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与基础及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有关建筑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原则,哪一条不恰当?(A) 地基为均匀而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壤,在承载能力满足建筑总荷载时,基础按最小埋置深度考虑,但不小于 900mm(B) 基础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础应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不少于 200mm(C)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基础埋置深度 1000mm(D) 冻胀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基础应埋在冰冻线以下不少于 200mm(分数:1.00)A.B.C.D.2.关于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下列表述哪项不正确?(A) 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尽量放在地下水位以上(B) 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放在最大
2、冻结深度以下(C)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总高度的 1/20(D) 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0.5m(分数:1.00)A.B.C.D.3.下列对各种刚性基础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 灰土基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潮湿地基上不宜采用(B) 用作砖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必须在 MU5 以上,砂浆一般不低于 M2.5(C) 毛石基础整体性欠佳,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用(D) 混凝土基础的优点是强度高,整体性好,不怕水,它适用于潮湿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分数:1.00)A.B.C.D.4.砖基础要设大放脚,如果工程荷载和地基条件相同,试问下列各图哪种基础构造既安全、又经济?(分数:1.0
3、0)A.B.C.D.5.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共分几级?(A) 2 级 (B) 3 级 (C) 4 级 (D) 5 级(分数:1.00)A.B.C.D.6.确定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下列哪一项是决定因素?(A) 工程设计最大地下水头 (H)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C) 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D) 工程的耐久年限和材料的防水性能(分数:1.00)A.B.C.D.7.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几级?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质变质失效的储物场所应确定为几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分为 5 级,确定为三级 (B) 分为 3 级,确定为三级(C) 分为 2 级,确定为二级 (D) 分为 4
4、级,确定为二级(分数:1.00)A.B.C.D.8.某地下室是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且为重要的战备工程,其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分数:1.00)A.B.C.D.9.地下建筑防水设计的下列论述中,哪一条有误?(A) 地下建筑防水材料分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B)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应遵循“刚柔相济”的原则(C) 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均属于刚性防水材料(D) 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均属于柔性防水材料(分数:1.00)A.B.C.D.10.建筑物地下室主体的防水设防,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防水混凝土为主,渗入型涂抹防水层为辅(B) 防水混凝土为
5、主,柔件防水层为辅(C) 柔性防水层为主,防水混凝土为辅(D) 防水混凝土与柔性外防水层并重,应相互结合(分数:1.00)A.B.C.D.11.当设计地下水位于地下室底板标高以下,可仅以防潮层代替防水层,但不可能隔绝下列哪一种水源?(A) 毛细管作用形成的地下土质潮湿(B) 由地表水(雨水、绿化浇灌水等)下渗的无压水(C) 由于邻近排水管井渗漏形成的无压水(D) 由于地下不透水基坑积累的滞留水(分数:1.00)A.B.C.D.12.关于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措施的表述,哪条是错误的?(A) 周围土壤有可能形成地表滞水渗透时,采用全防水做法(B) 设计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且距室外地坪不足 2m
6、时,采用全防水做法(C) 设计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 0.35m,周围土壤无形成地表滞水渗透可能时,采用全防水做法(D) 设计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且距室外地坪大于 2m 且无地表滞水渗透可能时,采用上部防潮下部防水做法,防水层收头高度定在与设计地下水位相平(分数:1.00)A.B.C.D.13.下列哪项不是设计地下水位标高的确定因索?(A) 最高地下水位(B) 地表水、上层滞水和毛细管水的作用(C) 建成后局部改变地形地貌可能引起的水文地质变化(D) 施工和投入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数:1.00)A.B.C.D.14.地下工程的防水构造中,下列哪个部位不能单独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作为防水措施?(
7、A) 施工缝防水构造 (B) 后浇带防水构造(C) 变形缝防水构造 (D) 预埋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分数:1.00)A.B.C.D.15.当地下最高水位高于建筑物底板时,地下防水的薄弱环节是:(A) 底板 (B) 变形缝 (C) 侧板 (D) 阴阳墙角(分数:1.00)A.B.C.D.16.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宜优先考虑采用哪种防水方法?(A) 沥青卷材防水层 (B) 水泥砂浆防水层(C) 涂料防水层 (D) 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分数:1.00)A.B.C.D.17.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有关选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的规定,哪条不恰当?(A) 抗渗等级的确定,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最
