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3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100.00)1.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设置,应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合理半径范围内。下列何者是合理的半径范围?(分数:2.50)A.250mB.300mC.350mD.500m2.我国特大城市的道路,按交通速度差异分为:(分数:2.50)A.五级B.四级C.三级D.二级3.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不得大于:(分数:2.50)A.80mB.110mC.160mD.200m4.地震设防的城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分数:2.50)A.510mB.101
2、5mC.1520mD.2025m5.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城市干道的恰当间距是多少?(分数:2.50)A.250500mB.500800mC.8001200mD.6001000m6.图示停车位间绿化布置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数:2.50)A.B.C.D.7.在道路交叉口处种植草木时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视距,在该视野范围内,植物的高度应小于:(分数:2.50)A.2.0mB.1.8mC.1.5mD.1.0m8.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用地面至少达到百分之几以上,才可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分数:2.50)A.10%B.20%C.30%D.40%9.下列绿地中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公共绿地?
3、(分数:2.50)A.全市及区级综合性公园B.儿童公园C.街道广场绿地D.风景游览区绿地10.有关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树种的选择原则,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分数:2.50)A.以乡“土”树种为主B.选择抗性强的树种C.选择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高且宜栽培的树种D.选择生长速度快的树种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各种管线由道路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以下几种布置次序哪种正确?(分数:2.50)A.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B.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C.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
4、、热力管道D.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12.居住区规模的标志,下列哪条正确?(分数:2.50)A.用地面积B.人口数C.用地面积+人口数D.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13.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分数:2.50)A.人口和户数B.建筑规模C.占地规模D.投资规模14.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分数:2.50)A.人口和户数B.用地规模C.建筑规模D.投资规模15.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规模应分别控制在下列何范围?(分数:2.50)A.8万10 万,2 万3 万,0.5 万1 万B.5万8 万,1 万2 万,0.3 万
5、0.5 万C.3万5 万,1 万1.5 万,0.1 万0.3 万D.2万3 万,0.3 万1 万,0.05 万0.1 万16.按我国的实践经验,居住区合理的人口规模是:(分数:2.50)A.2万4 万B.3万5 万C.4万7 万D.5万8 万17.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为:(分数:2.50)A.10003000 人B.30005000 人C.500010000 人D.1000015000 人18.下述哪项不属于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的基本单位?(分数:2.50)A.居住小区B.居住生活单元(组团)C.里弄或院D.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组团)19.当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二级结构时,下列哪条较
6、为合理:(分数:2.50)A.居住区、小区B.小区、组团C.居住区、组团D.小区、住宅搂20.下列哪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分数:2.50)A.居住区小区组团B.居住区组团C.小区组团D.街坊里弄21.某居住小区已建三层住宅,其建筑面积为 18000m 2 ,六层住宅建筑面积为 32400m 2 。小区住宅建筑的平均层数是多少?(分数:2.50)A.3.8层B.4.4层C.4.8层D.5.2层22.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中,下列哪项公式不正确?(分数:2.50)A.居住建筑覆盖率=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00%B.居住建筑容率=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00
7、%C.人口净密度=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100%D.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23.住宅建筑套数密度(净)是:(分数:2.50)A.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居住建筑套数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住户数C.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D.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居住户型24.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是:(分数:2.50)A.每公顷小区用地上建造的总居住面积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居住建筑总面积C.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居住建筑占地面积D.总建筑面积除以居住用地总面积25.衡量一个居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下列哪项指标更符合实际?(分数:2.50)A.建筑面积密度B.人口毛密度C.居住建筑面积净密
8、度D.每人平均绿地面积26.居住区的容积率是指: A.住宅建筑总面积(万 m2)/居住区住宅用地(万 m2) B.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 m2)/居住区用地(万 m2) C.居住区住宅建筑总面积(m 2)/居住区用地(m 2) D.居住区各项建筑基底面积(m 2)/住区用地(m 2)(分数:2.50)A.B.C.D.27.下列哪一项是决定居住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分数:2.50)A.住宅面积毛密度B.居住人口净密度C.总建筑面积密度D.住宅建筑净密度28.居住区建筑密度是指:(分数:2.50)A.居住区用地内,居住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
