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4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城市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_(分数:2.00)A.历史环境B.历史进程C.人文环境D.地理环境2.城市的_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分数:2.00)A.空间组合B.集聚效益C.规模大小D.结构形式3.全球城市区域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_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分数:2.00)A.金融政策B.商业联盟C.经济联系D.政治文化4.中国的市制实
2、行的是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模式,一般称为_市制。(分数:2.00)A.综合型B.广义性C.狭义性D.广域型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要求,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_两大方面。(分数:2.00)A.经济和社会发展B.经济和工业发展C.经济和环境发展D.环境和工业发展6._导致城市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加剧了城市功能与既有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从而促使了城市空间的演化。(分数:2.00)A.社会文化的发展B.政策制度的改变C.经济的发展D.科学技术的进步7.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_(分数:2.00)A.经济指标B.科技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8.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
3、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这是_的表现。(分数:2.00)A.逆城镇化阶段B.再城镇化阶段C.郊区化阶段D.集聚城镇化阶段9.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城镇化都是一个复杂、_的过程。(分数:2.00)A.静态B.微观C.动态D.客观10.我们在城市发展研究以及城市规划中不仅需要分析城市本身的各种条件,而且必须首先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_因素。(分数:2.00)A.区域性B.人为性C.环境性D.技术性11.经济活动的日益分散导致公司管理活动的_,使得这些跨国公
4、司的总部必须位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城市。(分数:2.00)A.统一化B.复杂化C.程序化D.详细化12.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_(分数:2.00)A.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华,城市处于鼎盛状态B.农业和手工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鼎盛状态C.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D.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鼎盛状态13.18 世纪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_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分数:2.00)A.交通B.通信C.机械D.管理14.
5、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_(分数:2.00)A.科技化B.信息化C.机械化D.工业化15.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是_(分数:2.00)A.大都市区B.大都市带C.全球城市地带D.全球城市区域16.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从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_的发展水平。(分数:2.00)A.第三产业B.农业经济C.工业经济D.商业经济17.下列理论中,_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数:2.00)A.广亩城B.卫星城C.邻里单位D.新城18.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提出市域城乡
6、统筹的发展战略B.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C.提出一般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19.“要突出加强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体现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_原则。(分数:2.00)A.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B.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统筹城乡户外区域发展D.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2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_(分数:2.00)A.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B.分析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C.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
7、行论证D.确定生态环境、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21.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以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中的_找出其规律性。(分数:2.00)A.频数分析法B.因果分析法C.系统评价法D.比较法22.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_(分数:2.00)A.分析和比较B.规划管理C.规划实施D.效果表达23.城市土地使用高度的_,使单位面积城市用地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经济收益大于自然状态的土地。(分数:2.00)A.集约经营和制约B.集约经营和投入C.集约经营和生产D.集约经营和利用24.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是_
8、(分数:2.00)A.报相关部门批准B.发现城乡规划的不足C.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定期评估D.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25.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为_(分数:2.00)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B.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C.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D.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26.在城市现状条件中,_的规模量对整个城市环境容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分数:2.00)A.基础设施B.经济基础C.工业基础D.文化设施27.下列不属于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的是_(分数:2.00)A.均衡式B.轴带式C.多中心集核式D.分片组团式28.一般城市空间形态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2.00)A.整体上相对的动态性和阶段
9、上绝对的稳定性B.整体上绝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相对的动态性C.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D.整体上相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绝对的动态性29.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_的矿业城市。(分数:2.00)A.资源分布较广B.资源较集中C.资源分布稀少D.资源较分散30.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_(分数:2.00)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B.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C.地质构造D.地形、地貌条件31.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的地表形态是_(分数:2.00)A.地面坡度B.地面切割度C.地面平整度D.地面起伏度32.地下水过量开采造
10、成的后果不包括_(分数:2.00)A.水源枯竭B.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C.水的矿化度大幅降低D.地面沉陷33.下列关于城市各种用地类型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居住用地需要与商务用地、工业用地等就业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但不受其干扰B.商务、商业用地一般需要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作为其服务范围C.工业用地对其他种类的用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D.工业用地不需与其他用地保持便捷的交通34.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了便于总体布局和系统配置,一般是按照用地的_的需要加以分类。(分数:2.00)A.规模和分级配置B.性质和规划使用C.性质和分级配置D.规模和建设利用35.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的
11、快速发展,原本凭借地缘性关系而紧凑集结的一些城市中心设施与功能,将可突破地理空间的约束,分散到环境更为适宜的地点择址,而出现所谓_的倾向。(分数:2.00)A.“逆城镇化”B.“逆中心化”C.城市外延化D.城市区域化36.中小城市中工业用地的形态布局特点是_(分数:2.00)A.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B.基本上不依赖主城区,但与主城区有快速便捷的交通相连C.总体规模较小,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具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容易造成污染D.可以建造小型的居民区来缓解城市的人口紧张37.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_
12、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分数:2.00)A.政治影响B.公共利益C.社会影响D.经济效益38.集中型城市用地布局形态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_(分数:2.00)A.环形状B.带状组团C.中心辐射状D.方格网状39.新加坡的交通发展模式为_(分数:2.00)A.以小汽车为主、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B.以小汽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C.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D.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公交与小汽车并重)的交通模式40.港口建设应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_的原则。(分数:2.00)A.“浅水深用,深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B.“深
