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 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福建、广东一带的土楼住宅有方形、圆形两类,形成这种土楼住宅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50)A.封建宗法制度B.防火要求C.安全防卫要求D.就地取材2.以下对闽南土楼住宅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分数:2.50)A.土楼只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形式B.土楼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C.土楼底层结构为砖石,上部各层为夯土,坚如堡垒D.圆形土楼的中心为水池,供消防之用3.具有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且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特征的民居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
2、B.新疆阿以旺C.福建客家土楼D.徽州民居4.客家土楼选址注重风水,其主入口不能朝:(分数:2.50)A东B南C西D北5.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于:(分数:2.50)A.江浙一带的干阑式住宅B.闽赣一带的土楼式住宅C.川藏一带的雕楼式住宅D.陕甘一带的穴居式住宅6.在我国黄土地区建造的各种窑洞式与拱券式住宅中,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分数:2.50)A.靠崖窑B.坑窑C.锢窑D.天井窑7.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分数:2.50)A.锢窑住宅建筑群B.台窑住宅建筑群C.靠崖窑住宅建筑群D.地坑窑住宅建筑群8.下列关于窑洞住宅的错误描
3、述是:(分数:2.50)A.经济适用B.少占农田C.施工周期短D.防火隔音9.下列有关窑洞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分数:2.50)A.窑洞主要有两种:靠崖窑和下沉窑B.下沉窑是平地挖坑成院,坑(院)壁上掏窑C.窑洞冬暖夏凉,但也有潮湿、通风不好的缺点D.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分布于豫西、晋中、陕北、陇东,新疆吐鲁番一带也有分布10.云南的傣族民居、白族民居和藏族民居各自适应什么样的气候形态?(分数:2.50)A.亚热带气候、夏热冬暖气候、夏热冬冷气候B.湿热气候、云贵温和气候、干寒气候C.亚热带气候、云贵温和气候、高寒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夏热冬暖气候、高寒气候11.“一颗印”住
4、宅是分布于哪一省的最普遍的传统民居形式?(分数:2.50)A.四川B.福建C.云南D.浙江12.被当地人称为“一颗印”的住宅是指:(分数:2.50)A.闽南土楼住宅中的“方楼”B.徽州明代住宅C.云南高原住宅D.傣族干阑式住宅13.以下哪一种民居与其所在地是不相吻合的?(分数:2.50)A.福建围楼式B.浙江一颗印式C.陕西窑洞式D.北京四合院式14.“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分数:2.50)A.湖南土家族B.贵州侗族C.广西壮族D.云南白族15.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自然环境而采用密梁木楼层的中国民居是:(分数:2.50)A.新疆“阿以旺”B.云南“一颗印”C.
5、徽州民居D.青藏碉楼16.川西藏族民居一般分三层,其中起居、圈养牲畜、礼佛神堂分别设在哪一层?(分数:2.50)A.2、1、3B.1、2、3C.3、1、2D.3、2、117.川西藏族民居往往建成三层,其第一至第三层各层的功能分别是:(分数:2.50)A.居室、佛堂、仓库B.客舍、居室、佛堂C.佛堂、居室、客舍D.畜舍、居室、佛堂18.藏族民居建筑一般分为三层,三层的基本布局是:(分数:2.50)A.底层为居室、2 层为储藏、3 层为佛堂B.底层为畜圈、2 层为佛堂、3 层为居室C.底层为佛堂、2 层为居室、3 层为储藏D.底层为畜圈、2 层为居室、3 层为佛堂19.乡间依山建造的典型藏族住宅一
6、般以三层较多,三层的使用功能分别是:(分数:2.50)A.底层牲畜房与草料房,2 层卧室、厨房、储藏室,3 层为经堂、晒台等B.底层为经堂,2 层为厨房、储藏,3 层为卧室、厕所C.底层为厨房、储藏,2 层为卧室、厕所,3 层为经堂、晒台D.底层为牲畜房、草料房、厨房、厕所,2 层为卧室,3 层为经堂、晒台20.“碉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什么民族的住宅?(分数:2.50)A.川藏地区:羌族、藏族B.云贵地区:苗族、彝族C.青藏地区:蒙族、藏族D.川滇地区:藏族、彝族21.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干阑式”住宅,其主要特征是:(分数:2.50)A.多层楼房B.底层架空,人居楼上C.有宽大晒台D
