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深基础(三)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73820       资源大小:299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深基础(三)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案例-深基础(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54,分数:108.00)1.某预制桩截面 0.3m0.3m,桩长 22m,桩顶位于地面下 2.0m,土层物理参数见表,当地下水由 2.0m 下降至 22.7m 时,试计算由于基桩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注:中性点深度比 ln/l0:黏性土 0.5,中密砂土 0.7。负摩阻力系数 n,饱和软土 0.2,黏性土 0.3,砂土为 0.4。 层序土层名称层底深度(m)层厚(m) w(%)(kN/m3) e P c(kPa)() Es(MPa)qsik(kPa) 填土 1.2 1.2 18 粉质黏

    2、土 2.0 0.8 31.718 0.9218.323 17淤泥质黏土12.0 10.0 46.417 1_3420.313 8.5 28 1 黏土 22.7 10.7 38 18 1.0819.718 14 4.5 55 2 粉砂 28.8 6.1 30 19 0.78 5 29 15 100 3 粉质黏土 35.3 6.5 34 18.5 0.9516.215 22 6 2 粉砂 40.0 4.7 27 20.0 0.70 2 34.5 30(分数:2.00)_2.某桩基工程,其桩形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轴力 Fk=12000kN,力矩Mk=1000kNm,水平力 Hk=6

    3、00kN,承台和填土的平均重度为 20kN/m3,试计算桩顶轴向力最大值。(分数:2.00)_3.某桩基工程,基桩形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4.某构筑物基础采用 16 根直径 0.5m、桩长 15m 预应力管桩(见图),作用承台顶的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F=3360kN,试估算桩基础中心处的沉降 。 (分数:2.00)_5.某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桩径 0.55m,桩长 16m,桩端持力层为泥质岩,其中一根工程桩进行静载荷试验,其竖向荷载和桩顶沉降数据见表,试分析该桩单

    4、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分数:2.00)_6.某预制桩截面尺寸 0.35m0.35m,桩长 12m,桩在竖向荷载 Q0=1200kN 作用下测得轴力为三角形分布,L=0,Q 0=1200kN,L=12m,Q 0=0,试计算桩侧阻力分布。(分数:2.00)_7.由桩径 d=0.8m 的灌注桩组成群桩,其横向和纵向桩距 sax=say=3d,因大面积填土引起桩周产生负摩阻力,其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 (分数:2.00)_8.某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 d=850mm,桩长 L=22m,如图所示,由于大面积堆载引起负摩阻力,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已知

    5、中性点为 Ln/L0=0.8,淤泥质土负摩阻力系数 n=0.2,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n=1.0)。(分数:2.00)_9.某钢筋混凝土管桩,外径 0.55m,内径 0.39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主筋为 HPB235, (分数:2.00)_10.某桥梁桩基,桩顶嵌固于承台内,承台底离地面 10m,桩径 d=1m,桩长 L=50m,桩水平变形系数=0.25m -1,试计算桩的压曲稳定系数。(分数:2.00)_11.某 6 桩群桩基础,如图所示,预制方桩 0.35m0.35m,桩距 1.2m,承台 3.2m2.0m,高 0.9m,承台埋深 1.4m,桩伸入承台 0.050m,承台作用竖向荷

    6、载设计值 F=3200kN,弯矩设计值 M=170kNm,水平力设计值 H=150kN,承台 C20 混凝土,钢筋 HPB235,试验算承台冲切承载力、角桩冲切承载力、承台受剪承载力、受弯承载力和配筋。 (分数:2.00)_12.某一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端承于含卵石的极密砂层的高承台桩,有关土性参数及深度值如下表所示。当地基严重浸水时,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 (分数:2.00)_13.某预制桩群桩基础,承台尺寸 2.6m2.6m,高 1.2m,埋深 2.0m,承台下 9 根桩桩截面 0.3m0.3m,间距 1.0m,桩长 15m,C30 混凝土,单

