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5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100.00)1.居住小区的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分数:2.50)A.60mB.80mC.100mD.120m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 m及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多少米?(分数:2.50)A.150m、80mB.200m、80mC.180m、70mD.160m、80m3.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100mB.120mC.140mD.150m4.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10
2、0mB.120mC.160mD.200m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50mB.100mC.80mD.120m6.居住区规划中采用尽端式的道路组织方式时,其长度受到一定限制,并应在尽端处设置回车场地,尽端式道路的限制长度及回车场地最小尺寸分别是:(分数:2.50)A.小于 120m、12m12mB.小于 120m、15m15mC.小于 150m、12m12mD.小于 150m、15m15m7.当地形坡度大于多少时,在居住区内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问题?(分数:2.50)A.5%B.8%C.10%D.12%8.当建筑物山墙面向组团路时,其道路边缘至建筑最小距离为:(
3、分数:2.50)A.1.2mB.1.5mC.2.0mD.3.0m9.下列为居住区内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的上限,哪条超出规范要求?(分数:2.50)A.运动场 0.5%B.儿童游戏场 2.5%C.汽车停车场 2.5%D.广场 3%10.居住区竖向规划中,广场兼停车场的适用坡度以及绿地的适用坡度的正确选择应是:(分数:2.50)A.0.2%0.3%;0.5%1.0%B.0.2%0.5%;0.5%1.0%C.0.2%0.5%;0.8%1.5%D.0.1%0.5%;0.5%1.0%11.当居住区内自然地形坡度大于多少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分数:2.50)A.4%B.6%C.8%D.10%
4、12.下列有关居住区用地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公共绿地四项 居住区内的服务生产性建筑基地及其专用场地不参加居住区用地的平衡 道路用地含通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通路、区级道路、小广场、泊车场 住宅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一般为 45%(分数:2.50)A.、B.、C.、D.、13.下列哪一项用地不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分数:2.50)A.老人、青少年活动室用地B.小区内小轿车停放场所C.中心绿地的水池及铺地D.街道小作坊用地14.合理齐全的住宅配套公建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外,还应包括:(分数:2.50)A.金融邮电、市政
5、公用、行政管理 3类设施B.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安全防卫 3类设施C.行政管理、安全防卫 2类设施D.市政公用、安全防卫 2类设施15.在小区规划中,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分数:2.50)A.1000mB.800mC.1200mD.1500m16.以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中,哪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A.托儿所 8班1600m 2 B.幼儿园 8班2400m 2 C.小学 24班6000m 2 D.中学 30班14000m 2(分数:2.50)A.B.C.D.17.某市常年风玫瑰图如图所示,其居住区应安排在: (分数:2.50)A.盛行风向两侧B.最小风频两侧C.盛行风向上风向D.最小风
6、频上风向18.城市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50)A.公建项目和定额指标B.居住对象C.建筑标准D.与城市中心的联系19.在决定居住区规模的因素中,下述哪条不属此例?(分数:2.50)A.区级公建服务半径B.城市干道间距C.居民行政管理体制D.地区气候条件20.下列居住区的合理规模值的论述中何者是正确的? 合理的服务半径为 8001000m 干道合理的间距一般在 6001000m 之间 街道办事处管辖人口一般为 1万3 万人 合理规模人口 3万人,用地规模 3080hm 2(分数:2.50)A.、B.、C.、D.、21.以下确定居住区合理规模的数据中,哪项不准确?
7、 A.合理的服务半径为 600800m B.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为 6001000m C.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为 3万5 万人 D.居住区的用地规模应在 50100hm 2(分数:2.50)A.B.C.D.22.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分数:2.50)A.成街、成坊的布置B.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C.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三级结构D.混合结构23.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下列哪几项原则: 方便居民生活 配备与人口规模相适用的公共设施 提高容积率及覆盖率,以达到一定的开发效益 合理组织居住区的各类交通(分数:2.50)A.、B.、C.、D.、24.在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
8、宅组团的规划设计中,下列哪条与用地经济没有密切关系?(分数:2.50)A.住宅层数B.住宅进深C.住宅长度D.平面系数(K)25.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类地区的住宅群体最适合采用行列式布置?(分数:2.50)A.炎热地区B.多雨地区C.干旱地区D.寒冷地区26.图示居住组团建筑布置的方法是: (分数:2.50)A.单周边B.双周边C.自由周边D.组合布置27.下列住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中,哪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上会造成土石方量最大?(分数:2.50)A.行列式B.周边式C.混合式D.自由式28.图示住宅群体采用散立式方法布置的是: A B C D (分数:2.50)A.B.C.D.29.
