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及例题解析(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6.00)1.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性质为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在做了初步测算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规划条件申请。该项目占地约 26.2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邻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中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
2、现状详见附图):(分数:16.00)_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6.00)2.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 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已给出的规划条件: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3、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绿地配置要求;公建配套设施要求;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分数:16.00)_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6.00)3.某大城市拟在城市边缘地区新建一座大型综合展览中心,要求展览建筑规模 6 万 m2,展馆要适合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同时配建相应规模的会议中心(建筑规模不小于展馆面积的 1/3)以方便办展客户的需求。要妥善解决场地内外交通及停车问题,方便参观展会群众使用。由于地处市区边缘,各项市政设施要自行配套。某设计院做出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共 6 个展馆,每个均为
4、1 万 m2,会议中心 5000m2,室外停车位 400个,并拟在城市轻轨线上加设专用站台,总平面布置如图。请根据规划要求对总平面布置提出审查意见。(分数:16.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16.00)4.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 0.48hm2。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 2 层门诊楼改建为 6 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 14000m2。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数:16.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16.00)5.某开
5、发公司准备投资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用地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的西北角,用地面积 2hm2。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用地的西侧有一条 20m 的城市支路,北侧有一条 30m 的城市支路,建筑控制高度为60m,建筑密度为 35%,建筑控制规模为 13 万 m2,要求绿地率不低于 30%。该开发公司做出了设计方案(如图)。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数:16.00)_六、B(六)/B(总题数:1,分数:20.00)6.现有 A、B 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A 小区用地面积 21hm2,可住居民 2430 户。B 小区 23.5hm2,可住居民 2850 户。除 B 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 56
6、 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提示:不必涉及小区出入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向、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小区 A(分数:20.00)_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及例题解析(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6.00)1.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性质为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在做了初步测算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规划条件申请。该项目占地约 26.2hm2,其内有部分
7、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邻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中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详见附图):(分数:16.00)_正确答案:(该建设项目还应该补充以下方面的规划条件: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指标; 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的要求; 河流、水面的利用及环保要求; 处理好与周围现状建筑的空间关系; 考虑与北侧风景区的景观协调问题; 减少过境交通对居住建筑的干扰的措施。)解析:解析 第一步,对例题的文字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第
8、一句话“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性质为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说明了建设项目的性质与规划性质相符,即不需要考虑有关建筑性质方面的问题。例题的第二句话“在做了初步测算后,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规划条件申请”,说明的是例题的事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例题的第三句话“该项目占地约 26.2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邻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说明了用地面积、用地现状和用地周边用地的情况。其中用地面积 26.2hm2的意思是需要自行安排教育
