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5335       资源大小:8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4及答案解析.doc

    1、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4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100.00)1.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确定因素中,以下哪一条不符合规定?(分数:2.50)A.所处地理纬度B.所处气候特征C.所处城市规模大小D.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类地区)2.以大寒日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日的地区,有效日照时间规定在:(分数:2.50)A.9:0015:00B.8:0016:00C.9:0016:00D.8:0015:003.旧居住区改造中,住宅日照标准:(分数:2.50)A.应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更高B.与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相同C.可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低,但不宜

    2、低于大寒日日照 1小时的标准D.可不必考虑4.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分数:2.50)A.大寒日日照 1.0h的标准B.大寒日日照 1.5h的标准C.大寒日日照 2.0h的标准D.大寒日日照 3.0h的标准5.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判断下列各组数据哪一个是错误的?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方向 折减系数 (A) 015 1.0L (B) 1530 0.9L (C) 3045 0.7L (D) 60 0.95L (分数:2.50)A.B.C.D.6.某地区的住宅正南向间距按日照标准要求为 L,现设计的住宅南偏东

    3、 35,其间距应为:(分数:2.50)A.1.1LB.1.0LC.0.9LD.0.8L7.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的重要指标是:(分数:2.50)A.住宅居住面积净密度B.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C.住宅人口净密度D.住宅建筑密度8.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控制指标(万 m 2 /hm 2 ),按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顺序,其状况正确的是:(分数:2.50)A.逐渐加大B.低层与多层相等C.逐渐减小D.中高层与高层相等9.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定额指标,一般采用: A.m2/人 B.m2/户 C.m2/千人 D.m2/ha(分数:2.50)A.B.C.D.10.居住区规划中,公共建筑定额指标是按下列何种单位计算的?

    4、(分数:2.50)A.每万居民B.每千居民C.每万户居民D.每千户居民1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在我国以:(分数:2.50)A.“公共建筑综合指标”为主B.“民用建筑综合指标”为主C.“千人指标”为主D.“千户指标”为主12.我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一般沿用:(分数:2.50)A.千户指标B.千人指标C.民用建筑综合指标D.服务设施配套指标13.下列关于确定居住小区中教育设施规模的叙述,哪条是正确的?(分数:2.50)A.中学最大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上限B.中学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C.小学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D.托幼最小规模为其人

    5、口规模的下限14.居住区内绿地率应符合规定: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不宜低于以下哪项?(分数:2.50)A.30%、25%B.30%、20%C.35%、30%D.30%、35%15.在居住区规划中,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绿地率分别不宜低于多少?(分数:2.50)A.40%,35%B.35%,30%C.30%,25%D.25%,20%16.新建住宅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分数:2.50)A.25%B.30%C.35%D.40%17.以下对居住区绿地规划基本要求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分数:2.50)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B.重点与一般相结合C.点、线、面相结合D.尽可能避开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18

    6、.为美化居住小区环境而设置的水池,其用地面积可计入下列哪一项面积?(分数:2.50)A.小区公建B.小区道路广场C.小区绿地D.小区其他用地19.居住区中心公共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接,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小于:(分数:2.50)A.50%B.60%C.70%D.80%20.居住区中心公共绿地中的绿化面积为:(分数:2.50)A.(不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50%B.(不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70%C.(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50%D.(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70%21.居住组团绿地应有一定的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其面积应不小于:(分数:2.50)A

    7、.1/2B.1/3C.2/3D.1/422.居住区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以下哪项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分数:2.50)A.1/2B.1/3C.2/3D.1/423.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宽度应不小于:(分数:2.50)A.8mB.7mC.6mD.5m24.城市居住区内带状、块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的要求是: A.宽度不小于 8m,面积不少于 400m2 B.宽度不小于 12m,面积不少于 500m2 C.宽度不小于 15m,面积不少于 600m2 D.宽度不小于 18m,面积不少于 800m2(分数:2.50)A.B.C.D.25.城市居住区中心绿地概念中,以下哪种

    8、说法不正确?(分数:2.50)A.小区级的小游园应与小区级道路相邻B.居住区公园与居住区级道路相邻C.组团内绿地,如果四面邻组团路,面积再大也只能属组团级的“大绿地”D.组团内绿地,如果四面邻组团路,面积达到小区级规模绿地,应成为小区级中心绿地26.居住区内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不少于: A.2.5m2/人 B.1.5m2/人 C.2.0m2/人 D.1.0m2/人(分数:2.50)A.B.C.D.27.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小于: A.0.8m2/人 B.1.2m2/人 C.1.5m2/人 D.1.8m2/人(分数:2.50)A.B.C.D.28.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9、规范的规定,下列公共绿地的指标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住宅组团不少于 1m2/人 B.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2/人 C.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m2/人 D.居住区(不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m2/人(分数:2.50)A.B.C.D.29.含小区与组团在内的新建居住区,其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不少于: A.0.9m2/人 B.1.2m2/人 C.1.5m2/人 D.2.0m2/人(分数:2.50)A.B.C.D.30.关于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为了方便人流车流集散,可以允许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和居住小区B.为了减轻城市干道压力,不宜有过多的车道通向城