8、大水头的比值按规定选用(B) 地下防水工程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 0.5MPa(C) 地下防水工程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 0.6MPa(D) 确定施工用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时,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 0.2MPa(分数:1.00)A.B.C.D.18.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是根据下列哪一条确定的?(A)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B) 最大水头(C) 最大水头与混凝土壁厚的比值 (D) 地下室埋置深度(分数:1.00)A.B.C.D.19.某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底板 300mm 厚,外墙板 250mm 厚,最大水头2000mm,试问抗渗强度等级选用多大为宜?(A) S6 (B
9、) S8 (C) S10 (D) S12(分数:1.00)A.B.C.D.20.建筑工程基础埋置深度为 15m 时,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是以下哪一级?(A) S6 (B) S8 (C) S10 (D) S12(分数:1.00)A.B.C.D.21.设计地下抗水压结构的质量时,下述哪个正确?(A) 可小于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的 20%(B) 应等于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C) 应比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大 10%(D) 应比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大 50%(分数:1.00)A.B.C.D.22.关于防水混凝土结构及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规定,哪一条是错误的?(A) 钢筋混凝土立墙单排配筋时最小厚度为
10、 150mm(B) 钢筋混凝土立墙双排配筋时最小厚度为 250mm(C) 钢筋混凝土底板最小厚度为 150mm(D) 钢筋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最小尺寸为 35mm(分数:1.00)A.B.C.D.23.地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最小值是多少?(A) 25mm (B) 30mm (C) 35mm (D) 50mm(分数:1.00)A.B.C.D.24.地下室防水设计的下列论述中,哪一条有误?(A)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应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在迎水面设柔性防水层(B)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 S8(C)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D)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
11、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MPa(分数:1.00)A.B.C.D.25.下图所示地下工程防水设计采用卷材附加防水构造,其中哪个设计不够合理?(分数:1.00)A.B.C.D.26.卷材防水层应根据防水标高(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下皮的高度)确定卷材层数。以下表述哪一项不恰当?(A)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3m 时为 3 层(B)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36m 时为 4 层(C)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612m 时为 5 层(D) 选用橡胶、塑料类卷材时,均应用 2 层(分数:1.00)A.B.C.D.27.有关地下建筑防水层厚度,下面哪一条有误?(A)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
12、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4mm(B) 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1.2mm(C) 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 6mm(D) 采用掺和料的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 18mm(分数:1.00)A.B.C.D.28.如图 B1-1 所示,砖墙和抹灰层的下述作用中,哪些是正确的?附加防水层附加保温层施工回填土过程中,保护防水层建筑长期使用中,压紧和保护防水层(分数:1.00)A.B.C.D.29.下列哪一种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结构主体的背水面?(A) 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 (B)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C) 硅橡胶防水涂料 (D) 丁苯胶乳沥青防水涂料(分数:1.0
13、0)A.B.C.D.30.关于地下工程涂料防水层设计。下列哪条表述是错误的?(A) 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迎水面(B) 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背水面(C) 粘结性、抗渗性较高的有机防水涂料也可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D) 采用无机防水涂料时,应在阴阳角及底板增加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分数:1.00)A.B.C.D.31.埋深 12 米的重要地下工程,主体为钢筋防水混凝土结构。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设置涂料防水层,在下列涂料防水层中应优先采用哪一种?(A) 丙烯酸酯涂料防水层 (B) 渗透结晶型涂料防水层(C) 水泥聚合物涂料防水层 (D) 聚氨酯涂料防水层(分数:1.00)A.B.C.D.32
14、.地下工程防水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查容易等要求,其构造和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基或结构变形情况及水压、水质和防水等级确定,以下构造选型哪种不恰当?(A) 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小于 10mm 的变形缝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B) 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粘贴橡胶片构造(C) 水压等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附贴式橡胶止水带(D) 水压大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分数:1.00)A.B.C.D.33.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变形缝设计,下列表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15、?(A)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 30mm(B)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 2030mm(C)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 2030mm(D) 用于高层建筑沉降的变形缝不得小于 60mm(分数:1.00)A.B.C.D.34.地下工程变形缝宽度一般应为多少?(A) 90100mm (B) 120150mm (C) 5070mm (D) 2030mm(分数:1.00)A.B.C.D.35.如图 B1-2 所示,地下防水工程钢筋混凝土底板变形缝埋设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两侧各 400 范围内,混凝土底板的最小厚度 h 应为:(分数:1.00)A.B.C.D.36.图 B1