9、、商业等各种配套设施;“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的字样和括号中用来再次说明该快速路作用的“过境交通”的字样,提醒考生这里可能存在问题,我们知道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一定要避免过境交通穿过市区,主要是由于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有不利影响;“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的字样是表示用地的东、南方向为现状,拟建住宅楼的布局要与这些住宅在空间上发生联系,同样,括号中的楼房也是用来强调这个意思;“规划风景区”的字样表示的意思是拟建住宅楼可能会有景观问题,“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也是表示一种强调的作用,因为,度假别墅区一般层数较少、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低,与风景区的矛盾较小,所以,拟建住宅楼应注意与风景区的
10、景观协调问题。例题的第四句话“图中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表示的意思是要考虑图示中的河流和水面在拟建住宅区市政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例题的第五句话“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及其以下从到的七条,提示了考生不要再在这些方面提出规划条件。我们注意到在例题中已经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中,并没有涉及诸如间距系数是多少、绿地率是多少之类的具体数据,而是从大的方面来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也不要涉及具体的数据。我们再按照性质、规模、布局、退界、间距、交通、绿化、市政、景观的顺序与已有的规划条件进行核对,性质和间距在“用地情况”中已涉及了;间距、退
11、界和规模中的建筑限高在已给出的条件中涉及了,但是规模是由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共同确定的,所以还要补充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指标;已给出的规划条件没有提出布局方案的问题,需要补充;在例题给出的规划条件中没有交通方面的问题,所以要补充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等方面的条件;绿化方面的条件在条件中已经给出,不必再考虑了;市政问题在例题中已给出条件的条件中涉及了,但是没有明确说明已纳入市政系统的河流和水面如何利用的问题,需要进行补充;景观的问题没有涉及,需要进行补充。例题的第六句话“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明确了例题的类型是规划条件。“其他”表示要求回答例题中没有给出的规划条件,“必要”的字样
12、暗示考生答案的数量不会太多,并且,提醒考生不要涉及像现状居民拆迁安置问题等与编制规划方案无关的条件。第二步,对例题的图示部分进行审题。拟建住宅楼的用地四面环路,但是东、西两侧有现状水面和河流阻隔,所以居住区的对外交通组织应结合用地南侧的支路和北侧的城市次干道进行组织,出人口应设置在这两条路上。用地内有保留建筑,用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的建筑布局手法比较一致,新建住宅楼应在布局上应注意与它们进行协调。位于用地东部的水面较大,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创造出很好的景观效果,所以要特别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第三步,将审题的内容进行整理。 需要考虑的方面 例题已给出的条件 结论性质 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
13、,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 不需补充规模 建筑限高 需要补充布局 无 需要补充退界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不需补充间距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不需补充交通 无 需要补充绿化 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不需补充市政 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需要补充景观 无 需要补充首先要考虑减少过境交通对居住建筑的干扰问题;然后要将漏掉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指标、交通组织方式、河流和水面利用、与风景区景观协调和与处理好与周围用地空间关系等问题逐一列出,需要补充的条件共六个方面,比较符合例题中“必要的规划条件”的要求。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6.00)2.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
14、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 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已给出的规划条件: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绿地配置要求;公建配套设施要求;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
15、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分数:16.00)_正确答案:(该建设项目还需要补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规划条件: 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布局要求。 日照标准。 机动车出入口、地铁出入口、停车位数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 在景观方面与北侧用地风貌相协调、与现状特色商业街景观协调和与保留清真寺景观相协调的要求。)解析:解析 首先,对例题的文字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第一句话“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说明了建设项目的位置是位于历
16、史文化名城的市中心地区,意思是例题的答案中应该涉及历史风貌保护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建设项目的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即提醒考生不用考虑性质方面的问题。例题的第二句话“该地块面积约 21.8hm2,东、西两侧邻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说明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用地面积 21.8hm2,需要自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二是特别注明了用地南侧现状为低层商业街,提醒考生要注意与南侧用地现状景观协调的问题;三是说明规划条件中要考虑建设项目与周边地块人文环境要素相协调的问题;四是说
