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六)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3869       资源大小:163.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六)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六)及答案解析(总分:5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1,分数:51.00)1.地下洞室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下列U /U不正确。 A. 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 50m B. 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 68m 交叉布置 C. 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 2/3 D. 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 610m(分数:1.00)A.B.C.D.2.一般新月形砂丘的U /U方向表征当地的主风向。 A. 由凸出一侧指向凹形一侧的 B. 由凹

    2、形一侧指向凸出一侧的 C. 平行于弦的 D. 不一定(分数:1.00)A.B.C.D.3.某砂土在 5.0m 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实测锤击数 31 击,触探杆长 6.0m,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1.00)A.B.C.D.4.点荷载强度指数 Is(50)是指( )。 A. 50mm 的正方形试件点荷载强度 B. 50mm 的长方形试件沿 50mm 边长方向加荷时的点荷载强度 C. 圆柱形试件长度为 50mm,沿轴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D. 圆柱形试件直径为 50mm 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分数:1.00)A.B.C.D.5.对建筑场

    3、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U /U因素。 A. 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B. 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C. 水文地质条件 D. 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分数:1.00)A.B.C.D.6.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水试样采取后应及时试验,下列说法中U /U是不正确的。 A. 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72h B. 稍受污染水不宜超过 48h C. 受污染水不宜超过 12h D. 污染严重水不宜超过 6h(分数:1.00)A.B.C.D.7.按“公路勘察规范”,公路工程

    4、勘察阶段不包括U /U。 A.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B.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C. 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D.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分数:1.00)A.B.C.D.8.泥浆钻进时下述说法中U /U不正确。 A. 泥皮具有保持孔壁的作用,泥皮越厚,性能越好 B. 泥浆具有护壁、堵漏的功能 C. 泥浆静切力越大,悬浮岩粉能力越强,不易漏失 D. 泥浆中加入石灰岩粉等物质时,泥浆的黏度增加,静切力增加(分数:1.00)A.B.C.D.9.按“土工试验规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无侧限抗压强度适用于饱和细粒土 B. 试样直径宜为 3550mm,高度为直径的 22.5

    5、倍 C. 试验完成时间宜为 810min D. 可测求黏性土的灵敏度(分数:1.00)A.B.C.D.10.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扁铲侧胀试验不适用于下述U /U土层。 A. 软土 B. 黄土 C. 密实粉土 D. 密实砂土(分数:1.00)A.B.C.D.11.按“土工试验标准”,砂土相对密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最大干密度试验宜采用击实法 B. 最小干密度采用漏斗法和量筒法 C. 砂土体积最大值的测量误差不宜大于 5mL D. 最大干密度试样的制备宜分三次(层)完成(分数:1.00)A.B.C.D.12.按“水电勘察规范”,规划阶段坝址勘

    6、察时,下述U /U规定不正确。 A. 峡谷区坝址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 1:50001:10000 B. 坝址区物探可采用地面物探方法 C. 各梯级坝址勘探线上可不布置钻探孔 D. 对坝址区主要岩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鉴定性试验(分数:1.00)A.B.C.D.13.按“铁路勘察规范”,应力铲试验最适合应用于U /U。 A. 软土 B. 黏性土 C. 粉土 D. 砂土(分数:1.00)A.B.C.D.14.铁路工程初测阶段中,对于软土的勘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下列U /U说法不正确。 A. 一般软土地段应以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等方法为主 B. 作代表性设计的软土路段,每个断面应布置 24

    7、个勘探孔,并应有 12 个控制性钻孔 C. 沉降计算的勘探深度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 D. 代表性工点中,对硬层及每个软土层的强度指标均应进行测试,且每层不应少于 6 组(分数:1.00)A.B.C.D.15.对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的岩体,下述U /U内容是必须进行鉴定和描述的。 A. 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 B. 软化性、崩解性、膨胀性等特殊性质 C. 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 D. 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性(分数:1.00)A.B.C.D.16.下述对高层建筑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中U /U不正确。 A. 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不应少于 4 个 B. 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

