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实务-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20.00)1.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 1 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市面积 2.89 万 km2,辖一区(市区)、一市、七县、39 个镇、75 个乡。现状市区城市人口 22.36 万,总人口 529 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本市。规划要点如下:1 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
2、镇发展副轴。2 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 3 个经济区。3 按照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4 按照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 试评析该规划在城镇布局方面的特点。(分数:20.00)_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00)2.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 外商根据东
3、、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 四级。A 为市域中心城市;B 为市域副中心城市; C 为重点发展城镇;D 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 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 D15 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
4、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分数:1.00)_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3.该小区位于我国华北某巾,占地约 20hm2,安排居住人口约 7900 人,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通过。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小区、八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 3 所示。(分数:20.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0.00)4.菜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 3.2hm2,依据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
5、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认为可行。然后,厂方根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问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分数:20.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1.00)5.2001 年 12 月 21 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林某不服规划局及环保局的行政处罚的上诉作出判决,驳回其上诉。至此,这起行政诉讼案以规划局和环保局的胜诉而告终。 上诉人林某在未办理报批手续
6、的情况下,擅自于 2000 年 6 月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该市某某镇北海路迁至该镇新工业区,增设了八台切割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证,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设施的情况下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规划局和环保局联合执法,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 6 月 28 日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林某上述行为违反了城市规划法、某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上诉人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手续并处罚款 3 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林某不服,于 2001 年 7 月 10 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处罚决定,林某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属于建设单位,另外,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
7、加小型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问题试对法院的判决进行评析。(分数:1.00)_六、B(六)/B(总题数:1,分数:20.00)6.图示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交口处,总用地面积为 2016m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 12m,容积率不大于 1.4,建筑密度不大于 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 1.5 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 1.2 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请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数:
8、20.00)_七、B(七)/B(总题数:1,分数:20.00)7.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地势平坦。水系丰富,总用地面积为 13.6hm2。用地现状图和规划图分别见图 1 和图 2。试评述该规划的主要优缺点。(分数:20.00)_城市规划实务-2 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20.00)1.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 1 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市面积 2.89 万 km2,辖一区(市区)、一市、七县、39 个镇、75 个乡。现状市区城市人口 22.36 万,总人口 529
9、 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本市。规划要点如下:1 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镇发展副轴。2 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 3 个经济区。3 按照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4 按照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 试评析该规划在城镇布局方面的特点。(分
10、数:20.00)_正确答案:(1根据该市的客观条件,城镇布局模式为以中心城为核心的点轴发展格局,沿主要交通线组织发展轴,有利于城镇群的形成和发育。 2在市域范围内划分经济区,可以有重点地进行经济和城镇建设,有利于组织不同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 3规划城镇等级体系完整,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有利于完善整个城市的发展结构,形成有机的整体。 4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有利于在省域中明确该市的功能定位,并且充分利用周边条件。)解析: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00)2.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
11、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 四级。A 为市域中心城市;B 为市域副中心城市; C 为重点发展城镇;D 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 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 D15 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
12、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分数:1.00)_正确答案:(1)在东湾建港影响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应以旅游开发为主。建议在西湾建港。 (2)C2 四面环山易造成污染,且靠近自然保护区:C3 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石化工业布局分散,应适当集中。 (3)高速公路布置偏多,D5 以东一段没有必要,且翻越山体。 *)解析: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3.该小区位于我国华北某巾,占地约 20hm2,安排居住人口约 7900 人,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