16、-3 为某工程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构造设计,试问下图哪个部位设计不当?(分数:1.00)A.B.C.D.37.下述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后浇带构造措施,哪一条是不恰当的?(A) 后浇带是刚性接缝构造,适用于不允许留柔性变形缝的工程(B) 后浇带应有结构设计留出钢筋搭接长度并架设附加钢筋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两侧混凝土(C) 后浇带的留缝形式可分为阶梯式、单直式或企口式,留缝宽一般为 600700mm(D) 后浇缝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六个星期后方能浇捣,并养护不少于 28d(分数:1.00)A.B.C.D.38.地下工程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墙体的水平施工缝设置位置,下列哪一项是错
17、误的?(A) 墙体水平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200mm 的墙体上(B) 墙体水平缝距洞口边沿不应小于 300mm(C) 墙体水平缝不应留在底板与墙体交接处(D) 墙体水平缝可留在顶板与墙体交接处(分数:1.00)A.B.C.D.39.下图所示,四种防水混凝土墙体水平施工缝的构造形式中,哪一种形式不宜提倡?(分数:1.00)A.B.C.D.40.作为地下防水工程墙体防水混凝土的水平施工缝,下列哪种接缝表面较常被使用?(分数:1.00)A.B.C.D.41.关于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下列表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A) 人员出入口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 300mm(B) 设有排水设施时,汽车坡道出入
18、口宜高出室外地面 100mm(C) 附建式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面高度 500mm 以上(D) 窗井墙高出室外地面不得小于 300mm(分数:1.00)A.B.C.D.地基与基础答案解析(总分:41.00,做题时间:90 分钟)1.下列有关建筑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原则,哪一条不恰当?(A) 地基为均匀而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壤,在承载能力满足建筑总荷载时,基础按最小埋置深度考虑,但不小于 900mm(B) 基础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础应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不少于 200mm(C) 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基础埋置深度 1000mm(D) 冻胀土地基上的一般建筑,基础应埋在冰
19、冻线以下不少于 200mm(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1989)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0.5m。2.关于建筑物基础的埋置深度,下列表述哪项不正确?(A) 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尽量放在地下水位以上(B) 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应放在最大冻结深度以下(C)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总高度的 1/20(D) 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0.5m(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
20、02)规定: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高层建筑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201/18。3.下列对各种刚性基础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 灰土基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潮湿地基上不宜采用(B) 用作砖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必须在 MU5 以上,砂浆一般不低于 M2.5(C) 毛石基础整体性欠佳,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用(D) 混凝土基础的优点是强度高,整体性好,不怕水,它适用于潮湿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要求(表 8.1.2),用作砖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不低于
21、MU10,砂浆不低于 MU5。4.砖基础要设大放脚,如果工程荷载和地基条件相同,试问下列各图哪种基础构造既安全、又经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选项 C、D 中均无垫层。A 和 B 比较,都满足砖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 1:1.5,但 B 为1:2。5.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共分几级?(A) 2 级 (B) 3 级 (C) 4 级 (D) 5 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3.2 防水等级,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将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参见表 B1-1。表 B1-1 地下工程防水等
22、级标准 防水等级 标准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 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1 处,单个湿溃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1m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6/1000;任意 100m2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4 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2m2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 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过 7 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 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3m2四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23、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 2L/(m2d);任意 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 4L/(m2d)6.确定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下列哪一项是决定因素?(A) 工程设计最大地下水头 (H)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C) 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D) 工程的耐久年限和材料的防水性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同上。7.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几级?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质变质失效的储物场所应确定为几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分为 5 级,确定为三级 (B) 分为 3 级,确定为三级(C) 分为 2 级,确定为二级 (D) 分为 4 级,确定为二级(分数:1
