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路面工程(四)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4551       资源大小:165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路面工程(四)及答案解析.doc

    1、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路面工程(四)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U /U施工。 A.场拌法 B.平行作业法 C.层铺法 D.中心站法(分数:1.00)A.B.C.D.2.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U /U。 A.3d B.7d C.14d D.28d(分数:1.00)A.B.C.D.3.沥青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时,运输车的车厢内保持干净,并涂U /U。 A.防粘薄膜剂 B.保温剂 C.缓凝剂 D.乳化剂(分数:1.00)A.B.C.D.4.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说法错误的是U /

    2、U。 A.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抗压强度的 80% B.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 C.在灌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D.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分数:1.00)A.B.C.D.5.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基层宜采用U /U。 A.开级配碎石 B.沥青处治开级配碎石 C.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 D.未筛分碎石(分数:1.00)A.B.C.D.6.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说法错误的是U /U。 A.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 B.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 C.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 时应采用假

    3、缝拉杆型纵缝 D.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 260mm 时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分数:1.00)A.B.C.D.7.下列关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试件采用的是 150mm150mm550mm 的梁形试件 B.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150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C.试件都是高:直径=1:1 的圆柱体标准试件 D.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70.7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分数:1.00)A.B.C.D.8.下列有关沥青路面试验检测说法错误的是U /U。 A.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稳定度法 B.马歇尔稳

    4、定度试验不能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 C.空隙率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 D.流值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分数:1.00)A.B.C.D.9.级配砾石或满足要求的天然砂砾作为路面基层时,应控制其U /U。 A.压实度和含水量 B.CBR 值和含水量 C.压实度和弯拉能力 D.压实度和 CBR 值(分数:1.00)A.B.C.D.10.路面内部排水施工时,以下U /U要求是错误的。 A.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 4560m B.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 C.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低于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D.各项排

    5、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分数:1.00)A.B.C.D.11.不属于公路基层中用无机结合料作为稳定材料的基层是U /U。 A.水泥稳定类基层 B.石灰稳定类基层 C.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 D.沥青稳定类基层(分数:1.00)A.B.C.D.12.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 选用的沥青,对超载车辆、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应选用U /U。 A.改性沥青 B.乳化沥青 C.煤沥青 D.道路石油沥青(分数:1.00)A.B.C.D.13.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实验检测说法正确的是U /U。 A.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 150mm150mm550mm 的梁形试件 B.水

    6、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150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C.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都是高:直径=1:1 的圆柱体试件 D.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70.7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分数:1.00)A.B.C.D.14.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 B.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 90 C.下、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D.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 125140(分数:1.00)A.B.C.D.15.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符

    7、合U /U。 A.行业标准 B.国际标准 C.国家标准 D.地方标准(分数:1.00)A.B.C.D.16.为加强沥青路面面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结合,浇洒的沥青薄层称为U /U。 A.透层 B.粘层 C.封层 D.结合层(分数:1.00)A.B.C.D.17.平时习惯称为“二灰土”的基层是属于U /U。 A.水泥稳定类 B.石灰稳定类 C.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D.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分数:1.00)A.B.C.D.18.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 B.不得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 C.压路机可以停留在

    8、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 D.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分数:1.00)A.B.C.D.19.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复压优先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 B.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C.压路机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D.碾压进行中压路机可以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分数:1.00)A.B.C.D.20.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方式不宜使用U /U。 A.土工毡洒水养护 B.麻袋洒水养护 C.围水养护 D.草袋洒水养护(分

    9、数:1.00)A.B.C.D.21.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U /U。 A.90% B.93% C.96% D.98%(分数:1.00)A.B.C.D.22.关于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U /U。 A.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剂量不宜超过 6% B.可以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C.水泥稳定土基层铺筑第二层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D.石灰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 层石灰稳定土,不需要专门的养生期(分数:1.00)A.B.C.D.23.当硬路肩汇水量较大时,可在土路肩上设置U /U形混凝土预制构件砌

    10、筑的排水沟。 A.“O” B.“U” C.“V“ D.“Y“(分数:1.00)A.B.C.D.24.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主要工艺流程有:准备下承层;洒水闷料;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如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U /U。 A. B. C. D.(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48.00)25.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中,可单独作为稳定作用的结合料有U /U。 A.粉煤灰 B.石灰 C.水泥 D.煤渣 E.炉渣(分数:2.00)A.B.C.D.E.26.沥青玛 (分数:2.00)A.B.C.D.E.27.级配碎石基层路拌法施工摊铺集料前,应事先通过试

