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 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分数:2.50)A.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B.具备交通优势C.具备良好的防卫性D.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2.下列哪项规律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形态?(分数:2.50)A.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B.先发展东海岸的城市再逐步发展中西部城市C.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D.海上交通使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中心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和城市的景象?(分数:2.50)A.唐朝长安(西安)B.北宋汴梁(开封)C.北宋金陵(
2、南京)D.南宋临安(杭州)4.东京梦华录描写的是何处的昔日繁华景致?(分数:2.50)A.日本东京B.唐代洛阳C.北宋汴梁D.南宋临安5.下列我国四座古代都城,按其占地大小排列,依次是: 北魏洛阳 隋唐长安 元大都 明清北京(分数:2.50)A.、B.、C.、D.、6.下列各图从至顺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分数:2.50)A.唐长安、元大都、汉长安、明南京B.汉长安、明清北京、唐洛阳、南朝建康城C.唐长安、明清北京、汉长安、明南京D.汉长安、元大都、唐长安、南朝建康城7.下列三个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图分别是: (分数:2.50)A.唐洛阳城、元大都、宋汴梁城B.曹魏邺城、元大都、南朝建康城C.唐洛
3、阳城、明北京城、宋汴梁城D.曹魏邺城、明北京城、南朝建康城8.下列三个中国古代城市,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哪个城市? (分数:2.50)A.唐朝长安、元朝大都、南朝建康B.汉朝长安、明朝北京、南宋临安C.唐朝长安、元朝大都、明朝南京D.唐朝洛阳、明朝北京、南宋临安9.下面三座中国古代城市的平面图比例尺不同,方位均为上北下南,从左到右分别是: (分数:2.50)A.明南京、唐长安、元大都B.南朝建康、唐长安、明北京(内城)C.南朝建康、汉长安、明北京(内城)D.明南京、汉长安、元大都10.为了解决元大都的城市用水,忽必烈采纳了哪位学者的意见,将昌平、西山的丰富泉水引入城中?(分数:2.50)A.刘秉忠
4、B.也黑迭儿C.马可波罗D.郭守敬11.下述元大都城市布局的特点和理论,哪项不对?(分数:2.50)A.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秩序思想的影响B.反映“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C.表现院落组群要分清主次尊卑的意图D.是大小套城的模式,“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意念12.下面哪一项不是明清北京城的风貌?(分数:2.50)A.整齐宽敞的街道B.地面水源丰沛C.豪华的宫殿园林D.布置有序的坛庙集市13.明清北京紫禁城是按照以下哪项规划设计建造的?(分数:2.50)A.园治B.清工程工部做法则例C.营造法式D.周礼三朝五门制度14.下列哪座城市是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分数
5、:2.50)A.唐长安B.明南京C.明清北京D.宋东京15.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是:(分数:2.50)A.汉长安B.明南京C.明清北京D.宋东京16.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多为以下何种形式?(分数:2.50)A.带两厢的四合院B.带围墙的四合院C.带回廊的山池院D.带庑廊的三合院17.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50)A.使用地方材料,适应当地气候B.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C.以风水选址,以伦理组织D.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18.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结构上采取:(分数
6、:2.50)A.抬梁与井干混合式B.抬梁与穿斗混合式C.抬梁与举架混合式D.抬梁与干阑混合式19.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分数:2.50)A.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B.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C.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D.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20.我国保存至今的明代住宅较多的地区是哪两处?(分数:2.50)A.山西襄汾、浙江绍兴B.安徽徽州、江苏苏州C.浙江绍兴、江苏苏州D.山西襄汾、安徽徽州21.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不包括:(分数:2.50)A.山西B.陕西
7、C.河南D.皖南22.抬梁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竹木构干阑式、砖墙承重式四种结构形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安徽徽州民居、云南傣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B.江苏苏州民居、福建永定民居、广西壮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C.江苏苏州民居、江西婺源民居、云南傣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D.北京四合院、云南白族民居、广西侗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23.下列哪种民居采用了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分数:2.50)A.壮族干阑式住宅B.新疆阿以旺C.福建客家土楼D.北京四合院24.下列对我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木拱架B.皖南住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