17、明可能会存在交通组织问题,特别注明了地铁的位置可能要对不同性质建筑的位置需要提出要求。例题的第三句话“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说明了例题的类型为规划条件类,并且是要提出与已给出的规划条件没有涉及方面的规划条件。对于这类提出补充规划条件类型的例题,需要在性质、规模、布局、退界、间距、日照、交通、绿化、市政、景观等方面对已给出的设计条件进行筛选。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一条涉及了性质方面的问题;建筑规模方面仅涉及了建筑限高,没有涉及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规划布局方面在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七条涉及了停车场的
18、布局,没有提出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布局;建筑退界和间距方面的问题在已给出规划设计条件的第二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日照方面的问题没有涉及,需要补充;交通方面给出了停车场的位置,但是没有提出出入口、停车位数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绿化方面在已给出规划设计条件的第三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市政方面的要求在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五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景观方面的问题没有给出规划条件,需要补充。其次,我们再来对例题的图示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图示部分文字不多,其中用地北侧标注了“老城厢(风貌保护区)”的字样,字体很大,十分醒目,是提醒考生新建筑要在景观方面与北侧用地风貌相协调的问题;“清真
19、寺(保留)”的字样也是提醒考生要注意清真寺周边的建筑应与清真寺景观相协调;“区级商业中心”、“新建多层商厦”、“特色商业街”的字样,提醒考生注意商业建筑的布局问题。最后,我们对审题的内容进行整理如下: 需要考虑的方面 例题已给出的条件 结论性质 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不需补充规模 建筑限高 需要补充布局 无 需要补充退界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不需补充间距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不需补充交通 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停车位数量 需要补充绿化 绿地配置要求 不需补充市政 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需要补充景观 无 需要补充日照 无 需要补充因此,需要
20、补充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布局要求;需要补充日照方面的问题;需要补充机动车出入口、地铁出入口、停车位数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新建筑要在景观方面与北侧用地风貌相协调、与现状特色商业街景观协调和与保留清真寺景观相协调的问题。总共需要补充五个方面的问题,答案的数量也基本符合例题得分点的要求,因此可以确定以上五个方面即为例题的答案。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6.00)3.某大城市拟在城市边缘地区新建一座大型综合展览中心,要求展览建筑规模 6 万 m2,展馆要适合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同时配建相应规模的会议中心(建筑规模不小于展馆面积的
21、 1/3)以方便办展客户的需求。要妥善解决场地内外交通及停车问题,方便参观展会群众使用。由于地处市区边缘,各项市政设施要自行配套。某设计院做出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共 6 个展馆,每个均为 1 万 m2,会议中心 5000m2,室外停车位 400个,并拟在城市轻轨线上加设专用站台,总平面布置如图。请根据规划要求对总平面布置提出审查意见。(分数:16.00)_正确答案:(该设计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各展馆面积均等,不便于安排各种规模的展会。 会议中心规模过小。 会议中心位置偏于一隅,不便于各展馆使用。 缺乏市政配套设施。 轻轨车站距展馆入口较远,展馆建筑布局不当。)解析:解析 首先对例题的文字部分
22、进行审题。例题的第一句话“某大城市拟在城市边缘地区新建一座大型综合展览中心,要求展览建筑规模 6 万 m2,展馆要适合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说明了建设项目的性质是展览建筑,建设规模为 6 万 m2,建设位置是大城市的边缘。这里要特别注意“大城市的边缘”字样,这样表述潜在的意思是存在交通、市政等方面的问题。例题的第二句话“同时配建相应规模的会议中心(建筑规模不小于展馆面积的 1/3)以方便办展客户的需求”,说明了建设项目中应规划有建筑面积不小于 2 万 m2的会议中心。例题的第三句话“要妥善解决场地内外交通及停车问题,方便参观展会群众使用”,明确了在设计方案中要注意审查交通组织和停车场规模的问题
23、。例题的第四句话“由于地处市区边缘,各项市政设施要自行配套”,点明了设计方案应考虑配套市政设施的位置和规模。例题的第五句话“某设计院做出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共 6 个展馆,每个均为 1 万 m2,会议中心5000m2,室外停车位 400 个,并拟在城市轻轨线上加设专用站台,总平面布置如图”,简要地提出了设计方案的技术指标,全部都是与例题的前四句话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例题的前四句话是规划设计条件,第五句话是设计方案的内容,也是要重点评析的内容。第二步,对例题的图示部分进行审题。首先,我们发现各个展馆确如第五句话所说,全部一样大,呈弧形“一”字排开,相对来讲,会议中心在图面上显得很小,并且与各个
24、展馆的距离有近有远。其次,图示中显示了轻轨车站的位置和停车场的位置。虽然例题中没有注明展馆主入口的位置,但是,从6 个展馆的布局方式和停车场的位置推断,建筑的主入口应该在用地的南侧,临近城市道路的一侧。而从轻轨的功能方面考虑,由于展馆位于大城市的边缘,在举办展会期间,大量的人流应该是通过轻轨到达展馆的,如果大量的人流要绕过用地西侧,再从南侧进入展馆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展馆的入口位置安排不当,或者确切地说是展馆建筑布局不当。最后,图示中没有任何地方显示了市政设施的位置,例题的文字部分中也没有表述,因此,可以判断设计方案中没有安排市政设施。第三步,我们将审题的结果列表进行如下对照,从而得出了例题的
