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4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城市道路(包括公路)衔接的原则是_(分数:2.00)A.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B.高速让低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C.低速让高速,主要让次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D.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交通性让生活性,适当分离2.对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可以_,但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得很好。(分数:2.00)A.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混行,形成一块板式横截断面的道路B.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形
2、成一块板式横断面的道路C.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四个部分,形成四块板式横断面道路D.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形成两块板式横断面的道路3.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一般选择城市道路的_对全市道路网分别进行全年、全周、全日和高峰时段的观测。(分数:2.00)A.主干路B.快速路C.控制交叉口D.人流密集处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必须符合的原则不包括_(分数:2.00)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C.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D.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但不必留有余地5.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_
3、(分数:2.00)A.指导思想和初步设计B.初步设计和规划原则C.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D.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6.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B.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D.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管理技术规划7.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应_(分数:2.00)A.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做到不要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B.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可以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C.争取比等高线高,尽量做到不要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
4、D.争取比等高线低,可以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8.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居住用地规划图上应标明_(分数:2.00)A.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B.居住用地分类和布局(包括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居住人口容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位置C.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划区范围D.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9.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_为重点内容。(分数:2.00)A.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
5、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B.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C.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D.重要基础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10.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_(分数:2.00)A.随意性和盲目性B.随意性和滞后性C.盲目性和严肃性D.自发性和严肃性11.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和向下衔接分别为_(分数:2.00)A.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B.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
6、设计、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C.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D.总体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规划控制实践B.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C.规划编制方法的确定D.规划编制组织的确定13.建筑体量是指建筑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_(分数:2.00)A.建筑的横向尺度、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B.建筑的横向尺度、建筑面宽和建筑形体控制等C.建筑面宽、建筑的横向尺度和竖向尺度等D.建筑面宽、建筑的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14.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_应当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
7、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分数:2.00)A.场地分析图B.规划总平面图C.竖向规划图D.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15.进入新世纪后,以_为核心的小城镇,在事实上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00)A.新农村B.建制镇C.新气象D.分制镇16.从原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看,建制镇和集镇分属_管辖。(分数:2.00)A.城乡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与城乡规划法C.城乡规划法与城乡建设管理条例D.城乡建设管理条例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7.镇规划分为_(分数:2.00)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B.总体
8、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C.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D.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18.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的“经济发展平衡法”是指_(分数:2.00)A.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B.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C.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D.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
9、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19.根据镇规划标准,一般镇镇区中占建设用地比例为 10%17%的是_(分数:2.00)A.公共设施用地B.居住用地C.公共绿地D.道路广场用地20.县人民政府所在的镇被称为_(分数:2.00)A.涉城镇B.城关镇C.城管镇D.城域镇21.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伦敦警察 Tripp 为解决_而提出“划区”理论。(分数:2.00)A.伦敦人口过多问题B.伦敦公共设施不足问题C.伦敦交通拥挤问题D.伦敦城市绿化面积不足问题22.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体现为_(分数:2.00)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等
10、B.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C.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D.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23.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_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分数:2.00)A.图表分析B.组合分析C.调查分析D.数理分析24.城市噪声中的_是影响住宅布置的最重要因素。(分数:2.00)A.施工噪声B.交通噪声C.商业噪声D.娱乐噪声25.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_(分数:2.00)A.自然保护区条例B.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
11、定C.风景名胜区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_的单位承担。(分数:2.00)A.甲级规划编制资质B.乙级规划编制资质C.丙级规划编制资质D.丁级规划编制资质27.收集和定义各种街道、广场,将其视为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并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形态系列”的人是_(分数:2.00)A.戈登库仑B.里昂克里尔C.罗伯克里尔D.卡米洛西谛28.2000 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_(分数:2.00)A.33.22%B.34.22%C.35.22%D.36.22%29.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所以需要干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活动具有极