    7、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32kN,承台底以下土为软塑黏土,其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5MN/m4,承台底地基土分担竖向荷载标准值 Pc=213kN,试计算复合基桩不考虑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承载力特征值(x oa=10mm,h4)。(分数:2.00)_14.群桩基础,桩径 d=0.6m,桩的换算埋深 ah4.0,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50kN(位移控制)沿水平荷载方向布桩排数 n1=3 排,每排桩数 n2=4 根,距径比 Sa/d=3,承台底位于地面上 50mm,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中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15.某工程双桥静探资

    8、料见表,拟采用层粉砂为持力层,采用混凝土方桩,桩断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 l=13m,承台埋深为 2.0m,桩端进入粉砂层 2.0m,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层序 土名 层底深度探头平均侧阻力fsi(kPa)探头阻力 pc(kPa)1 填土 1.52 淤泥质黏土 13 12 6003 饱和粉砂 20 110 12000(分数:2.00)_16.柱下桩基如图,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7MPa,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试计算承台长边受剪承载力。(分数:2.00)_17.某灌注桩,桩径 1.0m,桩长 1

    9、2m,C25 混凝土,配筋率 0.67%,该桩进行水平力试验,得 Rha=500kN,相应水平位移 xoa=5.96mm,试计算地基土水平力系数的比例系数(EI=124104kNm 2)。(分数:2.00)_18.如图所示,某泵房按丙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桩上拔力为 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 d=550mm,桩长 l=16m,桩群边缘尺寸为 20m10m,桩数为 50 根,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抗拔系数 i:对黏性土取 0.7,对砂土取 0.6,桩身材料重度 =25kN/m 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 =20

    10、kN/m 3)。(分数:2.00)_19.某桩基础,如图所示,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 Fk=1512kN,M k=46.6kNm,H k=36.8kN,试计算基桩最大和最小竖向力标准值。(分数:2.00)_20.某 6 层框架结构住宅,采用单桩单柱基础,桩型为 PC500(125)B 预应力管桩,C60 混凝土,桩长 40m,桩端持力层为圆砾,基础埋深 2.0m,承台尺寸为 0.6m0.6m,柱荷载标准组合 Fk=1100kN,准永久组合值F=1000kN,地下水位平地面,土层分布为:02.0m 为粉质黏土,=18.6kN/m 3;2.028m 为淤泥,=16.6kN/m 3;2838m 为淤

    11、泥质黏土,=17.2kN/m 3;3850m 为圆砾,=19.8kN/m 3,E s=150MPa;50m以下为中风化熔结凝灰岩,=20kN/m 3,E s=220MPa。经单桩静载荷试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1120kN,端阻力特征值 Rp=300kN,试验算基桩轴心竖向力和基桩沉降。(分数:2.00)_21.某 3 桩承载基础,桩径 0.8m,桩间距 2.4m,承台面积 2.6m2,承台埋深 2.0m,作用竖向荷载Fk=2000kN,弯矩 Mx=50kNm,如图所示,试计算每根桩的竖向力。(分数:2.00)_22.某工程单桥静力触探资料如图所示,桩端持力层为层粉砂,桩为 0.35m0.3

    12、5m 预制桩,桩长 16m,桩端入土深度 18m,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分数:2.00)_23.某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20m,桩端入中风化花岗岩 2.0m,土层分布:02.0m 填土,qsik=30kPa;212m 淤泥,q sik=15kPa;1214m 黏土,q sik=50kPa;1418m 强风化花岗岩,qsik=120kPa;18m 以下为中风化花岗岩,f rk=6000kPa。试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数:2.00)_24.某预制桩,截面 0.4m0.4m,桩长 12m,土层分布:02m 粉土,q sik=55kPa;2.08.0m 粉细砂,qsik=25k