25、答案。 规划条件要求设计方案展馆建设规模6万m26万m2展馆建设要求适合各类展会要求每个均为1万m2会议中心规模不小于2万m25000m2会议中心要求方便各展馆使用靠近1 号、2 号展馆市政设施要求自行配套无交通轻轨组织要求车站距1、2 号馆入口较远四、B(四)/B(总题数:1,分数:16.00)4.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 0.48hm2。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 2 层门诊楼改建为 6 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 14000m2。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6、。(分数:16.00)_正确答案:(该设计方案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和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病房楼临街和靠近停车场,易受干扰。 停车泊位不足。 车辆入口距路口过近,影响干道交通。 门诊入口设在路口,影响交通。 门诊楼与办公楼的距离不符合消防规定。)解析:解析 第一步,对例题的文字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第一句话“某市中心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面积为0.48hm2”,说明了建设用地的性质是医院,位于城市干道交叉口,建设用地面积 0.48hm2。值得注意的是例题中用了大量的定语来描述建设项目所处的位置,例如“两条”、“交通繁忙”、“城市干道”和“交叉口”
27、等,城市干道一定是交通繁忙的,交叉口是路段中交通最繁忙的,如此强调繁忙,潜在的意思是这里存在问题,繁忙的结果是有噪声。例题的第二句话“医院为改善门诊条件,决定将位于转角处的 2 层门诊楼改建为 6 层门诊楼,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图。改建后全院总建筑面积约 14000m2”,说明了建设项目的性质为医疗用房,给出了建筑层数是 6 层,和总建筑规模是 14000m2。例题的第三句话“试分析:这个规划在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安全防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例题要求回答的问题是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和安全防火三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例题中的设计方案在这三个方面有问题,要在审题时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审查。例
28、题的第四句话“提示:该市医院建筑的规定停车泊位可按 0.5 辆/100m 2计算;不涉及建筑高度、体形、容积率、后退红线等其他问题”,是给予了考生两个明确的提示,第一个提示是停车位,停车位是交通方面的问题,前面例题中又给出了总建筑面积,因此只要稍加计算就能够知道停车位不足。第二个提示没有涉及要求回答的总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和安全防火这三个方面,是告诉考生不要往这个方向上思考。第二步,我们再来对例题的图示部分进行审题。首先看图示中的建筑布局,门诊楼设在路口,一侧为办公楼,另一侧为病房楼,病房楼与科研楼相接,从医院内部的建筑布局来看,流线比较顺畅,这就往往会使考生感到很迷惑,但是,总平面布置不仅仅是
29、建筑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还包括建筑物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建筑物与停车场和内部道路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还需要我们更加仔细地进行审题。再来看病房楼,一侧为停车场,另一侧为城市干道,由于在文字部分审题时我们已经分析出了邻城市干道的意思是有噪声,那么停车场也是有噪声和汽车尾气污染的,所以,可以判断出病房楼的位置有问题。再来看交通组织方面,图示中标注了“停车位 26 个”的字样,文字部分已提示考生要计算停车位的数量,所以,很容易就发现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图示中还标注了机动车出入口和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分别是 20m 和 60m,我们知道机动车出入口应距道路交叉口 70m 以上,所以车辆出入口的位置有
30、问题。交通组织无非就是车辆和行人的交通流线、停车、出入口等方面的问题,图示中除了停车场和车辆出入口外还标注了门诊人员出入口,由于医院的门诊流量很大,出入口直接开设在道路交叉口将会对城市干道的交通造成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安全防火问题主要是建筑间距方面的问题,图示中在办公楼与门诊楼之间很狭小的地方,十分费力地标注了“5.4m”和“5.5m”的字样,明显表示了消防间距不足的问题。图示中没有标注比例尺,可以断定这是一张示意图,因此,虽然图示中办公楼与花房、木工房和水房的距离显得比较近,但是由于没有标注距离,也不能判断上述距离不符合消防规定。第三步,将审题的结果整理如下表: 功能文字表述设计方
31、案总平面布置干道交通繁忙病房楼临街和停车场交通组织停车位0.5辆/100m2停车位26个车辆入口距路口20m、60m门诊入口正对路口安全门诊防火楼与办公楼5.5m五、B(五)/B(总题数:1,分数:16.00)5.某开发公司准备投资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用地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的西北角,用地面积 2hm2。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用地的西侧有一条 20m 的城市支路,北侧有一条 30m 的城市支路,建筑控制高度为60m,建筑密度为 35%,建筑控制规模为 13 万 m2,要求绿地率不低于 30%。该开发公司做出了设计方案(如图)。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数:16.00)_正确答案:(该五星
32、级酒店的设计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占用城市道路用地作为建设用地。 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设规模超过规划要求。 绿地率不足。 利用城市道路作为内部消防环路。)解析:解析 第一步,我们来对例题的文字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第一句话“某开发公司准备投资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用地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的西北角,用地面积 2hm2”,说明了建设项目的性质是酒店,建设用地的面积是 2hm2,建设位置是在两条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的一角,由于点明了是两条城市干道,说明用地周围交通繁忙,交通组织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例题的第二句话“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用地的西侧有一条 20m 的城市支路,北侧有一条 30m 的城市支路,建
