氧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A) Sn(OH)4 (B) Sn(OH)2 (C) Pb(OH)4 (D) Pb(OH)2(分数:1.00)A.B.C.D. 解析:1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轨道(B) 主量子数 n=2时,只有 2s,2p 两个轨道(C) 第四周期基态原子中最多可有 6个成单电
42、子(D) 3dxy能级对应的量子数 n=3,l=3,m=0(分数:1.00)A.B.C. D.解析:11.下列有关电子排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价电子层有 ns电子的元素是碱金属元素(B) B 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n-1)d 6ns2(C) B 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均为(n-1)d 4ns2(D) 29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为 3d10ns1(分数:1.00)A.B. C.D. 解析:12.量子数 l=2对应的等价轨道数是( )。(A) 1 (B) 3 (C) 5 (D) 7(分数:1.00)A.B.C. D.解析:13.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 波函数 (分数:1.0
43、0)A.B.C. D.解析:14.2p亚层中某一电子可能的量子数是( )。(A) n=2,l=2,m=1,m s=1/2 (B) n=2,l=1,m=0,m s=-1/2(C) 2=3,l=2,m=-2,m s=1/2 (D) n=2,l=0,m=0,m s=1/2(分数:1.00)A.B. C.D.解析:15.对于多电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量子数 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 n和角量子数 l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C) 一般来说,n 越大,电子云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D) 角量子数 l的取值与主量子数 n无关(分数:1.00)A.B. C.D.解析:16.下列几种固体
44、物质晶格中,由独立分子占据晶格结点的是( )。(A) 石墨 (B) 干冰 (C) SiC (D) NaCl(分数:1.00)A.B. C.D.解析:17.下列各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SiH4,CS 2,BCl 3非极性分子 (B) CHCl 3,HCl,H 2S极性分子(C) CH4,C0 2,BCl 3,H 2S非极性分子 (D) CHCl 3,HCl 极性分子(分数:1.00)A.B.C. D.解析:18.中心原子采用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能是( )。(A) 四面体 (B) V 形(C) 三角锥 (D)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 解
45、析:19.下列硝基苯酚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间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A) (B) (C) (D) (分数:1.00)A.B.C.D. 解析:20.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大的是( )。(A) MgCl2 (B) BCl3(C) CaCl2 (D) PCl3(分数:1.00)A.B.C. D.解析:21.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A) NH3 (B) PH3 (C) AsH3 (D) SbH3(分数:1.00)A.B. C.D.解析:22.乙酸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为( )。(A) 色散力、诱导力 (B) 诱导力、取向力(C)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D) 色
46、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分数:1.00)A.B.C.D. 解析:23.下列化合物的沸点高低排列正确的是( )。(A) CF4CCl 4CBr 4CI 4 (B) HClHBrHI(C) HeNeArKe (D) HFHClHBrHI(分数:1.00)A.B. C.D.解析:24.较易互溶的体系是( )。(A) C5H12C6H12 (B) C5H12C2H5OH(C) C6H14H2O (D) C2H5OC2H5H2O(分数:1.00)A. B.C.D.解析: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B) 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取向力(C)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
47、性分子之间(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有时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分数:1.00)A.B.C.D. 解析:26.下列晶体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 BaCl2MgP 2MgCl 2 (B) MgF2MgCl 2BaCl 2(C) MgCl2BaCl 2MgF 2 (D) BaCl2MgCl 2MgF 2(分数:1.00)A.B. C.D.解析:27.影响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强弱的参数主要是( )。(A) 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电负性 (B) 分子键角(C) 分子的偶极矩 (D) 化学键的键长(分数:1.00)A. B.C.D.解析:28.分子间力的大小对下列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A
48、) 物质的热稳定性 (B) 物质的凝聚状态(C) 物质的极性 (D) 物质的酸碱性(分数:1.00)A.B. C.D.解析:29.下列离子属于 9-17电子构型的是( )。(A) Ag+ (B) Fe2+ (C) Ba2+ (D) Al3+(分数:1.00)A.B. C.D.解析:30.下列物质晶体中,其结点间结合力以分子间力为主的是( )。(A) HBr (B) SiC (C) BaO (D) CuCl2(分数:1.00)A. B.C.D.解析:31.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离子晶体的熔点是所有晶体最高的(B) 离子晶体通常都能溶于极性溶剂中(C) 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有关(D) 离子晶体中含有独立的分子(分数:1.00)A.B.C. D.解析:32.某种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且又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又不导电,这种物质是( )。(A) 极性分子型物质 (B) 非极性分子型物质(C) 离子型物质 (D) 金属型物质(分数:1.00)A.B. C.D.解析:33.用 0.20moldm-3HAc和 0.20moldm-3NaAc溶液直接混合(不加水),配制 1.0dm3pH=5.00的缓冲溶液,需取 0.20m0ldm-3HAc溶液(pK a(HAc)=4.75)( )。(A) 6.4102cm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