    13、Pa,在 4m、5m、6m 和 7m 处进行标贯试验,N 值分别为 9、8、13 和 12;8.012m 中粗砂,qsik=60kPa,q pk=5500kPa,在 9m、10m 和 11m 进行标贯试验,N 值分别为 19、21 和 30。地下水位于地面下 1.0m,8 度地震区,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数:2.00)_25.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 12m,桩径 d=0.8m,桩顶荷载 Q0=500kN,由于地表进行大面积堆载而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 (分数:2.00)_26.某工程采用截面 0.4m0.4m 预制桩,桩长 20m,抽取 4 根桩进行单桩静荷载

    14、试验,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分别为 850kN、900kN、1000kN 和 1100kN,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分数:2.00)_27.某 5 桩承台灌注桩基础,桩径 0.8m,桩长 15m,桩间距 2.4m,承台尺寸 4m4m,竖向荷载Fk=5000kN,试计算桩基础沉降 。(分数:2.00)_28.某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人工挖孔端承桩,黄土浸水的自重湿陷,使桩产生负摩阻力,已知桩顶位于地下 3m,计算中性点位于桩顶下 3m,黄土 =15.5kN/m 3,w=12.5%,e=1.06,试估算黄土对桩产生的负摩阻力。(分数:2.00)_29.某桩基工程,其桩形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

    15、图所示,已知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kN,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的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水平荷载为横向作用( r=2.05, l=0.3, b=0.2)。(分数:2.00)_30.某受压灌注桩桩径为 1.2m,桩端入土深度 20m,桩身配筋率 0.6%,桩顶铰接,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竖向力 N=5000kN,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301m -1,桩身换算截面积 An=1.2m2,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截面模量 W0=0.2m2,桩身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5N/mm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16、分数:2.00)_31.某群桩基础,如图所示,5 桩承台,桩径 d=0.5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 12m,承台埋深 1.2m,土层分布:03m 新填土,q sik=24kPa;37m 可塑状黏土,0.25 L0.75;7m 以下为中密中砂,qsik=64kPa,q pk=5700kPa。作用于承台的轴心荷载标准组合值 Fk=5400kN,M k=1200kNm,试验算该桩基础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数:2.00)_32.某工程采用直径 0.8m、桩长 21m 钢管桩,桩顶位于地面下 2.0m,桩端入持力层 3m,土层分布:2m12m 为黏土,q sik=50kPa;12m20m 为粉土,q

    17、sik=60kPa;20m30m 为中砂,qsik=80kPa,q pk=7000kPa。试计算敞口带十字形隔板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数:2.00)_33.某钻孔灌注桩,桩径 d=0.8m,扩底直径 D=1.6m,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土,试求大直径桩扩底和不扩底的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比值。(分数:2.00)_34.桩顶为自由端的钢管桩,桩径 d=0.6m,桩入土深度 h=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MN/m4,桩身抗弯刚度 EI=1.7105kNm2,桩水平变形系数 =0.59m -1,桩顶容许水平位移x0a=10mm,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水平承载

    18、力特征值。(分数:2.00)_35.某 9 桩承台基础,埋深 2m,桩截面 0.3m0.3m,桩长 15m,承台底土层为黏性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538kN(其中端承力特征值为 114kN),承台尺寸 2.6m2.6m,桩间距 1.0m。承台顶上作用竖向力标准组合值 Fk=4000kN,弯矩设计值 Mk=400kNm,承台底土 fak=254kPa,试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验算复合基桩竖向力。(分数:2.00)_36.某钢管桩外径为 0.9m,壁厚为 20mm,桩端进入密实持力层 2.5m,问桩端为十字形隔板比桩端开口的桩端极限承载力提高多少?(分数:2.00)_37.某浮式沉井浮

    19、运过程(落入河床前),所受外力矩 M=40kNm,排水体积 V=40m3,浮体排水截面的惯性矩 =50m 4,重心至浮心的距离 a=0.4m(重心在浮心之上),试计算沉井浮体稳定性倾斜角。(分数:2.00)_38.某桩基工程的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及桩基设计参数见图,承台底面以下存在高灵敏度淤泥质黏土,其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ck=90kPa,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非端承桩桩基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39.某预制桩,截面 0.4m0.4m,桩长 12m,土层分布:02m 粉土,q sik=55kPa;2.08.0m 粉细砂