12、强的_(分数:2.00)A.专业性B.外部性C.综合性D.协作性30.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_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分数:2.00)A.引导和监督B.引导和控制C.计划和控制D.计划和监督31.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_年。(分数:2.00)A.13B.25C.35D.5732.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_进行编制。(分数:2.00)A.城市区域规划B.城市总体规划C.城市行政规划D.城镇体系规划33.长期以来,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_单向流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呈现不均等、不和谐等发
13、展状况。(分数:2.00)A.人才、设施、技术B.设施、资本、信息C.资本、技术、设施D.人才、资本、信息34.下列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_(分数:2.00)A.地方性原则B.匀布原则C.自然原则D.系统性原则3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目标总体上要体现_基本原则。(分数:2.00)A.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B.资源化、节约化、无害化C.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化D.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36.城市是一个_的地域空间形式。(分数:2.00)A.静态B.动态C.动态与静态相结合D.动态与静态相分离37.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中,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是_(分数:2.00)A.开发经营的
14、集约性B.矿产资源的开采C.丰富的水资源D.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38.城市性质是指_(分数:2.00)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39.在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城市选址的时期为_(分数:2.00)A.中国近现代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夏商周时期4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不包括_(分数:2.00)
15、A.文献资料搜集B.访谈和座谈会调查C.统计报表分析D.现场踏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交通调查是进行_的基础工作。(分数:2.00)A.城市交通环境B.城市交通安全设计C.城市交通规划D.城市道路系统规划E.城市道路设计42.公路汽车站按其性质可分为_(分数:2.00)A.货运站B.起点站C.技术站D.终点站E.混合站43.在村庄分类影响因素中,风险性生态要素影响的地区包括_(分数:2.00)A.水环境与水源保护区B.文物保护地区C.地质灾害危险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D.地下水严重超采区E.生态脆弱的地区44.19491978 F 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居住区按
16、照街坊、小区等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其中有代表性的小区有_(分数:2.00)A.北京夕照寺小区B.上海番瓜弄C.北京方庄居住区D.北京百万庄居住区E.广州滨江新村45.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对县域镇、乡和所辖村庄的_等内容提出引导和调控措施。(分数:2.00)A.环境污染的整治B.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C.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D.基础设施的配置E.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46.通过住宅的布置,可以提高通风效果的措施有_(分数:2.00)A.住宅与主导风向垂直B.采用塔式住宅C.住宅与主导风向略呈角度D.建筑立面设置导流板E.建筑布局采用“南敞北闭”的形式47.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与_以及城市人
17、口分布有关。(分数:2.00)A.城市环境B.城市经济发展C.社会发展D.城市人口增长E.城市用地布局结构48.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地协调,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_(分数:2.00)A.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空间和时序上有序安排城市各项物质性设施的建设,使城市的功能、各项物质性设施的建设在满足各自要求的基础上相互之间能够协调、相辅相成,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B.根据城市的公共利益,适时建设满足各类城市活动所需的公共设施,推进城市各项功能的不断优化C.适应城市社会的变迁,在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取得相互之间的平衡,同时又不损害到城市的公共
18、利益D.有助于及时纠正城市建设活动中所出现的偏差,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E.处理好城市物质性设施建设与保障城市安全、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全面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9.为了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做到_,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分数:2.00)A.规划先行B.全盘考虑C.统筹协调D.避免盲目建设E.强占土地50.1993 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该小组发表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策,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引入城市规划实践的行动框架,将环境因素管理纳入各个层
19、面的空间发展规划,其提出的规划原则包括_(分数:2.00)A.缩短通勤和日常生活的出行距离,提高公共交通在出行方式中的比重B.提高生物多样化程度,显著增加城乡地区的生物量C.显著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更多地采用可再生的能源,改进材料的绝缘性能D.减少污染排放,采取综合措施改善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品质,减少废弃物的总量E.控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对有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予以严惩城市规划原理-4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城市道路(包括公路)衔接的原则是_(分数:2.00)A.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
20、离 B.高速让低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C.低速让高速,主要让次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D.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交通性让生活性,适当分离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包括公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四点: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2.对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可以_,但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得很好。(分数:2.00)A.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混行,形成一块板式横截断面的道路B.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形成一块板式横断面的道路C.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四个部分,形成四块板式横断面道路D.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
21、车路,形成两块板式横断面的道路 解析:解析 对于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可以用较宽的绿带分别组织机动车路和自行车路,形成两块板式横断面的道路。这种横断面可以大大减少机动车与自行车的矛盾,使两种交通流都能获得良好的交通环境,但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得很好,故而较少采用。3.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一般选择城市道路的_对全市道路网分别进行全年、全周、全日和高峰时段的观测。(分数:2.00)A.主干路B.快速路C.控制交叉口 D.人流密集处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包括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流量、流向和车速等的调查,一般选择城市道路的控制交叉口对全市道路网分别进行全年、全周、全日
22、和高峰时段的观测,对特殊路段、特殊地段的特定交通进行调查,以及对过境交通的流量、流向进行调查。4.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必须符合的原则不包括_(分数:2.00)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C.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D.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但不必留有余地 解析:解析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必须符合下列原则:(1)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2)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3)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并留有余地;(4)与城市其他客运方
23、式协调配合;(5)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6)运行快捷、使用方便、高效、节能、经济。5.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_(分数:2.00)A.指导思想和初步设计B.初步设计和规划原则C.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D.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解析:解析 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等要求,确定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6.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分数:2.00)A.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B.大气环境质量规