7、.全用竹子作建筑材料22.中国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最早见于:(分数:2.50)A.云南的傣族地区B.广西的侗族地区C.湖南的湘西地区D.浙江的余姚地区23.新疆维族民居称“阿以旺”式,“阿以旺”是指民居中的:(分数:2.50)A.大门B.壁龛C.中庭D.卧室24.“阿以旺”是哪一种建筑的地方称谓?(分数:2.50)A.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的维吾尔族住宅B.西北草原少数民族的毡包C.分布于新疆北部哈萨克族木结构住宅D.新疆地区定居的蒙古族平屋顶住宅25.鼓楼与风雨桥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居特有的建筑形式?(分数:2.50)A.苗族B.侗族C.傣族D.瑶族26.四川山地住宅中,遇地形甚陡或不便修筑台阶
8、形地基时,则依自然地形布柱作为房基。这种住宅被称为:(分数:2.50)A.“一颗印”B.“吊脚楼”C.“碉房”D.“干阑式”27.“石库门”通常是指:(分数:2.50)A.石质的仓库大门B.东汉时的石构墓室的门C.一种旧式里弄住宅D.贵州黔中、西部布依族典型民居28.山西襄汾丁村的道路系统有许多支路采取“丁字形”,这种布局出于什么考虑?(分数:2.50)A.讲究“五音姓利”B.设置“对景景观”C.形成“向阳人家”D.以示“不泄风水”29.下列为民居建筑平面示意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四川灌县、江苏苏州、安徽黟县B.云南大理、福建永定、江苏吴县C.四川灌县、福建
9、永定、山西平遥D.云南大理、山西祁县、江西婺源30.判别下列图示民居的地理位置(以编号、为序): (分数:2.50)A.广东、广西、云南、浙江B.广东、广西、四川、江苏C.福建、云南、广西、江苏D.福建、云南、四川、浙江31.下图中的居民分别处于哪个地区? (分数:2.50)A.华南、华北、华东B.西南、西北、华南C.西南、华北、华东D.华南、西北、华东32.下图中的民居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分数:2.50)A.河北、陕西、安徽、四川B.山西、陕西、安徽、云南C.陕西、河南、浙江、四川D.山西、陕西、浙江、云南33.图中的民居,从左到右,依次是在下述哪些地区? (分数:2.50)A.皖南、广西
10、侗族地区、福建、山西B.皖南、贵州苗族地区、福建、山西C.云南大理地区、广西侗族地区、福建、山西D.皖南、广西侗族地区、湘西土家族地区、北京旧城34.图示的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福建、广西、江苏B.江西、广西、浙江C.福建、云南、安徽D.广东、湖南、江苏35.图示的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辽宁、江西、四川B.山西、浙江、广西C.山西、安徽、云南D.河北、湖南、四川36.下图所示的居民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陕西、云南、广东B.山西、广西、福建C.河北、湖南、福建D.河南、四川、广东37.图示民居建筑从
11、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福建、广西、辽宁B.福建、广西、山西C.广东、贵州、山西D.福建、贵州、辽宁38.图示的居民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陕西、浙江、四川B.山西、安徽、四川C.陕西、江西、云南D.河南、安徽、云南39.图示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河南、安徽、云南B.陕西、浙江、贵州C.河北、安徽、云南D.河南、浙江、贵州40.下列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个省份的民居? (分数:2.50)A.贵州、云南、陕西B.湖南、山西、河南C.四川、辽宁、陕西D.湖南、辽宁、河南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 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
12、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福建、广东一带的土楼住宅有方形、圆形两类,形成这种土楼住宅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50)A.封建宗法制度B.防火要求C.安全防卫要求 D.就地取材解析:解析 客家住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别,大体上耕地较少,交通闭塞,经济穷困,历史上匪患械斗多发的地区,宅屋的防御功能自然上升为强因子,其住宅明显以多层的圆形、方形土楼为主,闽西、赣南一带就是如此。而像广东梅州一带的盆地地区,经济、交通和社会治安相对来说优于山区,宅屋的防御功能不那么突出,其住宅则以单层的“围拢屋”为主。2.以下对闽南土楼住宅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分数:2.50)
13、A.土楼只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形式B.土楼的建造主要是为了防止械斗侵袭 C.土楼底层结构为砖石,上部各层为夯土,坚如堡垒D.圆形土楼的中心为水池,供消防之用解析:3.具有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且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特征的民居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B.新疆阿以旺C.福建客家土楼 D.徽州民居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2:客家土楼有许多共同之处:土楼以祠堂为中心;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4.客家土楼选址注重风水,其主入口不能朝:(分数:2.50)A东B南C西D北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4:客家土楼选址注
