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相关知识-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_(分数:2.00)A.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和人工山水园C.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D.天然山水园和私家园林2._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分数:2.00)A.水泥B.菱苦土C.建筑石膏D.混凝土3.在公共建筑中,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常用
2、坡道坡度为_(分数:2.00)A.8%10%B.9%12%C.10%12%D.12%15%4.针对严寒地区的住宅,需主要解决防寒问题,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加大建筑的进深B.缩短外墙长度C.利用北向、西向,避免东向D.朝向应争取南向5.多层住宅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_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分数:2.00)A.60B.80C.100D.1206.城市主干路旁不应设置路边停车带;次干路旁设置路边停车带时,应布置为_(分数:2.00)A.平行式B.斜放式C.港湾式D.垂直式7.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_
3、m 的运输消防道路。(分数:2.00)A.2B.3C.4D.58.根据居住住宅场地的选址要求,在_级建筑气候区,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人室的要求。(分数:2.00)A.、B.、C.、D.、9.在江河附近,设计地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_m 以上。(分数:2.00)A.0.5B.1.0C.1.5D.2.010.交通组织中车行系统应满足的条件不包括_(分数:2.00)A.避免过境或外部车导入B.注意不要与人行系统交叉重叠C.在集中人流活动地,应禁止车流行驶D.非机动车宜有专线11.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外墙和_都是主要承重构件。(分数:2.00)A.构造柱B.框架柱C.内墙D.山墙12.
4、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水状态所增加的质量(所吸入水的)与材料干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_(分数:2.00)A.含水率B.吸水率C.填充率D.孔隙率13.在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管网水力计算中,为简化计算,配水管网的管径计算通常只限于_(分数:2.00)A.支管B.干管C.环状管D.接户管14.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时,可采用_进行地面设计。(分数:2.00)A.平坡式B.台阶式C.纵坡式D.混合式15.建设项目评估报告和决策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B.分析与初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C.全面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确定D.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
5、观性16.在当架空电力线路电压为 35110kV 时,城市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为_m。(分数:2.00)A.1.0B.2.0C.3.0D.4.017.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路上有行人或路面障碍物,不能绕越,必须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其保证安全的最短距离称为_(分数:2.00)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D.行车视距18.微波线路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_,以防同频越路干扰。(分数:2.00)A.直角B.锐角C.钝角D.平角19.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四车道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多用_m。(分数:2.00)A.78B.910C.1415D.1
6、61720.在平面交叉口要素的布置中,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_m 处。(分数:2.00)A.12B.23C.34D.4521.道路交通标志中,_的形状为圆形和矩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分数:2.00)A.警告标志B.指路标志C.指示标志D.禁令标志22.城市生活垃圾最常用的收集方式是_(分数:2.00)A.袋装化上门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垃圾箱(桶)收集D.垃圾气动系统收集23.下列关于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其中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包括城市供水专项规划B.总体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
7、,规划内容和深度没有明确要求C.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属于法定规划,其规划内容和深度有明确的要求D.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属于法定规划,规划内容和深度没有明确要求24.目前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原则上不能采用_(分数:2.00)A.不完全分流制B.完全分流制C.直排式合流制D.截流式合流制25.在城市雨水系统中,投资大、利用率不高的排水设施是_(分数:2.00)A.雨水管渠B.检查井C.溢流井D.雨水泵站26.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中,架空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_的地区。(分数:2.00)A.地下水位较高B.年降雨量较少C.地下敷设时不需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D.地质土为碱性土壤27.按输送方式分类的城市工程管线中
8、,有时需要中途提升设备将流体介质引向终端的工程管线是_(分数:2.00)A.压力管线B.重力自流管线C.不易弯曲管线D.可弯曲管线28.城市燃气低压管网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低压管网时主要考虑网路的_(分数:2.00)A.长度B.材料C.密度D.耐腐蚀性29.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_(分数:2.00)A.一级管网B.二级管网C.三级管网D.四级管网30.无线通信传输主要通过微波站接力的方式进行传递,一般每_km 设一枢纽站。(分数:2.00)A.5080B.80100C.100150D.10012031.电信系统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_
