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0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5174       资源大小:128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01及答案解析.doc

    1、城市规划原理-101 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对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意义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B.以环境保护法规作为城市规划的相关法规,开发活动还必须与环境保护法规相符合C.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在规划法规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或制定环境保护条例D.要求具有不利环境影响的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使公众有机会参与评议,规划部门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审理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有一个包容各工程系

    2、统在内的总工作程序,协调进行城市各工程系统规划。 ( )不属于系统规划总工作程序的阶段。(分数:1.00)A.拟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目标B.编制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C.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D.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规划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分数:1.00)A.都市村落B.绿色住区C.生态住区D.可持续发展住区4.1997 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其中提出( )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分数:1.00)A.保证基本生活质量B.与自然协调C.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D.有机综合多功能5.下列不属于城市产业构成

    3、演化趋势的是( )。(分数:1.00)A.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B.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到垂直结构C.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D.以经济活动的层面到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产业构成变化6.两块板道路通常是利用中央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两部分。下列关于中央分隔带的设置和两块板道路的交通组织应该考虑的问题,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 60km/h 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B.有较高的景观和绿化要求,对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可以使用较宽的绿化分隔带形成景观绿化环境C.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有

    4、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随地形变化而变化,以减少土方量和道路造价,增加道路美观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机动车与自行车基本上不发生矛盾,不必设置较宽的绿化带来调配7.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 )。(分数:1.00)A.公元前 5000 年左右B.公元前 4000 年左右C.公元前 3000 年左右D.公元前 2000 年左右8.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可分为( )。(分数:1.00)A.两类:货运交通枢纽和客运交通枢纽B.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和行政机关性交通枢纽C.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性枢纽和城镇建筑性交通枢纽D.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和设施性

    5、交通枢纽9.下列属于行政区最基本要素的是( )。(分数:1.00)A.一个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B.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C.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D.一个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行政区名称10.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特点是( )。(分数:1.00)A.各自独立,毫无关系B.全部运用C.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弥补D.多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11.历史文化名城是( )。(分数:1.00)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有悠久历史的城市B.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C.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D.城市历史悠久,保存了很多文物,又建了仿古建筑的城市12.下列选

    6、项对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1.00)A.是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宪法,采取命令、指示等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B.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政行为实施城市规划的C.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D.是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授权,运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13.柯布西埃的(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分数:1.00)A.明天城市B.未来城市C.光辉城市D.现代城市14.城市规划是( )。(分数:1.00)A.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7、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B.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空间系统,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C.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过渡,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D.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的人力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15.车流对向行驶的城市道路,当设计车速达到( )时,必须设置中央隔离带。(分数:1.00)A.35

    8、km/hB.40km/hC.50km/hD.60km/h16.不属于唐长安城布局特点的是( )。(分数:1.00)A.自然而不循规蹈矩B.中轴对称布局C.规整的方格网D.居住里坊制17.市区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应有( )长。(分数:1.00)A.2 个停车位B.3 个停车位C.4 个停车位D.5 个停车位18.下列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的主要体现,看法有误的是( )。(分数:1.00)A.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增强城市行政建设B.通过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所作的调查研究对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深刻的剖析,抓住矛盾和问题结症,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C.

    9、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明确本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D.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有效指导实施19.在以下几种竖向规划设计方法中,( )适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分数:1.00)A.设计等高线法B.高程箭头法C.挖方填方法D.纵横断面法20.( )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分数:1.00)A.基础产业B.服务性产业C.经济产业D.信息产业21.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 )。(分数:1.00)A.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B.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附件C.综合规划报告和专题

    10、规划报告D.基础资料和主要图纸22.城市人防工程的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宜大于( )。(分数:1.00)A.70mB.100mC.150mD.300m23.下列有关城市规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和法人和社会团体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引,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其他人合作24.具体而言,一般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包括( )。地理位置条件分析,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与利用分析区域运输系统及容量分析土地利

    11、用及水资源分配分析;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分析区域人口构成与增长分析区域经济、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分析(分数:1.00)A.B.C.D.25.下列有关人均避震疏散面积描述有误的一项为( )。(分数:1.00)A.当城市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 1.0m2B.当城市设防烈度为 7 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 1.5m2C.当城市设防烈度为 8 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 2.1m2D.当城市设防烈度为 9 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 2.5m226.在城市规划中,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 )。(分数:1.00)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