14、重风水,并保留北方住宅坐北朝南的习惯,宅基“负阴抱阳”,一些特殊情况如受禁忌、避煞等限制,可朝东、朝西,但是不能朝北。5.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于:(分数:2.50)A.江浙一带的干阑式住宅B.闽赣一带的土楼式住宅C.川藏一带的雕楼式住宅D.陕甘一带的穴居式住宅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5: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大区:陕北、陇东、豫西、晋中。6.在我国黄土地区建造的各种窑洞式与拱券式住宅中,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分数:2.50)A.靠崖窑B.坑窑C.锢窑 D.天井窑解析:解析 锢窑:实际上是在地面上用土坯或砖石所砌筑的拱顶房屋;上面做平之后,还可以再建
15、木构房屋,在布局上仍以四合院式为主,一如地面住宅。此式豫西,晋中较多。7.位于河南巩县的“康百万庄园”是我国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分数:2.50)A.锢窑住宅建筑群B.台窑住宅建筑群C.靠崖窑住宅建筑群 D.地坑窑住宅建筑群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4:位于巩县康店村中的明清“康百万庄园”窑群,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康百万庄园占地面积为 64300m 2 。其中,除砖砌的锢窑为 73 孔外,住宅区为 16 孔砖拱靠崖窑,整个窑群依黄土崖头呈折线布置,组成了五个并列的窑房混合四合院。8.下列关于窑洞住宅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50)A.经济适用B.少占农田C.施工周期短
16、D.防火隔音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6: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隔音、经济适用、少占农田等优点,但也存在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施工周期长等劣势。9.下列有关窑洞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分数:2.50)A.窑洞主要有两种:靠崖窑和下沉窑 B.下沉窑是平地挖坑成院,坑(院)壁上掏窑C.窑洞冬暖夏凉,但也有潮湿、通风不好的缺点D.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分布于豫西、晋中、陕北、陇东,新疆吐鲁番一带也有分布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4:窑洞主要有三种:开敞的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院);砖砌的锢窑。10.云南的傣族民居、白族民居和藏族民居各自适应什么样的气候形态?(分数:2.50)A
17、.亚热带气候、夏热冬暖气候、夏热冬冷气候B.湿热气候、云贵温和气候、干寒气候C.亚热带气候、云贵温和气候、高寒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夏热冬暖气候、高寒气候解析:解析 傣族居住的地区多为河谷平坝,地势较低,终年无雪,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白族民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云贵温和气候);藏族民居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11.“一颗印”住宅是分布于哪一省的最普遍的传统民居形式?(分数:2.50)A.四川B.福建C.云南 D.浙江解析:解析 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12.被当地人称为“一颗印”的住宅
18、是指:(分数:2.50)A.闽南土楼住宅中的“方楼”B.徽州明代住宅C.云南高原住宅 D.傣族干阑式住宅解析:13.以下哪一种民居与其所在地是不相吻合的?(分数:2.50)A.福建围楼式B.浙江一颗印式 C.陕西窑洞式D.北京四合院式解析:14.“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哪个地方和民族的住宅布局?(分数:2.50)A.湖南土家族B.贵州侗族C.广西壮族D.云南白族 解析:解析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云南白族的住宅布局。广西、贵州等僮、侗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住宅采用竹、木构干阑式。15.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自然环境而采用密梁木楼层的中国民居是:(分数:2.50)A.新疆“阿以旺”B.
