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_(分数:2.00)A.城市与工业的关系B.城市与乡村的关系C.城市与社会的关系D.城市与自然的关系2.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_(分数:2.00)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C.人口增长的过快D.老龄化问题严重3.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五个统筹”中不包括_(分数:2.00)A
2、.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全局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_是保证农民平等地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分数:2.00)A.统筹城乡政治资源B.统筹城乡社会资源C.统筹城乡经济资源D.统筹城乡自然资源5.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的是_(分数:2.00)A.工业B.城市C.农业D.乡村6.城市的_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分数:2.00)A.资源的密集性B.集聚效益C.经济发达性D.建筑密集7.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_的聚集。(分数:2.00
3、)A.文化活动B.社会活动C.经济活动D.政治活动8.在联合国 1992 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的_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分数:2.00)A.21 世纪议程B.全球 21 世纪议程C.环境与发展宣言D.我们共同的未来9.现代城市规划是指_(分数:2.00)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B.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但就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属于政府行为C.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
4、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10.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中,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_日。(分数:2.00)A.7B.15C.2D.3011.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就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内容的是_(分数:2.00)A.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B.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C.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D.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建立12.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是_(分数:2.00)A.行政体系B.工作体系C.法律法规体系D.管理体系13.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
5、要特点是_(分数:2.00)A.经济化B.工业化C.全球化D.市场化14.21 世纪全球已迈入城市时代,城市化人口达到_,城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分数:2.00)A.30%B.40%C.50%D.60%15.关于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中,概括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B.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C.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D.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16.城市规划定量分析的_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若干层次系统,再进行分析、比较、量化、排序,然后再逐级进行综合。(分数:2.00)A.等值线法B.系统评价法C.层次分析
6、法D.模糊评价法17.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_(分数:2.00)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海洋资源D.水资源18.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_(分数:2.00)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19.不属于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划分内容的是_(分数:2.00)A.农业开敞空间B.生态敏感空间C.发展空间D.建设空间20.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不可采用的布置方式为_(分数:2.00)A.分散布置B.轴向布置C.圆心布置D.集中布置21.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有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分数:2.00)A.城市性质B.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C.城市规模D.居民生活习
7、惯22.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B.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D.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23.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主体是_(分数:2.00)A.平面组合换乘B.多层衔接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D.立体换乘24.城市道路网中最常见的类型为_(分数:2.00)A.自由式B.方格网式C.混合式D.环形放射25.为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市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_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分数:2.00)A.国家利益B.国家安全C.公众
8、利益D.公众财产26.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环境的现状调查,最主要的内容是_的调查。(分数:2.00)A.政府部门B.公共部门C.人口方面D.各类企事业单位27.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分数:2.00)A.城市近期建设规划B.镇总体规划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年度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8.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重要意义的是_(分数:2.00)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C.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29.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_为指导。(分数:2.00)A.可持续发展战略B.科学发展观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计划发展方针30
9、.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步骤的内容,_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数:2.00)A.分期控制指标体系B.综合控制指标体系C.分层控制指标体系D.分散控制指标体系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划B.实现规划范围内具体的预定开发建设项目C.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D.针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作
10、出统一的安排32.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的特点的是_(分数:2.00)A.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B.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C.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对象,实施性较强D.多元化的编制主体33.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为_(分数:2.00)A.自治区B镇C.行政村D.民族乡34.镇区是指_(分数:2.00)A.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B.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
11、委员会地域,还包括常住人口在 3000 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D.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35.不属于镇规划依据的是_(分数:2.00)A.法律法规B.规划技术C.政策D.地理位置36.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_为基本目标。(分数:2.00)A.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B.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C.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D.合理确定乡和村庄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
12、可持续发展3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_(分数:2.00)A.乡驻地规划的主要内容B.乡的详细规划主要内容C.乡域规划的主要内容D.乡镇规划的主要内容38.下列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2.00)A.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B.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C.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D.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39.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下列选项不是保护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为_(分数:2.00)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
13、求C.保护规划成果D.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40.在建设项目管理中,_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分数:2.00)A.城市总体规划B.控制性详细规划C.城市分区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_(分数:2.00)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E.海洋资源42.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_(分数:2.00)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B.城市性质C.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D.城市布局E.居民生活习惯43.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
14、规划布局原则的是_(分数:2.00)A.多样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地方性原则D.自然原则E.匀布原则44.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_(分数:2.00)A.用地性质B.容积率C.人口密度D.人均占地面积E.空气质量45.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步骤的内容,指标确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2.00)A.类比法B.反算法C.测算法D.标准法E.经验法46.镇规划编制的方法是_(分数:2.00)A.镇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B.镇区用地规划布局C.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D.镇的性质的确定E.镇的人口规模预测47.