    12、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27.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城市化进程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B.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大D.社会发展依赖于城市化进程28.为解决车辆停驻而设置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没有( )。(分数:1.00)A.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公共停车场(包括停车楼和地下车库)B.城市公路两旁建筑物前小块停车场C.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停车场D.超级市场、大型缄外游憩地的停车场29.城市性质确定的依据应当以区域规划为主,如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编制时间过久,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

    13、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市性质展开全面调查和分析,应当( )。从地区着手,由面到点,调查分析周围地区所提供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水平和对工业的要求,以及与附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全面调查分析本市所在地点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和现有基础,以及附近的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等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部门对发展本市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的客观依据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分析,进行地区综合平衡,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性质(分数:1.00)A.B.C.D.30.渐进规划方法的最大不足是( )。(分数:1.00)A.强调对现状的

    14、维持和过于保守B.这种规划方法的实行在知识、资料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很难的C.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从而不能为社会所接受D.推行起来不易付诸实施31.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中不包括( )。(分数:1.00)A.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B.城市人民防空袭工程系统C.城市消防工程系统D.城市人民生活救济工程系统32.1994 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其内容不包括( )。(分数:1.00)A.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B.保护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C.保护规划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验过程D.保护规划的成果要求33.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 )。(分数:1.00)A.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B.

    15、强调社会公平C.强调经济增长D.强调环境保护34.( )是城市土地的最基本自然属性。(分数:1.00)A.流动性B.承载C.密度D.疏通35.按道路功能划分,城市道路包括( )。(分数:1.00)A.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B.货运道路,客运道路C.机动车道路、非机动车道路D.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四块板36.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 )。(分数:1.00)A.1:200001:10000B.1:100001:5000C.1:20001:1000D.1:10001:50037.城市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它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布局。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

    16、1.00)A.区域规划所确定的规划项目在城市的空间安排等内容,需要城市规划来进一步予以落实B.区域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城镇性质、城镇人口规模及其合理的空间分布均需通过城市规划使其进一步具体化并得到落实C.区域规划所确定的城镇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区域内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等,均需通过城市规划使其进一步具体化并得到落实D.在区域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原方案做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38.城市物质环境的优化表现具有( )两个方面的空间属性。(分数:1.00)A.可达性和区位性B.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C.内部效应和区位性D.可达性和外部效应39.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17、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分数:1.00)A.水土流失B.山体滑坡C.地基承载力D.地震40.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分区规划的重大原则,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B.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C.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规定分区范围内务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及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D.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分区内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41.下列选项中,关于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规定的阐述中,错误的一项为( )。(分数:1.00)A.

    18、在线路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 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 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方向迎面错开 30mB.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 150m,并不得大于 200mC.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km,其用地面积为 300600m 2D.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 10001400m 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另外附加面积4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分数:1.00)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其后续动力B.农业为城市化提供生产原料、

    19、提供市场、提供劳动力C.工业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得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D.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43.公路汽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关于它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按其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B.按其作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停车站C.按其车站所处的地位可分为起、终点站和区段站D.按其功能可分为休息站和就餐站44.发展规划编制体系一般可以分为( )。(分数:1.00)A.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或称为开发控制规划)两个层面B.战略性发展规划和长期性规划C.实施性发展规划和总体性规划D.长期性发展规划和总体发

    20、展规划45.我国政府规定,地震强度在(, )级以上的地区不宜作为城市用地。(分数:1.00)A.8B.9C.10D.1146.下列对城镇群体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城镇体系的群体性是由一群或一组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一个或少数几个城镇不能构成B.只有一定数量以上的城镇的聚集才能成体系C.群体性使其具有差异性、多样性,这是一个群体能够存在而必然会具有的特性D.群体要能协调运转、发挥功能,合理分工是基本要求之一47.对城市防洪防涝标准的含义理解有误的是( )。(分数:1.00)A.防洪标准是防洪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指防洪对象应具备的防洪能力,一般可用可防御

    21、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B.根据防洪对象的不同,分为设计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两级标准两种C.防洪工程设计是以洪峰流量和水位为依据的,常选定某一额定频率(通常用重现期的倒数表示)D.位于平原、湖洼地区,防御持续时间长的江河洪水或湖泊高水位的地区,二般在各等级的防洪标准范围内取较低的标准48.17 世纪,巴黎的城市改建工程体现了( )的影响,形成放射状的街道,且轴线对称,具有雄伟壮丽的宫殿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分数:1.00)A.中世纪城市B.古罗马风C.古典主义思潮D.现代城市规划49.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的分界点,一般约为( )。(分数:1.00)A.68kmB.812kmC.12

