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五)及答案解析(总分:69.0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B(总题数:15,分数:30.00)1.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有U /U。 A.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确定 B.进行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工作 C.资金、成本的研究 D.市场销售情况的研究 E.各种材料来源的研究(分数:2.00)A.B.C.D.E.2.下列各种结构面当中,属于次生结构面的是U /U。 A.卸荷裂隙 B.片理 C.沉积间断面 D.风化裂隙 E.层间错动 F.泥化夹层 G.风化夹层(分数:2.00)A.B.C.D.E.F.G.3.某高层建筑,宽 20m,长 60m,地上 35 层,地下
2、 3 层,基础埋深 12m,预估基底平均压力 550kPa。根据邻近建筑物勘察资料,该场地地表下 02m 为填土;26m 为粉质黏土;610m 为粉土;1011m 为黏土;1115m 为卵石;1525m 为粉质黏土;2530m 为细砂;3040m 为粉土。地下水分两层:第一层 34m为上层滞水,第二层 11.0m 为承压水。则岩土工程勘察评价应包含的内容为U /U。 A.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 B.地基承载力 C.地下水评价 D.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E.基坑支护方案(分数:2.00)A.B.C.D.E.4.在详细勘察阶段,对房屋建筑和构筑物进行地基勘察时,采取土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U /U的要求。
3、 A.当土层性质均匀时,应减小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B.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C.采取土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6 个 D.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1.0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E.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6 件(组)(分数:2.00)A.B.C.D.E.5.下列U /U是进行点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 A.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弹性模量 B.通过换算求得土的变形模量 C.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强度 D.确定地基承载
4、力(分数:2.00)A.B.C.D.6.某场地经工程勘察后,证实该场地为饱和均质土层,但土质较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建议设计部门采用U /U。 A.加大基础宽度,同时增加荷载 B.加大基础埋深,并设置一层地下室或采用箱形基础 C.施工后大量抽吸地下水 D.采用桩基础 E.将室外地坪填高(分数:2.00)A.B.C.D.E.7.在常年冻土区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考虑基础的埋置深度,下列U /U项可不考虑冻胀的影响。 A.碎石土、细砂土可不考虑冻胀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黏性土可不考虑冻胀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C.对各类土体均需将基础埋置在冻深以下 D.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
5、且冻结期间地下水位很低,可不考虑冻胀的影响(分数:2.00)A.B.C.D.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的主要内容有U /U。 A.稳定性、经济性、适宜性 B.环境保护、文物保护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分数:2.00)A.B.C.D.9.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容包括以下U /U几个方面。 A.土石类型条件 B.地形地貌条件 C.构造地质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E.不良地质现象的条件(分数:2.00)A.B.C.D.E.10.对于黏性土,确定其软硬程度需要的物理指标有U /U。 A.天然含水量 B.孔隙比 C.饱和度 D.有效重度 E.液限 F.塑限(分数:2.00)A.B.C.D.E.F.11.在
6、众多的岩土工程勘探方法中,可取到原状土样的方法有U /U。 A.螺旋钻探 B.岩芯钻探 C.锤击钻探 D.振动钻探(分数:2.00)A.B.C.D.12.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对于新设计的边坡,一般工程的边坡稳定系数 Fs宜取 1.151.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A.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15 B.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30 C.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15 D.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30 E.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平均值 1.225(分数:2.00)A.B.C.D.E.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甲、乙、丙三