15、镇区用地规划布局的镇布局原则有_(分数:2.00)A.实事求是原则B.旧区改造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D.公正公开原则E.用地经济原则48.不属于住宅群体空间基本形式的有_(分数:2.00)A.行列式B.点群式C.周边式D.内环式E.街坊式49.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制中,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分数:2.00)A.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B.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C.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D.对城市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E.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
16、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50.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B.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C.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D.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E.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规划原理-3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_(分数:2.00)A.城市与工业的关系B.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C.城市与社会的关系D.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解析:解析 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17、2.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_(分数:2.00)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C.人口增长的过快D.老龄化问题严重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 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3.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五个统筹”中不包括_(分数:2.00)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全局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析:解析 从中国经济
18、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4.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_是保证农民平等地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分数:2.00)A.统筹城乡政治资源B.统筹城乡社会资源C.统筹城乡经济资源 D.统筹城乡自然资源解析:解析 平等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的权利,统筹城乡经济资源,保证农民平等地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5.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
19、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的是_(分数:2.00)A.工业B.城市 C.农业D.乡村解析:解析 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6.城市的_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分数:2.00)A.资源的密集性B.集聚效益 C.经济发达性D.建筑密集解析:解析 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城市不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它同时也是生产、消费、交换的集合地。城市的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城市各种资
20、源的密集性,使其成为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中心。7.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_的聚集。(分数:2.00)A.文化活动B.社会活动C.经济活动 D.政治活动解析:解析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在聚集效应的推动下,城市不断地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8.在联合国 1992 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的_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分数:2.00)A.21 世纪议程B.全球 21 世纪议程 C.环境与发展宣言D.我们共同的未来解析:解析 在联合国 1992 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的全球 21 世纪议程中,对于可
21、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的规定。9.现代城市规划是指_(分数:2.00)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B.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结构,但就城市规划行政体系而言,城市规划属于政府行为C.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运行体系或运作体系解析: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既是一项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同时也是一项专门技术。10.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中,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
22、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_日。(分数:2.00)A.7B.15C.2D.30 解析:解析 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 30 日。11.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就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内容的是_(分数:2.00)A.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B.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C.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D.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建立 解析:解析 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即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其
23、基本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12.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是_(分数:2.00)A.行政体系B.工作体系C.法律法规体系 D.管理体系解析:解析 法律法规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在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公共行为都必须经法律的授权并符合法律的要求,城市规划也不例外。13.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是_(分数:2.00)A.经济化B.工业化C.全球化 D.市场化解析:解析 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全球城市化与城市全球化。14.21 世纪全球已迈入城市时代,城市化人口达到_,城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分数:2.00)A.30%B.40%C
24、.50% D.60%解析:解析 21 世纪全球已迈入城市时代,城市化人口达到 50%,城市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以城市为中心,组织、带动、服务于整个社会已是明显的时代特征。15.关于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中,概括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B.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C.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D.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解析:解析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即:(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2)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3)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4)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5)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6.城市规划定量分析
25、的_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若干层次系统,再进行分析、比较、量化、排序,然后再逐级进行综合。(分数:2.00)A.等值线法B.系统评价法C.层次分析法 D.模糊评价法解析:解析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若干层次系统,再进行分析、比较、量化、排序,然后再逐级进行综合。它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类复杂的问题。17.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_(分数:2.00)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海洋资源D.水资源 解析:解析 水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水是城市生命的源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生态环境的保障。水资源的开发、调蓄、利用能力和开源节流的水平、潜力是国家综合国力
26、的重要组成部分。18.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_(分数:2.00)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解析:解析 矿产城市中,矿产开发和加工业成为城市经济主导产业部门,整个产业结构是以此为核心构筑的,对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19.不属于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划分内容的是_(分数:2.00)A.农业开敞空间B.生态敏感空间C.发展空间 D.建设空间解析:解析 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可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三大类。也可以细分为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旅游用地等。20.城市居住用地
27、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不可采用的布置方式为_(分数:2.00)A.分散布置B.轴向布置C.圆心布置 D.集中布置解析:解析 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主要有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和轴向布置 3 种形式。21.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有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分数:2.00)A.城市性质 B.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C.城市规模D.居民生活习惯解析:解析 城市性质对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具有较大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22.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B.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 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D.交通混杂,交
28、通效率低下解析: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和城市人口分布有关。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合理,不必要地加大了城市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是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23.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主体是_(分数:2.00)A.平面组合换乘B.多层衔接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D.立体换乘解析:解析 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主体。24.城市道路网中最常见的类型为_(分数:2.00)A.自由式B.方格网式 C.混合式D.环形放射解析:解析 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
29、见的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25.为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市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_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分数:2.00)A.国家利益B.国家安全C.公众利益 D.公众财产解析:解析 为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市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26.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环境的现状调查,最主要的内容是_的调查。(分数:2.00)A.政府部门B.公共部门C.人口方面 D.各类企事业单位解析:解析
