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2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5202       资源大小:134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29及答案解析.doc

    1、城市规划原理-1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0,分数:80.00)1.对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社会这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复杂,所以人们的理解多种多样B城市生活的多元本质是复杂社会的一种表现C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所以研究它的学科才不断发展D因为城市形成的时间久远了,所以具有复杂性(分数:1.00)A.B.C.D.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2、(分数:1.00)A.B.C.D.3.不可能成为大都市带的地区是( )。A以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两大核心组成的复合体B以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为中心沿地中海岸向南延伸到比萨和佛罗伦萨,向西延伸到马赛和阿维尼翁的地区C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北到旧金山湾、向南到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太平洋沿岸地区D香港、广州、澳门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分数:1.00)A.B.C.D.4.城市与乡村除了有许多差异之外,还在许多方面有基本的联系,对于其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联系B交通联系C人口移动联系D服务联系(分数:1.00)A.B.C.D.5.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的目标之中未涉及的是( )。A统筹

    3、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B统筹城乡自然资源,实现城乡环境和谐共生C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D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分数:1.00)A.B.C.D.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分数:1.00)A.B.C.D.7.“城市真正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等诸多城市问题。”这种说法与下面哪项内容对应较为合适?( )A农业社会的城市B工业社会的城市C后工业社会的城市D没有这种说法(分数:1.00)A.B.C.

    4、D.8.不符合城市空间环境演进基本规律的是( )。A从封闭到开放的空间环境B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C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D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分数:1.00)A.B.C.D.9.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未涉及( )。A自然环境因素B文化环境因素C经济与技术环境因素D政策制度因素(分数:1.00)A.B.C.D.10.没有被指为无形的城镇化的是( )。A精神上B意识形态上C文化现象上D生活方式上(分数:1.00)A.B.C.D.11.人口从市区向更大的城市外围区域的迁移是哪个阶段城镇化的表现?( )A初始城镇化阶段B郊区化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再城镇化

    5、阶段(分数:1.00)A.B.C.D.12.不是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B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C市场经济与外来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分数:1.00)A.B.C.D.13.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城镇化模式是中国城镇化哪种典型模式的写照?(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B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分数:1.00)A.B.C.D.14.新的

    6、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新趋势不包括( )。A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仍不容乐观B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C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D在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分数:1.00)A.B.C.D.15.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C城市的增长与发展不受区域的作用D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分数:1.00)A.B.C.D.16.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但其不包括( )。A资源消

    7、耗得越多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B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日益明显C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人口的规模增加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十分密切D城市的发展速度与资源的消耗速度成正比关系(分数:1.00)A.B.C.D.17.在欧洲,中世纪一些围绕着城堡形成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衰败B社会生活转向农村C手工业萧条D战争频发和小封建领主国出现(分数:1.00)A.B.C.D.18.英国是哪一年颁布的住房和城镇规划法?( )A1868 年B1890 年C1890 年D1909 年(分数:1.00)A.B.C.D.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确

    8、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B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总体发展格局C规划全国镇乡的空间格局D构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分数:1.00)A.B.C.D.20.柯布西耶设计的“明日城市”与“光辉城市”是怎样的关系?( )A是同一个方案的两个名称B后者是前者的深化C两个互不关联D是柯布西耶规划设计思想的分别反映(分数:1.00)A.B.C.D.21.城市发展理论所总结的城市发展的三大力量没有( )。A基本动力B初始动力C根本动力D后续动力(分数:1.00)A.B.C.D.22.卫星城市是一个( )独立的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的城市的派生产物。A经济上B社会上C环境上D文化上(分数:1.

    9、00)A.B.C.D.23.在下列自然资源中,通常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森林资源D水资源(分数:1.00)A.B.C.D.24.1923 年由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圆理论,认为城市可划分为 5 个同心圆。第三个圈是什么区?( )A过渡区B工人居住区C居住区D通勤区(分数:1.00)A.B.C.D.25.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哪种说法,是对城市土地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A功能分区B四大活动C物质空间的关系D对图面效果的追求(分数:1.00)A.B.C.D.26.“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说法是出自哪个时期?( )A商代B周代