7、级。符合下列U /U条件的可划分为甲级。 A.工程重要性为一级 B.工程重要性为一级(建筑在岩质地基上),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C.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都为一级 D.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 E.地基复杂程度为一级(分数:2.00)A.B.C.D.E.14.有关流土和管涌说法的正确概念是U /U。 A.流土是指在渗流作用下,较小的土颗粒在大颗粒之间的孔隙中移动的现象 B.在河堤背水坡脚处有水从下往上渗出,由于水力坡降较大,该处土体被水冲起,这就是管涌现象 C.当水力坡降低于临界坡降 icr时,流土不会发生 D.当水力坡降低于临界坡降 icr时,管涌也可能会发生(分
8、数:2.00)A.B.C.D.15.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划分场地等级,下列U /U条件符合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A.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B.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C.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D.地形地貌条件复杂 E.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分数:2.00)A.B.C.D.E.二、B分析题/B(总题数:7,分数:39.00)某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 =0,C u=20kPa;对同样的土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c=0, (分数:11.52)(1).剪切破坏时的有效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是U /U。 (分数:1.44)A.B.C.D
9、.(2).若该黏土层某一面上的法向应力突然增至 200kPa,法向应力瞬时增加时沿这个面的抗剪强度是U/U。 A. f=20kPa B. f=30kPa C. f=40kPa D. f=50kPa(分数:1.44)A.B.C.D.(3).经过很长时间后,这个面的抗剪强度又是U /U。 A. f=85.5kPa B. f=95.5kPa C. f=105.5kPa D. f=115.5kPa(分数:1.44)A.B.C.D.(4).在粉质黏土层上进行深层载荷试验,载荷板为方形,边长 0.6m,深度 5.5m,P-s 曲线上线性段的荷载为 P=220kPa,相应的沉降 s=20mm,土体的变形模量
10、 E0是U /U。 A.3.4MPa B.3.1MPa C.2.9MPa D.2.6MPa(分数:1.44)A.B.C.D.(5).某建筑工程因基坑开挖需要进行单孔抽水试验。钻孔的钻深 15m,钻孔直径 0.8m,地下水的承压水位离地表 2m(如图所示),影响半径设为 90m。第一次降深 2.7m,涌水量 490m3/d;第二次降深 3.6m,涌水量710m3/d;第三次降深 5m,涌水量 950m3/d。抽水管位置和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试用裘布依公式确定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K 为U /U。(分数:1.44)A.B.C.D.(6).根据工程要求,对某土体进行取样。经试验测得该土体的动剪切应
11、力幅值 d=15kPa,动剪变模量Gd=55kPa,则动剪度应变幅值 d为U /U。 A.2.710-4 B.3.210-3 C.2.710-3 D.3.210-4(分数:1.44)A.B.C.D.(7).经测试,某岩体的动弹性模量 Ed=22GPa,动泊松比 d=0.25,该岩体的动剪变模量 Gd是U /U。 A.8.8GPa B.9.8GPa C.10.2GPa D.10.7GPa(分数:1.44)A.B.C.D.(8).因工程需要,在一黄土场地上进行初步勘察。基础埋深 2m,已在一探井中取样,对黄土湿陷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中数据。试确定黄土的自重湿陷量 zs和总湿陷量 s(修正系数
12、o=0.52,=1.52)。取样深度(m)自重湿陷系数 zs 湿陷系数 s取样深度(m)自重湿陷系数 zs 湿陷系数 s1.0 0.034 0.042 5.0 0.003 0.0142.0 0.026 0.035 6.0 0.008 0.0253.0 0.023 0.037 7.0 0.005 0.0224.0 0.021 0.032 8.0 0.006 0.007 A. zs=5.41cm, s=17.63cm B. zs=5.41cm, s=15.68cm C. zs=3.37cm, s=17.63cm D. zs=3.37cm, s=15.68cm(分数:1.44)A.B.C.D.某建筑
13、场地的地下水分布如图所示,试确定图中的总应力 、孔隙水压力 u、有效应力 、和单位渗透力 j。已知土的饱和重度 sat=19kN/m3,水的重度 w=10kN/m3,h w=12m,h 1=3m,h 2=7m。(分数:10.00)(1).b-b位置的总应力是U /U。 A.163kPa B.175kPa C.186kPa D.197kPa(分数:1.25)A.B.C.D.(2).b-b位置的孔隙水压力是U /U。 A.100kPa B.110kPa C.120kPa D.130kPa(分数:1.25)A.B.C.D.(3).b-b位置的有效应力是U /U。 A.37kPa B.43kPa C.