30、 社会环境的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人口方面,主要涉及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次是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行为模式及社区组织等,此外还有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27.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分数:2.00)A.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B.镇总体规划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年度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解析: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较长,要充分估计相当长时期内的发展需要,才能使城市健康地成长、顺利地建设,城市
31、近期建设规划就是近期内的或是当年的各项建设总的规划布置。28.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重要意义的是_(分数:2.00)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C.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解析:解析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2)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3)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29.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_为指导。(分数:2.00)A.可持续发展战略B.科学发展观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计划发展方针解析:解析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0.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
32、制的工作步骤的内容,_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数:2.00)A.分期控制指标体系B.综合控制指标体系 C.分层控制指标体系D.分散控制指标体系解析:解析 按照规划编制办法,选取符合规划要求和规划意图的若干规划控制指标组成综合指标体系,并根据研究分析分别赋值。综合控制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综合控制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强制性内容。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是_(分数:2.00)A.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划B.实现规划范围内具体的预定开发建设项目C.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
33、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D.针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统一的安排解析: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32.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的特点的是_(分数:2.00)A.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B.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C.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对象,实施性较强D.多
34、元化的编制主体解析: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的特点,即:(1)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对象,实施性较强;(2)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3)多元化的编制主体。33.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为_(分数:2.00)A.自治区B镇 C.行政村D.民族乡解析:解析 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镇。34.镇区是指_(分数:2.00)A.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B.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
35、的村民委员会地域,还包括常住人口在 3000 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D.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解析:解析 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还包括常住人口在 3000 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35.不属于镇规划依据的是_(分数:2.00)A.法律法规B.规划技术C.政策D.地理位置 解析:解析 镇规划的依据具体包括:(
36、1)法律法规依据;(2)规划技术依据;(3)政策依据。36.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_为基本目标。(分数:2.00)A.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B.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 C.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D.合理确定乡和村庄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解析:解析 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3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_(分数:2.00)A.乡驻地规划的主要内容B.乡的详细规划主要内容C.乡域规划的主
37、要内容 D.乡镇规划的主要内容解析:解析 乡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38.下列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是_(分数:2.00)A.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B.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C.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D.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解析:解析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1)结合城市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对一些需要采用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于城市建设的地段提出工程措施方案;(2)综合解决城市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问题等;(3)使城
38、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4)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5)经济合理地组织好城市用地的土方工程,考虑填方和挖方的平衡;(6)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39.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下列选项不是保护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为_(分数:2.00)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C.保护规划成果 D.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解析: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保护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2)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3)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4)历史文
39、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5)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40.在建设项目管理中,_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分数:2.00)A.城市总体规划B.控制性详细规划 C.城市分区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解析:解析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就不得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也不得进行规划的许可。因此,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组织的重要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1.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
40、存和发展的资源是_(分数:2.00)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 E.海洋资源解析:解析 自然资源是指作为生产原料和布局场所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是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其中,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42.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_(分数:2.00)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性质 C.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D.城市布局 E.居民生活习惯 解析:解析 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
41、规模因素的主要方面,即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布局。43.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_(分数:2.00)A.多样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地方性原则 D.自然原则 E.匀布原则 解析:解析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包括:(1)整体性原则;(2)匀布原则;(3)自然原则;(4)地方性原则。44.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_(分数:2.00)A.用地性质B.容积率 C.人口密度 D.人均占地面积E.空气质量解析:解析 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
42、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等。45.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步骤的内容,指标确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_(分数:2.00)A.类比法 B.反算法 C.测算法 D.标准法 E.经验法解析:解析 指标确定一般采用四种方法:测算法由研究计算得出;标准法根据规范和经验确定;类比法借鉴同类城市和地段的相关案例比较总结;反算法通过试做修建规划和形体设想方案估算。46.镇规划编制的方法是_(分数:2.00)A.镇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B.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C.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 D.镇的性质的确定 E.镇的人口规模预测 解析:解析 镇规划编制的方
43、法主要包括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镇的性质的确定、镇的人口规模预测、镇区建设用地标准、镇区用地规划布局。47.镇区用地规划布局的镇布局原则有_(分数:2.00)A.实事求是原则 B.旧区改造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 D.公正公开原则E.用地经济原则 解析:解析 镇区用地规划布局的镇布局原则有:旧区改造原则、优化环境原则、用地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弹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48.不属于住宅群体空间基本形式的有_(分数:2.00)A.行列式B.点群式C.周边式D.内环式 E.街坊式 解析:解析 通过住宅建筑的不同布局,可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空间与环境,“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是住宅群体空间的
44、三种基本形式。49.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制中,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分数:2.00)A.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 B.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 C.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D.对城市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E.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 解析:解析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制中,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都面临三个主要问题: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50.对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 B.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C.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D.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E.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解析:解析 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1)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2)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