    11、验确定集料的指标有U /U。 A.松铺系数 B.松铺厚度 C.压实系数 D.压实量 E.含水量(分数:2.00)A.B.C.D.E.28.属于嵌锁型粒料类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有U /U。 A.泥结碎石 B.二灰碎石 C.泥灰结碎石 D.填隙碎石 E.二灰土(分数:2.00)A.B.C.D.E.29.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频率,认真作好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外、还应做下列U /U试验工作。 A.施工温度 B.矿料级配 C.马歇尔试验 D.压实度 E.平整度(分数:2.00)A.B.C.D.E.30.路面基层排水施工时,排水基层下必须设置U /U。 A.透水层 B.反滤层 C.防水

    12、层 D.排水层 E.不透水垫层(分数:2.00)A.B.C.D.E.31.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主要包括U /U。 A.稳定细粒土 B.稳定中粒土 C.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D.稳定粗粒土 E.级配碎石(分数:2.00)A.B.C.D.E.32.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以下U /U情况时应予以废弃。 A.已离析的混合料 B.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 C.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运输的混合料 D.低于规定铺筑温度的混合料 E.被雨淋的混合料(分数:2.00)A.B.C.D.E.33.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应标记试件,标记从试件一端量起,分别在距端部的U /U处划出标记。 A

    13、.50mm B.100mm C.200mm D.350mm E.500mm(分数:2.00)A.B.C.D.E.34.粒料基层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时,下列U /U做法是正确的。 A.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B.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小 1%左右 C.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石屑 D.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E.用稳定土拌和机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分数:2.00)A.B.C.D.E.35.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混合料运输车应备有覆盖苫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

    14、或雨淋 B.混合料摊铺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C.摊铺机应全程匀速行走,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D.人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后,及时用剩余的铲除集料填补 E.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 10cm(分数:2.00)A.B.C.D.E.36.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U /U几类。 A.石灰粉煤灰类 B.石灰碎石土 C.石灰土 D.石灰砂砾土 E.石灰其他废渣类(分数:2.00)A.B.C.D.E.37.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 13m

    15、不进碾压 C.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E.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分数:2.00)A.B.C.D.E.38.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上、下封层时,下列U /U要求是正确的。 A.稀浆封层的厚度宜为 36mm B.稀浆封层的矿料类型应按就地用材原则进行选择 C.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应根据铺筑厚度、集料尺寸及摊铺用量等因素选用 D.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黏度试验确定 E.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损失不宜大于 800g/m2(分数:2.00)A.B.C.D.E.39.水泥混凝土

    16、面层铺筑的方法除小型机具铺筑方法外,还有下列U /U方法。 A.平地机铺筑 B.滑模机械铺筑 C.轨道摊铺机铺筑 D.三辊轴机组铺筑 E.碾压混凝土(分数:2.00)A.B.C.D.E.40.粒料基层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中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时应满足下列U /U要求。 A.宜翻拌 56 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碎石料中 B.翻拌 1 遍,使石屑大部分分布于碎石料中 C.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 300500m D.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 3050m E.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宜符合要求(分数:2.00)A.B.C.D.E.41.路面表面排水设施由U /U等组成。 A.渗井 B.暗沟 C.拦水

    17、带 D.路拱横坡 E.路肩坡度(分数:2.00)A.B.C.D.E.42.沥青路面施工中,当符合下列U /U情况时应铺筑封层。 A.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B.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C.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 D.沥青面层的空隙较大,透水严重 E.无机结构料基层上铺筑沥青层(分数:2.00)A.B.C.D.E.4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拌和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B.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侵入整个下承层厚度,以利上下层粘结 C.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D.应拌和 1 遍以上 E.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

    18、查拌和深度(分数:2.00)A.B.C.D.E.44.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应满足以下U /U要求。 A.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 B.应作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 C.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 D.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 7d 后方可铺筑 E.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 3d 后方可铺筑(分数:2.00)A.B.C.D.E.45.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整形碾压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在直线段整形,平地机由路中心向两侧进行刮平 B.在平曲线段整形,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C.当混合料接近终凝时,用压路机