9、(分数:2.00)A.县内电信网B.县际电信网C.省内电信网D.省际电信网32.通信网中的_是通信网通信的汇点和终点,亦称原始消息和发射信号间的交换。(分数:2.00)A.传输链路B.交换设备C.用户终端设备D.传输媒质33.能够帮助人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存储信息和快速获得帮助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要素是_(分数:2.00)A.网络B.硬件C.软件D.数据34.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和它们的坡度、长度等技术数据,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_的内容与深度。(分数:2.00)A.总体规划阶段B.分区规划阶段C.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D.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35.属性数据输入计算
10、机的方法和非 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_(分数:2.00)A.扫描输入B.键盘输入C.语音输入D.汉字手写输入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是_(分数:2.00)A.集水井B.渗渠C.管井D.大口井37.在城市规划信息化涉及的技术内容中,_需在 CAD软件以及 GIS分析功能的支撑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分数:2.00)A.决策支持B.多源信息的整合与数据服务C.辅助设计D.图文一体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38.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中,_主要用于高层公寓楼房和现代住宅密集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卫生的优点。(分数:2.00)A.袋装化上门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垃圾气动系统
11、收集D.垃圾箱(桶)收集39.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 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这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_(分数:2.00)A.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B.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C.能够减少差错和疏漏D.能够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40.在地势低平的排水分区,天然水系往往比较密集,当排水出口建设比较简单,雨水管渠应按_的原则布置。(分数:2.00)A.就近、分散排放雨水B.就近、集中排放雨水C.设计从简,直接排入天然水系D.避开天然水系,集中排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燃气管网按不同的
12、压力级制分类,分为一级管网系统、二级管网系统、三级管网系统和混合管网系统等四类。其中三级管网系统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供气可靠性高B.供气安全可靠,节省电能和维护费用C.燃烧效率低D.供气安全性高E.系统复杂,投资大42.下列关于广播电视线路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也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B.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C.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宜和通信电缆共管孔敷设D.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电视电缆、广
13、播电缆E.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不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43.生活垃圾的运输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地B.垃圾产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而离处置场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先收集C.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D.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E.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44.危险化学物品设施应符合的要求包括_(分数:2.00)A.在
14、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可以设置一级加油站B.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危险化学物品的总量和密度C.重大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带D.现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纳入近期建设规划E.高压输气管道和输油管道不得穿越城市中心区、公共建筑密集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4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既需能量,也需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紧密结合,共同运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对生态系统而言,两者缺一不
15、可C.能量是物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运动的动力D.没有物质,能量就会自由散失,不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E.没有物质,能量不会自由散失,但也不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4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B.研究城市生态学要素或环境要素的特点C.按照生态学原理开展城市综合研究,探讨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本质D.衡量城市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生态学指标E.从全球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对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47.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查询功能主要有_(分数:2.00)A.投影B.选择C.分离D.运算E.连接48.城市热负荷根据性质可以分为_(分数:2.00
16、)A.生活用水B.民用热负荷C.室温调节D.生产用热负荷E.工业用热负荷49.材料的微观结构若为玻璃体,则其特点有_(分数:2.00)A.导热性较低B.各向同性C.化学活性较高D.无固定熔点E.有固定熔点50.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_(分数:2.00)A.多层住宅B.低层住宅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E.超高层住宅城市规划相关知识-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_(分数:2.00)A.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和人工山水园C.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17、D.天然山水园和私家园林解析:解析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2._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分数:2.00)A.水泥B.菱苦土 C.建筑石膏D.混凝土解析:解析 菱苦土与植物纤维能很好黏结,且碱性较弱,不会腐蚀植物纤维(但会腐蚀普通玻璃纤维),建筑工程中常用来制造木屑板、木丝板和菱苦土木屑地面等。制作菱苦土地面可掺适量磨细碎砖或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料,以提高地面的耐水性,也可掺加耐碱矿物颜料将地面着色,气温低将使菱苦土硬化速度降低,也