    22、15kmD.1518km50.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量不大,有一定酌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的道路最好选用( )类型横断面形式的道路。(分数:1.00)A.一块板B.两块板C.三块板D.四块板51.对城市布局结构的评价,应着重于( )。城市结构用地布局是否合理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要求城市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布局(分数:1.00)A.B.C.D.52.区域规划理论的奠基人是( )。(分数:1.00)A.伊利尔沙里宁B.格迪斯C.柯布西埃D.霍华德53.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是(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

    23、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通过加快建设周边的新城,并使其慢慢的具有独立性和吸引力,对涌入城市中的人口起到截流和疏散的作用(分数:1.00)A.B.C.D.54.通过公共财政的预算拨款,直接投资兴建城市道路,这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的体现。(分数:1.00)A.行政机制B.财政机制C.法律机制D.社会机制55.城市所在区域的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方面。(分数:1.00)A.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B.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C.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

    24、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D.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56.霍华德的规划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在其论述过程中更多体现对( )的关注。(分数:1.00)A.建筑、工程内容B.生态环境C.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经济D.解决“城市病”57.经济机制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以自愿等价为原则。下列有关经济机制的表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分数:1.00)A.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口B.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包括各种附加费,通过有偿服务来筹集和归还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并维持正常运转C.通过出让某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有偿出让基础设施的经营权,以及采

    25、用 BOT 方式D.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做到政务公平,并有健全的信访、申诉受理和复议机构及程序58.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不包括( )。(分数:1.00)A.法律机制B.政治机制C.财政机制D.经济机制59.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示,主要用于比较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几何图形法 等值线法 方格网法 图表法(分数:1.00)A.B.C.D.60.港口岸线的水深需达到( )时,才可以停泊万吨级船舶。(分数:1.00)A.大于 8mB.大于 10mC.大于 12mD.大于 15m61.市域规划和地区级规划在我国各区域规划体系的意义是( )。(分数:1.00)A.在我国按行政区划分的各区域规划体系中起到承

    26、上启下的枢纽作用B.发挥中心城市作用C.对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D.以上三项都正确62.城市现状条件评价是指城市各类物质的现有状况及其服务水平与质量。现状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分数:1.00)A.城市现状用地布局、城市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经济构成现状的特征B.城市现状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及社会经济构成现状的特征C.城市交通运输条件、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会经济构成现状的特征D.城市现状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运输条件63.( )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分数:1.00)A.城市与城市以外地区的各种联系B.城市的交通是否畅通便捷C.是否能经

    27、济地获得动力和用水供应D.是否有足够合适的建设用地64.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趋势,下列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一项是( )。(分数:1.00)A.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物质环境的需要发生变化,将会加速有些物业的价值下降B.城市中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使有些地区获得新的开发机遇C.公共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或旧区改造中,使得原有物业价值上升D.技术进步使建筑物向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土地价值随之上升,为再开发提供了良机6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 )的重要标志。(分数:1.00)A.城市规划B.城市文化C.城市文明D.城市环保66.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首先由(

    28、)组织制定总体规划纲要。(分数:1.00)A.国务院B.城市所在省政府C.城市人民政府D.城市人大常委会67.为便于了解工程管线的具体编制方法,首先要制定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原则,其中不包括( )。(分数:1.00)A.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B.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C.规划中各种管线的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城市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D.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条件下节约用地68.( )年,英国产生了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分数:1.00)A.1900B.1901C.1909D.191969

    29、.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C.确定区域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70.行政行为特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人,依法代表( ),基于行政职权所单方作出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分数:1.00)A.企业B.社会团体C.国家D.行政机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71.目前阶段,我国实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 )。(分数:2.00)A.法规体系B.编制体系C.行政体系D.总体规划体系E.分区规

    30、划体系72.决定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 )。(分数:2.00)A.人类的相互依赖B.人类的相互竞争和人口不断增长C.人类的相互竞争D.土地的多少E.工业的发达程度73.下列对“后工业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A.第二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B.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C.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农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D.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少E.第二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一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74.一般通过

    31、采用( )方法来确定城市性质。(分数:2.00)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定位分析D.空间模型分析E.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75.以下各项区域中,不宜向公众开放的有( )。(分数:2.00)A.森林公园B.水源保护区C.城市组团分割带D.江心洲E.自然保护区76.下列选项不符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的叙述是( )。(分数:2.00)A.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操作B.城市规划管理法规C.对城市土地的分配和安排D.政策引导和信息供应E.市容市貌管理办法77.本城市在夏季经常产生“热岛效应”,减少城市热岛的措施主要有( )。(分数:2.00)A.减少水泥路面,多修土路B.增设大面积水体C.增设