8、式C.山西住宅多采用砖墙承重D.河南巩县有下沉式窑洞25.以下哪项不是近代晋、徽商人的传统民宅的共同特征?(分数:2.50)A.多重相似院落组合成群体B.外墙高大封闭C.四周屋面向内坡、雨水内排D.建筑外檐装修精致、华丽26.风火山墙主要见于哪一带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何种需要?(分数:2.50)A.两广与贵州,美观B.华北与陕西,分户C.江浙与福建,防火D.四川与云南,防盗27.江南民居为打破正房屋脊平直的形态,主要采用下列哪种做法?(分数:2.50)A.增加脊饰B.端部起翘C.中部突起D.分段处理28.下列哪项不是徽州明代住宅的特点?(分数:2.50)A.多楼房,楼上、下分间常
9、不一致B.重点部位多以木雕装饰C.楼层表面铺方砖,利于防火、隔声D.大门正对的街侧设影壁,独立如屏风29.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分数:2.50)A.江苏吴县东山村B.安徽歙县棠樾村C.安徽歙县唐模村D.江西婺源理坑村30.北京四合院比起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四合院建筑,在院落的空间处理上要:(分数:2.50)A.狭窄一些B.宽阔一些C.深远一些D.紧凑一些31.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倒座”通常用作:(分数:2.50)A.客房、仆人住所、厕所B.厨房、杂用间、仆人住所C.客房、书塾、厨房、仆人住所D.客房、书塾、杂用间、仆人住所32.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厨房和厕所通常布置在:(分
10、数:2.50)A.正房B.厢房C.耳房或后罩房D.倒座33.“垂花门”是以下哪种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B.徽州明代住宅C.苏州住宅D.蒙古包34.北京四合院是以下列哪种建筑手段划分内外院的空间的?(分数:2.50)A.夹道B.照壁C.抄手游廊D.垂花门35.北京四合院中划分内外院空间的建筑要素是:(分数:2.50)A.夹道B.照壁C.抄手游廊D.垂花门36.中国古代民居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土楼式民居分布在哪些省?(分数:2.50)A.陕西、河南B.湖南、贵州C.福建、广东D.青海、甘肃37.福建客家圆楼与广西倜寨干阑两种南方民居的共同特点是:(分数:2.50)
11、A.可防卫性强B.采用井干式结构C.底层不住人D.采用木结构38.福建南部的客家土楼住宅各层空间的使用功能分别为:(分数:2.50)A.底层畜圈、储粮;2 层厨房、公共活动;3、4 层住房B.底层厨房、畜圈;2、3 层为住房;顶层储粮C.底层为祠堂、公共活动、厨房、畜圈;2 层以上为住房D.底层厨房、畜圈、杂用;2 层储粮;上两层为住房39.在福建永定县客家住宅“承启楼”中,外环房屋高 4 层,其功能分别是:(分数:2.50)A.底层饲养牲畜,2 层储藏,3 层为厨房、杂用间,4 层住人B.底层饲养牲畜、储藏,2 层为厨房及杂用间,3 层住人,4 层用于公共活动C.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2 层储
12、藏粮食,3 层以上住人D.底层作储藏间,2 层为厨房及杂用间,3 层以上住人40.福建土楼民居的外墙很厚,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分数:2.50)A.保温与隔热B.坚固与隔热C.保温与防卫D.防卫与墙体稳定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 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分数:2.50)A.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B.具备交通优势C.具备良好的防卫性D.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233:古人选址时遵守以下六条原则:近水利而避水患;防卫性好;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注意小气
13、候;理想的景观模式;有良好的环境主体。2.下列哪项规律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形态?(分数:2.50)A.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B.先发展东海岸的城市再逐步发展中西部城市C.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 D.海上交通使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中心解析:解析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和渔业与河流关系密切,城市大多靠近河流,主要是因居民饮用水及农业灌溉的需要,同时水运是快捷廉价交通方式。所以交通便利同时水源丰富是古代内地沿江河的城市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和城市的景象?(分数:2.50)A.唐朝长安(西安)B.北宋汴梁(开封) C.北宋金陵(南京)D.南宋临安(杭州)解析:解
14、析 中国建筑史P57:清明上河图为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描绘的是宋代汴梁城(今开封)汴河虹桥一带的市面繁荣景象。4.东京梦华录描写的是何处的昔日繁华景致?(分数:2.50)A.日本东京B.唐代洛阳C.北宋汴梁 D.南宋临安解析:解析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居民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5.下列我国四座古代都城,按其占地大小排列,依次是: 北魏洛阳 隋唐长安
15、元大都 明清北京(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58:唐长安占地 84km 2 、北魏洛阳约 73km 2 、元大都约 50km 2 、明清北京约 60km 2 。6.下列各图从至顺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分数:2.50)A.唐长安、元大都、汉长安、明南京B.汉长安、明清北京、唐洛阳、南朝建康城C.唐长安、明清北京、汉长安、明南京D.汉长安、元大都、唐长安、南朝建康城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图为汉长安,详见 P60;图为元大都,详见 P72;图为唐长安,详见 P65;图为南朝建康城,详见 P62。7.下列三个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图分别是: (分数:2.50)A