    20、,qsik=25kPa,在 4m、5m、6m 和 7m 处进行标贯试验,N 值分别为 9、8、13 和 12;8.012m 中粗砂,qsik=60kPa,q pk=5500kPa,在 9m、10m 和 11m 进行标贯试验,N 值分别为 19、21 和 30。地下水位于地面下 1.0m,8 度地震区,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同时已知粉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5MN/m4,粉细砂m=10MN/m4,桩顶铰接 xoa=10mm,试计算考虑土层液化时的水平承载力(EI=53MNm 2)。(分数:2.00)_40.某群桩基础的平面,剖面如图所示,已知作用于桩端平面处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附加压力为300

    21、k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其他系数见表,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算群桩基础的沉降量。 (分数:2.00)_41.某预制桩,截面 0.35m0.35m,桩长 10m,桩顶下土层分布:03m 粉质黏土w=30.6%,w L=35%,w P=18%;3.09.0m 粉土,e=0.9;9m 以下为中密中砂。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42.某灌注桩,桩径 0.8m,桩顶位于地面下 2m,桩长 8m,土层参数见图,当水位从-2m 降至-7m 后,试求单桩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 (分数:2.00)_43.某钻孔灌注桩,桩身直径 d=1.0m,扩底

    22、直径 D=1.4m,扩底高度 1.0m,桩长 12.5m,土层分布:06m黏土,q sik=40kPa;610.7m 粉土,q sik=44kPa;10.7m 以下中砂层,q sik=55kPa,q pk=5500kPa。试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44.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 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 q=100kN/m 作用,试求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 M。(分数:2.00)_45.某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 d=1.0m,扩底直径 D=1.6m,扩底高度 1.2m,桩长 10.5m,桩端入砂卵石持力层 0.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0.5m。土层分布:02.3m

    23、填土,q sik=20kPa;2.36.3m 黏土,qsik=50kPa;6.38.6m 粉质黏土,q sik=40kPa;8.69.7m 黏土,q sik=50kPa;9.710m 细砂,qsik=60kPa;10m 以下为砂卵石,q sik=5000kPa。要求单桩抗拔承载力标准值为 700kN,试验算单桩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分数:2.00)_46.某钻孔灌注桩,桩径 0.8m,桩长 10m,穿过软土层,桩端持力层为砾石,桩四周大面积填土,p=10kPa,如图所示,试计算因填土产生的负摩阻力的下拉荷载( n=0.2)。(分数:2.00)_47.某 6 桩承台,C35 混凝土,作用基本

    24、组合竖向荷载 F=12200kN,承台有效高度 h0=1.2m,试计算柱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数:2.00)_48.某建筑,采用墙下单排桩基础,桩径 0.67m,桩长 20m,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桩间距 4.0m,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桩顶荷载 Qj=4000kN,土层分布为:05m 为淤泥质黏土,=18kN/m 3;520m 为粉土,=17.8kN/m 3;2023.6m 为中砂,=19kN/m 3,E s=70MPa;23.6m 以下为卵石,=20kN/m 3,E s=150MPa。试求 0 号桩沉降( j=0.6, )。(分数:2.00)_49.某桩基三角形承台如图所示,承台厚度

    25、 1.1m,钢筋保护层厚度 0.1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值ft=1.7N/mm2,试计算底部角桩冲切承载力。(分数:2.00)_50.某钻孔灌注桩工程,抽取 3 根桩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其极限承载力分别为 2500kN、2700kN 和3000kN,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uk。(分数:2.00)_51.某 9 桩群桩基础如图所示,桩径 0.4m,桩长 16.2m,承台尺寸 4.0m4.0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2.5m,土层分布为:填土,=17.8kN/m 3;黏土,=1.95kN/m 3,f ak=150kPa,桩侧阻特征值 qsik=24kPa;粉土,=19kN/m 3,