14、58kPa D.71kPa(分数:1.25)A.B.C.D.(4).单位渗透力是U /U。 A.1.26kN/m3 B.1.59kN/m3 C.2.07kN/m3 D.2.86kN/m3(分数:1.25)A.B.C.D.(5).对建筑场地的岩石进行点荷载试验,测得破坏荷载 P=35kN,破坏面等效圆直径 Dc=65mm,该岩块的点荷载强度 Is是U /U。 A.6.79MPa B.7.23MPa C.8.28MPa D.9.13MPa(分数:1.25)A.B.C.D.(6).某扰动土样的天然含水量为 35%,液限 42%,塑限 28%,粒径小于 0.0025mm 的百分含量 A=26%,该土样
15、的活动性指数 KA为U /U。 A.0.45 B.0.54 C.0.62 D.0.64(分数:1.25)A.B.C.D.(7).一圆柱形扰动饱和黏土试样,在 100kPa 的周围压力作用下固结完成后,再施加轴向压力进行不排水剪,直至试样破坏。测得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Af=0.7,如果已测得该土的 c=0, =25,该试样的强度指标 (分数:1.25)A.B.C.D.(8).某一场地的土层厚度 H=12m,剪切波速 s=260m/s,该土层的特征周期 Tg是 U /U 。 A.0.15s B.0.16s C.0.17s D.0.18s(分数:1.25)A.B.C.D.已知某建筑场地的土层情况
16、如下:地面下 01m 为杂填土,=16kN/m 3;18m为粉质黏土,=18kN/m 3;816m 为粉土,=18kN/m 3;1621m 为黏土,=17kN/m 3。地下水距地表 4m。已知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面下 16m 处的附加应力为 200kPa。(分数:2.00)(1).16m 深度处,土的有效自重应力为U /U。 A.166kPa B.179kPa C.193kPa D.200kPa(分数:1.00)A.B.C.D.(2).现已在 16m 深度处取得试样,在做固结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应加U /U。 A.264kPa B.366kPa C.456kPa D.564kPa(分数:1.
17、00)A.B.C.D.某场地的土层分布为:地表下有 22m 厚的黏土层,土的饱和重度 sat=19kN/m3,水的重度 w=10kN/m3,其下为砂层。经测定砂层中的水为承压水,承压水水位上升到地面下 3m 稳定。某工程拟在黏土层中开挖一深 14m 的基坑,坑内排水至坑底面。试计算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分数:1.50)(1).本方案实施后,基坑底部的水力梯度是U /U。 A.0.83 B.1.06 C.1.18 D.1.375(分数:0.50)A.B.C.D.(2).由此产生的水力梯度 i 与临界水力梯度 icr之间的关系是U /U。 A.ii cr B.ii cr C.i=icr D.ii
18、cr(分数:0.50)A.B.C.D.(3).基坑底面以下土层是否产生流土或失稳?如果失稳,应采取哪项工程措施?U /U A.稳定,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B.不稳定,需要在基坑内填入大量的砂石 C.不稳定,应在基坑周围打排桩,再用锚杆加固 D.不稳定,应采取人工降低承压水位,或在基坑周围做穿透砂层的隔水帷幕(分数:0.50)A.B.C.D.某场地已取得饱和土试样进行三轴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表(c=O): 试验方法 固结排水剪 固结不排水剪 3f(kPa) 50 110 1f(kPa) 140 200(分数:6.00)(1).该土的强度指标 是U /U。 (分数:1.50)A.B.C.D.(2).
19、进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试样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Af是U /U。 A.0.25 B.0.36 C.0.47 D.0.67(分数:1.50)A.B.C.D.(3).通过土体的微结构分析,测得某一粉质黏土的平均孔隙直径 D=0.035mm,水膜的表面张力T=8.2710-5kN/m,毛细力的方向角 =0,水的密度 W=9.8kN/m3,该土体的毛细上升高度 hc是U /U。 A.0.26m B.0.32m C.0.38m D.0.48m(分数:1.50)A.B.C.D.(4).在某一黏性土层中采得 6 个试样,根据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17.5,c m=15.