    19、进行碾压 D.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E.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分数:2.00)A.B.C.D.E.46.级配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U /U。 A.基层 B.面层 C.下面层 D.上面层 E.底基层(分数:2.00)A.B.C.D.E.47.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做U /U公路的基层。 A.一级公路 B.二级公路 C.三级公路 D.四级公路 E.高速公路(分数:2.00)A.B.C.D.E.48.粒料类嵌锁型路面基层是U /U。 A.沥青结碎石基层 B.泥结碎石基层 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D.填

    20、隙碎石基层 E.水泥粉煤灰基层(分数:2.00)A.B.C.D.E.三、B综合选择题/B(总题数:1,分数:8.00)西南某二级公路,K5+800K10+700 为干燥路段,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 9cm厚的沥青混凝土、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30cm 厚填隙碎石。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和,15t 以上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过程出现下列事件:事件一:一辆运输车配备的覆盖棚布在运输混合料的途中,遭遇大风被吹掉,沥青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为 108。事件二:部分混合料温度较高,导致碾压发生粘轮现象。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该路面等级属于U /

    21、U。 A.次高级路面 B.高级路面 C.一级路面 D.二级路面(分数:2.00)A.B.C.D.(2).对事件一中的混合料,正确的处理方式是U /U。 A.废弃 B.重新加热再摊铺 C.按正常的混合料摊铺 D.与较高温度的沥青混合料混合后再摊铺(分数:2.00)A.B.C.D.(3).针对事件二,较好的处理方式是U /U。 A.更换压实机具 B.冷却后再碾压 C.向碾压轮喷洒雾状水 D.向碾压轮喷洒线状水(分数:2.00)A.B.C.D.(4).该路面结构中的填隙碎石属于U /U。 A.下基层 B.底基层 C.垫层 D.防冻层(分数:2.00)A.B.C.D.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路面工程(四)

    22、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U /U施工。 A.场拌法 B.平行作业法 C.层铺法 D.中心站法(分数:1.00)A.B.C. D.解析:2.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U /U。 A.3d B.7d C.14d D.28d(分数:1.00)A.B.C.D. 解析:3.沥青混合料混合料运输时,运输车的车厢内保持干净,并涂U /U。 A.防粘薄膜剂 B.保温剂 C.缓凝剂 D.乳化剂(分数:1.00)A. B.C.D.解析:4.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说法错误的是U /U。 A.养

    23、护时间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抗压强度的 80% B.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 C.在灌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D.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分数:1.00)A. B.C.D.解析:5.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基层宜采用U /U。 A.开级配碎石 B.沥青处治开级配碎石 C.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 D.未筛分碎石(分数:1.00)A.B.C. D.解析:6.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说法错误的是U /U。 A.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 B.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 C.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 时应采

    24、用假缝拉杆型纵缝 D.当所摊铺的面板厚度大于 260mm 时可采用插拉杆的企口型纵向施工缝(分数:1.00)A.B. C.D.解析:7.下列关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试件采用的是 150mm150mm550mm 的梁形试件 B.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150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C.试件都是高:直径=1:1 的圆柱体标准试件 D.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70.7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分数:1.00)A.B.C. D.解析:8.下列有关沥青路面试验检测说法错误的是U /U。 A.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稳

    25、定度法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不能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 C.空隙率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 D.流值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分数:1.00)A.B. C.D.解析:9.级配砾石或满足要求的天然砂砾作为路面基层时,应控制其U /U。 A.压实度和含水量 B.CBR 值和含水量 C.压实度和弯拉能力 D.压实度和 CBR 值(分数:1.00)A.B.C.D. 解析:10.路面内部排水施工时,以下U /U要求是错误的。 A.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 4560m B.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 C.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低

    26、于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D.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分数:1.00)A.B.C. D.解析:11.不属于公路基层中用无机结合料作为稳定材料的基层是U /U。 A.水泥稳定类基层 B.石灰稳定类基层 C.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 D.沥青稳定类基层(分数:1.00)A.B.C.D. 解析:12.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 选用的沥青,对超载车辆、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应选用U /U。 A.改性沥青 B.乳化沥青 C.煤沥青 D.道路石油沥青(分数:1.00)A. B.C.D.解析:13.下列有关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实验检测说法正确的是U /U。 A.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