    26、f ak=228kPa,q sik=30kPa,E s=8.0MPa;淤泥质黏土,f ak=75kPa,E s=1.6MPa。上部结构传来荷载效应标准值 Fk=6400kN,试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分数:2.00)_52.某直径为 2.0m 灌注桩,桩身配筋率为 0.68%,桩长 25m,桩顶允许水平位移 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25MN/m4,试计算桩顶铰接和桩顶固接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EI=2.14910 7kNm2)。(分数:2.00)_53.某柱下桩基础为 9 根截面尺寸 0.4m0.4m 预制桩,桩长 22m,间距 2m,承台底面尺寸 4.8m4.8m,

    27、承台埋深 2.0m,传至承台底面附加压力 p0=400kPa,桩端下 4.8m 土层 Es=15MPa,4.89.6m 土层Es=6MPa,计算沉降压缩层厚度为桩端下 9.6m,试计算桩基的最终沉降 (分数:2.00)_54.某 5 桩承台桩基,桩径为 0.8m,作用于承台顶竖向荷载 Fk=10000kN,弯矩 Mk=480kNm,承台及其上土重 Gk=500kN,问基桩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方能满足要求(考虑地震作用效应)。(分数:2.00)_专业案例-深基础(三)答案解析(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54,分数:108.00)1.某预制桩截面 0.3

    28、m0.3m,桩长 22m,桩顶位于地面下 2.0m,土层物理参数见表,当地下水由 2.0m 下降至 22.7m 时,试计算由于基桩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注:中性点深度比 ln/l0:黏性土 0.5,中密砂土 0.7。负摩阻力系数 n,饱和软土 0.2,黏性土 0.3,砂土为 0.4。 层序土层名称层底深度(m)层厚(m) w(%)(kN/m3) e P c(kPa)() Es(MPa)qsik(kPa) 填土 1.2 1.2 18 粉质黏土 2.0 0.8 31.718 0.9218.323 17淤泥质黏土12.0 10.0 46.417 1_3420.313 8.5 28 1 黏土 22.

    29、7 10.7 38 18 1.0819.718 14 4.5 55 2 粉砂 28.8 6.1 30 19 0.78 5 29 15 100 3 粉质黏土 35.3 6.5 34 18.5 0.9516.215 22 6 2 粉砂 40.0 4.7 27 20.0 0.70 2 34.5 30(分数:2.00)_正确答案:(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4.4 条在桩周范围压缩层厚度 22.7-2=20.7m桩端持力层为粉砂*由地面起算中性点位置为 14.5+2=16.5m212m*,取 qsk=24.21216.5m*,取 qsk=55*)解析:2.某桩基工程,其桩形平面布

    30、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轴力 Fk=12000kN,力矩Mk=1000kNm,水平力 Hk=600kN,承台和填土的平均重度为 20kN/m3,试计算桩顶轴向力最大值。(分数:2.00)_正确答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桩顶轴向力为*式中:F 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 i 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Mxk、M 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 x、y 主轴的力矩;xi、x j、y i、x j第 i、j 基桩或复合基桩至 y、x

    31、 轴的距离;n桩基中的桩数。Myk=Mk+Hk1.5=1000+6001.5=1900kNm*)解析:3.某桩基工程,基桩形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数:2.00)_正确答案:(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Ra+ cfakAc式中:R 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ak承台下 1/2 承台宽度且不超过 5m 深范围内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Ac计算基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 c承台效应系数。*,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 5.2.5 知 c=0.060.08,取 c=0.06。R=Ra+ cfakAc=951.4+0.061802.357=976.9kN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976.9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951.4kN,考虑承台效应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增加 3%。)解析:4.某构筑物基础采用 16 根直径 0.5m、桩长 15m 预应力管桩(见图),作用承台顶的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F=3360kN,试估算桩基础中心处的沉降 。 (分数:2.00)_正确答案:(*p0=p-h=108.6-192=70.6kPa沉降计算如表所示。*)解析:5.某工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类职业资格】专业案例-深基础(三)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