9、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C.居住区用地内,公建基底总面积与公建用地面积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29.居住区的建筑密度是指: A.住宅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B.居住区内,各类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C.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 2/ha) D.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 2/ha)(分数:2.50)A.B.C.D.30.居住区绿地率的概念是:(分数:2.50)A.居住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使用的绿地的总和占居住用地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面积与居住区内小块集中绿地面积之比(%)C.城区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
10、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31.居住区绿地率的概念是:(分数:2.50)A.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使用的绿地的总和占居住用地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面积与居住区内小块集中绿地面积之比C.居住区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32.下述哪项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分数:2.50)A.居住建筑用地B.市级公建用地C.道路广场用地D.绿地及体育场地33.居住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是:(分数:2.50)A.80%左右B.70%左右C.50%左右D.40%左右34.居住区用
11、地平衡表中,居住区总用地主要由四项用地组成,指出下列哪项不属此例:(分数:2.50)A.居住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用地C.道路广场用地D.专用绿地与宅旁、庭院绿地35.城市居住区中,居住建筑用地一般约占居住区用地的比例是:(分数:2.50)A.30%B.50%C.70%D.80%36.下列哪一类用地不属于居住区总用地范围,不参加居住区用地平衡?(分数:2.50)A.市级公建用地B.居住建筑用地C.道路广场用地D.公共绿地37.城市居住区用地中约占 50%的用地项目是:(分数:2.50)A.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住宅用地C.道路用地D.公共绿地38.决定住宅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下列哪条不考虑?(分数:
12、2.50)A.通风、日照B.视线干扰C.消防、抗震D.水文、地质39.决定住宅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以下哪条不考虑?(分数:2.50)A.日照、通风B.消防、抗震C.地质、水文D.视线干扰40.下列决定住宅建筑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不须考虑的是:(分数:1.00)A.通风、日照B.水文、地质C.消防、抗震D.视线、噪声41.以下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确定因素中,哪一条不符合规定?(分数:1.50)A.所处地理纬度B.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C.所处气候特征D.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类地区)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 3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100.0
13、0)1.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设置,应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合理半径范围内。下列何者是合理的半径范围?(分数:2.50)A.250mB.300mC.350m D.500m解析:解析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1987)2.1.3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 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 700800m 半径范围内。2.我国特大城市的道路,按交通速度差异分为:(分数:2.50)A.五级B.四级 C.三级D.二级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7.1.3 城市道路应
14、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3.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不得大于:(分数:2.50)A.80mB.110mC.160m D.200m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3.1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4.地震设防的城市,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后退:(分数:2.50)A.510mB.1015m C.1520mD.2025m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7.3.5.1 地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 1015m。5.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城市干道的
15、恰当间距是多少?(分数:2.50)A.250500mB.500800mC.8001200mD.6001000m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369:一般认为城市干道恰当的距离为 6001000m,相应的干道密度为23km/km 2 。6.图示停车位间绿化布置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北京地区停车场绿化指导书5.1.1 停车场内可设置停车位隔离绿化带:绿化带的宽度应1.5m;绿化形式应以乔木为主;乔木树干中心至路缘石距离应0.75m;乔木种植间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以不小于 4.0m为宜。7.在道路交叉口处种植草木时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
16、车视距,在该视野范围内,植物的高度应小于:(分数:2.50)A.2.0mB.1.8mC.1.5mD.1.0m 解析:解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4.6 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 1米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8.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用地面至少达到百分之几以上,才可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分数:2.50)A.10%B.20%C.30% D.40%解析:解析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用地面至少达到 30%以上,才可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9.下列绿地中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公共绿地?(分数