    32、大面积绿地D.减少玻璃幕墙面积E.减少建筑数量7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属于用地控制的是( )。(分数:2.00)A.用地兼容性B.容积率C.用地位置D.最小地块规模E.用地边界79.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分为( )。(分数:2.00)A.“绝对集中”时期B.“相对集中”时期C.“相对分散”时期D.“绝对分散”时期E.“绝对开发”时期80.城市分区规划的图纸包括( )。(分数:2.00)A.规划分区图B.细部结构图C.分区现状图D.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E.各项专业规划图81.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有( )。(分数:2.00

    33、)A.卫星城理论B.同心圆理论C.垂直花园城市理论D.扇形理论E.多核心理论82.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正确的是( )。(分数:2.00)A.次要让主要B.低速让高速C.交通性让生活性D.新建的让已建的E.适当分离83.标志着我国政府把城市交通问题的重点转向了更为宏观、全面而综合的战略与规划层面,并使城市交通行业对交通问题的解决转向新的观念的两个文件分别是( )。(分数:2.00)A.关于加快交通需求的决定B.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行动计划C.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D.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E.中国 21 世纪议程8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分数:2.00)A.城市

    34、发展方向B.城市发展规模C.城市布局D.城市空间结构E.经济发展85.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规划调查包括的内容是( )。(分数:2.00)A.区域环境B.历史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环境E.经济环境86.中心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其经济职能具有多级性B.其形成和发展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制约C.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镇既相互干扰,也相互促进D.每个中心城市均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E.其政治职能具有多级性87.在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方法和步骤要因地因时制宜,不可固定。以下有关详细规划阶段做法正确的有( )。(分数:2.

    35、00)A.道路红线的设计标高与居住小区内自然地形的标高相关较大,在红线内可以做一段斜坡,不必将居住小区内部的设计标高普通压低,以免挖方太多B.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不要过大的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周围的自然等高线C.居住小区内用地坡度较大时,可以建一些挡土墙,形成一些台地,以便布置建筑物,但不必考虑底层房屋的室外用地D.居住小区内的地面排水,根据不同地形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坡度大时要用石砌以免冲刷,部分也用沟管,在低处设进水口E.以上说法全都错误88.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应( ),(分数:2.

    36、00)A.完善资质管理B.完善市场管理C.加强层级监督D.完善人才激励机制E.依法行政8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科技创新B.信息技术C.服务产业D.知识转让E.人力素质90.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可分为( )。(分数:2.00)A.古都型B.现代风貌型C.特殊职能型D.特殊史迹型E.近现代史迹型91.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特点是( )。(分数:2.00)A.教堂占据城市中心B.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C.壮丽的宫殿花园D.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E.广场和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核心92.通过居民出行调查,可以( )。(分数:2.0

    37、0)A.研究居民出行生成形态B.得到交通生成指标C.居民出行规律D.居民出行生成与土地使用特征之间的关系E.了解人口大致分布情况93.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制定城市规划就是制定城市公共政策B.实施城市规划就是实施城市公共政策C.城市规划的实施与城市公共政策完全是不同的概念D.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贯彻既定的公共政策,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低效,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94.西谛主要通过( )等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数:2.00)A.广场B.街道C.交通工具D.建筑E.小品95.在详细规划阶

    38、段,竖向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要因地因时制宜,不可固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道路红线的设计标高与居住小区内自然地形的标高相关较大,在红线内可以做一段斜坡,不必将居住小区内部的设计标高普遍压低,以免挖方太多B.在布置建筑物时应尽量配合原地形,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在照顾朝向的条件下,争取与等高线平行,尽量不要过大的改动原有的自然等高线,或只改变建筑物基底周围的自然等高线C.居住小区内用地坡度较大时,可以建一些挡土墙,形成一些台地,以便布置建筑物,但不必考虑底层房屋的室外用地D.居住小区内的地面排水,根据不同地形条件采用不同方式。坡度大时要用石砌以免冲刷,部分也用沟管,在低处设进水

    39、口E.纵横断面法多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96.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燃气储气工程的是( )。(分数:2.00)A.天然气门站B.煤气厂C.各种管道燃气的储气站D.石油液化气的储存站E.燃气调压站97.在居住区的控制中,不属于规定性指标的是( )。(分数:2.00)A.建筑形式B.容积率C.基础设施D.建筑间距E.人口容量98.下列选项对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合理间距的用地B.住宅基底C.住宅基底和四周敬水用地D.住宅基底和四周 4m 以内的用地E.宅基周围的用地99.由霍华德组织的是( )。(分数:2.00)A.雅典宪章撰写B.田园城市