    10、C战国D秦代(分数:1.00)A.B.C.D.27.国务院的城市规划条例是哪一年颁发的?( )A1978 年B1980 正C1984 年D1989 年(分数:1.00)A.B.C.D.28.中型风景区是指多大面积?( )A2050km 2B21100km 2C51100km 2D101300km 2(分数:1.00)A.B.C.D.29.1996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未列在任务中的是( )。A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B综合部署各项建设C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加强土地的使用与监管(分数:1.00)A.B.C.D.30.199

    11、0 年代后,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 2000 年全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多少?( )A30.25%B35.22%C36.22%D38.42%(分数:1.00)A.B.C.D.3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提出是在哪一年的哪个联合国文件中?( )A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B1987 年人类住区发展报告C1992 年全球 21 世纪议程D1993 年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分数:1.00)A.B.C.D.32.下列关于城市布局不正确的表述是( )。A大城市的科技中心、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专业性公共中心必须在单独地域中设置B火电厂不应布置在城市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C城市快速路不宜深入市中心D能互

    12、相利用副产品及废渣进行生产的工厂应尽量布置在同一个工业区中(分数:1.00)A.B.C.D.33.未归纳为全球 21 世纪议程人类住区的发展目标的是( )。A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B改善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C提高人们的住房标准D改善城市和乡村的贫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分数:1.00)A.B.C.D.34.1994 年,我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下列哪条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不对应?( )A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B社会可持续发展C经济可持续发展D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步实施(分数:1.00)A.B.C.D.3

    13、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1996 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其定义是( )。A以知识创造财富B将知识直接投入到生产、分配的环节C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D知识、信息直接利用的生产、销售和分配(分数:1.00)A.B.C.D.36.下面对于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符合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B知识经济和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扩散C信息资源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D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分数:1.00)A.B.C.D.37.与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不符合的是( )。A通过倡导公共交

    14、通,缩短出行距离,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B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消耗C维持现有能源使用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可再生能源D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程度(分数:1.00)A.B.C.D.38.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开发区这一新的城市区域,它的出现是基于什么原因?( )A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的要求B国家为推行一些新政所设立的C为了与国际接轨而开设的D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分数:1.00)A.B.C.D.39.现代城市规划有许多特点,依据这段话“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是指

    15、各得其所、协调发展。”所表达的内容,判断是哪种特点?( )A综合性B政策性C民主性D实践性(分数:1.00)A.B.C.D.40.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和分析城市道路的交通总量B了解各类车辆保有量,分析其发展趋势C了解和分析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的分布,分析城市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D了解和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分数:1.00)A.B.C.D.41.下列哪项内容是私人部门的规划师义不容辞的工作?( )A执行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B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与政府部门、规划编制机构或者咨询机构等的城市规划师进行沟通和交流C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进行技术储备D为决策者提供咨询和参谋,承担社会利

    16、益协调者的角色(分数:1.00)A.B.C.D.42.从我国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的内容来看,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A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省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B总体规划主要有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C详细规划可分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镇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D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分数:1.00)A.B.C.D.43.下列哪项不属于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范围?( )A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B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C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行为D承担城乡规划编制的单位(分数:1.00)A.B.C.D.44.城镇体系规划草案须公告( )日以上,方可组织编制单位采

    17、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A20B30C40D60(分数:1.00)A.B.C.D.45.城镇体系规划的审批是( )。A上级人大常委会B本级人民政府C本级人大常委会D本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46.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报( )和( )备案。A上一级人大常委会;上一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上一级人民政府C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上一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大常委会;上一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47.“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表征的高水平不均衡”是城镇体系演化到哪个阶段的特征?( )A前工业化

    18、阶段B工业化阶段C工业化后期D后工业化阶段(分数:1.00)A.B.C.D.48.区域局部开始有组织状态,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进入动态增长时期,表明城镇体系的哪种间结构在形成?( )A点轴形成前的均衡阶段B点、轴同时开始形成C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D“点轴网”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分数:1.00)A.B.C.D.49.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应由( )组织编制。A国务院B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其他有关部委(分数:1.00)A.B.C.D.50.规划一条高压输电线路走廊,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在经过现状居住区时,相应加高架空线高度B应该绕开规划中的

    19、城市中心区C不应该与城市干路平行D可以穿过郊区的垃圾填埋场(分数:1.00)A.B.C.D.51.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可以不考虑的规划是(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B国土规划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数:1.00)A.B.C.D.52.不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的是( )。A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B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C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D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分数:1.00)A.B.C.D.53.城市规划调查的主要方法中没有( )。A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固定样本连续调查D文献资料的运用(分数:1.00)A.B.C.D.54.