17、:2.50)A.全市及区级综合性公园B.儿童公园C.街道广场绿地D.风景游览区绿地 解析:解析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2.0.4 将公园分为:公园绿地(G1)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生产绿地(G2)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的圃地,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防护绿地(G3)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
18、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附属绿地(G4)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 G1、G2、G3 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其他绿地(G5)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D 选项属于其他绿地。10.有关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树种的选择原则,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分数:2.50)A.以乡“土”树种为主B.选择抗性强
19、的树种C.选择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高且宜栽培的树种D.选择生长速度快的树种 解析:解析 树种选择的原则: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每一地区都有地方植被,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特点。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容易成活,因此可以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要选择抗性强的树种,抗性强的树种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生长良好,有利于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生长速度快,早期容易达到绿化效果,但是寿命短;慢长树种生长缓慢,绿化效果较慢,因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各种管线由道
20、路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以下几种布置次序哪种正确?(分数:2.50)A.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B.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C.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热力管道D.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479:在进行管线平面综合时,管线的布置顺序是:在城市道路上,由道路红线至中心线管线排列的顺序宜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或光缆)、燃气配气管、给水配水管、热力管、燃气输气管、雨水排水管、污水排水管。在建筑庭院中
21、,由建筑边线向外,管线排列的顺序宜为:电力管线、通信管线、污水管、燃气管、给水管、供热管。在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 30m时,宜双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 50m时,宜双侧设置排水管。12.居住区规模的标志,下列哪条正确?(分数:2.50)A.用地面积B.人口数 C.用地面积+人口数D.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
22、000015000 10003000 13.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分数:2.50)A.人口和户数 B.建筑规模C.占地规模D.投资规模解析:14.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一般以下列哪项为标准?(分数:2.50)A.人口和户数 B.用地规模C.建筑规模D.投资规模解析:15.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规模应分别控制在下列何范围?(分数:2.50)A.8万10 万,2 万3 万,0.5 万1 万B.5万8 万,1 万2 万,0.3 万0.5 万C.3万5 万,1 万1.5 万,0.1 万0.3 万 D.2万3 万,0.3 万1 万,0.05 万0.1 万解析:16.按我国的实践经验
23、,居住区合理的人口规模是:(分数:2.50)A.2万4 万B.3万5 万 C.4万7 万D.5万8 万解析:17.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为:(分数:2.50)A.10003000 人B.30005000 人C.500010000 人D.1000015000 人 解析:18.下述哪项不属于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的基本单位?(分数:2.50)A.居住小区B.居住生活单元(组团)C.里弄或院 D.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组团)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1.0.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19.当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二级结构时,下列哪条较为
24、合理:(分数:2.50)A.居住区、小区B.小区、组团C.居住区、组团 D.小区、住宅搂解析:20.下列哪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分数:2.50)A.居住区小区组团B.居住区组团C.小区组团D.街坊里弄 解析:21.某居住小区已建三层住宅,其建筑面积为 18000m 2 ,六层住宅建筑面积为 32400m 2 。小区住宅建筑的平均层数是多少?(分数:2.50)A.3.8层B.4.4层 C.4.8层D.5.2层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0.20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计算过程:(18000+32400)/(6000+5400)=4.42。
25、22.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中,下列哪项公式不正确?(分数:2.50)A.居住建筑覆盖率=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00%B.居住建筑容率=居住建筑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00%C.人口净密度=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100% D.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0.24 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 2 )。23.住宅建筑套数密度(净)是:(分数:2.50)A.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居住建筑套数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住户数C.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 D.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居住户型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0.26