    27、采用的是 150mm150mm550mm 的梁形试件 B.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150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C.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都是高:直径=1:1 的圆柱体试件 D.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 70.7mm 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分数:1.00)A. B.C.D.解析:14.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 B.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 90 C.下、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D.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 125140(分数:1.00

    28、)A.B. C.D.解析:15.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符合U /U。 A.行业标准 B.国际标准 C.国家标准 D.地方标准(分数:1.00)A.B.C. D.解析:16.为加强沥青路面面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结合,浇洒的沥青薄层称为U /U。 A.透层 B.粘层 C.封层 D.结合层(分数:1.00)A.B. C.D.解析:17.平时习惯称为“二灰土”的基层是属于U /U。 A.水泥稳定类 B.石灰稳定类 C.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D.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类(分数:1.00)A.B.C. D.解析:18.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初压

    29、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 B.不得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 C.压路机可以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 D.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分数:1.00)A.B.C. D.解析:19.下列关于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U /U。 A.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复压优先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 B.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C.压路机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D.碾压进行中压路机可以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分数:1.00)A.B.C.D. 解析:20.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

    30、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方式不宜使用U /U。 A.土工毡洒水养护 B.麻袋洒水养护 C.围水养护 D.草袋洒水养护(分数:1.00)A.B.C. D.解析:21.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U /U。 A.90% B.93% C.96% D.98%(分数:1.00)A.B.C.D. 解析:22.关于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U /U。 A.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剂量不宜超过 6% B.可以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C.水泥稳定土基层铺筑第二层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D.石灰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 层石

    31、灰稳定土,不需要专门的养生期(分数:1.00)A.B. C.D.解析:23.当硬路肩汇水量较大时,可在土路肩上设置U /U形混凝土预制构件砌筑的排水沟。 A.“O” B.“U” C.“V“ D.“Y“(分数:1.00)A.B. C.D.解析:24.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主要工艺流程有:准备下承层;洒水闷料;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如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U /U。 A. B. C. D.(分数:1.00)A. B.C.D.解析: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48.00)25.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中,可单独作为稳定作用的结合料有U /U。 A.粉煤灰 B.石灰 C.水泥 D.

    32、煤渣 E.炉渣(分数:2.00)A.B. C. D.E.解析:26.沥青玛 (分数:2.00)A.B. C.D. E. 解析:27.级配碎石基层路拌法施工摊铺集料前,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指标有U /U。 A.松铺系数 B.松铺厚度 C.压实系数 D.压实量 E.含水量(分数:2.00)A. B. C.D.E.解析:28.属于嵌锁型粒料类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有U /U。 A.泥结碎石 B.二灰碎石 C.泥灰结碎石 D.填隙碎石 E.二灰土(分数:2.00)A. B.C. D. E.解析:29.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频率,认真作好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外、还应做下列U /U试验

    33、工作。 A.施工温度 B.矿料级配 C.马歇尔试验 D.压实度 E.平整度(分数:2.00)A. B. C. D. E.解析:30.路面基层排水施工时,排水基层下必须设置U /U。 A.透水层 B.反滤层 C.防水层 D.排水层 E.不透水垫层(分数:2.00)A.B. C.D.E. 解析:31.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主要包括U /U。 A.稳定细粒土 B.稳定中粒土 C.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D.稳定粗粒土 E.级配碎石(分数:2.00)A. B. C.D. E.解析:32.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以下U /U情况时应予以废弃。 A.已离析的混合料 B.硬化在运输

    34、车箱内的混合料 C.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运输的混合料 D.低于规定铺筑温度的混合料 E.被雨淋的混合料(分数:2.00)A. B. C.D. E. 解析:33.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应标记试件,标记从试件一端量起,分别在距端部的U /U处划出标记。 A.50mm B.100mm C.200mm D.350mm E.500mm(分数:2.00)A. B.C. D. E. 解析:34.粒料基层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时,下列U /U做法是正确的。 A.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B.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小 1%左右 C.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石屑 D.应事先通过试验确

    35、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E.用稳定土拌和机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分数:2.00)A. B.C.D. E. 解析:35.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混合料运输车应备有覆盖苫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雨淋 B.混合料摊铺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C.摊铺机应全程匀速行走,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D.人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后,及时用剩余的铲除集料填补 E.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 10cm(分数:2.00)A. B. C.D.E. 解析:36.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