9、住宅群体空间组合中,下列哪项在比例尺度上容易失调?(分数:2.50)A.简单重复的单体排列B.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为 1:5C.高层住宅紧邻住宅院落D.道路的宽度为两侧建筑物高度的 3倍30.使用下列哪个公式来计算平地日照间距: D间距;H建筑高度;H 1 窗台高度;太阳照射角(分数:2.50)A.D=(H1+H)/tanB.D=(H1+H)/cosC.D=(H-H1)/cotD.D=(H-H1)/tan31.为节约居住建筑用地,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住宅底部布置公共建筑B.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C.借用南临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D.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2.下列示意图中不属于利用
10、地形防止噪声的为: A B C D (分数:2.50)A.B.C.D.33.居住小区的商业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是:(分数:2.50)A.1000mB.500800mC.400500mD.300400m34.一般小区级公共建筑比较合理的服务半径大约是:(分数:2.50)A.1000mB.750mC.400500mD.150200m35.关于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B.布置在用地的几何中心C.交通方便,人流集中D.应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6.居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原则,以下哪项叙述不正确?(分数:2.50)A.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径
11、B.远离市中心、相对独立时,应适当配置得较为齐全C.服务半径不考虑地区及地形的差异D.服务半径一般为 8001000m37.在选定居住小区中小学校的场地时,下列基本要求哪项是最重要的?(分数:2.50)A.应靠近居住区级道路,便于家长接送B.避免小学生跨越主要城市道路C.应邻近住宅组群,便于小学生上学D.尽可能与中学靠近,以便共同使用活动场地38.居住区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原则中,下列哪项不当?(分数:2.50)A.由于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可作为住宅组群之间空间分隔的手段B.小学生就近上学,不应穿越人多车杂地段C.学校出入口尽可能接近教学楼出入口D.中小学的布置宜在主要道路地段39.关于中小学、托
12、幼、小商店的规划布置,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中学,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建筑相邻布置B.小学,可以布置在小区用地范围以外比较独立的地段C.托幼,最好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D.小商店,一般要设在路口40.居住区道路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车辆互让处。这个距离是:(分数:0.50)A.50m左右B.100m左右C.150m左右D.200m左右41.居住区公园的位置要适中,居民步行到达距离不宜超过:(分数:1.00)A.500mB.800mC.1000mD.1200m42.关于居住区用地界限的划分,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1.00)A.如为城市道路,则
13、以居住区一侧的建筑红线为界B.如为居住区道路,则以道路中心线为界C.如为公路,则以贴近居住区一侧的公路边线为界D.如为天然或人为障碍物,则以其用地边界线为界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5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100.00)1.居住小区的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分数:2.50)A.60mB.80m C.100mD.120m解析:2.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 m及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多少米?(分数:2.50)A.150m、80m B.200m、80mC.180m、70mD.160m、80m解析
14、:3.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100mB.120m C.140mD.150m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4.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100mB.120m C.160mD.200m解析: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分数:2.50)A.50mB.100mC.80mD.120m 解析:6.居住区规划中采用尽端式的道路组织方式时,其长度受到一定限制,并应在尽端处设置回车场地,尽端式道路的限制长度及回车场地最小尺寸分别是:(分数:2.