20、0kPa,并得到相应的变异系数, =0.25, c=0.30,试确定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和 Ck。A =15.9,c k=11.3kPa B =13.9,c k=16.6kPaC =13.9,c k=11.3kPa D (分数:1.50)A.B.C.D.某一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其坑的体积为 20205=2000m3,土方的来源是从附近土丘开挖。经勘察,该土的相对密度 ds=2.70,含水量 =15%,孔隙比e=0.60。要求填土的质量是含水量 =17%,干重度 d=17.6kN/m3。(分数:2.00)(1).取土场地土的 、 d、S r是U /U。 A.=18.52kN/m 3; d=15.8
21、8kN/m3;S r=72.5% B.=19.4kN/m 3; d=16.88kN/m3;S r=67.5% C.=18.52kN/m 3; d=15.88kN/m3;S r=67.5% D.=19.4kN/m 3; d=16.88kN/m3;S r=72.5%(分数:0.50)A.B.C.D.(2).应从取土场地开采的土方为U /U。 A.1756m3 B.1883.6m3 C.1967.4m3 D.2085.3m3(分数:0.50)A.B.C.D.(3).碾压时应洒水量为U /U。 A.651kN B.684kN C.704kN D.753kN(分数:0.50)A.B.C.D.(4).碾压
22、后,填土的孔隙比是U /U。 A.0.534 B.0.579 C.0.612 D.0.635(分数:0.50)A.B.C.D.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经室内试验测定其含水量为 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液限 33%,塑限 17%。(分数:6.00)(1).该饱和黏性土的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依次为U /U。 A.0.912 1.5g/cm3 1.85g/cm3 B.0.912 1.6g/cm3 1.85g/cm3 C.0.819 1.6g/cm3 1.95g/cm3 D.0.819 1.5g/cm3 1.95g/cm3(分数:1.50)A.B.C.D.(2).该黏性土的名称和软硬程度是
23、U /U。 A.黏土,软塑状态 B.粉质黏土,可塑状态 C.粉质黏土,软塑状态 D.黏土,可塑状态(分数:1.50)A.B.C.D.(3).某一土层采得粗砂试样,该试样高 15cm,直径 5.5cm,在常水头渗透试验仪中进行试验。在静水头高为 40cm 下经过历时 6.0s,流过水量重为 400g,在试验温度 20下该试样的渗透系数是U /U。 A.0.81cm/s B.0.94cm/s C.1.05cm/s D.1.17cm/s(分数:1.50)A.B.C.D.(4).对某干砂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当施加的法向应力为 400kPa 时,土的抗剪强度为 280kPa。试确定砂土破坏时的大小主应
24、力及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与剪切面的夹角为U /U。 A. 3=181.34kPa, 1=669.15kPa,27.5 B. 3=163.47kPa, 1=578.23kPa,22.8 C. 3=163.47kPa, 1=578.23kPa,27.5 D. 3=181.34kPa, 1=669.15kPa,22.8(分数:1.50)A.B.C.D.专业知识-岩土工程勘察(五)答案解析(总分:69.0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B(总题数:15,分数:30.00)1.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有U /U。 A.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确定 B.进行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工作 C.资金、成本的研
25、究 D.市场销售情况的研究 E.各种材料来源的研究(分数:2.00)A.B.C. D. E. 解析:2.下列各种结构面当中,属于次生结构面的是U /U。 A.卸荷裂隙 B.片理 C.沉积间断面 D.风化裂隙 E.层间错动 F.泥化夹层 G.风化夹层(分数:2.00)A. B.C.D. E.F. G. 解析:3.某高层建筑,宽 20m,长 60m,地上 35 层,地下 3 层,基础埋深 12m,预估基底平均压力 550kPa。根据邻近建筑物勘察资料,该场地地表下 02m 为填土;26m 为粉质黏土;610m 为粉土;1011m 为黏土;1115m 为卵石;1525m 为粉质黏土;2530m 为细