19、云南“一颗印”C.徽州民居D.青藏碉楼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4:碉楼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底层厚达 4.0cm,高可达数十米),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即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其下再铺 20cm 的拍实土层(讲究的也有,土层上再铺木楼板的),屋顶亦拍实土层,厚为 30cm。这种特殊做法均和当地属高原气候干燥又多风有关。16.川西藏族民居一般分三层,其中起居、圈养牲畜、礼佛神堂分别设在哪一层?(分数:2.50)A.2、1、3 B.1、2、3C.3、1、2D.3、2、1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第 3 版)P140:藏族住宅山地多为楼居,底层为畜生房及储存草料的
20、地方;2 层为居住层,大间用作起居、卧室、厨房,小间用作储藏或楼梯间;3 层有晒台用以晾晒谷物,有经堂、晒廊及厕所。17.川西藏族民居往往建成三层,其第一至第三层各层的功能分别是:(分数:2.50)A.居室、佛堂、仓库B.客舍、居室、佛堂C.佛堂、居室、客舍D.畜舍、居室、佛堂 解析:18.藏族民居建筑一般分为三层,三层的基本布局是:(分数:2.50)A.底层为居室、2 层为储藏、3 层为佛堂B.底层为畜圈、2 层为佛堂、3 层为居室C.底层为佛堂、2 层为居室、3 层为储藏D.底层为畜圈、2 层为居室、3 层为佛堂 解析:19.乡间依山建造的典型藏族住宅一般以三层较多,三层的使用功能分别是:
21、(分数:2.50)A.底层牲畜房与草料房,2 层卧室、厨房、储藏室,3 层为经堂、晒台等 B.底层为经堂,2 层为厨房、储藏,3 层为卧室、厕所C.底层为厨房、储藏,2 层为卧室、厕所,3 层为经堂、晒台D.底层为牲畜房、草料房、厨房、厕所,2 层为卧室,3 层为经堂、晒台解析:20.“碉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什么民族的住宅?(分数:2.50)A.川藏地区:羌族、藏族 B.云贵地区:苗族、彝族C.青藏地区:蒙族、藏族D.川滇地区:藏族、彝族解析:解析 我国西南地区的羌、藏民族土筑石砌的住房俗称碉房,这种形式的住宅有的附有碉楼。碉房主要分布在川藏地区,是羌族、藏族的住宅。另在广东开平还有一种
22、碉楼,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1.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干阑式”住宅,其主要特征是:(分数:2.50)A.多层楼房B.底层架空,人居楼上 C.有宽大晒台D.全用竹子作建筑材料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2:干阑式住宅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在潮湿的山区或者水域,特征是底层架空,楼上住人。22.中国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最早见于:(分数:2.50)A.云南的傣族地区B.广西的侗族地区C.湖南的湘西地区D.浙江的余姚地区 解析:解析 中国木结构干阑式建筑最早见于浙江的余姚地区,距今约六七千年。23.新疆维族民居称“阿以旺”式,“阿以旺”是指民居中的:(分数:2.50)A.大门B.壁龛C.中
23、庭 D.卧室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6:“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以旺”是指带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 4089cm,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也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24.“阿以旺”是哪一种建筑的地方称谓?(分数:2.50)A.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的维吾尔族住宅 B.西北草原少数民族的毡包C.分布于新疆北部哈萨克族木结构住宅D.新疆地区定居的蒙古族平屋顶住宅解析:25.鼓楼与风雨桥是我国哪个民族的民居特有的建筑形式?(分数:2.50)A.苗族B.侗族 C.傣族D.瑶族解析:解析 鼓楼与风雨桥是我国
24、侗族的民居特有的建筑形式,同时也是与侗族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26.四川山地住宅中,遇地形甚陡或不便修筑台阶形地基时,则依自然地形布柱作为房基。这种住宅被称为:(分数:2.50)A.“一颗印”B.“吊脚楼” C.“碉房”D.“干阑式”解析:解析 在地形坡度稍缓时,可使房屋分段跌落;或仅地基分段,或屋面也分段。地形稍陡,则修筑阶台形地基,使厢房和正房分布在高低不同的台基上,甚至厢房或正房的一部分处于两个台基上。地形甚陡或不便修整筑台时,则依自然地形布柱以为房基,称之为“吊脚楼”。27.“石库门”通常是指:(分数:2.50)A.石质的仓库大门B.东汉时的石构墓室的门C.一种旧式里弄住宅