13、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C.“深水浅用,浅水深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D.“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城市规划系统B.城市道路系统C.城市运输系统D.交通管理系统E.城市供电系统42.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气候条件包括_(分数:2.00)A.地震B.太阳辐射C.气温D.风象E.降水与湿度43.1999 年,由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_(分数:2.00)A.改善城市环境B.国家政策应当鼓励创新C.降低污
14、染,提高利用效率D.优化地区管理E.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44.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的特征包括_(分数:2.00)A.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疏通了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B.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C.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更多的选择了机动车,这样使城市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D.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E.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
15、展的必然趋势45.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通风道,要结合城市绿地规划,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引入城市。因此道路的走向应_(分数:2.00)A.有利于通风B.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C.平行于冬季主导风向D.考虑抗御冬季寒风和台风等灾害性风的正面袭击E.平行于春季主导风向46.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_(分数:2.00)A.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B.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布局C.选择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D.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网E.预测城市燃气负荷47.下列属于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常用的形式有_(分数:2.00)A.块状绿地布
16、局B.混合式绿地布局C.带状绿地布局D.点状绿地布局E.楔形绿地布局48.道路红线宽度应当依据_等确定,并考虑街道空间尺度比例。(分数:2.00)A.道路的环境B.道路的位置C.道路的性质D.道路与两旁建筑的关系E.街景设计的要求49.进入 21 世纪,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新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思路,主要体现在_(分数:2.00)A.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的规范B.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提供主要控制指标的赋值参考标准C.注意控制性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配合,以控制性规划为主,其他规划为辅D.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试图通
17、过城市设计的引导和调控手段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足E.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50.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C.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D.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E.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城市规划原理-4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城市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_(分数:2.00)A.历史环境B.
18、历史进程C.人文环境D.地理环境 解析:解析 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2.城市的_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分数:2.00)A.空间组合B.集聚效益 C.规模大小D.结构形式解析:解析 城市的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城市各种资源的密集性,使其成为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中心。3.全球城市区域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_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
19、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分数:2.00)A.金融政策B.商业联盟C.经济联系 D.政治文化解析:解析 全球城市区域既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城市范畴,也不同于仅因地域联系形成的城市群或城市辐射区,而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这些全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当代全球经济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模式,一般称为_市制。(分数:2.00)A.综合型B.广义性C.狭义性D.广域型 解析:解析 中国的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市既有自己的直属辖区市区,又管辖
20、了下级政区(县或乡镇)。因此,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模式,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要求,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_两大方面。(分数:2.00)A.经济和社会发展 B.经济和工业发展C.经济和环境发展D.环境和工业发展解析:解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的要求,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难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6._导致城市各组
21、成部分功能的变化,加剧了城市功能与既有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从而促使了城市空间的演化。(分数:2.00)A.社会文化的发展B.政策制度的改变C.经济的发展 D.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解析 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加剧了城市功能与既有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从而促使了城市空间的演化。7.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_(分数:2.00)A.经济指标B.科技指标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解析:解析 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应该至少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8.面
22、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这是_的表现。(分数:2.00)A.逆城镇化阶段B.再城镇化阶段 C.郊区化阶段D.集聚城镇化阶段解析:解析 再城镇化阶段是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来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市。9.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城镇化都是一个复杂、_的过程。(分数
23、:2.00)A.静态B.微观C.动态 D.客观解析:解析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城镇化都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10.我们在城市发展研究以及城市规划中不仅需要分析城市本身的各种条件,而且必须首先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_因素。(分数:2.00)A.区域性 B.人为性C.环境性D.技术性解析:解析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深远的,因此,我们在城市发展研究以及城市规划中不仅需要分析城市本身的各种条件,而且必须首先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区域性因素: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自然条件与生态承栽能力、区域发辰的条件差异、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等。11.经济活动的日益分散导致公司管理活动
24、的_,使得这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必须位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城市。(分数:2.00)A.统一化B.复杂化 C.程序化D.详细化解析:解析 经济活动的日益分散导致公司管理活动的复杂化,使得这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必须位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城市。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政治体系中所起的控制和指挥中心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12.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_(分数:2.00)A.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华,城市处于鼎盛状态B.农业和手工业十分萧条,
25、城市处于鼎盛状态C.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D.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鼎盛状态解析:解析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在此时期,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13.18 世纪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_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分数:2.00)A.交通 B.通信C.机械D.管理解析:解析 18 世纪在英国起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14.现代城市化