16、.唐洛阳城、元大都、宋汴梁城B.曹魏邺城、元大都、南朝建康城 C.唐洛阳城、明北京城、宋汴梁城D.曹魏邺城、明北京城、南朝建康城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左图曹魏邺城,详见 P56;元大都,详见 P72;右图南朝建康城,详见 P64。8.下列三个中国古代城市,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哪个城市? (分数:2.50)A.唐朝长安、元朝大都、南朝建康 B.汉朝长安、明朝北京、南宋临安C.唐朝长安、元朝大都、明朝南京D.唐朝洛阳、明朝北京、南宋临安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左图为唐长安,详见 P65;中图元大都,详见 P72;右图南朝建康城,详见 P64。9.下面三座中国古代城市的平面图比例尺不同,方位均为上北下
17、南,从左到右分别是: (分数:2.50)A.明南京、唐长安、元大都 B.南朝建康、唐长安、明北京(内城)C.南朝建康、汉长安、明北京(内城)D.明南京、汉长安、元大都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左图明南京,详见:P76;中图为唐长安,详见 P65;右图中图元大都,详见 P72。10.为了解决元大都的城市用水,忽必烈采纳了哪位学者的意见,将昌平、西山的丰富泉水引入城中?(分数:2.50)A.刘秉忠B.也黑迭儿C.马可波罗D.郭守敬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71:元朝弃金旧城而将都城向北移后,迁官员及富户于新城,旧城成了一般平民的居住区,这种南北二城并存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末。对于新城的建设,元世祖忽必
18、烈采取郭守敬的意见,用西山和昌平一带充沛的泉水注入漕渠通惠河(通州与大都之间),由大运河与海上运来的粮食和物资可以从通州直达琼华岛北面的海子(今积水潭),所以元朝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非常近便。11.下述元大都城市布局的特点和理论,哪项不对?(分数:2.50)A.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秩序思想的影响B.反映“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 C.表现院落组群要分清主次尊卑的意图D.是大小套城的模式,“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意念解析:解析 元大都城市布局的特点可归结为: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官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这种布局从邺城、唐长安、宋汴梁、金中都到元大都逐步发展成三
19、套整齐规则的方城相套,中轴线也更加对称突出。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在元大都规划时,宫城规划,充分利用海子区及绿化区已形成的这一现状,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完善的上、下水道。河道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使通航河道伸入城内,方便了商旅及城市供应。水面又与绿化相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展开。开始刘秉忠主持了全部的规划建设工作,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也参加了规划和修建工作。城市建设工程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这就
20、保证了元大都被一气呵成地建设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丽壮观的城市之一。12.下面哪一项不是明清北京城的风貌?(分数:2.50)A.整齐宽敞的街道B.地面水源丰沛 C.豪华的宫殿园林D.布置有序的坛庙集市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74:明清北京的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一般居民饮水多为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修整的砖砌工程,所以可以看出 B 选项地面水源丰沛不是明清北京城的风貌。13.明清北京紫禁城是按照以下哪项规划设计建造的?(分数:2.50)A.园治B.清工程工部做法则例C.营造法式D.周礼三朝五门制度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74:明清北京紫禁城的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礼记、考工记及封建
21、传统的礼制来布置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附会“三朝”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五座门附会“五门”制度。14.下列哪座城市是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分数:2.50)A.唐长安B.明南京 C.明清北京D.宋东京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75: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 53 年间的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它因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5.以其独特的不规则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是:(分数:2.50)A.汉长安B.明南京 C.明清北京D.宋东京解析:16.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多为以下何种形式?(分数:2.50)A.带两厢的四合
22、院B.带围墙的四合院C.带回廊的山池院 D.带庑廊的三合院解析:解析 中国古代建筑史P120:唐代住宅没有实物遗留下来,只能从敦煌壁画和其他绘画中得到一些旁证,总结为回廊四合院,房屋围绕而成的四合院;简单三合院,多数住宅具有明显中轴线和左右对称布局,是当时住宅比较普遍的布局手法。这个时期的官僚贵族在住宅后部或者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者较大的园林。17.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50)A.使用地方材料,适应当地气候B.以适应地缘展开生活方式,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C.以风水选址,以伦理组织D.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86:由于中国古