18、不得浇水养护。菱苦土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3.在公共建筑中,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常用坡道坡度为_(分数:2.00)A.8%10%B.9%12%C.10%12% D.12%15%解析:解析 在有些建筑中为便于车辆上下(多层车库、医院),或作为人流疏散快速、安全(火车站),往往设坡道。一般坡道的坡度为 8%15%,常用坡道坡度为 10%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 12%。4.针对严寒地区的住宅,需主要解决防寒问题,下列措
19、施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加大建筑的进深B.缩短外墙长度C.利用北向、西向,避免东向 D.朝向应争取南向解析:解析 解决防寒问题包括采暖与保温两方面,有效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朝向应争取南向。利用东向、西向,避免北向。5.多层住宅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_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分数:2.00)A.60B.80 C.100D.120解析:解析 多层住宅主要居室应满足规定的日照标准;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 160m时应设 4m宽、4m 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 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6.城市主干路旁不应设置
20、路边停车带;次干路旁设置路边停车带时,应布置为_(分数:2.00)A.平行式B.斜放式C.港湾式 D.垂直式解析:解析 城市主干路旁不应设置路边停车带;次干路旁设置路边停车带时,应布置为港湾式,或设分隔带与车行道分离;支路旁设置路边停车带也宜布置为港湾式。城市繁华地区道路用地比较紧张,路边停车带多供不应求,所以多采用计时收费的措施来加速停车泊位的周转,以供更多的车辆停放。7.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_m 的运输消防道路。(分数:2.00)A.2B.3C.4 D.5解析:解析 百货商店的选址要求:(1)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2)大中型商店建筑应
21、不小于 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 2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基地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 4m的运输消防道路。(3)设相应的集散场地及停车场。8.根据居住住宅场地的选址要求,在_级建筑气候区,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人室的要求。(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居住住宅场地的选址要求:(1)选择环境条件优越地段布置住宅,其布局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用地节约紧凑。住宅群体组合还应注意功能方面的要求:如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防噪声、环境幽静条件等,以达到居住方便、安全、利于管理的要求。(2)在、类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
22、风沙,在、建筑气候区,还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3)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9.在江河附近,设计地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_m 以上。(分数:2.00)A.0.5 B.1.0C.1.5D.2.0解析:解析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在山区要特别注意防洪、排洪问题。在江河附近,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 0.5m以上,而设计洪水位视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使用年限确定。10.交通组织中车行系统应满足的条件不包括_(分数:2.00)A.避免过境或外部车导入B.注意不要与人行系统交叉
23、重叠C.在集中人流活动地,应禁止车流行驶 D.非机动车宜有专线解析:解析 交通组织的车行系统应当避免过境或外部车导入;注意不要与人行系统交叉重叠;在集中人流活动地,禁止车流行驶;非机动车宜有专线。11.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外墙和_都是主要承重构件。(分数:2.00)A.构造柱B.框架柱 C.内墙D.山墙解析:解析 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外墙和框架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这种承重体系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等建筑。12.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水状态所增加的质量(所吸入水的)与材料干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_(分数:2.00)A.含水率B.吸水率 C.填充率D.孔隙率解析:解析 材料由干燥状态变为饱水状态所增
24、加的质量(所吸入水的)与材料干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吸水率。13.在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管网水力计算中,为简化计算,配水管网的管径计算通常只限于_(分数:2.00)A.支管B.干管 C.环状管D.接户管解析:解析 管网中各管段管径计算方法随管网形式而变。枝状管网是根据设计流量和合理的流速从末端向起端(水厂或泵站)逐段计算。环状管网计算比较复杂,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试算,现已有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在城市配水管网中,有消火栓的管段管径必须保证消防用水流量和压力。为简化计算,配水管网的管径计算通常只限于干管。14.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时,可采用_进行地面设计。(分数:2.00)A.平坡式B.台
25、阶式 C.纵坡式D.混合式解析:解析 选择设计地面连接形式,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运输联系;场地面积大小;土石方工程量多少等。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小于 3%,应选用平坡式;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时,采用台阶式。15.建设项目评估报告和决策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B.分析与初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C.全面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确定D.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评估报告和决策内容有四项:(1)全面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确定。(2)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3)从企业、国家和