24、.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参见表 B1-2。表 B1-2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一级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二级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三级 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战备工程四级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8.某地下室是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
25、且为重要的战备工程,其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为:(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参考表 B1-2。9.地下建筑防水设计的下列论述中,哪一条有误?(A) 地下建筑防水材料分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B)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应遵循“刚柔相济”的原则(C) 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均属于刚性防水材料(D) 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均属于柔性防水材料(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条文说明 4.4.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各种活性化学物质配制的新
26、型刚性防水材料。10.建筑物地下室主体的防水设防,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防水混凝土为主,渗入型涂抹防水层为辅(B) 防水混凝土为主,柔件防水层为辅(C) 柔性防水层为主,防水混凝土为辅(D) 防水混凝土与柔性外防水层并重,应相互结合(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参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条文说明 1.0.3(原规范 1.0.3,修改条文):防水原则既要考虑如何适应地下工程种类的多样性问题,也要考虑如何适应地下工程所处地域的复杂性的问题,同时还要使每个工程的防水设计者在符合总的原则的基础上可根据各自工程的特点有适当选择的自由。原规范提出的防水原则
27、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从修编过程中征求的意见来看,使用单位对这一原则也是基本满意的。根据征求的意见,这次对原提出的原则增加了“刚柔相济”这一内容。原来的原则只规定了各种防水方法相结合,这次加的内容是从材性角度要求在地下工程中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结合使用。实际上目前地下工程不仅大量使用刚性防水材料,如结构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也大量使用柔性防水材料,如细部构造处的一些部位、主体结构需要采取柔性防水的部位,因此增加的内容是符合目前工程实际的。11.当设计地下水位于地下室底板标高以下,可仅以防潮层代替防水层,但不可能隔绝下列哪一种水源?(A) 毛细管作用形成的地下土质潮湿(B) 由地表水(雨水、绿化
28、浇灌水等)下渗的无压水(C) 由于邻近排水管井渗漏形成的无压水(D) 由于地下不透水基坑积累的滞留水(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当地下水的常年设计水位和最高水位均在地下室底板标高之下,而且地下室周围没有其他因素形成的滞水时,地下室不受地下水的直接影响,墙体和底板只受无压水和土壤中毛细管水的影响,地下室只需做防潮处理。12.关于地下室防水工程设防措施的表述,哪条是错误的?(A) 周围土壤有可能形成地表滞水渗透时,采用全防水做法(B) 设计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且距室外地坪不足 2m 时,采用全防水做法(C) 设计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 0.35m,周围土壤无形成地表滞水渗透
29、可能时,采用全防水做法(D) 设计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且距室外地坪大于 2m 且无地表滞水渗透可能时,采用上部防潮下部防水做法,防水层收头高度定在与设计地下水位相平(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同上。13.下列哪项不是设计地下水位标高的确定因索?(A) 最高地下水位(B) 地表水、上层滞水和毛细管水的作用(C) 建成后局部改变地形地貌可能引起的水文地质变化(D) 施工和投入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规定:第 2.1.3 条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潜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
30、,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合理确定工程防水标高。14.地下工程的防水构造中,下列哪个部位不能单独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作为防水措施?(A) 施工缝防水构造 (B) 后浇带防水构造(C) 变形缝防水构造 (D) 预埋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中,图 5.1.6 1、5.1.6-2、 5.1.6-3 为变形缝防水构造,采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其他防水措施复合使用。图 4.1.21-1 所示为遇水膨胀止水条单独使用在施工缝的防水构造中;图 5.2.2-3 所示为遇水膨胀止水条单独使用在后浇带防水构造
31、中;图 5.3.3-2 所示为预埋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圈。15.当地下最高水位高于建筑物底板时,地下防水的薄弱环节是:(A) 底板 (B) 变形缝 (C) 侧板 (D) 阴阳墙角(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的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是防水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应特别引起注意。16.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宜优先考虑采用哪种防水方法?(A) 沥青卷材防水层 (B) 水泥砂浆防水层(C) 涂料防水层 (D) 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宜优先考虑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
32、17.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有关选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的规定,哪条不恰当?(A) 抗渗等级的确定,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最大水头的比值按规定选用(B) 地下防水工程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 0.5MPa(C) 地下防水工程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 0.6MPa(D) 确定施工用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时,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 0.2MPa(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规定:3.1.1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不应小于 0.6MPa。18.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是根据下列哪一条确定的?(A)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B) 最大水头(C)