23、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第一,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第二,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18.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结构上采取:(分数:2.50)A.抬梁与井干混合式B.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C.抬梁与举架混合式D.抬梁与干阑混合式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1:在皖南、江浙、江西一带住宅中,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虽然柱梁交接还是横向榫卯关系,具穿斗特征,但已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省去多根柱子,同时于大梁上再
24、抬上部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19.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分数:2.50)A.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B.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 C.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D.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解析:20.我国保存至今的明代住宅较多的地区是哪两处?(分数:2.50)A.山西襄汾、浙江绍兴B.安徽徽州、江苏苏州C.浙江绍兴、江苏苏州D.山西襄汾、安徽徽州 解析:解析 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徽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家乡大兴土木,至今在山西襄汾、安徽徽州分布着大量的明代民居。21.我国传统住宅采用砖墙承
25、重构筑类型的主要分布地,不包括:(分数:2.50)A.山西B.陕西C.河南D.皖南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3:我国采用砖墙承重构筑类型的传统住宅主要分布地为山西、河北、河南、陕西。22.抬梁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竹木构干阑式、砖墙承重式四种结构形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安徽徽州民居、云南傣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B.江苏苏州民居、福建永定民居、广西壮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C.江苏苏州民居、江西婺源民居、云南傣族民居、陕西关中民居D.北京四合院、云南白族民居、广西侗族民居、山西晋中民居 解析:解析 北京四合院为抬梁式木构架;云南白族民居为穿斗式木构架;广西侗族民居、
26、云南傣族民居等为竹木干阑式;山西晋中民居为砖墙承重式。23.下列哪种民居采用了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分数:2.50)A.壮族干阑式住宅B.新疆阿以旺C.福建客家土楼D.北京四合院 解析:24.下列对我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住宅采用木拱架 B.皖南住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C.山西住宅多采用砖墙承重D.河南巩县有下沉式窑洞解析:25.以下哪项不是近代晋、徽商人的传统民宅的共同特征?(分数:2.50)A.多重相似院落组合成群体B.外墙高大封闭C.四周屋面向内坡、雨水内排 D.建筑外檐装修精致、华丽解析:解析 近代徽商传统民宅屋面为单向坡屋面,坡向内院,寓
27、意四水归堂,雨水内排;而山西民居屋顶为双坡顶,雨水一部分排向院内,一部分排向院外。一江浙民居26.风火山墙主要见于哪一带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何种需要?(分数:2.50)A.两广与贵州,美观B.华北与陕西,分户C.江浙与福建,防火 D.四川与云南,防盗解析:解析 江浙与福建传统民居屋顶多为硬山,或山面出于屋面上,构成封火墙,其式有“五山屏风墙”、“观音兜”等。27.江南民居为打破正房屋脊平直的形态,主要采用下列哪种做法?(分数:2.50)A.增加脊饰B.端部起翘 C.中部突起D.分段处理解析:解析 江南民居注重屋脊脊饰,为了打破正房屋脊平直的状态,采用分三段处理的方式,脊端部轻巧起
28、翘,即升起做法。28.下列哪项不是徽州明代住宅的特点?(分数:2.50)A.多楼房,楼上、下分间常不一致B.重点部位多以木雕装饰C.楼层表面铺方砖,利于防火、隔声D.大门正对的街侧设影壁,独立如屏风 解析:解析 大门正对的街侧设影壁是北京四合院的特点。29.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分数:2.50)A.江苏吴县东山村B.安徽歙县棠樾村C.安徽歙县唐模村 D.江西婺源理坑村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225:唐模是江南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遗例之一,它的内容多样,人工构筑与自然地形结合得非常巧妙,创造出了一种私家园林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之关。30.北京四合院比起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四合院建
29、筑,在院落的空间处理上要:(分数:2.50)A.狭窄一些B.宽阔一些 C.深远一些D.紧凑一些解析:解析 北京四合院比起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四合院建筑,在院落的空间处理上要宽阔一些。31.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倒座”通常用作:(分数:2.50)A.客房、仆人住所、厕所B.厨房、杂用间、仆人住所C.客房、书塾、厨房、仆人住所D.客房、书塾、杂用间、仆人住所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8:北京四合院的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位(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32.