26、社会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对项目做出取舍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最终投资限额规定的决策,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有审批权限的各级部门决策。16.在当架空电力线路电压为 35110kV 时,城市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为_m。(分数:2.00)A.1.0B.2.0C.3.0 D.4.0解析:解析 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线路电压(kV) 1 110 35110 220 500 最小垂直距离(m) 1.0 1.5 3.0 3.5
27、7.0 17.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路上有行人或路面障碍物,不能绕越,必须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其保证安全的最短距离称为_(分数:2.00)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 C.会车视距D.行车视距解析:解析 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路上有行人或路面障碍物,不能绕越,必须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其保证安全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组成。18.微波线路路由走向应成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_,以防同频越路干扰。(分数:2.00)A.直角B.锐角C.钝角 D.平角解析:解析 微波线路路由规划时,微波路由走向
28、应呈折线形,各站路径夹角宜为钝角,以防同频越路干扰。19.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四车道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多用_m。(分数:2.00)A.78B.910C.1415 D.1617解析:解析 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确定机动车车行宽度时,双车道车行道宽度多用 78m;四车道车行道宽度多用 1415m。20.在平面交叉口要素的布置中,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_m 处。(分数:2.00)A.12 B.23C.34D.45解析:解析 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 12m 处。21.道路交通标志中,_的形状为圆形和矩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分数:2.00)A.警告标志B.指路标
29、志C.指示标志 D.禁令标志解析:解析 在道路交通标志中,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和矩形,其颜色为蓝底、白图案。22.城市生活垃圾最常用的收集方式是_(分数:2.00)A.袋装化上门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垃圾箱(桶)收集 D.垃圾气动系统收集解析:解析 垃圾收集方法从源头上有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垃圾箱(桶)收集是最常用的方式,垃圾箱置于居民小区楼栋旁、街道、广场等范围内,用户自行就近向其中倾倒垃圾。采用不同标态的垃圾箱可以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23.下列关于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
30、,其中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包括城市供水专项规划B.总体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规划内容和深度没有明确要求C.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属于法定规划,其规划内容和深度有明确的要求 D.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属于法定规划,规划内容和深度没有明确要求解析:解析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和城市供水专项规划三种类型。其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的供水专业规划属于法定规划,其规划内容和深度有明确的要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规划内容和深度没有明确要求,往往根据城市的需要而定。24.目前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原则上不能采用_(分数:2.00)A.不完全分流制B.完全分
31、流制C.直排式合流制 D.截流式合流制解析:解析 当前,我国多数江河流域水体已经受到污染,有的水体已经失去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量的增加,也不允许地下管网仅建设不同步而反复开挖道路。因此,城市排水体制原则上不能采用直排式合流制,也不宜采用雨、污水管网不同步建设的不完全分流制,只能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之间选择。25.在城市雨水系统中,投资大、利用率不高的排水设施是_(分数:2.00)A.雨水管渠B.检查井C.溢流井D.雨水泵站 解析:解析 雨水泵站是投资大、利用率不高的排水设施。在地势低平的排水分区,若采用强排方式,雨水泵站应综合考虑分区内雨水管渠、水系分布、
32、控制设施等情况,优化布置,避免重复抽排。26.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中,架空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_的地区。(分数:2.00)A.地下水位较高 B.年降雨量较少C.地下敷设时不需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D.地质土为碱性土壤解析:解析 架空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年降雨量较大,地质土为湿陷性黄土或腐蚀性土壤,或地下敷设时需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的地区。在市区范围内,架空敷设多用于工厂区内部或对市容要求不同的地段。在厂区内,架空管道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外墙或其他永久性的构筑物。在地震活动区,采用独立支架或地沟敷设方式比较可靠。27.按输送方式分类的城市工程管线中,有时需要中途提升设备将流体介质引向终端的工程管
33、线是_(分数:2.00)A.压力管线B.重力自流管线 C.不易弯曲管线D.可弯曲管线解析:解析 城市工程管线按输送方式的不同分为压力管线和重力自流管线。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其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这类管线有时还需要中途提升设备将流体介质引向终端。污水、雨水管道系为重力自流输送。28.城市燃气低压管网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低压管网时主要考虑网路的_(分数:2.00)A.长度B.材料C.密度 D.耐腐蚀性解析:解析 低压管网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低压管网时主要考虑网路的密度。低压燃气干管网络的边长以 300m左右为宜,