    8、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点数不应少于 2 个 C. 一般情况下,自基础底面起算的勘探孔深度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 5m 时,条形基础不小于基础宽度的 3 倍,独立基础不小于 1.5 倍 D.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变形计算深度(分数:1.00)A.B.C.D.17.测定塑性指数时采用的液限值为下列U /U。 A. 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7mm 深度的含水量 B. 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0mm 深度的含水量 C. 100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7mm 深度的含水量 D. 100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0mm 深度的含水量(分数:1.00)A.B.C.D.18.水质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SO42

    9、- pH 值 侵蚀性 CO2 Mg2+NH4+ Cl-+SO42-+NO3-结果 230mg/L 4.9 52mg/L 1300mg/L 2800mg/L当环境类别为类,地基为弱透水层时,按“公路勘察规范”,腐蚀等级为U /U。 A. 无腐蚀 B. 弱腐蚀 C. 中等腐蚀 D. 强腐蚀(分数:1.00)A.B.C.D.19.按“岩体试验标准”,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试验应采用岩芯或岩块制成的规则试件 B. 试件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 10 C. 每组试件同一状态下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件 D. 试验时的加荷速率宜为 0.51.0MPa/s(分数:1.00

    10、)A.B.C.D.20.对河流的阶地,下述U /U不正确。 A. 阶地是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地貌 B. 阶地表面在洪水期不被淹没 C. 高级阶地形成年代较低级阶地晚 D. 阶地一般发育在河流凸岸,凹岸侵蚀严重,一般不易形成阶地(分数:1.00)A.B.C.D.2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岸边工程测定土的抗剪强度选用剪切试验方法时下列U /U可不预考虑。 A. 非饱和土在施工期间和竣工以后受水浸成为饱和土的可能性 B. 土的固结状态在施工和竣工后的变化 C. 岸边水位变化及波浪作用对土的状态的影响 D. 挖方卸荷或填方增荷对土性的影响(分数:1.00)

    11、A.B.C.D.22.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盐渍土的工程特性不包括下列U /U。 A. 胶结 B. 溶陷 C. 盐胀 D. 腐蚀(分数:1.00)A.B.C.D.23.下述U /U矿物具有极完全的一组解理。 A. 长石 B. 石英 C. 云母 D. 方解石(分数:1.00)A.B.C.D.24.某土层试验成果为 Fs=50%,脱石含量 M=20%;阳离子交换量 CEC=380mmol/kg,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该土的膨胀潜势分级结果应为U /U。 A. 非膨胀土 B. 弱膨胀土 C. 中等膨胀土 D. 强膨胀土(分数:1.00)A.B.C.D.25

    12、.某岩石进行饱和吸水率试验,干岩块试件质量为 520g,煮沸后饱和岩块质量为 550g 饱和岩块在水中的称量为 245g,水的密度为 0.98g/cm3,该岩块的干重度为U /U。 A. 16.7kN/m3 B. 17kN/m3 C. 17.5kN/m3 D. 18kN/m3(分数:1.00)A.B.C.D.26.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膨胀性岩土室内试验除进行常规试验外,还应进行其他指标的测定,下列指标中可不测定的是U /U。 A. 自由膨胀率 B. 膨胀力 C. 收缩系数 D. 最大膨胀上升量(分数:1.00)A.B.C.D.27.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

    13、的土块放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再揉成团,然后再次搓条,用手捏土条,这种方法称为U /U。 A. 搓条试验 B. 韧性试验 C. 光泽度试验 D. 摇震反应(分数:1.00)A.B.C.D.28.按“水电勘察规范”,下列U /U标志不能作为直接判定活断层的根据。 A. 错断了全新世地层 B. 构造岩最小绝对年龄测定值在 100 万年以内 C. 沿断层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 D. 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关系(分数:1.00)A.B.C.D.29.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采空区的下列U /U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A. 在开采过程中

    14、可能出现连续变形的地段 B. 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C. 倾角大于 4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 D. 地表水平变形大于 0.6mm/m 的地段(分数:1.00)A.B.C.D.30.按“公路勘察规范”,沿线筑路材料料场初勘时,下述U /U说法是错误的。 A. 料场初勘应尽量利用已有资料并采用访问、调查、勘探及试验等方法 B. 料场范围可在 1:2000 地形图上现场圈定或采用半仪器法量测 C. 储量计算可采用算术平均法、平行断面法等方法 D. 探明材料储量不得小于工程设计需要量的 3 倍(分数:1.00)A.B.C.D.31.对粉土进行描述时可观察其摇震反应,通过摇震反应可确定粉土的是U /U。 A.