25、D.贵州黔中、西部布依族典型民居解析:解析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涌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28.山西襄汾丁村的道路系统有许多支路采取“丁字形”,这种布局出于什么考虑?(分数:2.50)A.讲究“五音姓利”B.设置“对景景观”C.形成“向阳人
26、家”D.以示“不泄风水”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14:丁村的道路横平竖直,虽为村中之路,却形同北方府城结构,和南方依水系发展起来的道路网截然不同。但许多支路采用“丁”字型,以示“不泄风水”。29.下列为民居建筑平面示意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四川灌县、江苏苏州、安徽黟县B.云南大理、福建永定、江苏吴县 C.四川灌县、福建永定、山西平遥D.云南大理、山西祁县、江西婺源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左图为云南大理白族“四合五天井”民居;中图福建永定遗经楼,详见 P103;右图江苏吴县东山尊让堂,详见 P100。30.判别下列图示民居的地理位置(以编号、为序): (分
27、数:2.50)A.广东、广西、云南、浙江B.广东、广西、四川、江苏C.福建、云南、广西、江苏 D.福建、云南、四川、浙江解析:解析 图为福建永定土楼;图为云南干阑住宅;图为广西侗族风雨桥;图为江苏苏南水乡村民居。31.下图中的居民分别处于哪个地区? (分数:2.50)A.华南、华北、华东B.西南、西北、华南C.西南、华北、华东 D.华南、西北、华东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西南民居、华北(山西)民居、华东(江浙)水乡民居。32.下图中的民居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分数:2.50)A.河北、陕西、安徽、四川B.山西、陕西、安徽、云南 C.陕西、河南、浙江、四川D.山西、陕西、浙江、云南解析:解析
28、 从左到右依次为:山西民居、陕西窑洞民居、安徽宏村民居、云南一颗印民居。33.图中的民居,从左到右,依次是在下述哪些地区? (分数:2.50)A.皖南、广西侗族地区、福建、山西 B.皖南、贵州苗族地区、福建、山西C.云南大理地区、广西侗族地区、福建、山西D.皖南、广西侗族地区、湘西土家族地区、北京旧城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皖南宏村民居、广西侗族风雨桥、福建土楼、山西民居。34.图示的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福建、广西、江苏 B.江西、广西、浙江C.福建、云南、安徽D.广东、湖南、江苏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福建土楼、广西侗族风雨桥、江苏水乡民居。35
29、.图示的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些地方的民居? (分数:2.50)A.辽宁、江西、四川B.山西、浙江、广西C.山西、安徽、云南 D.河北、湖南、四川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山西民居、安徽皖南宏村民居、云南一颗印民居。36.下图所示的居民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陕西、云南、广东B.山西、广西、福建 C.河北、湖南、福建D.河南、四川、广东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山西民居、广西侗族风雨桥、福建客家土楼。37.图示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福建、广西、辽宁B.福建、广西、山西 C.广东、贵州、山西D.福建、贵州、辽宁解析:38.图示的居民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陕西、浙江、四川B.山西、安徽、四川C.陕西、江西、云南D.河南、安徽、云南 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河南窑洞、安徽宏村民居、云南一颗印民居。39.图示民居建筑从左到右分别位于: (分数:2.50)A.河南、安徽、云南 B.陕西、浙江、贵州C.河北、安徽、云南D.河南、浙江、贵州解析:40.下列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哪个省份的民居? (分数:2.50)A.贵州、云南、陕西B.湖南、山西、河南 C.四川、辽宁、陕西D.湖南、辽宁、河南解析:解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湖南西部吊脚楼、山西晋商大院、河南地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