26、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套/hm 2 )。24.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是:(分数:2.50)A.每公顷小区用地上建造的总居住面积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居住建筑总面积 C.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居住建筑占地面积D.总建筑面积除以居住用地总面积解析:解析 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 2002版规范称之为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居住区规范2.0.2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 m 2 /hm 2 )。25.衡量一个居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下列哪项指标更符合实际?(分数:2.50)A.建筑面积密度B.人口毛密度C.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 D.每人平均绿地面积
27、解析:解析 居住建筑面积净密度,2002 版规范称之为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确定;详见居住区规范5.0.55.0.6 条文解释。26.居住区的容积率是指: A.住宅建筑总面积(万 m2)/居住区住宅用地(万 m2) B.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 m2)/居住区用地(万 m2) C.居住区住宅建筑总面积(m 2)/居住区用地(m 2) D.居住区各项建筑基底面积(m 2)/住区用地(m 2)(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0.29 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 m 2 /hm 2 ),或以居
28、住区总建筑面积(万 m 2 )与居住区用地(万 m 2 )的比值来表示。27.下列哪一项是决定居住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分数:2.50)A.住宅面积毛密度B.居住人口净密度C.总建筑面积密度 D.住宅建筑净密度解析:解析 总建筑面积密度,即容积率,是决定居住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28.居住区建筑密度是指:(分数:2.50)A.居住区用地内,居住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C.居住区用地内,公建基底总面积与公建用地面积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
29、0.31 居住区建筑密度,是居住区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也是居住区重要的环境指标,属必要指标。29.居住区的建筑密度是指: A.住宅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B.居住区内,各类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C.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 2/ha) D.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 2/ha)(分数:2.50)A.B. C.D.解析:30.居住区绿地率的概念是:(分数:2.50)A.居住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使用的绿地的总和占居住用地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面积与居住区内小块集中绿地面积之比(%)C.城区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
30、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2.0.32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31.居住区绿地率的概念是:(分数:2.50)A.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公共使用的绿地的总和占居住用地的比率B.居住区用地面积与居住区内小块集中绿地面积之比C.居住区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比率D.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解析:32.下述哪项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分数:2.50)A.居住建筑用地B.市级公建用地 C.道路广场用地D.绿地及体育场地解析:解析 居住区
31、规范3.0.2 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住宅用地(R01) 5060 5565 7080 2公建用地(R02) 1525 1222 612 3道路用地(R03) 1018 917 715 4公共绿地(R04) 7.518 515 36 居住区用地(R) 100 100 100 33.居住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是:(分数:2.50)A.80%左右B.70%左右C.50%左右 D.40%左右解析:34.居住区用地平衡表中,居住区总用地主要由四项用地组成,指出下列哪项不属此例:(分数:2.5
32、0)A.居住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用地C.道路广场用地D.专用绿地与宅旁、庭院绿地 解析:35.城市居住区中,居住建筑用地一般约占居住区用地的比例是:(分数:2.50)A.30%B.50% C.70%D.80%解析:36.下列哪一类用地不属于居住区总用地范围,不参加居住区用地平衡?(分数:2.50)A.市级公建用地 B.居住建筑用地C.道路广场用地D.公共绿地解析:37.城市居住区用地中约占 50%的用地项目是:(分数:2.50)A.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住宅用地 C.道路用地D.公共绿地解析:38.决定住宅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下列哪条不考虑?(分数:2.50)A.通风、日照B.视线干扰C.消防、抗
33、震D.水文、地质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2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39.决定住宅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以下哪条不考虑?(分数:2.50)A.日照、通风B.消防、抗震C.地质、水文 D.视线干扰解析:40.下列决定住宅建筑间距的主要因素中,不须考虑的是:(分数:1.00)A.通风、日照B.水文、地质 C.消防、抗震D.视线、噪声解析:41.以下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确定因素中,哪一条不符合规定?(分数:1.50)A.所处地理纬度B.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C.所处气候特征D.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类地区)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范5.0.2.1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气候区 气候区 、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h 23 1 有效日照时间段/h 816 915 日照时间计算起点 底层窗台面 注:1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第 A.0.1条的规定; 2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 0.9m高的外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