33、筑控制高度为 60m,建筑密度为 35%,建筑控制规模为 13 万 m2,要求绿地率不低于 30%”,说明了建设用地周围的道路情况和规划控制的主要指标。例题的第三句话“该开发公司做出了设计方案(如图)”,提示了设计方案中的问题要从图示内容中发现。例题的第四句话“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题目的类型是设计方案评析,要求回答的问题是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对图示部分的内容进行审题。由于这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案例,图示中的内容比较繁杂,应该从例题文字部分给出的设计条件着手进行分析。因此,首先要先对图示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审核。通过审核我们发现,图示中的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规模和
34、绿地率等指标与例题文字部分的指标不符。其中图示中的用地面积比文字部分多出了 0.54hm2,十分令人费解,例题中不会出现这种印刷错误,所以要从其他地方找出原因。通过继续审题,我们又发现建设用地西侧的道路标注的宽度为 15m,而例题文字部分表述的宽度为 20m,所以设计方案是通过占用了城市道路来扩大建没用地面积的,同时图示中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紧临着城市道路红线,事实上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是建设在道路用地内的。图示中的建筑规模是例题文字部分的两倍,而图示中的建筑密度没有达到例题部分的两倍,所以图示中的建筑高度方面一定存在问题,通过审题发现,图示中标注的建筑层数最高达到 28 层,而酒店的层高一般都在 3
35、.6m 以上,因此,图示在建筑高度方面也存在问题。图示中还标注了很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由于例题的文字部分没有涉及如何计算建筑间距的问题,所以图示中的这此标注是故布疑阵,考生不必理会。我们将审题的结果整理如下表: 指标规划要求设计方案用地 2hm22.54hm2面积周围道路西侧20m,北侧30m西侧15m,北侧30m建筑高度60m528层建筑密度35% 54.33%建筑规模13万m225.25万m2绿地率30% 20.2%车库入口位于城市道路中六、B(六)/B(总题数:1,分数:20.00)6.现有 A、B 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A 小区用地面积 21hm2,可住居民 2430 户。B 小区 2
36、3.5hm2,可住居民 2850 户。除 B 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 56 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提示:不必涉及小区出入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向、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小区 A(分数:20.00)_正确答案:(小区 A 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每个组团都有围栏来保障安全;没有设置独立的行人道路,因此没有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 小区 B 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在整个小区的外围设有围墙来保障安全;设置了独立的
37、行人道路,沿小区设置了环路和停车场,因此,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解析:解析 第一步,对例题的文字部分进行审题。例题的第一句话“现有 A、B 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说明了例题的类型是设计方案评析,同时,告知有两个设计方案的目的是提醒考生,不是要求说明两个规划方案各自的特点就是要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例题的第一个段落的其他几句话“A 小区用地面积 21bm2,可住居民 2430 户。B 小区 23.5hm2,可住居民2850 户。除 B 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 56 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是对两个规划方案的技术指标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其中“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
38、套齐全”的字样是提醒考生不必考虑配套设施“量”的问题。例题第二段,“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例题要求回答的是两个方案的各自特点,不要求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同时,还特别提示了不要涉及小区出入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向、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因此,翻回来再看例题第一段中特意给出的技术指标,我们发现居民户数是与居民组织管理相联系的,也就是可能涉及应该有几个居委会的问题。第二步,对例题的图示部分进行审题。图示 A 中标注了道路、建筑、绿地等内容,以及小学、变电、活动中心、幼儿园、商业服务、物业管理、组
39、团围栏、市公建等字样,其中与居民组织管理有关的是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与保障安全有关的是组团围栏,与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有关的是道路。在小区中由于没有提及居委会的问题,所以断定例题中的入口数量是干扰因素。图示 B 中标注了道路、建筑、绿地、步行道等内容,以及小学、变电和水泵站、活动中心,幼儿园、商业服务、物业管理、高层建筑、围墙、沿小区环路外侧均为停车带等字样,其中与居民组织管理有关的是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与保障安全有关的是围墙,与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有关的是道路、步行道和沿小区环路外侧均为停车带。第三步,对审题的结果进行总结。小区 A 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每个组团都有围栏来保障安全;没有设置独立的行人道路,因此没有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小区 B 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在整个小区的外围设有围墙来保障安全;设置了独立的行人道路,沿小区设置了环路和停车场,因此,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