13、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通过。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小区、八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 3 所示。(分数:20.00)_正确答案:(方案优点 (1)该小区规划布局完整,结构清晰。 (2)住宅的布置合理适用。 (3)小区道路等级、结构清晰,交通组织基本合理。 (4)小区在中心位置布置了一个大的绿地,又在每个组团中都保证一个小的绿化组团,绿地布置均匀,等级明确。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措施 (1)小区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小区居住人口约 7900 人,相当于一个居住小区规模,应配建小学、幼儿园,而方案中只配建厂一所中学
14、,因此应在中心绿地附近补上。 (2)小区级公建配置设施位置不当,应布置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与小区居住日常活动流向相符合的位置。本方案中应布置在中心绿地或湖后附近较合适。 (3)小区北侧对城市主干路开口过多(3 个),其间距远远小于 150m,应保留中间位置小区主路开口,封闭小区支路在城市主干路上的开口。 (4)北邻城市主干路的建筑过长,已超过 160m,中间设消防通道,显然不符合防火要求,应在中间位置加设不小于 4m4m 的消防车通道,保证消防通道距离不大于 80m。 (5)小区南部通向河滨的路是一条尽端式道路,根据图中比例尺其长度已超过 120m,不符合居住小区道路规划要求,应将这条道路与
15、小区东侧道路连起来,或缩短长度,并设不小于 15m15m 的消防车回车场(兼做回车场)。 (6)人工湖西侧有两栋多层住宅距离太近,小于 6m 的防火距离要求。同样靠近小区南侧边缘的高层住宅间距也不满足高层之间 13m 的防火间距要求。必须加大其间的距离,满足防火要求。 (7)小区南侧有一条河流,但小区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滨河绿地来设计小区的景观环境和绿化。可以通过借景手法、设置垂直于河滨的景观绿带与小区联系,为小区创造一个较好的景观环境。)解析: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0.00)4.菜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 3.2hm2,依据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搬迁,拟
16、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认为可行。然后,厂方根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问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分数:20.00)_正确答案:(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停工、罚款、补办手续, (2)投资方应申请变更用地性质,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报送方案、并且到土地局办理土地有偿出让手续,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解析:解析 问题在于尽管规
17、划初审通过,但未最终确定,在此情况下工厂与投资方出让协议,投资方未按流程办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并导致事实上的土地使用性质变更。 因此对其处理首先要停止施工,然后对违法建设评估后进行处罚。由于已完成基础和地下结构,用地性质变更已成为事实,因此应补办变更手续。因投资方是擅自开工建设,未进行项目立项、方案报批,因此应补办一书两证。另外,厂方与投资方签订土地出让协议还需经土地局备案。五、B(五)/B(总题数:1,分数:1.00)5.2001 年 12 月 21 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林某不服规划局及环保局的行政处罚的上诉作出判决,驳回其上诉。至此,这起行政诉讼案以规划局和环保局的胜诉而告终
18、。 上诉人林某在未办理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 2000 年 6 月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该市某某镇北海路迁至该镇新工业区,增设了八台切割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许可证,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设施的情况下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规划局和环保局联合执法,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 6 月 28 日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林某上述行为违反了城市规划法、某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上诉人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手续并处罚款 3 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林某不服,于 2001 年 7 月 10 日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处罚决定,林某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属于建设单
19、位,另外,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 问题试对法院的判决进行评析。(分数:1.00)_正确答案:(1)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规划区范围内任何建设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都按法定程序进行报批,包括单位和个人(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因此,林某以个体工商户为借口,想跳过规划报建程序,这显然不符合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2)林某工厂的搬迁是不是属于建设项目,依据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城市建设项目是指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翻建的房屋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仓储建筑等)、地下建筑、围墙建筑、大门建筑、小品建
20、筑、人防工程、消防工程、防洪工程、公共设施、铁路、地铁、公路、城市道路、桥梁、涵洞、机场、码头、广场、停车场、公园、城市绿化、市政管线等。林某工厂异地搬迁,涉及建设用地的重新选址、建筑工程的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问题,均需要重新按照新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程序进行报建。否则就是属于违法建设,违法生产,必须依法处罚。)解析:六、B(六)/B(总题数:1,分数:20.00)6.图示拟建项目位于某市风貌建筑保护街区内的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交口处,总用地面积为 2016m2,用地性质为办公建筑,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条件,即:建筑限高 12m,容积率不大于 1
21、.4,建筑密度不大于 35%;建筑间距应满足南北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 1.5 倍,东西向大于新建建筑高度的 1.2 倍;建筑风格要求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屋顶须采用坡屋顶形式。请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数:20.00)_正确答案:(1将办公建筑改为经营性建筑,建筑功能与用地性质不符。 2机动车出入口不应朝向两道路交叉口。 3建筑高度超过 12m 限高。 4与北侧建筑间距不够(应为 19.5m),不符合规划条件要求。 5平屋顶不符合规划条件要求。 6容积率超过规定值(1.551.4),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7建筑密度超过规定值(46.6%35%),不符合规划条件要求。)解析:七、B(七)/B(总题数:1,分数:20.00)7.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地势平坦。水系丰富,总用地面积为 13.6hm2。用地现状图和规划图分别见图 1 和图 2。试评述该规划的主要优缺点。(分数:20.00)_正确答案:(村庄空间布局紧凑。有利于节约土地,少占农田、菜地,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充分保留和利用现有水系,对公共设施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形成良好的空间景观系统。 规划道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拓宽,但没有形成较好的内部交通循环系统。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