24、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D.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管理技术规划解析:解析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的全过程。7.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应_(分数:2.00)A.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做到不要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 B.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可以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C.争取比等高线高,尽量做到不要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D.争取比等高线低,可以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解析:解析 在布置建筑物时应
25、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做到不要过大地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周围的自然等高线(即定出设计标高)。8.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居住用地规划图上应标明_(分数:2.00)A.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B.居住用地分类和布局(包括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居住人口容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位置 C.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划区范围D.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
26、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解析:解析 居住用地规划图的图纸内容和深度要求:图纸比例 1:50001:25000,标明居住用地分类和布局(包括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居住人口容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位置。9.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_为重点内容。(分数:2.00)A.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B.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C.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D.重要基础设施、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解析:解析
27、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10.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_(分数:2.00)A.随意性和盲目性 B.随意性和滞后性C.盲目性和严肃性D.自发性和严肃性解析:解析 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意义: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确保城市有序开发,尽管从长期来看某个城市的布局是合理的,但这个城市的空间开发时序依然十分
28、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益和经济运行效率。11.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和向下衔接分别为_(分数:2.00)A.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 B.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C.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D.总体规划和具体建筑设计、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解析: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向上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向下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建筑设计与开发建设行为。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规划控制实践B.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 C.规划编制方法的
29、确定D.规划编制组织的确定解析: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包括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两个层面。13.建筑体量是指建筑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_(分数:2.00)A.建筑的横向尺度、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 B.建筑的横向尺度、建筑面宽和建筑形体控制等C.建筑面宽、建筑的横向尺度和竖向尺度等D.建筑面宽、建筑的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解析:解析 建筑体量指建筑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横向尺度、竖向尺度和建筑形体控制等方面,一般采取建筑面宽、平面与立面对角线尺寸、建筑体形比例等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指标。14.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_应当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
30、、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分数:2.00)A.场地分析图B.规划总平面图C.竖向规划图D.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 解析:解析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1:5001:2000):反映道路分级系统,表示各级道路的名称、红线位置、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道路坡度、坡向、坡长及路口转弯半径、平曲线半径;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主要高程变化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15.进入新世纪后,以_为核心的小城镇,在事实上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的
31、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00)A.新农村B.建制镇 C.新气象D.分制镇解析:解析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建制镇为核心的小城镇,在事实上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制镇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镇”的概念和过去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16.从原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看,建制镇和集镇分属_管辖。(分数:2.00)A.城乡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与城乡规划法C.城乡规划法与城乡建设管理条例D.城乡建设管理条例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解析:解
32、析 从原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看,建制镇和集镇分属城市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管辖。17.镇规划分为_(分数:2.00)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C.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D.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解析:解析 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之前可增加总体规划纲要阶段。18.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的“经济发展平衡法”是指_(分数:2.00)A.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 B
33、.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C.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D.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解析:解析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综合分析法、经济发展平衡法、劳动平衡法、区域分配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经济发展平衡法是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
34、总数。B 项属于综合分析法;C 项属于劳动平衡法;D 项属于环境容量法。19.根据镇规划标准,一般镇镇区中占建设用地比例为 10%17%的是_(分数:2.00)A.公共设施用地B.居住用地C.公共绿地D.道路广场用地 解析:解析 根据镇规划标准第 5.3.1 条的规定,镇区规划建设用地比例如下表: 占建设用地比例(%) 类型 代号 类别 名称 中心镇镇区一般镇镇区R 居住用地 2838 3343 C 公共设施用地 1220 1018 S 道路广场用1119 1017 地 G1 公共绿地 812 610 四类用地之和 6484 6585 20.县人民政府所在的镇被称为_(分数:2.00)A.涉城
35、镇B.城关镇 C.城管镇D.城域镇解析:解析 县城关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其他建制镇是县以下的一级行政单元。21.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伦敦警察 Tripp 为解决_而提出“划区”理论。(分数:2.00)A.伦敦人口过多问题B.伦敦公共设施不足问题C.伦敦交通拥挤问题 D.伦敦城市绿化面积不足问题解析:解析 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伦敦警察 Tripp 为解决伦敦交通拥挤问题而提出“划区”的理论,即在城市中开辟城市干路用以疏通交通,并把城市划分为大街坊的做法。22.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体现为_(分数:2.00)A.居住区规划应充分保护和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