    15、 颗粒级配 B. 湿度 C. 密实度 D. 层理特征(分数:1.00)A.B.C.D.32.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下列U /U指标不应作为膨胀土评判指标。 A. 自由膨胀率 B. 水平和垂直收缩率 C. 蒙脱石含量 D. 阳离子交换量(分数:1.00)A.B.C.D.33.按“铁路勘察规范”,当地震加速度不小于 0.1g 时,下述U /U种黄土需判定其液化性。 A. 饱和午城黄土 B. 饱和离石黄土 C. 饱和黏质黄土 D. 饱和砂质黄土(分数:1.00)A.B.C.D.34.按“水电勘察规范”,隧洞初步设计勘察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跨度大于 25m 的地下洞室为大跨度地下洞室

    16、 B. 查明压力管道地段上覆岩体厚度和岩体应力状态 C. 查明隧洞进出口边坡的地质结构等 D. 应详细查明压力管道围岩的上覆山体稳定性(分数:1.00)A.B.C.D.35.“港口地基规范”中,中等风化花岗岩的平均纵波速度约为U /Ukm/s。岩体声波 岩石点荷载测试 岩体回弹仪测试 标贯试验 A. 2 B. 3 C. 4 D. 5(分数:1.00)A.B.C.D.36.某岩体结构构造部分破坏,矿物色泽较明显变化,裂隙面出现风化矿物,该岩体风化程度为U /U。 A. 微风化 B. 弱风化 C. 强风化 D. 全风化(分数:1.00)A.B.C.D.37.某火山碎屑岩成岩后经过高温高压作用产生重

    17、结晶,该岩石应划分成U /U岩类。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不确定(分数:1.00)A.B.C.D.38.某岩石进行岩石颗粒密度试验采用比重瓶法,干岩粉质量为 31.23g,瓶及试液总质量为 137.10g,瓶、试液及岩粉总质量为 156.96g,同温度下水的密度为 0.98g/cm3,该岩石颗粒的密度为( )。 A. 2.68g/cm3 B. 2.69g/cm3 C. 2.70g/cm3 D. 2.71g/cm3(分数:1.00)A.B.C.D.39.关于塑性图,下述不正确的是U /U。 A. 塑性图是对黏性土、粉土、有机质土分类的一种方法 B. 塑性图中的两个指标为

    18、液限及塑性指数 C. 塑性图中 A 线表征粉质土及黏质土的界限,一般平行于水平轴 D. 塑性图中 B 线表征低液限与高液限的界限,一般平行于纵轴(分数:1.00)A.B.C.D.40.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对软土勘察时,下述U /U是不正确的。 A. 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 1.0;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B. 软土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手段 C. 软土取样宜采用薄壁取土器或二(三)重回转取土器 D. 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偏铲侧胀,螺旋板载荷等手段(分数:1.00)A.B.C.D.4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19、 版),U /U对砂土的钻进效果最差。 A. 螺旋钻探 B. 锤击钻探 C. 震动钻探 D. 冲洗钻探(分数:1.00)A.B.C.D.42.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测定土粒密度时,对大于 20mm 的颗粒含量约占 30%的土,宜采用U /U。 A. 移液管法 B. 比重瓶法 C. 浮称法 D. 虹吸筒法(分数:1.00)A.B.C.D.43.钻探回次进尺为 1.6m,采用 75mm 金刚石钻进,双层岩芯管,采取的岩总长度分别为2.4cm,5.8cm,10.2cm,24.2cm,8.7cm,9.6cm,18.9cm,14.7cm 及碎块状、粉状岩芯,按 RQD 指标该岩石应为U /U。 A.