    10、市干道C.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D.道路走向要方便职工上下班31.居住区道路规划原则中,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分数:2.50)A.居住区内外联系的道路必须便捷B.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32.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分数:2.50)A.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通行B.小区内外联系道路平直便捷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要求33.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卫生要求的范围?(分数:2.50)A.尽可能采用集中采暖方式B.合理的防视线干扰间距C.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通顺D.良好的日照及通风条件3

    11、4.居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分数:2.50)A.14mB.16mC.18mD.20m35.居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分数:2.50)A.18mB.20mC.16mD.14m36.需要通行公共交通的居住区级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应为:(分数:2.50)A.2030mB.1824mC.1014mD.9m37.住宅小区的路面宽度应控制在:(分数:2.50)A.58mB.69mC.79mD.7.59m38.下列居住区道路的设置要求中,何者是错误的?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的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500m 沿街建筑物

    12、长度超过 80m时,应设不小于 44m的消防通道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且设不小于 1212m的回车场地(分数:2.50)A.、B.、C.、D.、39.在城市主干道上的小区道路出入口间的距离,下列哪一项较为合适:(分数:2.50)A.300500mB.150200mC.200300mD.500800m40.居住小区机动车道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分数:1.50)A.130mB.150mC.180mD.200m41.居住区内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分数:1.00)A.150B.160C.180D.220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4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

    13、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100.00)1.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确定因素中,以下哪一条不符合规定?(分数:2.50)A.所处地理纬度B.所处气候特征C.所处城市规模大小D.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类地区) 解析:2.以大寒日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日的地区,有效日照时间规定在:(分数:2.50)A.9:0015:00B.8:0016:00 C.9:0016:00D.8:0015:00解析:3.旧居住区改造中,住宅日照标准:(分数:2.50)A.应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更高B.与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相同C.可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 1小时的标准 D.可不必考虑解

    14、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2.1 第 3条,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 1小时的标准。4.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分数:2.50)A.大寒日日照 1.0h的标准 B.大寒日日照 1.5h的标准C.大寒日日照 2.0h的标准D.大寒日日照 3.0h的标准解析:5.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判断下列各组数据哪一个是错误的?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方向 折减系数 (A) 015 1.0L (B) 1530 0.9L (C) 3045 0.7L (D) 60 0.95L (分数:

    15、2.50)A.B.C. 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2.2 正面间距,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下表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 方位 015(含) 1530(含) 3045(含) 4560(含) 60 折减值 1.0L 0.9L 0.8L 0.9L 0.95L 注: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L 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本表指 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6.某地区的住宅正南向间距按日照标准要求为 L,现设计的住宅南偏东 35,其间距应为:(分数:2.50)A.1.1LB.1.0LC.0

    16、.9LD.0.8L 解析:7.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的重要指标是:(分数:2.50)A.住宅居住面积净密度B.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C.住宅人口净密度D.住宅建筑密度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55.0.6 条文解释:三、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或人口毛密度)的重要指标。由于居住区用地中,住宅用地具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在一定的住宅用地上,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高,该居住区的居住密度相应也高,反之,居住密度相应越低。8.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控制指标(万 m 2 /hm 2 ),按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顺序,其状况正确的是:(分数:2.50)A.逐渐加大 B.低层与多层相

    17、等C.逐渐减小D.中高层与高层相等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6.2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最大值,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控制指标 (万 m 2 /ha 2 ) 建筑气候区别 住宅层数 、 、 低层 1.10 1.20 1.30 多层 1.70 1.80 1.90 中高层 2.00 2.20 2.40 高层 3.50 3.50 3.50 注: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9.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定额指标,一般采用: A.m2/人 B.m2/户 C.m2/千人 D.m2/ha(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6.0.3

    18、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第 A.0.6条规定。配建指标,应以表 6.0.3规定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控制。10.居住区规划中,公共建筑定额指标是按下列何种单位计算的?(分数:2.50)A.每万居民B.每千居民 C.每万户居民D.每千户居民解析:1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在我国以:(分数:2.50)A.“公共建筑综合指标”为主B.“民用建筑综合指标”为主C.“千人指标”为主 D.“千户指标”为主解析:12.我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一般沿用:(分数:2.50)A.千户指标B.千人指标 C.民用建筑综合指标D.服务设施配套指标

    19、解析:13.下列关于确定居住小区中教育设施规模的叙述,哪条是正确的?(分数:2.50)A.中学最大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上限 B.中学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C.小学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D.托幼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解析:解析 居住小区中教育设施规模,中学最大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上限。14.居住区内绿地率应符合规定: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不宜低于以下哪项?(分数:2.50)A.30%、25% B.30%、20%C.35%、30%D.30%、35%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2.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 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 25%。15.在居住区规划中,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绿地率分