34、具体布局情况应根据用户分布状况决定。29.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_(分数:2.00)A.一级管网B.二级管网 C.三级管网D.四级管网解析:解析 从热源到热力点(或制冷站)间的管网称为一级管网;而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二级管网。一般说来,对于一级管网,往往采用闭式、双管或多管制的蒸汽管网;而对于二级管网,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30.无线通信传输主要通过微波站接力的方式进行传递,一般每_km 设一枢纽站。(分数:2.00)A.5080B.80100C.100150 D.100120解析:解析 无线通信传输主要通过微波站接力的方式进行传递,可装 18002700 多门
35、载波电话,是全国自动长途电信网的基础。一般每 100150km 设一枢纽站,5070km 设一中间站,用于长途干线网。31.电信系统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_(分数:2.00)A.县内电信网B.县际电信网C.省内电信网D.省际电信网 解析:解析 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省际电信网,二级为省内的电信网,三级为县际电信网,四级为县内范围的电信网。32.通信网中的_是通信网通信的汇点和终点,亦称原始消息和发射信号间的交换。(分数:2.00)A.传输链路B.交换设备C.用户终端设备 D.传输媒质解析:解析 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传输链路组成。用户终端设备是通信
36、网通信的汇点和终点,亦称原始消息和发射信号间的交换。交换设备是组织、构建交换型通信网的核心,基本功能是完成介入接点信号和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传输链路是连接办理交换结点,实现信号传输的通路。33.能够帮助人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存储信息和快速获得帮助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要素是_(分数:2.00)A.网络B.硬件 C.软件D.数据解析:解析 计算机硬件包括各类计算机处理及终端设备,它帮助人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存储信息和快速获得帮助。34.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和它们的坡度、长度等技术数据,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_的内容与深度。(分数:2.00)A.总体规划
37、阶段B.分区规划阶段C.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D.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解析: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内容与深度包括: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范围的全部地块的排水方向;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和它们的坡度、长度等技术数据;初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补充与调整其他用地控制标高。35.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非 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_(分数:2.00)A.扫描输入B.键盘输入 C.语音输入D.汉字手写输入解析:解析 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非 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键盘输入,特殊情况下可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汉字手写输入等。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
38、下水取水构筑物的是_(分数:2.00)A.集水井 B.渗渠C.管井D.大口井解析:解析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通常由集水井和泵站组成。在城市供水系统中,取水泵站也称为一级泵房。常见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渗渠等。37.在城市规划信息化涉及的技术内容中,_需在 CAD软件以及 GIS分析功能的支撑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分数:2.00)A.决策支持B.多源信息的整合与数据服务C.辅助设计 D.图文一体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解析:解析 辅助设计是城市规划信息化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在 CAD软件以及 GIS分析功能的支撑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远程协同设计。38.城市
39、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中,_主要用于高层公寓楼房和现代住宅密集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卫生的优点。(分数:2.00)A.袋装化上门收集B.垃圾管道收集C.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D.垃圾箱(桶)收集解析:解析 垃圾气动系统收集利用压缩空气或真空动力,通过敷设在住宅区和城市道路下的输送管道,把垃圾传送至集中点。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高层公寓楼房和现代住宅密集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卫生的优点,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运输费用,但一次性投资很高。39.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 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这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_(分数:2.00)A.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
40、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B.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C.能够减少差错和疏漏D.能够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 解析:解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规划业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六方面:(1)提高修改、编辑设计成果的效率。(2)使规划设计成果、建设项目申请与审批的成果更精确、更详细。(3)减少差错和疏漏。(4)使设计成果的表达更加直观、丰富。(5)便于资料保存、查询、积累。(6)突破传统设计上的某些局限。某些具有特殊造型的建筑物、道路、场地可利用 CAD技术设计、表达出来,而用传统手工方法很难做到。40.在地势低平的排水分区,天然水系往往比较密集,当排水出口建设比较简单,雨水管渠应