26、砂;3040m 为粉土。地下水分两层:第一层 34m为上层滞水,第二层 11.0m 为承压水。则岩土工程勘察评价应包含的内容为U /U。 A.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 B.地基承载力 C.地下水评价 D.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E.基坑支护方案(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4.在详细勘察阶段,对房屋建筑和构筑物进行地基勘察时,采取土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U /U的要求。 A.当土层性质均匀时,应减小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B.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C.采取土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27、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6 个 D.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1.0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E.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6 件(组)(分数:2.00)A.B. C.D.E. 解析:5.下列U /U是进行点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 A.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弹性模量 B.通过换算求得土的变形模量 C.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强度 D.确定地基承载力(分数:2.00)A. B.C. D.解析:6.某场地经工程勘察后,证实该场地为饱和均质土层,但土质较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量,建议设计部门采用U /U。 A.加大基础宽度,同时增加荷载 B
28、.加大基础埋深,并设置一层地下室或采用箱形基础 C.施工后大量抽吸地下水 D.采用桩基础 E.将室外地坪填高(分数:2.00)A.B. C.D. E.解析:7.在常年冻土区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考虑基础的埋置深度,下列U /U项可不考虑冻胀的影响。 A.碎石土、细砂土可不考虑冻胀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黏性土可不考虑冻胀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C.对各类土体均需将基础埋置在冻深以下 D.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且冻结期间地下水位很低,可不考虑冻胀的影响(分数:2.00)A. B.C.D. 解析: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的主要内容有U /U。 A.稳定性、经济性、适宜性 B.环境保护、文物保护
29、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分数:2.00)A. B. C.D.解析:9.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容包括以下U /U几个方面。 A.土石类型条件 B.地形地貌条件 C.构造地质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E.不良地质现象的条件(分数:2.00)A. B. C. D. E. 解析:10.对于黏性土,确定其软硬程度需要的物理指标有U /U。 A.天然含水量 B.孔隙比 C.饱和度 D.有效重度 E.液限 F.塑限(分数:2.00)A. B.C.D.E. F. 解析:11.在众多的岩土工程勘探方法中,可取到原状土样的方法有U /U。 A.螺旋钻探 B.岩芯钻探 C.锤击钻探 D.振动钻探(分数:2.00)A.
30、B. C. D. 解析:12.在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时,对于新设计的边坡,一般工程的边坡稳定系数 Fs宜取 1.151.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A.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15 B.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30 C.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15 D.采用残余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 1.30 E.采用峰值强度指标计算时,F s取平均值 1.225(分数:2.00)A.B. C. D.E.解析: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甲、乙、丙三级。符合下列U /U条件的可划分为甲级。 A.工程重要性为一级 B.工程重要性为一级(建筑在岩质地基上),场地复杂