26、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_(分数:2.00)A.科技化B.信息化C.机械化D.工业化 解析:解析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15.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是_(分数:2.00)A.大都市区B.大都市带 C.全球城市地带D.全球城市区域解析:解析 大都市带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 2500 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 250 人。因此,大都市带是人
27、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16.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从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_的发展水平。(分数:2.00)A.第三产业B.农业经济 C.工业经济D.商业经济解析:解析 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处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17.下列理论中,_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数:2.00)A.广亩城B.卫星城C.邻里单位 D.新城解析:解析 根据邻里单位理论,组织邻里单位的目的就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
28、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邻里单位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8.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不包括_(分数:2.00)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B.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C.提出一般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解析:解析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
29、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19.“要突出加强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体现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_原则。(分数:2.00)A.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B.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统筹城乡户外区域发展D.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解析:解析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为人民
30、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原则,其内容包括: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要优先满足普通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着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供应,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提供适宜的住房条件。要坚持公交优先,加强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在特大城市建设快速道路交通和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着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突出加强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遗产,保护好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好城市风貌,体现民族和区域特色。20.城
31、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_(分数:2.00)A.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B.分析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C.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D.确定生态环境、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解析: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21.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以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中的_找出其规律性。(分数:2.00)A.频数分析法B.因果分析法C.系统评价法D.比较法 解析:
32、解析 定性分析方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主要有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比较法是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其规律性。因果分析法是城市规划分析中设计的因素繁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先尽可能多的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22.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_(分数:2.00)A.分析和比较 B.规划管理C.规划实施D.效果表达解析:解析 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23.城市土地使用高度的_,使单位面积城市用地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
33、富以及经济收益大于自然状态的土地。(分数:2.00)A.集约经营和制约B.集约经营和投入 C.集约经营和生产D.集约经营和利用解析:解析 城市土地使用高度的集约经营和投入,使单位面积城市用地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经济收益远大于自然状态的土地。同时,由于土地开发经营集约度的不同,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强度也不相同,造成用地的投入一产出效益相差很大。24.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是_(分数:2.00)A.报相关部门批准B.发现城乡规划的不足C.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定期评估 D.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解析:解析 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定期评估,是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通过规划评估,可以总结城乡规划实施的经验
34、,发现问题,为修改城乡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25.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为_(分数:2.00)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B.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C.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D.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26.在城市现状条件中,_的规模量对整个城市环境容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分数:2.00)A.基础设施 B.经济基础C.工业基础D.文化设施解析:解析 在城市现状条件中,城市基础设施即能源、交通运输、通信、给排水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是社会物质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基础设施的规模量对整个城市
35、环境容量有重要的制约作用。27.下列不属于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的是_(分数:2.00)A.均衡式B.轴带式C.多中心集核式 D.分片组团式解析:解析 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包括:(1)均衡式;(2)单中心集核式;(3)分片组团式;(4)轴带式。28.一般城市空间形态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2.00)A.整体上相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绝对的稳定性B.整体上绝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相对的动态性C.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 D.整体上相对的稳定性和阶段上绝对的动态性解析:解析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化、经济发展、生产力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具有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
36、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特征。29.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_的矿业城市。(分数:2.00)A.资源分布较广B.资源较集中C.资源分布稀少D.资源较分散 解析:解析 散点型城市形态是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资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平原都可能有此种城市。30.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_(分数:2.00)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B.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C.地质构造D.地形、地貌条件 解析:解析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要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