    20、下列不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求的内容是( )。A评估中要系统性地回顾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和技术内容B回顾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C查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分数:1.00)A.B.C.D.55.城市发展目标通常不考虑哪方面?( )A经济发展目标B社会发展目标C旧城保护目标D城市建设目标(分数:1.00)A.B.C.D.56.在进行城市人口规模研究时,以区域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增长采用自然增长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该方法是( )。A线性回归分析B城市化法C环境容量法D比例法(分数:1.00)A.B.C.D.57.下列关

    21、于城市规划专题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专题研究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的一项工作要求B城市规划对于专题研究有规定性的要求C专题研究在各层次的规划中都有要求D专题研究为城市规划过程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分数:1.00)A.B.C.D.58.下列图纸中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规定的正式图纸的是(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B地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C近期建设规划图D远景发展规划图(分数:1.00)A.B.C.D.59.不是划定规划区的主要原则的是( )。A科学发展观B城乡统筹发展C可操作性D空间和理性(分数:1.00)A.B.C.D.60.依据“城市建成区总平面主体团块有 3 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判

    22、断该城市的形态结构类型是( )。A集中型形态B带型形态C组团型形态D放射型形态(分数:1.00)A.B.C.D.61.某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架设了铁路专用线,该线路应为( )。A铁路用地B货运交通用地C工业用地D其他用地(分数:1.00)A.B.C.D.62.一般所称的城市内部的交通未包含( )。A城市道路交通B城市轨道交通C城市水上交通D城市公共交通(分数:1.00)A.B.C.D.6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要求按城市骨架分类时,不包含( )。A环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分数:1.00)A.B.C.D.6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错误的是( )。A低速让高速B次要让主要C交通性让生活性D适当分离(

    23、分数:1.00)A.B.C.D.65.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建筑密度B建筑高度C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D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分数:1.00)A.B.C.D.66.OD 调查中的居民出行特性没有以下哪项内容?( )A出行目的B出行方式C平均出行距离D每日出行次数(分数:1.00)A.B.C.D.67.下列城市交通政策的基本特征错误的是( )。A交通政策的针对性与目标效用B交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变性C交通政策的多相关性和整体性D交通政策的可执行与可操作性(分数:1.00)A.B.C.D.68.下列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条件不确定的

    24、是( )。A曾承担过重要的历史作用B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C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文化特色、民族特色D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分数:1.00)A.B.C.D.69.1987 年发表的华盛顿宪章是( )。A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B古遗址保护的宪章C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宪章D保护遗产真实性的宪章(分数:1.00)A.B.C.D.70.在城市紫线范围内哪项活动不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进行?( )A改建一些已损坏的住宅、水井B新建与保护区风格一致、功能相同的建筑C为保证完整性,对残缺的文物建筑进行修补D为了建设的需要,对文物建筑进行测绘(分数:

    25、1.00)A.B.C.D.71.下面哪项地下设施的开发需要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A商场附设的地下车库B住宅区中的地下商场C住宅区中的人防工程D独立开发的地下管线工程(分数:1.00)A.B.C.D.72.以下不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应编制内容的是( )。A确定近期城市人口规模B确定近期城市空间结构C确定近期城市发展方向D确定近期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分数:1.00)A.B.C.D.73.在计算居住小区内的道路用地时,不应包括的是( )。A尽端路的回车场B独立停车楼的占地C车道边的人行便道D道路中的绿化带(分数:1.00)A.B.C.D.

    26、74.不能表现新时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的是( )。A规范控制性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B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提供主要控制指标的赋值参考标准C对规划编制的深度不断加深D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进行规范(分数:1.00)A.B.C.D.75.每类规划都有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和特点,修建性详细规划也不例外,下面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B多元化的编制主体C可以直观地看到建成后的建筑形象D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分数:1.00)A.B.C.D.76.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含( )。A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B规

    27、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公共绿地面积C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规定D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车位停泊数(分数:1.00)A.B.C.D.77.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区,设置镇建制时一般要求非农业人口不足( ),也仍可设置。A1000 人B2000 人C3000 人D3500 人(分数:1.00)A.B.C.D.78.乡规划任务的属性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不同乡镇的情况确定可依据的上位规划B确立不同乡镇的规划范畴C经济发达的镇、乡和村庄规划采用更高层次的规划D不具备实现发达条件的乡镇范畴采用低一层次的规划(分数:1.00)A.B.C.