36、域、地形地物、植被等B.居住区规划要为建筑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C.居住区规划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住区的舒适性D.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解析:解析 居住区规划与城市相协调的要求: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城市风貌等都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居住区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包括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环境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同时对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3.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
37、_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分数:2.00)A.图表分析B.组合分析C.调查分析D.数理分析 解析:解析 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24.城市噪声中的_是影响住宅布置的最重要因素。(分数:2.00)A.施工噪声B.交通噪声 C.商业噪声D.娱乐噪声解析:解析 城市噪声是影响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外部噪声的防治主要采用隔离法,可以通过住宅后退城市道路一定距离,并种植绿化带,或设置隔声墙、地形等。25.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_(分数:2.00)A.自然
38、保护区条例B.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C.风景名胜区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析:解析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国务院于 2006 年 9 月 19 日颁布,并于2006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法律依据。2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_的单位承担。(分数:2.00)A.甲级规划编制资质 B.乙级规划编制资质C.丙级规划编制资质D.丁级规划编制资质解析:解析 依照原建设部发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
39、要求具备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27.收集和定义各种街道、广场,将其视为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并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形态系列”的人是_(分数:2.00)A.戈登库仑B.里昂克里尔C.罗伯克里尔 D.卡米洛西谛解析:解析 罗伯克里尔在城市空间一书中收集和定义各种街道、广场,将其视为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并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形态系列”。28.2000 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_(分数:2.00)A.33.22%B.34.22%C.35.22%D.36.22% 解析:解析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0
40、 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 36.22%。29.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所以需要干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活动具有极强的_(分数:2.00)A.专业性B.外部性 C.综合性D.协作性解析:解析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所以需要干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活动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各项建设中,私人开发往往将外部经济性利用到极致,而将自身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推给了社会,从而使周边地区承受不利的影响。30.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_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分数:2.00)A.引导和监督B.引导和控制 C.计
41、划和控制D.计划和监督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必须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31.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_年。(分数:2.00)A.13B.25C.35 D.57解析:解析 一般来讲,乡总体规划期限为 20 年,乡总体规划同时可对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 35 年。32.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
42、的_进行编制。(分数:2.00)A.城市区域规划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行政规划D.城镇体系规划解析:解析 城市分区规划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分区的现状基础、自然条件等,从市政公用设施方面分析论证城市分区规划布局的可行性、合理性,提出调整、完善的意见和建议。33.长期以来,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_单向流动,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呈现不均等、不和谐等发展状况。(分数:2.00)A.人才、设施、技术B.设施、资本、信息C.资本、技术、设施D.人才、资本、信息 解析:解析 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呈现出城乡分割,人才、资本、信息单向流动,城乡
43、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关系呈现不均等、不和谐等发展状况。34.下列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_(分数:2.00)A.地方性原则B.匀布原则C.自然原则D.系统性原则 解析:解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包括:(1)整体性原则;(2)匀布原则;(3)自然原则;(4)地方性原则。35.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目标总体上要体现_基本原则。(分数:2.00)A.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B.资源化、节约化、无害化C.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化D.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解析:解析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目标总体上要体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3C”基本原则。36.城市是一个_的地域空间形式。(分数:2
44、.00)A.静态B.动态 C.动态与静态相结合D.动态与静态相分离解析:解析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地域空间形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37.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中,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的是_(分数:2.00)A.开发经营的集约性B.矿产资源的开采 C.丰富的水资源D.土地使用功能的固定性解析:解析 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与一般城市不同,矿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是由相应资源的开采决定的。38.城市性质是指_(分数:2.00)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
45、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 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解析:解析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39.在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城市选址的时期为_(分数:2.00)A.中国近现代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夏商周时期 解
46、析:解析 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的城市选址。4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不包括_(分数:2.00)A.文献资料搜集B.访谈和座谈会调查C.统计报表分析 D.现场踏勘解析: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调查涉及面广,可运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现场踏勘、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及文献资料搜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交通调查是进行_的基础工作。(分数:2.00)A.城市交通环境B.城市交通安全设计C.城市交通规划 D.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E.城市道路设计 解析:解析 城市交
47、通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摸清城市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城市交通的产生、分布、运行规律以及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做到调查全面深入、资料丰富准确、分析透彻可信、实事求是、实效性强。42.公路汽车站按其性质可分为_(分数:2.00)A.货运站 B.起点站C.技术站 D.终点站E.混合站 解析:解析 公路汽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按车站所处的地位又可分为起点站、终点站、中间站和区段站。43.在村庄分类影响因素中,风险性生态要素影响的地区包括_(分数:2.00)A.水环境与水源保护区B.文物保护地区C.地质灾害危险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D.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E.生态脆弱的地区 解析:解析 风险性生态要素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村庄居住安全和居民生存的生态要素,对于这类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村庄和居民的生存安全。受这些要素影响的地区包括:地质灾害危险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如活动断裂带、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谷、滑坡危险区、塌陷危险区、地裂缝所在地区、砂土液化地区、25以上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