33、 最大水头与混凝土壁厚的比值 (D) 地下室埋置深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规定:3.1.1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及地下水最大水头的比值,按表 B1-3 规定选用。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 B1-4 的规定。即:根据地下工程埋置深度确定。注:该题在 2001 年以前,应选择 C。19.某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底板 300mm 厚,外墙板 250mm 厚,最大水头2000mm,试问抗渗强度等级
34、选用多大为宜?(A) S6 (B) S8 (C) S10 (D) S12(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参考表 B1-3 选用。20.建筑工程基础埋置深度为 15m 时,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是以下哪一级?(A) S6 (B) S8 (C) S10 (D) S12(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参考表 B1-4 选用。21.设计地下抗水压结构的质量时,下述哪个正确?(A) 可小于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的 20%(B) 应等于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C) 应比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大 10%(D) 应比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大 50%(分数:1.00)A.B.C. D.解
35、析:解析 抗水压结构的质量应比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大 10%,以防浮起。22.关于防水混凝土结构及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规定,哪一条是错误的?(A) 钢筋混凝土立墙单排配筋时最小厚度为 150mm(B) 钢筋混凝土立墙双排配筋时最小厚度为 250mm(C) 钢筋混凝土底板最小厚度为 150mm(D) 钢筋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最小尺寸为 35mm(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防水混凝土结构最小厚度:钢筋混凝土立墙单排配筋时 200mm,立墙双排配筋时 250mm,底板最小厚度为 150mm。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的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
36、小于 35mm(新规范为 50mm)。23.地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最小值是多少?(A) 25mm (B) 30mm (C) 35mm (D) 50mm(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原规范为 200mm);3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原规范为 35mm)。注意同上题的比较。24.地下室防水设计的下列论述中,哪一条有误?(A) 地下建筑防水设计应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在迎水面设柔性防水层(B)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
37、级不得低于 S8(C)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D)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MPa(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 S6。25.下图所示地下工程防水设计采用卷材附加防水构造,其中哪个设计不够合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照卷材附加防水构造的要求,粘贴防水卷材应高出最高水位(水头)0.51m,之上部分可作防潮处理,卷材外侧再砌半砖保护墙一道。26.卷材防水层应根据防水标高(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下皮的高度)确定卷材层数。以下表述哪一项不恰当?(A)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3m 时为
38、3 层(B)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36m 时为 4 层(C) 选用沥青卷材,防水标高为 612m 时为 5 层(D) 选用橡胶、塑料类卷材时,均应用 2 层(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4.3.5橡胶、塑料类卷材的层数,宜为一层。石油沥青油毡层数则根据地下室的最大水头确定。见表 B1-5。因规范更新,此题考查点请参考下题。表B1-5 油毡层数的确定 最大计算水头/m卷材承受压力/MPa卷材层数 说明0 12 防无压水.30.010.053 防有压水360.050.14 防有压水6120.10.25 防有压水120.20
39、.56 防有压水27.有关地下建筑防水层厚度,下面哪一条有误?(A)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4mm(B) 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1.2mm(C) 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 6mm(D) 采用掺和料的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 18mm(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2.5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单层施工宜为 68mm,双层施工宜为 1012mm,掺外加剂、掺合料等的水泥砂浆防水层厚度宜为1820mm4.3.4 卷材防水层为一或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
40、不应小于 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 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6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2.4mm。28.如图 B1-1 所示,砖墙和抹灰层的下述作用中,哪些是正确的?附加防水层附加保温层施工回填土过程中,保护防水层建筑长期使用中,压紧和保护防水层(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卷材外防水做法,在卷材外侧抹灰,砌半砖厚保护墙一道。29.下列哪一种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结构主体的背水面?(A) 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 (B)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C) 硅橡胶防水涂料 (D) 丁苯胶乳沥青防水涂料(