31、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C.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都为一级 D.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 E.地基复杂程度为一级(分数:2.00)A. B.C. D. E. 解析:14.有关流土和管涌说法的正确概念是U /U。 A.流土是指在渗流作用下,较小的土颗粒在大颗粒之间的孔隙中移动的现象 B.在河堤背水坡脚处有水从下往上渗出,由于水力坡降较大,该处土体被水冲起,这就是管涌现象 C.当水力坡降低于临界坡降 icr时,流土不会发生 D.当水力坡降低于临界坡降 icr时,管涌也可能会发生(分数:2.00)A.B.C. D. 解析:15.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划分场地等级,下列
32、U /U条件符合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A.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B.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C.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D.地形地貌条件复杂 E.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分数:2.00)A. B.C.D. E. 解析:二、B分析题/B(总题数:7,分数:39.00)某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 =0,C u=20kPa;对同样的土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c=0, (分数:11.52)(1).剪切破坏时的有效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是U /U。 (分数:1.44)A.B. C.D.解析:*(2).若该黏土层某一面上的法向应力突然增至 200kPa,法向应
33、力瞬时增加时沿这个面的抗剪强度是U/U。 A. f=20kPa B. f=30kPa C. f=40kPa D. f=50kPa(分数:1.44)A. B.C.D.解析:解析 增加瞬时荷载为不固结不排水的抗剪强度: f=cu+tan*=20kPa(3).经过很长时间后,这个面的抗剪强度又是U /U。 A. f=85.5kPa B. f=95.5kPa C. f=105.5kPa D. f=115.5kPa(分数:1.44)A.B.C.D. 解析:解析 经过很长时间,土层产生固结,抗剪强度为固结排水剪的强度(相当于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的有效应力值): *(4).在粉质黏土层上进行深层载荷试验,载荷
34、板为方形,边长 0.6m,深度 5.5m,P-s 曲线上线性段的荷载为 P=220kPa,相应的沉降 s=20mm,土体的变形模量 E0是U /U。 A.3.4MPa B.3.1MPa C.2.9MPa D.2.6MPa(分数:1.44)A.B. C.D.解析:解析 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0.2.5 *(5).某建筑工程因基坑开挖需要进行单孔抽水试验。钻孔的钻深 15m,钻孔直径 0.8m,地下水的承压水位离地表 2m(如图所示),影响半径设为 90m。第一次降深 2.7m,涌水量 490m3/d;第二次降深 3.6m,涌水量710m3/d;第三次降深 5m,涌水量 950m3/d。抽水管位置和
35、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试用裘布依公式确定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K 为U /U。(分数:1.44)A.B.C. D.解析:解析 Dupuit 的计算公式:* 式中 Q-每天的抽水量; R-降水影响半径; r-滤水管半径; M-含水层厚度; s-水位降深。 * 平均渗透系数:K=(39+42.41+40.85)/3=40.75m/d(6).根据工程要求,对某土体进行取样。经试验测得该土体的动剪切应力幅值 d=15kPa,动剪变模量Gd=55kPa,则动剪度应变幅值 d为U /U。 A.2.710-4 B.3.210-3 C.2.710-3 D.3.210-4(分数:1.44)A. B.C.D.解析
36、:解析 *(7).经测试,某岩体的动弹性模量 Ed=22GPa,动泊松比 d=0.25,该岩体的动剪变模量 Gd是U /U。 A.8.8GPa B.9.8GPa C.10.2GPa D.10.7GPa(分数:1.44)A. B.C.D.解析:解析 *(8).因工程需要,在一黄土场地上进行初步勘察。基础埋深 2m,已在一探井中取样,对黄土湿陷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中数据。试确定黄土的自重湿陷量 zs和总湿陷量 s(修正系数 o=0.52,=1.52)。取样深度(m)自重湿陷系数 zs 湿陷系数 s取样深度(m)自重湿陷系数 zs 湿陷系数 s1.0 0.034 0.042 5.0 0.003
37、0.0142.0 0.026 0.035 6.0 0.008 0.0253.0 0.023 0.037 7.0 0.005 0.0224.0 0.021 0.032 8.0 0.006 0.007 A. zs=5.41cm, s=17.63cm B. zs=5.41cm, s=15.68cm C. zs=3.37cm, s=17.63cm D. zs=3.37cm, s=15.68cm(分数:1.44)A. B.C.D.解析:解析 自重湿陷量: zs=*=0.52(0.034100+0.026100+0.023100+0.021100)=5.41cm zs7cm 属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当湿陷性