    36、U /U几类。 A.石灰粉煤灰类 B.石灰碎石土 C.石灰土 D.石灰砂砾土 E.石灰其他废渣类(分数:2.00)A. B.C.D.E. 解析:37.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B.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 13m 不进碾压 C.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D.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E.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分数:2.00)A. B.C. D. E.解析:38.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上、下封层时,下列U /U要求是正确的。 A.稀浆封层的厚度宜为

    37、 36mm B.稀浆封层的矿料类型应按就地用材原则进行选择 C.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应根据铺筑厚度、集料尺寸及摊铺用量等因素选用 D.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黏度试验确定 E.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损失不宜大于 800g/m2(分数:2.00)A. B.C. D.E. 解析:39.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的方法除小型机具铺筑方法外,还有下列U /U方法。 A.平地机铺筑 B.滑模机械铺筑 C.轨道摊铺机铺筑 D.三辊轴机组铺筑 E.碾压混凝土(分数:2.00)A.B. C. D. E. 解析:40.粒料基层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中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时应满足下列U /U要求。

    38、A.宜翻拌 56 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碎石料中 B.翻拌 1 遍,使石屑大部分分布于碎石料中 C.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 300500m D.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 3050m E.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宜符合要求(分数:2.00)A. B.C. D.E. 解析:41.路面表面排水设施由U /U等组成。 A.渗井 B.暗沟 C.拦水带 D.路拱横坡 E.路肩坡度(分数:2.00)A.B.C. D. E. 解析:42.沥青路面施工中,当符合下列U /U情况时应铺筑封层。 A.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B.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C.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 D.沥

    39、青面层的空隙较大,透水严重 E.无机结构料基层上铺筑沥青层(分数:2.00)A. B. C.D. E.解析:4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拌和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B.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侵入整个下承层厚度,以利上下层粘结 C.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D.应拌和 1 遍以上 E.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分数:2.00)A. B.C. D.E. 解析:44.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应满足以下U /U要求。 A.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 B.应作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 C.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

    40、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 D.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 7d 后方可铺筑 E.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 3d 后方可铺筑(分数:2.00)A. B. C. D. E.解析:45.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整形碾压时,以下U /U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A.在直线段整形,平地机由路中心向两侧进行刮平 B.在平曲线段整形,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C.当混合料接近终凝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D.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E.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先用两轮压路机碾压,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分数:2.00)A.B. C.D. E. 解析:46.级配

    41、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U /U。 A.基层 B.面层 C.下面层 D.上面层 E.底基层(分数:2.00)A. B.C.D.E. 解析:47.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做U /U公路的基层。 A.一级公路 B.二级公路 C.三级公路 D.四级公路 E.高速公路(分数:2.00)A.B. C. D. E.解析:48.粒料类嵌锁型路面基层是U /U。 A.沥青结碎石基层 B.泥结碎石基层 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D.填隙碎石基层 E.水泥粉煤灰基层(分数:2.00)A.B. C.D. E.解析:三、B综合选择题/B(总题数:1,分数:8.00)西南某二级公路,K5+800K10+70

    42、0 为干燥路段,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 9cm厚的沥青混凝土、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30cm 厚填隙碎石。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和,15t 以上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施工过程出现下列事件:事件一:一辆运输车配备的覆盖棚布在运输混合料的途中,遭遇大风被吹掉,沥青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为 108。事件二:部分混合料温度较高,导致碾压发生粘轮现象。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该路面等级属于U /U。 A.次高级路面 B.高级路面 C.一级路面 D.二级路面(分数:2.00)A.B. C.D.解析:(2).对事件一中的混合料,正确的处理方式是U /U。 A.废弃 B.重新加热再摊铺 C.按正常的混合料摊铺 D.与较高温度的沥青混合料混合后再摊铺(分数:2.00)A. B.C.D.解析:(3).针对事件二,较好的处理方式是U /U。 A.更换压实机具 B.冷却后再碾压 C.向碾压轮喷洒雾状水 D.向碾压轮喷洒线状水(分数:2.00)A.B.C. D.解析:(4).该路面结构中的填隙碎石属于U /U。 A.下基层 B.底基层 C.垫层 D.防冻层(分数:2.00)A.B.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路面工程(四)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