41、按_的原则布置。(分数:2.00)A.就近、分散排放雨水 B.就近、集中排放雨水C.设计从简,直接排入天然水系D.避开天然水系,集中排放解析:解析 雨水管渠一般沿道路布置。在确定管渠走向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和水系。在地势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的排水分区,雨水应当以最短的距离分散排入附近水系。在地势低平的排水分区,天然水系往往比较密集,当排水出口建设比较简单,雨水管渠也应按就近、分散排放雨水的原则布置;当排水出口需要穿越城市干路、铁路、防洪堤等设施,构造比较复杂,雨水宜适度集中排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燃气管网按不同的压力级制分类,分为一级管网系统、二级管网系统、
42、三级管网系统和混合管网系统等四类。其中三级管网系统的特点包括_(分数:2.00)A.供气可靠性高 B.供气安全可靠,节省电能和维护费用C.燃烧效率低D.供气安全性高E.系统复杂,投资大 解析:解析 具有高、中、低三个压力级制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称为三级管网系统。其供气可靠性高,管网中还可储存一定数量的燃气,但系统复杂,投资大。42.下列关于广播电视线路的描述中,正确的有_(分数:2.00)A.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也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 B.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C.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宜和通信
43、电缆共管孔敷设D.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E.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不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解析:解析 广播电视线路应结合城市电信网路由规划考虑,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也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但不宜和通信电缆共管孔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43.生活垃圾的运输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的内容包括_(
44、分数:2.00)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地 B.垃圾产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而离处置场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先收集C.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D.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 E.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解析:解析 规划除了按要求布置收集点外,还应使清远路线合理,以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作用。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垃圾产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
45、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而离处置场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最后收集。(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3)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4)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44.危险化学物品设施应符合的要求包括_(分数:2.00)A.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可以设置一级加油站B.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危险化学物品的总量和密度 C.重大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带 D.现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纳入近期建
46、设规划 E.高压输气管道和输油管道不得穿越城市中心区、公共建筑密集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 解析:解析 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设置一级加油站和大型天然气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混合站,不得设置流动站。4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既需能量,也需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紧密结合,共同运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对生态系统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C.能量是物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运动的动力D.没有物质,能量就会自由散失,不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 E.没有物质,
47、能量不会自由散失,但也不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既需能量,也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2)物质是能量的栽体,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动力。没有物质,能量就会自由散失。不可能沿着食物链传递。(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紧密结合,共同运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对生态系统而言,两者缺一不可。4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 B.研究城市生态学要素或环境要素的特点 C.按照生态学原理开展城市综合研究,探讨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本质D.衡量城市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生态学指标E.从全球的角度研究城市化对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 解析:解析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包括:(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2)研究城市生态学要素或环境要素的特点;(3)研究城市物质代谢与能量流动过程与城市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4)研究城市除人以外的生命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状况,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5)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