    20、好的 B. 较好的 C. 较差的 D. 差的(分数:1.00)A.B.C.D.44.某碎石土中大于 200mm 的颗粒含量为 0.1%,大于 50mm 的含量为 40%,15m 深处土层的触探实测击数为N 63.5=25,N 120=20,该土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规定,其密实程度应为U /U。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1.00)A.B.C.D.45.某沉积岩层产状直立,由若干个单层组成,在每个单层中,左侧颗粒较细,右侧颗粒较粗,由此判别下述U /U是正确的。 A. 左侧地层较新,右侧地层较老 B. 右侧地层较新,左侧地层

    21、较老 C. 上部地层较新,下部地层较老 D. 无法判断(分数:1.00)A.B.C.D.46.下述U /U地貌单元中在平水期无水流,而在洪水期有水流,且在平面上呈沿河谷分布的长条形。 A. 河床 B. 河漫滩 C. 牛轭湖 D. 阶地(分数:1.00)A.B.C.D.47.按“水电勘察规范”,进行水库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水库库址勘察内容应包括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B. 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 40m,坝高小于 70m 时,应为 1 倍坝高 C. 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取样试验 D. 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

    22、于设计需要量的 2 倍(分数:1.00)A.B.C.D.48.按“岩体试验规程”,点荷载强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点荷载试验可使用任意形状的试件 B. 试件最少不能少于 5 件 C. 当加荷点间距不等于 50mm 时,应对点荷载强度进行修正 D. 点荷载强度具有各向异性(分数:1.00)A.B.C.D.49.公路初勘时,软土路基段应充分利用静力触探测定软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划分地质层次,对二级公路以上的复杂场地,触探点间距宜为U /U。 A. 2 点/km B. 3 点/km C. 34 点/km D. 35 点/km(分数:1.00)A.B.C.D.50.软土地层中钻进时,如孔壁缩

    23、孔严重最好采用下列U /U方法。 A. 采用优质泥浆护壁 B. 采用套管护壁 C. 采用管钻钻进 D. 采用干钻钻进(分数:1.00)A.B.C.D.51.按“钻探规程”要求,对黏性土描述时,U /U可不必描述。 A. 颜色 B. 级配 C. 状态 D. 结构(分数:1.00)A.B.C.D.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六)答案解析(总分:5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1,分数:51.00)1.地下洞室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下列U /U不正确。 A. 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 50m B.

    24、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 68m 交叉布置 C. 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 2/3 D. 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 610m(分数:1.00)A.B.C. D.解析:2.一般新月形砂丘的U /U方向表征当地的主风向。 A. 由凸出一侧指向凹形一侧的 B. 由凹形一侧指向凸出一侧的 C. 平行于弦的 D. 不一定(分数:1.00)A. B.C.D.解析:3.某砂土在 5.0m 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测得实测锤击数 31 击,触探杆长 6.0m,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1.00)A.B.C.D. 解析:4

    25、.点荷载强度指数 Is(50)是指( )。 A. 50mm 的正方形试件点荷载强度 B. 50mm 的长方形试件沿 50mm 边长方向加荷时的点荷载强度 C. 圆柱形试件长度为 50mm,沿轴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D. 圆柱形试件直径为 50mm 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分数:1.00)A.B.C.D. 解析:5.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U /U因素。 A. 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B. 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C. 水文地质条件 D. 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分数:1.00)A.B.C. D

    26、.解析:6.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水试样采取后应及时试验,下列说法中U /U是不正确的。 A. 清洁水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72h B. 稍受污染水不宜超过 48h C. 受污染水不宜超过 12h D. 污染严重水不宜超过 6h(分数:1.00)A.B.C.D. 解析:7.按“公路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勘察阶段不包括U /U。 A.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B.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C. 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D. 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分数:1.00)A. B.C.D.解析:8.泥浆钻进时下述说法中U /U不正确。 A. 泥皮具有保持孔壁的作用,泥皮越厚