15、50)A.小于 120m、12m12m B.小于 120m、15m15mC.小于 150m、12m12mD.小于 150m、15m15m解析:7.当地形坡度大于多少时,在居住区内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问题?(分数:2.50)A.5%B.8% C.10%D.12%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 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问题,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当建筑物山墙面向组团路时,其道路边缘至建筑最小距离为:(分数:2.50)A.1.2mB.1.5m C.2.0mD.3.0m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
16、,应符合下表规定: 9.下列为居住区内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的上限,哪条超出规范要求?(分数:2.50)A.运动场 0.5%B.儿童游戏场 2.5%C.汽车停车场 2.5% D.广场 3%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 场地名称 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23.0 广场兼停车场 0.20.5 儿童游戏场 0.32.5 运动场 0.20.5 室外场地 杂用场地 0.32.9 绿地 0.5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10.居住区竖向规划中,广场兼停车场的适用坡度以及绿地的适用坡度的正确选择应是:(分数:2.50)A
17、.0.2%0.3%;0.5%1.0%B.0.2%0.5%;0.5%1.0% C.0.2%0.5%;0.8%1.5%D.0.1%0.5%;0.5%1.0%解析:11.当居住区内自然地形坡度大于多少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分数:2.50)A.4%B.6%C.8% D.10%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9.0.3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12.下列有关居住区用地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公共绿地四项 居住区内的服务生产性建筑基地及其专用场地不参加居住区用地的平衡 道路用地含通向居住建筑、公
18、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通路、区级道路、小广场、泊车场 住宅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一般为 45%(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服务生产性建筑基地及其专用场地属于居住区规范附表 A.0.1中的其他用地,不必参加用地平衡。选项中小广场、泊车场不计入道路用地,选项中住宅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居住区50%60%,小区 55%65%,组团 70%80%。13.下列哪一项用地不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分数:2.50)A.老人、青少年活动室用地B.小区内小轿车停放场所C.中心绿地的水池及铺地D.街道小作坊用地 解析:解析 街道小作坊用地属于附表居住区规范附表 A.0.1中的其他用地,不必参加用地
19、平衡。14.合理齐全的住宅配套公建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外,还应包括:(分数:2.50)A.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 3类设施 B.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安全防卫 3类设施C.行政管理、安全防卫 2类设施D.市政公用、安全防卫 2类设施解析:解析 详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附表 A.0.2。15.在小区规划中,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分数:2.50)A.1000m B.800mC.1200mD.1500m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附表 A.0.3,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m。16.以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中,哪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A.托儿所 8班1600
20、m 2 B.幼儿园 8班2400m 2 C.小学 24班6000m 2 D.中学 30班14000m 2(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附表 A.0.3,小学 24班8000m 2 。17.某市常年风玫瑰图如图所示,其居住区应安排在: (分数:2.50)A.盛行风向两侧B.最小风频两侧C.盛行风向上风向 D.最小风频上风向解析:解析 工业区应该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18.城市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50)A.公建项目和定额指标 B.居住对象C.建筑标准D.与城市中心的联系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
21、485: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的划分: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这类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要兼为附近农村服务,因此,这类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定额指标应比市内住区适当增加;乡村住区。19.在决定居住区规模的因素中,下述哪条不属此例?(分数:2.50)A.区级公建服务半径B.城市干道间距C.居民行政管理体制D.地区气候条件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486:影响住区规模以下一些因素决定: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其他影响。20.下列居住区的合理规模值的论述中何者是正确的? 合理的服务半径为 8001000m 干道合理的间距一般在
22、 6001000m 之间 街道办事处管辖人口一般为 1万3 万人 合理规模人口 3万人,用地规模 3080hm 2(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486: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距离最大为 8001000m;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为 6001000m 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 36100hm 2 ;大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人口一般在 3万5 万人。21.以下确定居住区合理规模的数据中,哪项不准确? A.合理的服务半径为 600800m B.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为 6001000m C.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为 3万5 万人 D.居住区的用地规模应在 5010
23、0hm 2(分数:2.50)A. B.C.D.解析:22.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分数:2.50)A.成街、成坊的布置B.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 C.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三级结构D.混合结构解析:解析 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两级结构。23.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下列哪几项原则: 方便居民生活 配备与人口规模相适用的公共设施 提高容积率及覆盖率,以达到一定的开发效益 合理组织居住区的各类交通(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497:根据居民户外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得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
24、设施应尽量接近居民;小学生上学不应跨越城市交通干道,以确保安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上下班活动,应保证居民自居住地点至公交站的距离不大于 500m。24.在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的规划设计中,下列哪条与用地经济没有密切关系?(分数:2.50)A.住宅层数B.住宅进深C.住宅长度D.平面系数(K)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2:与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的几个因素:住宅层数与经济性;住宅进深;住宅长度;住宅层高。25.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类地区的住宅群体最适合采用行列式布置?(分数:2.50)A.炎热地区B.多雨地区C.干旱地区D.寒冷地区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2:行列式布局