38、系数 s0.015 时,一般为非湿陷性黄土,因而 s0.015 的土层不参与计算。总湿陷量 s:基础埋深 2m,向下计算深度至 7m,=1.52。 s=*=1.52(0.037100+0.032100+0.025100+0.022100)=17.63cm某建筑场地的地下水分布如图所示,试确定图中的总应力 、孔隙水压力 u、有效应力 、和单位渗透力 j。已知土的饱和重度 sat=19kN/m3,水的重度 w=10kN/m3,h w=12m,h 1=3m,h 2=7m。(分数:10.00)(1).b-b位置的总应力是U /U。 A.163kPa B.175kPa C.186kPa D.197kPa
39、(分数:1.25)A. B.C.D.解析:解析 总应力:a-a =310=30kPa b-b =30+197=163kPa(2).b-b位置的孔隙水压力是U /U。 A.100kPa B.110kPa C.120kPa D.130kPa(分数:1.25)A.B.C. D.解析:解析 孔隙水压力:a-a u a=310=30kPab-b u b=1210=120kPa(3).b-b位置的有效应力是U /U。 A.37kPa B.43kPa C.58kPa D.71kPa(分数:1.25)A.B. C.D.解析:解析 有效应力:a-a =0kPa b-b=163-120=43kPa(4).单位渗透
40、力是U /U。 A.1.26kN/m3 B.1.59kN/m3 C.2.07kN/m3 D.2.86kN/m3(分数:1.25)A.B.C.D. 解析:解析 单位渗流力:j= wi=102/7=2.86kN/m3(5).对建筑场地的岩石进行点荷载试验,测得破坏荷载 P=35kN,破坏面等效圆直径 Dc=65mm,该岩块的点荷载强度 Is是U /U。 A.6.79MPa B.7.23MPa C.8.28MPa D.9.13MPa(分数:1.25)A.B.C. D.解析:解析 *(6).某扰动土样的天然含水量为 35%,液限 42%,塑限 28%,粒径小于 0.0025mm 的百分含量 A=26%
41、,该土样的活动性指数 KA为U /U。 A.0.45 B.0.54 C.0.62 D.0.64(分数:1.25)A.B. C.D.解析:解析 *(7).一圆柱形扰动饱和黏土试样,在 100kPa 的周围压力作用下固结完成后,再施加轴向压力进行不排水剪,直至试样破坏。测得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Af=0.7,如果已测得该土的 c=0, =25,该试样的强度指标 (分数:1.25)A. B.C.D.解析:解析 固结不排水剪: u f=Af( 1f- 3f)=0.7 1f-70*(8).某一场地的土层厚度 H=12m,剪切波速 s=260m/s,该土层的特征周期 Tg是 U /U 。 A.0.15s
42、 B.0.16s C.0.17s D.0.18s(分数:1.25)A.B.C.D. 解析:解析 *已知某建筑场地的土层情况如下:地面下 01m 为杂填土,=16kN/m 3;18m为粉质黏土,=18kN/m 3;816m 为粉土,=18kN/m 3;1621m 为黏土,=17kN/m 3。地下水距地表 4m。已知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面下 16m 处的附加应力为 200kPa。(分数:2.00)(1).16m 深度处,土的有效自重应力为U /U。 A.166kPa B.179kPa C.193kPa D.200kPa(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有效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其
43、中:i-土的天然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或浮重度),即:*近似取 10kN/m3;h i-相应土层的厚度。*=161+183+(18-10)4+(18-10)8=16+54+32+64=166kPa还可以采用总应力减去水的浮力的计算方法: cz=- W=161+187+1881012=16+126+144120=166kPa(2).现已在 16m 深度处取得试样,在做固结压缩试验时,最大压力应加U /U。 A.264kPa B.366kPa C.456kPa D.564kPa(分数:1.00)A.B. C.D.解析:答案 B解 压缩试验的最大压力不小于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即:= c
44、z+ =166+200=366kPa某场地的土层分布为:地表下有 22m 厚的黏土层,土的饱和重度 sat=19kN/m3,水的重度 w=10kN/m3,其下为砂层。经测定砂层中的水为承压水,承压水水位上升到地面下 3m 稳定。某工程拟在黏土层中开挖一深 14m 的基坑,坑内排水至坑底面。试计算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分数:1.50)(1).本方案实施后,基坑底部的水力梯度是U /U。 A.0.83 B.1.06 C.1.18 D.1.375(分数:0.50)A.B.C.D. 解析:解析 承压水头:h=22-3=19m 承压水水位与基坑底面的水头差:h=19-8=11m 承压水在基坑底面以下土层的渗流路径:L=22-14=8m 水力梯度:i=h/L=11/8=1.375(2).由此产生的水力梯度 i 与临界水力梯度 icr之间的关系是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