37、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例如,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水文和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则地形、地貌条件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在地震区的城市,地质构造的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矿区附近的城市发展必须弄清楚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等。31.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的地表形态是_(分数:2.00)A.地面坡度 B.地面切割度C.地面平整度D.地面起伏度解析:解析 地表形态包括地面起伏度、地面坡度、地面切割度等。其中,地面起伏度为城市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景观要素,地面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而地面切割度则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32.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后果不包括_(分
38、数:2.00)A.水源枯竭B.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C.水的矿化度大幅降低 D.地面沉陷解析:解析 地下水若过量开采,会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漏斗”,这会使漏斗外围的污染物质流向漏斗中心,使水质变坏;严重的还会造成水源枯竭和引起地面沉陷,形成一个碟形洼地,对城市的防汛与排水均不利,而且对地面建筑及各项管网工程造成破坏。33.下列关于城市各种用地类型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居住用地需要与商务用地、工业用地等就业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但不受其干扰B.商务、商业用地一般需要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作为其服务范围C.工业用地对其他种类的用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D.工业用地不需与其他用地保
39、持便捷的交通 解析:解析 主要城市用地类型与其他用地关系如下: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商务用地等就业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但不受其干扰;商务、商业用地(零售业)一般需要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作为其服务范围;工业用地(制造业)需要与居住用地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对城市其他种类的用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4.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了便于总体布局和系统配置,一般是按照用地的_的需要加以分类。(分数:2.00)A.规模和分级配置B.性质和规划使用C.性质和分级配置 D.规模和建设利用解析:解析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了便于总体布局和系统配置,一般是按照用地的性质和分级配置的需要加以分类,包括按使用性质分类、按公共设施的服
40、务范围分类和其他分类。35.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本凭借地缘性关系而紧凑集结的一些城市中心设施与功能,将可突破地理空间的约束,分散到环境更为适宜的地点择址,而出现所谓_的倾向。(分数:2.00)A.“逆城镇化”B.“逆中心化” C.城市外延化D.城市区域化解析:解析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本凭借地缘性关系而紧凑集结的一些城市中心设施与功能,将可突破地理空间的约束,分散到环境更为适宜的地点择址,而出现所谓“逆中心化”的倾向,这将会给城市公共中心的功能成分及其地域组构形态带来影响。36.中小城市中工业用地的形态布局特点是_(分数:2.00)A.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
41、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B.基本上不依赖主城区,但与主城区有快速便捷的交通相连C.总体规模较小,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具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容易造成污染 D.可以建造小型的居民区来缓解城市的人口紧张解析:解析 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地位于城市中某一方位上,形成工业区,或者分布于城市周边。通常中小城市中的工业用地多呈此种形态布局,其特点是总体规模较小,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具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容易造成污染,并且当城市进一步发展时,有可能形成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相间的情况。37.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_和相关
42、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分数:2.00)A.政治影响B.公共利益C.社会影响D.经济效益 解析:解析 商业性开发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因此,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38.集中型城市用地布局形态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_(分数:2.00)A.环形状B.带状组团C.中心辐射状D.方格网状 解析:解析 城市用地的布局形态大致可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大类。集中型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方格网状。39.新加坡的交通发展模式为_(分数:2.00)A.以小汽车为主、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B.以小汽车为主体的交
43、通模式C.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D.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公交与小汽车并重)的交通模式 解析:解析 主要的城市交通模式有:(1)以小汽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如发达国家的分散型城市(洛杉矾);(2)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如发达国家超级大城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3)以小汽车为主、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如北美,欧洲多数城市;(4)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公交与小汽车并重)的交通模式,如香港,新加坡;(5)以公交为主、小汽车为辅的交通模式,多为发展中国家。40.港口建设应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_的原则。(分数:2.00
44、)A.“浅水深用,深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B.“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 C.“深水浅用,浅水深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D.“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相互融合,取其所长”解析:解析 港口规划要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水深 10m 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应充分用作港口泊位;接近城市生活区的位置应留出一定长度的岸线为城市生活休憩使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城市规划系统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运输系统 D.交通管理系统 E.城市供
45、电系统解析:解析 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运输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运输系统是交通的运作网络,道路等设施是交通的通道网络,管理系统是交通正常运行的保障。42.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气候条件包括_(分数:2.00)A.地震B.太阳辐射 C.气温 D.风象 E.降水与湿度 解析:解析 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包括:(1)太阳辐射;(2)风象;(3)气温;(4)降水与湿度。43.1999 年,由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_(分数:2.00)A.改善城市环境 B.国家政策应当鼓励创新 C.降
46、低污染,提高利用效率D.优化地区管理 E.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 解析:解析 1999 年,由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1)循环使用土地与建筑;(2)改善城市环境;(3)优化地区管理;(4)旧区复兴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内容;(5)国家政策应当鼓励创新;(6)高密度;(7)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44.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的特征包括_(分数:2.00)A.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疏通了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B.随着城市交通机
47、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C.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更多的选择了机动车,这样使城市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D.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E.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析:解析 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两大特征:(1)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综合交通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更为清晰,要求我们要加快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疏通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45.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通风道,要结合城市绿地规划,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引入城市。因此道路的走向应_(分数:2.00)A.有利于通风 B.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C.平行于冬季主导风向D.考虑抗御冬季寒风和台风等灾害性风的正面袭击 E.平行于春季主导风向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通风道,要结合城市绿地规划,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引入城市。因此道路的走向要有利于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同时又要考虑抗御冬季寒风和台风等灾害性风的正面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