25、,建筑按照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这种布置方式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适合寒冷地区。26.图示居住组团建筑布置的方法是: (分数:2.50)A.单周边 B.双周边C.自由周边D.组合布置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6:居住组团的建筑布置方式包括:行列式布置、周边式布置、混合式布置、自由式布置、庭院式布置以及散点式布置。该图为英国密尔顿凯恩斯新城住宅组团,为单周边布局。27.下列住建筑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中,哪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上会造成土石方量最大?(分数:2.50)A.行列式B.周边式 C.混合式D.自由式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6:周边式布局对于地形起伏
26、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28.图示住宅群体采用散立式方法布置的是: A B C D (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7:A 为曲尺形布局手法;B 为散立布局手法;C 为曲线形布局手法;D为点群式布局手法。29.住宅群体空间组合中,下列哪项在比例尺度上容易失调?(分数:2.50)A.简单重复的单体排列B.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为 1:5 C.高层住宅紧邻住宅院落D.道路的宽度为两侧建筑物高度的 3倍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09:在组织住宅院落空间时,就要考虑住宅高度与院落大小的比例关系和院落本身的长宽比例。一般认为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在 1:
27、3左右为宜。30.使用下列哪个公式来计算平地日照间距: D间距;H建筑高度;H 1 窗台高度;太阳照射角(分数:2.50)A.D=(H1+H)/tanB.D=(H1+H)/cosC.D=(H-H1)/cotD.D=(H-H1)/tan 解析:解析 tan=(H-H 1 )/D,D=(H-H 1 )/tan。31.为节约居住建筑用地,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住宅底部布置公共建筑B.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C.借用南临道路、绿地、河流等空间 D.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14:2.2.3 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一节:(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28、: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空间的借用;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32.下列示意图中不属于利用地形防止噪声的为: A B C D (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14:A、B、C 均利用自然地形坡度进行噪声隔离。33.居住小区的商业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是:(分数:2.50)A.1000mB.500800mC.400500m D.300400m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17: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34.一
29、般小区级公共建筑比较合理的服务半径大约是:(分数:2.50)A.1000mB.750mC.400500m D.150200m解析:35.关于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B.布置在用地的几何中心C.交通方便,人流集中D.应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17: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和选项 D没有直接关系。36.居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原则,以下哪项叙述不正确?(分数:2.50)A.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
30、的服务半径B.远离市中心、相对独立时,应适当配置得较为齐全C.服务半径不考虑地区及地形的差异 D.服务半径一般为 8001000m解析:解析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配套服务半径,可根据地区及地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37.在选定居住小区中小学校的场地时,下列基本要求哪项是最重要的?(分数:2.50)A.应靠近居住区级道路,便于家长接送B.避免小学生跨越主要城市道路 C.应邻近住宅组群,便于小学生上学D.尽可能与中学靠近,以便共同使用活动场地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22: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应保证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能就近上学,一般小学的服务半径为 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为 1000m。学生上学(特别是
31、小学生)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产区、城市交通干道、市中心等人多车杂地段。38.居住区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原则中,下列哪项不当?(分数:2.50)A.由于占地大、建筑密度低,可作为住宅组群之间空间分隔的手段B.小学生就近上学,不应穿越人多车杂地段C.学校出入口尽可能接近教学楼出入口D.中小学的布置宜在主要道路地段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22:中小学一般应布置在居住区或小区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地段,不宜在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以免噪声干扰;同时也应注意学校对居民的干扰。39.关于中小学、托幼、小商店的规划布置,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中学,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建筑相
32、邻布置B.小学,可以布置在小区用地范围以外比较独立的地段 C.托幼,最好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D.小商店,一般要设在路口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22:小学的用地属于居住区用地平衡表里的公建用地,应于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建设。40.居住区道路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车辆互让处。这个距离是:(分数:0.50)A.50m左右B.100m左右C.150m左右 D.200m左右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27: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 150m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41.居住区公园的位置要适中,居民步行到达距离不宜超过:(分数:1.00)A.500mB.800m C.1
33、000mD.1200m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32:居住区公园的位置要适中,居民步行到达距离不宜超过 800m,最好与居住区文化商业中心结合布置。42.关于居住区用地界限的划分,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1.00)A.如为城市道路,则以居住区一侧的建筑红线为界 B.如为居住区道路,则以道路中心线为界C.如为公路,则以贴近居住区一侧的公路边线为界D.如为天然或人为障碍物,则以其用地边界线为界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39:居住区以道路为界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时,以用地边线为界;与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相毗邻时,以障碍物地点边线为界;居住区内的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的公共建筑用地应被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