    27、,性能越好 B. 泥浆具有护壁、堵漏的功能 C. 泥浆静切力越大,悬浮岩粉能力越强,不易漏失 D. 泥浆中加入石灰岩粉等物质时,泥浆的黏度增加,静切力增加(分数:1.00)A. B.C.D.解析:9.按“土工试验规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无侧限抗压强度适用于饱和细粒土 B. 试样直径宜为 3550mm,高度为直径的 22.5 倍 C. 试验完成时间宜为 810min D. 可测求黏性土的灵敏度(分数:1.00)A. B.C.D.解析:10.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扁铲侧胀试验不适用于下述U /U土层。 A. 软土 B. 黄土

    28、C. 密实粉土 D. 密实砂土(分数:1.00)A.B.C.D. 解析:11.按“土工试验标准”,砂土相对密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最大干密度试验宜采用击实法 B. 最小干密度采用漏斗法和量筒法 C. 砂土体积最大值的测量误差不宜大于 5mL D. 最大干密度试样的制备宜分三次(层)完成(分数:1.00)A. B.C.D.解析:12.按“水电勘察规范”,规划阶段坝址勘察时,下述U /U规定不正确。 A. 峡谷区坝址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 1:50001:10000 B. 坝址区物探可采用地面物探方法 C. 各梯级坝址勘探线上可不布置钻探孔 D. 对坝址区主要岩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

    29、鉴定性试验(分数:1.00)A.B.C. D.解析:13.按“铁路勘察规范”,应力铲试验最适合应用于U /U。 A. 软土 B. 黏性土 C. 粉土 D. 砂土(分数:1.00)A. B.C.D.解析:14.铁路工程初测阶段中,对于软土的勘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下列U /U说法不正确。 A. 一般软土地段应以挖探,简便钻探,触探等方法为主 B. 作代表性设计的软土路段,每个断面应布置 24 个勘探孔,并应有 12 个控制性钻孔 C. 沉降计算的勘探深度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 D. 代表性工点中,对硬层及每个软土层的强度指标均应进行测试,且每层不应少于 6 组(分数:1.00)A.B.C.D.

    30、 解析:15.对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的岩体,下述U /U内容是必须进行鉴定和描述的。 A. 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 B. 软化性、崩解性、膨胀性等特殊性质 C. 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 D. 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性(分数:1.00)A. B.C.D.解析:16.下述对高层建筑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中U /U不正确。 A. 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不应少于 4 个 B. 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高层建筑控制性勘探点数不应少于 2 个 C. 一般情况下,自基础底面起算的勘探孔深度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 5m 时,条形基础不小于基础宽度的 3 倍,独立基础不小于 1.5 倍 D. 控制

    31、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变形计算深度(分数:1.00)A.B. C.D.解析:17.测定塑性指数时采用的液限值为下列U /U。 A. 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7mm 深度的含水量 B. 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0mm 深度的含水量 C. 100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7mm 深度的含水量 D. 100g 圆锥仪沉入土中 10mm 深度的含水量(分数:1.00)A.B. C.D.解析:18.水质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SO42- pH 值 侵蚀性 CO2 Mg2+NH4+ Cl-+SO42-+NO3-结果 230mg/L 4.9 52mg/L 1300mg/L 2800mg/L当环境类别为类,地

    32、基为弱透水层时,按“公路勘察规范”,腐蚀等级为U /U。 A. 无腐蚀 B. 弱腐蚀 C. 中等腐蚀 D. 强腐蚀(分数:1.00)A.B.C. D.解析:19.按“岩体试验标准”,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时,U /U不正确。 A. 试验应采用岩芯或岩块制成的规则试件 B. 试件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 10 C. 每组试件同一状态下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件 D. 试验时的加荷速率宜为 0.51.0MPa/s(分数:1.00)A.B. C.D.解析:20.对河流的阶地,下述U /U不正确。 A. 阶地是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地貌 B. 阶地表面在洪水期不被淹没 C. 高级阶地形成年代较

    33、低级阶地晚 D. 阶地一般发育在河流凸岸,凹岸侵蚀严重,一般不易形成阶地(分数:1.00)A.B.C.D. 解析:2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岸边工程测定土的抗剪强度选用剪切试验方法时下列U /U可不预考虑。 A. 非饱和土在施工期间和竣工以后受水浸成为饱和土的可能性 B. 土的固结状态在施工和竣工后的变化 C. 岸边水位变化及波浪作用对土的状态的影响 D. 挖方卸荷或填方增荷对土性的影响(分数:1.00)A.B.C. D.解析:22.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盐渍土的工程特性不包括下列U /U。 A. 胶结 B.