30、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厨房和厕所通常布置在:(分数:2.50)A.正房B.厢房C.耳房或后罩房 D.倒座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9:北京四合院的后罩房在宅院的最北端,布置厨、厕、储藏、仆役住房。33.“垂花门”是以下哪种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2.50)A.北京四合院 B.徽州明代住宅C.苏州住宅D.蒙古包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0:垂花门是北京四合院内宅的门,位于轴线上,也为内院的开始,其高度和华丽程度取决于主人的社会地位。34.北京四合院是以下列哪种建筑手段划分内外院的空间的?(分数:2.50)A.夹道B.照壁C.抄手游廊D.垂花门 解析:解析 北京四合院住宅一般在外院与内宅之
31、间设一道隔墙,中间开一门,常用垂花门形式。35.北京四合院中划分内外院空间的建筑要素是:(分数:2.50)A.夹道B.照壁C.抄手游廊D.垂花门 解析:36.中国古代民居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土楼式民居分布在哪些省?(分数:2.50)A.陕西、河南B.湖南、贵州C.福建、广东 D.青海、甘肃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94: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37.福建客家圆楼与广西倜寨干阑两种南方民居的共同特点是:(分数:2.50)A.可防卫性强B.采用井干式结构C.底层不住人 D.采用木结构解析:解析 福建客家圆楼底层厨房、畜圈、杂用不住人,广西侗寨干阑住宅底层架空,利于防水和防虫毒蛇害。38
32、.福建南部的客家土楼住宅各层空间的使用功能分别为:(分数:2.50)A.底层畜圈、储粮;2 层厨房、公共活动;3、4 层住房B.底层厨房、畜圈;2、3 层为住房;顶层储粮C.底层为祠堂、公共活动、厨房、畜圈;2 层以上为住房D.底层厨房、畜圈、杂用;2 层储粮;上两层为住房 解析:解析 中国建筑史P102: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底层厨房、畜圈、杂用,2 层储藏,3 和 4 层为卧室。39.在福建永定县客家住宅“承启楼”中,外环房屋高 4 层,其功能分别是:(分数:2.50)A.底层饲养牲畜,2 层储藏,3 层为厨房、杂用间,4 层住人B.底层饲养牲畜、储藏,2 层为厨房及杂用间,3 层住人,4 层用于公共活动C.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2 层储藏粮食,3 层以上住人 D.底层作储藏间,2 层为厨房及杂用间,3 层以上住人解析:40.福建土楼民居的外墙很厚,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分数:2.50)A.保温与隔热B.坚固与隔热C.保温与防卫D.防卫与墙体稳定 解析:解析 福建土楼民居的外墙很厚主要出于防卫需求,土筑外墙高大厚实,福建永定一带土楼墙厚达 11.5m。沼安“在田楼”厚达 2.4m,在做法上把竹筋、松枝放入生土墙,起加筋作用,再在土内配以块石混合,进行夯筑后十分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