    28、D.79.下列不是乡驻地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水源地保护和控制范围B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C建立环境卫生系统和综合防疫系统D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分数:1.00)A.B.C.D.80.下列关于风景名胜区特点的阐述中不具有的内容是( )。A风景名胜区是由各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命名的B风景名胜区具有提供社会公众的游览、休憩功能,具有较强的旅游属性C相对于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依据的法律地位较高D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81.下列有关城市发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城市问题

    29、是由于城市高度发展产生的,因此只有大城市才有城市问题B.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C.大城市由于城市中心吸引力大,都呈现同心圆式的发展D.城市产业的多样性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E.只有在大城市中才会出现多核心式的结构82.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的典型案例是( )。(分数:2.00)A.营口B.鞍山C.克拉玛依D.攀枝花E.十堰83.卫星城市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的城市的派生产物。这些方面是指( )。(分数:2.00)A.经济上B.政治上C.社会上D.空间上E.文化上84.常被引用的记载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30、思想的著作主要是( )。(分数:2.00)A.周礼B.水经注C.左传D.商君书E.管子85.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内容有( )。(分数:2.00)A.公众参与的目标控制B.公众参与的过程控制C.公众参与的结果控制D.公众参与的方案控制E.公众参与的程序控制86.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分别代表的是( )和( )发展思想。(分数:2.00)A.小城市B.城市分散发展C.大城市D.城市区域E.城市集中发展87.在城市规划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中,又可分为( )。(分数:2.00)A.叠加分析B.综合分析C.因果分析D.SWOT 分析E.比较分析88.城市用地空间的集中式布局,就其道路

    31、网形式而言,可分为( )、混合状以及带状等模式。(分数:2.00)A.网格状B.树状C.环状D.带状E.环形放射状89.下列城市形态中,属于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的有( )。(分数:2.00)A.散点型形态B.组团型形态C.同心圆形态D.星座型形态E.放射型形态90.交通调查的内容有( )。(分数:2.00)A.货物流动和机动车出行调查B.气象地理调查C.水文地质调查D.土地使用调查E.公共交通调查91.划定历史街区时,应注意符合( )。(分数:2.00)A.文献记载B.历史原真性C.考古研究D.风貌完整性E.生活真实性92.城市的人口规模的变化主要受到( )和( )的影响。(分数:2.00)A.

    32、自然增长B.自然增长率C.机械增长D.流动人口E.机械增长率93.概念模型常用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 )。(分数:2.00)A.计算机虚拟法B.等值线法C.方格网法D.数学模型法E.图表法94.城市规划工作中,需要通过城市土地使用状况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 )。(分数:2.00)A.现状图B.用地平衡表C.调查表D.定量分析E.分析报告95.现代城市社会演化的趋势是( )。(分数:2.00)A.人口老龄化B.交通公共化C.家庭核心化D.办公家庭化E.生活闲暇化96.综合管沟内,不能设置在一起的两种管线是( )。(分数:2.00)A.电信电缆管线、高压输电管线B.高压输电管线、燃气管线C.给水

    33、管线、热力管线D.给水管线、燃气管线E.热力管线、污水排水管线97.实体模型可以用( )表达。(分数:2.00)A.数值B.实物C.图纸D.模拟模型E.数学模型98.地面水体的状况属于( )的评价内容。(分数:2.00)A.自然条件B.水文条件C.水文地质条件D.景观环境E.环境条件99.在进行城市规划调查时,自然环境的调查涉及的方面有( )。(分数:2.00)A.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B.太阳辐射C.地形地貌D.水资源E.工程地质100.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活动?( )(分数:2.00)A.生态住宅小区B.大学城C.高科技园区D.紧凑城市E.都市村

    34、庄城市规划原理-129 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0,分数:80.00)1.对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社会这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复杂,所以人们的理解多种多样B城市生活的多元本质是复杂社会的一种表现C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所以研究它的学科才不断发展D因为城市形成的时间久远了,所以具有复杂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它的理解多种多样,这既反映了城市生活多元的本质特征,也反映了城市及其研究学科的不断发展、动态演进的过程。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