    34、 溶陷 C. 盐胀 D. 腐蚀(分数:1.00)A. B.C.D.解析:23.下述U /U矿物具有极完全的一组解理。 A. 长石 B. 石英 C. 云母 D. 方解石(分数:1.00)A.B.C. D.解析:24.某土层试验成果为 Fs=50%,脱石含量 M=20%;阳离子交换量 CEC=380mmol/kg,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该土的膨胀潜势分级结果应为U /U。 A. 非膨胀土 B. 弱膨胀土 C. 中等膨胀土 D. 强膨胀土(分数:1.00)A.B.C. D.解析:25.某岩石进行饱和吸水率试验,干岩块试件质量为 520g,煮沸后饱和岩块质量为 550g 饱和岩块在水中的称量为 24

    35、5g,水的密度为 0.98g/cm3,该岩块的干重度为U /U。 A. 16.7kN/m3 B. 17kN/m3 C. 17.5kN/m3 D. 18kN/m3(分数:1.00)A. B.C.D.解析:26.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膨胀性岩土室内试验除进行常规试验外,还应进行其他指标的测定,下列指标中可不测定的是U /U。 A. 自由膨胀率 B. 膨胀力 C. 收缩系数 D. 最大膨胀上升量(分数:1.00)A.B.C.D. 解析:27.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土块放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 3mm 的土条,再揉成团,然后再次搓条,用手捏土条,这

    36、种方法称为U /U。 A. 搓条试验 B. 韧性试验 C. 光泽度试验 D. 摇震反应(分数:1.00)A.B. C.D.解析:28.按“水电勘察规范”,下列U /U标志不能作为直接判定活断层的根据。 A. 错断了全新世地层 B. 构造岩最小绝对年龄测定值在 100 万年以内 C. 沿断层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 D. 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29.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采空区的下列U /U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A. 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连续变形的地段 B. 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C. 倾角大于 45的厚矿层露头地

    37、段 D. 地表水平变形大于 0.6mm/m 的地段(分数:1.00)A.B. C.D.解析:30.按“公路勘察规范”,沿线筑路材料料场初勘时,下述U /U说法是错误的。 A. 料场初勘应尽量利用已有资料并采用访问、调查、勘探及试验等方法 B. 料场范围可在 1:2000 地形图上现场圈定或采用半仪器法量测 C. 储量计算可采用算术平均法、平行断面法等方法 D. 探明材料储量不得小于工程设计需要量的 3 倍(分数:1.00)A.B.C.D. 解析:31.对粉土进行描述时可观察其摇震反应,通过摇震反应可确定粉土的是U /U。 A. 颗粒级配 B. 湿度 C. 密实度 D. 层理特征(分数:1.00

    38、)A.B. C.D.解析:32.按“铁路特殊岩土规程”,下列U /U指标不应作为膨胀土评判指标。 A. 自由膨胀率 B. 水平和垂直收缩率 C. 蒙脱石含量 D. 阳离子交换量(分数:1.00)A.B. C.D.解析:33.按“铁路勘察规范”,当地震加速度不小于 0.1g 时,下述U /U种黄土需判定其液化性。 A. 饱和午城黄土 B. 饱和离石黄土 C. 饱和黏质黄土 D. 饱和砂质黄土(分数:1.00)A.B.C.D. 解析:34.按“水电勘察规范”,隧洞初步设计勘察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跨度大于 25m 的地下洞室为大跨度地下洞室 B. 查明压力管道地段上覆岩体厚度和岩体应