    40、莱彻沃斯的建设C.田园城市协会成立D.马丘比丘宪章的撰写E.田园城市有限公司成立100.公共交通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A.运量大B.投资大C.集约化经营D.占地空间小E.污染小城市规划原理-101 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对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意义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B.以环境保护法规作为城市规划的相关法规,开发活动还必须与环境保护法规相符合C.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在规

    41、划法规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或制定环境保护条例D.要求具有不利环境影响的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使公众有机会参与评议,规划部门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审理 解析:A、B、C 都是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意义及表现方式的正确理解。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有一个包容各工程系统在内的总工作程序,协调进行城市各工程系统规划。 ( )不属于系统规划总工作程序的阶段。(分数:1.00)A.拟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目标B.编制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C.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D.编制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解析:除 A、B、C 项属于系统规划总工作程度的阶段外,还有编制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阶段。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

    42、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分数:1.00)A.都市村落 B.绿色住区C.生态住区D.可持续发展住区解析:在城市大发展中,城市郊区逐渐被新开发的地区所包围,形成与城市生活及空间布局不同的较为完整的用地,被称为“都市村落”。4.1997 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其中提出( )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分数:1.00)A.保证基本生活质量B.与自然协调C.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 D.有机综合多功能解析: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5.下列不属于城市产业构成演化趋势

    43、的是( )。(分数:1.00)A.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B.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到垂直结构C.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D.以经济活动的层面到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产业构成变化 解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产业构成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变为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导致城市体系的两极分化。6.两块板道路通常是利用中央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两部分。下列关于中央分隔带的设置和两块板道路的交通组织应该考虑的问题,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 60km/h 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B.有较高

    44、的景观和绿化要求,对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可以使用较宽的绿化分隔带形成景观绿化环境 C.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随地形变化而变化,以减少土方量和道路造价,增加道路美观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机动车与自行车基本上不发生矛盾,不必设置较宽的绿化带来调配解析:规范规定车速大于 50km/h 时,就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当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车速都较大时,必须设置绿化带。7.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 )。(分数:1.00)A.公元前 5000 年左右B.公元前 4000 年左右C.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D.公元前 2000 年左右解析:城市是从

    45、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形成的,至今已有 5000 年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考古发现城市出现在公元前 3000 年,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8.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可分为( )。(分数:1.00)A.两类:货运交通枢纽和客运交通枢纽B.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和行政机关性交通枢纽C.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性枢纽和城镇建筑性交通枢纽D.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和设施性交通枢纽 解析:城市交通枢纽可分为三类: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9.下列属于行政区最基本要素的是( )。(分数:1.00)A.一个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

    46、心B.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C.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D.一个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行政区名称解析:人口和地域是行政区的最基本要素。人口多少和面积大小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10.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特点是( )。(分数:1.00)A.各自独立,毫无关系B.全部运用C.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弥补 D.多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解析: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信赖,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一般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11.历史文化名城是( )。(分数:1.00)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有悠久历史的城市B.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

    47、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C.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D.城市历史悠久,保存了很多文物,又建了仿古建筑的城市解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审定,不但看重城市的历史,还要看当前是否有保存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是否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2.下列选项对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1.00)A.是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宪法,采取命令、指示等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B.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政行为实施城市规划的C.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D.是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授权,运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规定

    48、等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的 解析: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机制,就是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的授权,运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规定、计划、标准、通知许可等行政行为来实施城市规划。13.柯布西埃的(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分数:1.00)A.明天城市B.未来城市C.光辉城市 D.现代城市解析:1931 年,柯布西埃发表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以前各种规划的深化。14.城市规划是( )。(分数:1.00)A.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

    49、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B.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空间系统,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C.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过渡,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D.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的人力资源,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对城市规划概念的正确理解。15.车流对向行驶的城市道路,当设计车速达到( )时,必须设置中央隔离带。(分数:1.00)A.35km/hB.40km/hC.50km/h D.60km/h解析:为了减少对向行驶的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 50km/h 时,必须设中央隔离带。形成以绿化为主的隔离,形成两块板道路横断面形式。16.不属于唐长安城布局特点的是( )。(分数:1.00)A.自然而不循规蹈矩 B.中轴对称布局C.规整的方格网D.居住里坊制解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0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