    35、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无形的城镇化是指: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意识的增长、乡土生活态度的转变等。3.不可能成为大都市带的地区是( )。A以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两大核心组成的复合体B以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为中心沿地中海岸向南延伸到比萨和佛罗伦萨,向西延伸到马赛和阿维尼翁的地区C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北到旧金山湾、向南到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太平洋沿岸地区D香港、广州、澳门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36、 戈特曼认为世界上存在 6 个大都市带: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都市带;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可能成为大都市带的地区:以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两大核心组成的复合体;以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为中心沿地中海岸向南延伸到比萨和佛罗伦萨,向西延伸到马赛和阿维尼翁的地区;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北到旧金山湾、向南到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太平洋沿岸地区。4.城市与乡村除了有

    37、许多差异之外,还在许多方面有基本的联系,对于其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联系B交通联系C人口移动联系D服务联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集聚规模差异;生产效率差异;生产结构差异;职能差异;物质形态差异;文化观念差异。(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与联系;服务联系;政治、行政组织联系。5.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的目标之中未涉及的是( )。A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B统筹城乡自然资源,实现城乡环境和谐共生C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

    38、D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古希腊时期的城市,城市布局上出现了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广场、公共建筑及市民集会场所为核心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39、。7.“城市真正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等诸多城市问题。”这种说法与下面哪项内容对应较为合适?( )A农业社会的城市B工业社会的城市C后工业社会的城市D没有这种说法(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农业社会城市。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决定于农业的发展。(2)工业社会城市。18 世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城市逐渐成为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3)后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将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城市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

    40、务功能。8.不符合城市空间环境演进基本规律的是( )。A从封闭到开放的空间环境B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C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D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9.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未涉及( )。A自然环境因素B文化环境因素C经济与技术环境因素D政策制度因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自然环

    41、境因素,影响到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行为和文化价值观念。经济与技术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建构方式。政策制度因素,影响到行政区划、投资区位、城镇化战略、城建政策、经济政策以及城市规划等无不带有政策色彩。10.没有被指为无形的城镇化的是( )。A精神上B意识形态上C文化现象上D生活方式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无形的城镇化”,即指精神上、意识形态上、生活方式上的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

    42、、方式的过程。11.人口从市区向更大的城市外围区域的迁移是哪个阶段城镇化的表现?( )A初始城镇化阶段B郊区化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再城镇化阶段(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城镇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四大基本阶段:集聚城镇化阶段。表现为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郊区化阶段。表现为住宅、商业服务以及大量的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逆城镇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从市区向更大的城市外围区域的迁移。再城镇化阶段。体现在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来吸引人口向中心城市回流。12.不是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B商品短缺时

    43、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C市场经济与外来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结。(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如攀枝花、大庆、鞍山、东营、克拉玛依等城市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案例。(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了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

    44、的以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从而带动了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1990 年代后期,以外向型经济园区为主体的空间集聚人口与产业,推动了城镇化。13.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城镇化模式是中国城镇化哪种典型模式的写照?(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B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通过

    45、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14.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新趋势不包括( )。A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仍不容乐观B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C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D在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城镇化的发展新趋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城市群、都市固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在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

    46、郊区化”趋势。15.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C城市的增长与发展不受区域的作用D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1)城市不能脱离开区域而孤立存在,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2)城市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引作用。16.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但其不包括( )。A资源消耗得越多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B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日益明显C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人口的规模增加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十分密切D城市的发展速

    47、度与资源的消耗速度成正比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以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等条件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2)城市和区域共同构成了统一、开放的巨系统,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越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角色与作用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区域一体化。17.在欧洲,中世纪一些围绕着城堡形成的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衰败B社会生活转向农村C手工业萧条D战争频发和小封建领主国出现(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中世纪的社会和政治背景:欧洲分

    48、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战争的频发和小的封建领主国出现,围绕着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也形成了一些城市。18.英国是哪一年颁布的住房和城镇规划法?( )A1868 年B1890 年C1890 年D1909 年(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英国针对工人的卫生和住房状况,设立的系列法规:1842 年提出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该法规定了地方当局对污水排放、垃圾堆积、供水、道路等方面应负的责任;1868 年的贫民窟清理法;1890 年的工人住房法;1890 年成立的伦敦郡委员会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2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