    39、力状态 C. 查明隧洞进出口边坡的地质结构等 D. 应详细查明压力管道围岩的上覆山体稳定性(分数:1.00)A. B.C.D.解析:35.“港口地基规范”中,中等风化花岗岩的平均纵波速度约为U /Ukm/s。岩体声波 岩石点荷载测试 岩体回弹仪测试 标贯试验 A. 2 B. 3 C. 4 D. 5(分数:1.00)A.B. C.D.解析:36.某岩体结构构造部分破坏,矿物色泽较明显变化,裂隙面出现风化矿物,该岩体风化程度为U /U。 A. 微风化 B. 弱风化 C. 强风化 D. 全风化(分数:1.00)A.B. C.D.解析:37.某火山碎屑岩成岩后经过高温高压作用产生重结晶,该岩石应划分成

    40、U /U岩类。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不确定(分数:1.00)A.B.C. D.解析:38.某岩石进行岩石颗粒密度试验采用比重瓶法,干岩粉质量为 31.23g,瓶及试液总质量为 137.10g,瓶、试液及岩粉总质量为 156.96g,同温度下水的密度为 0.98g/cm3,该岩石颗粒的密度为( )。 A. 2.68g/cm3 B. 2.69g/cm3 C. 2.70g/cm3 D. 2.71g/cm3(分数:1.00)A.B. C.D.解析:39.关于塑性图,下述不正确的是U /U。 A. 塑性图是对黏性土、粉土、有机质土分类的一种方法 B. 塑性图中的两个指标为液限

    41、及塑性指数 C. 塑性图中 A 线表征粉质土及黏质土的界限,一般平行于水平轴 D. 塑性图中 B 线表征低液限与高液限的界限,一般平行于纵轴(分数:1.00)A.B.C. D.解析:40.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对软土勘察时,下述U /U是不正确的。 A. 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 1.0;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B. 软土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手段 C. 软土取样宜采用薄壁取土器或二(三)重回转取土器 D. 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偏铲侧胀,螺旋板载荷等手段(分数:1.00)A.B.C. D.解析:41.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42、)(2009 版),U /U对砂土的钻进效果最差。 A. 螺旋钻探 B. 锤击钻探 C. 震动钻探 D. 冲洗钻探(分数:1.00)A. B.C.D.解析:42.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测定土粒密度时,对大于 20mm 的颗粒含量约占 30%的土,宜采用U /U。 A. 移液管法 B. 比重瓶法 C. 浮称法 D. 虹吸筒法(分数:1.00)A.B.C.D. 解析:43.钻探回次进尺为 1.6m,采用 75mm 金刚石钻进,双层岩芯管,采取的岩总长度分别为2.4cm,5.8cm,10.2cm,24.2cm,8.7cm,9.6cm,18.9cm,14.7cm 及碎块状、粉状岩芯,按 RQD 指标

    43、该岩石应为U /U。 A. 好的 B. 较好的 C. 较差的 D. 差的(分数:1.00)A.B.C.D. 解析:44.某碎石土中大于 200mm 的颗粒含量为 0.1%,大于 50mm 的含量为 40%,15m 深处土层的触探实测击数为N 63.5=25,N 120=20,该土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版)规定,其密实程度应为U /U。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分数:1.00)A.B.C.D. 解析:碎石土中最大粒径大于 100mm,N 120= 2N 120=0.5820=11.6,据附录 B 及第 3.3.8 条45.某沉积岩层产

    44、状直立,由若干个单层组成,在每个单层中,左侧颗粒较细,右侧颗粒较粗,由此判别下述U /U是正确的。 A. 左侧地层较新,右侧地层较老 B. 右侧地层较新,左侧地层较老 C. 上部地层较新,下部地层较老 D. 无法判断(分数:1.00)A. B.C.D.解析:46.下述U /U地貌单元中在平水期无水流,而在洪水期有水流,且在平面上呈沿河谷分布的长条形。 A. 河床 B. 河漫滩 C. 牛轭湖 D. 阶地(分数:1.00)A.B. C.D.解析:47.按“水电勘察规范”,进行水库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水库库址勘察内容应包括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B. 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 40m,坝高小于 70m 时,应为 1 倍坝高 C. 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取样试验 D. 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需要量的 2 倍(分数:1.00)A.B.C.D. 解析:48.按“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六)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