41、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4.1 涂料防水层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可选用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有机涂料可选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4.4.2 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强的粘结性。30.关于地下工程涂料防水层设计。下列哪条表述是错误的?(A) 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迎水面(B) 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背水面(C) 粘结性、抗渗性较高的有机防水涂料也可用于结构
42、主体的背水面(D) 采用无机防水涂料时,应在阴阳角及底板增加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4.4 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应在阴阳角及底板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并增涂 24 遍防水涂料。31.埋深 12 米的重要地下工程,主体为钢筋防水混凝土结构。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设置涂料防水层,在下列涂料防水层中应优先采用哪一种?(A) 丙烯酸酯涂料防水层 (B) 渗透结晶型涂料防水层(C) 水泥聚合物涂料防水层 (D) 聚氨酯涂料防水层(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
43、082001)规定:4.4.3埋置深度较深的重要工程、有振动或有较大变形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弹性高、延伸率大,是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性好、价格较高的优良防水材料。32.地下工程防水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查容易等要求,其构造和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基或结构变形情况及水压、水质和防水等级确定,以下构造选型哪种不恰当?(A) 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小于 10mm 的变形缝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B) 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粘贴橡胶片构造(C) 水压等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附贴
44、式橡胶止水带(D) 水压大于 0.03MPa,变形量为 2030mm 的变形缝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 1081987)规定:8.1.3 对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小于 10mm 的变形缝可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或粘贴橡胶片。8.1.4 对水压小于 0.03MPa,变形量为2030mm 的变形缝,宜用附贴式止水带。8.1.5 水压大于 0.03MPa,变形量 2030mm 的变形缝,应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33.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变形缝设计,下列表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
45、应大于 30mm(B)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 2030mm(C)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 2030mm(D) 用于高层建筑沉降的变形缝不得小于 60mm(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 30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 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5.1.5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 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34.地下工程变形缝宽度一般应为多少?(A) 90100mm (B) 120150mm (C) 5070mm (D) 2030
46、mm(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5.1.5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35.如图 B1-2 所示,地下防水工程钢筋混凝土底板变形缝埋设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两侧各 400 范围内,混凝土底板的最小厚度 h 应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 300mm。36.图 B1-3 为某工程地下室变形缝防水构造设计,试问下图哪个部位设计不当?(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地下工程防
47、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图 5.1.6-2 所示,部位 B 应为嵌缝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条应在 A 与 B 之间。37.下述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后浇带构造措施,哪一条是不恰当的?(A) 后浇带是刚性接缝构造,适用于不允许留柔性变形缝的工程(B) 后浇带应有结构设计留出钢筋搭接长度并架设附加钢筋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两侧混凝土(C) 后浇带的留缝形式可分为阶梯式、单直式或企口式,留缝宽一般为 600700mm(D) 后浇缝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六个星期后方能浇捣,并养护不少于 28d(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
48、01082001)规定:5.2.1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 3060m,宽度宜为 7001000mm。5.2.4 后浇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42d 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 14d 后进行;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范 4.1.22 条(关于施工缝)的规定;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4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5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d。38.地下工程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墙体的水平施工缝设置位置,下列哪一
49、项是错误的?(A) 墙体水平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200mm 的墙体上(B) 墙体水平缝距洞口边沿不应小于 300mm(C) 墙体水平缝不应留在底板与墙体交接处(D) 墙体水平缝可留在顶板与墙体交接处(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规定:4.1.20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原规范为 200mm)。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 150300mm 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