    20、别不宜低于多少?(分数:2.50)A.40%,35%B.35%,30%C.30%,25% D.25%,20%解析:16.新建住宅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分数:2.50)A.25%B.30% C.35%D.40%解析:17.以下对居住区绿地规划基本要求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分数:2.50)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B.重点与一般相结合C.点、线、面相结合D.尽可能避开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3 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尽可能

    21、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同时不占用适于建设的用地,达到或超过绿化标准。18.为美化居住小区环境而设置的水池,其用地面积可计入下列哪一项面积?(分数:2.50)A.小区公建B.小区道路广场C.小区绿地 D.小区其他用地解析:解析 居住小区的水池属于居住区小游园,是公共绿地的一部分。19.居住区中心公共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接,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小于:(分数:2.50)A.50%B.60%C.70% D.80%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4.1 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20.居住区中心公共绿地中的绿化面积为:(分数:2.50)

    22、A.(不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50%B.(不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70%C.(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50%D.(含水面)不宜小于该绿地的 70% 解析:21.居住组团绿地应有一定的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其面积应不小于:(分数:2.50)A.1/2B.1/3 C.2/3D.1/4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4.1 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 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22.居住区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以下哪项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23、?(分数:2.50)A.1/2B.1/3 C.2/3D.1/4解析:23.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宽度应不小于:(分数:2.50)A.8m B.7mC.6mD.5m解析:解析 根据居住区规范第 7.0.4.2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 8m、面积不小于 400m 2 。24.城市居住区内带状、块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的要求是: A.宽度不小于 8m,面积不少于 400m2 B.宽度不小于 12m,面积不少于 500m2 C.宽度不小于 15m,面积不少于 600m2 D.宽度不小于 18m,面积不少于 800m2(分数:2.50)A. B.C.D.解析:25.城市居住区中心绿地概念中,以下

    24、哪种说法不正确?(分数:2.50)A.小区级的小游园应与小区级道路相邻B.居住区公园与居住区级道路相邻C.组团内绿地,如果四面邻组团路,面积再大也只能属组团级的“大绿地”D.组团内绿地,如果四面邻组团路,面积达到小区级规模绿地,应成为小区级中心绿地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4 条文解释:设在组团内、四面邻组团路的绿地,面积再大也只能属组团级的“大绿地”,而不能成为小区级或居住区级中心绿地,否则势将吸引本组团外的超量人流穿越组团甚至居民院落,这样既不便居民游憩活动,且严重干扰组团内居民的安宁环境。26.居住区内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不少于: A.2.5m2/人 B.1.5m2/人 C.2.0m

    25、2/人 D.1.0m2/人(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7.0.5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 O.5m 2 /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 2 /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m 2 /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70%。27.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小于: A.0.8m2/人 B.1.2m2/人 C.1.5m2/人 D.1.8m2/人(分数:2.50)A.B.C. D.解析:28.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公共绿地

    26、的指标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住宅组团不少于 1m2/人 B.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2/人 C.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m2/人 D.居住区(不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m2/人(分数:2.50)A.B. C.D.解析:29.含小区与组团在内的新建居住区,其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不少于: A.0.9m2/人 B.1.2m2/人 C.1.5m2/人 D.2.0m2/人(分数:2.50)A.B.C. D.解析:30.关于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下列哪项不妥?(分数:2.50)A.为了方便人流车流集散,可以允许过境交通穿越居住区和居住小区 B.为了减轻城市干道压力,不宜有过多的车道通向城市干道

    27、C.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D.道路走向要方便职工上下班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8.0.1.2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31.居住区道路规划原则中,不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分数:2.50)A.居住区内外联系的道路必须便捷 B.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解析:32.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

    28、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分数:2.50)A.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通行B.小区内外联系道路平直便捷 C.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D.满足住宅的日照通风要求解析:33.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卫生要求的范围?(分数:2.50)A.尽可能采用集中采暖方式B.合理的防视线干扰间距C.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通顺 D.良好的日照及通风条件解析:34.居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分数:2.50)A.14mB.16mC.18mD.20m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20m。35.居住区内的居住区级道路,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分数:2.50)A.1

    29、8mB.20m C.16mD.14m解析:36.需要通行公共交通的居住区级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应为:(分数:2.50)A.2030mB.1824mC.1014m D.9m解析:解析 居住区级道路,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 9m,如需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 1014m。37.住宅小区的路面宽度应控制在:(分数:2.50)A.58mB.69m C.79mD.7.59m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2.2 小区路:路面宽 69m。38.下列居住区道路的设置要求中,何者是错误的?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的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50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80

    30、m时,应设不小于 44m的消防通道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且设不小于 1212m的回车场地(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39.在城市主干道上的小区道路出入口间的距离,下列哪一项较为合适:(分数:2.50)A.300500mB.150200m C.200300mD.500800m解析:40.居住小区机动车道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分数:1.50)A.130mB.150m C.180mD.200m解析:41.居住区内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分数:1.00)A.150 B.160C.180D.220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